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论文主要结构及框架
- 格式:doc
- 大小:15.00 KB
- 文档页数:2
关于科技论文基本结构和内容简述关于科技论文的写作,蓝译编译认为,应先了解科技论文基本结构和内容。
一般来说,一篇科技论文应包括题名、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及致谢等,其中正文部分包括引言、材料与方法、结果、讨论及结论。
科技论文各部分基本内容如下:题名:是科技论文的必要组成部分,应简明、具体、确切,能概括论文的特定内容,有助于选定关键词,符合编制题录、索引和检索的有关原则。
摘要:是文稿的一个浓缩版本,介绍文章的背景、方法、具体做了哪些工作和得到了什么结果。
它突出强调了所涵盖的要点,简洁地描述了其内容和范围,并以缩略的形式概述其材料。
通常它是首先被阅读的部分,必须简洁易懂、要点突出。
关键词:用于表达文献主题内容,便于文献检索。
引言:目的是激发读者对论文的兴趣,并提供对理解论文其他部分所必需的相关背景信息。
必须概括出将要提出的问题,提供关于主题的背景,讨论有关该主题以前的研究,并准确地揭示论文将给出什么内容,为何要给出这些内容及如何给出。
材料和方法:精确地描述所做的内容,实验如何进行,内容是什么,仪器和材料使用的内容、剂量、频次、地点、时间等。
保证提供足够的细节部分来证明研究发现的真实性,并使该研究能够被重复。
结果:该部分目的是在不需解释其意义的情况下有条理地展示研究的关键结果。
讨论:主要职能是回答引言部分提出的问题,解释实验结果如何支持结论,以及结果是如何与关于该主题的现存知识相吻合的。
结论:在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基础上,通过归纳推理得到的富有创造性、指导性、经验性的结果,与引言相呼应,反映论文或研究成果的价值,是对研究结果的深入一步认识。
参考文献:是文章或著作等写作过程中参考过的文献,是科技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注明了被引理论、观点、方法、数据的来源,反映了论文的真实科学依据。
不仅能为作者的论点提供有力的论据,而且可以精炼文字节约篇幅,增加论文的信息量,具有很高的信息价值。
引用一定数量的参考文献,既表明学科的继承性和作者对他人劳动成果的尊重,也为编辑部、审稿专家和读者提供了鉴别论文价值水平的重要信息。
科技论文的结构有哪些以及各部分所要注意哪些事项?
答:1.题名
1.1题名的要求
题名是一篇论文的总标题,也称篇名或文题,作为一篇论文的总名称,题名应该使读者能从中了解到该论文所要研究的核心内容和主要观点,撰写题名一定要准确、简洁、鲜明,既不能过于空泛和一般化,也不宜过于繁琐,使人得不出鲜明的印象。
2.摘要
摘要应概括说明全文的主要内容,包括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4个方面,应重点写出具体的研究结果,特别是创新之处。
3.关键词
关键词是从论文的题名、层次标题、摘要、和正文中选出来的,能反映论文主题概念的词和词组。
4.引言
引言作为论文的开端,主要是交待研究成果的来龙去脉,即回答为什么要研究相关的课题,目的是引出作者研究成果的创新论点,使读者对论文要表达的问题有一个总体的了解,引起读者阅读论文的兴趣。
5.正文
正文是引言之后、结论之前的部分,也是论文的核心部分。
作者论点的提出、论据的陈述、论证的过程、结果和讨论都要在此得以展现。
6.结论
科技论文的结论应有主次之分,依其重要性递次排列。
如果结论的内
容较多,可以分条了列出,每一条单成一段。
一段包括几句话,也可能是一句话。
如果结论不多,就不要分条列号。
结论里应包括必要的数据,但主要是用文字表达。
具体要求如下:
(1)概括准确,结构严谨。
(2)明确具体,简短精炼。
(3)客观公正,实事求是。
7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著录原则
