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册15.2 电流和电路.2 电流和电路
- 格式:pptx
- 大小:5.62 MB
- 文档页数:23
15.2 电流和电路课时2 电路图三种电路状态教案 20242025学年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在设计这堂课时,我希望能够通过电路图的探究,让学生理解三种电路状态——通路、开路和短路,并理解它们在工作中的意义。
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电路的三种状态,能识别电路图中的通路、开路和短路,并理解它们在工作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是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理解电路的三种状态,教学难点是如何让学生能够理解和区分这三种状态。
为了上好这堂课,我准备了电路图、实物电路和实验器材。
我会通过一个实践情景引入课题。
我会让学生观察一个简单的电路图,并让他们试着连接实物电路,让他们感受电路的通路状态。
然后,我会引导学生分析电路图,让他们找出电路中的通路、开路和短路,并解释它们的特点和作用。
接着,我会让学生进行实验,通过实际的操作,让他们更深入地理解电路的三种状态。
在实验过程中,我会引导学生观察和记录电路的状态变化,并让他们试着解释这些变化的原因。
在这堂课中,我特别注重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去理解和掌握电路的三种状态。
因为我认为,只有通过实际的操作,学生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
课后,我会进行反思,看看这堂课的教学效果,看看学生是否真的理解了电路的三种状态。
如果有需要,我会进行相应的调整,以提高教学效果。
对于拓展延伸,我会让学生在家里试着搭建一个简单的电路,让他们试着找出电路中的通路、开路和短路,并试着解释它们的特点和作用。
这就是我设计的这堂课的详细内容。
我希望通过这样的设计,能够让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电路的三种状态,并能够运用到实际工作中。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这堂课中,有几个重点和难点是我需要特别关注的。
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去理解和掌握电路的三种状态是一个重点和难点。
因为电路的三种状态——通路、开路和短路,对于初学者来说,可能会觉得比较抽象和难以理解。
所以,我需要通过实际的操作,让学生去感受和理解这三种状态,让他们在实践中掌握知识。
让学生能够识别电路图中的通路、开路和短路,并理解它们在工作中的作用也是一个重点和难点。
电流和电路一、知识点睛【板块一】电流1.电流:电荷的形成电流。
2.电流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
负电荷定向移动方向为电流方向。
3.在电源外部,电流的方向是从电源极经过用电器流向极。
在电源内部电流方向是从极流向极。
【板块二】电路4.电路的组成部分有、、、。
各部分的作用:电源:。
用电器:。
开关:。
导线:。
5.电路的三种状态:通路:叫做通路,通路时用电器。
断路:叫做断路。
断路时用电器(工作/不工作)。
短路:叫做短路。
短路的特点:。
【板块三】电路图6.用表示电路连接的图叫做电路图。
常用元件符号:电源:开关:灯泡:7.根据实物图画电路图:①按照实物的位置画出相应元件符号;②按照实物图利用“横线”和“竖线”连接电路符号。
8.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图的方法:按照电路图中依次连接实物,连线不能交叉;二、精讲精练 【板块一】电流1. (双选)下列关于电流和电流方向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只有正电荷的定向移动才能形成电流B .自由电子的定向移动可以形成电流C .把负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D .在金属导体中电流的方向跟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反2. 如图甲所示,验电器 A 带正电,B 不带电。
用带有绝缘柄的金属棒把验电器A 、B 两金属球连接起来的瞬间(如图乙所示),金属棒中( )A .电流方向由 A 到BB .电流方向由 B 到AC .有电流但方向无法确定D .始终无电流3. 如图为通电电路中一段导线内的电荷分布示意图,表示带正电的原子核, 表示带负电的自由电子。
关于导线中电荷的定向移动方向,正确的是() A .两种电荷都向左定向移动 B .两种电荷都向右定向移动 C .向右做定向移动,向左做定向移动 D .不做定向移动,向左做定向移动【板块二】电路4. 一个完整的电路是由提供电能的 、消耗电能的_、控制电路通断的和提供电的流动路径的四部分组成的。
