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抗日战争史上的百团大战有多少个团
- 格式:doc
- 大小:13.50 KB
- 文档页数:2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中国抗日战争史上的百团大战有多少个团?导语:百团大战有多少个团:据可靠消息称为105个团,在抗日战争时期,就有103、105和115个团等多种说法。
在百团大战期间,较为一致的说法,是10百团大战有多少个团:据可靠消息称为105个团,在抗日战争时期,就有103、105和115个团等多种说法。
在百团大战期间,较为一致的说法,是105个团。
八路军参加百团大战的兵力究竟是多少个团?这次战役,最初名为正太铁道战役或正太战役。
1940年7月22日,八路军总部在《战役预备命令》中,规定八路军参战的兵力不少于22个团。
8月8日,在《战役行动命令》中,要求各参战集团的兵力略有变化,但总兵力仍为22个团。
然而,在战役发起后,实际参战的兵力,骤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八路军参加百团大战的总兵力,究竟有多少个团?这虽然是一个事实问题,但长期以来,在党史军史界和八路军、国民党军的部分指挥员中,说法不一。
在抗日战争时期,就有103、105和115个团等多种说法。
在百团大战期间,较为一致的说法,是105个团。
第一次确认为105个团的是八路军作战科长王政柱。
1940年8月22日,他向彭德怀、左权报告:“正太路30个团,平汉线卢沟桥至邯郸段15个团,同蒲线大同至洪洞段12个团,津浦线天津至德州段4个团,邯郸至济南公路线3个团,代县至蔚县公路段4个团,北平至大同线6个团,辽县至平定公路线7个团,宁武、苛岚、静乐公路线4个团……共计105个团。
”(《彭德怀传》,当代中国出版社1993年版,第218页)彭德怀说,不管是一百零几个团,就叫百团大战好了!从此,正太战役则称为百团大战。
8月26日,国民党军第二战区副司令长官卫立煌转述了朱德、彭德怀的电报,指出:“百团大战除第一一五师主力及山东部未编入战斗序生活常识分享。
抗战主要战役百团大战介绍百团大战是八路军与日军在华北地区的战役,中国抗日战争中由中国共产党所率领的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以下皆以八路军称呼),在1940年8月至1941年1月间发动的以破坏华北日军占领的交通线、矿山为目的的破袭作战(又称晋南游击战)。
以下是为你整理的抗战主要战役百团大战,希望能帮到你。
抗战主要战役百团大战战役情况在1940年下半年,彭德怀指挥八路军一二九师和晋察冀军区等共105个团20余万兵力,对华北地区河北山西的日伪军发动了一次进攻战役。
这次战役共进行大小战斗1800余次,攻克据点2900余个,歼灭日伪军45000余人,给日伪军以沉重打击,鼓舞了中国军民抗战的斗志,增强了必胜的信心。
自1939年冬以来,日军以铁路、公路为支柱,对抗日根据地进行频繁扫荡,并企图割断太行、晋察冀等战略区的联系,压缩八路军的作战空间,推行所谓“以铁路为柱,公路为链,碉堡为锁”的“囚笼政策”。
八路军总部决定发动交通破击战,重点破袭正太铁路和同蒲路北段,给日本华北方面军以有力打击。
在华北交通线中,正太铁路占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横越太行山,是连接平汉、同蒲两条铁路的纽带,是日军在华北的重要战略运输线之一。
八路军的进攻战役首先在正太铁路发起,因此开始称为正太路战役。
[1]1940年7月22日,八路军总司令朱德、副总司令彭德怀、副参谋长左权下达《战役预备命令》,规定以不少于22个团的兵力,大举破击正太铁路。
同时要求对同蒲、平汉、津浦、北宁、德石等铁路以及华北一些主要公路线,也部署适当兵力展开广泛的破击,以配合正太铁路的破击战。
1940年8月8日,朱德、彭德怀、左权下达《战役行动命令》,规定:晋察冀军区破击正太铁路石家庄至阳泉(不含)段;第129师破击正太铁路阳泉(含)至榆次段;第120师破击忻县以北的同蒲铁路和汾(阳)离(石)公路,并以重兵置于阳曲南北地区,阻击日军向正太铁路增援。
要求各部在破击交通线的同时,相继收复日军占领的一些据点。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关于百团大战的故事百团大战的主要内容
