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静电工艺文件
- 格式:doc
- 大小:31.50 KB
- 文档页数:5
防止静电事故通用导则GB12158—2006[元丰化工论坛]^甲基丙烯酸甲酯弹性?2010-05-25作者:admin来源:网络文字文章标签:甲基丙烯酸甲酯单体作者:静静de--??发布时间:2009-7-1920:59:30--??防止静电事故通用导则GB12158—2006?目??次前言????I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4放电与引燃????15静电防护管理措施????16静电防护技术措施????17静电危害的安全界限????18静电事故的分析和确定????1附录A(规范性附录)静电主要参数测量方法及其注意事项????1附录B(资料性附录)静电起电极性序列表????1附录C(资料性附录)人体带电电位与静电电击程度的关系????1附录D(资料性附录)爆炸性气体、蒸气及悬浮粉尘的点燃危险性表????1前??言本标准是对GB12158-1989《防止静电事故通用导则》的修订。
本标准的第5、6、7、8章为强制性条文。
本标金属非金属安全规程准修订过程中主要参考了PDCLC/TR50404:2003《机械安全.避免静电危害的指南和推荐规范》、ANSI/ESD-S20.20-1999《建立一个静电放电控制大纲》、IEC79-201996-10《爆炸性气体的静电点燃危险性》。
本标准主要进行了以下修订:——????增加了相对湿度较低时静电危害容易发生,控制湿度可以防止静电危害发生的描述;——????增加了第5章防止静电危害管理措施的要求;——????调整和增加了对静电消除器的使用规定;——????增加了对暴露表面、分层结构、金属网、防静电绳索或软管、金属链、恶劣天气、合成材料等因素的对应要求;——??&甲基丙烯酸价格nbsp;?修改了对管道施工中跨接的要求,为保持可靠的电器连接;——????增加了非金属材料制造罐、管道时的表面电阻和体电阻率的界限要求;——????增加了人体静电的防护措施的内容;——????删除了附录中最小点燃能量数据,增加了质量浓度上下限;——????增加了多种物质的引爆、引燃的界限。
防止静电事故通用导则前言本标准是对GB12158 1990《防止静电事故通用导则》的修订。
本标准的第5、6、7、8章为强制性条文。
本标准修订过程中主要参考了PD CI.C/TR 50404:2003《机械安全避免静电危害的指南和推荐规范》、AN-SI/ESD-S20.20一1999《建立一个静电放电控制大纲》、IEC79-20 1996-10《爆炸性气体的静电点燃危险性》。
本标准主要进行了以下修订:——增加了相对湿度较低时静电危害容易发生,控制湿度可以防止静电危害发生的描述;——增加了防止静电危害管理措施的要求;——调整和增加了对静电消除器的使用规定;——增加了对暴露表面、分层结构、金属网、防静电绳索或软管、金属链、恶劣天气、合成材料等因素的对应要求;——修改了对管道施工中跨接的要求;——增加了非金属材料制造罐、管道的表面电阻和体电阻率的界限要求;——增加了人体静电的防护措施的内容;——删除了附录中最小点燃能量数据,增加了质量浓度上下限;——增加了多种物质的引爆、引燃的界限。
本标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附录B、附录C和附录D为资料性附录。
1 范围本标准描述了静电放电与引燃,规定了静电防护措施、静电危害的安全界限及静电事故的分析和确定。
本标准适用于存在静电引燃(爆)等静电危害场所的设计和管理。
其他的静电危害(如静电干扰、静电损坏电子元件)可以参考本标准的有关条款。
本标准不适用于火炸药、电火工品的静电危害防范。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6950轻质油品安全静止电导率GB 6951轻质油品装油安全油面电位值GB 12014防静电工作服GB/T 15463--1995静电安全术语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GB 12158—2006前言本标准是对GB 12158—1990《防止静电事故通用导则》的修订.本标准的第5、6、7、8章为强制性条文。
