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交际中的委婉语解读策略
- 格式:pdf
- 大小:484.59 KB
- 文档页数:6
委婉语起源于避讳心理,是对禁忌的一种反应。
交往中如果不加注意而触犯了某种禁忌,或者使用了委婉语,却因文化差异而使其所替不明确,从而导致其接受心理差异,轻者导致语用失误,重者会造成不堪设想的后果。
对于学习外语的人来说,有意识地了解本族语与目的语国家的相关委婉语是非常必要的。
一、跨文化交际与委婉语语言禁忌所涉及的范围非常广,而且人们衡量禁忌的尺度也大不相同,在一个地区被认为是禁忌的事物在另一个地区则可能颇受欢迎。
由于中西方历史、文化、宗教和社会制度等方面的差异,从而使语言禁忌的内容和形式都有所不同。
因此,在跨文化的语言交际中,应了解同一语言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真实内涵,以达到有效理解和运用,做到“灵犀相通”。
1. 跨文化交际的定义。
贾玉新认为如果把几乎所有的、不同程度的交际都认为是跨文化交际,那么,跨文化交际将包括:跨种族交际,跨民族交际,同一主流文化内小同群体之间的交际,以及国际性的跨文化交际。
胡文仲教授(1999)把跨文化交际的定义简化为: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从事交际的过程是跨文化交际。
因此,对于外语学习者来说,要成功地进行跨文化交际,其中一个必备的能力即为:以最少的损失和曲解进行有效的交际。
2. 委婉语的起源和定义。
委婉语作为一种语言现象,源自禁忌。
由于文化、宗教、政治、习俗等方面的原因,要回避许多事物,形成了人们通常所说的禁忌。
随着现代社会文明的演变,语言禁忌不再像原始社会那样严格,但由禁忌发展而来的委婉语已成为了人们根深蒂固的语言习惯。
斯托克・哈特曼在《语言和语言学词典》中给委婉语下的定义是:“用一种不明说的、能使人感到愉快的或含糊的说法,代替具有令人不悦的含义或不够尊敬的表达方法。
”即用温和的、具有良性语义、不触犯他人的词语来替代那些表达残酷的或令人不快的事实的词语,或是用迂回曲折的说法而不是直截了当地谈论一些可能伤害他人情感或是不雅的话题。
它是一种文化现象,是文明社会的产物。
二、委婉语的跨文化交际功能英国文学批评家恩莱特说过:“如果没有委婉语,世界的运转会因摩擦而停止,人间将充满仇怨。
中英文委婉语的差异与翻译分析一、引言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快速发展,各国不同文化间的交流和合作已经越来越频繁,但由于语言差异性带来的翻译问题,往往是跨文化交际中的一大障碍。
特别是在表达感情、传递信息以及处理敏感话题时,人们往往会使用委婉语来缓和语气、保护面子、避免冲突等。
中英文的语言都存在大量婉转的表达方式,其运用、阐释对促进有效的交流和增强文化的了解至关重要。
尽管从外表上看,中英委婉语可能有一定的相似性,但由于不同的社会背景、社会习惯和人生观念等因素的影响,它们之间存在着差异和隐含含义的解读变化。
因此,中英委婉语翻译探究对改善中英文化交流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二、委婉语的内涵和在沟通中的意义委婉语是一种语言表达方式,强调在交流中使用含蓄、委婉或间接的措辞,以达到某种特定的目的。
中国语言学家陈望道在著作《修辞学发凡》中解释委婉语一词为“说话时不直白本意只用婉曲含蓄的话来烘托暗示,通过使用语义模糊的词语,或者通过比喻、借代、借喻等修辞手法,描述一些听起来刺耳、不文雅的事物,或者代替禁忌语,克服这些概念给人们带来的不愉快、尴尬或者掩盖事实真相,起到美化粉饰的作用[1]”。
“委婉语”在英文中写作“euphemism”,衍生于希腊语;前缀“eu-”意指“good”,中文解释为“好”,词根“-phem” 意指“speech”即“言语表达”,从词的构成也能看出,英文委婉语与中文委婉语的出发点是大致相同的。
中文委婉语和英文委婉语都常使用含蓄、委婉的词语来表达,例如,使用委婉的形容词或副词来修饰某个事物或情况,以减轻直接表达的冲击或负面情绪。
另外,还会通过转折和缓和的表达方式来降低语气的强烈度,例如,使用转折词语或短语来减弱表达的直接性,如“或许”“有点”等,英文中有“kind of”“a bit”。
中文委婉语和英文委婉语常使用比喻和暗示的手法来传递信息或表达观点,以避免直接表达,通过借用隐喻、象征或类比等方式,达到间接表达的目的,也会使用虚化的语气,以降低表达的冲突性和直接性,例如,使用虚拟语气、条件句或假设语气来表达观点或建议,中英委婉语还常通过避免直接提及敏感话题来达到缓和语气的目的,通过转移话题、拐弯抹角地表达,或使用含糊或模糊的词语来避免直接触及敏感问题。
- 198-校园英语 / 语言文化跨文化交际中委婉语的语用原则海口经济学院外国语学院/刘文文【摘要】委婉语是人们在社交中为了避免尴尬,伤害他人,谋求理想的交际效果而创造的一种语言形式。