导语: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革命根据地在华北地区的武装力量日渐壮大了起来,日本怎么能够忍受自己的被侵略国有这样强大的武装力量存在。
《百
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革命根据地在华北地区的武装力量日渐壮大了起来,日本怎么能够忍受自己的被侵略国有这样强大的武装力量存在。
《百团大战》剧照
于是日本军队于1939年年中,开始对他们忌惮的中国共产党的敌后革命根据地进行扫荡。
但是中国共产党的武装势力在敌后革命根据地不是一天两天,早已根深蒂固,想要拔除不是一次两次的扫荡就可以做到的。
到1939年入冬以后,日本军队就想要利用自己在铁路和公路上的优势来制定一个“囚笼计划”来将中国共产党在太行和晋察冀的联络给切断,然后各个击破。
日本军队的“囚笼计划”主要是日军在华北地区重要的交通线正太铁路为笼子的支柱,再用公路作为笼子的链条,最后用碉堡作为铁锁,牢牢的将中国共产党在华东地区的敌后革命根据地锁在笼子里面,来打压中国共产党在华北地区的作战能力,压缩中国共产党在华北地球的作战空间。
1940年7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总部对于日军的“囚笼计划”作出了应战的预备命令,以破袭日军的主要交通干道正太铁路和其他主要公路和桥梁来遏止日军南进的步伐。
同年8月8日,总部以总司令朱德、副总司令彭德怀和副参谋长左权为指挥官,下达了突击正太铁路战役的行动命令。
战役开始后,中国共产党的队伍不断在壮大,到了第三天已经达到了一百零五个团、二十余万人的规模,因而此次战役被称为百团大战。
生活常识分享。
百团大战真相是什么百团大战是中国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八路军、新四军与日军在中国华北地区晋察冀边区发生的一次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战役。
那么你知道百团大战的真相吗?一起来看看小编给大家精心准备的资料,欢迎阅读!不可不说的百团大战真相百团大战的起因之前八路军在山西,河北,山东和国军的摩擦就不写了,不是这一章的内容。
现在也是敏感时期,写不得!单纯就百团大战来说一说!为什么要打百团大战?当时和随后一共有三种解释!第一:八路军从建军以来,并没有打过什么大仗。
所谓平型关当时宣传为歼灭日3000人甚至1万人,实际歼灭日军只有800多人,而且基本都是辎重部队。
这种规模的战斗,国军打了无数。
远的不说,就老萨最近写的枣宜会战,张自忠率领38师一仗就歼灭日军1400多人,这批日军还主要是野战部队。
八路军自称的若干战斗,数据均有很大水分,有些战斗是否存在都只得怀疑,这点老萨会另外写文章说明。
但即使我们自称的战绩,基本也赶不上平型关的规模。
这并不稀奇,也是比较符合真实历史的。
这尚且其次,关键是八路军在河北,山西,山东等地不断和国军火拼,前后吃掉了国军近10万大军。
当时的媒体还是很多的,八路军不可能一一控制,由此所谓游而不及,消极避战,专打国军也是形容八路军的标准词汇。
彭德怀也回忆到:一九四○年二月,敌伪顽在华北地区制造谣言来迷惑群众,主要是挑拨八路军与地方民众的关系。
如说:“八路军游而不击”、“专打友军,不打日军”。
有一部分人上了圈套,而对八路军产生了怀疑。
广大人民群众迫切要求给敌伪以沉重打击。
彭德怀又说:我认为百团大战在军事上是打得好的,特别是在打了反磨擦战役之后(指袭击国军华北部队),必须打反日的百团大战,表示我们是为了抗日才反磨擦的。
这才能争取广大的中间势力。
在当时,只有抓住敌后的敌后空虚,给予突然猛袭,才能有力地调动敌人,给予打击,恢复大片抗日根据地。
在敌后碉堡密布的情况下,组织这样统一有计划的破袭,是不容易的。
百团大战总结百团大战是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一场具有重要意义的战役,对中国抗战的胜利起到了关键性的推动作用。
通过一千多个抗日武装集团的联合行动,成功地将日军压制在一定程度上,为中国的抗日事业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和空间。
首先,百团大战展现了中国人民大无畏的精神和极高的战斗力。