5. 下列关于电路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一个完整的电路由电源、用电器、导线和开关组成B .电源的作用是给用电器供电,提供持续的电流C .只要能使用电器工作的电路就是一个完整的电路D .开关的作用是控制电路的通和断第 3 题图6. 电路中获得持续电流的条件是()A .电路中存在大量的自由电子B .电路中必须有电源C .电路中有电源,且电路闭合D .电路中有电源,且有灯泡7. (双选)如图所示的通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电路中的电流方向是顺时针方向B .电路中的自由电子运动方向是顺时针方向C .电源是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D .电路中的正电荷的运动方向是顺时针的8. 下列关于“短路”的说法正确的是()A .连接导线最短的电路B .电流从电源一极不经用电器直接流到另一极的电路C .断开的电路D .凡是把电源的两极直接连到电灯两端的电路9. 下列电路连接正确的是()A .B .C .D .10. 下列实物连接图中,各有一根导线接错而使小灯泡被短接,请把这根导线找出来,并在上面打一个“×”。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15章第2节电流和电路一、选择1.电路中能产生持续电流的条件是( )A. 电路中有电源B. 电路是闭合的C. 电路中有电源,且有用电器D. 电路中有电源,且电路闭合2.如图所示,电路连接正确的是()A. B. C. D.3.关于电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路中只要有电源,就一定产生电流B.金属导体中有自由电子的移动,一定能形成电流C.电流的方向总是从电源的正极流向负极D.在电源外部,电流沿着”正极---用电器----负极”方向移动4.关于电流的形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只有正电荷定向移动才能形成电流B. 只有负电荷定向移动才能形成电流C. 只要导体中有电荷就能形成电流D. 金属中的电流是自由电子定向移动形成的5. 如图所示,甲、乙两个验电器,甲不带电,乙带正电,用金属杆将甲、乙连接起来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流方向是从乙到甲,自由电子运动方向是从乙到甲B.电流方向是从甲到乙,自由电子运动方向是从乙到甲C.电流方向是从甲到乙,自由电子运动方向是从甲到乙D.电流方向是从乙到甲,自由电子运动方向是从甲到乙6. 下列几组物品中,全组均为用电器的是()A.电冰箱、洗衣机、电池B.微波炉、收音机、空调C.电铃、电池组、电话线D.电灯、开关、电源插座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用导线把开关、电灯等用电器连接起来就组成了一个完整的电路B. 电源是提供电能的装置C. 干电池、蓄电池、发电机、电动机都是电源D. 用电器将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二、填空8.如图所示,闭合开关后,通过灯L的电流方向是从到 (填A或 B)9.(1)电路的组成及电路元件作用(如图所示)①是,作用;②是,作用。
10.电路短路分为短路和短路。
三、作图11.根据下图中的电路图连接实物图.12.请画出下图所示的实物电路的电路图。
13.请画出与实物图一致的电路图。
答案:一、1-7:D D D D D B B二、8. A B9.电源提供电能的装置用电器用电来工作的设备10.电源局部电路三、11.解:12.略 13.略。
15.2电流和电路【知识梳理】1、电流:(1)电流的形成: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2)电流方向的规定:把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
(3)电路中电流方向:在电源外部,电流的方向是从电源正极经过用电器流向负极。
2、电路:(1)电路就是把电源、用电器、开关用导线连接起来组成的电流的路径。
(2)电路各部分作用:①电源:提供电能的装置。
它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
常见的电源有电池、发电机。
②用电器:消耗电能的装置。
它把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
③开关:接通和断开电路。
控制用电器是否工作。
④导线:把电源、用电器、开关连接起来,形成电流的通路。
它是用来传输电能的。
(3)只有电路闭合时,电路中才有电流。
(4)电路图:用符号表示电路连接的图,叫做电路图。
3、电路的三种状态——通路、断路、短路:(1)通路:接通的电路叫做通路。
(2)断路:某处断开的电路叫做断路。
(3)短路:用导线直接把电源的两极连接起来的电路。
这时电流不经过用电器,且电路中会有很大的电流,可能把电源烧坏。
【巩固练习】1、下列元件中不是组成电路的必要元件的是()A. 验电器B. 开关C. 用电器D. 电源2、如图所示,在每个水果上插入铜片和锌片,用导线把这几个水果与发光二极管连接起来,二极管便发出了光,其中插入金属片的水果相当于电路中的()A.用电器B.电源C.开关D.导线3、在如图所示的四个电路图中,连接正确的是()A. B. C. D.4、如图所示是电扇中的一个自动保护装置:当电扇不慎被碰发生倾斜或倾倒时,小球就会向一侧滚动使电路断开,起到保护电扇的作用,由此判断,这个保护装置在电扇电路中的作用相当于( )A.开关 B.导线 C.电源 D.用电器5、(多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验电器的工作原理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B.