然而要在跨文化交际中成功地解读和应用委婉语,必须了解它的语用原则。
本文主要从合作原则、礼貌原则和自我保护原则三大方面加以剖析。
【关键词】委婉语 跨文化交际 语用原则一、委婉语的定义“Euphemis”一词源自希腊语,词头“eu”的意义是“good”(好),词干“phemism”的意思是“speech”(言语),整个英文单词的意思是“word of good Omen”(好的说法)。
委婉语最初源自于文化、宗教、政治、习俗等各个方面的禁忌,采用温和的、不触犯他人的词语来替代那些表达残酷的或令人不快的事实的词语。
它属于一种修辞格,也是一种文化现象。
二、委婉语的跨文化交际功能委婉语的功能主要有三大类:首先是避讳避俗功能。
在语言交际过程中人们谈到禁止或忌讳说(或写)的某些词语(或话语)时,即可使用委婉语来避免交际中可能出现尴尬和唐突现象。
其次是礼貌功能,即在交际中避免冒昧和无礼。
第三大功能便是掩饰功能。
当涉及令人不快或尴尬的事物,用委婉语来表达,则较为中听。
三、跨文化交际中使用委婉语的三个原则1.对“合作原则”的违背。
合作原则(C o o p e r a t i v e Principle )是美国哲学家格莱斯(Grice)在20世纪60年代后期首次提出的。
他认为要使交际顺利进行,说写者应遵守数量准则、质量准则、关联准则、方式准则(Grice,1975 )。
而实际上这些准则并不是在任何场合下都必须遵守的交际规则。
委婉语涉及到历史、文化、民族、心理语境目的等多方面的内容,从其定义我们可以看出,委婉语的使用恰恰违背了合作原则的四个次准则。
因此,听话人须从委婉语的背后领会“话外话”,从而推断出说话者的实际意图。
(1)对数量准则的背离。
中西方委婉语在跨文化交际中使用的比较中西方国家有着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委婉语作为一种表达方式在跨文化交际中有着举足轻重地位,只有互相理解差异才能更好地交流合作。
委婉语是用温和、含糊和迂回的说法替代粗俗、生硬和直率的说法。
明确委婉语在跨文化交际中避讳、避俗、礼貌和掩饰的功能,进而在外语习得过程中留意、积累、掌握委婉语的运用,以提高自身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委婉语(euphemism)是人类语言中的一种普遍现象,是指用婉转含蓄或拐弯抹角的说法代替会使人不越货不够尊敬的言词。
委婉语是语言实现其交际功能的一个重要和必要的途径,因而委婉语研究在语言研究中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在实际的交际活动中,不可避免地人们要谈及一些忌讳性话题,但又不能直截了当的表达,于是委婉语便应运而生。
委婉语作为文化的一部分,根植于各国文化系统中,体现了五彩的社会心理状态和语言文化内涵。
在经济低糜的战争年月下,语言普遍粗野化,委婉语出现频率较少;若在太平盛世,人们自然追求语言文明,委婉语出现频率相对增多。
近代社会科技进步、生产力发展,经济状况变化大,进展快,人类也不断变动、进步,出现大量的社会、心理、语言的忌讳,这成为产生委婉语的前奏。
中西方委婉语在跨文化交际中体现着不同的文化内涵,也有着不同的语用功能。
首先体现在英汉语委婉语的语用功能中的避讳功能。
委婉语的产生源于禁忌,它是委婉语的原始功能。
在远古时代,人们就相信预言这种符号与它的真实内容之间存在一种同一和效应关系,它不仅能赐福与人,而且具有降祸的神奇魔力。
为避凶求吉,同时达到交际目的,人们创造了委婉语。
中西方仁在谈到诸如疾病、死亡、性等现象时,都是用委婉语以达到禁忌或文雅的目的。
例如,令人最忌讳的“死”(death)常用“pass away”,“to fall asleep”,“God rest his soul”“,fall asleep”“,to be with God”,“to go west with”等来表达,其目的即减少或消除人们对死亡的恐惧感,从而达到忌讳的交际功能。
英汉委婉语对比分析及文化解读中英文委婉语对比分析及文化解读英语是最广泛使用的国际语言之一,它作为跨文化交际的重要语言桥梁之一,在国际交流时流行着委婉的用语表达方式。
在中英文的语言翻译过程中,委婉的表达方式也存在着显著的差异,人们常常可以在语言上看出文化根源的异同。
本文通过对比中英文委婉语句,尝试着分析两者之间所存在文化差异,从而探究其中的文化解读。
首先,要分析中英文委婉表达的文化差异,就要从两种语言的定义入手,从而有助于加深我们的理解。
在英语中,“委婉”的定义指的是对话中表达出对对方的尊敬,表达双方之间的尊重。
委婉的用语含义会随文化而变化,但一般来说,如果双方均采用委婉态度,那么就可以强调他们之间的友好互动。
而中文中,“委婉”一词有两个含义,第一就是“拐弯抹角地夸大或轻描淡写实际情况”;而第二个含义则是“为了表达某程度的尊重而使用的用语”,它更多的是指一种社会行为态度,而非语言的表达方式。
