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四跨连续移动模架设计与施工技术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1012.70 KB
- 文档页数:4
连续梁桥施工中移动模架法关键技术研究摘要:桥梁建设中,连续梁结构体系己成为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的主要桥型之一,因此,连续梁桥施工关键技术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对连续梁桥施工中移动模架法的主要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连续梁桥;施工;移动模架法Abstract: In the bridge construction, the continuous beam structure system has become the main form of prestressed concrete bridge one, therefore, the construction of continuous girder bridge for key technology research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In this paper, the construction of continuous girder bridge for mobile formwork method of the main key technologies are analyzed and discussed.Key Words: continuous girder bridge; construction; movable formwork method一、引言应用移动模架技术进行连续梁桥施工起源于20世纪5O年代的西欧,特别适用于等跨径、等截面的多跨预应力连续箱梁的现浇施工,跨数越多,每跨的平均施工周期就越短,也越经济㈣,与传统的满堂支架相比,使用辅助设备少,减少了人力资源的浪费,既保证了工程质量,又能加快施工进度,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近年来,在南京二桥、南京三桥、苏通大桥等特大桥的多跨连续箱梁引桥施工中广泛使用,采用该法施工时,在逐孔浇筑、逐孔张拉过程中,梁段纵向施工缝总是设在成桥恒载状态的零弯矩附近,这使得在逐孔施工过程中梁体的最前端总是处于悬臂状态,分析计算及工程实践均表明,采用移动模架施工时的梁体线形控制有其自身的特点,如果在设计施工中处理不当,梁体在此悬臂端就会产生不平顺的线形或折角,有时还会出现同一联中各跨变形不均衡的现象,所以移动模架法施工多跨连续梁桥线形控制是该法施工面临的难题之一。
移动模架专项施工方案
一、背景介绍
移动模架是一种常用的施工工具,能够提高施工效率、保证施工质量。
本文主要介绍移动模架专项施工方案,以期指导工程人员在实际工作中的操作。
二、施工准备
1.确定施工地点,保证地基平整、承重能力强。
2.准备好移动模架搭建所需的材料和工具。
3.安排施工人员,确保每个工人都了解施工流程和安全措施。
三、搭建移动模架
1.根据设计图纸,确定搭建位置和高度。
2.搭建模架主体结构,确保连接牢固、稳定。
3.根据需要添加横梁、侧围等辅助结构,保证整体稳定性。
四、安全检查
1.检查模架搭建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2.检查模架各部件是否牢固,松动处及时加固。
3.检查施工现场周围的安全设施,保证施工人员安全。
五、施工操作
1.按照工程要求,将所需材料运送至模架上。
2.严格按照工艺要求进行施工,避免超载等安全隐患。
3.完成各个工序后及时清理施工现场,避免杂物堆积影响施工进度。
六、施工结束
1.完成工程后,进行最终检查,保证质量符合要求。
2.拆除模架时,按照逆序进行,保证安全准确。
3.清理施工现场,交回给相关部门。
七、总结
移动模架专项施工方案在提高施工效率、保证质量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在实际操作中,严格按照程序操作,确保施工过程安全顺利。
希望本文的方案能为工程人员提供指导和参考,达到项目顺利推进目标。
以上为移动模架专项施工方案,希望对相关人员在实际工作中有所帮助。
