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和第7章 新增选择题
- 格式:docx
- 大小:17.54 KB
- 文档页数:5
第七章 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在项目投资决策中,一般来说,属于经营期现金流出项目的有.在项目投资决策中,一般来说,属于经营期现金流出项目的有( ( )。
A A.固定资产投资.固定资产投资.固定资产投资 B B.开办费.开办费.开办费 C C.经营成本.经营成本.经营成本 D D.无形资产投资.无形资产投资.无形资产投资2.某投资项目原始投资额为100万元,使用寿命10年,已知该项目第10年的经营净现金流量为25万元,期满处置固定资产残值收入及回收流动资金共8万元,则该投资项目第10年的净现金流量为年的净现金流量为( ( )万元。
万元。
A .8 B B..25 C C..33 D D..43 3.下列关于投资项目营业现金流量预计的各种说法中,不正确的是.下列关于投资项目营业现金流量预计的各种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 .营业现金流量等于税后净利加上折旧.营业现金流量等于税后净利加上折旧B .营业现金流量等于营业收入减去付现成本再减去所得税.营业现金流量等于营业收入减去付现成本再减去所得税C .营业现金流量等于税后收入减去税后成本再加上折旧引起的税负减少额.营业现金流量等于税后收入减去税后成本再加上折旧引起的税负减少额D D.营业现金流量等于营业收入减去营业成本再减去所得税.营业现金流量等于营业收入减去营业成本再减去所得税.营业现金流量等于营业收入减去营业成本再减去所得税4.如果其他因素不变,一旦贴现率提高,则下列指标中其数值将会变小的是.如果其他因素不变,一旦贴现率提高,则下列指标中其数值将会变小的是( ( )。
A .净现值.净现值 B B.投资报酬率.投资报酬率.投资报酬率 C C.内部报酬率.内部报酬率.内部报酬率 D .静态投资回收期.静态投资回收期 5.某投资项目原始投资为12000元,当年完工投产,有效期限3年,每年可获得现金净流量4600元,则该项目内含报酬率为元,则该项目内含报酬率为( ( )。
?地球(dìqiú)的运动?习题一、选择题1.地球自转的方向是〔〕。
A.顺时针B.自西向东C.自东向西D.不确定2.地球自转的旋转中心是〔〕。
A.地轴B.北极星C.太阳D.南极点3.假如我们站在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是〔〕。
A.顺时针B.逆时针C.自东向西D.顺时针或者逆时针4.地球不停地自转,产生〔〕。
A.气候变化B.四季更替C.昼夜交替D.昼夜长短变化5.以下现象是公转造成的是〔〕。
①四季更替②日月星辰东升西落③昼夜交替④夏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⑤夏季白昼长,冬季白昼短⑥正午的太阳高度是一天中最大的A.①②③B.④⑤⑥C.②③⑥D.①④⑤6.有关地轴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①地轴北端在一定时期内始终指向北极星②地轴北端永远指向北极星③地轴与地球外表相交(xiāngjiāo)于两点分别称为北极点和南极点④地轴空间位置随地球运动有明显的变化A.①②B.①③C.②③D. ②④7.全球昼夜平分的日期是〔〕。
A.春分日和秋分日B.冬至日和夏至日C.春分日和冬至日D.夏至日和春分日8.用实验模拟沿地表作程度运动物体的地转偏向现象:甲同学翻开伞,抬头面视伞面内侧,顺时针转伞;乙同学向转动的伞面顶部滴红墨水,并观察红墨水流动过程。
红墨水在伞面上流动的轨迹为〔〕。
A.先偏右后偏左B.向右偏转C.先偏左后偏右D.向左偏转9.在西行的轮船上,人们看到昼夜更替的周期〔〕A.是24小时B.长于24小时C.短于24小时D.无昼夜更替10.是中国南部海滨城,位于北回归线之南,东经113°46′至114°37′,北纬22°27′至22°52′,以下说话正确的选项是〔〕。
A.一年有一次阳光直射B.夏至日受到阳光直射C.一年有两次阳光直射D.春分、秋分时受到阳光直射11.以下城中,一年内昼夜长短变化幅度最小的地方是〔〕。
A. B. C. D.12.物体的正午日影,永远(yǒngyuǎn)朝南而不朝北的地区是〔〕。
一、单选题(下列每小题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
请选择正确的选项,每题0.5分)1. 汇总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的特点是根据()登记总账。
A、汇总记账凭证B、科目汇总表C、记账凭证D、原始凭证2. 下列凭证中,不能作为登记总分类账依据的是()。
A、汇总记账凭证B、记账凭证C、科目汇总表D、原始凭证3. 汇总记账凭证是依据()编制的。
A、原始凭证汇总表B、各种总账C、记账凭证D、原始凭证4. 汇总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的适用范围是()。
A、规模较小,业务较多的单位B、规模较大,业务较多的单位C、规模较小,业务较少的单位D、规模较大,业务较少的单位5. 账务处理程序的核心是()。
A、账簿组织B、记账程序C、报表组织D、凭证组织6. 以下项目中,属于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缺点的是()。
