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高考专题复习课前一练10)
- 格式:doc
- 大小:83.00 KB
- 文档页数:8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I卷1至8页,第II卷9至12页。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在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贴好条形码。
请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和科目。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第I卷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图1示意2008年中国、美国、印度、日本四个国家的煤炭生产量和消费量。
读图1并根据所学知识,完成1-2题。
1.图示四个国家中,人均煤炭消费量最高的是A.中国B.美国C.印度D.日本2.借助图示资料可以大致推算出相应国家的A.单位GDP能耗B.碳排放量C.能源进出口量D.煤炭自给率某大河的一条支流与干流之间存在“吞吐”关系,图2示意该支流出口处1970~2000年间年净径流量(输出径流量与输入径流之差)和年净输沙量(输出泥沙量和输入泥沙量之差)。
根据图文资料和所学知识,完成3~5题。
3. 下列各时间段中,年净径流量与年净输沙量变化趋势最接近的是A.1970年~1976年B.1977年~1984年C.1980年~1989年D.1989年~ 2000年4.该支流流入A.黄河B.长江C.辽河D.黑龙江5.1983年以来,年净输沙量总体呈下降趋势,最可能的原因是该支流流域A.建设用沙量增加B.兴建水库的森林覆盖率提高C.矿产资源开发力度加大D.连续干旱6月上旬某地约5时(地方时)日出,据此完成6~7 题6.该地可能位于A.亚马孙河河口附近B.地中海沿岸C.北冰洋沿岸D.澳大利亚7.6月份该地看到的日出和日落方向分别为A.正东、正西B.东南、西南C.东北、西北D.东南、西北图3示意某地区人口密度。
明清故宫 旧称紫禁城,由宫城、皇城和京城三部分组成,它是世界上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宫殿建筑群,全面反映了我国古代建筑,特别是木建筑的成就。
考点20:以都江堰、长城、大运河、赵州桥、北京故宫等为例,体会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万里长城像腾空的巨龙 秦始皇时第一次把秦、赵、燕三国的长城连接进来,并向东、向西延伸,筑成一道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的城防。
此后,两汉、北魏、北齐、北周、隋唐、金朝都曾进行过修筑。
明朝又在这个基础上进行了大规模的修筑,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蜿蜒6000多公里,气魄更加雄伟,成为世界上的一大奇迹。
长城 (1)赵州桥 隋朝 李春 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 (2)大运河 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
锦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
-----胡曾《汴水》 汴水通淮利最多,生人为害亦相和。
东南四十三州地,取尽膏脂是此河。
-----李敬《汴河直进船》 尽道亡隋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皮日休《汴河怀古》 材料一:“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 材料二:“天下转漕,仰此一渠。
” 积极作用:成为我国南北交通的大动脉,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交流,巩固了南北统一局面(这是主要的方面) 消极后果:当时征发劳役过度,加重了人民负担 (隋开运河加重了人民负担,但它只是隋暴政的一个表现,并不是隋亡的根本原因) 大运河的开通是好事还是坏事? 时间:605-610年,隋炀帝时开凿 隋炀帝是专为看琼花开通大运河的吗? 目的: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三点:中心洛阳,北达涿郡,南至余杭 四段: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自北向南 五河:海河、黄河、淮水、长江、钱塘江 六省: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浙江 全长四五千里(或: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你能画出隋朝大运河的简图吗? 涿郡 北京 余杭 杭州 通 济 渠 现在仍有促进南北经济文化交流与发展的作用,且是南水北调线路之一 下列朝代中,与秦朝最为相似的是A.隋朝 ? ? B.唐朝 ? ? C.明朝 ? ?D.清朝 秦隋两朝国力较强,制度创新,社会发展,但由于没有处理好社会矛盾,统治残暴,不能长治久安。