根据上述的定义,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中英文的委婉表达存在着不同的文化差异。
从语言表达上来看,中文的语言表达方式更主观,更加侧重文字的艺术性,力求“含蓄”。
而英语中的委婉表达方式则比较直白,以客观论述为首要,更侧重表达双方之间的尊重。
此外,从社会文化角度来看,中文中的“委婉”更多的表现在艺术性上,以“折中从容”的姿态来表达,而英语中,“委婉”侧重于直接表达对对方的尊重,追求交流的真实性。
在面对不同的文化背景时,中英文的委婉表达方式都处于一种“含蓄”的状态,表达的用意则不同。
最后,中英文委婉表达中存在着明显的文化差异,在现实中,通过观察可以发现,他们在表达时各执己见皆不缺。
因此,跨文化交流中,两种委婉语用法对于提升交流效果都有很重要的作用,要做到正确理解,应该掌握交际中的文化特点,尊重彼此的文化背景,最大限度地汲取文化习俗,从而确保正确地借鉴。
另一方面,为了更好地理解双方的文化差异,我们也可以继续深入研究,尝试使用不同的社会文化学习方法,结合个体的知识体系,从而更好地构架新的文化含义,促进跨文化之间的理解。
跨文化交际中的委婉语解读策略一、本文概述在全球化的今天,跨文化交际已经成为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跨文化交际中,委婉语作为一种重要的语言现象,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本文旨在探讨跨文化交际中的委婉语解读策略,分析委婉语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运用及其背后的深层含义,以期提高人们在跨文化交际中的语言理解能力和沟通效率。
本文将首先对委婉语的定义和分类进行阐述,明确委婉语在跨文化交际中的重要性和作用。
接着,通过对比分析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委婉语使用习惯,揭示委婉语背后的文化差异和语用规则。
在此基础上,本文将深入探讨跨文化交际中委婉语解读的策略和方法,包括直接解读、语境解读和文化解读等。
本文将提出针对性的建议,帮助人们在跨文化交际中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委婉语,以促进跨文化交流的顺利进行。
二、委婉语的定义与分类委婉语,作为一种语言表达方式,指的是在特定语境中,人们选择使用含蓄、模糊或迂回的表达来替代直接、明确或敏感的词语,从而达到礼貌、尊重或避免尴尬的效果。
委婉语的使用体现了语言的社会性和文化性,是跨文化交际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委婉语的分类多种多样,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有不同的划分方式。
从功能上来看,委婉语主要分为以下几种类型:避讳委婉语:这种委婉语主要用于避免提及令人不悦或敏感的话题,如死亡、疾病、残疾等。
例如,在英语中,人们常常用“pass away”或“depart this life”来替代“die”这个词。
礼貌委婉语:这类委婉语主要用于社交场合,以表达尊重、谦逊或礼貌。
比如,在请求他人帮助时,我们可能会说“Could you possibly lend me a hand?”而不是直接说“Can you help me?”。
模糊委婉语:这种委婉语通过模糊语言的精确性来避免直接冲突或尴尬。
例如,在商业谈判中,当某方对另一方的提议不完全满意时,可能会说“We appreciate your offer, but we’re looking for something a bit more in line with our needs.”而不是直接说“We don’t like your offer.”。
委婉语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应用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心理受社会及文化的影响,跨文化交际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委婉语在跨文化交际中也发生着不断的变化,委婉语具有保持良好人际关系及维持语言禁忌的功能,因此,在委婉语在跨文化交际中日益重要。
基于此,本文简要对委婉语及其分类进行分析,并针对委婉语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应用作了重要的研究。