物理学中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方向C.电流都是由自由电子定向移动形成的 D.电源是提供电能的装置6、(多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用导线把开关、电灯等用电器连接起来就组成了一个完整的电路B.电源是电路中提供电能的装置 C.干电池、蓄电池、发电机、电动机都是电源D.用手电筒时,电流方向是由电池的正极经灯泡流向负极7、如图所示,当开关闭合时会发生________现象,若要使电路连接正确,应去掉导线________;8、如图所示,是具有报警功能的文物展示台,该展示台由木板、弹簧、金属片A、B、C和报警电路组成.当小偷把物品搬离展示台时,金属片B在弹力作用下与金属片AC分开,这时灯________电铃________.9、如图所示的甲、乙、丙三个电路中,器材均完好,且连接紧密。
教案: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15.2电流和电路一、教学内容1. 电流的概念:电流是指单位时间内电荷通过导体横截面的数量,单位是安培(A)。
2. 电路的组成:电路由电源、导线、开关和用电器组成。
电源提供电能,导线传输电能,开关控制电能的流动,用电器消耗电能。
3. 电路的连接方式:电路的连接方式有串联和并联两种。
串联连接是指将用电器的首尾相连接,电流依次通过每个用电器;并联连接是指将用电器的两端分别连接在一起,电流分支流过每个用电器,然后汇合在一起。
4. 电流的方向:在电路中,电流的方向通常是从电源的正极出发,经过用电器,回到电源的负极。
二、教学目标1. 理解电流的概念,能够计算电流的大小。
2. 掌握电路的组成和连接方式,能够分析简单电路的工作原理。
3. 了解电流的方向,能够正确判断电路中电流的流向。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电流的概念和计算方法,电路的组成和连接方式,电流的方向判断。
难点:电流方向的判断,电路连接的实践操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电源、导线、开关、用电器(如灯泡、电风扇等)、电流表。
学具:学生实验套件、电路图、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展示一个简单的电路,包括电源、导线、开关和灯泡,让学生观察并描述电路的组成和电流的流向。
2. 电流的概念和计算方法:教师讲解电流的概念,电流的计算方法,并举例说明如何计算电路中的电流。
3. 电路的组成和连接方式:教师讲解电路的组成和连接方式,并举例说明串联和并联连接的特点和应用。
4. 电流的方向判断:教师讲解电流的方向判断方法,并举例说明如何判断电路中电流的流向。
5. 课堂练习: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根据给定的电路图,连接电路,并使用电流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
6. 例题讲解:教师讲解几个关于电流、电路和电流方向判断的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7. 随堂练习:学生独立完成随堂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电流的概念和计算方法2. 电路的组成和连接方式3. 电流的方向判断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电路图略电路图略答案:1. 电流的计算结果2. 电流的流向判断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
第2节电流和电路一、电流1.电荷的移动形成电流。
物理学中规定:定向移动方向为电流的方向。
在金属导体中,电流的形成是的定向移动,其移动方向跟电流方向。
【答案】定向;正电荷;自由电子;相反。
【解析】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物理学中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方向为电流的方向。
在金属导体中,电流的形成是自由电子的定向移动,其移动方向跟电流方向相反。
2.得到持续电流的必要条件:一是:______,二是______。
【答案】有电源,电路是通路。
【解析】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有电压才能有电流,电路是通路,电路中才能有电流,所以得到持续电流的必要条件:有电源,电路是通路。
3.如图1所示,在由一个小灯泡构成的电路中,在电源外部,电路中电流的方向是:从电源的正极→____→____→_____;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是从电源的_____极流出,经过小灯泡和开关回到____。
【答案】开关,小灯泡,负极;负极,正极,。
【解析】在由一个小灯泡构成的电路中,在电源外部,电路中电流的方向是:从电源的正极→开关→小灯泡→负极;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是从电源的负极极流出,经过小灯泡和开关回到正极。
图1图24.如图2甲所示,说明发光二极管具有________性;在乙图中,若闭合开关,小灯泡_____(会/不会)发光。
【答案】单向导电,不会。
【解析】二极管是由半导体做成的器件,它具有单向导电性,即二极管中电流只有从正极流入,负极流出时才能发光。
