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肥类保健食品违禁添加药物现状及特点
- 格式:pdf
- 大小:114.28 KB
- 文档页数:2
一、当前保健品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在保健食品中非法添加化学药品甚至违禁药品。
对于服用保健食品的人来说,它所起的保健作用需要经过一段时间后才能显现出来。
怎样才能使保健食品迅速见效呢?一些不法生产企业在保健食品中擅自添加药品,以求在短时间内取得较好“疗效”。
保健食品里添加药品主要出现在减肥、调节血糖以及抗疲劳产品中。
所添加的药品也是五花八门,且大多是需要在医生指导下服用的处方药。
2004年5月,海口五洲保健食品有限公司送审的33个保健食品中,其中29个违规加入枸橼酸西地那非。
2005年6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和卫生部通报了“苦乐康”胶囊等14种保健食品因被查出含有化学药物被下令停止销售。
有的利欲熏心的生产厂家不顾消费者的生命健康,甚至添加国家命令禁止的禁药。
来我局投诉的就有一起因服用“苦乐康”胶囊一周后死亡的事例。
(二)篡改、假冒保健食品批准文号。
一些保健食品将普通食品批号“卫食字”擅自改为“卫食健字”或“国食健字”;有的将保健食品、保健品批号擅自改为药品批准文号“国药准字”;还有一些根本没有获得批准的三无产品直接冒充保健食品或药品,在包装上印制以上文号。
这样,它们就批着合法的“外衣”堂而皇之地出现在消费者面前,让普通消费者无法辨认。
(三)擅自篡改包装、标签和说明书内容。
有的保健食品虽然经过批准,但为了扩大市场,诱使不明真相的人购买,就会超出审批部门批准的功能范围,在包装标签上肆意扩大、添加产品功能,有的甚至添加只有药品才具有的适应症和功能主治,误导消费者。
(四)进行违法广告宣传。
在我市一年多的保健食品广告监测工作中,就在电视和报纸上发现并移交了20起违法保健食品广告。
保健食品如果宣传得好,卖得好,在短时间内即可获得非常丰厚的利润,一些企业就不考虑长远发展,而把主要精力放在广告上,大赚一笔后可能就改做其他项目了。
他们虽然在包装上不夸大,但在进行广告宣传时,却肆意夸大。
他们或在小报小刊上发布虚假广告,或印制宣传手册散发给晨练的老年人,或利用营销人员举办知识讲座并免费赠送礼品等欺骗群众。
中国减肥药的安全性与效果评估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减肥已经成为现代人关注的一个热门话题。
在中国市场,各种减肥产品层出不穷,其中减肥药备受关注。
然而,面对众多品牌和种类的减肥药,很多人都担心它们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本文将对中国减肥药的安全性与效果进行评估,并给出一些建议。
1. 目前市场上的减肥药种类繁多,但其中有一部分产品存在安全隐患。
一些减肥药以草本植物为原料,声称能够快速燃烧脂肪。
然而,这些草本植物的功效和安全性并没有得到充分的科学验证,可能会导致一些不良反应,如心脏问题、消化系统问题等。
因此,在选择减肥药时,消费者应注意产品的成分和所依据的科学研究。
2. 有些减肥药在减肥效果方面具有一定的作用,但可能带来一些副作用。
例如,某些减肥药含有强烈的利尿成分,虽然可以减轻体重,但会导致脱水和电解质紊乱等问题。
因此,在使用减肥药的过程中,消费者必须严格遵循药物说明书上的剂量和使用方法。
3. 中国减肥药市场存在一些假冒伪劣产品。
这些假冒伪劣产品虽然标榜有显著的减肥效果,但实际上可能含有未经批准的药物成分,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威胁。
因此,一定要购买来自正规渠道、有相关认证的产品,杜绝购买来源不明的减肥药。
4. 正确的饮食和运动对于减肥来说是最基本的。
减肥药只能作为辅助手段使用,而不应成为唯一的减肥方式。
合理的饮食结构和适当的运动可以帮助人们减少体重,提高健康水平,而且不带来额外的风险。
综上所述,中国减肥药在安全性和效果方面存在一定的挑战。
消费者在购买减肥药时应慎重,选择正规渠道购买,并咨询专业医生或药师的意见。
饮食和运动是更为可靠的减肥方法,应当优先考虑。
通过健康的饮食习惯和适当的运动,我们可以更安全、有效地减肥,达到健康的体重管理目标。
注:本文所提供的内容仅供参考,请在使用减肥药或进行任何减肥相关活动之前咨询医生或药师的专业意见。