A、增加了登记总分类账的工作量B、不便于进行试算平衡C、增加了会计核算的账务处理程序D、不便于检查核对账目7. 以下属于汇总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主要缺点的是()。
A、不便于体现账户间的对应关系B、编制汇总转账凭证的工作量较大C、不便于进行账目的核对D、登记总账的工作量较大8. 区分不同账务处理程序的根本标志是()。
A、编制会计报表的依据不同B、登记总分类账的依据不同C、编制记账凭证的依据不同D、编制汇总原始凭证的依据不同9. 汇总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及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的相同点是()。
A、记账凭证的汇总方法相同B、保持了账户间的对应关系C、登记总账的依据相同D、简化了登记总分类账的工作量10. 平时在填制转账凭证时,应尽量使账户的对应关系保持“一借一贷”或“一贷多借”是()的要求。
A、记账凭证核算形式B、汇总记账凭证核算形式C、多栏式日记账核算形式D、科目汇总表核算形式11. 各种账务处理程序的主要区别是()。
A、程序繁简不同B、设置账户不同C、凭证格式不同D、登记总账的依据不同12. 关于账务处理程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有()。
第一章习题答案一、应知目标考核题(一)单项选择题1.B2.C3.B4.D5.B(二)判断题1. ×2.√3. ×4.√5. ×(三)简答题1.物流管理有哪些特征?答:(1)现代物流管理以实现顾客满意为第一目标;(2)现代物流的范围包括整个社会再生产过程;(3)现代物流的对象除了物品还包括服务和信息;(4)现代物流是效率和效果的统一;(5)现代物流管理是对商品、服务及相关信息的一体化管理。
2.物流管理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答:(1)实物配送阶段;(2)综合物流阶段;(3)供应链管理阶段3.物流系统有哪些特点?答:(1)物流系统是复杂系统;(2)物流系统是大跨度系统;(3)物流系统环境稳定性差而动态性强;(4)物流系统属于中间层次系统范畴。
4.物流系统管理的一般方法有哪些?试举例说明。
答:物流系统管理的一般方法有总成本法、避免次优化和得失比较法(1)总成本法。
总成本法应用的具体做法是,在试图保持一定的服务水平条件下,对各备选方案的成本进行汇总分析。
不同方案的各项业务活动成本是不同的,在一些费用下降的同时,另一些费用会上升。
比较各备选方案的总成本,就能获得最佳的方案。
例如,在相同的服务水平下,方案A的成本要低于方案B的成本,那么根据总成本法,选用方案A。
(2)避免次优化。
在物流系统管理中,各项物流业务活动按他们各自所完成的一定管理目标来评价,而这些管理目标又相互矛盾时,就会发生次优化。
如运输部门和仓储部门,运输部门的管理目标是规模经济,期望运输量越大越好,而仓储部门为降低仓储成本,更倾向于保管合适数量的产品,而非越多越好,两者间存在次优化问题。
因此,为避免次优化问题发生,关键是企业各部门经理应避免隧道视野,即只关注本部门的目标和利益,而忽视企业整体目标和利益。
(3)得失比较法。
即在评价各方案时,忽略各方案的共同部分,只比较各方案不同部分的所得和所失,在保持一定服务水平条件下,选择得大于失的方案。
第七章为新中国而奋斗一、单项选择题:1.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D)。
A、中美民族矛盾B、中日民族矛盾C、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D、中国人民同美帝国主义支持的国民党反动派之间的矛盾2.《双十协定》的签订,中共取得的战略优势是(D)。
A、获得了自卫战争的准备时间B、解放区获得了合法地位C、赢得了民主党派的支持D、取得了政治上的主动地位3.重庆谈判的焦点问题是(B)。
A、人民军队和解放区的合法地位问题B、要不要和平建国的问题C、实行宪政、结束训政的问题D、人民的民主、自由权利的问题4.1947年刘邓大军挺进中原的重大意义在于(D)。
A、影响战略决战主攻方向B、粉碎蒋介石的重点进攻C、改变敌我双方的力量对比D、改变解放战争的战略态势5.对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反蒋斗争第二条战线的准确表述是(A)。
A、国统区的学生运动B、国统区的工农运动C、国统区的地下斗争D、国统区的民主运动6.中共七届二中全会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是(C)。
A、如何夺取全国革命胜利B、如何解决民主革命遗留的任务的问题C、党的工作重心转移问题D、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问题7.全面内战爆发的标志是国民党(B)。
A、撕毁《双十协定》B、进攻中原解放区C、进攻上党地区D、撕毁停战协定8.揭开人民解放军全国性战略进攻序幕的是(B)。
A、孟良崮战役开始B、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C、三大战役开始D、渡江战役开始9.率领北平国民党军队接受和平改编的国民党将领是(D)。
