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学通论》西南大学2010年考研试题
- 格式:doc
- 大小:20.00 KB
- 文档页数:1
西南大学2010年333/904真题333一、解释题(每小题5分,共计2 0分)1.教育学2.“中体西用’’3.“苏格拉底法”4.发现学习二、简答题(每小题1 0分,共计30分)l.我国当前教育目的之基本精神是什么?2.中国现代书院教育的重要特点是什么?3. 近代人文主义教育的基本主张有哪些?三、论述题(每小题20分,共计40分)l.指出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基本关系,并以其中一个关系为例简要论述。
2.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有哪些?试举例加以说明。
四、综合题(每小题30分,共计6 0分)1.材料:有人说:“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先生。
”要求:试学生观、教师观、师生关系观等角度加以阐述。
2.终身教育思潮的基本观点是什么?联系我国实际加以举例阐述。
904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30分)心理过程发散思维社会自我发现学习教学设计社会助长作用智力技能教学评价教师威信晶态智力二、分析判断对错,并简要说明理由(每小题5分,共30分)‘l、性格无好坏之分。
2、根据韦纳归因理论,教师应指导学生将学业成败归因于外部可控制的因素。
3、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及影响是在师生互动过程中产生的,教师对学生的期望不同,学生的发展也不同。
4、学生明知故犯、管不住自己的主要原因是道德情感冲动的缘故。
5、形成性评价是教师为了解学生最终是否达到教学目标的情况而实施的评价。
6、根据耶克斯一多德逊定律,学生学习较困难的学习任务其学习动机的强度应该高一些。
三、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1、气质有哪些类型,其表现特点是什么?教师应如何根据学生气质差异因材施教?2、举例阐述自我意识在人格发展中的作用,教师如何促进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3、学生的智力差异有哪些表现?教师如何在教学中开发学生的智力?4,教师职业有何特点,优秀教师应具备哪些教学能力?四、论述题(第一小题20分,第二小题30分,共50分)1、联系学生中存在的厌学或学习积极性不高的情况,分析其原因,论对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和激发。
民族概论考研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民族的定义是什么?A. 具有共同语言、地域、经济生活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B. 具有共同宗教信仰的群体C. 具有共同政治理念的群体D. 具有共同文化传统的群体答案:A2. 民族的形成和发展主要受哪些因素的影响?A. 地理环境B. 社会制度C. 经济基础D. 所有以上因素答案:D3. 民族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A. 人类社会B. 个体行为C. 特定民族D. 特定文化答案:C4. 民族主义的兴起与下列哪个历史事件有关?A. 法国大革命B. 第一次世界大战C. 工业革命D. 冷战答案:A5. 民族认同感的构成要素包括以下哪项?A. 语言B. 宗教C. 历史D. 所有以上因素答案:D6. 民族关系的和谐发展主要依靠什么?A. 法律B. 文化交流C. 经济合作D. 所有以上因素答案:D7. 民族政策的核心目标是什么?A. 维护国家统一B. 保障民族平等C. 促进民族团结D. 所有以上因素答案:D8. 民族自决权是指什么?A. 民族有权决定自己的政治地位B. 民族有权决定自己的经济制度C. 民族有权决定自己的文化习俗D. 所有以上因素答案:A9. 民族融合的过程通常包括哪些阶段?A. 语言融合B. 文化融合C. 经济融合D. 所有以上因素答案:D10. 民族问题的处理原则是什么?A. 尊重和保护B. 平等和公正C. 和谐和稳定D. 所有以上因素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民族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有哪些?A. 民族起源B. 民族发展C. 民族关系D. 民族政策答案:ABCD2. 民族问题的处理方式通常包括哪些?A. 法律手段B. 行政手段C. 经济手段D. 文化手段答案:ABCD3. 民族认同感的表现形式有哪些?A. 语言使用B. 宗教信仰C. 服饰习惯D. 节日庆典答案:ABCD4. 民族政策的实施需要哪些条件?A. 法律保障B. 政策支持C. 社会认可D. 经济基础答案:ABCD5. 民族融合的积极影响包括哪些?A. 促进文化交流B. 增强民族团结C. 推动经济发展D. 维护社会稳定答案:ABCD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民族与国家的关系。
西南大学2010年333/904真题333一、解释题(每小题5分,共计2 0分)1.教育学2.“中体西用’’3.“苏格拉底法”4.发现学习二、简答题(每小题1 0分,共计30分)l.我国当前教育目的之基本精神是什么?2.中国现代书院教育的重要特点是什么?3. 近代人文主义教育的基本主张有哪些?三、论述题(每小题20分,共计40分)l.指出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基本关系,并以其中一个关系为例简要论述。