2012届高考语文课堂基础复习题(附答案)2012届高考语文课堂基础复习题(附答案)(一)基础知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不全都相同的一组是()A.拜谒哽咽液晶弃甲曳兵奖掖后进B.虔诚乾坤掮客潜移默化黔驴技穷C.山麓贿赂辘轳戮力同心碌碌无为D.阡陌悭吝翩跹谦谦君子牵强附会2.下面语段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友情在本性上是缺少防卫机制的,而问题恰恰出在这一点上。
几盅浓茶淡酒,半夕说三道四,便相见恨晚,顿成知己,而所谓知己当然应该关起门来,言人前之不敢言,吐平日之不便吐,越是隐秘越是贴心。
如果讲的全是口若悬河的大白话,哪能算作知己?如果只把家庭琐事、街长里短当作私房话,又哪能算作男子汉?因此,这似乎是一个天生的口蜜腹剑的空间。
许多正常情况下不愿意接触的人和事就在这里扭合在一起……心中也曾不安,但又怕落一个疏远朋友、背弃友情的话柄,结果,友情成了通向丑恶的拐杖。
A.说三道四B.相见恨晚C.口若悬河D.口蜜腹剑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一个考古学家小组在德国境内发现了日前已知最早的“核心家庭”——生活在4600年前石器时代的一对夫妻和他们的两个儿子——的遗体。
B.根据近期发布的《2008年中国网上零售市场季度监测》显示,当当网以市场份额46%的绝对优势保持出版零售市场头名。
C.教育事业能否健康发展,能否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事业,关键在于要培养一支德才兼备的教师队伍。
D.当今时代,知识迅速更新,文化多元发展,快餐文化以其实用价值渗透进社会的各个领域,而传统文化却与现代生活日益脱节。
4.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文字,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①作为女人,她处在封建社会的底层。
②追求着许多别人不追求的境界。
③李清照的悲剧就在于她是生在封建时代的一个有文化的女人。
④她看到了许多别人看不到的事情。
⑤这就难免有孤独的悲哀。
⑥作为一个知识分子,她又处在社会思想的制高点。
A、④⑤③①⑥②B、①⑤⑥④②③C、③①⑥④②⑤D、③②④⑥⑤①(二)语言运用题1、对联(字数一致、词性相对、平仄可不论)【创新示例】今年以来,上海各媒体努力探索,使新闻报道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推出了“文明从我做起”等一批为群众所喜闻乐见的栏目和报道。
2012年高考前基础训练2012年高考前基础训练一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肄业/酒肆荟萃/精粹着实/着魔B.馈赠/匮乏冀望/羽翼刹那/刹车C.缔造/谛听箴言/缄默伺候/窥伺D.慑服/蹑足沙砾/闪烁开拓/拓片2.下列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来自广西的“飞人”劳义在广州亚运会中,不负众望,为中国赢得了历史上第一个亚运会男子百米冠军。
所有中国人弹冠相庆,为劳义的优异表现感到高兴,为作为一名中国人而感到自豪。
在当天的比赛中,劳义在后半程发力,掀雷决电,超越了所有对手,一马当先冲过终点,其他选手只能望其项背。
在赢得比赛后,劳义高举双臂,双手做出第一的手势指向天空,他的飒爽英姿令全场欢声雷动。
A.弹冠相庆B.掀雷决电C.一马当先D.望其项背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周立波在他主持的节目《壹周立波秀》里批评了很多人。
他的言辞虽然尖刻甚至偏激,但是谁又能否认他说的没有道理呢?B.日前,瑞士瑞信银行发布了一份报告,指出中国成年人人均财富值,在过去十年中从2000年的6000美元增至2010年的18000美元。
这一财富数据是否真正反映我国群众的实际财富水平,是一个需要探讨的问题。
C.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近日表示,要查处部分地区加油站超价销售或变相涨价等价格违法。
D.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近年来,大量的进口食品登陆中国市场,它们,,;面对琳琅满目的进口食品,不少人纷纷感叹:它们,,。