A、张治中B、蔡廷锴C、杜聿明D、傅作义10.毛泽东提出“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论断,针对的是(D)。
A、打垮国民党的历次反革命军事围剿B、国民党顽固派制造皖南事变等反共浪潮C、日本帝国主义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D、内战初期国民党在军事和经济方面占有明显优势11.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新的国际格局下,美国采取的对华政策是(B )。
A、保持中立的政策B、扶蒋反共的政策C、武力干涉的政策D、遏制中国的政策12.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建国方案的政治代表是(C)。
医学遗传学习题(附答案)第7章多基因病第七章多基因遗传病(一)选择题(A型选择题)1。
质量性状得变异得特点为。
A。
基因符合孟德尔遗传方式B.呈正态分布C.基因间呈显隐性关系D。
基因间没有显隐性关系E.可分为2~3个高峰2.多基因遗传病患者同胞得发病率约为 .A.0。
1%~1% B.1%~10% C.1/2或1/4D.70%~80% E。
20%~30%3。
下列疾病中,不属于多基因遗传病得就是。
A.冠心病B。
唇裂C。
先天性心脏病D。
糖尿病 E.并指症4、下列关于多基因遗传得错误说法就是______。
A.遗传基础就是主要得影响因素B.多为两对以上等位基因作用C。
微效基因就是共显性得D。
环境因素起到不可替代得作用E。
微效基因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5、多基因病得遗传学病因就是______.A。
染色体结构改变B。
染色体数目异常C。
一对等位基因突变D。
易患性基因得积累作用E.体细胞DNA突变6、在多基因遗传中起作用得基因就是______.A.显性基因B。
隐性基因C.外源基因D。
微效基因E.mtDNA基因7、累加效应就是由多个______得作用而形成。
A。
显性基因B。
共显性基因C。
隐性基因D.显、隐性基因E。
mtDNA基因8、多基因遗传与单基因遗传得共同特征就是______.A。
基因型与表现型得关系明确B.基因得作用可累加C.基因呈孟德尔方式传递D.基因就是共显性得E。
不同个体之间有本质得区别9、如果某种遗传性状得变异在群体中得分布只有一个峰,这种性状称______。
A。
显性性状 B。
隐性性状C.数量性状D。
质量性状 E.单基因性状10、有两个唇腭裂患者家系,其中A家系有三个患者,B家系有两个患者,这两个家系得再发风险就是。
A。
A家系大于B家系 B。
B家系大于A家系C。
A家系等于B家系D.等于群体发病率 E。
以上都不对11。
某多基因病得群体发病率为1%,遗传度为80%,患者一级亲属发病率为。
A、 1%B、 2%C、 1/4D、 1/10E、1/412、 _______就是多基因病。
爆破作业技能与安全考试补充题库(多项选择题)目录第一章绪论(9道题)............................................... 第二章民用爆炸物品管理(12道题).................................. 第三章炸药的爆炸性能(11道题).................................... 第四章民用爆炸物品与起爆方法(24道题)............................ 第五章爆破基础知识与常用钻孔设备(6道题)......................... 第六章爆破方法与操作技术(11道题)................................ 第七章爆破安全技术(11道题)...................................... 第八章爆破作业单位爆破器材安全管理(8道题)....................... 从严管控民用爆炸物品十条规定(公安部)(5道题).....................第一章绪论(9道题)1、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只能生产( ABC )《P2》A.导火索B.火雷管C.瞬发电雷管2、20世纪70年代,我国自行研制生产了( AB )《P2》A.塑料导爆管B.非电毫秒延期雷管C.火雷管3、建国以来,我国先后实施三次万吨级大爆破,它们是( ABC )。
《P2》A.甘肃白银铜矿B. 四川渡口朱家包铁矿C.广东珠海机场炮台山4、工程爆破在( AB )等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P3》A.水下爆破B.地震勘探C.切割金属5、工业爆破技术在( ABC )等领域也得到广泛应用。
《P3》A.平整土地B. 森林灭火C. 军事6、下列( ABC )属于爆破作业人员。