(1)只著录最必要、最新的文献;
(2)只著录公开发表的文献;
(3)采用标准化的著录格式;
(4)参考文献的数量不宜太少。
科技论文一般包括以下9个部分科技论文一般包括以下9个部分:题名、论文作者、摘要、关键词、引言、正文、结论、致谢和参考文献。
1 题名题名又叫题目、文题、标题,是科技论文的中心和总纲。
要求准确恰当、简明扼要、醒目规范、便于检索。
忌讳皮大馅小、盲目拔高、词语重复、语序错乱。
1.1 准确恰当要求论文题目能准确表达论文内容,恰当反映所研究的范围和深度。
常见毛病是:过于笼统,题不扣文。
关键问题在于题目要紧扣论文内容,或论文内容与论文题目要互相匹配、紧扣,即题要扣文,文也要扣题。
这是撰写论文的基本准则。
1.2 简明扼要力求题目的字数要少,用词需要精选。
至于多少字算是合乎要求,并无统一的"硬性"规定,一般希望一篇论文题目不要超出20个字,不过,不能由于一味追求字数少而影响题目对内容的恰当反映,在遇到两者确有矛盾时,宁可多用几个字也要力求表达明确。
若简短题名不足以显示论文内容或反映出属于系列研究的性质,则可利用正、副标题的方法解决,以加副标题来补充说明特定的实验材料,方法及内容等信息,使标题成为既充实准确又不流于笼统和一般化。
1.3 醒目规范便于检索论文题目虽然居于首先映入读者眼帘的醒目位置,但仍然存在题目是否醒目的问题,因为题目所用字句及其所表现的内容是否醒目,其产生的效果是相距甚远的。
题目中使用的词语要尽可能地使用关键词表中的规范词语,以便于论文传播中的摘引和检索。
科技论文除总题目以外,一般还有层次标题。
层次标题是指除题名之外的各个级别的标题。
通常将其分为章、节、条、款几个层次。
层次标题在结构形式上可使整篇内容层次分明;从内容上是对每章、每节中心内容的概括,其实就是所谓的“提纲”。
灵感之后,起草之前,必然有一个构思阶段。
构思是从整体上对文章的抽象把握和设计,以抽象思维为主。
构思简单地说就是整体思索,"想"文章。
提纲是构思的外化和成果,实际上相当于用序号和文字符号所组成的一种图表。
科技论文写作格式与方法分解1.标题:标题应准确、简明地概括论文的主题,具有引人注意的特点。
常用的格式包括:一般名称+特征词、一般名称+关键词、定语+名词等。
标题中不宜出现缩写词和专有名词,同时要避免使用表示主观评价的形容词或副词。
2.摘要:摘要是对论文的内容进行简短而完整的叙述,是读者了解论文主要内容的重要依据。
摘要通常包括背景、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等几个方面的内容。
摘要的语言要精练、准确,不超过300个字。
3.引言:引言是对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进行阐述的部分,可以包括对相关文献的综述和研究问题的提出。
引言要精炼、逻辑清晰,要引用相关的文献以支持论点的基础,并指出本研究的目标和意义。
4.方法:5.实验结果:实验结果部分是对实验数据和实验结果的客观叙述和呈现。
可以利用图表、表格、图片等形式,将实验结果进行图示化展示,同时要用文字进行解释和分析。
实验结果要有统计学上的分析和总结,结果的描述要简明清晰。
6.讨论:讨论部分是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解释和讨论的环节。
可以与已有的理论和研究结果进行比较和对照,找出差异和相似之处,并给出解释和原因。
讨论部分还可以提出对未来研究的展望和建议。
7.结论:结论是对整个研究工作进行总结和归纳的部分,要简明扼要地概括出研究的主要发现和贡献。
此外,结论部分还可以对上述讨论进行归纳总结,提出进一步的建议和展望。
总之,科技论文的格式和方法非常重要,它直接影响到论文的可读性和科学性。
良好的格式和方法有助于论文的准确传达和科学评价,提高文章的可信度和学术价值。
简述科技论文的基本结构科技论文是科学技术人员在科学实验或试验的基础上,对自然科学和专业技术领域里某些现象或问题进行专题研究,运用概念、判断、推理、证明或反驳等逻辑思维手段,分析和阐述、揭示出这些现象和问题的本质及规律、按照一定的格式撰写成的论文。