和价格相差好几倍的同类国产食品有什么不同一度引发了争相购买、网上“晒”货的时尚风潮有着光鲜的外表、不菲的价格漂亮盒子里装的究竟是什么迅速成为海归人员、白领阶层、追求个性的年轻人追捧的对象是不是里外如一、物有所值A.B.C.D.1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则按前3题计分)(6分)(1)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浙江省2012年高考语文模拟试卷10浙江省2012年高考语文模拟试卷10(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原创】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有错误的一组是A.信笺(jin)联袂(mi)压轴戏(zhu)解甲归田(ji)B.木讷(n)荸荠(q)绊脚石(bn)铩羽而归(sh)C.剽悍(pio)尽快(jn)冠心病(gun)引吭高歌(hn)D.渲染(xun)殒命(yn)度量衡(ling)以儆效尤(jn)【原创】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发不发“大面额人民币”或许也只是个技术问题,但由此引发出的百姓对经济问题和切身利益的观切,才是更值得人们深思的问题。
B.刘翔世锦赛男子60米栏屈居亚军,林书豪所在的的尼克斯近期遭遇5连败。
“不完美”几乎是每个人都有的特点,比赛失力未必都是坏事。
C.现任日本首相野田佳彦向新京报报投稿,感谢包括中国在内的国际社会对日本的“莫大援助及深情联系”,并介绍震后一年灾区的重建状况。
D. 杨丽萍一席民族风的蓝布长裙镇住全场不说,手里挎着一个菜篮子,里边琳郎满目,瞬间成为全场焦点。
【原创】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A.操作的比较成功的网站炒作,起到的效果比投放各种类型的广告要好的多。
于是就有人提出了一句至理名言,那就是对于网站来说:不炒作,毋宁死。
B. 奥巴马总统与美国官员为遭到一名驻阿富汗美军士兵射杀的平民致吊辞,担心事件可能触发区内另一波反美暴力行动C. 有多件珍贵文物被损毁或被遗弃,其中不乏国家一、二级文物。
事发后,故宫都秘而不宣,未将有关情况上报主管部门。
D.一个球队总归得有个明确打法吧?然而我们看到的是,甭管什么样的阵容出战,中国男篮仿佛像支游击队,人人各自为政,个个都想得分。
【原创】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精神文明建设一方面取得很大的成就,但另一方面确实也一定程度地存在精神空虚的问题,包括现在精神家园的迷失、道德的缺失,人文关怀的淡漠,一些人行为方式的失衡等等。
2012年高考第一轮复习(共218页)2012年高考第一轮复习之一-------力物体的平衡复习要点1.力的概念及其基本特性2.常见力的产生条件,方向特征及大小确定3.受力分析方法4.力的合成与分解5.平衡概念及平衡条件6.平衡条件的应用方法二、难点剖析1.关于力的基本特性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力作用于物体可以使受力物体形状发生改变;可以使受力物体运动状态(速度)发生改变。
影响力的“使物体变形”和“使物体变速”效果的因素有:力的大小、力的方向和力的作用点,我们反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上述三个因素称为“力的三要素”。
对于抽象的力概念,通常可以用图示的方法使之形象化:以有向线段表示抽象的力。
在研究与力相关的物理现象时,应该把握住力概念的如下基本特性。
(1)物质性:由于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所以力概念是不能脱离物体而独立存在的,任意一个力必然与两个物体密切相关,一个是其施力物体,另一个是其受力物体。
把握住力的物质性特征,就可以通过对形象的物体的研究而达到了解抽象的力的概念之目的。
(2)矢量性:作为量化力的概念的物理量,力不仅有大小,而且有方向,在相关的运算中所遵从的是平行四边形定则,也就是说,力是矢量。
把握住力的矢量性特征,就应该在定量研究力时特别注意到力的方向所产生的影响,就能够自觉地运用相应的处理矢量的“几何方法”。
(3)瞬时性:力作用于物体必将产生一定的效果,物理学之所以十分注重对力的概念的研究,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由于物理学十分关注力的作用效果。
而所谓的力的瞬时性特征,指的是力与其作用效果是在同一瞬间产生的。
把握住力的瞬时性特性,应可以在对力概念的研究中,把力与其作用效果建立起联系,在通常情况下,了解表现强烈的“力的作用效果”往往要比直接了解抽象的力更为容易。
(4)独立性:力的作用效果是表现在受力物体上的,“形状变化”或“速度变化”。
而对于某一个确定的受力物体而言,它除了受到某个力的作用外,可能还会受到其它力的作用,力的独立性特征指的是某个力的作用效果与其它力是否存在毫无关系,只由该力的三要素来决定。
2012届高考语文课堂基础复习题(含参考答案)2012届高三语文课堂基础训练:(2)(一)基础知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不同的一项是()A.鞭笞懈怠舌苔心旷神怡百战不殆B.隔阂遗骸弹劾惊涛骇浪言简意赅C.癖好薜荔巨擘穷乡僻壤劈波斩浪D.茁壮罢黜拙劣咄咄逼人相形见绌2、下列各句中加点熟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广交会为企业提供了内外贸易对接的契机,但这种对接不可能一挥而就,绝大多数出口企业由于不熟悉国内市场,即使有意内销也无从着手。