2.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有哪些?试举例加以说明。
四、综合题(每小题30分,共计6 0分)1.材料:有人说:“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先生。
”要求:试学生观、教师观、师生关系观等角度加以阐述。
2.终身教育思潮的基本观点是什么?联系我国实际加以举例阐述。
904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30分)心理过程发散思维社会自我发现学习教学设计社会助长作用智力技能教学评价教师威信晶态智力二、分析判断对错,并简要说明理由(每小题5分,共30分)‘l、性格无好坏之分。
2、根据韦纳归因理论,教师应指导学生将学业成败归因于外部可控制的因素。
3、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及影响是在师生互动过程中产生的,教师对学生的期望不同,学生的发展也不同。
4、学生明知故犯、管不住自己的主要原因是道德情感冲动的缘故。
5、形成性评价是教师为了解学生最终是否达到教学目标的情况而实施的评价。
6、根据耶克斯一多德逊定律,学生学习较困难的学习任务其学习动机的强度应该高一些。
三、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1、气质有哪些类型,其表现特点是什么?教师应如何根据学生气质差异因材施教?2、举例阐述自我意识在人格发展中的作用,教师如何促进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3、学生的智力差异有哪些表现?教师如何在教学中开发学生的智力?4,教师职业有何特点,优秀教师应具备哪些教学能力?四、论述题(第一小题20分,第二小题30分,共50分)1、联系学生中存在的厌学或学习积极性不高的情况,分析其原因,论对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和激发。
民族学考试题库第一篇:民族学考试题库《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题库试题:单项10个(每题1分)多项5个(每题2分)判断10个(每题1分)名词解释5个(每题4分)简答3个(每题10分)论述2个(每题10分)——100分绪论一、单项选择题(20题)1.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我国55个少数民族人口数量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是A.9.41% B.8.41% C.7.41% D.6.41%2.初步奠定了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基础的是A.秦始皇统一中国B.两汉设置西域都护府C.唐朝设立安西和北庭都护府 D.元朝的统一3.1912年元旦,孙中山在就任临时大总统《就职宣言》中提出“五族共和”的思想,其中的“五族”是A.汉、满、蒙、回、壮 B.汉、回、藏、苗、彝 C.汉、藏、苗、蒙、壮 D.汉、满、蒙、回、藏4.斯大林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发展作出过巨大贡献,以下著作属于斯大林的是 A.《亚洲的觉醒》 B.《论民族自决权》 C.《马克思主义和民族问题》 D.《论十大关系》5.中国古代的皇帝中曾经提出“四夷一家,胡越一家”口号的是A.秦始皇 B.汉武帝 C.明太祖 D.唐太宗6.中华民族理论的主要研究对象是A.中国的民族和民族问题B.美国的民族和民族问题 C.中国的民族政策创新问题 D.中国历代民族政策7.我国有2.2万公里陆地边境线,其中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公里数是 A.2万公里 B.2.1万公里 C.1.8万公里 D.1.9万公里 8.我国与境外同一民族相邻而居的民族数是A.30 B.25 C.20 D.359.维吾尔族同胞主要居住在 A.甘肃省 B.青海省C.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D.湖南省10.我国56个民族中,语言种类较多,约有80种左右。
这些语言大体可分为 A.七个语系 B.五个语系 C.六个语系 D.四个语系11.新中国成立前,由世袭封建王公统治的盟旗制度主要存在于A.内蒙古部分地区 B.东北部分地区 C.新疆部分地区 D.青海部分地区12.新中国成立前,以黑彝父系血缘为纽带的家支制度主要存在于 A.云南省红河彝族地区 B.大小凉山彝族地区 C.云南省楚雄彝族地区 D.贵州省威宁彝族地区 13.土族主要居住在 A.青海省和甘肃省 B.西藏自治区和青海省 C.湖南省和湖北省D.内蒙古自治区和甘肃省 14.《批判大汉族主义》发表于1953年3月16日,作者是A.毛泽东B.邓小平C.周恩来D.刘少奇15.《关于西南少数民族问题》发表于1950年7月21日,作者是A.毛泽东 B.邓小平C.周恩来 D.刘少奇16.党的历史上第一个《关于民族问题的决议案》,明确提出少数民族问题对于中国革命有重大意义。
2006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试题一、名词解释。
(共20分)1,思想政治品德2,引导3,实践锻炼法4,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基本矛盾二、简述题。