科技论文是科学技术研究成果的书面表达形式,是科技工作者对创造性研究成果进行理论分析和设计经验的总结,并得以公开发表或通过答辩的科技写作文体。
科技论文应具有科学性、创新性和逻辑性。
下面,医思倍编译结合经验对科技论文的基本结构简述如下:文题:即文章的题目。
文题应简明扼要,能概括文章的主题。
论文的题目字数不宜超过20个汉字。
作者:指参与文章写作的所有人员,可以为一人或多人,根据每位作者对文章或文章所述研究项目贡献的大小排列作者署名的先后。
作者单位:指参与文章写作人员的所属单位,可以为一个单位或多个单位,作者单位的排序应与作者署名的排序对应。
摘要:摘要是独立于全文而存在的短文。
关键词:指从论文中选取3~8个可反映全文主题内容信息的单词或术语。
文章内容:正文是论文的核心,占主要篇幅。
论文内容必须实事求是,客观真实,合乎逻辑,层次分明,文字流畅,简练可读。
论文除具有科学性、首创性和逻辑性外,还应按论文规范格式和要求来撰写,同时在语言表达方面力求有较高的可读性,才能被相应的期刊接受,得以顺利发表。
参考文献:指在科研设计或论文写作过程中所参考、借鉴的已发表文章。
投(收)稿日期:文章写作完成后投寄期刊社(收到)的日期。
基金项目:论文所介绍的研究(设计)项目资金资助来源。
作者简介:一般指第一作者的简单介绍,包括姓名、出生年、民族、性别、籍贯、职称、主要从事的研究(工作)方向、联系地址、联系电话、电子信箱等。
论文框架结构
一般而言,论文的结构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1. 导言部分:介绍研究领域、研究背景和研究目的,概述论文的研究内容及重要性,提出研究问题和假设,并简要介绍研究方法和论文结构。
2. 文献综述部分:回顾和总结相关领域和问题的文献,列举并分析前人的研究成果和观点,指出已有研究的不足之处,为自己的研究提供理论和实证基础。
3. 材料和方法部分:详细描述实验设计、数据采集和处理的具体步骤,确保研究的可重复性。
包括样本的选择和描述、实验设备和工具的使用、数据收集方法和统计分析方法等。
4. 结果部分:将实验数据、分析结果和研究发现进行详细的呈现和描述,可以使用图表、表格和文字等形式展示数据和结果,同时进行客观的解释和分析。
5. 讨论部分:对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讨论,与研究问题和假设进行对比,确定结论的合理性和可靠性,指出研究结果的局限性并提出进一步的研究方向和建议。
6. 结论部分:对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发现进行总结和总结,回答研究问题和验证假设的结论,指出研究的意义和贡献,并提出未来研究的展望。
7. 参考文献部分:列举论文中所引用的文献信息,按照特定的引用格式书写,并确保其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8. 附录部分:包括一些需要补充说明的内容,如调查问卷、数据表格、数学公式的推导过程和详细的实验数据等。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学科和论文类型的结构可能会有所不同,可以根据具体要求进行调整。
科研论文的结构与写作要点科研论文是在学术领域中非常重要的重要交流和发表成果的载体。
一个良好的科研论文应该具备清晰的结构框架和流畅的写作风格。
本文将介绍科研论文的结构和写作要点,帮助读者更好地撰写科研论文。
一、引言部分引言部分是论文的开端,起到引导读者的作用,主要包括背景介绍、研究目的、意义和国内外研究现状等内容。
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引言部分可以适当地增加一些定义或概念的解释。
二、文献综述文献综述是对已有研究成果的梳理和总结,可以对研究问题进行深入的文献调研,并进行比较和分析。
文献综述部分应准确地引用已有文献,不可直接复制粘贴他人已有的研究结果。
三、研究方法研究方法是对科研过程中所采用的方法和步骤的详细描述。
