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管理沟通实务期末试卷一及答案

管理沟通实务期末试卷一及答案

管理沟通实务期末试卷一及答案
管理沟通实务期末试卷一及答案

管理沟通实务期末试卷一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某公司主打品牌的副经理因长期未被扶正而离职,他的离职压力来源于()

A人际关系 B 角色压力 C领导支持 D工作负荷

2、在上行沟通中,汇报工作的重点是()

A谈结果 B 谈感想 C 谈过程 D 谈方案

3、商务场合行握手礼时,右手握对方的同时左手握对方臂膀,表示()

A支持 B 熟悉 C 诚意 D支配

4、对于情绪性冲突,应采取何种冲突解决取向()

A回避式 B 折中式 C 迎合式 D强迫式

5、在沟通距离的划定中0—0.5属于:()

A社交距离 B 私人距离 C 亲密距离 D公众距离

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15分)

1. 群体沟通:

2.交叉处理:

3.非语言沟通:

三、简答题(每题15分,共45分)

1.简述有效管理沟通的策略?(15分)

2.影响跨文化沟通的因素有哪些?(15分)

3.为了使小道消息的影响降低到最低,管理者应该采取哪些措施?(15分)

四、案例分析(共30分)

三大品牌在新闻公关行动上,表现不同:

雀巢:2005年“问题奶粉”(碘超标)事件曝光后,岌岌可危之时,雀巢依旧没有任何动作,没有与媒体联系说明事件的发展态势,即使在《经济半小时》这样的全国性媒体面前,也是一味回避沉默,甚至做出几次中断央视采访的极不礼貌的事情,这样就给媒体和消费者留下很多想象猜测的空间,因为,回避是新闻公关的大忌。

随着时间推移,雀巢危机由原先的在浙江地区扩展到全国范围内,涉及范围更广,危机更加深化,全国媒体似乎统一口径,一片反对批判声像潮水般,指向沉默的雀巢。一个例子是,据《广州日报》5月31日报道,雀巢高级公关关

系主任的手机自5月27日起就一直处于关机状态,办公室电话也无人接听,其代理公关公司与记者的联系也仅仅限于“一旦有雀巢要发布的信息即可通知媒体,但不接受记者们的提问。”雀巢就以这样的敷衍口吻来回避媒体。雀巢公司却始终没有与媒体进行有效的沟通,任凭媒体的猜测,也没有通过任何形式来发布只言片语,只是一味的沉默,导致危机的越来越大,朝着不可预知方向发展。

这样,每天各媒体的重要版面都有大篇幅关于雀巢的深度报道,无一例外全是负面新闻,媒体的批判由原先的问题奶粉,上升到了对整个雀巢公司运营体系,甚至牵扯到商业道德、双重标准和歧视性经营等重大问题。

肯德基:在肯德基发表新奥尔良烤翅和新奥尔良烤鸡腿堡调料中含有苏丹红成分声明后,第二天报道此事的媒体、报道内容的数量和级别都比亨氏好,媒体对肯德基的自报家丑的动作,褒多贬少。据不完全统计,在广州地区,南方都市报、广州日报都在头版头条,大篇幅刊登了有利于肯德基的相关报道,这两份报纸还在各自的社论中对肯德基作了进一步的分析和评论。而在其他地区,各主流媒体都在对肯德基的主动和诚信表示肯定;新华网、新浪网、人民网、搜狐等几大权威网站也在进行大量的跟踪报道,"肯德基自查出'苏丹红1号'"、"愿承担法律责任"、"肯德基道歉"、"肯德基将赔偿"等几百条标题醒目的报道,成为了肯德基危机公关的一股强大的力量。

在对问题产品的解释上,肯德基在其声明中将"苏丹红"的根源指向了供应商,大型食品调味料生产企业基快富食品(中国)有限公司,而该供应商则表示,含有"苏丹红"成分原料是上游原料供应商宏芳香料昆山有限公司提供的两批红辣椒粉,肯德基的问题产品是由于使用了上游供应商提供的原料。这与亨氏转移危机焦点的解释一样,把问题推给了供应商,尽管这种做法有些不妥,但在处理危机事件中,这种控制危机态势,避免事情进一步恶化的思路,值得肯定。当危机渐逝后,肯德基进行了新一轮的新闻公关活动,如召开新闻发布会证明食品的安全性,进行促销活动,推出新产品,做广告,重新树立大品牌形象。