移动模架施工组织设计一、施工前准备1.确定工程范围和时间计划:根据建筑设计方案确定需要使用移动模架的区域,然后根据工程时间计划确定模架的使用时间。
2.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制定移动模架的使用计划和施工流程。
包括模架的购置和运输、搭建和拆除等工作的时间节点和工作内容。
3.确定施工人员和机械设备:根据工程的规模和施工要求,确定所需的施工人员和机械设备。
包括模架搭建人员、搬运工、起重机械等。
4.购置和运输模架材料:根据设计要求购买所需的模架材料,并安排运输到工地。
二、模架搭建施工流程1.施工现场布置:根据移动模架的使用要求,确定施工区域,并进行清理和平整。
2.安装固定基础:根据模架的使用需求,在施工区域内安装固定基础,确保模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运输模架材料:根据施工计划,将模架材料从仓库运输到施工现场。
4.搭建模架:根据模架图纸和搭建要求,进行模架的组装和搭建工作。
在搭建过程中,需要注意模架的连接牢固和平整度。
5.安装扶手和防护措施:在搭建完成后,安装扶手和防护措施,确保作业人员的安全。
6.检验和修整:在搭建完成后,进行模架的检验和修整工作,确保模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三、工程管理1.安全管理:设置警示标志、安全警告等安全措施,加强工人的安全教育和培训。
2.施工进度管理:根据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编制移动模架施工进度计划,监督施工进展,并及时调整施工计划。
3.资料管理:做好移动模架施工的各种记录和资料,包括材料验收、施工现场照片、施工进度等。
4.质量管理:制定模架施工质量验收标准,对施工质量进行抽查和验收。
四、其他事项1.施工现场环境保护:确保施工现场干净整洁,合理利用资源,减少噪音和空气污染。
2.管理沟通协调:加强施工人员之间的沟通和协调,确保施工过程顺利进行。
3.施工风险控制:针对搭建模架可能存在的风险,制定相应的措施进行风险控制。
以上是移动模架施工组织设计的大致内容,施工组织设计的具体内容和步骤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详细化。
四跨花瓶式墩柱移动模架施工工法四跨花瓶式墩柱移动模架施工工法一、前言在建设领域中,墩柱的建设是非常关键的一环。
传统的墩柱施工工法存在着施工周期长、成本高、效率低的问题。
为了提高墩柱的施工效率和质量,四跨花瓶式墩柱移动模架施工工法应运而生。
二、工法特点四跨花瓶式墩柱移动模架施工工法具有如下特点:1. 高效快捷:通过移动模架的方式,实现连续施工,大幅缩短施工周期,提高工作效率。
2. 质量可控:采用模具浇筑工艺,可保障墩柱的准确尺寸和良好形状。
3. 结构创新:四跨花瓶式结构的设计,增强了墩柱的整体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4. 结构拆解:模具可以拆卸,便于清洗和修复,提高模具的使用寿命和经济效益。
5. 灵活适应:适应不同桥梁设计的变化,可根据需求进行爆破,提高施工的适应性和灵活性。
三、适应范围四跨花瓶式墩柱移动模架施工工法适用于单线双线铁路桥梁、公路桥梁和城市轨道交通桥梁等工程。
四、工艺原理四跨花瓶式墩柱移动模架施工工法基于如下工艺原理:1. 模架设计:根据实际工程情况,制定墩柱的模架设计方案。
2. 模具制作:依据设计方案,制作墩柱的模具,并进行检查和修复。
3. 模具安装:将模具按照设计方案进行安装,并进行检查和调整。
4. 浇筑混凝土:在模架中进行墩柱混凝土的浇筑,并进行振捣和养护。
5. 拆卸模具:待混凝土强度达到要求后,拆卸模具,清洗和修复模具备用。
五、施工工艺1. 模架设计:根据实际工程情况,确定墩柱的高度、宽度和斜度等参数。
2. 模具制作:根据设计方案,制作模具,并进行质量检查和修复。
3. 模具安装:将模具安装在墩台上,确保模具的稳固和合理布置。
4. 浇筑混凝土:按照设计要求,在模具中进行墩柱混凝土的浇筑,并进行振捣和养护。
5. 模具拆卸:待混凝土强度达到要求后,拆卸模具,并对模具进行清洗和修复,备用。
六、劳动组织1. 施工人员,包括工程师、技术员、工人等。
2. 安全保障人员,负责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和事故防控。
桥梁移动模架施工工艺工法(全文)(二)引言概述:桥梁移动模架施工工艺工法的全文将从五个大点来详细阐述该施工工艺的具体内容。