关键词:委婉语;跨文化交际;应用跨文化交际不仅要求交际人员具有足够的词汇量及扎实的语言,还应该充分对语言文化进行分析并掌握,正确的使用语言及得体的运用语言是同样重要的,委婉语的运用也是如此,委婉语被普遍使用及其悠久的历史,是体现委婉语是社会文明的关键,与社会心理及社会生活具有紧密的联系,在进行中英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合理地使用委婉语也是非常必要的,并且可以正确灵活地使用到日常交际中,并使其具有协调人际交往的作用,促进委婉语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健康发展。
一、委婉语在人际交往中由于要避免伤害对方或者引起对方不高兴的语言出现,要采用迂回的方式减少令人恐惧、招人厌恶及令人尴尬的语言,在此过程中所使用的语言或者词语就是所谓的委婉语。
委婉语是人类发展过程中常用的一种语言,在人际交往中具有“润滑剂”的作用。
“如果没有委婉语,世界的运转会因摩擦而停止,人间将充满仇怨”,委婉语作为社会文化及语言修辞的沉淀,是社会领域重要的一部分,有效地反映出人性敏感的一面,具有一定的文化价值,并以其特殊的方式有效地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委婉语的使用也充分的体现了社会文化及语境对人们语言使用的严重限制,不同民族对交际方式也提出了不同的要求。
因此,不同社会的文化交流差异,导致人们在接受敏感程度或者其敏感的语言方面存在不同的差异,委婉语就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跨文化交际中存在的障碍。
二、委婉语的分类在中英跨文化交际中有很多委婉语,从不同角度理解,委婉语也可以分为很多类。
这其中,休米劳森将委婉语分为两类:从语义学方面理解,可以分为积极委婉语和消极委婉语。
跨文化交际背景下英语委婉语的文化内涵作者:陈淑媛来源:《文学教育·中旬版》2017年第10期内容摘要:本文根据社会语言学的角度出去,将对英语委婉语的文化内涵进行深入探讨和研究,让学生能够在跨国跨文化的交流中能够正确理解英语的含义,同时也能够运用合适的英语进行跨文化交流,增强学生的国际化交流水平。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英语委婉语文化内涵跨文化交际(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的具体含义为,在拥有多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相互的交流和沟通等交际行为。
其主要形式有跨种族交际、同一主流文化内不同群体之间的交际等等。
当前,随着全球经济化的快速发展,各国之间的交流越来越频繁,越来越密不可分,各国之间的文化传播也在不断发展,跨文化交际已经存在于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与人类生活紧紧联系。
所以,我们应该对英语委婉语有一定的了解,了解其具体含义和文化内涵,提高我们的跨文化交流水平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一.英语委婉语的定义及其起源(1)定义。
在英语日常交际中,委婉语一种正常的,普遍的语言现象,简单来说,委婉语就是将言语中直接的,粗鲁的,野蛮的,唐突的词语用一种温柔的,漂亮的,委婉的言语进行代替。
将唐突的语言表达出的敏感性和刺激性减少一点,让语言表达能够更加温和,使人与人在交往的过程中能够更加和谐,促进交际水平和能力的提高。
(2)起源。
“委婉语”(Euphemism)是最早发源于希腊语,根据前缀“eu”(good)和后缀“phem”(speech)组合而成,合起来的意思就是“good speech”(悦耳好听的话)。
在古时候,英国人对于神灵都有一种出自心灵的敬畏感,人们认为,在宇宙大自然中有着各种控制宇宙的神秘力量,同时,人们这种力量也有恐惧感,这让他们对于神灵采用各种方式以避免触怒神灵,利用一种不唐突,又委婉的能够表现出意思的婉转方式称呼神灵。
二.英语委婉语的语用功能委婉语运用范围十分广泛,涉及范围广,包括民族、历史和文化等各个方面。
委婉语(euphemism)一词源自希腊语。
“eu”是前缀,意思是“好的”,词根“pheme”的意思是“话语”,因此字面上的意思是说好听的话或用礼貌的方式说话。
委婉语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文化现象,是文化在语言当中的一种体现。
在语言交际中,人们对某些概念或事物总想避免直接提到,尽管在他们所用的语言里有这些词语。
要提到某种概念或事物时,就用另一个听起来比较委婉的词语来替代。
委婉语这种特殊的语言现象,共存于人类社会各语种之中,无论在书面或口头表达中,人们都有意或无意地在使用委婉语,使交际顺利、愉快地进行。
在当今社会中,委婉语的使用更是有增无减,而且不断推陈出新,令人目不暇接。
对委婉语的研究在近年来取得了很大进展,可谓如火如荼.什么是委婉语?不同的书有着不同的定义。
但归纳起来,其大意不外乎是:委婉语往往是用一种令人愉快的、委婉有礼的、听起来不刺耳的词语来代替令人不快的、粗鲁无礼的、听起来刺耳的词语。