包括实验设计、样本选择、数据采集和处理等。
在研究方法部分中,需要详细说明采用的方法的科学性,以及如何确保实验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四、结果与讨论结果与讨论是整个论文的核心部分,需要准确地呈现研究结果并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解读。
在结果与讨论部分,可以使用表格、图表等形式来呈现数据,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
并且,需要对结果进行客观的评价和讨论,指出可信度,分析结果的原因,并与已有文献进行比较。
五、结论结论部分是对整篇论文的总结和归纳,需要明确地回答研究目的。
结论要简洁明了,回答问题的同时可以提出进一步研究的方向和建议。
六、参考文献参考文献是对所引用文献的详细罗列和标注。
参考文献应按照学术规范进行引用,并且需要确保所引用的文献来源可信、权威。
七、致谢(可选)致谢部分用于感谢对研究工作有重要帮助的人或机构。
在致谢时需要表达真挚的感激之情。
在写作科研论文时,还有一些值得注意的要点:1. 语言要准确、简练。
避免使用过于复杂的词汇和句式,以免增加读者阅读的难度。
2. 逻辑清晰。
论文应按照合理的顺序进行组织,每个部分之间要有明确的逻辑连接。
3. 数据可靠。
在呈现研究结果时,要确保数据来源的可靠性,在必要时使用合适的统计方法进行数据分析。
科技论文基本结构?随着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科技论文大量发表,越来越要求论文作者以规范化、标准化的固定结构模式(即通用型格式)来表达他们的研究过程和成果。
这种通用型结构形式,是经过长期实践,人们总结出来的论文写作的表达形式和规律。
这种结构形式,是最明确、最易令人理解的表达科研成果的好形式。
其通用型基本格式构成项目如下:?1、标题?科技论文标题选择与确定问题,除了遵循前述的方法外,其标题应尽量少用副标题。
同时,这种标题不能用艺术加工过的文学语言,更不得用口号式的标题。
它最基本的要求是醒目、能鲜明概括出文章的中心论题,以便引起读者关注。
科技论文标题还要避免使用符号和特殊术语,应该使用一般常用的通俗化的词语,以使本学科专家或同行一看便知,而且外学科的人员和有一定文化程度的群众也能理解,这才有利于交流与传播。
?2、作者及其工作单位?该项主要体现论文作者的文责自负的精神,记录了作者辛勤劳动及其对人类科学技术事业所做出的奉献。
因此,发表论文必签署作者姓名。
署名时,可用集体名称,或用个人名义。
个人署名只用真实姓名,切不可使用笔名,别名。
并写明工作单位和住址。
以便联系。
?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研究工作趋于综合化、社会化,需要较多人员参加研究,署名时,可按其贡献大小,排序署名。
只参加某部分,某一实验及对研究工作给以支助的人,不再署名,可在致谢中写明。
?3、摘要?摘要又称提要,一般论文的前面都有摘要。
设立该项的目的是为了方便读者概略了解论文的内容,以便确定是否阅读全文、或其中一部分,同时也是为了方便科技信息人员编文摘和索引检索工具。
摘要是论文的基本思想的缩影,虽然放在前面,但它是在全文完稿后才撰写的。
有时,为了国际学术交流,还要把中文摘要译成英文或其他文种。
其摘要所撰写内容大体如下:?(1)本课题研究范围,目的以及在该学科中所占的位置。
(2)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3)主要成果及其实用价值。
?(4)主要结论?文摘撰写要求是:准确而高度概括论文的主要内容,一般不作评价。
科技论文的结构和层次编排
科技论文是由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结果和结论几部分组成的完整的文章。
它应该是在占有充分资料的基础上, 经过精心设计写成, 具有鲜明的观点, 论述严谨, 且自成体系。