《P3》A.爆破员B.保管员C.安全员7、以下那些条件是爆破员、安全员、保管员应具备的( AB )《P3》A.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B.无犯罪记录C.身高以上8、以下那些是爆破员的岗位职责( AC )《P3》A.爆破后检查工作面,发现盲炮或其他安全隐患及时报告B.检查爆破作业现场安全管理情况,及时发现、处理、报告安全隐患C.在项目技术负责人的指导下,配合爆破工程技术人员处理盲炮或其他安全隐患9、安全员应由( BD )担任。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测试题及答案第1章《有理数》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2的相反数是( )A .2B .-2C .21 D . 21- 2.│3.14-π|的值是( ). A .0 B .3.14- π C .π-3.14 D .3.14+π3.一个数和它的倒数相等,则这个数是( )A .1B .1-C .±1D .±1和04.如果a a -=||,下列成立的是( )A .0>aB .0<aC .0≥aD .0≤a 5.用四舍五入法按要求对0.05019分别取近似值,其中错误的是( )A .0.1(精确到0.1)B .0.05(精确到百分位)C .0.05(保留两个有效数字)D .0.0502(精确到0.0001)6.计算1011)2()2(-+-的值是( )A .2-B .21)2(-C .0D .102- 7.有理数a 、b 在数轴上的对应的位置如图所示:则( )0-11abA .a + b <0B .a + b >0C .a -b = 0D .a -b >08.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 )A .22)2(2-=B .33)3(3-=C .|2| 222-=-D .|3| 333=-二.填空(每题3分,共24分)9.在数+8.3、 -4、-0.8、 51-、 0、 90、 334-、|24|--中,________是正数,_________不是整数。
10. +2与-2是一对相反数,请赋予它实际的意义:_________.11.35-的倒数的绝对值是___________.12.(2)--+4= ;13.用科学记数法表示13 040 000,应记作_______________.14.若a 、b 互为相反数,c 、d 互为倒数,则(a + b)3 .(cd)4 =__________.15.大肠杆菌每过20分便由1个分裂成2个,经过3小时后这种大肠杆菌由1个分裂成__________个.16.在数轴上与-3距离四个单位的点表示的数是__________.三.解答题(每题6分,共12分)17.(-0.9)+(+4.4)+(-8.1)+(+5.6)18.÷-|97|2)4(31)5132(-⨯--四.解答题(每题8分,共40分)19.把下列各数用“〉”号连接起来:51- ,-0.5,51 , 5-- ,-(-0.55), 515+-20. 如图,先在数轴上画出表示2.5的相反数的点B,再把点A 向左移动1.5个单位,得到点C,求点B,C 表示的数,以及B,C 两点间的距离.21. 求2-x +7-x 的最小值22.某公司去年 1~3月平均每月亏损 1.5 万元,4~6 月平均每月赢利 2 万元,7~10 月平均每月赢利 1.7 万元,11~12 月平均每月亏损 2.3 万元,问:这个公司去年总的盈、亏情况如何?23.某食品厂从生产的袋装食品中抽出样品20袋,检测每袋的质量是否符合标准,超过或这批样品的平均质量比标准质量多还是少?多或少几克?若每袋标准质量为450克,则抽样 0 2.5检测的总质量是多少?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A2.C3.C4.D5.C6.D7.A8.A二.填空题9.+8.3、90;+8.3、8.0-、51-、334-. 10.向前走2米记为+2米,向后走2米记为2-米。
第七章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4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将其代码填在题后的括号内)1.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 A )A.实现共产主义 B.实现社会主义 C.构建和谐社会 D.实现“大同”社会2.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未来社会的预测,是在科学地批判和解剖( C )的过程中作出的。
A.奴隶社会 B.封建社会 C.资本主义社会 D.社会主义社会3.共产主义社会实现的必要条件是( C )A.人的思想境界的极大提高 B.科学技术迅猛发展C.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产品极大丰富 D.无产阶级掌握国家政权4.对共产主义社会个人劳动与社会劳动表述不正确的是( C )A.个人劳动与社会劳动达成了直接统一 B.个人劳动直接成为社会劳动的一部分C.劳动者个人劳动还将通过交换价值的途径向社会劳动转化D.社会成员之间的相互服务不必采取等价交换的形式进行5.共产主义社会,个人消费品的分配方式是( C )A.各尽所能,按劳分配 B.各尽所能,按资分配C.各尽所能,按需分配 D.实行有计划的分配6.共产主义社会,( D )将会消亡A.劳动 B.工人 C.产品 D.阶级7.共产主义新人的重要体现是( A )A.人们的精神境界得到极大提高 B.人们的劳动能力得到极大提高C.人们的阶级觉悟得到极大提高 D.人们认识世界的能力得到极大提高8.共产主义社会的根本特征是( A )A.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B.实现人的劳动能力的巨大提高C.实现社会的极大和谐 D.实现阶级的完全消失9.共产主义社会,( B )成为“生活的第一需要”。