根据不同的标准,委婉语有不同的分类。
根据所表达事物禁忌与否,把委婉语分为积极委婉语和消极委婉语。
根据委婉语的本义是否被遗忘可分为无意识委婉语和有意识委婉语。
语境是研究语言使用和功能的一个重要的语言学范畴。
语境的定义很广,而且不同学派、不同学科中人们对其认识也不一样。
但就一般而言,语境就是言语交际所依赖的环境。
语境直接影响委婉语的选择和理解,而委婉语的运用也依赖于语境。
如果对语境有足够的了解,并能恰当地加以利用,就能获得较好的语境效果,取得交际成功。
中文摘要委婉语在社会和文化交际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是一种重要的交际策略,它是用一种间接而礼貌的方式来表达使人感到不快、尴尬的事情。
迄今为止,国内外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来研究委婉语并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但是与Verschueren的顺应理论相比,其他研究方法都或多或少地缺乏普适性。
鉴于委婉语是交际过程中语言使用者顺应交际语境做出的具体的语言选择,是为实现某些交际目的而采取的一种语言策略,故运用顺应理论对委婉语进行系统的理论分析是非常必要的。
跨文化交际中的委婉语解读策略
作者:徐莉娜
作者单位:青岛大学外语系,山东,青岛,266071
刊名:
外语与外语教学
英文刊名:FOREIGN LANGUAGES AND THEIR TEACHING
年,卷(期):2002(9)
被引用次数:43次
1.Grice, H;Peter Cole;Jerry L. Morgan Paul: Logic and conversation. In Syntax and Semantics 3: Speech Acts 1975
2.George Kao. Euphemism Its Interpretation and Translation 1994
3.Keith Allan;Kate Burridge Euphemism & Dysphemism. Language Used as Shield and Weapon 1991
4.陈望道修辞学发凡 1997
5.王希杰修辞学通论 1996
6.Kreidler Charlles W Introducing English Semantics 1998
rson Mildred L Meaning-Based Translation: A Guide to Cross-Language Equivalence 1998
1.魏在江英汉"生理现象"委婉语对比分析[期刊论文]-外语与外语教学2001(7)
2.谢遐均英汉委婉语的语用功能比较[期刊论文]-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25(6)
3.李军华关于委婉语的定义[期刊论文]-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8(4)
4.王冬梅英汉委婉语与中西语言文化异同[期刊论文]-宁夏社会科学2007(3)
5.谌莉文.Chen Liwen汉英委婉语跨空间映射认知对比考察[期刊论文]-外语教学2007,28(4)
1.刘燕汉语委婉语探析[期刊论文]-空中英语教室(社会科学版) 2011(5)
2.付亚辉英语委婉语的成因及应用[期刊论文]-考试周刊 2011(13)
3.李娜简析英语委婉语在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意义[期刊论文]-科技信息 2010(1)
4.向仍东.王红艳新世纪跨文化交际文献情报计量分析[期刊论文]-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3)
5.李坤委婉语刍论[期刊论文]-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 2010(2)
6.王鸽汉英委婉语的对比浅析[期刊论文]-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0(2)
7.吴小忠公示语翻译的可接受性原则的实现手段[期刊论文]-科学之友 2010(24)
8.莫菲菲.程显冰.高振中从委婉语的避讳作用看中西方文化差异[期刊论文]-科技信息 2010(20)
9.黄理坚文化视角下的英汉委婉语翻译[期刊论文]-经济研究导刊 2010(22)
10.戴敏论隐喻认知观对委婉语的阐释力[期刊论文]-河南城建学院学报 2010(3)
11.陈胤谷.贾德江谈委婉语翻译中的语用和语篇策略[期刊论文]-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 2010(10)
