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卵石地层工程勘察报告
- 格式:doc
- 大小:105.00 KB
- 文档页数:14
一、工程及勘察工作完成概况(一)工程概况山东省**企业有限公司拟在市北区沂七路与九路之间,水巷北侧,兴建**华苑工程。
本次对其拟建的13栋住宅楼、1栋商业楼及地下车库和1栋幼儿园进行施工图设计阶段的岩土工程勘察,根据规划图纸,其主要设计参数见下表。
(二)本次勘察的目的及任务:本次勘察为施工图设计阶段的勘察,目的是提供本工程详细的岩土工程资料和设计、施工所需的岩土参数。
主要任务是:1、查明不良地质作用成因、类型、分布情况、发展趋势及危害程度,并提出评价与整治所需的岩土技术参数和整治方案建议。
2、查明建筑物范围各层岩土的类别、结构、厚度、坡度、工程特征、计算和评价地基的稳定性;提供各层土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提供场地标准冻土深度。
3、提供地基变形计算参数,并对可能的持力层和软弱层作出工程地质评价,并对岩土的均匀性、强度和变形性作出评价。
4、划分场地土类型和场地类别,分析预测地震效应,判定饱和砂土和饱和粉土的地震液化,并计算液化指数。
5、查明地下水埋藏条件,水位变化幅度与规律;查明地下水和土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
6、判定地基土和地下水在建筑施工及使用期间可能产生的变化及对工程的影响并提出防治措施及建议;提供基坑开挖支护所需的计算参数,对基坑支护结构类型提出合理建议,对基坑降水方案作出评价。
7、评价地基基础方案、若需进行地基处理,建议地基处理方案,提供地基处理设计参数。
若采用桩基础,对桩基础和桩型选择作出建议,提供桩基础设计参数及评价成桩的可能性。
(三)本次勘察执行规范标准如下:建设单位提供的岩土工程勘察委托任务书《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版)《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建筑工程地质钻探技术标准》(JGJ87-92)《原状土取样技术标准》(JGJ89-92)《工程岩体分级标准》(GB50218-94)《山东省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编制标准》(DBK14-S3-2002)等。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工程名称:渭源县莲峰镇镇区道路工程编号:HGYTS-10KC-67项目负责人:编写:编录:审定:审核:院长:(正文共8页,共35页)核工业天水工程勘察院二O一O年八月十八日目录第一部分文字报告1、工程概况2、勘察工作3、自然地理条件4、工程地质及地下水埋藏条件5、场地地震效应6、岩土工程分析评价7、筑路材料8、结论及建议第二部分附图1、勘探点平面位置图2、钻孔柱状图3、工程地质剖面图4、颗粒分析成果图表第三部分附表1、土工试验表2、土腐蚀性分析报告3、黄土湿陷量计算表4、地层分布统计表5、重型动力触探试验统计表渭源县莲峰镇镇区道路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1、工程概况受甘肃省渭源县莲峰镇镇政府委托,核工业天水工程勘察院于2010年7 月16 日开始,对其拟建的渭源县莲峰镇镇区道路工程建筑场地进行详勘阶段的岩土工程勘察,于2010年7月24日结束现场工作。
拟建公路为市政公路,由一号路、西一路和西二路组成,一号路长约1140m西一路长约583m 西二路长约883m本次勘察的任务和要求:(1 )查明场地和地基的稳定性、地层结构及其时代成因、持力层和下卧层的工程特性、地下水条件以及不良地质作用等;(2)提供满足设计、施工所需的岩土参数,确定地基承载力;(3)提供场地土的类别和岩土地震稳定性评价;划分对建筑物有利、不利和危险地段;( 4)查明埋藏的河道等对工程不利的埋藏物,提供合理化处理方案或建议;( 5)查明地下水的埋藏条件,提供地下水位,并评价对混凝土的侵蚀性;(6)提出地基基础、基坑支护、工程降水和地基处理设计与施工方案的建议;2、勘察工作勘察工作量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GB50021-2001)( 2009 版)的相关规定,该建筑物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二级,场地复杂程度等级为二级,地基复杂等级为二级,因此,本次工程勘察等级为乙级。
根据勘察的任务和要求,共布置15个勘探点。
其中探井10 个,钻探孔5 个。
项目勘察报告范文报告编号:XXXX报告日期:XXXX年XX月XX日项目名称:XXXX勘察单位:XXXX一、项目概述本次项目勘察涉及位于XXXX的某项工程。
该项目的目的是实现XXXX,满足当地人民日益增长的XXXX需求。
项目计划在XXXX年XX 月开始,预计XXXX年XX月完成。
二、勘察目的和方法本次勘察的主要目的是查明项目区的地质和水文条件,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科学依据。
