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工业工程实验
- 格式:docx
- 大小:78.88 KB
- 文档页数:10
实验一程序分析一、实验目的1.通过此次实验了解了程序分析是对完成某项作业所经过的工作程序进行系统调查、记录和分析考查,以便发现其中不合理、不必要的活动,从而找出改进的重点和相应的改进方案的一种分析技术。
应用的对象是作业系统。
本次通过对西安电力机械厂的螺栓M42*200的粗车工序和螺母的铣六方工序的详细观察,记录与跟踪进行改进。
2.虽然观测的时间有限,没有观察到螺栓或螺母零件的整套加工工艺,但通过对重点工序的现场观察完成了从观察记录、整理、关键检查和分析改进的全过程。
3.利用相应的物料型流程程序分析图进行现场记录,达到能熟练地运用程序分析图表及相应的图示符号的目的。
并可以在此基础上利用“5W1H”和“ECRS”进行现有方法的分析与改良。
二、实验内容1.跟进现场,挖掘问题和确定工作研究项目“问题意识”、“永不满足现状”这是开展工作研究的原动力。
(1)工作研究项目:金工车间内的螺栓加工过程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螺栓加工中的粗车和精车工序,记录现行工步过程进行分析与改进。
(2)进入到西安电力机械厂,根据参观实验的引导流程,通过作业现场的实测,绘制出该厂金工车间的平面布置图如下:在此自己绘制平面布置图(3)主要问题1)现场平面布置方面根据自己的观察逐条进行填充2)物流顺畅程度方面结合平面布置图,绘制物流的线路图,根据设施规划的相关知识进行阐述问题3)主作业区域内的问题车床作业区内布置方面的问题,最好绘制相应的作业区布置图2.观察现行方法,进行记录全部事实1)根据现场观察,对现行方法进行记录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在现场主要针对螺栓的加工过程进行跟踪,基本做到了“腿到、眼到、心到”。
对现场情况做了详细的记录。
其中包括与螺栓(加工对象)相关的设备(车床)和操作者(工人)有关的活动和数据做了详尽的记录。
根据你们在整个厂区内的参观做以真实的记载资料放入其中。
(包括参观的车间,现状,加工前的物料重量、形状、移动距离、搬运次数、搬运方式等,操作者的操作程序、活动路线等)2)物料型的流程程序分析图(基于螺栓加工)对流程程序图中的每一步进行提问:(1)首先对第一个操作进行提问。
基础工业工程实验心得体会1000字5篇简略写出自己阅读过的书籍或文章的内容,然后写出自己的意见或感想。
明确的说,就是应用自己的话语,把读过的东西,浓缩成简略的文字,然后加以评论,重点的是(着重)提出自己的看法或意见。
下面是带来的有关基础工业工程实验心得,希望大家喜欢基础工业工程实验心得1实习目的:生产实习是进行工程训练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现场学习,是进一步的理解、消化、掌握课堂上所学习的专业基础知识的重要步骤,是培养工业工程专业人才的主要手段。
通过生产实习要求学生:1.了解工厂的生产概况及生产组织和管理的情况;2.了解工厂生产系统的规划与组织和生产作业计划与控制能库存管理情况等,获得生产现场的实际知识;3.加强理论和实践的联系,学习分析和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方法,培养自学和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为专业课程学习打下良好基础;4.通过深入生产现场,学习工人阶级的优秀品质和先进思想,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做到德、智、体、全面发展。
湖南工程学院工业工程专业第一届学生迎来了盼望已久的实习项目—生产实习。
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进行了三项实习,分别是:认知实习、金工实习、生产实习。
认知实习是让我们对本专业以后涉及的方向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属于启蒙式实习。
金工实习的内容是一些比较基础的,但是技术性较强的生产项目,它的目的是为了让我们了解生产加工过程的实际情况。
而这次“生产实习”是让我们深入到工厂、企业中去,目的是为了让我们对工厂车间中产品的加工流程、原材料的配送、产品的存储,生产过程中工厂的实际运作情况,企业中各部门的运转情况,部门间的关系,以及根据不同的实际情况来设立和划分各部门等的情况,增加我们的实践经验,强化我们的专业意识,理论与实际结合,增强我们学习的热情与士气。