减肥违禁成分减肥是现代社会中很多人关注的话题,但是为了追求快速瘦身,有些人会选择使用一些不安全的产品或方法,这些产品或方法中可能含有一些违禁成分,对健康造成潜在的危害。
在进行减肥的过程中,我们应该警惕这些违禁成分,避免对自己的健康造成伤害。
首先,我们要警惕一些含有激素成分的减肥药物。
激素成分对身体的影响是非常大的,长期使用可能会导致内分泌失调,甚至引发一些严重的疾病。
因此,在选择减肥药物的时候,一定要仔细查看成分表,避免购买含有激素的产品。
其次,一些含有禁药成分的减肥产品也是我们需要警惕的对象。
有些药物中可能含有一些被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成分,这些成分可能会对身体造成损害,甚至危及生命。
因此,在购买减肥产品的时候,一定要选择正规渠道,避免购买到含有禁药成分的产品。
此外,一些含有大量咖啡因或其他兴奋剂的减肥产品也是我们需要远离的。
这些成分会对心血管系统和神经系统产生刺激作用,长期使用可能会导致心律失常、神经衰弱等问题。
因此,在选择减肥产品的时候,一定要避免购买含有大量兴奋剂的产品,保护自己的身体健康。
最后,一些含有植物毒素或其他有害物质的减肥产品也是我们需要警惕的。
有些减肥产品宣称是纯天然的,但是其中可能含有一些对人体有害的植物毒素或其他有害物质,长期使用可能会对肝脏、肾脏等器官造成损害。
因此,在购买减肥产品的时候,一定要选择可靠的品牌,避免购买到含有有害物质的产品。
综上所述,为了保护自己的健康,在进行减肥的过程中,我们一定要警惕一些含有违禁成分的产品或方法,避免对身体造成损害。
选择健康的饮食和适量的运动是最安全、最有效的减肥方法,希望大家能够珍惜自己的健康,远离违禁成分,远离不健康的减肥方式。
8种减肥违禁保健品
央视国际消息:卫生部26日公布了全国减肥类保健食品的抽检结果,8种含有违禁成分的减肥类保健食品被撤销了保健食品批准证书。
卫生部组织全国各卫生监督部门,抽检了118种减肥类保健食品,其中,8种产品经国家体育总局运动医学研究所兴奋剂检测中心检验证实,含有禁止在食品中添加的违禁药物成分。
卫生部调查属实后,召开了听证会,撤销了这8种减肥类保健食品的保健食品批准证书。
12家生产这些产品的企业被吊销了卫生许可证,逐出保健食品市场。
北京御宝堂保健化妆品有限公司、济南隆格医药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欣美姿减肥片”,含有“去氢表雄酮”成分。
上海倩飞贸易有限公司生产的“纤妃纤维片”,含有“去甲麻黄素”成分。
武汉市洪山生源医药技术研究所、珠海市康尼有限公司生产的“贝美牌秀身材减肥胶囊”,含有“双氢克尿噻”成分。
陕西高贵瘦身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高贵牌高贵美体减肥胶囊”,含有“西布曲明”成分。
北京华卫康科技有限公司、咸阳妇康保健品有限公司生产的“宿旨牌秀复胶囊”,含有“西布曲明”成分。
北京中卫健科技技术咨询有限公司、咸阳大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生产的“赘克牌丽尔胶囊”,含有“西布曲明”成分。
陕西澳美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澳美欣减肥胶囊”,含有“西。
减肥药违禁成分列表在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自己的身材和健康,因此减肥成为了许多人的追求目标。
在减肥过程中,一些人会选择使用减肥药来帮助自己达到理想的体重。
然而,我们也要警惕减肥药中可能存在的违禁成分,这些成分可能对我们的健康造成严重的危害。
因此,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些常见的减肥药违禁成分,以便在购买和使用减肥药时能够做出明智的选择。
1. 麻黄素。
麻黄素是一种常见的违禁成分,它具有兴奋神经系统、增加心脏负荷、升高血压等作用。
长期使用含有麻黄素的减肥药可能会导致心脏病、中风甚至死亡。
因此,我们在购买减肥药时要特别留意产品的成分表,避免购买含有麻黄素的产品。
2. 苯丙胺。
苯丙胺是一种兴奋剂,它具有类似于安非他命的作用,能够抑制食欲、增加代谢率。
然而,长期使用含有苯丙胺的减肥药可能会导致成瘾、心脏病、脑血管疾病等严重后果。