勘察方法包括现场踏勘、钻探、地球物理勘探、取样分析等。
通过这些方法,我们获取了项目区的地质构造、岩土性质、水文特征等方面的数据和信息。
三、地质和水文勘察根据现场勘察和实验室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项目区的地层主要由上中下三部分组成,上部为粘性土层,中部为砂卵石层,下部为花岗岩层。
2.现场地质构造稳定,未发现大的断裂和不良地质现象。
3.项目区的地下水类型为孔隙潜水,主要补给来源为大气降水。
地下水位随季节变化,目前水位深度约为XX米。
四、工程设计和施工根据勘察结果,我们进行了工程设计和施工方案编制。
主要设计方案如下:1基础工程:采用桩基、筏基等基础类型,以满足承载力和稳定性要求。
4.主体工程: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能和稳定性。
5.施工方案:采用机械化施工,开挖、运输、浇筑等作业均采用大型机械进行。
五、环境影响评估本次勘察过程中未发现重大环境影响因素,但仍需注意以下方面:1.施工期可能对周边环境产生一定影响,如扬尘、噪音等。
建议采取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
2.项目建成后,可能对周边生态产生一定影响,如占用耕地、改变土地利用性质等。
建议在工程设计阶段充分考虑生态保护和土地利用规划。
六、风险评估本次勘察中,我们对项目进行了全面的风险评估。
根据评估结果,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地质条件风险:虽然现场地质条件较为稳定,但仍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如地下水位突然变化等。
需要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注意应对。
2.施工质量风险:在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施工质量不达标等问题。
工程地质勘察调查报告范文一、引言工程地质勘察调查是为了确保工程建设的安全和可行性而进行的一项重要工作。
本报告旨在对某地区进行的工程地质勘察调查结果进行总结和分析,为后续的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可靠的依据。
二、地质背景该地区位于山脉腹地,地质构造复杂,主要由花岗岩、片麻岩和页岩组成。
地表地貌以起伏的山地为主,地下水资源丰富。
地震活动频繁,属于高地震烈度区。
三、勘察范围和方法本次勘察范围包括工程建设区域及周边500米范围内。
采用的勘察方法包括现场地质调查、岩石和土壤取样、地下水勘查、地球物理勘测等。
通过对勘察区域进行详细的勘察和分析,获取了大量的地质数据。
四、地质情况1.岩石特征勘察区域主要由花岗岩和片麻岩组成,岩性坚硬,具有较高的抗压强度和稳定性。
地下存在一些断层和节理,需要在设计和施工中加以注意。
2.土壤情况勘察区域的土壤主要分为黏土、砂土和砾石土。
黏土含水量较高,容易发生液化现象;砂土排水性较好,适宜作为基础填料;砾石土孔隙率大,透水性好。
3.地下水情况勘察区域地下水位较高,水质良好,水量充足。
地下水受地层裂隙和断层的影响较大,需要合理利用和控制。
五、地质灾害风险评估根据勘察结果,结合地质灾害历史数据和地震活动情况,对勘察区域进行了地质灾害风险评估。
结果显示,该区域存在滑坡、崩塌和地震等地质灾害风险,需要在工程设计和施工中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六、工程建议根据勘察结果和地质灾害风险评估,提出了以下工程建议:1.地震设计要求:根据地震烈度和建筑物重要性等级,采取相应的抗震措施,确保工程建设的安全性。
2.地基处理:根据勘察结果和土壤工程性质,采取适当的地基处理措施,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3.地质灾害防治:根据地质灾害风险评估结果,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如加固边坡、设置防护网等,确保工程建设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七、结论本次工程地质勘察调查结果表明,勘察区域地质构造复杂,存在地震和地质灾害等风险。
在工程设计和施工中,应充分考虑这些因素,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确保工程建设的安全和可行性。