A.消费 B.劳动 C.娱乐 D和谐1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 )A.共产主义社会不会是一种不需要也不能够进一步改善和发展的社会B.共产主义社会是一种没有任何矛盾的社会C.共产主义社会将在一个更高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和前进的社会D.共产主义社会一定能够实现,这是由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决定的二、多项选择题(在每个小题的4个备选答案中,选出2到4个正确答案,并将其代码填在题后的括号内)1.马克思认为,共产主义社会( ABCD )A.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对立消失 B.劳动本身成了生活的第一需要C.社会实现“各尽所能,按需分配” D.个人得到全面发展,生产能力增长2.对共产主义社会阶级的认识,正确的是( ABC )A.社会不再因为经济利益的不同而划分为不同的阶级B.由于生产的高度发展使所有人的物质利益都得到保障,阶级消灭了C.阶级压迫和阶级剥削不复存在D.阶级斗争还将长期存在3.共产主义社会( ABCD )A.随着阶级的消失,国家也不可避免地要消失B.随着国家的消失,人类第一次作为统一的社会而存在和发展C.国家的消亡是指政治国家的消亡,并不是社会组织管理机构的消亡D.在没有阶级和国家的情况下,仍然需要一定的社会机构对社会进行组织管理4.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指( BCD )A.人可以离开自然和社会,不受约束的发展B.建立在个体高度自由自觉基础上的发展,而不是强迫的发展C.人摆脱了对“物的依赖性”,实现了人的“自由个性”的发展D.人的社会联系和社会交往也得到发展5.实现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最伟大的事业,其根本原因是( BC )A.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最理想的社会形态B.实现共产主义社会是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最终目标C.实现共产主义社会是全人类解放的根本体现D.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可以消灭阶级、国家三、判断题(只判断正误,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填“A”,错误的在题后的括号内填“B)1.人们对未来社会的设想,往往起因于对现实问题的感受和看法。
概论课1-7章选择题(打印版)概论课考试时间已确定:1月14日(19周周三)晚上7:00-9:00要求:17周周日前把下面选择题全部弄清楚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一、单项选择:1.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在历史上,最早系统介绍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共产党人是( A )A李大钊 B陈独秀 C瞿秋白 D周恩来2.马克思主义必须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思想在全党达成共识是在( D )A1912年大革命失败后 B1935年遵义会议后C1938年六届六中全会后 D延安整风后3.毛泽东最先正式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科学命题是在( C )A1935年遵义会议讲话B1935年瓦窑堡会议讲话C1938年六届六中全会上《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D1945年中共七大政治报告4.改革开放30年的历史经验归结到一点,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们取得的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 B )A对国外发展先进经验和理念的借鉴B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C中国革命和建设进程中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D总结国内外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5.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质是( D )A按照中国的特点应用马克思主义B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与民族的特点相结合C把中国革命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D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6.毛泽东思想经历了多个发展阶段才是最终走向成熟。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时期是( C )A党的创建时期B解放战争前期C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和土地革命战争前期D党的七大召开前后7.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工作路线,是中国共产党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是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之一。