这五个大点包括:基础工作、悬臂段施工、桥台与桥墩施工、主跨段施工和施工现场管理。
每个大点将分别介绍5-9个小点,以全面展示桥梁移动模架施工工艺的全貌。
正文:
一、基础工作:
1.现场勘测和设计
2.临时设施搭建
3.基础土方开挖
4.基础混凝土浇筑
5.基础施工检查与验收
6.基础验收合格后进行下一步施工准备
二、悬臂段施工:
1.悬臂段施工准备
2.模架搭设和调整
3.悬臂段混凝土浇筑
4.悬臂段施工中的安全措施
5.悬臂段施工完成后的检查与验收
三、桥台与桥墩施工:
1.桥台与桥墩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2.模架搭设与调整
3.桥台与桥墩混凝土浇筑
4.桥台与桥墩施工安全措施
5.桥台与桥墩施工完成后的验收与检查
四、主跨段施工:
1.主跨段施工准备
2.模架搭设与调整
3.主跨段浇筑混凝土
4.主跨段施工期间的安全措施
5.主跨段施工完成后的检查与验收
五、施工现场管理:
1.安全管理与保障措施
2.质量管理措施
3.进度控制与调整
4.人员管理与培训
5.施工过程中的风险防控与纠偏措施
总结:
通过对桥梁移动模架施工工艺工法的全面阐述,我们可以看到此工法的多层次、多步骤的施工过程。
从基础工作到悬臂段、桥台与桥墩、主跨段施工直至施工现场管理,每一环节都需要精细的设
计、准备和施工操作。
只有通过严格的管理和规范的操作,我们才能确保桥梁移动模架施工工艺工法的顺利实施,为建设高质量的桥梁做出贡献。
大跨径移动模架设计与施工技术研究--科研大纲--061120大跨径移动模架设计与施工技术研究科研大纲路桥华南工程有限公司浙江大学2006年11月20日目录一、立项背景 (1)二、研究思路 (1)三、研究内容 (2)四、技术路线 (3)1.资料收集与整理 (3)2.移动模架设计与加工制作技术研究 (3)3.移动模架现场操作工法研究 (9)4.移动模架整体工作性能检测与评价 (10)5.移动模架浇注混凝土箱梁的施工工艺研究 (13)6.移动模架浇注混凝土箱梁的质量控制措施研究 (13)五、工作安排 (16)六、预期成果 (18)《大跨径移动模架设计与施工技术研究》科研大纲本文从立项背景、总体研究思路、主要研究内容、技术路线、研究工作安排及预期成果等几个方面,对大跨径移动模架设计与施工技术研究课题作了一总体规划。
一、立项背景移动模架施工法自1950年联邦德国在考勃林茨近郊克钦卡汉桥施工以来,由于其具有很多优点而得到了广泛应用。
我国的移动模架法自从在厦门海峡大桥首次使用以来,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应用,现已在海沧大桥、润扬长江大桥、南京长江大桥、东海大桥、苏通大桥、杭州湾大桥等多座具有重大意义的桥梁工程施工中应用,其施工能力从30m、40m发展到50m、55m,目前在建的珠江黄埔大桥移动模架施工跨度已达62.5m,这是目前世界上最大跨径。
我国使用的移动模架设备也从国外引进发展到国内自主研发。
近十五年以来,我国移动模架设计及施工技术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施工能力已达到了国际水平,但由于我国移动模架施工方法起步相对较晚,且有相当一部分移动模架的设计制造都是参考国外的。
由于我国在钢材品质及制作加工工艺上同国际先进水平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导致移动模架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诸多问题,模架扭曲变形甚至倒塌的安全事故也时有发生,给人员安全、工程质量及工程进度等都带来了极为不好的影响。
对于我国的移动模架设计及使用必须立足于我国的钢材品质及加工制作水平。
第1篇一、工程概况本项目为某城市跨江大桥,桥梁全长约为1200米,主桥采用三跨连续梁结构,桥面宽度为30米,设计车速为80公里/小时。
移动模架施工方案如下:二、移动模架施工方案概述1. 施工方法:采用移动模架施工法,该施工法具有施工速度快、质量可靠、安全环保等优点。
2. 施工流程:移动模架施工主要包括以下步骤:支架基础施工、移动模架安装、模板施工、混凝土浇筑、移动模架拆除。
3. 施工组织:项目采用流水施工,分阶段进行,确保施工质量和进度。
三、施工准备1. 施工材料准备:根据设计要求,准备足够的模板、钢筋、混凝土等材料。
2. 施工设备准备:准备移动模架、吊车、泵车、振捣器等施工设备。
3. 施工人员准备:组织施工队伍,进行技术培训和安全教育。
