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朋友《午睡的常规要求和指导》主题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47.71 MB
- 文档页数:12
幼儿午睡中的常规要求和指导要点从医学保健角度讲:幼儿睡眠时呼吸变得深长,心跳也缓慢下来,全身肌肉得到放松,氧和能量的消耗最少。
这时候,疲劳了的细胞得到休息,又可从血液里得到新的养分,保护脑神经细胞免于过度疲劳而损坏,体力也逐渐得到恢复。
另一方面,幼儿期又是肌体生长发育迅速的时期,睡眠状态下的内分泌系统释放的生长激素比平时增加3倍。
因此,睡眠问题直接影响着幼儿的身体健康、生长发育、学习状况。
根据幼儿的生理特点,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在长达l0 个小时的学习游戏过程中,安排午睡是非常必要的。
从幼儿独立成长的角度讲:在幼儿园独立入睡以及午睡前后穿脱整理,不仅满足了幼儿手眼协调、精细动作发展的需要,更为其生活自理能力的养成提供了良好的锻炼机会,帮助他们形成自我服务意识,体验到了成功感,增强了独立性。
午睡时—午睡环节中的常规要求和指导要点:午睡是幼儿园一日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那么,怎样实现呢?教师首先要明确午睡过程中不同年龄段幼儿应达到的目标要求和具体内容,抓住睡前、睡中、睡后潜在的教育价值,采用温馨有趣的指导策略,充分发挥午睡环节在幼儿自身成长和发展中的特殊作用。
一、午睡环节对幼儿的常规要求◆喜欢在幼儿园午睡,能独立入睡。
◆懂得午睡对身体有益,养成按时午睡的习惯。
◆做好情绪、如厕、物品等方面的睡前准备。
◆知道脱衣入睡舒服,能正确穿脱衣服、鞋袜。
◆入睡时盖好被子,避免着凉,保持安静,尽快入睡。
◆知道正确的睡姿有益健康,入睡时能保持睡姿正确。
◆睡醒后不打扰同伴。
◆有便意、身体不适或发现同伴有异常情况时及时告诉教师。
◆按时起床,不拖拉,不等待,学习整理床铺。
甜蜜午睡时——午睡环节的教师知道要点: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在睡前、睡中、睡后的状态是不同的,教师应根据其特点给予具体、细致的指导。
1、睡前环节托、小班◆拉好窗帘,准备好床铺,根据需要开关窗户,调节好室温、光线,营造温馨的午睡环境。
◆午餐后带领幼儿进行散步、自主阅读、讲故事等安静活动,帮助个别需服药幼儿服好药。
家园配合,培养幼儿良好午睡的习惯幼儿的一日生活包括饮食、游戏、上课等,而睡眠是其中重要环节之一。
从医学保健的角度去分析,我们知道幼儿在睡眠时,身体各部位和脑及神经系统都在进行调节,氧和能量的消耗最少,利于恢复疲劳。
所以幼儿睡眠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他们的生长、健康、精神等方面的情况。
而午睡是幼儿一日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环节。
然而我发现现在的孩子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是家里的小皇帝,大多数孩子在家里没有养成良好的午睡习惯。
每到午睡时,有些幼儿表现得异常兴奋。
因此使每个幼儿能午睡好,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那么,如何进行家园配合让幼儿午睡好,共同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午睡习惯,我认为应做好以下几点:一、正确认识幼儿午睡的好处1、午睡能消除疲劳、养脑健脑幼儿在幼儿园经过一上午紧张地学习后,不管体力还是脑力都会有疲惫感。
所以,午睡对幼儿来说是必不可少的。
幼儿身体处于紧张状态,在午后的几小时内容易进入半睡眠状态,大脑疲乏,反应迟钝,精力衰减,学习、游戏效率大大降低,如果经过午睡,不仅可以使脑力和体力得到恢复,使大脑更好用、更灵活、反应更快,精力更旺盛,情绪更高。
专家认为,午睡不但可以增强体力、消除疲劳、提高午后的学习、游戏的效率,同时还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
美国太空总署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每天午睡45分钟,工作效率将提高35%,作出正确决定的能力也会增加50%。
心理学研究学家将一部分学生分成睡午觉和不睡午觉两组。
结果显示,午睡1个小时者,下午的清醒度是早晨9点刚学习时的90%。