工程编号:JK-13-KC012-2华夏•湖畔御苑5#楼裙房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详勘)资质等级及证书编号:甲级122276-kj工程负责:编写:校对:审核:审定:总工程师: 毛辉总经理:刘才根江山市建设工程勘察有限公司二○一四年三月目录一、前言(一)工程概况 (4)(二)勘察目的与工作要求 (4)(三)勘察依据 (5)(四)勘察等级、勘察方法和工作量布置 (5)(五)完成工作量情况 (6)二、场地工程地质条件(一)区域自然地理与气象条件 (6)(二)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7)三、拟建场地岩土工程条件评价(一)岩土参数的统计 (10)(二)岩土参数的确定 (10)(三)各岩土层工程特性评价 (11)(四)地基均匀性评价 (11)(五)不良地质作用评价 (12)(六)特殊性岩土评价 (12)四、拟建场地的稳定性和适宜性评价 (12)五、基础方案分析(一)天然地基浅基础方案 (12)(二)桩基础方案 (13)六、结论和建议 (13)七、附件㈠附表钻孔一览表分层数据一览表标贯数据一览表动探N63.5数据一览表岩石点荷载强度试验报告土工试验报告压缩试验成果图表颗粒分析试验曲线土工试验分层汇总表综合成果表㈡附图勘探点平面布置图工程地质剖面图钻孔柱状图一、前言(一)工程概况宣城市华夏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拟在安徽省宣城市兴建湖畔御苑大型生活小区。
该生活小区由高层住宅、商业用房和菜市场组成。
本报告为其拟建的5#楼裙房的详细阶段岩土工程勘察成果。
该拟建物层数3层,局部2层,框架结构,单柱最大荷载约2000KN。
底面形状呈不规则矩形,设计室内±0.00为14.75米。
拟建物拟采用桩基础。
(二)勘察目的与工作要求根据本工程勘察依据及建筑规模和性质,其场址区岩土工程勘察目的和要求确定如下:1.查明不良地质作用的类型、成因、分布范围、发展趋势和危害程度,提出整治方案的建议,并对场地的稳定性和建筑物的适宜性作出评价;2.查明建筑场地各岩土层的成因、时代、地层结构和均匀性以及特殊性岩土的性质,尤其应查明基础下软弱和坚硬地层分布,以及各岩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
XXXXXXXX工程名称工程地质勘察报告二○一七年七月工程地质勘察报告1、前言1.1工程概况1.2勘察内容1)对坝址区内主要的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地震、地下水特性和不良地质现象的类别、规模和特征等的阐述。
并查明坝基地层物理力学性质等工程地质条件。
2)查明坝基及坝肩渗漏、渗透特性等水文地质条件,通过压水试验等查明坝基渗透性。
3)通过砌体取芯样做抗压强度试验、坝体压水试验等检查坝体砌筑质量。
4)通过钻孔试验数据对坝址工程整体地质情况进行描述和确认。
1.3勘察依据及执行标准本次勘察工作所依据的技术规范、标准及文件●行标《中小型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SL55-2005)●国标《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50487-2008)●行标《水利水电工程钻孔压水试验规程》(SL31-2003)●行标《水利水电工程钻探规程》(SL291-2003)●行标《水利水电工程边坡设计规范》(SL386-2007)●行标《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DL5073-2000)●国标《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 18306-2001)●国标《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 50123-1999)●《水利水电工程地质手册》●设计单位提供《钻探技术要求》1.4勘察工作布置及工作完成情况1.4.1勘察工作布置本次勘察工作勘探点的数量和位置由设计单位布设,详见“坝址区勘探点平面位置图(图号S-1)”。
勘探点的位置沿坝体工程布置,左、右岸坝肩各布置1个勘探点,共布设勘探点2个,勘察点间距约98米。
根据设计单位提出的“勘察技术要求”和“勘探点布置图”,遵照现行规范和有关文件的要求,布设2个均为控制孔,孔深控制:各孔深入稳定基岩、压水试验值小于3Lu。
1.4.2勘察工作完成情况本次勘察工作于2012年12月22日至12月28日完成野外钻探、取样及压水试验等工作;室内试验自2012年12月29日开始,2013年1月10日结束。
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写法的资料目录1.前言1.1 工程概况1.2 勘察目的及任务1.3 勘察依据规范1.4 勘察方案及工作量布置1.5 主要勘察设备、仪器2.场地岩土工程条件2.1 地形、地貌2.2 地层结构2.3 场区地下水2.4 场区标准冻结深度2.5 岩土工程测试指标3.场地岩土工程性质评价3.1 地基均匀性3.2 地基土的湿陷性3.3 场地稳定性和适宜性评价3.4 各层土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与变形指标4.场地地震效应5.地基基础方案5.1 天然地基基础方案分析5.2 灰土垫层人工地基浅基础5.3 人工级配砂卵石垫层5.4 复合载体夯扩桩6.结论与建议附图表:1、岩土工程勘察任务书 1张2、高程点位置示意图 1张3、建筑物与勘探点平面位置图 1张4、工程地质剖面图 16张5、钻孔(探井)柱状图 20张6、土工试验综合成果表 2张7、筛析法试验成果表 4张8、标准贯入试验成果表 1张9、超重型动力触探试验成果表 41张8、黄土湿陷量计算表 1张1.前言1.1 工程概况洛阳巨新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拟建的洛阳奥体花城一期住宅小区工程位于洛阳新区古城路南、王城大道以西新征耕地内。