结构
科技论文的结构形式应在层次、段落、开头、结尾、过渡和前后照应等诸方面体现出结构的严密、思路的清晰, 其内容应包含引言、正文内容和结束语, 以体现出论文的完整性。
科技论文的结构可归纳为:提出命题.. ..阐述研究方法.. .. ..得出研究结果.. ..给出明确结论。
作为科技期刊发表的论文, 其基本要素应包括.. 题名、作者署名、摘要、关健词、引言、正文、结论和参考文献等。
层次编排
章、条序码统一用阿拉伯数字表示, 章条层次可以分为若干级, 各级条码之间加一小圆点, 末尾一级码不加小圆点。
层次分级一般以不超过4级为宜。
如在条以下仍需分层, 则通常用a.b...或1).2).. 编序, 要注意全篇编排格式的统一。
科技论文主要结构及框架科技论文主要结构及框架科技论文是在科学研究、科学实验的基础上,对自然科学和专业技术领域里的某些现象或问题进行专题研究,运用概念、判断、推理、证明或是反驳等逻辑思维手段,分析和阐述,揭示出这些现象和问题的本质及其规律性而撰写成的文章。
科技论文的主要内容一篇完整的科技论文应包括标题、摘要、关键词、论文的内容、参考文献。
(一)题目题目是科技论文的必要组成部分。
它要求用简洁、恰当的词组反映文章的特定内容,论文的主题明白无误地告诉读者,并且使之具有画龙点睛,启迪读者兴趣的功能。
一般情况下,题目中应包括文章的主要关键词。
题目像一条标签,切忌用较长的主、谓、宾语结构的完整语句逐点描述论文的内容,以保证达到“简洁”的要求;而“恰当”的要求应反映在用词的中肯、醒目、好读好记上。
当然,也要避免过分笼统或哗众取宠的所谓简洁,缺乏可检索性,以至于名实不符或无法反映出每篇文章应有的特色。
题名应简短,不应很长,一般<20个汉字。
(二)著名著名是指在论文主题内容的构思、具体研究工作的执行及撰稿执笔等方面的全部或局部上作出的主要贡献的人员,能够对论文的主要内容负责答辩的人员,是论文的法定权人和责任者。
署名人数不应太多,对论文涉及的部分内容做过咨询、给过某种帮助或参与常规劳务的人员不宜按著者身份署名,但可以注明他们参与了哪一部分具体工作,或通过文末致谢的方式对他们的贡献和劳动表示谢意。
和写论文的著者应按论文工作贡献的多少顺序排列。
著者的姓名应给全名,一般用真实姓名。
同时还应给出著者完成研究工作时的单位或著者所在的工作单位或通讯地址。
(三)文摘文摘是现代科技论文的必要附加部分,只有极短的文章才能省略。
文摘是以提供文献内容梗概为目的,不加评论和补充解释,简明确切地记述文献重要内容的短文,应包括目的、方法、结果、结论。
文摘有两种写法:报道性文摘——指明一次文献的主题范围及内容梗概的简明文摘(也称简介);指示性文摘——指示一次文献的陈述主题及取得的成果性质和水平的简明文摘。
学术论文的写作框架与论文结构学术论文作为表达学者研究成果的重要形式,其写作框架和结构对于论文的逻辑性和可读性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学术论文的常见写作框架和结构,并探讨其重要性和使用技巧。
一、引言部分引言部分是学术论文的开端,通常包括背景介绍、研究目的、意义和问题陈述。
在引言部分中,作者需要清晰地阐述研究领域的现状,介绍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并明确本文所要解决的问题。
同时,引言部分还需提出研究假设或研究问题,并简要说明研究方法和研究设计。
二、文献综述部分文献综述部分对相关研究进行概述和评析,旨在展示作者对研究领域的理解和对现有研究成果的总结。
文献综述部分需要对已有研究进行归纳、分类和分析,指出前人研究的不足之处,并说明本文的研究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之处。
三、理论框架与研究方法部分理论框架与研究方法部分是学术论文的核心内容,主要包括研究模型、理论框架、研究假设、研究方法和数据采集方法等。
在该部分中,作者需要明确研究所采用的理论和方法,并解释其合理性和可行性。
此外,还需详细描述研究所采用的样本选择方法、数据分析方法和实验设计等。