B.在甲型H1N1流感暴发初期,医学专家最感到左右为难的是,如何判断和预测疫情的规模和发展趋势,以便为公共决策提供更多的科学依据。
C.汉奸汪精卫,抗战开始不久就向日寇暗送秋波,后来干脆卖身投靠,公开做了汉奸。
D.某报所刊《餐馆老板发财有“道”》一文中说:“英国的一项科学研究展示,播放一些古典音乐能促使食客食欲大增,于是他们会情不自禁地慷慨解囊。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你可知道,要出版一本译作是要经过多少人夜以继日的辛勤努力以后,才能与读者见面的。
B.国产大片的稳定发展,不仅吸引了境外资金和国内其他行业资金投向国产电影,而且增强了观众对国产电影的热情。
C.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包容性很强的民族,我们要学习各个国家的长处,就是和自己民族政见不一致的国家也应该对话与沟通,增进了解,学习其长处。
D.中俄两国元首在致辞中一致表示,要以举办“国家年”为契机,增进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谊,深化两国各领域的交流合作。
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1)从整体上看,我国______事业的发展速度相当快,但西部地区的滞后状况也不容忽视。
(2)市场经济讲究诚信,公司对售出的商品,一定要按自己对该产品所制作的说明书承担责任,绝对不能______。
(3)艺术结构不可能信手拈来,______,因为它是一种创造,是每一个作者必须认真探索的美学问题。
(4)并非说所有烦恼只需哈哈一笑便会______,笑只不过是改变情绪的一种方法。
2012届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检测试卷5江苏省2012年《走向高考》专题复习检测14[分点训练]1.本着简明的原则,下面一段文字,应删去的三处是()美国①的奥委会执行委员会将于本月晚些时候在圣迭戈举行②的一次会议上最后批准③的一项经过修正④的要求参加奥运会⑤的运动员必须遵守⑥的比以前更为严格⑦的运动员⑧的行为规范。
A.①③④B.②⑤⑥C.①⑦⑧D.①③⑧【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的简明。
解答此类题要掌握语言简明的要求,删去多余累赘和重复矛盾的词语。
【答案】 D2.下面一段文字中画横线的词语,有的必须删去,有的不能删去。
请把它们找出来,将序号分别写在横线上。
为了①丰富农村文化生活,日前,市黄梅戏剧团将②派出由二十名青年演员组成的③演出队伍,奔赴大别山区进行④慰问演出。
演员们深入田间地头、乡村街道、敬老院、和⑤学校,为观众奉献了一场场精彩的⑥节目。
通过⑦演出,拉近了青年演员与群众的距离,也使演员自己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必须删去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能删去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日前”表示已经发生的事,而“将”表示将来时,应删去②。
“和”与前面的顿号重复,应删去⑤。
使用“通过”,导致句子缺主语,所以要删去⑦,用“演出”作主语。
“为了”构成介词结构作状语,不能删去。
③处的“的”是定语的标志,“由……组成”是“演出队伍”的定语,“的”不能删。
【答案】必须删去的是:②⑤⑦;不能删去的是:①③。
3.读下面一则小故事,根据文意在横线处填写一句恰当的话,要求语言简明、得体。
元朝文人胡石塘名声很大,他应聘到京城,皇帝元世祖忽必烈亲自召见。
上朝时,胡石塘没有察觉自己的斗笠戴歪了。
当元世祖问他平常所学的是哪些学问,胡石塘回答:“都是一些治国平天下的道理。
”皇帝笑他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结果没有任用他。
2012届高考语文课堂基础复习题及答案2012届高考语文课堂基础复习题及答案2012届高三语文课堂基础训练:(18)(一)基础知识1.下列加点词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疏浚(jùn)句读(dú)锲而不舍(qì)孝悌之义(tì)B.苌弘(hóng)崤函(xiáo)饿殍遍野(piǎo)曳兵而走(yè)C.銮舆(luán)黜恶(chù)不塞不流(sāi)沧海桑田(cāng)D.磨砺(lì)舟楫(jì)两鬓颁白(bān)庠序之教(xiáng)2.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A.膏腴(yú)藩篱(fān)崤山(xiáo)蒙恬(tián)B.逡巡(qūn)锋镝(dí)蹑足(niè)墨翟(zhái)C.谪戍(zhé)鞭笞(chī)黔首(qián)囊括(nánɡ)D.隳名城(huī)户牖(yǒu)棘矜(jí)赢粮(yín)3.下面语句或短语中加点的字的用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句是()A.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B.大王必欲急臣C.既来之,则安之D.敏而好学,不耻下问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与“则耻师焉”中的“耻”用法不同的一项是()A.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