四、施工步骤1. 支架基础施工(1)根据设计图纸,确定支架基础位置和尺寸。
(2)挖除原地基土,清除垃圾、杂物。
(3)铺设碎石垫层,平整压实。
(4)浇筑混凝土基础,确保基础牢固、平整。
2. 移动模架安装(1)根据设计图纸,确定移动模架位置和尺寸。
(2)将移动模架吊装至指定位置,调整水平度。
(3)安装模板,确保模板安装牢固、平整。
(4)安装钢筋,确保钢筋间距、位置符合设计要求。
3. 模板施工(1)根据设计图纸,绘制模板施工图。
(2)按照施工图,进行模板安装、拆除、调整。
(3)检查模板安装质量,确保模板平整、牢固。
4. 混凝土浇筑(1)根据混凝土配合比,准备混凝土原材料。
(2)使用泵车将混凝土输送至浇筑位置。
(3)采用振捣器进行混凝土振捣,确保混凝土密实。
(4)浇筑完成后,进行养护,确保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
5. 移动模架拆除(1)在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拆除模板。
(2)拆除移动模架,进行清理、维护。
五、施工质量控制1. 材料质量:严格控制施工材料的质量,确保材料符合设计要求。
2. 施工工艺:严格按照施工规范和操作规程进行施工,确保施工质量。
3. 混凝土质量: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浇筑工艺、养护措施,确保混凝土强度、耐久性。
AUTO PARTS | 汽车零部件时代汽车 移动模架在超宽现浇箱梁施工中的应用与研究刘德建山东调高速路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省济南市 250014摘 要: 随着我国高速公路交通运输量的快速发展,对先进的施工设备及施工技术的需求越来越高。
本文结合吴楚大道武四湖大桥40m跨径连续箱梁的施工实例,详细阐述MSS40sx-2500上行式移动模架的设计构造及施工技术的创新应用。
本方法较好地解决了在施工条件受限制,施工难度大的峡谷、跨海大桥等场地超宽现浇连续箱梁施工中的技术难题。
关键词:上行式移动模架;模板整体开合;横向偏载稳定性;超宽连续箱梁自2006年以来,上下行式移动模架在国内高速公路建设中得到了较多的应用。
但是,近年来随着我国高速公路交通运输量的快速发展,道路桥梁的设计宽度也在不断扩展,双向8车道的越来越多,其施工难度也越来越大。
尤其在施工条件受限制的峡谷、跨河、跨海大桥施工超宽连续箱梁时,传统整体开合模的设计理念要满足移动模架横向偏载稳定性的要求非常困难。
为了满足吴楚大道武四湖大桥40m跨径超宽连续箱梁的施工要求,MSS40sx-2500型移动模架采用了独特的设计理念,在电液系统的控制下实现横梁横向移动及挂梁带动底模板进行竖向旋转功能,有效地解决了上述的施工技术难题,提高了超宽现浇连续箱梁施工的效率和安全性,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 工程概况武四湖大桥全长1171米,上部结构为单箱五室鱼腹式现浇箱梁,桥梁跨度为40米,单幅桥宽为21.5米,梁高为2.5米。
桥梁设计起终点为TK4+709.65~TK5+880.65,其中TK4+709.65~TK4+752.958位于直线上,TK4+752.958~TK5+880.65位于圆曲线上,曲线半径为1800米。
2 移动模架设计原理MSS40sx-2500上行式移动模架适合跨径40m+8m,满足平曲线最小半径为1500m,不同箱梁底宽、竖曲线的弯桥。
其基本结构和功能简介如下:(1)前支腿:前支腿支撑在前墩柱上,用于过孔时承载设备前支点的载荷。
四跨连续梁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四跨连续梁的基本概念、结构特点和受力分析。
2. 使学生了解四跨连续梁在工程中的应用,理解其设计原理和计算方法。
3. 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物理知识,解决四跨连续梁的相关问题。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力学原理进行四跨连续梁受力分析的能力。
