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引趣

  • 格式:doc
  • 大小:27.00 KB
  • 文档页数:3

下载文档原格式

  / 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学课堂引趣“十法”

——观山小学刘承刚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兴趣是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推动力。我们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主要有以下十种方法:

一、分组竞赛法

儿童好胜心强,爱表现自己,根据这一点,我们在教学中引入竞争机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常在小组间、个人间、男女间开展口算、速算、分析等竞赛活动。在竞赛中,教师的一次高分,一句赞美之词往往会给学生带来新的希望,产生神奇的力量,有时甚至影响终生。对于后进生,更应注意给予鼓励,奖其所长,让他们也体验到学习的兴趣。

二、质疑法

实践证明,教师每一个高质量的质疑,都能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思维处于积极、主动、愉快地获得知识的状态。一般来说,可在点明课题处、知识的内在联系处、知识的关键处、揭示知识本质处设问质疑。如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公式时,出示长为5里米、宽为4厘米和长为10厘米、宽为2厘米的两个长方形,提问:“谁的面积大、大多少?你怎样得出结论的?”由于学生都是凭直觉进行观察,所以分歧较大。为此,教师进一步指出,只有通过科学的计算才能得出准确的结论。那么,怎样计算呢?这就是今天需要大家研究解决的问题。这无疑对学生产生了较强的吸引力。

三、操作法

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总是以感性认识为基础,感性认识丰富,表象清晰,理解就深刻。因此,教学中让学生动手操作,独立探索,会极大的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如再教学有余数的除法时,让学生通过摆小棒深刻理解被除数、除数、商和余数之间的关系及余数的实际含义。

四、比较法

教学中,为让学生区别异同,克服思维定势,使学生对事物概念的理解更准确、更深入,必须加强对学生进行比较的训练。如:1、山坡上有羊50只,牛比羊的3倍还多20只,牛有多少只?2、山坡上有羊50只,比牛的3倍还多20只,牛有多少只?通过比较,让学生明白这两道题都是告诉几倍多几,但前者求

大数,后者求小数,所以两者的数量关系是不同的,解法也不相同。

五、情景法

创设情景,让学生产生亲自感受的体验。在教学相遇应用题时,我们请两位同学代表两列火车,站于教室前后通道口,另一同学代表中间站站于通道上,让学生演示两列火车相遇的情景,并配以恰当的火车汽笛声,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使学生轻松愉快的理解了相遇问题的条件和含义。

六、变式法

在概念教学中,加强变式训练,可使学生排除非本质属性的干扰,增强探究知识的新奇性,从而形成正确的概念。如认识平行四边形时,可出示不同方位的四组平行线,让学生观察比较得出,它们都符合在同一平面内且不相交这两个条件,都是平行线。

七、游戏法

让学生在游戏中学知识,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既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又符合他们的认识规律。如在教学一位数除法时,我们设计摘苹果的游戏:在黑板上画一苹果树,在又大又红的苹果上分别写有不同的算式,树旁画上表示不同结果的篮子,让学生将算式与结果对应的苹果摘到各自的篮子里,这样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计算兴趣。

八、儿歌法

儿歌语句简短,读来朗朗上口,易学易记,深受小学生的喜欢。教学中,借助儿歌等形式,发挥语言直观作用,使学生形成愉快表象。如教学大月小月时,可给学生出示儿歌:七前单月大,八起双月大。这样,学生记快、记得牢。再如,教学除号时,可以教给学生儿歌:一条横线画得平,两个圆点平均分。不仅形象描述了除号的形状,内含等分意义及书写要求,而且强化了学生表象记忆。九、拆并法

应用题教学中,出示例题常用这种方法。如:1、同学们参加劳动,5个同学糊了35个纸盒,平均每个同学糊了多少个纸盒?2、平均每个同学糊7个纸盒,照这样计算,12个同学共糊多少个?

通过观察,2题的第一个条件是第1题的问题,然后让学生将1、2合并组成新的例题:同学们参加劳动,5个同学糊了35个纸盒,照这样计算,12个同

学共糊多少个纸盒?

这样使学生在拆并的过程中对正归一应用题的结构和关键问题都有了深刻的认识和了解。

十、观察法

小学生观察事物容易忽视隐蔽的本质的东西,且观察不认真,不仔细。为此,要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从中发现规律,得出结论。如再一次兴趣课中,我出示了一张日历:

1 2

3 4 5 6 7 8 9

10

15 16

17 22 23

24 29 30

然后请一学生随便用铅笔画出9个数组成的方块(如上图),只要他告诉我中间一数是多少,我马上能报出这九个数的和。如图,中间数为20,所以和为180.通过反复试验,学生觉得神了,一下子激活了他们的思维。接着,我引导学生观察9个数中间的那个数与9个数的平均数有什么关系。学生通过观察计算,明白了这9个数的平均数刚好是中间那个数,要算9数之和,只需将中间的那个数乘以9,便可知道。

总之,在数学课堂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仅可以使学生主动探索知识,更重要的是可以大大提高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