本标准修订过程中主要参考了PD CLC/TR 50404:2003《机械安全避免静电危害的指南和推荐规范》、ANSI/ESD—S20.20一1999《建立一个静电放电控制大纲》、IEC 79—20 1996—10《爆炸性气体的静电点燃危险性》。
本标准主要进行了以下修订:——增加了相对湿度较低时静电危害容易发生,控制湿度可以防止静电危害发生的描述;-—增加了防止静电危害管理措施的要求;——调整和增加了对静电消除器的使用规定;—-增加了对暴露表面、分层结构、金属网、防静电绳索或软管、金属链、恶劣天气、合成材料等因素的对应要求;——修改了对管道施工中跨接的要求;——增加了非金属材料制造罐、管道的表面电阻和体电阻率的界限要求;——增加了人体静电的防护措施的内容;——删除了附录中最小点燃能量数据,增加了质量浓度上下限;——增加了多种物质的引爆、引燃的界限。
本标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附录B、附录C和附录D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赵留根、肖义庆、臧兰兰、罗伶、陈倬为。
1 范围本标准描述了静电放电与引燃,规定了静电防护措施、静电危害的安全界限及静电事故的分析和确定。
本标准适用于存在静电引燃(爆)等静电危害场所的设计和管理。
其他的静电危害(如静电干扰、静电损坏电子元件)可以参考本标准的有关条款。
本标准不适用于火炸药、电火工品的静电危害防范。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 6950轻质油品安全静止电导率GB 6951轻质油品装油安全油面电位值GB 12014 防静电工作服GB/T 15463-1995 静电安全术语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3. 静电敏感元器件(SSD)的进、销、存、运输、和使用要求
3-3-1.进、销储存时,对于静电反应敏感之物品(如IC类零件),须保持原包装防静电管或防静电袋装着,作为防静电保护。
如果发生违反情况及时给予上一工序通知并予以处理。
若因情况需要更换包装时,要使用具有防静电性能的容器。
3-3-2.备料、发料时:对于IC类零件及半成品之拿取,作业人员须戴防静电腕带或防静电手套,并于铺防静电桌垫的桌面使用以达保护作用。
运输过程中不得掉落在地,不得任意脱离包装
3-4.防静电设备、工具等点检:
3-4-1.防静电腕带,每日使用前做点检,验证是否有效。
(参照《防静电腕带点检规范》执行)
并记录。
3-4-2.防静电桌垫的点检及腕带插座、接地线的点检,须由各使用单位固定于每个月初一次,
操作SSD(静电敏感元器件)。
3.5.3 静电安全区(点)的工作台上禁止放置非生产物品,如餐具、茶具、提包、毛织物、报纸、橡胶手套等。
3.5.4人员进入防静电区域,需放电。
操作人员进行操作时,必须穿工作服和防静电鞋、袜。
每次上岗操作前必须作静电防护安全性检查,合格后才能生产。
3.5.5烧录程序时,SSD时应从包装中取一块,烧一块,放一块。
严禁堆在桌面上。
经测试不合格器件应及时退库。
公司静电防护器材(见上图)
人体防静电系统包括防静电腕带、工作服、帽、手套、指套、工作鞋等
离子风机
防静电 桌 垫
防静电 工作台
屏蔽袋
防静电 板
警示标志防静电工作椅
接地线手腕带。
《防止静电事故通用导则》GB 12158—2006前言本标准是对GB 12158—1990《防止静电事故通用导则》的修订。
本标准的第5、6、7、8章为强制性条文。
本标准修订过程中主要参考了PD CLC/TR 50404:2003《机械安全避免静电危害的指南和推荐规范》、ANSI/ESD-S20.20一1999《建立一个静电放电控制大纲》、IEC 79-20 1996-10《爆炸性气体的静电点燃危险性》。
本标准主要进行了以下修订:——增加了相对湿度较低时静电危害容易发生,控制湿度可以防止静电危害发生的描述;——增加了防止静电危害管理措施的要求;——调整和增加了对静电消除器的使用规定;——增加了对暴露表面、分层结构、金属网、防静电绳索或软管、金属链、恶劣天气、合成材料等因素的对应要求;——修改了对管道施工中跨接的要求;——增加了非金属材料制造罐、管道的表面电阻和体电阻率的界限要求;——增加了人体静电的防护措施的内容;——删除了附录中最小点燃能量数据,增加了质量浓度上下限;——增加了多种物质的引爆、引燃的界限。
