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工程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
- 格式:ppt
- 大小:337.00 KB
- 文档页数:5
2024年通信安全学习心得体会公司始终强调安全生产的重要性,然而事故频发,这引起了深刻的反思。
经过审慎分析,我认为问题的核心在于工程实施安全规范未能深入人心。
尽管公司不断强调安全生产,员工也持续学习相关知识,但案例学习的局限性导致问题未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针对此次事故,主要原因如下:1. 违章作业、违反施工规范。
在布放钢绞线过程中,施工人员未按架空光缆施工规范作业,且未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工具,导致与电力电缆摩擦破损后接触,进而引发触电事故。
2. 个体劳动防护用品缺失。
施工前,潘以争仅提供棉手套,施工人员赤脚在湿滑工作面上作业,缺乏基本的绝缘手套、绝缘胶鞋、安全帽等防护用品,不仅导致施工人员触电,还妨碍了救援行动。
这一事故并非仅由施工人员负责,生产管理人员亦应承担责任。
安全员在公司中的角色往往被忽视,但在无事故时,其存在是预防风险的关键。
安全生产是长期高收益的生产模式,然而公司、负责人及施工人员往往只关注短期利益,忽视了安全生产的重要性。
当事故发生时,悔之晚矣。
因此,我深感责任重大,将在今后工作中着重以下几点:1. 在公司会议上多次强调安全生产,特别是公司领导层,需加大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及安全防护用具的投入。
2. 在员工安全教育中注重实践操作,使安全教育更具实际意义。
3. 在安全教育中增加正确的意外事故急救措施,确保施工人员在遇到意外时能够采取有效行动,降低事故损失。
作为服务行业且为第三方,我们的工作质量至关重要,因此安全生产更是不可忽视的关键环节。
2024年通信安全学习心得体会(二)鉴于通信行业的快速发展,用户对服务指标的要求持续上升,安全生产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我们在日常工作中,必须深刻强化安全规范意识,并充分理解安全生产的核心价值。
茂名联通事故的根本原因在于施工人员违反操作规范,未能遵循既定的施工准则。
在钢绞线铺设过程中,施工人员未按照架空光缆的施工规范操作,同时忽视施工安全防护要求,未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工具。
通信工程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华夏邮电咨询监理有限公司2016年10月通信工程安全生产事故案例A:A:A:制核准 编审批目次第一章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 (1)1.1所涉及的法律法规 (1)1.2相关的强制性条款 (1)1.2.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1)1.2.2《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1)1.2.3《通信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规定》 (2)1.2.4《通信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监理暂行规定》 (3)第二章安全生产管理的监理工作 (5)2.1总体要求 (5)2.1.1賴施工现场应急预案 (5)2.1.2常见施工安全隐患............................................................................... (5)2.1.3常见危险源 (5)2.1.4施工现场安全要求 (6)2.1.5 施工现场防火要求...... (6)2.1.6临时用堪安全要求 (7)2.1.7安全技术交底 (7)2.1.8 特殊工种作业要求............................................................................... (7)2.1.9事故的预防及处理 (7)2.2 ―般要求 (8)2.2.1施工准备阶段 (8)2.2.2 施工阶段...∙..“......∙..“......∙..“......∙..“......∙..“......∙..