本次勘察共10栋建筑,建筑的底面尺寸及荷载等有关情况见下表:建筑物编号底面积(m2)结构类型层数预估最大柱荷载基础埋深(m)5# 83.0×12.0 框架 7 5000kN 1.56# 54.0×12.0 框架 7 5000kN 1.58# 59.0×12.0 框架 5 3500kN 1.59# 58.0×12.0 框架 5 3500kN 1.512# 57.0×12.0 框架 5 3500kN 1.513# (27+27)×12.0 框架 5 3500kN 1.516# 55.0×12.0 框架 5 3500kN 1.517# 53.0×12.0 框架 5 3500kN 1.518# 48.0×12.0 框架 7 5000kN 1.519# 50.0×12.0 框架 7 5000kN 2.027.0×12.0 9 6000kN建筑物平面位置详见《建筑物与勘探点平面位置图》。
地质勘探报告范文一、背景介绍地质勘探是指对地球地壳内各种地质体的地质建造、构造、岩性、矿产资源等进行系统、全面的调查和分析,以了解地下地质情况,并提供有关工程建设的可行性研究和设计指导的科学活动。
本次勘探目的是为了对地区的地质情况进行了解,为后续的工程建设提供可靠的基础数据。
二、勘探区地质概况本次勘探区位于省市,位于该市的山脉地带,地势较为陡峻。
根据之前的地质调查资料显示,该地区岩性以片麻岩和花岗岩为主,其中含有较多的石英和透闪石。
此外,该地区还具有一定的矿产资源,包括铜、锌、铅等金属矿。
三、勘探工程目标及方案本次勘探的目标是对该地区的构造、岩性、矿产资源等进行详细调查。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采取了以下勘探方案:1.地质勘探方法本次勘探采用了地面勘探和钻探勘探相结合的方法。
地面勘探主要采用了遥感技术和航空磁、航空电法进行地下地质环境的分析和评价,钻探勘探则对局部区域进行了实地勘探和取样。
2.特殊设备为了实施钻探勘探工作,需配备手持钻探机、钻杆、钻头等专业设备。
这些设备能够在地下工作区进行垂直或倾斜钻探,以便获取更加准确的样品。
3.样品分析在勘探区域选取了几个典型的钻探点进行钻探取样。
取样后,将样品送往实验室进行矿石化学分析、物理性质测定和有机地球化学分析,以获取关于该区域矿产资源的详细信息。
四、勘探结果及分析根据本次勘探的结果,我们得到了以下结论:1.构造分析通过航空磁、航空电法等勘探方法,我们发现该地区的构造类型主要是深断层,断裂方向主要为北西—南东向。
这给该地区的工程建设带来一定的挑战,需要在设计中考虑地质构造的影响。
2.岩性分析钻探取样显示,该地区的岩性主要以片麻岩和花岗岩为主,石英和透闪石含量较多。
岩石的物理性质如抗压强度和可塑性以及化学性质都符合工程建设的要求。
3.矿产资源分析经过实验室分析,该地区的矿产资源主要包括铜、锌、铅等金属矿。
其中铜矿资源储量较为丰富,适合进一步开发利用。
五、结论与建议根据本次地质勘探的结果和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和建议:1.该地区的构造类型以深断层为主,对工程建设有一定的影响,需要在设计中充分考虑。
1、前言1.1 工程概况该拟建物由14栋33F高层建筑组成,设二层地下车库,场地整平标高为:477.548m,基底标高-10.70m, 高层部分拟采用框架剪力墙结构,基础形式采用筏基;地下室拟采用独立柱基础,受业主委托,我院承担了该工程的岩土工程详勘工作。
各拟建物工程概况详见下表1:拟建物工程概况一览表根据所收集的场地附近已有勘察资料,依据《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72—2004)第3.0.1条知:拟建物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一级,场地等级为二级,地基等级为二级,岩土工程勘察等级为甲级。
1.2 勘察目的及技术要求本次勘察目的是为施工图设计和基础施工提供工程地质依据。
主要技术要求如下:1.2.1 查明拟建场地内上覆土层的时代成因、地层结构和均匀性及其物理力学性质;1.2.2查明拟建场地内下伏基岩的埋深及风化界线。
1.2.3查明埋藏的河道、沟浜、基穴、防空洞、孤石等对工程不利的埋藏物;1.2.4 查明地下水类型、埋藏条件、补给及排泄条件、腐蚀性、初见及稳定水位;提供季节变化幅度和各主要地层的渗透系数;提供基坑开挖工程应采取的地下水控制措施,当采用降水控制措施时,应分析评价降水对周围环境的影响;1.2.5 判定场地地基土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1.2.6 对地基岩土层的工程特性和地基的稳定性进行分析评价,提出各岩土层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论证采用天然地基基础形式的可行性,对持力层选择、基础埋深等提出建议。