由此建议:为了学习有效率,就让学生享受午睡。
2、午睡还能缓解紧张,平衡心理,增强体质研究表明,午休是缓解紧张的有效办法,它能有效地帮助人们保持心理平稳,延缓人体分泌导致细胞衰老的氧化物质。
根据卡铁尔大夫的理论,日常的工作、活动能使人分泌产生一种使细胞衰老的氧化物、午睡可以消除这种物质,从而延缓衰老。
同时使身体的紧张状态得以缓解。
同时,由于幼儿从早上到中午忙碌了几个小时身心已经疲惫,此时若能午睡,放松休息一下,体力得到补充,还会从中降低感冒、发烧等病的发生率。
午睡活动的常规要求教学目标:知道午睡活动的常规要求。
教学重点:知道午睡活动的常规要求。
教学时间:5 分钟教学后记:采用记忆唤起的方式,让学生回忆在走园过程中午睡的常规要求,能够促进学生对午睡常规要求的更好理解。
教学过程:一、结合学生讨论和老师小结,掌握午睡的常规要求1.提问:在观摩幼儿园午睡的过程中,你认为午睡的常规要求有哪些?2.学生讨论和发言3.老师小结:午睡环节的常规要求有:(1)喜欢在幼儿园午睡,能独立入睡。
(2)懂得午睡对身体有益,养成按时午睡的习惯。
(3)做好情绪、如厕、物品等方面的睡前准备。
(4)知道脱衣入睡舒服,能正确穿脱衣服、鞋袜。
(5)入睡时盖好被子,避免着凉,保持安静、尽快入睡。
(6)知道正确的睡姿有益健康,入睡时能保持睡姿正确。
(7)睡醒后不打扰同伴。
(8)有便意、身体不适或发现同伴有异常情况时及时告诉教师。
(9)按时起床,不拖拉,不等待,学习整理床铺。
二、教师从三个角度分析午睡活动的常规要求,加深学生对午睡常规要求的理解。
1.教师讲述:午睡的常规要求,我们根据内涵,可以分成睡前、睡中和睡后三个方面。
2.师生共同梳理:睡前环节的常规要求包括:第一,喜欢在幼儿园午睡,能独立入睡;第二,懂得午睡对身体有益,养成按时午睡的习惯;第三,做好情绪、如厕、物品等方面的睡前准备;第四,知道脱衣入睡舒服,能正确穿脱衣服、鞋袜。
睡中环节的常规要求包括:第一,入睡时盖好被子,避免着凉,保持安静、尽快入睡;第二,知道正确的睡姿有益健康,入睡时能保持睡姿正确。
睡后环节的常规要求包括:第一,睡醒后不打扰同伴;第二,有便意、身体不适或发现同伴有异常情况时及时告诉教师;第三按时起床,不拖拉,不等待,学习整理床铺。
幼儿园午睡管理制度一、午睡时间安排1. 幼儿园午睡时间为每天下午12:00至14:00,确保每位幼儿能够获得充足的休息时间。
2. 在午睡时间段内,教师将根据幼儿的实际需求进行合理的分组,确保每个幼儿有足够的个人空间。
3. 每个幼儿在午睡期间将享受不少于1小时的休息时间,不得打扰其他幼儿休息。
二、午睡环境的创造1. 幼儿园将提供安静、舒适和卫生的午睡环境,了解每个幼儿的特殊需求(如安抚方式、舒适的睡眠关节等),并妥善安排。
2. 教室内将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并确保通风良好,为幼儿提供一个良好的睡眠氛围。
3. 教室内的床铺将保持整洁且适宜,每个幼儿将有自己的床位,并且在每次午睡之前都会更换床单和被单。
三、午睡前的准备工作1. 在午睡前,教师应帮助幼儿完成如上厕所、洗手等基本生活习惯的培养。
2. 广播或其他适当的方式将被使用来提醒幼儿们即将开始午睡,以准备好他们的心态。
3. 教师在午睡前将讲述故事或进行其他轻松的活动,帮助幼儿放松并进入睡眠状态。
四、午睡期间的监管和监控1. 教师会在午睡期间全程监管,确保每个幼儿的安全和舒适。
2. 在监管过程中,教师将保持安静,尽量减少干扰,并及时提醒幼儿在睡眠中保持合适的姿势。
3. 如有特殊情况或幼儿的需求,教师会在不打扰其他幼儿的情况下做出适当的干预。
五、午睡后的唤醒与醒后活动1. 教师将在固定的时间将幼儿唤醒,以确保幼儿能够适时结束午睡。
2. 唤醒后,教师将提供饮用水和小点心给每个幼儿,以满足他们的基本需求。
3. 幼儿将参与一些放松的活动,如伸展运动、静态游戏等,以帮助他们从睡眠状态中完全恢复。
六、对午睡管理的监督和评估1. 幼儿园将定期对午睡管理制度进行监督和评估,以确保制度的有效性和实施情况。
2. 教师和幼儿家长将参与评估过程,并提供反馈意见和建议,以便对制度进行必要的调整和改进。
七、不良午睡行为的处理和纠正1. 对于习惯性难以入睡的幼儿,教师将与家长进行沟通,了解原因,并尝试找到解决办法。
第1篇一、课程目标1. 让学生了解午睡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午睡习惯。
2. 培养学生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3. 增强学生与同伴之间的合作意识,共同维护午睡环境。