2. 提高学生运用公式和计算方法,解决实际四跨连续梁设计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沟通表达的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共同解决复杂的工程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土木工程领域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索科学技术的热情。
2. 引导学生关注我国桥梁建设的发展,增强国家荣誉感和使命感。
3. 培养学生严谨、认真、负责的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为高中物理与数学的跨学科课程,以四跨连续梁为载体,结合力学、数学等知识,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学生特点分析:高中学生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一定的数学、物理基础,对工程问题有一定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学要求:1. 结合实际工程案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2. 注重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的结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3. 采用小组讨论、问题导向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
二、教学内容1. 四跨连续梁的基本概念与结构特点- 梁的定义与分类- 四跨连续梁的结构组成与受力特点- 案例分析:国内外典型四跨连续梁工程2. 四跨连续梁受力分析- 静力平衡方程- 受力分析原理与方法- 弯矩、剪力、轴力的计算3. 四跨连续梁设计原理与计算方法- 设计原理与原则- 材料力学性能与截面尺寸选择- 计算方法:弯矩分配法、弹性支座法等4. 四跨连续梁工程应用案例- 案例一:某城市跨江大桥四跨连续梁设计- 案例二:某高速公路四跨连续梁施工- 案例分析与讨论5. 实践操作与小组讨论- 设计简单的四跨连续梁结构- 小组合作,进行受力分析与计算- 汇报与交流,总结经验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一课时:四跨连续梁基本概念与结构特点第二课时:四跨连续梁受力分析第三课时:四跨连续梁设计原理与计算方法第四课时:四跨连续梁工程应用案例与实践操作第五课时:小组讨论与汇报交流教材章节:《物理》第十章:力学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数学》第四章:平面几何与立体几何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课程将采用以下多样化的教学方法:1. 讲授法:- 对于四跨连续梁的基本概念、受力分析原理等理论知识,采用讲授法进行教学,使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课程核心内容。
移动模架系统自带模板、可在桥位间自行移位、逐孔完成箱梁现浇施工的大型制梁设备,其相当于提供了一个移动的空中制梁平台。
箱梁的钢筋绑扎、混凝土浇筑和养护、预应力张拉等作业均在移动模架上进行,箱梁在原位现浇完成后,无须进行体系转换,具有工厂化施工、标准化作业、梁体整体性好、施工周期短、施工质量易于控制、施工不影响周边环境等诸多优点,目前该技术在我国得到了广泛地应用和发展[1-2]。
目前国内采用的移动模架通常为单跨现浇移动模架,多跨连续梁移动模架可以提高施工效率,降低建设成本,经济效益较好。
虽施工难度及施工过程风险加大但可以采取有效保障措施,具有明显优势[3,6]。
1工程概况本工程位于盐城市中心城区,施工范围为青年路西段,采用高架式快速路,全部采用现浇混凝土箱梁。
西环路枢纽互通式立交位于青年路快速路与西环路快速路的交叉处,立交层次为地上5层立交。
采用移动模架施工的西环路快速路位于最高层(第五层),移动模架在西环路第九联拼装施工完成作者简介:王辉(1986-),男,山东荷泽人,中级工程师,主要从事工程技术研究和施工管理工作。
新型四跨连续移动模架设计与施工技术研究王辉1,花全2,李永利1,杨震1,尹航3,丁俊3(1.济南城建集团有限公司第九分公司,山东济南市250014;2.盐城市航道管理处,江苏盐城224005;3.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江苏南京210096)摘要:文章以盐城市青年西路高架路移动模架施工为背景,创新性提出四跨连续移动模架,简要介绍了新型移动模架的主要结构特点,并进行有限元分析。