(共90 分)1,简述疏通与堵塞的关系(20分)2,简述继承与发展的关系(25分)3,简述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特点(25分)4,简述人的全面发展理论(20分)三、论述题。
(共40分)联系实际论述如何加强领导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2006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试题一、名词解释。
(每小题6分,共30分)1,朴素唯物论2,时间和空间3,否定之否定4,人民群众5,经济基础二、辨析题。
(每小题8分,共32分)1,自在世界是未被实践对象化的、与人类世界对立的纯自然世界。
2,内因并不在任何条件下都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
3,人们只能认识“自在之物”的表象,不能认识“自在之物”自身。
4,国家是代表人民权利的机关,是为人民利益服务的机关。
三、简述题。
(每小题12分,共48分)1,何为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它们的相互关联是什么?2,为何说实践对认识具有基础地位和决定作用?3,什么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它们的辩证关系是怎样的?4,人民群众对历史有何创造作用,怎样从这种创造作用理解人民的价值?四、论述题。
(每小题20分,共40分)1,为何说人的活动和环境的改变的一致性必须从实践去理解?这一原理对于建构人和自然统一的环境友好型和谐社会有何重大意义?2,我国倡导的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核心是什么?为何说“人以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主义辩证发展观的丰富和发展?2007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试题一、名词解释。
(共20分)1,思想政治教育2,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规律3,说理引导法4,思想政治教育评估二、简述题。
(共90分)1,简述人的本质理论和全面发展理论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的指导作用(25分)2,简述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作用(20分)3,简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特性(20分)4,简述思想政治教育评估的功能(25分)三、论述题。
西南大学10-17年333教育学综合真题(完整版)333教育学综合试题一、名词解释(每小题 5 分,共计 2 0分)1.教育学2.“中体西用”3.“苏格拉底法”4.发现学习二、简答题(每小题 1 0 分,共计 30 分)l.我国当前教育目的之基本精神是什么?2.中国现代书院教育的重要特点是什么?3. 近代人文主义教育的基本主张有哪些?三、论述题(每小题 20 分,共计 40 分)l.指出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基本关系,并以其中一个关系为例简要论述。
2.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有哪些?试举例加以说明。
四、综合题(每小题 30 分,共计 6 0 分)1.材料:有人说:“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先生。
”要求:试学生观、教师观、师生关系观等角度加以阐述。
2.终身教育思潮的基本观点是什么?联系我国实际加以举例阐述。
2333教育学综合试题一、名词解释(6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30 分)1.教育目的2.学制3.榜样法4.课程5.朱子读书法6.道尔顿制二、简答题(4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40 分)1.当前学校管理呈哪些发展趋势?2.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有哪些?3.书院产生的条件有哪些?它有什么特点?4.人文主义教育的特征有哪些?三、分析论述题(4 小题,每小题 20 分,共 80 分)1.试述教育与人的发展关系。
2.试述教学过程的本质。
3.举例说明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
4.分析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理论。
3333教育学综合试题一、名词解释(6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30 分)1.狭义教育 2.学校管理 3.朱子读书法4.苏格拉底法 5.学习策略 6.心理发展二、简答题(4 小题,每小题 1 0 分,共 40 分)1.简述教学过程中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2.简述班主任工作的基本内容。
3.简述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