二、课程内容1. 午睡的重要性2. 午睡的正确姿势3. 午睡环境的安全注意事项4. 午睡期间的安全防护5. 遇到紧急情况时的应对方法三、教学过程1. 导入(1)教师与学生互动,询问学生对午睡的看法和习惯。
(2)教师简要介绍午睡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午睡的重要性(1)教师通过PPT展示午睡对儿童生长发育、大脑发育、情绪稳定等方面的益处。
(2)引导学生认识到午睡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午睡习惯。
3. 午睡的正确姿势(1)教师演示正确的午睡姿势,强调头部与身体保持垂直,双脚平放。
(2)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练习正确的午睡姿势。
4. 午睡环境的安全注意事项(1)教师讲解午睡环境的选择,如通风、光线适宜、温度适宜等。
(2)强调午睡时保持安静,避免影响他人休息。
5. 午睡期间的安全防护(1)教师讲解午睡期间的安全防护措施,如穿着舒适的衣物、使用安全的床上用品等。
(2)强调午睡时不要将手机、玩具等物品放在床头,以免造成意外伤害。
6. 遇到紧急情况时的应对方法(1)教师讲解在午睡期间遇到紧急情况时的应对方法,如摔倒、呕吐等。
(2)学生分组讨论,模拟紧急情况下的应对措施。
7. 总结(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午睡安全的重要性。
(2)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午睡习惯,共同维护午睡环境。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午睡重要性的认识程度。
2. 学生掌握午睡正确姿势的情况。
3. 学生对午睡环境安全注意事项的掌握程度。
4. 学生在紧急情况下的应对能力。
五、教学反思1.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
2. 注重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3.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午睡习惯,共同营造安全的午睡环境。
4. 定期进行安全教育,提高学生的安全素养。
幼儿园午睡常规教案1. 教学目标1.了解幼儿午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学习如何营造适合午睡的环境和氛围。
3.掌握幼儿午睡前的准备工作。
4.指导幼儿入睡后的监管和管理。
2. 教学内容1.午睡的心理和生理机制。
2.午睡的时间安排。
3.午睡前的准备工作。
4.午睡后的监管和管理。
5.创造适合午睡的环境和氛围。
3. 教学过程第一步:午睡的心理和生理机制1.通过介绍午睡对儿童的好处,让家长和幼儿了解午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向家长和幼儿解释午睡的心理和生理机制,使他们理解午睡的过程,以便更好地运用这些知识。
第二步:午睡的时间安排1.针对幼儿园的特殊情况,建议规定固定的午睡时间,让幼儿了解午睡的时间安排。
2.家长可根据幼儿的情况,在日常生活中为幼儿安排合适的午睡时间,以保证幼儿能够充分地休息。
第三步:午睡前的准备工作1.为了让幼儿更快入睡,老师或家长可给幼儿轻轻按摩、讲故事、唱歌等,以放松幼儿的身心。
2.在午睡前还需要更换内衣、洗脸、排便等,以保持清洁卫生,有助于幼儿睡眠。
第四步:午睡后的监管和管理1.监管幼儿入睡后的时间,由老师或家长值班,确保幼儿的睡眠质量。
2.在幼儿醒来后,尽可能地和幼儿交流,帮助他们恢复精神,准备进行下一项活动。
第五步:创造适合午睡的环境和氛围1.在午睡期间尽量保持安静,降低噪音。
2.给幼儿提供柔软舒适的床铺,让幼儿感受到舒适、安全的环境。
4. 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幼儿园老师和家长们都更加了解幼儿午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掌握了如何创造适合午睡的环境和氛围,以及提供午睡前、午睡后的监管和管理。
这样有助于幼儿们更好的休息,提高幼儿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让幼儿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更加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