群众路线的核心内容是( A )A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 B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C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 D自力更生、艰苦奋斗8.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基本立足点是( B )A实事求是 B独立自主 C党的建设 D统一战线9.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依据是( A )A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B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C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 D坚持实事求是10.以人为本的“本”,是指( A )A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B广大党员的根本利益C工人阶级的根本利益 D社会主义建设者的根本利益11.在下列毛泽东的著作中,初步界定共产党人思想路线的基本含义是( C ) A《古今会议决议》 B《矛盾论》《实践论》C《反对资本主义》 D《改造我们的学习》12.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的时代条件下伟大觉醒的是( A )A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B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大讨论C延安整风运动D反对资本主义13.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和本质是( B )A解放思想 B实事求是 C与时俱进 D求真务实14.我们党在长期执政条件下保持先进性和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是( D )A着重从思想上建设B坚持批评和自我批评C从严治党D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15.中国共产党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前提和基础是( A )A一切从实际出发B解放思想C与时俱进D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16.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根据不同实践环境和具体任务,针对贯彻思想路线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分别强调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等,其目的和归宿都是为了达到( A )A实事求是 B解放思想 C与时俱进 D求真务实17.“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
第1章新增题目
1. 第一台电子计算机是1946年在美国研制成功的,该机的英文缩
写名是(A )。
A.ENIAC B.EDVAC C.EDSAC D.MARK
2.计算机发展阶段通常是按计算机所采用的(B )
A.内存容量 B.电子器件
C.程序设计语言
D.操作系统
3. 冯·诺依曼思想为现代计算机的体系结构奠定了理论基础,该思想的核心要点是(A )。
A.存储程序控制
B.二进制数
C.逻辑电路
D.开关电路
4.CPU是计算机硬件系统的核心,它是由(A )组成的。
A.运算器和控制器
B.控制器和存储器
C.运算器和存储器
D.加法器和乘法器
5. Pentium IV处理器属于(C )处理器。
A.第一代
B.第三代
C.第四代
D.第五代
6.计算机中的所有信息都是以(B )的形式存储在机器内部的。
A.字符
B.二进制编码
C.BCD码
D.ASCII码
7.在微机中,bit 的中文含义是(A )。
A.二进制位
B.双字
C.字节
D.字
8. 多媒体计算机是指(C )。
A.具有多种外部设备的计算机
B.能与多种电器连接的计算机
C.能处理多种媒体的计算机
D.借助多种媒体操作的计算机
9. 计算机的三类总线中,不包括(C )。
A.控制总线
B.地址总线
C.传输总线
D.数据总线
10. 计算机科学的奠基人是(B )。
A.查尔斯.巴贝奇
B.图灵
C.阿塔诺索夫