因此,我们要警惕含有苯丙胺的减肥药,避免因为减肥而伤害自己的健康。
3. 利尿剂。
一些减肥药中含有利尿剂成分,利尿剂能够增加尿液排泄,从而导致体重的暂时性下降。
然而,长期使用利尿剂会导致身体脱水、电解质紊乱等问题,严重的话甚至会危及生命。
因此,我们要避免使用含有利尿剂成分的减肥药,选择更加安全的减肥方式。
4. 甲状腺素。
甲状腺素是一种用于治疗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药物,它具有增加代谢率、促进脂肪分解的作用。
然而,过量使用甲状腺素会导致甲状腺功能亢进、心律失常等严重后果。
因此,我们要慎重选择含有甲状腺素的减肥药,避免因为减肥而损害自己的健康。
5. 长效性胰岛素。
长效性胰岛素是一种用于治疗糖尿病的药物,它能够降低血糖、促进脂肪分解。
然而,长效性胰岛素对于非糖尿病患者来说,使用后可能会导致低血糖、神经系统损伤等严重后果。
因此,我们要避免使用含有长效性胰岛素的减肥药,选择更加安全的减肥方式。
总之,我们在选择减肥药时要格外谨慎,避免购买和使用含有违禁成分的产品。
除了通过减肥药来减肥,我们还可以通过均衡饮食、适量运动等健康的方式来达到减肥的目的。
我国保健食品违法添加药物现状分析作者:何苑晶吴晖来源:《中外食品工业》2013年第10期摘要:近年来我国保健食品发展速度较快,但是相对应的法规体系的出台和市场监管力度远远跟不上整体行业的发展需求,导致了部分不法商贩通过在产品中添加违禁的药物片面追求快速的效果。
这样的产品流向市面上对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合法权益造成了严重损害。
本文针对近年来市面上频繁出现的保健食品中非法添加药物事件进行分析和研究,并综合国外的经验和制度对于完善我国保健品管理体系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保健食品违法药物现状分析中图分类号:TS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336(2013)20-0033-02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身体健康的需求变得越来越旺盛,社会上充斥着大量的保健食品,用于满足人民日益不断提高的生活需求。
但是目前有不少的不良商家,出于自身的商业目的。
通过在保健食品当中添加一些违纪的药物以达到快速见效的效果,但是药物毕竟不等同于保健品,尤其是个别药物存在长期服用容易导致慢性中毒、引起并发症等大量不良反应。
属于国家明文禁止必须在医嘱下服用的药品。
由于市场需求的旺盛增长,市场上保健食品的种类、数量的急剧膨胀,和我国现行陈旧的保健食品管理监督制度之间形成了强烈的矛盾,本文通过对市面上保健食品违法添加药物的现状进行分析和探讨,希望能够为规范保健食品市场提供一些有用的建议。
1 我国保健食品行业的现状所谓保健食品,我国在2005年颁布的《保健食品注册管理办法(试行)》中,有明确的定义。
其与食品与药品之间存在区别,但是又没有非常明确的界限。
一般而言,保健食品的被包含在食品类别之内,属于特定保健功能的食品。
保健食品也不等同与药品,它并不能对疾病进行针对性的治疗,但是对于提高人体免疫力和疾病的预防,有着特殊的效果。
最容易辨别的地方就是,保健食品审批的文件批号是“国食健字”或“卫食健字”,而药品的则是“国药准”。
保健食品中添加违禁药物情况及检测方法研究进展保健食品是近二十年在国内外兴起的新兴食品,系指具有特定保健功能的食品,即适用于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调节机体功能,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的食品。
近几年来,随着科学技术不断进步,保健食品生产工业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种类迅速增加,特别是我国加入WTO以后,国外企业纷纷抢占国内市场,进口保健食品品种和数量大幅度上升。
同时,该领域利用高技术手段做假的不法行为也时有发生。
据有关调查结果显示,近两年我国已知的非法添加药品、防腐剂及非食品成分的保健食品有200多种。
保健食品添加违禁成分或掺假,不仅导致不良后果引发的一系列问题和纠纷,而且在使用者不知情的条件下,将产生极大的毒副作用,不断引起人们对保健品背后隐患的担忧。