在严峻的战争形势下,中国人民组织起航空、地面、水上三个方面的百团作战,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壮丽景象。
各个抗日武装集团相互合作、互相配合,以顽强的意志和无畏的勇气,与敌人进行顽强抗击。
这种精神感召了广大的民众,激发了他们的爱国热情和对胜利的渴望,为整个战争注入了强大的力量。
其次,百团大战对于中国共产党的战略和战术思想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百团大战在战争动员和战术指导方面都做出了创新尝试,其中包括北方百团大战和华北百团大战。
北方百团大战以游击战为主要战术手段,采取迅速出击、迅速撤退的战略思路,成功地给日军制造了巨大的困扰。
华北百团大战则以运动战为主,通过灵活机动的战术,有力地打击了敌人的防线。
这些战略和战术的创新为后来的抗日战争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对于中国共产党的军事理论和指导思想有着深远的影响。
另外,百团大战还对于国民党政府和军队的地位和形象产生了重要影响。
在抗日战争初期,国民党政府和军队都存在着一些问题,无法有效地组织抗战。
而在百团大战中,国民党政府积极响应了中国共产党的号召,组织了大规模的抗日武装集团,并取得了一定的战果。
这一举动使得国民党政府在国内和国际上的形象得到了显著改善,增加了其在抗日战争中的地位和声望。
同时,这也为国共两党的合作奠定了基础,为抗日战争的胜利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最后,在百团大战中,中国人民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了重要战果,对于提高民众的士气和凝聚力起到了重要作用。
百团大战以军事战略为核心,加上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和支持,彰显了中国人民的团结和集体力量。
这种集体协作的事例在抗日战争中还有很多,充分证明了中国人民的凝聚力和自我管理能力。
2023年电影百团大战观后感(精选44篇)电影百团大战观后感篇1星期四,谯老师用多媒体给同学们放了一部关于历史战争的电影——《百团大战》。
百团大战的主角是彭德怀。
他带领着一百多个团,冲破了日军的"囚笼",鼓励着中华人民,是抗战历史上光辉的战迹!百团大战中,最让我感动的是,娘子关这一仗。
娘子关是铁路运输要地。
这一天,八路军以血肉之躯夺取了娘子关:八路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打得日军措手不及。
于是,日军的装甲车前来支援,我方伤亡惨重,唯一的办法就是用火车来撞。
可轨道不同,八路军只好冒着枪林弹雨,扳动轨道,让火车换道。
可装甲车的火力太强,八路军上一批就倒下一批。
一连连长为了减少伤亡,身中百弹,终于推动轨道,撞毁了装甲车。
经过几小时的激烈战斗,我们终于夺下了娘子关。
在血海中,五星红旗随风高扬;在阳光下,鲜血染红了娘子关。
向英雄致敬!如果没有这些烈士,就没有今天的我们。
所以我们要热爱生活,珍惜生命,共同创建更加幸福的中国!电影百团大战观后感篇2今天,我看了抗战大片《百团大战》。
影片主要讲述了我们中国军队和日本法西斯作战的故事。
看完这部电影,我有两个感受:第一,日本人真残忍啊!他们的政策是:杀光、抢光、烧光,在他们的铁蹄下,一村子的人都被他们杀光了,就连正在生孩子的产妇都不放过。
日本人的手段实在让人厌恨,我都想冲出去打他一顿。
这种深仇大恨,我们永世不忘!第二,中国军队可真勇敢,虽然战争是残酷的,随时都有牺牲的可能,但还是勇敢的先前冲。
这部电影里旗手的一句话,让我永远记在心中:人在,旗在。
人不在,旗也在。
这话充分体现了中国人不怕死的精神。
这场激烈的战斗中,虽说我军也牺牲了不少战士,但正义永远会战胜邪恶,中国人必胜!最后,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这场胜仗让日本人知道,我们中国人不是好惹的,是不会屈服的,你们想打,我们就奉陪到底!中国军人真勇敢,向我们的英雄致敬!电影百团大战观后感篇39月1日在公司的组织下,观看了《百团大战》。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历史上著名的百团大战具体发生在哪一年?导语:百团大战时间:百团大战指在1940年8月至12月抗日战争期间由中国共产党率领八路军主力一百余个团与当地民兵共约40万人发动的对日战役。