四、实证结果与分析部分实证结果与分析部分是学术论文的核心内容之一,主要用于陈述研究结果和对结果进行分析解释。
在该部分中,作者需要准确、客观地呈现实证结果,并基于理论框架对结果进行深入分析和解释,阐明研究的结论。
此外,还可使用图表等方式对结果进行可视化展示。
五、讨论部分讨论部分是对实证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和评述的部分,旨在对研究结果进行解释、总结,并提出对未来研究的建议。
在讨论部分中,作者需要对实证结果与研究问题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并对理论框架的适用性进行验证和讨论。
六、结论部分结论部分是学术论文的总结和回答研究问题的部分。
在结论部分中,作者需要简明扼要地总结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发现,强调研究的贡献和意义,并提出进一步研究的建议或展望。
七、参考文献部分参考文献部分是学术论文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用于列举文中所引用的参考文献和资料。
探究科技论文的结构特点与学术写作科技论文是科学研究成果的重要呈现形式,它以严谨的逻辑和准确的数据为基础,通过特定的结构和学术写作规范来表达研究问题、方法、结果和讨论。
本文将探究科技论文的结构特点与学术写作,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撰写科技论文。
一、引言部分引言部分是科技论文的开篇,主要用于引出研究问题和研究背景,明确研究目的和意义,并对相关研究进行综述。
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1. 研究背景:介绍研究领域的现状、问题和研究意义,引发读者对研究问题的关注。
2. 文献综述:对前人相关研究进行概述,指出前人研究的不足或存在的问题,并引出本文的研究目的。
3. 研究目的与意义:明确本文的研究目的、研究问题和研究意义,为后续内容的展开做好铺垫。
二、方法部分方法部分是科技论文的核心,描述了研究的方法和实验设计。
在这一部分中,需要准确而详细地描述实验的设计、数据采集和处理方法等内容。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研究设计:介绍实验的整体设计和研究方法,包括实验对象、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设置,以及实验的时间和空间范围等。
2. 数据采集:描述数据的来源和采集方法,包括实验设备的使用、实验操作过程的描述等。
3. 数据处理:介绍数据的处理方法和统计分析方法,包括采用的软件和算法等。
三、结果部分结果部分是科技论文的核心内容之一,用于呈现研究的实验结果。
在这一部分中,需要准确地呈现实验数据,并进行合理的分析和解释。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数据呈现:通过表格、图表等形式将实验数据准确地展示出来,确保数据的可读性和易于理解。
2. 数据分析: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解释,明确实验结果的意义和趋势。
3. 结果讨论:对实验结果进行深入分析和讨论,与前人研究进行比较,指出实验结果的优缺点,并解释其原因。
四、讨论部分讨论部分是科技论文的核心内容之一,用于对实验结果进行解释和分析,并提出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结果解释:对实验结果进行全面而深入的解释,明确结果的意义和贡献。
科技小作文的结构框架在如今这个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我们身边到处都充满着科技的影子。
从智能手机到智能家居,从电动汽车到太空探索,科技的进步简直让人应接不暇。