1.2.7 预测地基沉降、差异沉降和倾斜等变形特征,提供计算变形所需参数;1.2.8 对复合地基或桩基类型、适宜性、持力层选择提出建议,提供桩的极限侧阻力、极限端阻力和变形计算的有关参数;对沉桩可行性、施工时对环境的影响及桩基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提出建议;1.2.9 对基坑工程的设计、施工方案提出建议;提供各侧边地质模型的建议;1.2.10 对不良地质作用的防治提出建议,并提供所需计算参数。
1.3 勘察工作依据及技术标准根据上述要求,在充分搜集成都地区已有的工程地质资料的基础上,本次勘察根据以下国家规范、规程和地方标准执行:1.3.1 《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72—2004);1.3.2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1.3.3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1.3.4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1.3.5 《成都地区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51/T5026—2001);1.3.6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1.3.7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1.3.8 《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1.4 勘察工作方法及完成工作量1.4.1 勘察工作方法1)勘探点布置及勘探深度:本次勘察勘探点沿建筑物轮廓线及柱列线位置布置,共布设钻孔212个,高层钻孔173个,地下车库钻孔39个。
1.前言1.1工程概况吕梁市农业局拟在该局原凤山底住宅小区内新建农业服务中心,该工程地下室、一、二层拟建服务中心,建筑物东西长约44.6m,南北宽约45.5m,拟采用框架结构;其上三~六层为两栋住宅楼,楼长分别为41.3m和44.6m,楼宽11.6m,两栋建筑物间距约20m,拟采用砖混结构。
基础埋深、基础类型及尺寸待定。
场地标高采用相对高程100.00m,场地整平标高100.00m。
(参见附图《建筑物和勘探点平面布置图》)受吕梁市农业局委托,我公司承担了该局新建农业服务中心场地岩土工程详细勘察任务。
1.2勘察目的与要求本次勘察的主要目的是:(1)查明场地地基土的构成、成因及分布特征。
(2)查明地基土的岩土工程特性,提供岩土工程设计参数。
(3)判定场地土湿陷类型和湿陷等级(4)判定地基土类型和场地类别。
(5)场地的稳定性和适宜性评价。
(6)提出合理的岩土工程治理方案1.3勘察依据本次勘察遵循以下规范标准:《勘察合同》《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 --2001)《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J25-- 90)《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 2001)《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 -- 2002)《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 -- 1999)1.4勘察方案及完成工作量1.4.1勘察等级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拟建建筑物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丙级;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拟建建筑物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按《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J25-90)第3.1.1条,根据建筑物的重要性、地基受水浸湿可能性的大小和在使用上对不均匀沉降限制的严格程度,确定拟建建筑物为丙类建筑;(GB50021---2001)第3.1.1条至3.1.4依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条,建筑物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三级,场地等级为三级,地基土等级为二级,综合确定本次岩土工程勘察等级为乙级。
工程地质勘察报告韶关市曲江至南雄高速公路C02合同段K11+000~K19+500工程地质补偿勘察(超前钻探)总说明(全长8.50公里)1. 前言本项目位于广东省北部韶关市内,是粤湘赣三省的结合部,起于韶关市曲江区马坝镇欧山,连接京珠高速公路,止于南雄市梅岭镇,与拟建的江西省赣州至大年夜余高速公路三益至梅关段相接。
C02合同段的起迄里程桩号为K11+000~K19+500。
1.1 义务依照受业主托付,我院承担了韶关市曲江至南雄公路C02合同段(K11~K19+500)的超前钻探地质勘察义务,路线总长约8.50Km。