B.吾从而师之C.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D.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二)语言运用题1、根据要求完成(1)题。
在我们这个世界上,统称知识的科学技术和人类智慧,是仅有的不受“报酬递减规律”束缚的生产要素。
别的生产要素在使用中都会消耗,但是知识却不会因为使用而消耗。
这是“知识经济”的主要特征。
恰恰在知识这个生产要素上,发达国家占据着毋庸置疑的优势。
除此之外,发达国家占便宜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世界上的大部分“钱”在他们手里,即他们占据着金融市场。
(本欄目內容,在學生用書中以活頁形式分冊裝訂!)一、(2011·泰安一模)閱讀下麵的文字,完成後面的題目。
戴車匠□汪曾祺戴車匠是東街一景。
車匠是一種很古老的行業了。
中國什麼時候開始有車匠,無可考。
想來這是很久遠的事了。
所謂車匠,就是在木制的車床上用旋刀車旋小件圓形木器的那種人。
從我記事的時候,全城似只有這一個車匠,一家車匠店。
車匠店離草巷口不遠,坐南朝北。
左鄰是侯家銀匠店,右鄰是楊家香店。
戴家車匠店夾在兩家之間。
門面很小,只有一間。
地勢卻頗高。
跨進門檻,得上五層臺階。
因此車匠店有點像個小戲臺(戴車匠就好像在臺演戲)。
店裏正面是一堵板壁。
板壁上有一副一尺多長、四寸來寬的小小的朱紅對子,寫的是:室雅何須大,花香不在多。
不知這是哪位讀書人的手筆。
但是看來戴車匠很喜歡這副對子。
板壁後面,是住家。
前面,是作坊。
作坊靠西牆,放著兩張車床。
這所謂車床和現代的鐵制車床是完全不同的。
就像一張狹長的小床,木制的,有一個四框,當中有一個車軸,軸上安小塊木料,軸下有皮條,皮條釘在踏板上,雙腳上下踏動踏板,皮條牽動車軸,木料來回轉動,車匠坐在坐板上,兩手執定旋刀,車旋成器,這就是中國的古式的車床,——其原理倒是和鐵制車床是一樣的。
靠裏的車床是一張大的,那還是戴車匠的父親留下的。
老一輩人打東西不怕費料,總是超過需要的粗壯。
這張老車床用了兩代人,坐板已經磨得很光潤,所有的榫頭都還是牢牢實實的,沒有一點活動。
戴車匠嫌它過於笨重,就自己另打了一張新的。
除了做特別沉重的東西,一般都使用外邊較小的這一張。
戴車匠起得很早。
在別家店鋪才卸下鋪板的時候,戴車匠已經吃了早飯,選好了材料,看看圖樣,坐到車床的坐板上了。
一個人走進他的工作,是叫人感動的。
他這就和這張床子成了一體,一刻不停地做起活來了。
看到戴車匠坐在床子上,讓人想起古人說的:“百工居於肆,以成其器。
”中國的工匠,都是很勤快的。
好吃懶做的工匠,大概沒有,——很少。
車匠的木料都是堅實細緻的,檀木——白檀,紫檀,紅木,黃楊,棗木,梨木,最次的也是榆木的。
2012年高考专题复习课前一练101.阅读下面的宋诗,回答问题。
金陵驿二首(其一)文天祥草合离宫转夕晖,孤云飘泊复何依?山河风景元无异,城郭人民半已非。
满地芦花和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
【注】这首诗是祥兴元年(1278)文天祥被俘后,次年被押赴元都大都(今北京)途经金陵(今江苏南京)时所作。
(1)这首诗的首联描绘了怎样的景象?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感情?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这首诗主要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试作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回乡偶书贺知章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纵笔三首①(其一)苏轼寂寂东坡一病翁,白须萧散满霜风。
小儿误喜朱颜在,一笑.那知是酒红。
【注】①苏轼被贬至儋州(今属海南省)时作。
(1)《回乡偶书》的首联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在全诗中起什么作用?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这两首诗的尾联中都有一个“笑”字,各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清江曲苏庠属玉①双飞水满塘,菰蒲深处浴鸳鸯。
白苹②满棹归来晚,秋著芦花两岸霜。
扁舟系岸依林樾,萧萧两鬓吹华发。
万事不理醉复醒,长占烟波弄明月。
【注】①属玉,一种水鸟。
②白苹,水中浮草。