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明令禁止在保健食品中添加药物;批准生产销售的保健食品,在其产品广告中禁止宣传疗效作用。
但现在市场上有些不法厂商,在保健食品中滥加药物,在广告中非法宣传疗效,欺骗和诱使消费者购买服用,致使当今滥用保健食品现象极为普遍。
殊不知,药品和保健食品是两个绝然不同的概念,误用加入药物的保健食品危害很大,这是应当引起人们清醒认识和严肃对待的问题。
本文介绍了可用和禁用于保健食品的中药、保健食品中常添加的违禁药物和危害,并就近年来保健食品中常添加的违禁药物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1 保健食品与一般食品和药品的区别[1]1.1 保健(功能)食品保健食品是指声称具有特定保健功能或者以补充维生素、矿物质为目的的食品,即适宜于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调节机体功能,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并且对人体不产生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的食品。
1.2保健(功能)食品和一般食品的区别保健食品与普通食品、药品有着本质的区别(表1),保健食品是指具有特定保健功能的食品。
作为食品的一个种类,保健食品具有一般食品的共性,既可以是普通食品的形态,也可以使用片剂、胶囊剂、颗粒剂、丸剂、口服液等多种特殊剂型,但保健食品的标签和说明书必须标示保健功能。
我国保健食品现状及监管分析(同名25063)3.2 我国保健食品存在的问题我国保健食品市场潜力发展较大,新产品不断涌现,但是在生产、经营、广告等方面存在一定问题,使保健食品存在严重的信任危机。
3.2.1 保健食品生产企业非法添加化学药物问题。
一些保健食品生产企业为突出产品的功效,违法在保健食品中添加化学药物,如在减肥类产品中非法添加西布曲明、酚酞等,在抗疲劳产品中非法添加枸橼酸西地那非、他达那非等;在辅助降血糖产品中非法添加苯乙双胍、格列本脲等,对消费者身体健康构成严重威胁。
3.2.2 一些保健食品生产企业违规生产、委托生产问题。
部分保健食品企业为了节约生产成本,在生产过程中违反《保健食品良好生产规范》的要求,还有个别企业不按照批准的配方、工艺组织生产,给产品安全留下了隐患。
另外,保健食品生产委托加工现象普遍,由于委托双方各自所负的责任不够明确,难以保证产品质量,而目前对委托加工行为没有专门的管理规定,存在不少监管漏洞,同时,异地委托加工也加大了保健食品监管的难度。
3.2.3 非法经营保健食品的问题保健食品经营过程中不法行为日益严重,主要表现有:一是盗用合法保健食品批准文号生产;二是将普通食品虚编功能当做保健食品进行宣传和销售;三是在产品广告中极度夸大特殊功效,擅自在产品中添加化学药物;四是以“专家诊疗”、“免费义诊”等形式,骗取消费者的信任,诱导其购买产品;五是通过发邀请函、开办免费知识讲座等,将老年消费者聚集到临时租用的饭店、会议室等公共场所,通过免费试用及雇用“药托”等多种形式,诱导消费者盲目购买其推销的产品。
3.2.4 保健食品虚假宣传问题保健食品不实宣传以及虚假违法广告已成为消费者反映强烈的问题,一些保健食品经销商为牟取暴利,利用广播电视等媒体大肆进行虚假宣传,夸大产品功效,误导消费者。
一是不法分子以普通食品文号、食品生产许可证号、地方食品批准文号等冒充保健食品销售[6];二是产品标签不按批准内容印制,擅自增加保健功能,扩大适用人群,故意混淆食品与药品的界限;三是虚编疗效,宣传产品具有治疗疾病的作用。
减肥产品市场调查报告当中国社会走出物质匮乏时期,满足人们温饱不再成为一个难题的时候,“减肥”在中国城市尤其是大都市的女性中间,已经成为一种颇为流行的风尚。
接下来由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减肥产品市场调查报告,欢迎大家阅读!随着我国肥胖者日众,减肥食品市场空间越来越大,无数商家竞相掘金。
与此同时,市场的无序和混乱触目惊心:随意添加化学药物成分,胡乱进行广告宣染,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身心健康和经济利益,甚至危及百姓生命。
今年,日本一女大学生因服用广州野马生物保健品公司生产的“天天素清脂胶囊”致死。
由此,国内减肥保健食品市场不规范行为甚至开始被海外关注。