“......∙..“......∙..“......∙..“......∙..“......∙..“......∙..“......∙..“.......92.3各专业要求 (11)23.1通信线路工程作业的安全要求 (11)2.3.2土、石方和地下作业的安全要求 (12)233 通信设备安装作业的安全要求........... . ... ... ... ... ... ... .. (13)2.3.4铁塔和天馈线安装作业的安全要求 (14)2.3.5网络优化和软件调测作业的安全要求 (15)第三章通信工程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 (16)第一章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1.1所涉及的法律法规1.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14版)2.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哲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93号2004.2)3.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2007.6)4. 《通信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规走》(2008.06)5. 《通信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监理暂行规走》(^ 5204- 2014)6. 《关于落实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监理责任的若干意见》建市[2006]248号7. 《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设罝及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配备办法》建质[2008]91号1.2相关的强制性条款1.2.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五条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全而负责。
案例一:架设光缆钢绞线触及电力高压线一、事故经过2001年7月下旬某地通信工程公司第二施工队在某县的一个乡镇进行架空光缆工程施工。
24日下午雷阵雨刚停,天气非常炎热,线务员王某带领六名民工去架设钢绞线。
这段杆路经过一片果园和玉米地,16点50分准备收紧已布放过的钢绞线,王某指挥、另有四人负责拉紧,此时钢绞线被一树枝挂住,王某又调来另外两人,六人同心协力奋力一拉,致使钢绞线刮断树枝高高弹起,触及其上方电力高压线。
六名民工当场全部被击倒,造成五人死亡一人重伤的特大伤亡事故。
二、事故原因分析1.工程项目负责人无视安全管理,没有了解施工现场周围的环境,在工程安全管理方面严重失职。
误认为工程的规模很小,技术上很简单,而对工程的风险性估计不足,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
应负主要责任。
2.线务员王某到达施工现场后没有实地勘察,没有调查了解施工现场周围的危险源,一味盲目蛮干、错误指挥,是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
3.没有安全劳动保护措施。
施工人员在炎热的夏天施工,又是刚刚下过雨的潮湿的玉米地,赤臂赤脚没有任何绝缘保护措施,这是造成事故进一步严重的次要原因。
三、事故教训及整改措施1.选派重视安全、懂得技术、责任心强、经验丰富的人担任工程项目负责人。
针对工程的特点既要注重技术又要注重安全,加强对全体员工的安全意识、安全技术教育。
2.加强对工程中的关键工序负责人的培训。
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增强安全防护意识。
根据不同的季节,不同环境中的施工特点,制定出相应的安全保护措施,始终把安全生产放在第一位。
3.进一步加强劳动防护用品的管理。
检查落实劳动防护用品的发放和使用,特别注重对在恶劣的天气、特殊的工作岗位上施工人员的劳动保护,加大投入落到实处。
案例二:管道人孔内的毒气毒死两人事故一、事故经过1991年3月份某省邮电工程公司第五线路施工队在某市进行管道电缆施工。