本次勘察工作的范畴、内容、方法和工作量布设均按托付书履行,局部个其余超前钻孔有变革时,均征得C02施工项目部、设计单位、业主等方的赞成。
1.2 目标义务本次勘察工作的重要目标是:在施工图设计时期具体勘察的差不多上,对不良地质强烈发育的桥梁场地进一步作施工时期的补偿地质勘察工作,为桥梁桩差不多的施工供给必须的工程地质依照。
重要义务是:⑴、查明建筑场地的区域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前提,并作出评判。
⑵、具体查明对确信工程场地的地位起操纵造用的不良地质前提、专门性岩土的类别、范畴、性质,评判对工程的损害程度。
⑶供给为确信桩差不多类型及桩长所要的岩土参数及地基差不多材料。
1.3 工作范畴C02合同段本次超前钻探勘察工作重要包含15座桥梁,个中有5座大年夜桥, 9座中桥,1座互通主线桥,分别是:钟屋中桥、莲花练习场中桥、大年夜陈屋中桥、小陈屋中桥、韶关东互通主线桥、韶关东互通式A匝道中桥、A 匝道大年夜桥、B匝道大年夜桥、C匝大年夜桥、D匝道大年夜桥、D匝道中桥、E匝道大年夜桥、E匝道中桥、新韶筹划路中桥、东山筹划路中桥。
1.4 方法手段及履行技巧标准1.4.1 方法手段依照C02合同段超前钻探下达的义务要求,本次勘察采取了工程地质钻探,结合原位测试,室内岩石、土工实验等多种方法手段。
工程地质钻探:按照补偿地质勘察筹划批复表放点孔位、即依照设计供给的钻孔坐标及里程桩号,用全站仪沿线测设操纵点、导线点,采取极坐标法施测定位,施工完成落后行了复测。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场区岩土工程条件一、地层结构及空间分布经钻探揭露,场地岩土层依据成因、物质组成不同自上而下可划分为杂填土、卵石土、卵石、粉砂岩四层。
各土层的工程特征分述如下:1、杂填土(Q ml):黄褐色,结构松散,主要成分为粘性土混碎石块、卵石、红砖等。
局部填土厚的地段是由于上世纪40年代的弹坑回填形成。
本层在场地内均有分布,厚度为1.5~8.5m,一般厚度为1.5m。
2、卵石土(Q4al+pl):黄褐色,稍密,卵石含量为50%左右,卵石成分以石英砂岩、石灰岩及花岗岩构成,磨圆度较好,分选性差,卵石之间主要被粘性土充填,随着深度增加粘土充填物减少,砾砂充填物增加。
卵石直径一般在2~6cm,最大卵石粒径大于10cm。
本层在场地内分布均匀,层厚为6.3~12.6m,平均厚度为11.5m;层面埋深为1.5~8.5m,平均埋深为3.5m。
3、卵石(Q4al+pl):本层土根据卵石的密实度、颗粒大小分为2个亚层,其特征分述如下:3-1:黄褐色,稍密-中密,卵石含量为50~70%,卵石成分以石英砂岩及花岗岩构成,卵石之间充填着砾石、砂,分选性差,颗粒级配较好,卵石磨圆度较好,粒径一般为2~5cm,个别大于20cm。
本层在场地内分布均匀,层厚为1.8~4.0m,平均厚度为3.5m;层面埋深为14.5~17.3m,平均埋深为15.0m。
3-2:黄褐色及灰色,中密-密实,卵石含量为70~80%,卵石成分以石英砂岩、石灰岩及花岗岩构成,卵石之间充填着砾石、砂,颗粒级配较好,卵石磨圆度较好,卵石之间排列紧密,粒径一般为3~6cm,偶含大于10cm的卵石。
局部地方有卵石胶结层。
本层在场地内分布均匀,有2个钻孔钻穿本层,层厚为16.0m左右;层面埋深为17.9~20.1m,平均埋深为18.5m。
4、粉砂岩(K1w l):为白垩纪下统五龙组地层,依据风化程度分为强风化和中风化二个亚层。
4-1:强风化:棕红色,稍湿,散体状结构,结构形态为碎屑状,裂隙发育,手可捏碎,岩芯呈片状,饼状,原岩结构清晰。
工程编号:JK-13-KC012-2华夏•湖畔御苑5#楼裙房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详勘)资质等级及证书编号:甲级122276-kj➢工程负责:➢编写:➢校对:➢审核:➢审定:➢总工程师: 毛辉➢总经理:刘才根江山市建设工程勘察有限公司二○一四年三月目录一、前言(一)工程概况 (4)(二)勘察目的与工作要求 (4)(三)勘察依据 (5)(四)勘察等级、勘察方法和工作量布置 (5)(五)完成工作量情况 (6)二、场地工程地质条件(一)区域自然地理与气象条件 (6)(二)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7)三、拟建场地岩土工程条件评价(一)岩土参数的统计 (10)(二)岩土参数的确定 (10)(三)各岩土层工程特性评价 (11)(四)地基均匀性评价 (11)(五)不良地质作用评价 (12)(六)特殊性岩土评价 (12)四、拟建场地的稳定性和适宜性评价 (12)五、基础方案分析(一)天然地基浅基础方案 (12)(二)桩基础方案 (13)六、结论和建议 (13)七、附件㈠附表钻孔一览表分层数据一览表标贯数据一览表动探数据一览表岩石点荷载强度试验报告土工试验报告压缩试验成果图表颗粒分析试验曲线土工试验分层汇总表综合成果表㈡附图勘探点平面布置图工程地质剖面图钻孔柱状图一、前言(一)工程概况宣城市华夏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拟在安徽省宣城市兴建湖畔御苑大型生活小区。
该生活小区由高层住宅、商业用房和菜市场组成。