12.林继红英语言语委婉策略的多元解读[期刊论文]-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4)
13.计道宏英语委婉语使用的语用制约浅议[期刊论文]-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9(4)
14.潘立.李苗英语公示语语域礼貌用语的转喻视角[期刊论文]-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5)
15.张鸾英语委婉语探微[期刊论文]-呼伦贝尔学院学报 2009(2)
16.贾萍.张素敏不同心理基础委婉语的运用[期刊论文]-石家庄学院学报 2009(2)
17.朱月娥委婉语的语域变异及其翻译[期刊论文]-外国语文(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9(5)
18.陈敏关联-顺应视角下的委婉语[期刊论文]-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5)
19.祖利军礼貌语言的转喻视角[期刊论文]-山东外语教学 2008(2)
20.万莉浅谈委婉语在导游英语中的应用[期刊论文]-发展 2008(9)
21.鞠红论低调陈述的语言特点及其语用功能[期刊论文]-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6)
22.林蓉蓉浅析影响委婉语正确解读的语用因素[期刊论文]-科技信息(科学·教研) 2008(2)
23.谌莉文汉英委婉语跨空间映射认知对比考察[期刊论文]-外语教学 2007(4)
24.郑桃云.夏弦浅析英语委婉语的表达方式和策略[期刊论文]-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5)
25.赵沁浅谈英语委婉语的社会功能及表达形式[期刊论文]-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2007(7)
26.杜冀华.董敏从违反合作原则看委婉语信息解读[期刊论文]-唐山学院学报 2007(3)
27.廖楚燕从双重语境看委婉语的使用[期刊论文]-韶关学院学报 2007(2)
28.徐宜良委婉语的语用原则分析[期刊论文]-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7(3)
29.徐宜良委婉语的构建手段及语用功能[期刊论文]-武汉科技学院学报 2006(11)
30.游春花影响委婉语解读的认知语用因素[期刊论文]-绥化学院学报 2006(5)
31.毛延生委婉语的语音构成手段探析[期刊论文]-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3)
32.游俊浅谈英语委婉语的类别及社会作用[期刊论文]-贵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6(5)
33.邓利萍委婉语:出色的社会交际者[期刊论文]-长沙大学学报(哲社版) 2006(4)
34.孙晓凌委婉语的语境分析及建构[期刊论文]-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2)
35.胡春梅论委婉语的构成及功能[期刊论文]-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5(1)
36.周秋琴英汉委婉语的对比分析[期刊论文]-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学报 2005(2)
37.殷定芳从语用角度解读跨文化交际中的委婉语[期刊论文]-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1)
38.胡茵芃委婉语及其翻译[学位论文]硕士 2005
39.顾秋萍委婉语及其翻译[学位论文]硕士 2005
40.陈黎红英汉委婉语比较[期刊论文]-哈尔滨学院学报 2004(10)
41.陈望京英语委婉语的特征及构造[期刊论文]-零陵学院学报 2004(3)
42.任彤.裴婉絮委婉语语用功效初探[期刊论文]-华北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2004(2)
43.吴长旗从“合作”及“礼貌”原则看外交委婉语[学位论文]硕士 2004
44.周迈委婉语的语用翻译与跨文化交际[期刊论文]-湖南城市学院学报 2003(4)
45.林继红英语言语委婉策略的多元解读[期刊论文]-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4)
本文链接:/Periodical_wyywyjx200209002.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