工程进入后期阶段,7月29日上午8点30分施工人员张某、谢某、王某三人到长途汽车站第8号巷道人孔测量气压,到达施工现场后张某打开井盖随即跳进人孔,这时王某接到一传呼,告诉谢某后就去打电话,二十分钟左右王某回来发现两人都已经躺在人孔中,赶紧打电话报告队长,待队长组织人力将两人救至地面,经抢救无效后死亡。
案例案例一4.27触电事故案例分析一、事故经过2013年4月27日上午,某单位施工人员在丰顺某基站坐滑车加挂12芯光缆,吊线上方有万伏高压线,吊线下面有芯光缆吊线上方有万伏高压线吊线下面有2个施工人员拉滑车向山岗顶推进,当滑车上施工人员头部达到高压线电弧电击距离被电击死亡。
电信杆梢离左上方的高压线距离约30CM发生意外事故位置加挂光缆由下至上布放,即:上加挂光缆由下至上布放即上竹平至下八乡。
施工人员乘坐的滑车新建的10KV高压线路,与电信杆路的的净空距达不到要求造成事故原因分析:(一)直接原因施工作业人员违反工信部《通信建设工程安全生产操作规范》(工信部规【2008】110号)中的第五章通信线路工程中的5.2架空线路规范内容,施工作业人员与电力线施工安全净距达不到要求,是施工人员意外触电身亡的直接原因。
达不到要求是施工人员意外触电身亡的直接原因(《通信建设工程安全生产操作规范》要求:在高压线附近附近进行架线、安装接线作业时,离开高压线最小空距应保证:35KV以下为2.5m,35KV以上为4m)25m(二)间接原因1. 该通信杆路建于1994年,新建10KV高压线路离通信杆路净距达不到规范要求(最低根高压线离电信杆路的吊线距离约1m,离486号电杆末稍范要求(最低一根高压线离电信杆路的吊线距离约约0.3m)据向当地村民了解,此条10KV电力线路是2012年公路迁改时新建的高压线路,高压线路的净空距达不到规范要求,而且该高压线路目前建的高压线路高压线路的净空距达不到规范要求而且该高压线路目前还没有完工,正在建设过程中,部分高压线是临时架挂;2. 施工单位安全技术交底落实不到位,针对性不强,流于形式;施单位安全技术交底落实到位针性流式3. 施工单位安全教育不到位,施工作业人员安全生产意识淡薄、安全防范能力不足。
三、预防和改进措施1. 施工单位要严格按照《通信建设工程安全生产操作规范》施工作业,1施工单位要严格按照《通信建设工程安全生产操作规范》施工作业杜绝违章作业;2. 加强对施工作业人员的教育培训,切实提高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3. 加强对施工现场安全技术交底监督管理工作,交底内容要针对现场情况、周围环境的危险源向所有作业人员进行交底,并做好相关记录及签名;44.加强劳动防护用品质量把关管理,并严格要求施工人员正确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2024年通信安全学习心得体会公司始终强调安全生产的重要性,然而事故频发,这引起了深刻的反思。
经过审慎分析,我认为问题的核心在于工程实施安全规范未能深入人心。
尽管公司不断强调安全生产,员工也持续学习相关知识,但案例学习的局限性导致问题未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针对此次事故,主要原因如下:1. 违章作业、违反施工规范。
在布放钢绞线过程中,施工人员未按架空光缆施工规范作业,且未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工具,导致与电力电缆摩擦破损后接触,进而引发触电事故。
2. 个体劳动防护用品缺失。
施工前,潘以争仅提供棉手套,施工人员赤脚在湿滑工作面上作业,缺乏基本的绝缘手套、绝缘胶鞋、安全帽等防护用品,不仅导致施工人员触电,还妨碍了救援行动。
这一事故并非仅由施工人员负责,生产管理人员亦应承担责任。
安全员在公司中的角色往往被忽视,但在无事故时,其存在是预防风险的关键。
安全生产是长期高收益的生产模式,然而公司、负责人及施工人员往往只关注短期利益,忽视了安全生产的重要性。
当事故发生时,悔之晚矣。
因此,我深感责任重大,将在今后工作中着重以下几点:1. 在公司会议上多次强调安全生产,特别是公司领导层,需加大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及安全防护用具的投入。
2. 在员工安全教育中注重实践操作,使安全教育更具实际意义。
3. 在安全教育中增加正确的意外事故急救措施,确保施工人员在遇到意外时能够采取有效行动,降低事故损失。
作为服务行业且为第三方,我们的工作质量至关重要,因此安全生产更是不可忽视的关键环节。
2024年通信安全学习心得体会(二)鉴于通信行业的快速发展,用户对服务指标的要求持续上升,安全生产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我们在日常工作中,必须深刻强化安全规范意识,并充分理解安全生产的核心价值。