根据百团大战时间:百团大战指在1940年8月至12月抗日战争期间由中国共产党率领八路军主力一百余个团与当地民兵共约40万人发动的对日战役。
根据资料的不同也有个方投入约20万兵力进行战争的纪录。
日本军队在占领广州、武汉形成了一条北起山西、东至贵州的广阔战线,又面对其占领区内此起彼伏的反抗斗争,处于战略要求日本放弃了以国民政府为主要目标的战略,准备太平洋地区的战场与美国决战。
转而以抗日根据地为目标,进而巩固已有占领区。
因此自1938年秋日本便开始大规模的政治诱降,希与国民政府议和。
在这种情况下,抗日战争进入了相持阶段。
而汪精卫于1940年3月在南京成立另一个“国民政府”,展开受到争议的叛国运动。
此时美、英两国也在面对法西斯力量令人窒息的压力,希望以国民政府的退让换取德日进攻苏联的承诺。
1939年初,面对日本政治攻势的国民政府反共投降的倾向日见明显,中国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则确定了一系列违背抗日统一战线的举动,并展开对日秘密谈话,希望展开停战谈判。
在这种情况下,悲观、失望和投降妥协的思想弥漫在国民党统治区。
中国面临着空前的新危机。
在抗日根据地由于共产党在日本在华主要战略要地华北的发展日渐壮大,日本军队在1939年夏季,集中了分散在长城、华北、东北的部分军队,以铁路、公路等交通线为依托,对华北地区的抗日力量连续发动大规模扫荡,并在荒原挖沟筑堡试图阻碍抗日力量的进攻,实行“以铁路为柱,公路为链,据点为锁”的“囚笼政策”,借此控制并逐渐缩生活常识分享。
百团大战观后感400字作文7篇我们无需承受着战火的硝烟,只需要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百团大战是中国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八路军、新四军与日军在中国华北地区晋察冀边区发生的一次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战役。
说到这里,同学们知道怎么写百团大战观后感400字作文吗?小编整理了相关范文,接下来欢迎查阅:百团大战观后感400字作文百团大战观后感400字作文1几乎所有的人都知道,我们伟大的中国有着五千年悠久的历史,而又有谁知道,我们这只散发着金色光辉的公鸡经受过日本鬼子的多少变大和折磨?有多少人死于日本鬼子的刺刀下?于是中国人民纷纷反抗,就这样,百团大战开始了。
百团大战是中国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战争,一共有五个月之久由于这次战役有约一百多个团参加,所以就叫做百团大战,我很佩服参加抗日战争的英雄们,明明知道出去参军很可能丢掉性命,从此再也看不见明媚的阳光,家人的笑脸,但他们不怕死亡的危险,继续勇往直前,因为在他们心中只有一个信念,那就是保卫我们的大好河山,把日本鬼子赶出我们领土。
我们一定要学习那些在百团大战中获得胜利的勇士们,同时不忘国耻,才能更好的建设祖国---那只永远辉煌的金鸡。
百团大战观后感400字作文2这周星期四晚上,我们观看了影片《百团大战》。
这部影片战争场面气势磅礡,全片爱国主义精神贯穿始终,令我热血沸腾。
电影的幕布徐徐拉开,战火笼罩了整个屏幕,张自忠将军飞快地发着电报,这一次如果还守不住我们的土地,他不会再走了。
在后来的战争中,长官们都献计献策,战士们也都越战越勇。
在一次战争中,日军战据了一座重要的山头,我们的战士上去一会被击毙一个。
但方法总比困难多,我们的部队指挥官想了一个好办法,把山体掏空,在里面塞满了炸药,再引爆。
只听“蹦”的一声,日本军队有的被炸飞,有的被炸得粉身碎骨,无一幸免。
就这样,八路军克服重重困难,打了一场又一场的胜仗。
最后,日本人终天投降了。
看到这里,我不禁为我们中华民族的勇敢和智慧感到骄傲和自豪。
百团大战观后感100字百团大战观后感100字百团大战观后感100字篇一下午,我在庭州影院观看《百团大战》,当我看完这部电影,眼睛里含着泪水,久久不想离开影院。
这部电影真实地再现了中国抗日战争时期,日本帝国主义在华北加紧推行以铁路为柱,公路为链,碉堡为锁的囚笼政策,为了粉碎的囚笼政策,八路军在华北地区使用105个团的兵力,向日军占领的交通线和据点发动的大范围进攻,拔掉了敌人碉堡,据点,炸毁了铁路,桥梁,公路,使日军的交通线瘫痪.这就是著名的百团大战。