数百亿的市场空间引发掘金热潮北京大学内分泌专家郭晓蕙教授介绍,尽管肥胖人群日益增多,但目前医学界并没有完全弄清肥胖的原因,也没找到一种能彻底根治肥胖的药物。
这给减肥类保健食品留出了巨大的空间,引得众多企业争先恐后地到减肥品市场掘金。
据统计,XX年减肥产品已占据全国保健品市场的半壁江山,年销售额近100亿元。
目前全国肥胖者已超过9000万人,超重者约为2亿人,预计XX年减肥品消费额将达到600亿元。
庞大的减肥群体给企业带来了巨额利润。
目前市场上的减肥保健食品销售价从几元到几百元不等。
遭到查处的“9块9”减肥茶,市场价不到10元,成本甚至低于2元,价差近5倍。
减肥保健食品行业目前发展神速,全国已有900多家生产减肥保健食品的企业,占保健食品行业的一半左右,全国每年诞生30—40个专业减肥用品品牌,但同时也有20个左右的品牌被市场淘汰。
保健食品随意添加化学药物成分已是业内公开的秘密。
由于食品企业缺乏正规医药企业的原料监督机制,这对消费者健康构成极大威胁。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科主任李启富介绍,很多消费者误服添加了化学药品成分的保健食品后,会引起身体不适,严重者会引发死亡。
由于国内目前缺乏完备的食品副作用报告制度,受害者数据无法统计。
但从重庆女孩刘燕梅、上海女孩王婷食用广州御芝堂生产“御芝堂清脂素”致死事件可看出,减肥食品滥用化学药物的危害。
减肥类保健食品现状分析摘要:本文阐述我国保健食品标准化的现状,以减肥类保健食品为例与当前保健食品原料、质量标准、标签说明书及功效的混乱有关。
分析我国保健食品产品质量混乱的现象,提出保健食品标准化的建议。
对此提出相应的对策和措施,加快保健食品标准体系建设。
关键词:质量混乱保健食品亚健康我国的《保健食品管理办法》明确指出保健食品是指表明具有特定保健功能的食品,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只适宜于特定人群食用。
保健食品质量混乱是当前的重大问题之一,值得我们严肃地关注和研究。
作者通过对减肥类保健食品的现状分析。
提出目前保健食品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建议。
1 减肥类保健食品的混乱1.1 减肥类保健食品的生产现状目前口服减肥产品主要包括减肥药和减肥食品两大类减肥药是针对肥胖症患者的临床使用药物,具有明确的减肥疗效。
但在发挥药理减肥效用的同时,存在明显的副作用。
减肥类保健食品由于严禁加入违禁减肥药物,在具有减肥功效的同时副作用较小,更加受到广大肥胖者的青睐。
在该类保健食品中非法添加化学减肥药、泻药以增强其减肥效果,致使消费者不知情的情况下。
连续服用这类产品,严重危害了广大消费者的健康。
这类保健食品长期服用则会出现一系列的药品不良反应。
1.2 减肥类保健食品的质量现状市场上的该类保健食品品种繁多,有片剂、胶囊剂、颗粒剂、茶剂等多个剂型,生产厂家遍地开花。
各生产厂家质量标准不统一。
不同厂家的产品质量存在较大差别。
个别不法商家通过在其中添加化学药品来提高其产品的功效。
带来的危险性有:首先,由于其化学成分是非法添加的,原有的质量标准难以适应和控制,药监部门无法进行质量检测;其次,服用者认为保健品没有副作用或副作用小而随意增加剂量所带来的安全问题;再次,由于没有标明化学成分,必将导致在出现不良反应或中毒症状后,无法得到迅速、有效的救治;最后,由于没有标明化学成分,导致长期服用,必将大大增加其毒副反应的发生。
1.3 减肥类保健食品的标签说明书(1)外包装信息及说明书:此类非法添加的样品外包装视觉冲击力强,广告词以“纯天然植物提取、天然山野花新鲜花瓣萃取、果蔬配方、超能燃脂、脂肪燃烧、收腹缩腰、靶向腰腿瘦、阳光塑身、纤体塑性、闪电瘦、瘦美人、天然瘦身、果茶抽油瘦、安全、高效速效”居多,有些没有或假批准文号、批号、厂名、厂址、电话等;往往夸大宣传,扩大功能主治,多以“100%天然植物精华、纯天然植物提取”等标注。
减肥违禁成分减肥是现代社会中许多人都关心的问题,但是在追求健康减肥的过程中,我们必须要警惕一些违禁成分的存在。
这些违禁成分可能会对我们的身体造成伤害,甚至危及生命。
因此,我们必须要对减肥违禁成分有所了解,以便能够健康、安全地进行减肥。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些常见的减肥违禁成分。
第一种是激素类减肥药物,这些药物往往会对内分泌系统造成严重的影响,导致身体出现各种不良反应。