生产实习是工业工程专业的一项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旨在开拓我们的视野,增强专业意识,巩固和理解专业课程。
实习方式主要是请企业技术管理和企业管理人员以讲座形式介绍有关内容;同学们下生产车间参观,向企业的现场管理、技术生产工作人员学习请教相关知识;由带队老师组织同学们分组讨论、发言,通过交流实习体会方式,加深和巩固实习和专题讲座内容。
姓名:专业:班级:学号:时间:地点:指导教师:实验一工艺程序分析实验要求一、实验任务绘制柴油机195A喷油泵的工艺程序分析图二、实验目的及训练要点掌握工艺程序图的绘制方法;学会正确使用流程分析符号三、实验设备、仪器、工具及资料195A性柴油机喷油泵;螺钉旋具、活扳手、尖嘴钳、料盒、录像器材、计算机四、实验内容熟悉喷油泵的结构和组成,掌握195A型喷油泵的加工、装配工艺过程,现场拆卸和组装195A型喷油泵,录制装卸过程的视频资料,绘制喷油泵的工艺程序分析图。
实验报告要求1、写出195A型喷油泵进行工艺程序分析的实施步骤;2、画出195A型喷油泵的工艺程序图。
评语:成绩:姓名:专业:班级:学号:时间:地点:指导教师:实验二双手操作分析实验要求一、实验任务绘制柴油机195A喷油泵装配过程的双手操作分析图,并加以研究改进。
二、实验目的及训练要点掌握双手操作分析图的绘制方法;学会正确描述、设计和改进工作地布置;学会正确分析双手操作图所记录的工作现状,并找出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方案。
三、实验设备、仪器、工具及资料195A性柴油机喷油泵;螺钉旋具、活扳手、尖嘴钳、料盒、录像资料、计算机四、实验内容通过录像资料观察装配195A型喷油泵从拿泵体至装好推杆体得工作过程,将工作地布置见图及双手操作过程记录下来,根据工作经济原则进行分析和改进。
实验报告要求1、详细列出实验步骤;2、画出双手操作程序图;3、绘制工作地现场布置图。
评语:成绩:姓名:专业:班级:学号:时间:地点:指导教师:实验三动作研究实验要求一、实验任务利用影像分析技术对195A型喷油泵装配过程的操作单元进行微细动作研究,寻找最佳作业动作。
二、实验目的及训练要点掌握影像分析方法;掌握微细动作研究的原理与方法;学会用动作经济原则改善动作。
三、实验设备、仪器、工具及资料计算机、视频播放软件、纸、笔、录像资料四、实验内容通过录像,对装配195A喷油泵从拿泵体到装好推杆体得操作过程进行详细记录,会出动素程序图,对工序中的每一操作进行微细动作研究并提出改进方案。
基础工业工程实验报告学院:机械工程学院专业:工业工程班级:0701 学号:29学生姓名:邝海山指导教师姓名:龚存宇实验日期:2010年6月21日——2010年6月25日实验一流程程序分析实验一、实验目的1、了解产品(或零件)的工艺程序过程,掌握工艺程序图绘制方法及分析过程。
2、学会用“5W1H”提问技术发掘问题,用“ECRS”原则来改进程序。
二、实验内容1、选择某一产品(或某一零件)的加工(装配)程序为对象。
2、根据录像画出工艺程序图,即合成型工艺装配图。
三、实验仪器、设备计算机,笔,纸等四、实验方法及步骤【实验步骤】1、同学们分成2人1组进行实验。
2、一位同学负责绘制工艺程序图,另一位同学编写实验报告。
3、利用计算机绘图软件绘制工艺图。
4、采用“5W1H”提问技术对“加工”、“检查”方面进行考查,逐项提问,从而达到发掘问题的目的。
5、在“ECRS”原则上建立新的流程程序,并给出改进后的流程程序图和线路图。
【实验结果】1、画出工艺装配程序图2、对工艺装配程序图进行分析,提出改善建议。
根据录像视频内容绘制工艺程序图如下:图1.、工艺程序图实验二人机作业分析实验一、实验目的1、学会绘制人机作业图。
2、学会如何根据人机作业分析来了解人工或机器的闲余能量,并设法加以利用,以提高工作效率。
二、实验内容1、选择一加工(装配)工序为对象。
2、绘制人机操作程序图。
3.统计工人与机器的操作时间、空闲时间以及每周程人工时数。
三、实验仪器、设备车床、钻床、铣床、扳手、平口钳、26铝材、游标卡尺、车刀、摄像机、电视机。
四、实验方法及步骤【实验步骤】1、观看录像资料。
2、利用秒表记录人机工作时间数据,并记录在表格中。
3、根据记录绘制出实际操作的人机作业图。
4、利用“5W1H”提问技术进行考查、分析。
5、利用“ECRS ”四大原则进行改进。
6、绘制出改进后的人机作业图。
【实验结果】1、按要求绘制改进前后的人机操作作业图。
,m;kjk实验一流程程序分析一、实验目的1.通过计算机主机、电动机、玩具小车装配,学会用程序分析符号绘制流程程序图。
2.学会用“5W1H”提问技术发掘问题,用“ECRS”原则来改进程序。