D.冯.诺依曼
11. 不同的计算机,其指令系统也不相同,这主要取决于(C )。
A.所用的操作系统
B.系统的总体结构
C.所用的CPU
D.所用的程序设计语言
12.计算机语言的发展过程,依次是机器语言、汇编语言和(D )
A.FORTRAN语言
B.C语言
C.BASIC语言
D.高级语言
13.计算机存储器的容量以KB、MB及GB等为单位,这里1KB表示(C )
A.1000个字节
B.1000个bit
C.1024个字节
D.1024个bit
14.将十进制数180转换为八进制是(B )
A.244
B.264
C.266
D.246
15.奔腾III/800微型计算机,其CPU的时钟频率是(D )
A.800kHz
B.800Hz
C.800GHz
D.800MHz
第7章新增题目
1.电脑既能听音乐,又能看影碟,这是利用了计算机的(C )
A人工智能技术 B.自动控制技术
C.多媒体技术
D.信息管理技术
2、下列哪个文件格式即可以存储静态图象,又可以存储动态图象(C )
A..jpg
B..mid
C..gif
D.bmp
3、媒体有两种含义,即表示信息的载体和(B )
A.表达信息的实体
B.存储信息的实体
C.传输信息的实体
D.显示信息的实体
4、下列哪种类型文件可以存储多媒体动画(A )
A.swf
B.bmp
C.doc
D.xls
5、下列哪个扩展名表示数字音乐文件(B )
A.avi
B.mid
C.bmp
D.wmf
6、多媒体信息不包括(C )
A.音频、视频
B.动画、影象
C.声卡、光盘
D.文字、图象
7、下列关于多媒体输入设备的描述中,不属于的是(D )。
A.红外遥感器B.数码相机
C.触摸屏D.调制解调器
8、多媒体计算机技术中的“多媒体”,可以认为是(B )
A. 磁带、磁盘、光盘等实体
B. 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等载体
C. 多媒体计算机、手机等设备
D. 互联网、photoshop
9、(C )标准注重基于视频和音频对象的交互性。
A.MPEG-1
B.MPEG-2
C.MPEG-3
D.MPEG-4
10、没有被压缩的图像文件格式是(A )
A.bmp
B.gif
C.jpg
D.png
11、以下说法错误的是(B )
A.有格式的数据才能表达信息的含义
B.任何媒体间都可以直接进行相互转换
C.媒体之间的关系也代表着信息
D.不同的媒体所表达信息的程度不同
12、数字音频文件数据量最小的是(A )
A.mid B.mp3 C.wav D.wma
13、VCD是一种数字视频光盘,其中包含的视频文件采用了(C )视频压缩标准。
A.MPEG-4
B.MPEG-2
C.MPEG
D.WMV
14、下列文件格式中都是图像文件格式的是(A )
A.GIF,TIFF,BMP,PCX,TGA
B.GIF,TIFF,BMP,PCX,WAV
C.GIF,TIFF,BMP,DOC,TGA
D.GIF,TIFF,BMP,PCX,TXT
15、一幅图像的分辨率为256×512,计算机的屏幕分辨率是1024×768,该图像按100%显示时,占据屏幕的(B )
A.1/2
B.1/6
C.1/3
D.1/10
课后题:
3.要把一台普通的计算机变成多媒体计算机需要解决哪些关键技术?
答:解决以下四个关键技术
多媒体硬件平台(包括计算机硬件、声像等多种媒体的输入输出设备和装置)、多媒体操作系统(MPCOS)、图形用户接口(GUI)和支持多媒体数据开发的应用工具软件。
5.多媒体技术促进了通信、娱乐和计算机的融合。
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多媒体技术促进了通信、娱乐和计算机的融合,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①多媒体技术是解决常规电视数字化及高清晰度电视(HDTV)切实可行的方案。
采用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制造HDTV,它可支持任
意分辨率的输出,输入输出分辨率可以独立,输出分辨率可以任意变化,可以用任意窗口尺寸输出。
与此同时,它还赋予HDTV 很多新的功能,如图形功能,视频音频特技以及交互式功能。
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在常规电视和高清晰度电视的影视节目制作中的应用可分成两个层次。
一是影视画面的制作:采用计算机软件生成二维、三维动画画面;摄像机在摄制真实的影视画面后采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制作影视特技画面,最后是采用计算机将生成和实时结合用图像处理技术制作影视特技画面。
另一个层次是影视后期制作,如现在常用的数字式非线性编辑器,实质上是一台多媒体计算机,它需要有广播级质量的视频音频的获取和输出、压缩解压缩,实时处理和特技以及编辑功能。
②用多媒体技术制作V-CD及影视音响卡拉OK机。
多媒体数据压缩和解压缩技术是多媒体计算机系统中的关键技术,V-CD就是
利用MPEG-I的音频编码技术将声音压缩到原来的六分之一。
③采用多媒体技术创造PIC(个人信息通信中心),即采用多媒体技术使一台个人计算机具有录音电话机、可视电话机、图文传
真机、立体声音向设备、电视机和录像机等多种功能,即完成通信、娱乐和计算机的功能。
如果计算机再配备丰富的软件联接上网,还可以完成许多功能进一步提高用户的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