整部影片主题鲜明,视野开阔,制作精良。
历史人物英明神武、故事情节真实感人、战争场面气势磅礴、真实震撼。
我被影片所展现出抗日军民,齐心协力,前仆后继,同日本侵略者浴血奋战中表现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不怕牺牲的战斗精神所感动。
影片以爱国主义精神贯穿始终,令我热血沸腾。
心灵受到极大震撼。
影片中的一幕在娘子关火车站,一辆日寇装甲车沿着铁路向八路军战士扫射,许多战士牺牲,为了胜利,必须火车撞上日军装甲车,两车必须在同一轨道上,为抢扳道岔,经过激烈争夺,反复冲杀,多少八路军战士前赴后继,英勇牺牲,最终,有一名八路军战士用自己身体压倒扳道岔,使铁轨连在一起,火车撞飞装甲车,消灭了敌人。
取得胜利。
篇二几乎所有的人都知道,我们伟大的中国有着五千年悠久的历史,而又有谁知道,我们这只散发着金色光辉的公鸡经受过日本鬼子的多少变大和折磨?有多少人死于日本鬼子的刺刀下?于是中国人民纷纷反抗,就这样,百团大战开始了。
百团大战是中国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战争,一共有五个月之久由于这次战役有约一百多个团参加,所以就叫做百团大战,我很佩服参加抗日战争的英雄们,明明知道出去参军很可能丢掉性命,从此再也看不见明媚的阳光,家人的笑脸,但他们不怕死亡的危险,继续勇往直前,因为在他们心中只有一个信念,那就是保卫我们的大好河山,把日本鬼子赶出我们领土。
我们一定要学习那些在百团大战中获得胜利的勇士们,同时不忘国耻,才能更好的建设祖国---那只永远辉煌的金鸡。
历史论文:关于‚百团大战‛二年二十四班韩兆璇百团大战是中国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八路军与日军在中国华北地区发生的一次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战役。
1940年,日本再次组成好战的近卫内阁。
为进一步扩大侵略战争做准备。
侵华日军一面积极推行对蒋介石的诱降活动,一面以大规模军事行动和对成都、重庆的狂轰滥炸逼蒋求和。
‚东方慕尼黑‛的乌云笼罩着中国大地。
为了克服投降危险,振奋全国人民的抗战信心,粉碎日寇对我抗日根据地施行的‚囚笼政策‛,我华北军民在八路军副总司令彭德怀的直接指挥下,发动了震惊中外的‚百团大战‛。
百团大战是日军对中共在华北力量认识的重要转折点。
日军在受到百团大战的强烈打击后,加深了对中共力量的认识,全方位调整了在华北的反共政策:一度加强在华北的兵力;制定‚肃正建设三年计划‛;加强对中共的情报工作;加强伪政权与武装;制造封锁沟、墙和千里无人区;利用伪新民会宣传反共。
开展了五次治安强化运动和对华北各抗日根据地空前规模的残酷‚扫荡‛。
这对中国抗战局面和中共政策制订均发生了重要影响。
长期以来,笔者一向认为,百团大战是华北日军对中共力量认识的转折点。
笔者在《抗日战争研究》1997年第3 期上曾发表过《百团大战前华北日军对中共力量的认识和对策》一文,文中,从日军对中共情报工作,对伪政权与伪军警的利用以及兵力部署的特点等方面,分析论证了华北日军对中共力量的认识不足问题,并指出;‚这种认识不足,集中表现在,日本认为共军只能打零星的、小规模的游击战,完全没有考虑或预测到中共能集中兵力打大规模的运动战。
‛也可以说,那时日本侵华军实力已经不足。
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牵涉了太多的国家,而它本身又只是一个小小的岛国,所以就没有充足的兵力来侵略别国了。
‚贪多‛也是造成日本失败的重要原因。
而骄傲轻敌,更是使日本渐渐被赶到中国‚边境‛。
所以,我们都知道,抗日战争后期,日伪军的打法也逐渐变成了‚先被动挨打,再进行扫荡来报复‛。
共产党的军队很会抓住机会,便趁机打击侵华日军,才使日军大败。
百团大战有多少个团:
据可靠消息称为105个团,在抗日战争时期,就有103、105和115个团等多种说法。
在百团大战期间,较为一致的说法,是105个团。
八路军参加百团大战的兵力究竟是多少个团?这次战役,最初名为正太铁道战役或正太战役。
1940年7月22日,八路军总部在《战役预备命令》中,规定八路军参战的兵力不少于22个团。