要说这科技小作文啊,它其实也有自己独特的结构框架,就像盖房子得先有个牢固的框架一样,写好科技小作文也得遵循一定的框架规律。
咱先来说说开头部分。
开头啊,就好比是一场演出的开场秀,得吸引人眼球,让人有兴趣继续往下看。
这时候可以来个有趣的科技现象引入,或者提一个让人好奇的科技问题。
比如说:“嘿,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我们的手机能在一瞬间就连接上千里之外的网络?” 用这样的方式勾起读者的好奇心,让他们迫不及待地想知道答案,那这开头就算成功啦。
接下来就是中间的主体部分。
这可是整篇作文的重头戏,得详细又有条理地把科技相关的内容给讲清楚。
比如说,要是写关于无人机的科技小作文,那咱就得先讲讲无人机的构造,像那小巧玲珑的机身是用啥材料做的呀,翅膀是咋转动的呀。
然后再说说它的工作原理,怎么通过那些复杂的电路和芯片来接收指令,实现各种高难度的动作。
这部分可不能马虎,得像个专业的解说员一样,把每个细节都描述得清清楚楚。
我记得有一次,我亲眼看到了一场无人机表演。
那场面,真叫一个震撼!当时天已经黑了,广场上聚集了好多人。
突然,几十架无人机腾空而起,就像一群闪烁的星星在夜空中舞蹈。
它们先是排列成了一个大大的爱心形状,接着又迅速变换成了一条蜿蜒的巨龙,那龙头栩栩如生,仿佛要冲破云霄。
我站在人群中,眼睛都不敢眨一下,生怕错过了任何一个精彩瞬间。
每架无人机身上都有五颜六色的灯光,随着它们的位置变化,整个图案也不断地变换着。
我在想,这背后得有多么精密的控制和计算啊!那些操控无人机的技术人员,一定是经过了无数次的调试和练习,才能让这些小家伙如此听话,展现出如此精彩绝伦的表演。
我凑近了一些,想看看这些无人机到底有什么特别之处。
只见它们的机身轻巧而坚固,翅膀转动得飞快,发出轻微的嗡嗡声。
我猜那里面一定装着各种高科技的传感器和芯片,才能让它们如此精准地定位和飞行。
科技论文的结构有哪些以及各部分所要注意哪些事项科技论文的结构有哪些以及各部分所要注意哪些事项?答:1.题名1.1题名的要求题名是一篇论文的总标题,也称篇名或文题,作为一篇论文的总名称,题名应该使读者能从中了解到该论文所要研究的核心内容和主要观点,撰写题名一定要准确、简洁、鲜明,既不能过于空泛和一般化,也不宜过于繁琐,使人得不出鲜明的印象。
2.摘要摘要应概括说明全文的主要内容,包括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4个方面,应重点写出具体的研究结果,特别是创新之处。
3.关键词关键词是从论文的题名、层次标题、摘要、和正文中选出来的,能反映论文主题概念的词和词组。
4.引言引言作为论文的开端,主要是交待研究成果的来龙去脉,即回答为什么要研究相关的课题,目的是引出作者研究成果的创新论点,使读者对论文要表达的问题有一个总体的了解,引起读者阅读论文的兴趣。
5.正文正文是引言之后、结论之前的部分,也是论文的核心部分。
作者论点的提出、论据的陈述、论证的过程、结果和讨论都要在此得以展现。
6.结论科技论文的结论应有主次之分,依其重要性递次排列。
如果结论的内容较多,可以分条了列出,每一条单成一段。
一段包括几句话,也可能是一句话。
如果结论不多,就不要分条列号。
结论里应包括必要的数据,但主要是用文字表达。
具体要求如下:(1)概括准确,结构严谨。
(2)明确具体,简短精炼。
(3)客观公正,实事求是。
7参考文献参考文献著录原则(1)只著录最必要、最新的文献;(2)只著录公开发表的文献;(3)采用标准化的著录格式;(4)参考文献的数量不宜太少。
科技论文主要结构及框架
科技论文是在科学研究、科学实验的基础上,对自然科学和专业技术领域里的某些现象或问题进行专题研究,运用概念、判断、推理、证明或是反驳等逻辑思维手段,分析和阐述,揭示出这些现象和问题的本质及其规律性而撰写成的文章。
科技论文的主要内容
一篇完整的科技论文应包括标题、摘要、关键词、论文的内容、参考文献。
(一)题目
题目是科技论文的必要组成部分。
它要求用简洁、恰当的词组反映文章的特定内容,论文的主题明白无误地告诉读者,并且使之具有画龙点睛,启迪读者兴趣的功能。