本标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附录B、附录C和附录D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赵留根、肖义庆、臧兰兰、罗伶、陈倬为。
1 范围本标准描述了静电放电与引燃,规定了静电防护措施、静电危害的安全界限及静电事故的分析和确定。
本标准适用于存在静电引燃(爆)等静电危害场所的设计和管理。
其他的静电危害(如静电干扰、静电损坏电子元件)可以参考本标准的有关条款。
本标准不适用于火炸药、电火工品的静电危害防范。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一、目的
预防、消除生产现场的静电危害,稳定和提高产品质量。
二、适用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公司生产现场贯彻落实静电防护规范。
三、防静电区域
防静电区域必须悬挂或贴示防静电警示标识。
IQC检验区域
单板生产及检验区域(含SMT、单板焊接、软件生产、单板调测、老化等作业区域)
部件装配及检验区域
整机调测及检验区域
维修区域
理货、包装区域
仓储、暂存区域
无尘室
四、smt防静电设施和器材
smt生产现场防静电区域至少应配备以下防静电设施和器材:
防静电接地系统(含防静电母线、支线,防静电地板或地垫等)
防静电工作台(含台垫、防静电接地支线等)、工作椅
smt防静电工作服(含工帽)
防静电腕带
防静电工作鞋
smt防静电周转箱、周转车
防静电包装袋
五、防静电操作规程
1. 接触ESSD及组件之前应戴好防静电腕带,保证腕带与皮肤接触良好,并接入防静电地线系统,在戴腕带的皮肤上不得涂护肤油、防冻油等油性物质。
2. 所有接触ESSD及组件的设备和工具(如被测整机、测试设备、装置和夹具、波峰焊机、电批、电铬铁、周转车等)都必须可靠联接防静电地线。
3. 所有ESSD及组件在其存储、转运过程中均必须采取合适的静电防护措施,使用防静电包装材料和容器、周转车,周转车必须可靠接地。
拒绝接收不符合防静电包装要求的ESSD及组件。
4. IC类ESSD必须盛放在专用防静电容器(如管、座)中,严禁将IC类ESSD插放在泡沫上和装在不具防静电功能的容器或包装袋中。
按需逐一取用,不得一次倒出一堆IC散乱地放在工作台面上。
5. ESSD及组件的配料、发料、转储过程,必须在防静电容器中进行。
6. 对于未采取防静电包装的零部件(如紧固件、电缆等),应先消除静电(导体部分接触一下防静电地线),再进入防静电工作区。
7. 手持ESSD及组件时应避免接触其导电部分,操作过程中应尽量减少对ESSD及组件的接触次数。
8. 已装焊有元器件的PCB板原则上不得裸露叠放,确需暂时叠放时必须用防静电材料隔离开。
9. 清洗ESSD及组件时,应用中性清洗剂或酒精清洗;手工清洗使用防静电毛刷;用清洗机清洗时,PCB板应放在金属网架上,不得悬浮在清洗箱内。
10. 插拔单板之前必须断开电源,严禁带电插拔单板(有特殊操作说明者除外)。
六、SMT防静电安全管理
1. 接触ESSD(静电敏感器件)及组件的作业人员必须通过防静电知识上岗培训,未经培训和未通过考核的人员不允许从事需接触ESSD及其组件的岗位工作。
2. 工作服
2.1 所有人员进入防静电区域必须穿防静电工作服和防静电工作鞋,已配发工作帽的还必须戴好工作帽。
无防静电工作鞋的,必须穿防静电鞋套,严禁穿着不具防静电功能的塑料防尘鞋套进入防静电区域。
2.2 工作服外部严禁携带除工卡和笔之外的任何金属物件,防静电鞋内不得垫鞋垫。
2.3 更换工作服应在指定地点进行,不允许在生产现场更换工作服。
3. 防静电腕带
3.1 所有作业人员每天上岗前必须使用腕带测试仪对所配发的防静电腕带进行测试,并作好测试记录。
具体测试方法见《防静电腕带测试操作指导书》(9.2/PMI-BP841),测试记录表采用附表一《防静电腕带日测记录表》。
3.2 车间主任或工段长在上班后10分钟内对测试记录表进行核查,发现问题会同工艺、品质人员参照有关规定及时作出处理。
3.3 各车间/工段应划定专门区域装置防静电腕带测试仪和贴挂测试记录表,供本部门员工及外来人员使用。