二、实验仪器及器材1、纸张2、铅笔和橡皮3、计算机主机各零部件:机箱、硬盘、电源、内存条、主板、显卡、声卡、多功能卡、螺钉4、螺丝刀三、实验说明1.流程程序分析是以产品或零件的加工制造全过程为对象,运用程序分析技巧对整个流程程序中的操作、搬运、贮存、检验、暂存五个方面加以记录和考查、分析。
流程程序分析是对生产现场的宏观分析,但它比工艺流程分析更具体,内容更详细,用途更广泛。
2.用“5W1H”提问技术,对“操作”、“检验”、“贮存”、“搬运”、“暂存”五方面进行考查、逐项提问,从而达到考查、分析、发掘问题的目的。
3.在发掘问题的基础上,应用取消、合并、重排、简化四大原则来建立新的程序。
四、实验要求本实验两人或三人一组,一人操作另一人记录、一人录像,可轮换进行。
1.进行流程程序分析的实施步骤应写出。
2.原方案与改进方案的流程程序图。
3.经济效益的核算:(1)方法上有何改进?(2)费用上有何减少(人、材、物折合人民币多少)?(3)劳动强度上有无降低?五、实验内容及步骤进行计算机主机的装配,并对其流程程序进行分析,改进。
具体步骤如下:1.熟悉计算机主机各零部件及其装配过程。
2.操作者进行计算机主机装配,同组人记录其装配程序于下表;当操作者完成3.根据记录绘制流程程序图。
4.根据以下提示用5W1H提问技术进行考查、分析:(1)基本原则:1)减少工序数;2)安排最佳的顺序;3)使各工序尽可能经济化;4)减少搬运;5)如果有利,设法合并工序;6)找出最经济的移动方法;7)尽可能地减少在制品的贮存;(2)考虑下列因素有无工序可以省略?1)不需要的工序(探讨:为什么现在有?)2)使用新设备(探讨:为什么现在使用此设备?)3)改变操作或贮存的位置(探讨:为什么现在在此位置?)4)改变共顺序(探讨:为什么使用目前的顺序?)5)改变产品设计(探讨:为什么现在这样设计?)6)改变订购材料的规格(探讨:为什么目前订购这种材料?)(3)针对下列各点考虑,有那些工序可以合并?1)工作场所、位置;2)设备;3)工艺过程;4)产品设计;5)原材料、零组件的规格。
实验一:学习曲线实验一·实验目的:测定个体动作学习的能力,分析动作学习技巧形成的过程。
二·实验仪器:采用BD-1I-312型动觉方位辨别仪。
该仪器主要技术指标如下:1. 图形板:四块,可方便调换;图案分别为六角星、梅花形、大工字、折线。
图案线宽5mm;2.遮板与平面镜:能遮挡及观察整幅图案,平面镜尺寸: 170X 200mm;3.描绘笔:直径: 2 mm实验结果:思考题:被试者用右手能熟练快速的镜画某个图案,从未做过镜画练习的左手,是否能较快地画出那个影为什么?查阅相关资料后论述。
可以,因为“两侧性迁移”,即优势手的练习对非优势手的技能形成起到了正迁移的作用。
从书我们知道“迁移是一种情境中技能、知识和理解的获得或态度的形成对另一种情境中的技能、知识和理解的获得或态度的形成的影响”,此实验中右手的练习对左手技能的形成发生了低级路径迁移,而“功作技能是以-种自发的方式对熟练技能的掌握”,通过迁移后,左手的成绩仍低于右手,这是大部分人有使用右手的习惯造成的。
实验二动作分析实验一、实验目的1.掌握动素分析方法。
2.了解动作经济原则。
二、实验原理动素分析就是通过观察作业者手、足动作和眼、头等活动,把动作的顺序和方法与两手、眼的活动联系起来详尽地分析,用动素符号记录和分类,找出动作顺序和方法存在的问题、单手等待、不合理及浪费的动作等问题并加以改善的一种方法。
从而寻求省力、省时、安全和最经济的动作,使操作更加简便有效,减轻工作疲劳,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
三、实验仪器与器材1.计算机。
2.达宝易软件。
3.纸张、铅笔、橡皮。
用动素符号表示的检查轴长度及装入套筒的双手程序图达宝易动作分析思考题1.划分动素的重大意义是什么?动素就是构成动作的最小单元。
所有动作可以由基本动素构成,所以可以抽象地对动作的所有属性进行研究,而不再需要通过摄影和秒表对动作进行研究,对于还未进行的动作后者无法研究。
2.现代企业,在趋于机械化、自动化的今天,进行动作研究还有何现实意义?在生产现场,最必要的是人、机器和物料,称之为生产三要素。
基础工业工程实验指导书(完整版)————————————————————————————————作者:————————————————————————————————日期:实验1 流程程序分析一、实验目的1、学会用程序分析符号、记录并绘制某产品(或零件、服务)的流程程序图。
2、学会用“5W1H”分析(完成了什么?何处做?何时做?由谁做?如何做?为什么要这样做?)技术发掘问题,用“ECRS”原则来改进程序.二、实验说明1、流程程序分析是以产品或零件的加工全过程为对象,运用程序分析技巧对整个流程程序中的操作、搬运、贮存、检验、暂存五个方面加以记录和考查、分析。