其次是一些含有大量咖啡因或其他兴奋剂的减肥产品,这些成分会对心血管系统造成负担,引发心悸、失眠等问题。
此外,一些含有禁药成分的减肥产品也是我们必须要警惕的违禁成分。
这些成分可能会对我们的身体造成严重的伤害,甚至危及生命。
针对这些违禁成分,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呢?首先,我们要选择正规渠道购买减肥产品,避免购买来源不明的产品。
其次,在购买减肥产品时,我们要仔细查看产品的成分表,确保产品不含有违禁成分。
此外,我们还要注意减肥产品的使用方法和剂量,严格按照说明书上的指导进行使用,避免出现过量使用的情况。
最重要的是,我们要树立正确的减肥观念,不要盲目追求快速减肥效果,而是要通过科学的饮食和运动来实现健康减肥的目标。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方法来避免减肥违禁成分的危害。
比如,我们可以通过健康饮食来控制体重,多食用蔬菜水果,减少高热量食物的摄入。
此外,适量的运动也是保持身体健康的重要手段,可以帮助我们消耗多余的脂肪,达到减肥的效果。
总之,减肥违禁成分是我们在减肥过程中必须要警惕的问题。
我们要通过正确的方式和方法来进行健康减肥,避免使用含有违禁成分的减肥产品,保护好自己的身体健康。
希望大家能够树立正确的减肥观念,远离减肥违禁成分的危害,实现健康、快乐地减肥目标。
减肥药违禁成分列表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和外观形象。
因此,减肥成为了很多人关注的焦点。
在追求减肥的过程中,一些人会选择使用减肥药来辅助减肥。
然而,一些不法商家为了谋取暴利,会在减肥药中添加一些违禁成分,这些违禁成分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因此,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些常见的减肥药违禁成分,以便在购买减肥药时能够警惕和避免。
1. 麻黄素。
麻黄素是一种常见的违禁成分,它是一种兴奋剂,会对中枢神经产生兴奋作用,加速心脏跳动,提高血压,同时还会对肾上腺素分泌产生影响,导致心血管问题。
因此,麻黄素已经被禁止使用在减肥药中。
2. 苯丙胺。
苯丙胺是一种曾经广泛用于治疗肥胖症的药物,但由于其对心血管系统的不良影响,已经被禁止使用在减肥药中。
苯丙胺会导致心跳加快,血压升高,甚至还会引起中风和心脏病。
3. 利尿剂。
一些减肥药中含有利尿剂成分,利尿剂可以加速排尿,从而减少体重。
但长期使用利尿剂会导致电解质紊乱,引起肾脏损伤,对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4. 甲状腺素。
甲状腺素是一种调节新陈代谢的激素,一些不法商家会将甲状腺素添加到减肥药中,以加快新陈代谢,达到减肥的效果。
然而,长期服用甲状腺素会导致甲状腺功能紊乱,甚至引起甲亢,对身体健康造成不可逆转的伤害。
5. 苯甲酸。
苯甲酸是一种对人体有害的化学物质,长期使用会导致肝脏损伤,甚至引起肝功能衰竭。
因此,苯甲酸已经被禁止使用在减肥药中。
总结。
在购买减肥药时,我们应该警惕一些不法商家添加违禁成分的行为,选择正规渠道购买减肥药,避免购买含有违禁成分的产品。
同时,我们也应该通过科学的饮食控制和适量的运动来保持身体健康,避免盲目使用减肥药物带来的不良影响。
希望大家能够重视自己的身体健康,远离违禁成分的减肥药,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8种减肥保健食品被禁售太原市药监局6日发布监管公告,公布了8种违法添加化学药物西布曲明和酚酞的减肥类保健食品,并依据《食品安全法》等相关法规对其进行了查处,禁止这些产品在太原上架销售。
2010年9月以来,太原组织执法人员对市场上的减肥类保健食品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抽样监督,共抽取减肥类保健食品27种,通过快速检测初筛,发现15种产品疑似添加了化学药物。
将上述15种产品交国家法定检验机构检验,确认其中8个产品中含有化学药物,含量最高的达到了每克含西布曲明11.1毫克、含酚酞11.9毫克。