茂名联通事故的根本原因在于施工人员违反操作规范,未能遵循既定的施工准则。
在钢绞线铺设过程中,施工人员未按照架空光缆的施工规范操作,同时忽视施工安全防护要求,未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工具。
内部使用通信工程施工现场违规案例汇编(第一期)目录(一)施工单位及施工人员资质部分 (5)(二)高空作业部分 (8)(三)道路施工作业部分 (13)(四)管井施工作业部分 (17)(五)土方开挖施工作业部分 (20)(六)设备加电引接部分 (24)(七)机房作业部分 (27)(八)施工工具器械部分 (30)(九)施工收尾工作部分 (34)施工违规案例汇编(一) 施工单位及施工人员资质部分1、违规案例图片图 1- 1未经授权,工作证印“中国电信”字样“穗通建临”无明确的单位名称图 1- 2印“德沃计算机公司”,驾驶员、车辆均不属施工单位。
违规情况:1、现场施工人员佩戴不明证件。
经查,并非施工单位员工。
2、施工车辆不属施工单位。
现场一直无施工单位管理人员,工程疑似存在“转包”行为。
图 1- 3施工、监理人员在花草丛易燃环境吸烟图 1- 4施工队未携带鼓风机、毒气测试仪器、或毒气检测动物。
违规情况:1、施工人员未佩戴证件,未穿着反光背心。
2、电缆割接高空作业人员无特种作业证明。
违规情况:1、施工队未携带防毒器具,或鼓风机。
2、未排除安全隐患,即下井作业。
2、典型违规案例【案例 1】:施工现场:2011 年4 月1 日,工程管理中心随机检查了广州市两个管线施工现场。
问题描述:1.现场施工人员未佩戴工作证,或有效工作证件。
(图1-1)2.施工单位疑似存在“转包”行为:“合作单位”直接负责现场施工,现场一直未见施工单位员工。
3.电缆割接、高空作业人员无工作证,无特种作业证明。
(图1-3)4.施工队伍未携带探测毒气、排毒器具;未确定现场是否有毒气隐患,即下井作业。
(图1-4)5.现场施工人员未接收必要的安全培训:施工人员不清楚“双指引”制度规定,未携带相关操作指引。
案例分析:国资委颁布《中央企业安全生产禁令》,自 2011 年 1 月 1 日起施行。
但从案例中可以发现施工单位存在以下违反现象:一、严禁在安全生产条件不具备、隐患未排除、安全措施不到位的情况下组织生产。
内部使用通信工程施工现场违规案例汇编(第一期)中国电信广东公司工程管理中心前 言2009年起,中国电信广东公司在全省推行工程安全风险管控“双指引”制度,广大工程建设人员通过不断地实践项目的安全风险评估和安全风险的警示、管控,安全风险意识大幅提升,工程安全防范措施有了长足的改进。
2010年起,中国电信广东公司开展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广大工程建设人员对国家法律法规关于工程质量、安全规范管理要求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工程服务人员在依法服务、规范建设方面,有了较大的进步。
虽然全省工程建设人员整体安全风险意识、依法规范建设的意识大幅提升,但仍然存在部分一线工程人员或没有提升思想认识,或没有从根本上提高认识,或还没有将思想认识转换为规范的行为。
尤其是一线施工人员,有的人在操作规范方面缺乏培训、没有认识;有的人自持经验丰富、漠视规范要求;有的人受环境影响、认识错位。
因此,在工程施工现场,目前仍然大量存在违规操作或违规行为。
其中部分违规行为属于常见的通病,部分人员已表现为习惯性违规。
这类常见的、习惯性的违规行为,实际隐藏着巨大的安全风险。
大量的安全事故案例证明,生产安全事故的最主要直接原因或间接原因都是这类常见的、习惯性的违规行为。
如不采取措施,及时制止、纠偏,长此以往必然会发生工程安全事故。
为制止这类违规行为,国资委颁布《中央企业安全生产禁令》(24号令),自2011年1月1日起施行。
中国电信集团公司规定凡发现违反禁令者,将被严肃追究相关单位和责任人的责任。
对违反禁令的人员给予经济处分和行政处分,直至与其解除劳动合同。
中国电信广东公司安全生产委员会在2011年也明确提出了“要进一步夯实安全生产基础管理,安全生产要常抓不懈,做到关口前移,重心下移至最基层”。
2011年二季度,中国电信广东公司与广东省通信服务产业有限公司联合在工程建设领域全省全面推行工程建设“飞行式检查”制度,旨在经常性地暴露违规行为、推动尽快全面地制止违规行为,消除工程建设安全隐患。
通信工程施工危害案例分享案例一:施工现场线缆敷设意外某通信工程项目在进行线缆敷设时,施工人员在操作中没有注意到现场的其他工程设备,导致线缆与设备相互缠绕,引发线缆断裂。
施工人员未按规定的程序进行危险物品处置,造成安全事故发生。
由于现场没有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造成线缆断裂造成对工程造成一定的损失。