流程程序分析是对生产现场的宏观分析,但它比工艺流程更具体、内容更详细,用途更广泛。
2、运用“5W1H"提问技术,对“操作"、“搬运”、“贮存”、“检验”、“暂存”五个方面进行考查、逐项提问,从而达到考查、分析、发掘问题的目的。
3、在发掘问题的基础上,应用取消、合并、重排、简化四大原则来建立新的程序。
三、实验器材电子天平、电子秒表、计算器、胶带台、胶带、胶水、记录板、A4纸、包装纸、物流箱等。
四、实验分组5~6人一组,1人模拟顾客,1人模拟邮局业务员,1人使用记录板记录,1人使用电子秒表测时,其他人认真观察,做些辅助工作。
五、实验内容及步骤本实验模拟邮局邮包发送流程,可参考下列流程进行:(1)顾客到达。
(流程分析起点);(2)询问业务;(3)等待顾客填单;(4)从顾客手中接邮包和填好的包裹单;(5)包装邮寄物;(6)称重;(7)使用计算器计算邮资;(2元起价,含200克,200克以上按1分/克计算邮资)(8)向顾客收取邮资;(9)登帐(实为计算机操作,这里用手工记账代替);(10)贴包裹单;(11)贴邮票;(12)将包裹放入邮件暂存箱;(13)把包裹单第二联交顾客;(14)顾客离开,服务结束。
实验时,先模拟1~2遍,然后负责记录的同学使用流程图符号记录“邮局业务员”的实际工作流程,绘制流程程序分析简图.同时记录时间和移动距离等参考数据。
《基础工业工程》课程实验教学大纲1、实验课程名称:《基础工业工程》2、实验课程名称(英文):Fundamental Industrial Engineering3、课程代码:12001604、实验课程性质:5、学时:86、学分:7、使用专业:工业工程8、先修或同修课程:机械工程相关课程、管理科学相关课程等9、开设单位:工程技术学院10、制定实验教学大纲的依据:东北林业大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计划11、本实验课在培养实验能力中的地位及作用:该课程实验主要包括:演示性实验、验证性实验、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属于工业工程及相近专业必修实践型课程。
该实验教学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创新意识为目的,通过教师开发实验室,拍摄电教片等手段来分析验证所学,并提出创新性改善意见,达到理论联系实践,本课程的课堂教学及其实验在培养学生实验能力中起着非常基础性的重要作用,通过本课程的实验可以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及后续课实践环节起铺垫作用。
12.、应达到的实验能力标准: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实验技能和科学研究能力,引导学生利用基础工业工程(工作研究)的基本理论知识,通过实验环节使学生验证所学理论知识并更加深入掌握工作研究的相关理论知识,并能与生产实际相结合,进而全面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
13、实验内容:贯穿于整个教学环节,同步进行的实验,根据教学进度,具体安排以下实验内容。
( 详细实验内容见实验指导书)。
(1)制造企业感性认识实验(2)蓄电池端子座注塑生产人机操作分析和联合操作分析实验。
(3)学生自拟题目设计性实验14、实验成绩考核办法根据学生预习情况、实验操作情况、实验报告的质量、考试成绩和设计研究性实验成绩综合评定,按学生成绩评定办法给出,最终成绩分级为:优、良、中、及格、不及。
15、实验教材、参考资料:《工业工程基础》、《基础工业工程导论》(1)能提供按课程要求实现的人工为主多重复性工作的现场操作环境的电教片(2)百分之一秒表、观测板、观测表格、计算器等(3)以研究工艺程序分析、人机操作分析现场操作环境录像或提供生产实际现场(4)动作摄影分析影片材料或提供生产实际现场18、大纲执笔人:姜雪松19、大纲审定人:朱玉杰《基础工业工程》课程实验指导书实验一:制造企业感性认识实验一、实验目的1 通过观看教师开发实验室自制电教片、使工业工程专业学生对企业特别是工业企业有一个初步的、全面的感性认识,了解各种企业的业务范围和主要生产流程,对工业企业的日常生产计划、组织,实施等方面以及企业文化、企业组织形式及人力资源等情况给出一定了解,为学习后续课程打基础;2 了解企业组织、生产、技术、设备等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以及本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性质、内容及做法,从而达到验证巩固和扩大知识面的目的;3 