本报告为其拟建的5#楼裙房的详细阶段岩土工程勘察成果。
该拟建物层数3层,局部2层,框架结构,单柱最大荷载约2000KN。
底面形状呈不规则矩形,设计室内±为米。
拟建物拟采用桩基础。
(二)勘察目的与工作要求根据本工程勘察依据及建筑规模和性质,其场址区岩土工程勘察目的和要求确定如下:1.查明不良地质作用的类型、成因、分布范围、发展趋势和危害程度,提出整治方案的建议,并对场地的稳定性和建筑物的适宜性作出评价;2.查明建筑场地各岩土层的成因、时代、地层结构和均匀性以及特殊性岩土的性质,尤其应查明基础下软弱和坚硬地层分布,以及各岩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
3.查明场地地下水的类型、埋藏条件、补给及排泄条件、腐蚀性、水位埋深;提供地下水季节变化幅度;并对地下水对砼的腐蚀性作出评价;4.查明场地埋藏的河道、沟浜、墓穴、防空洞、孤石等对工程不利的埋藏物;5. 确定抗震设防烈度,建筑场地类别,对场地和地基的地震效应做出评价。
(三)勘察依据1、《勘察合同书》、《勘察技术委托书》、《勘察纲要》;2、《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2009年版);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4、《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5、《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6、《建筑工程地质勘探与取样技术规程》(JGJ /T87-2012);7、《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 50123-1999);(四)勘察等级、勘察方法和勘察工作量布置1、勘察等级依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2009年版)和《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本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三级;场地等级属二级场地(中等复杂场地);地基等级为二级地基(中等复杂地基);综合评价本次岩土工程勘察等级为乙级。
2、勘察方法勘察工作采用现场踏勘与调查、野外钻探、原位测试及室内试验等手段,以多种手段综合勘察、综合评价的方法进行。
3、勘察工作量布置针对勘察任务及要求,按照相关规范、规程并结合拟建场地的具体特点布置钻探及试验工作,具体如下:(1)根据拟建场地地形及拟建物特点,勘察工作量由我公司技术人员会同甲方技术人员按相关规范、规程及现场的地形布置。
该工程共预布勘探孔4个,勘探点间距在~50.0m之间,详见“勘探点平面布置图”。
(2)钻孔深度以建筑物的规模和特征及工程重要性等级结合场地岩土层性质综合确定。
要求一般孔孔深-9.00米,控制孔孔深-12.00米。
若在此深度内遇基岩,一般孔孔深触及岩面即可,控制孔孔深须揭入岩体1-3米,若在预控深度范围内遇软土须揭穿。
(五)完成工作量情况我公司于2014年3月01日进场施工,于2014年3月02日完成野外作业。
主要完成的工作量见表2:勘探工作量统计表表2本次勘察实际完成钻孔4个,其中取土样钻孔3个。
勘探点放样工作由我公司技术人员根据甲方提供的桩点和该工程总平面图并结合现场地形地物采用钢卷尺拉距完成;孔口高程测量由我公司技术人员采用水准仪进行测定,采用黄海系绝对高程,以甲方提供的场地内水泥路上一点作为高程引测点,该点的黄海高程为米(详见《勘探点平面布置图》)。
二、场地工程地质条件(一)区域自然地理与气象条件宣城市位于安徽省东南皖南山区与沿江平原结合地带,东经 117゜58’~119゜40’、北纬29゜57’~31゜19’。
宣城市地层属扬子地层区下扬子分区,各时代地层发育比较完整。
受地质构造控制,地势南高北低,地貌复杂多样,大致可分为山地、丘陵、盆(谷)地、岗地、平原五大类型。
境内河流主要有青弋江和水阳江两大水系,均属长江流域。
宣城市气候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
季风明显,四季分明,阳光充足,雨量充沛。
历年平均气温~15.8℃,年日照时数1920~2130小时,年降水量1200~1600毫米,年无霜期224~242天。
(二)场地工程地质条件1. 场地位置及地形地貌拟建场地位于宣城市区南部,南邻宣向路,交通便利。
场地地貌属河流冲洪积地貌单元。
拟建场地为田地,场地较平整。
场址区自然地面高程多在~之间。
2.地层分布及特征依据现场钻探揭露与原位测试资料,在钻探揭露深度范围内,场地地基范围内岩土层自上而下共划分为五大工程地质层。
各岩土层分布、埋藏情况如下表3:表3各岩土层特征自上而下分述如下:①杂填土(Q4ml):杂色,稍湿,松散。
成份多为粘性土混瓦砾堆填。
为新近填土,欠固结。
②耕土(Q4ml):灰、灰黄色,稍湿,松散。
可见大量植物根系及腐殖质。
③粉质粘土(Q4al+pl):灰黄、褐黄色,稍湿-湿,可塑。
切面较光滑,切面可见红褐色铁锰质结核和灰白色粘土团块,稍有光泽,摇振反应无,韧性中等,干强度中等。
④卵石(Q4al+pl):灰黄色,饱和,中密-密实。