8月8日,在《战役行动命令》中,要求各参战集团的兵力略有变化,但总兵力仍为22个团。
然而,在战役发起后,实际参战的兵力,骤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八路军参加百团大战的总兵力,究竟有多少个团?这虽然是一个事实问题,但长期以来,在党史军史界和八路军、国民党军的部分指挥员中,说法不一。
在抗日战争时期,就有103、105和115个团等多种说法。
在百团大战期间,较为一致的说法,是105个团。
第一次确认为105个团的是八路军作战科长王政柱。
1940年8月22日,他向彭德怀、左权报告:“正太路30个团,平汉线卢沟桥至邯郸段15个团,同蒲线大同至洪洞段12个团,津浦线天津至德州段4个团,邯郸至济南公路线3个团,代县至蔚县公路段4个团,北平至大同线6个团,辽县至平定公路线7个团,宁武、苛岚、静乐公路线4个团……共计105个团。
”
(《彭德怀传》,当代中国出版社1993年版,第218页)彭德怀说,不管是一百零几个团,就叫百团大战好了!从此,正太战役则称为百团大战。
8月26日,国民党军第二战区副司令长官卫立煌转述了朱德、彭德怀的电报,指出:“百团大战除第一一五师主力及山东部未编入战斗序列外,余均参加。
”“共一百零五个团”。
(《百团团大战历史资料选编》,解放军出版社1991年7月版,第223页)8月27日,八路军参谋长叶剑英向蒋介石转报八路军兵力部署时指出:“百团大战除职部之一一五师主力、山东部队未编入战斗序列外,一二0师、一二九师、晋察冀军区各部主力及决死队之请示参战,部署计一0五个团。
这是华北抗战以来空前未有之积极主力(动)向敌进攻。
”(《百团大战历史资料选编》,解放军出版社1991年版,第149页)9月20日,朱德在延安庆祝百团大战胜利暨九一八事变九周年大会上,第一次公布了八路军参加百团大战的兵力,也是105个团。
他说,这次大战,还没有包括八路军的全部,山东方面的部队参加,参加的只是在晋察冀绥的八路军和决死队,一共105个团。
22日,延安出版的《新中华报》登载了八路军总司令部和野战政治部于14日公布的关于百团大战第一阶段的战绩,也是105个团,指出:“我参
战各团纵横散布广大地域,均能在统一意志之下,英勇用命,严守纪律,在基本上完成了自己所负担之任务。
除正规军、地方军共百0五团参战外,各地游击队均积极参战,各区之民众配合作战,及破坏极为踊跃。
”(《百团大战历史文献资料选编》,解放军出版社,1991年,第399页)
百团大战结束后,则出现了103和115个团之说。
1944年8月上旬,彭德怀向美军观察组介绍了八路军七年来在华北抗战的情况时,指出:百团大战使用兵力达103个团。
1945年3月,八路军政治部在《抗战八年来的八路军与新四军》一书中写道:1940年8月20日,八路军出动115个团。
在“文化大革命”非常时期,身处逆境的彭德怀回忆百团大战时说:共有104团。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关于八路军参加百团大战的实力,仍有多种说法。
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部编著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史》第2卷“八路军发动百团大战”一节中,写道:共105个团,20余万人。
持105个团之说的还有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编著的《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卷。
袁旭认为,八路军参加百团大战的实力之所以出现各种不同的说法,是因为以往的统计把参战团次算作参战团数,以至出现误差,百团大战“实际参战部队约80个团左右”。
(《抗日战争研究》杂志,1991年第2期,第227页)周小宁就此提出质疑,发表《百团大战参战兵力究竟有多少》一文,认为:“袁文关于八路军参加百团大战的兵力计算,既有重复,也有遗漏、疏误的问题,应该是“共计105个团”。
(《军事历史》杂志,1992年第5期,第37页)本人认为:叶剑英于1940年8月27日向蒋介石的报告和朱德于9月20日的讲话中,均认为是105个团,这种说法,是在当时战役刚刚开始且尚在进行的情况下提出的,是可信的,应确定为105个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