在此基础上,针对施工难点介绍移动模架安装工艺、堆载预压以及混凝土质量控制。
通过实际工程的运用,证明该新型移动模架施工的经济高效,为今后多跨移动模架施工提供工程实践依据。
关键词:移动模架;四跨整体;结构设计;施工技术中图分类号:U4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889(2017)04-0059-04Design and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Research on New Movable ShutteringSystem with Four 鄄Spanli Yongli 1,Hua Quan 2,Wang Hui 1,Yang Zhen 1,Yin Hang 3,Ding Jun 3(1.Jinan Urban Construction group ,Jinan 250014,China ;2.Yancheng Waterway Administration Office ,Yancheng 224005,China ;3.School of Civil Engineering ,Southeast University ,Nanjing 210096,China )Abstract :Takes Yancheng youth viaduct movable shuttering system construction as the background ,and proposed a movable shuttering system with four ⁃span originally.This paper briefly introduces the main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s of new movable shuttering system ,and the MSS were calculated and analyzed.On this basis ,in view of the construction difficulties ,the new movable shuttering system installation technology ,preloading and quality control of concrete were introduced.The successful use in practical engineering show that the new movable shuttering system is economic and efficient ,can provide engineering practice basis for the movable shuttering system construction in the future.Key words :movable shuttering system ;four ⁃span continuous overall ;structural design 曰construction technology现代交通技术2017年施工顺序9(模架施工)8(模架施工)7(支架施工)图1移动模架施工布置图滑向第七联(立交最高层)。
本工程施工跨度为(4×31.2+3×31)m ,桥宽25m ,箱梁中心高为2m ,采用单箱三室断面。
移动模架一次施工一联,施工最长跨度约为125m ,最大砼重量5990t 。
移动模架施工顺序为9、8联,总体布置如图1所示。
该移动模架使用前需提升至已经浇筑的桥墩墩顶,安装高度达27m ,安装难度比较大。
2移动模架结构设计分析2.1移动模架结构设计方案本工程四跨连续移动模架主要由牛腿、滑移小车、主梁、导梁、横梁、外模、护栏等组成,主要设计参数如表1所示。
2.2模架各部分结构设计说明2.2.1承重系统(1)承重主梁承重钢箱梁为模架的主要承重构件,设置两根,主梁截面尺寸为2000mm ×3400mm ,上、下翼缘板厚为20~30mm ,腹板厚为12~16mm ,左侧分为11节,全长127m ,右侧分为12节,全长132m 。
分为四节,节间用高强螺栓连接。
(2)承重支腿支腿采用钢管混凝土结构,钢管规格为Ф820mm ×10mm ,管内浇筑C50微膨胀混凝土。