(1)诗中描绘了哪些意象?请简析这些意象的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本诗给人一种脱尽尘世烟火的感觉,因而使苏轼大为赞赏:“此篇若置太白集中,谁复疑其非也?”(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引)认为可与李白的诗媲美,味其与太白诗有相似处,请从诗歌的主题与风格两个方面说明它与李白诗的相似之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下面的元曲,然后回答问题。
〔中吕〕普天乐·江头秋行赵善庆稻粱肥,蒹葭秀。
黄添篱落①,绿淡汀洲。
木叶空,山容瘦。
沙鸟翻风知潮候,望烟江万顷沉秋。
半竿落日,一声过雁,几处危楼。
【注】①落:院落、村落。
(1)这首元曲写出了秋天的哪些特点?抒发了怎样的情感?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请从炼字的角度赏析“瘦”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阅读下面两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落第东归[唐]罗邺年年春色独怀羞,强向东归懒举头。
莫道还家便容易,人间多少事堪愁。
落第[明]袁崇焕遇主人多易,逢时我独难。
八千怜客路,三十尚儒冠。
出谷莺偏媚,还枝鸟亦安。
故园泉石好,归去把渔竿。
(1)袁诗中“出谷莺偏媚,还枝鸟亦安”一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它在全诗中有何作用?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这两首诗都写于科考落第之后,两位诗人的心境是否完全相同?请结合诗句进行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孤山寺端上人①房写望林逋底处②凭阑思渺然?孤山塔后阁西偏。
阴沉画轴林间寺,零落棋枰③葑上田④。
秋景有时飞独鸟,夕阳无事起寒烟。
迟留更爱吾庐近,只待重来看雪天。
【注】①端上人:一个名叫端的和尚。
②底处:何处。
③枰:棋盘。
④葑上田:又称架田,古人将木框浮于水面,框内充满葑泥,水涨水落而架田不颠覆。
(1)诗人在诗中描写了哪些意象?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请对颔联作简要的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少年游杨亿江南节物,水昏云淡,飞雪满前村。
千寻翠岭,一枝芳艳,迢递寄归人。
寿阳①妆罢,冰姿玉态,的的写天真。
等闲风雨又纷纷,更忍向、笛中闻。
【注】①寿阳:南朝宋武帝女寿阳公主。
(1)此词为咏物之作,在这首词中,作者塑造的主要形象是什么?突出了它的哪些特征?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词作运用了哪些写作手法?并作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小园[清]黎简水影动深树,山光窥短墙。
秋村黄叶满,一半入斜阳。
幽竹如人静,寒花①为我芳。
小园宜小立,新月似新霜。
【注】①寒花:菊花。
(1)你认为这首诗的首联中哪两个字用得最好,为什么?请简要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本诗的后两联由物及人,请结合景物描写简要赏析诗人的形象特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题红叶[唐]韩氏流水何太急,深宫尽日闲。
殷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
行宫[唐]元稹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
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1)这两诗中的主人公有相同的遭遇,而在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是不尽相同的,请分析其异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韩诗委婉含蓄,元诗平白如话,请指出各采用什么手法写宫女的心事和命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杨柳枝词白居易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
永丰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柳李商隐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
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1)两诗中的“柳”的形象有何不同?各自寄寓了诗人怎样的感情?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这两首诗共同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