这8种产品的名称、标示生产企业、标示批准文号分别为:奥子西纤纤减肥胶囊,广东广济堂医药保健品有限公司、保定纤美实业有限公司联合出品,卫食健字第0558号;苦瓜清脂素明福牌清赘胶囊,广东广济堂医药保健品有限公司,卫食健字第0408号;奥露娜左旋肉碱银杏胶囊,广州万康保健品有限公司,国食健字G2*******;SS燃脂排油明福牌清赘胶囊,广州丽之源保健食品有限公司、广州市明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出品,卫食健字第0408号;果真瘦田田雪牌清减润肠胶囊,深圳市田大田实业有限公司、福建省幸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出品,卫食健字第0459号;7点肥克仟佳俪牌减肥胶囊,广州燕香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赤峰御鹿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联合出品,国食健字G2*******;清脂三天瘦瘦之牌减肥胶囊,天津恒美远大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卫食健字第0432号;时尚瘦咖啡金领牌金领减肥冲剂,博美集团有限公司、咸阳欧美亚减肥制品厂联合出品,卫食健字第0028号。
据了解,西布曲明是抑制中枢神经的化学药物,能控制多余脂肪的摄入、增加脂肪分解,但同时也存在导致心梗、卒中、心脏骤停等严重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酚酞是一种治疗习惯性便秘的刺激性泻药,过量服用可诱发心律失常、神志不清、肌痉挛及倦怠无力等症状,并会导致女性不孕。
太原市藥監局6日發佈監管公告,公佈瞭8種違法添加化學藥物西佈曲明和酚酞的減肥類保健食品,並依據《食品安全法》等相關法規對其進行瞭查處,禁止這些產品在太原上架銷售。
减肥类保健食品随着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和饮食结构的改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自己的健康和体重管理。
减肥类保健食品因其方便、快捷的特点,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青睐。
但是,在选择减肥类保健食品时,我们需要注意一些问题,以免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减肥类保健食品并不是万能的,不能依赖它们来达到减肥的效果。
减肥类保健食品通常是辅助减肥的产品,需要配合健康饮食和适量运动来达到最佳效果。
因此,在选择减肥类保健食品时,我们要理性对待,不能盲目追求减肥效果。
其次,我们需要选择正规渠道购买减肥类保健食品,避免购买假冒伪劣产品。
目前市场上存在着大量假冒的减肥类保健食品,这些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无法得到保障,长期食用可能会对身体造成损害。
因此,我们应该选择正规的药品店或者有资质的网上商城购买减肥类保健食品,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此外,我们在选择减肥类保健食品时,需要注意产品的成分和功效。
一些减肥类保健食品可能含有激素、药物成分,长期食用可能会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
因此,我们在购买减肥类保健食品时,要仔细阅读产品说明书,了解产品的成分和功效,选择适合自己的产品。
最后,我们要注意减肥类保健食品的食用方法和食用量。
一些减肥类保健食品在食用方法和食用量上有一定的要求,如果不按照要求食用,可能会影响减肥效果,甚至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
因此,我们在食用减肥类保健食品时,要严格按照产品说明书上的要求来食用,不可随意增减食用量。
总的来说,减肥类保健食品在减肥过程中起到了一定的辅助作用,但是我们在选择和食用减肥类保健食品时,需要理性对待,选择正规渠道购买,了解产品的成分和功效,并严格按照产品说明书来食用。
同时,我们也应该意识到,减肥类保健食品并非减肥的唯一途径,健康饮食和适量运动同样重要,只有综合运用这些方法,才能达到健康减肥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