非长驻外来人员测试后可不用填写记录表,长驻外来人员须作测试记录。
非长驻外来人员是指因指导、协作生产等工作需要进入现场区域,持续时间不超过半个工作日的非本部门人员。
3.4 防静电腕带测试未通过者,不得进入防静电区域,更不得接触ESSD(静电敏感器件)及组件,必须立即到本部门更换或接待部门借用合格的防静电腕带。
3.5 腕带测试仪必须定期检定,具体办法参照公司关于仪器检定的有关规定执行。
4. 人体综合电阻测试
4.1 所有作业人员每天上岗前必须使用人体综合电阻测试仪测试自身人体的综合电阻,并作好测试记录。
具体测试方法见附录A《人体综合电阻测试简明操作指导书》,测试记录表采用附表二《人体综合电阻日测记录表》。
4.2 人体综合电阻测试仪及辅助设施由工艺部门统一规划和配置,各车间和工段自行准备测试记录表。
非长驻外来人员测试后可不用填写记录表,长驻外来人员须作测试记录。
非长驻外来人员是指因指导、协作生产等工作需要进入现场区域,持续时间不超过半个工作日的非本部门人员。
4.3 人体综合电阻测试未通过者,不得进入防静电区域,更不得接触ESSD(静电敏感器件)及组件,必须立即查找原因并作出相应处理,直至合格为止。
4.4 人体综合电阻测试仪必须定期检定,具体办法参照公司关于仪器检定的有关规定执行。
5. 其它
5.1 外来参观人员原则上只能沿通道行走,未采取有效的防静电措施之前不得进入防静电区域地标线内,严禁靠近作业人员和接触含有ESSD的单板及其它制品。
5.2 作业人员对使用的防静电容器、防静电周转箱应定期清洁,每月应对防静电桌垫、工具和容器等用中性清洗剂进行清洗。
5.3 防静电地线系统的联接由使用部门提出,工艺部门核准,动力科负责安装并协助工艺部门进行日常维护。
七、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生效,以下文件同时废止:
1. 《生产现场防静电工艺管理规定》
2. 《防静电腕带日测试管理规定》)
八、本规定的解释权和修改权归质量工艺部工艺规划处。
SMT车间防静电工艺管理规定十分重要,smt公司们一定要重视起来。
1. 凡与EPA相关的工作人员,要求穿防静电工作服、工作鞋、佩带脚腕带、手腕带,并在上线进入岗位前,自行完成防静电功能检验测试,合格后方可进入岗位。
经检验合格后,就不能随意脱御防静电用品。
2. 禁止在EPA内穿脱工作服、鞋、梳理头发,长头发人员应将头发盘扎在头顶上,或佩带防静电工作帽,以防止头发与ESDS产品发生接触放电。
3. 凡与EPA相关的工作人员,均需经过防静电基本知识的培训。
操作人员掌握各种器具的使用技能和操作规则与方法
4.操作人员在接触ESDS或打开去掉防护包装之前,自己首先接地。
5. 与工作无关人员,不得随意进入EPA 。
6. 在任何场合中,均不允许未加静电防护人员接触ESDS器件。
1.全部操作过程应在防静电工作区及防静电安全工作台上进行。
2.操作ESDS器件的人员应符合人体防静电要求
3.手拿ESDS器件或部件时,应避免触及其引脚和接线片、输入印制线或输入接口端子,必要时应佩带防静电手套或指套进行操作。
4.操作过程中应尽量减少对ESDS器件或部件的接触次数。
5.凡贴有静电敏感器件标志的物料,在工序间传递过程应绝对注意文明操作,轻拿轻放。
不允许拉伸、挤压、掉落、摔板、抛板,不得使包装件散落。
6.凡易于产生摩擦静电的材料(如:纸箱、普通塑料袋、纸板)等在EPA内不准使用或堆放在防静电工作台垫上。
在EPA内使用的图纸、工艺文件、记录表格等,必要时应装在透明防静电包装袋内。
7.进行ESDS器件生产操作须在EPA内进行。
8.进入EPA的元器件或组件,必须使用防静电容器或袋进行防静电包装。
即使已被发现为失效的元器件或组件,在送去维修或进行失效原因分析之前,同样需与正品一样进行防静包装,并且包装与拆包装操作均需在EPA内进行。
11.在领、发货、清点ESDS数目时,不准打开单元包装。
12.对ESDS进行配料作业,必须在防静电工作区内进行,并尽可能按原有包装配制。
当因缺数补额不得不拆去单元包装时,按第九项要求进行。
13.凡进入防静电工作区的所有电子元器件都应视为ESDS来对待。
15.应保证所有容器在使用之前或使用期间接地或借助于一个防静电地垫表面接触来实现接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