成分以硅质岩为主,亚圆形,磨圆度良好,中粗砂充填,不含泥质。
粒径一般20-50mm,局部大于100mm,卵粒含量~%,级配良好,分选性差,无风化。
⑤中风化砂岩(K):棕红色为主,局部灰白色,致密。
砂质结构,层状构造。
矿物成分及组织结构部分风化破坏,节理发育。
该层表面分布有全-强风化砂岩。
局部区域含少量砾石,相变为砂砾岩。
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Ⅳ级,属较完整的软质岩石。
场址区各岩土层的分布与水平变化规律详见分层数据一览表和工程地质剖面图。
3、水文地质条件①地下水类型:场址区位于河流冲洪积地带,场地环境类别为Ⅱ类。
场地地基范围内地下水类型为第四系孔隙潜水和基岩裂隙水,主要为第四系孔隙潜水。
第四系孔隙潜水赋存于粉细砂和卵石中,水量中等。
勘察期间测得地下水位在米至米之间,地下水位标高在米至米之间。
基岩裂隙水埋深较大,分布于岩石裂隙中,天然条件下受地表水与松散层孔隙水补给,水量不均,富水性较差。
②腐蚀性评价:根据同一场地<华夏•湖畔御苑(4#楼、12#-25#楼、29#楼和30#楼)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水样水质分析结果,按Ⅱ类环境类型进行评价,对混凝土结构具微腐蚀性;按地层渗透性,水对混凝土结构具微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的钢筋具微腐蚀性。
结合当地建筑经验和附近工程的岩土工程勘测成果,按照《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的规定,地下水位以上的场地土一般对混凝土结构具微腐蚀性,对钢结构具有微腐蚀性。
③各岩土层渗透系数:4、地质构造拟建场地地处河流冲洪积地貌单元,依据钻探揭露结合区域地质资料,拟建场地第四系覆盖层主要为冲洪积物,下卧基岩为砂岩,岩体稳定。
5、场地和地基的地震效应⑴抗震设计基本参数根据GB50011-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1/400万)及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本工程位于安徽省宣城市,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值为0.0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
属于对建筑抗震一般地段。
该拟建物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
⑵场地类别参照同一场地<华夏•湖畔御苑(4#楼、12#-25#楼、29#楼和30#楼)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波速测试成果,确定本场地场地土类型主要为中硬土。
根据本次钻孔资料,场地覆盖层厚度在~米之间,属于≥米范围内,确定场地类别为Ⅱ类。
⑶场地地基土的特征周期拟建场地设计地震分组属第一组,场地类别属Ⅱ类建筑场地,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表5.1.4-2,本场地设计特征周期为秒。
⑷地基土液化评价拟建场地未揭露到饱和粉细砂和粉土层,结合场地的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第4.3.1条规定,本工程可不考虑地基土液化问题。
三、拟建场地岩土工程条件评价(一)岩土参数的统计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2009年版)第14.2.2及条分别对岩土层参数进行统计,岩土物理力学指标数理统计方法:nff ni im ∑==1m f -------计算平均值n -------统计个数 i f -------物理力学指标2112211⎥⎦⎤⎢⎣⎡⎪⎭⎫ ⎝⎛--=∑=n i m i nf f n σ σ------标准差 mf σζ=ζ------变异系数m s k f f •=γ k f ------岩土参数标准值⎥⎥⎦⎤⎢⎢⎣⎡+±=221678.4704.11n n s γ s γ------统计修正系数 (二)岩土参数的确定根据本公司相似场地的已有资料及相关规范和地区工作经验,室内岩石抗压强度值与现场地相同岩基载荷试验结果相差很大,不宜采用,故本报告岩石承载力采用我公司经验值并结合相关规范经验值选取。
根据各岩土层室内土工试验成果及现场原位测试成果,结合本区域岩土资料,综合确定拟建场地内地基各(岩)土层的承载力特征值及主要物理力学指标如下表5:各岩土层主要物理力学指标表5注:Eo为变形模量。
勘察场地各岩土层物理力学指标试验成果与岩土层原位测试成果汇总见附表。
(三)各岩土层工程特性评价⑴①杂填土和②耕土:结构松散,性质不稳定,施工时予以挖除。
⑵③粉质粘土:场地均有分布,力学强度一般,具有中等压缩性。
⑶④卵石:场地均有分布,具有高力学强度和低压缩性。
⑷⑤中风化砂岩:岩体分布稳定,力学强度高。
是良好的桩基础持力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