牛腿支腿在横桥向通过桁架联系,同时通过墩身抱紧,增强稳定性。
2.2.2模板系统模板系统采用钢模,底模设置可调座以满足不同预拱度的需求。
侧模设有横向及竖向调节机构,以适应平、竖曲线施工要求。
内模采用小块组合钢模板,支撑采用普通脚手管,并设有顶托进行调节。
2.2.3行走系统(1)导梁主梁前端和后端设有导梁,为空腹箱梁结构,总长约为34m ,分为三节,节间也用高强螺栓连接,起到模架向下一孔移动时的引导作用及前支腿前行就位时的承重作用。
(2)滑移小车滑移小车承担移动模架主梁行走时的模架载荷,小车上配备了纵横移千斤顶。
在横移千斤顶的作用下,可以使主梁横向移动,适应曲线段的行走。
在纵移千斤顶的作用下,推动整机纵移。
2.3计算工况和荷载组合工况1:浇筑状态下强度、刚度及结构稳定性的计算;工况2:行走状态下强度、刚度及结构稳定性的计算;工况3:临时集中荷载局部应力分析计算;荷载组合1:混凝土重量+动力附加荷载+模架自重+施工机具和人群重;荷载组合2:混凝土重量+模架自重+混凝土偏载+施工机具和人群重;荷载组合3:混凝土重量+模架自重+风载;荷载组合4:混凝土重量+模架自重+施工机具和人群重;荷载组合5:模架自重+风载。
荷载组合1~3用于移动模架强度和稳定性验算,荷载组合4用于刚度计算,荷载组合5用于模架行走验算。
2.4设计计算结构分析为反映移动模架在浇筑状态、行走状态下的结构受力及变形状况,先采用SAP2000分析软件对移动模架整体进行有限元分析,再采用ANSYS 分析软件对重要部件进行有限分析校核,最后以第九联移动模架为例对其计算结果进行分析。
2.4.1混凝土浇筑工况计算结果分析在混凝土浇筑工况时,移动模架的荷载为混凝土重量、模架自重、施工工具和人群重及风荷载,在浇筑工况下主要计算结果如表2所示。
名称性能参数整机总重量1896t施工梁跨满足(33.5+50+36.5)m 箱梁的现浇混凝土施工适应最大纵坡≤3.5%挠跨比≥1/500整机抗倾覆稳定系数在最不利荷载组合况下≥2设计施工周期35d过孔形式自行过孔、牛腿及支腿由机械倒运表1移动模架设计参数60··第4期图2桥墩加密区贝雷架应力图由表2可知,主梁最大应力为173MPa ,贝雷架最大应力为228MPa ,小于其容许应力230MPa ;模板最大应力为92MPa ,小于其容许应力156MPa ,说明移动模架强度满足要求。
主梁最大挠度为23mm ,小于其规范规定的允许挠度L/700,说明主梁的刚度满足要求。
2.4.2行走工况计算结果分析在移动模架行走状态下,移动模架的荷载为模架自重和风荷载,在行走工况下主要计算结果如表3所示。
由表3可知,主梁最大应力为75MPa ,导梁最大应力为97MPa ,均小于其容许应力,说明移动模架强度满足要求。
由表3可知,主梁最大挠度为347mm ,移动模架前端到达支座处要控制其变形,使其顺利到达下一个支座。
由计算可知,移动模架行走时整体横向稳定系数为2.90,满足《铁路移动模架制梁施工技术指南》规定中大于1.5的要求。
2.4.3局部仿真计算分析(1)桥墩加密区贝雷架在桥墩贝雷架加密区,部分贝雷架处于悬挑状态,建立SAP2000三维模型,如图2所示。
模型中间空白处为桥墩,经过计算可得中间没有连接的贝雷架和主梁的连接最大拉力达到16.40kN ,因此贝雷架和主梁必须设置可靠的连接,采用固结连接。
(2)小车计算根据第九联支反力计算结果,小车受力为自重(33+612+554)t=1199t ,按照2伊600t 加载。
3移动模架技术创新及施工方案四跨连续移动模架在本项目施工中主要存在以下技术难题:(1)本项目为四跨连续移动模架,主梁长度达到132m ,安装高度达27m ,安装工作量大,制作安装及拆除难度较大,需研究安装方案的选择;(2)本工程连续箱梁混凝土采用四跨连续整体浇筑,需论证混凝土浇筑施工方案,确保混凝土施工质量;(3)合理设置模板预拱度,确保浇筑连续箱梁的线形。
3.1移动模架安装方案目前移动模架安装整体方案主要有整体提升和高空拼装两种方案。
整体提升方案是先地面拼装,然后采用整体提升技术到位;高空拼装方案一般采用搭设临时脚手架设施,直接空中拼装。
本工程考虑到场地等因素,采用整体提升方案,分两次提升到位,第一次提升8m 左右,第二次提升到位。
3.1.1地面拼装地面拼装场地布置在24~28#墩之间,先安装牛腿支腿,然后进行主梁拼装,按24#至28#方向依次拼装主梁。
主梁拼装结束之后,拼装贝雷架横梁,注意贝雷架横梁与主梁的相对位置。
3.1.2整体提升采用计算机控制整体提升技术,同步、可控性、自动化程度高,提升风险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