4.简述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
三、论述题(4 小题,每小题 20 分,共 80 分)1.试述教育的社会功能。
2010年西南大学汉教真题解析汉语基础壹汉语语言学基础知识(共80分)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30分)1.现代汉民族共同语以——语音为标准音。
2.作为民族共同语的基础的方言叫做——方言。
3.现代汉语各方言之间的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都有差异,其中——方面的差异最小。
4.——属性是语音的本质属性。
5.音素可以分为辅音和——两大类。
6.声母的不同是由发音部位和——不同决定的。
7.音位是一个语音系统中能够——的最小语音单位。
8.普通话声母b、p、m发音时,由上唇和——阻碍气流而形成。
9.声调是音节中具有区别意义作用的——变化。
10.儿化词“花儿”有——个音节。
11.世界上的文字基本上可分为表音文字和——文字两大类。
12.文字是记录——的书写符号系统。
13.形声字“材”的声旁是——。
14.部首是具有——作用的部件。
15.“吉他”含有——个语素。
16.词是最小的能够——的语言单位。
17.“星星”和“猩猩”,构词类型属于单纯词的是——。
18.“白菜”和“白布”,应归为短语的是——。
19.词义是词的意义,包括——意义和语法意义。
20.词义中同表达——有关的意义部分叫做理性义。
二、判断题(对的画○,错的画×)(每小题1分,共20分)1.Ie,iou,iong都是齐齿呼的韵母。
2.普通话“去”的调值是去声,调类可记为51。
3.声母z代表1个辅音,声母zh代表2个辅音。
4.“好好儿的。
”在口头发音时两个“好”的声调不同。
5.现行汉字大部分是象形字。
6.汉字的形体主要是朝着简易写的方向发展的。
7.“凸”的笔画有5画,“凹”的笔画有4画。
8.“马”,“马虎”,“奥巴马”这三个词每个词都只包括一个语素。
9.“老虎”、“老人”构词类型都是附加式。
10.固定短语一般不能任意增减,改换其中的词语,也就是在结构上具有凝固性。
11.“白”是性质形容词,“雪白”是状态形容词,“白色”是名词。
12.“语法”这个术语,既可以指语法事实,也可以指语法学。
西南大学2010年西南大学333教育综合真题一、名词解释1、教育学2、中体西用3、苏格拉底法4、发现学习二、简答题1、我国当前教育目的之基本精神是什么?2、中国古代书院教育的重要特点是什么?3、近代人文主义教育的基本精神主张有那些?三、论述题1、指出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基本关系,并以其中的一个关系为例简要论述。
2、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有那些?试举例加以说明。
四、综合题1、材料:有人说着:“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先生。
”要求:试学生观、教师观、师生关系观等角度加以阐述。
2、终身教育思潮的基本观点是什么?联系我国实际加以举例阐述。
一、名词解释1、教育目的2、学制3、榜样法4、课程5、朱子读书法6、道尔顿制二简答题1、当前学校管理呈现那些发展趋势?2、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有那些?3、书院产生的条件有那些?它有什么特点?4、人文主义教育的特征有那些?三、分析论述题1、试论述教育与人的发展关系2、试论述教学过程的本质3、举例说明影响问题解决的的主要因素4、分析卢梭的自然教育主义教育理论一、名词解释1、狭义教育2、学校管理3、朱子读书法4、苏格拉底法5、学习策略6、心理发展二、简答题1、简述教学过程中用该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2、简述班主任工作的基本内容。
3、简述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
4、简述学校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有哪些?三、论述题1、试论述教育的社会功能。
2、试论述如何提高教师素养。
3、评述夸美纽斯教育适应自然原则。
4、评述构建主义学习理论。
一、名词解释1、课程2、教学3、苏格拉底教学法4、中世纪大学5、道尔顿制6、恩物二、简答1、教师劳动的特点2、洋务洋务学堂的特点3、赫尔巴特的教育心理学4、需求层次理论三论述题1、试论教学评价的GIPP模式。
2、试论教育与人的发展关系3、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和对我国当前的教育启示。
4、论述创造性的培养。
一、名词解释1、学校教育2、《学记》3、课程标准4、班级授课制5、教育目的6、教育评价二、简答题1、原始社会的教育有哪些特点?2、教师的劳动有哪些特点。
2010年西南大学333教育综合真题
亲爱的同学们,如果您准备考教育学,那么教育学考研真题是必不可少的内容,凯程老师特别把历年教育学考研真题整理如下,供同学们参考,更多年份的真题,同学们也不用费心去寻找,凯程官方网站就有免费提供,找客服索取即可。
凯程创建于2005年,已经有11年悠久历史,在教育学方面战绩辉煌,网站有很多学员经验谈视频,肯定对大家很有帮助,也是凯程辅导成果的展示,凯程开设有基本保录班、半年保录班、暑期集训营、百日冲刺集训营,飞翔标准班等课程。
下面发布的是2010年西南大学333教育综合真题。
一、名词解释
l.教育学
“中体西用”
3“苏格拉底法”
4.发现学习
二、简答题
l.我国当前教育之基本精神是什么?
