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电力大学国家级精品课《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件_(第一章)
- 格式:ppt
- 大小:1.39 MB
- 文档页数:25
主讲人:黄少锋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第一章绪论一、继电保护的作用二、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及其组成三、对继电保护的基本要求四、继电保护的发展简史五、继电保护工作的特点一、继电保护的作用背景:电力系统是发电、输电、配电、用电组成的一个实时的、复杂的联合系统。
电力生产的特点:电能无法大容量存储,电能的生产与消耗几乎是时刻保持平衡。
因此,不能中断——>可靠性要求极高!电力系统一次设备:发电机、变压器、母线、输电线路、电动机、电抗器、电容器等组成的电能传输设备(属于高压设备)。
电力系统二次设备:对一次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监视、测量、控制与保护的设备(从TA、TV获得成正比的“小信号”——>相额定电压57.7V,额定电流1A或5A)。
根据不同的运行条件,可以将电力系统运行状态分为:正常状态、不正常状态、故障状态。
正常状态:等约束和不等约束条件都满足,电力系统在规定的限度内可以长期安全稳定运行。
最关键的指标:Ue±10%,△f≤±0.2Hz,潮流限制不正常状态:正常运行条件受到破坏,但还未发生故障。
等约束条件满足,部分不等约束条件不满足。
例如:负荷潮流越限;发电机突然甩负荷引起频率升高;系统无功缺损导致频率降低;非接地相电压升高;电力系统发生振荡等等。
故障状态:一次设备运行中由于外力、绝缘老化、过电压、误操作,以及自然灾害等各种,导致原因发生短路、断线。
正常状态和大部分的不正常状态可以由以下措施予以调节和控制:1)有功、无功潮流和电压、频率的调整——调整发电机出力、变压器分接头、负荷等;2)自动化装置——备用电源自动投入(备自投)、自动准同期装置、自动按低频减载(低压减载)、自动解列、过电压检测等。
电力系统发生短路故障是不可避免的,如雷击、台风、地震、绝缘老化,人为因素等引起。
伴随着短路——>出现电流增大、电压降低——>从而导致设备损坏、绝缘破坏、断电和稳定破坏,甚至使整个电力系统瘫痪等。
电力系统线路保护主讲教师:贾文超电自教研室1第一章绪论1.1 继电保护的作用1.2 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及组成1.3 继电保护的基本要求1.4 继电保护的发展21.1继电保护的作用3电力系统:发电系统、输电系统、配电系统、用户。
一次设备: 发电机、变压器、母线、输电线路等。
二次设备:对一次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监视、测量、控制和保护的设备。
481.1.1 正常工作状态不等式约束条件:用电设备的功率及其上限max .min .i i i U U U ≤≤母线电压及其上、下限max .ij ij I I ≤线路电流及其上限max min f f f ≤≤系统频率及其上、下限1.1.2 不正常工作状态及其危害所有的等式约束条件均满足,部分的不等式约束条件不满足但又不是故障的工作状态称为不正常运行状态。
91.1.2 不正常工作状态及其危害1、过负荷:因负荷超过电气设备的额定值造成的电流增大.危害:造成载流导体的熔断或加速绝缘材料的老化和损坏从而导致故障.101.1.2 不正常工作状态及其危害2、过电压:发电机突然甩负荷而产生危害:造成绝缘击穿导致短路111.1.2 不正常工作状态及其危害3、频率降低:系统中出现功率缺额而引起危害:1)影响产品质量2)低于47Hz~48Hz时会引起频率崩溃3)使电压下降可能引发电压崩溃121.1.2 不正常工作状态及其危害4、系统振荡:因系统受到扰动而失去功率平衡危害:电流和电压周期性摆动,严重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行13常见的十种短路类型纵向不对称故障(断线)复杂故障:在电力系复杂故障:在电力系统的不同地点(两处或两处以上)同时发生不对称故障的情况14短路的后果•数值很大的短路电流通过短路点将燃起电弧,使故障设备损坏•短路电流通过故障设备和非故障设备时,产生热和电动力的作用,致使其绝缘遭到损坏或使设备缩短使用寿命•电力系统中大部分地区的电压下降,使大量电能用户的正常工作遭到破坏或产生废品•破坏电力系统并列运行的稳定性,引起系统振荡,甚至造成整个电力系统瓦解16An Example:August 14, 2003 Blackout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Canada181.1.4 继电保护的概念及作用一、继电保护的概念继电保护技术+ 继电保护装置•继电保护技术包括电力系统故障分析、继电保护原理及实现、继电保护配置设计、继电保护运行及维护等技术19•继电保护装置继电保护装置就是能反应电力系统中电气元件发生故障或不正常运行状态,并动作于断路器跳闸或发出信号的一种自动装置20二、继电保护的作用•自动、迅速、有选择性的将故障元件从电力系统中切除,使故障元件免于继续遭到破坏,保证无故障部分迅速恢复正常运行•反应电气元件的不正常运行状态,并根据运行维护条件(例如有无经常值班人员),而动作于发出信号、减负荷或跳闸211.2 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构成和分类221.2.4 继电保护的分类•按被保护的对象分类输电线路保护、发电机保护、变压器保护、发电机保护、母线保护等•按保护原理分类电流保护、电压保护、距离保护、差动保护、方向保护、零序保护等281.2.4 继电保护的分类•按保护所反应故障类型分类相间短路保护、接地故障保护、匝间短路保护、失步保护、失磁保护等•按继电保护装置的实现技术分类机电型保护(如电磁型保护和感应型保护)、整流型保护、晶体管型保护、集成电路型保护及微机型保护等291.2.4 继电保护的分类•按继电保护测量值与整定值的关系分类过量保护(测量值≥整定值时动作)欠量保护(测量值≤整定值时动作)301.2.4 继电保护的分类•按保护所起的作用分类主保护、后备保护、辅助保护等主保护:反映被保护元件本身的故障,并以尽可能短的时限切除故障的保护311.2.4 继电保护的分类•按保护所起的作用分类主保护、后备保护、辅助保护等后备保护:主保护或断路器拒动时用来切除故障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