一般情况下,题目中应包括文章的主要关键词。
题目像一条标签,切忌用较长的主、谓、宾语结构的完整语句逐点描述论文的内容,以保证达到“简洁”的要求;而“恰当”的要求应反映在用词的中肯、醒目、好读好记上。
当然,也要避免过分笼统或哗众取宠的所谓简洁,缺乏可检索性,以至于名实不符或无法反映出每篇文章应有的特色。
题名应简短,不应很长,一般<20个汉字。
(二)著名
著名是指在论文主题内容的构思、具体研究工作的执行及撰稿执笔等方面的全部或局部上作出的主要贡献的人员,能够对论文的主要内容负责答辩的人员,是论文的法定权人和责任者。
署名人数不应太多,对论文涉及的部分内容做过咨询、给过某种帮助或参与常规劳务的人员不宜按著者身份署名,但可以注明他们参与了哪一部分具体工作,或通过文末致谢的方式对他们的贡献和劳动表示谢意。
和写论文的著者应按论文工作贡献的多少顺序排列。
著者的姓名应给全名,一般用真实姓名。
同时还应给出著者完成研究工作时的单位或著者所在的工作单位或通讯地址。
(三)文摘
文摘是现代科技论文的必要附加部分,只有极短的文章才能省略。
文摘是以提供文献内容梗概为目的,不加评论和补充解释,简明确切地记述文献重要内容的短文,应包括目的、方法、结果、结论。
文摘有两种写法:报道性文摘——指明一次文献的主题范围及内容梗概的简明文摘(也称简介);指示性文摘——指示一次文献的陈述主题及取得的成果性质和水平的简明文摘。
介乎其间的是报道、指示性文摘——以报道性文摘形式表述一次文献中信息价值较高的部分,而以指示性文摘形式表述其余部分的文摘。
一般的科技论文都应尽量写成报道性文摘,而对综述性、资料性或评述性的文章可写成指示性或报道、指示性文摘。
文摘可作者自己写,也可由编者写。
编写时要客观、如实地反映一次文献;要着重反映文稿中的新观点;不要重复本学科领域已成常识的内容;不要简单地重复题名中已有的信息;书写要合乎语法,尽量同文稿的文体保持一致;结构要严谨,表达要简明,语义要确切;要用第三人称的写法。
摘要字数一般是100~300字左右。
(四)关键词
为了便于读者从浩瀚如烟的书刊中寻找文献,特别是适应计算机自动检索的需要,应在文摘后给出3~8个关键词。
选能反映文献特征内容,通用性比较强的关键词。
首先要选列入《汉语主题词表》的规范性词。
(五)引言
引言(前言、序言、概述)经常作为论文的开端,主要回答“为什么”这个问题。
它简明介绍论文的背景、相关领域的前人研究历史与现状(有时亦称这个部分为文献综述),以及著者的意图与分析依据,包括论文的追求目标、研究范围和理论、技术方案的选取等。
引言应言简意赅,不要等同于文摘,或成为文摘的注释。
(六)正文
正文是科技论文的核心部分,主要回答“怎么研究”这个问题。
正文应充分阐明论文的观点、原理、方法及具体达到预期目标的整个过程,并且突出一个“新”字,以反映论文具有的首创性。
根据需要,论文可以分层深入,逐层剖析,按层设分层标题。
写科技论文不要求文字华丽,但要求思路清晰,合乎逻辑,用语简洁明确、明快流畅;内容务求客观、科学、完备,要尽量让事实和数据说话;凡用简要的文字能够说清楚的,应用文字陈述,用文字不容易说明白或说起来比较繁琐的,应由表或图来陈述。
物理量和单位应采用法定计量单位。
(七)结论
结论是整篇文章的最后结论。
结论不是论文的必要组成部分。
主要是回答“研究出什么”。
它应该以正文中的试验或考察中得到的现象、数据和阐述分析作为依据,由此完整、准确、简洁地指出:一是由研究对象进行考察或试验得到的结果所揭示的原理及其普遍性;二是研究中有无发现例外或本论文尚难以解释或解决的问题;三是与先前已经发表过的(包括他人或者著者自己)研究工作的异同;四是本论文在理论上与实用上的意义与价值;五是对进一步深入研究本课题的建议。
(八)参考文献
它是反映文稿的科学依据和著者尊重他人研究成果而向读者提供文中引用有关资料的出处,或为了节约篇幅和叙述方便,提供在论文中提及而没有展开的有关内容的详尽文本。
被列入的参考文献应该只限于那些著者亲自阅读过和论文中引用过,而且正式发表过的出版物,或其他有关档案资料,包括专利等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