乙图中,若闭合开关,此时电流从二极管的负极流入,电路不能接通,所以小灯泡不会发光。
二、电路的构成5.关于电路的说法错误的是()A.电源是提供电能的装置B.只要电路闭合,电路中就有电流C.在电源外部,电流沿着“正极→用电器→负极”的方向流动D.用电器是消耗电能的装置【答案】B【解析】A.电源为电路提供电能,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电路闭合,但是如果电路中无电源,电路中就没有电流,故B错误,符合题意;C.在电源外部,电流沿着“正极→用电器→负极”的方向流动,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用电器在电路中消耗电能,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第2节电流和电路教材分析一、课标分析1.知道电路的组成。
2.会画电路图,会连接实物图。
3.认识断路、短路、通路。
二、内容和地位分析本节内容由电流、电路的构成、电路图和通路断路短路四部分组成。
本节内容的教学重点是会连接电路,会画简单的电路图,能辨别通路、断路和短路。
要突出教学重点,就应该让学生多动手、多实验、多画图、多识图,所以无论是课上还是课后,都要多给学生创造机会和提供条件,引导学生动手实验和动手画图。
在科学探究方面,重点是经历从实验中归纳结论的过程,形成安全操作的初步意识。
教学难点是对电流概念的理解和对短路、短接的理解与识别,同时让学生规范地画出电路图也是这节课的难点。
学情分析学生对电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多数是基于从前科学课等课程的零碎认识和一些简单的生活经验,对电流和电路的认识更是不明确、不具体。
九年级学生正处于心智的迅速成长阶段,对新知识、新事物有着强烈的求知欲,对电既熟悉又陌生、既好奇又有一定的胆怯,而且他们善于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思维常常与感性经验直接相联系,因此需要创设情境,尽可能多的联系生活,设计学生活动,在活动中思维,在活动中学习。
教学目标1.知道电流的形成及其条件,知道电流方向的规定。
2.通过动手实验,认识断路、通路、短路,知道电路的组成。
3.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电源和用电器。
4.能用电路元件符号画简单的电路图,能连接简单的电路。
核心素养培养学生乐于观察和思考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
重点难点重点:知道电流和电路,会画简单的电路图。
难点:电流的形成和方向。
教学过程:新回忆上节课的一个实验:两个相同的验电器A和B,A带电,B不带电,用不带电的金属棒CD将A、B连接起来,观察到A金属箔的张角变小,B金属箔的张角变大。
这表明电荷在金属导体中做了定向移动,但这种定向移动瞬间就结束了。
实际中点亮的小灯泡能持续发光,是因为有电荷不断地流过小灯泡。
那么,怎样才能使电荷不断地流过小灯泡呢?思考并回答问题续表:【设计电路与实验】(1)如图甲所示,没有电源,无论断开还是闭合开关,小灯泡都不亮。
15.2 电流和电路知识点 1 电流1、电流的形成①电流: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②形成持续电流的条件:有电源;电路是连通的。
2、电流的方向物理学中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
①电源外部:回路闭合时,电流总是从电源的正极流出,经过导线、用电器,流入电源的负极。
②电源内部:由电源的负极流向电源的正极。
③正、负电荷的定向移动都可以形成电流,但负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与电流的方向相反。
知识点2 电路1、电路的构成(1)电路:电路就是把电源、用电器、开关用导线连接起来组成的电流可以流过的路径。
(2)电路的组成:一个完整的电路是由电源、用电器、导线和开关四种基本元件组成的,缺一不可。
(3)电路中各元件的作用①电源:提供电能,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如干电池、蓄电池、发电机。
②用电器:消耗电能,把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如电铃、电视机、电动机。
③导线:连接电路中各元件,组成电流的路径,通常都由绝缘外皮和金属内芯组成,内芯的材料通常是铜。
④开关:控制电路的通断,生活中常见的开关有拨式开关、拉线开关、按式开关,实验室常用的是单刀单掷开关或单刀双掷开关。
2、电路图(1)电路原件及符号为了便于研究,人们用图形符号表示电路元件。
用符号表示电路连接的图,叫做电路图,(2)电路图与实物图电路图和实物图是不同的。
电路图是用规定的符号表示电路连接情况的图;实物图是用实物元件表示电路连接情况的图。
画电路图时,决不能用实物元件充当电路元件符号。
【注意】①合理安排电路元件符号,使之均匀分布在电路图中,元件符号避免画在电路的拐角处。
②尽量避免导线交叉,在有导线交叉的电路图中,按要求标示出交叉相连和交叉不相连的情况(交叉相连处要画实心点)。
③电路图中各元件的顺序、相对位置及电源的正、负极等必须与实物电路一一对应。
知识点3 电路的三种状态1、电路的三种状态(1)通路①正常接通的电路,即用电器能够工作的电路。
②特点:电路中有电流,用电器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