亨氏:在发现“美味源”含“苏丹红”后,亨氏不能再保持其“真诚”的态度,再称产品安全,此刻,它意识到危机的发生势在必行,此刻要做的就是对其进行控制。于是,开始主动出击,主动坦诚错误,并把把媒体的注意力转移到其供应商身上,尽最大努力来弥补错误,如积极配合工商部门的检测、主动对消费者承诺退货等等,主动联系媒体汇报最新情况、举行新闻发布会等等。亨氏(中国)在事发地广州举行新闻发布会,亨氏中国区的总裁齐松在新闻发布会"表态"积极配合政府,并采取一系列措施降低事件产生的影响,以此来降低信誉危机。

而从3月6日到8日,亨氏也在各大媒体上展开了强大的公关攻势,据不完全统计,新华网、北京青年报、新浪、搜狐、广州日报、南方都市报、洛阳日报

等网络、报纸媒体纷纷以“退款”、“回收产品”等醒目标题进行报道,一时间有关亨氏“回收产品、退款”的报道聚焦了所有关注者的眼球,亨氏的负面影响有所下降。而在这个过程中,亨氏主动、快速的发布重要信息,使媒体第一时间了解了事件发展的情况,在报道内容上转移关注焦点,避免了遭受媒体攻击。虽说亨氏开始时也手忙脚乱过,但是终究是镇定下来对事情进行处理了,虽说处理的不尽人意,但是随着视线的转移,苏丹红事件影响的趋弱,还是比较安全的经过了这场风波。在危机慢慢远离后,亨氏还在各大媒体上做广告,告知消费者亨氏对待此次危机的真诚态度,亨氏的最新状况等等,此做法,与肯德基做法,有异曲同工之处。

问题:

(1)危机沟通的定义?

(2)评价三个品牌在危机面前所采取的做法?

(3)2008年出现的“三聚氰胺”事件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请你谈谈当前企业应该在哪些方面加强自身危机应对能力?应该避免哪些现象出现?

试卷一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B )

2、(A)

3、(A)

4、(C)

5、(B)

二、名词解释

1. 群体沟通:指组织中两个和两个以上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个体,为了达到基于其各自目的的群体特定目标而组成集合体,并在此集合体中进行交流的过程。

2.交叉处理:当自己对他的人期望状态与他人的实际状态表现不一致时,形成交叉处理,出现冲突的可能。

3.非语言沟通:通过非语言的声音,如重音、声调的变化、哭、笑、停顿来实现的沟通。

三、简答题

1.简述有效管理沟通的策略?

答:重构组织结构,营造新型的组织文化氛围,健全完备高效的组织网络,提升管理沟通能力。

2.影响跨文化沟通的因素有哪些?

答:感知、偏见和成见、种族中心主义、语言、翻译、非语言因素、价值观、思维方式

3.为了使小道消息的影响降低到最低,管理者应该采取哪些措施?

答:公布进行重大决策的时间安排;公开解释那些看起来不一致或隐密的行为;对目前的决策和未来的计划,强调其积极一面的同时,也指出其不利的一面;公开讨论事情可能的最差结局,减少由猜测引起的焦虑;倡导透明平等的企业文化。

四、案例分析

答案要点:

(1)是指个体或组织为了防止危机的发生、减轻危机造成的破坏或尽快从危机中得到恢复而进行的沟通过程。

(2)雀巢在危机面前选择了回避,没有做到公开、透明,导致媒体围追堵截,企业的形象严重受损。肯德基和亨氏反应迅速,整个过程做到了公开透明,而且都采取了转移公众注意力的方法,而后都采取了有效的新闻公关,其中,肯德基更为主动,媒体的积极评价也更多。

(3)加强培训,建立危机预警系统,诚信至上,创建开放式组织文化。避免一味回避,处理过程不透明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