2.中国古代书院教育的重要特点是什么?
3.近代人文主义教育的基本主张有哪些?
三、论述题
l.指出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基本关系,并以其中一个关系为例简要论述.
2.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有哪些?试举例加以说明。
四、综合题
材料:有人说:“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先生。
”要求:试学生观、教师观、师生关系观等角度加以阐述。
2.终身教育思潮的基本观点是什么?联系我国实际加以举例阐述。
本文转载自凯程考研网
凯程考研免费提供以下内容,到凯程网站找客服免费索取。
2007年教育学考研真题与答案2008年教育学考研真题与答案2009年教育学考研真题与答案2010年教育学考研真题与答案2011年教育学考研真题与答案2012年教育学考研真题与答案2013年教育学考研真题与答案2014年教育学考研真题与答案2015年教育学考研真题与答案2016年教育学考研真题与答案。
2010年西南大学汉教真题解析汉语基础壹汉语语言学基础知识(共80分)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30分)1.现代汉民族共同语以——语音为标准音。
2.作为民族共同语的基础的方言叫做——方言。
3.现代汉语各方言之间的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都有差异,其中——方面的差异最小。
4.——属性是语音的本质属性。
5.音素可以分为辅音和——两大类。
6.声母的不同是由发音部位和——不同决定的。
7.音位是一个语音系统中能够——的最小语音单位。
8.普通话声母b、p、m发音时,由上唇和——阻碍气流而形成。
9.声调是音节中具有区别意义作用的——变化。
10.儿化词“花儿”有——个音节。
11.世界上的文字基本上可分为表音文字和——文字两大类。
12.文字是记录——的书写符号系统。
13.形声字“材”的声旁是——。
14.部首是具有——作用的部件。
15.“吉他”含有——个语素。
16.词是最小的能够——的语言单位。
17.“星星”和“猩猩”,构词类型属于单纯词的是——。
18.“白菜”和“白布”,应归为短语的是——。
19.词义是词的意义,包括——意义和语法意义。
20.词义中同表达——有关的意义部分叫做理性义。
二、判断题(对的画○,错的画×)(每小题1分,共20分)1.Ie,iou,iong都是齐齿呼的韵母。
2.普通话“去”的调值是去声,调类可记为51。
3.声母z代表1个辅音,声母zh代表2个辅音。
4.“好好儿的。
”在口头发音时两个“好”的声调不同。
5.现行汉字大部分是象形字。
6.汉字的形体主要是朝着简易写的方向发展的。
7.“凸”的笔画有5画,“凹”的笔画有4画。
8.“马”,“马虎”,“奥巴马”这三个词每个词都只包括一个语素。
9.“老虎”、“老人”构词类型都是附加式。
10.固定短语一般不能任意增减,改换其中的词语,也就是在结构上具有凝固性。
11.“白”是性质形容词,“雪白”是状态形容词,“白色”是名词。
12.“语法”这个术语,既可以指语法事实,也可以指语法学。
西南大学2010年民族学研究生考试试题
科目:民族学通论
一、民词解释5×8′=40
1、谱系调查法
2、米德
3、凉山彝族家支制
4、影视民族学
5、普拉路亚群婚
二、简答题5×10′=50
1、简述历史学与民族学有哪些异同
2、简述人类社会主要的生计方式的不同类型
3、简述马凌诺斯基的文化功能理论
4、简述民族学实地调查的类型
5、简述跨学科综合研究对民族学有什么特别的意义
三、论述题2×30′=60
1、试述你对民族学学科的研究对象以及研究意义的理解
2、结合我国民族的实际,论述文化和民族发展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