分析:在通信工程中,线缆敷设是一个涉及到很多技术和注意事项的工作,如果操作不当很容易发生事故。
在这个案例中,施工人员在进行线缆敷设时没有注意到现场的其他设备,导致线缆与设备相互缠绕,最终导致线缆断裂。
工程施工人员在进行线缆敷设时应该仔细观察现场情况,做好安全措施,避免线缆与其他设备相互干扰。
预防措施:1. 在施工现场设置明显的警示标语,提醒施工人员注意安全;2. 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技能;3. 强化现场监督管理,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的危险因素;4. 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和程序,防止因为不当操作引发事故。
案例二:高空作业安全事故某通信工程项目进行高空作业时,一名施工人员未按规定佩戴安全带,存在高空坠落的安全风险。
在作业过程中,施工人员一时失神,没有站稳脚跟,导致摔倒从高空坠落,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
分析:高空作业是通信工程中常见的施工内容,但高空作业是一个高风险的工作。
在这个案例中,施工人员未按规定佩戴安全带,导致了高空坠落的安全事故发生。
高空坠落是一种非常危险的事故类型,一旦发生很容易造成施工人员的严重伤害甚至死亡,对工程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预防措施:1. 在高空作业现场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提醒施工人员注意安全;2. 对施工人员进行高空作业安全教育培训,强化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3. 严格执行高空作业的操作规程,确保施工人员佩戴安全带,并做好安全防护;4. 在高空作业现场设置安全网和安全围栏,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保护。
案例三:施工现场交通事故某通信工程项目在进行施工现场搬运设备作业时,因为管理人员未对现场车辆和行人进行有效管理,导致了交通事故的发生。
通信工程危险源制度首先,在通信工程中存在的主要危险源包括高压电力、高空作业、化学品与辐射等。
高压电力是通信工程中最主要的危险源之一,一旦操作不当就有可能引发电气事故,造成人员伤亡或设备损坏。
高空作业是通信工程中常见的作业方式,如果操作人员没有经过专业培训或缺乏相关安全防护措施,就会面临高空坠落的风险。
此外,通信工程中使用的化学品和辐射也可能对人员造成伤害,需要严格管理和监控。
基于以上分析,建立通信工程危险源制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制定危险源制度时,需要充分考虑通信工程中存在的各种危险源,明确责任部门、监管措施和应急预案,确保危险源得到有效控制,最大限度地降低潜在风险。
一、通信工程危险源管理制度1. 规章制度建设(1)制定通信工程危险源管理相关规程和制度,明确危险源的定义、分类和管理原则。
(2)明确各级责任部门和相关人员的职责,确保危险源管理工作的有效实施。
(3)建立危险源台账,记录危险源的名称、位置、危害程度等信息,做好危险源的统计和分类管理。
2. 危险源辨识与评估(1)对通信工程中存在的各种危险源进行辨识和评估,确定危险源的危害程度和控制措施。
(2)建立危险源识别机制,对每项危险源进行详细辨识和评估,及时更新危险源信息。
3. 危险源控制措施(1)建立危险源管控台账,记录危险源的管控措施、管理责任人及有效期限。
(2)对各类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估,确定相应的管控措施,确保危险源得到有效控制。
(3)建立危险源治理工作组,负责危险源的治理和整改工作。
4. 危险源监测与检查(1)开展定期的危险源监测和检查,确保危险源的管控措施得到有效执行。
(2)建立危险源监测报告制度,定期对危险源的监测情况进行报告和分析。
(3)对危险源的监测结果进行评估,及时发现和排查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5. 应急预案和演练(1)建立通信工程危险源应急预案,包括应急响应流程、应急资源准备和应急处理措施。
(2)开展定期的应急演练,提高通信工程人员的应急处理能力,确保在发生突发事件时能够迅速响应和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