了解我国企业的管理现状和技术水平,丰富、完善、深化已学到的管理理论、方法和原则,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来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了解我国企业目前的管理状况及存在的问题,同时学习企业进行生产经营管理的先进经验;5 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实验技能和科学研究能力,引导学生利用基础工业工程(工作研究)的基本理论知识,通过实验环节使学生验证所学理论知识并更加深入掌握工作研究的相关理论知识,并能与生产实际相结合,进而全面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
基础工业工程实验报告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对基础工业工程的实际操作,加深对工业工程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实验内容包括流程分析、工作测量、工作站设计等环节。
通过实验,学生将能够掌握工业工程的基本方法和技能,为将来的工程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首先,我们进行了流程分析实验。
流程分析是工业工程的基础,通过对生产流
程的分析,可以找出生产中的瓶颈和浪费,从而提高生产效率。
在实验中,我们选择了一个简单的生产流程进行分析,并使用了流程图和工序分析表进行记录和分析。
通过实际操作,我们深刻理解了流程分析的重要性,也掌握了流程分析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其次,我们进行了工作测量实验。
工作测量是工业工程中的重要环节,通过对
工人工作时间和动作的测量,可以评估工作的标准时间,为工作设计和工资计算提供依据。
在实验中,我们使用了分析表和计时器对工人的工作时间和动作进行了测量和记录。
通过实验,我们了解了工作测量的原理和方法,也提高了我们的观察和记录能力。
最后,我们进行了工作站设计实验。
工作站设计是工业工程中的重要内容,通
过科学合理的工作站设计,可以提高工人的工作效率和舒适度。
在实验中,我们选择了一个简单的工作站进行设计,并考虑了工作站的布局、工具的摆放、工人的动作等因素。
通过实验,我们掌握了工作站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也提高了我们的设计能力和实践能力。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不仅加深了对工业工程理论知识的理解,也提高了我们的
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相信通过不断的实践和学习,我们将能够成为优秀的工业工程师,为工业生产的发展做出贡献。
5.作业评价
工时评价是指对作业者的情况进行打分。
本实验主要以作业速度为依据,如果认为作业者是按正常的速度操作,应打100分;若认为作业者的操作速度大于正常的操作速度,打分应大于100分(如105、110、115等);若认为作业者的操作速度比正常速度慢,打分应小于100分(如95、90、85等)。
工时评价在记录结束时当场进行。
6.数据整理 1)平均值: 单元1:X=9.14s ; 单元2:X=5.61s ; 单元3: X=5.38s ; 单元4:X=5.58s 。
2)标准偏差:
σ=
√∑(X i −X )239i=139
单元1:标准偏差为2.78; 单元2:标准偏差为1.59; 单元3:标准偏差为0.85; 单元4:标准偏差为2.02。
2)用三倍标准差法确定正常值
不在[ ]范围内的数据视为异常数据应该删除。
剔除单元4中第二次观测的值12.93 3) 计算各测时单元的延续时间(T )。
计算各测时单元的正常时间。
4)评价系数=工时评价打分÷100
37 15:47.84 00:06.74 15:54.93 00:07.09 16:00.90 00:05.97 16:07.28 00:06.38 38 16:16.19 00:08.91 16:20.79 00:04.60 16:26.39 00:05.60 16:31.60 00:05.21 39
16:39.12
00:07.52 16:42.08 00:02.96 16:46.18 00:04.10 16:50.39 00:04.21
X= 3,3X X σσ-+39
X 1+X 2+…X 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