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21--边板普通钢筋构造图(2)
- 格式:dwg
- 大小:196.09 KB
- 文档页数:1
1.桥位地形、地物、地质及水文资料图,用来表示桥梁位置及周边关系的图纸。
桥位平面图、桥位地质断面图。
2.桥梁总体布置图,表示桥梁整体形状、大小、结构的图纸。
立面图、侧立面图。
3.桥梁的上部、下部构造和配筋图,表示细部构造的图纸。
详图、构件结构图。
4.设计说明,表示施工上要求的图纸。
一、识读桥梁工程图
桥梁通常由上部结构(主梁或主拱圈和桥面系)、下部结构(桥墩、桥台和基础)及附属结构(栏杆、灯柱、护岸、导流结构等)三部分组成。
如图11-2所示。
图11-2 桥梁的基本组成。
桥梁三维模型图片及视频转载自杨连旺转载于2010年05月21日 15:20 阅读(2) 评论(0) 分类:个人日记举报简支梁桥是梁式桥中应用最早,使用最广泛的一种桥型。
它受力简单,梁中只有正弯矩,适用T型截面梁这种构造简单的截面形式;体系温变,混凝土收缩徐变,张拉预应力等均不会在梁中产生附加内力,设计计算方便,最易设计成各种标准跨径的装配式结构。
由于简支梁是静定结构,结构内力不受地基变形的影响,对基础要求较低,能适用于地基较差的桥址上建桥。
在多孔简支梁桥中,相邻桥孔各自单独受力,便于予制、架设,简化施工管理,施工费用低,因此在城市高架、跨河大桥的引桥上被广泛采用。
为减少伸缩缝装置,改善行车平整舒适,国内目前常采用桥面连续的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桥。
简支T梁施工过程之一——主梁的浇筑T梁内部设置普通钢筋,形成钢筋骨架,完成部分构造功能。
在T梁两端,为适应内部预应力束的抬高,要将马蹄抬高。
在T梁两端,为适应内部预应力束的抬高,要将马蹄抬高。
后张法预应力T梁施工,在主梁浇筑完毕,穿束完成后,要进行预应力张拉。
所以要在张拉端设置锚头构件预 ...后法预应力T梁施工,在主梁浇筑完毕,穿束完成后,要进行预应力张拉。
所以要在张拉端设置锚头构件预 ...后张法预应力T梁施工,在主梁浇筑完毕,穿束完成后,要进行预应力张拉。
所以要在张拉端设置锚头构件预 ...多数T梁在梁内部设置通长的预应力钢束由于梁的两端剪力较大,所以要将预应力钢束在两端抬起。
这和钢筋混凝土梁很相似由于梁的两端剪力较大,所以要将预应力钢束在两端抬起。
这和钢筋混凝土梁很相似预应力钢束要套波纹管,在锚头处要加锚垫板,以克服由于局部受力所引起的应力集中。
预应力钢束要套波纹管,在锚头处要加锚垫板,以克服由于局部受力所引起的应力集中。
简支T梁施工过程之二——穿束预应力筋穿入孔道的方法有先穿束法和后穿束法两种。
先穿束法即在浇注混凝土之前穿束。
这种穿束法较省力,但束端保护不当易生锈。
321装配式公路钢桥说明-图文目录1装配式公路钢桥的性能与特点321装配式公路钢桥为中穿下承式桁架桥。
主桁由桁架用销子连接而成。
其构件轻巧简单、互换性好、拆装方便、架设速度较快、适应性强;主要用于架设单跨临时性桥梁,保障履带式荷载500千牛、轮胎式荷载300千牛(轴压力130千牛)以下的各种车辆通过江河、断桥、沟谷等障碍。
桥梁跨径为3米的倍数,车行道宽度3.7米。
2装配式公路钢桥的组成与结构装配式公路钢桥由主体结构、连接系、桥面系、桥头系4大部分组成(图2-1)。
主体结构由每节3米长的桁架用销子连接而成(图2-2),位于车行道的两侧,桁架间用横梁相连,每节桁架设置两根横梁;横梁上铺桥面,桥梁两端设有端柱。
主桁通过端柱支承于桥座(支座)和支座板上,桥梁与路堤可用引桥连接。
全桥设有许多连接系构件如斜撑、抗风拉杆、支撑架、联板等,使桥梁形成稳定的空间结构。
加强弦杆阳头端柱支撑架阴头端柱300300支座板桁架销横梁横梁夹具桁架支座300标准钢桥面板中央钢桥面板抗风拉杆横梁图2-1DSR“321”装配式公路钢桥图2-2用桁架销连接桁架为适应不同荷载和跨径的变化,桁架组合可取多种相应的变化,常用单排单层(英文缩写SS,图2-4)、双排单层(DS,图2-6)、三排单层(TS,图2-8)和在上述3种组合的上、下弦杆上增设加强弦杆的3种形式(图2-5、2-7、2-9)。
增设加强弦杆时,通常冠以“加强”二字(用英文表示时增加“R”),例如,“两排单层加强型(DSR)”等。
图2-4单排单层(SS)图2-5单排单层加强型(SSR)图2-6双排单层(DS)图2-7双排单层加强型(DSR)图2-8三排单层(TS)图2-9三排单层加强型(TSR)23.1主体结构主体结构由桁架单元、桁架销子、加强弦杆、桁架螺栓、弦杆螺栓等构成。
1.桁架(贝雷片)和桁架销子(贝雷销)(图2-10)图2-10桁架单元与桁架销子每片桁架重270kg;肩抬需作业手4-6人,手抬则需6-8人;如将上、下弦杆的加强弦杆连接后再用手抬,则需增加2-4人。
图纸目录序号图 名张数页 号版 别备 注1设计说明42预应力空心板典型横断面布置图33空心板一般构造图2410m空心板预应力钢束构造图与数量表1513m空心板预应力钢束构造图与数量表1616m空心板预应力钢束构造图1718m、20m空心板预应力钢束构造图1816m、18m、20m空心板预应力钢束数量表1910m、13m空心板中板普通钢筋构造图51010m、13m空心板边板普通钢筋构造图101116m空心板中板普通钢筋构造图51216m空心板边板普通钢筋构造图71318m、20m空心板中板普通钢筋构造图61418m、20m空心板边板普通钢筋构造图1015铰缝钢筋构造图116板端加强钢筋构造图11710m空心板封锚端钢筋构造图11813m~20m空心板封锚端钢筋构造图119空心板底板加强钢筋构造图120堵头板构造图121桥面铺装示意图122桥面连续示意图123桥面钝角加强钢筋构造图1设计说明一、编制依据及适用范围1、本册图纸依据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办公室《关于印发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2016年第二批科学技术项目计划的通知》(闽建办科[2016]2号)进行编制。
2、本册图纸适用于福建地区城镇桥梁,也适用于位于城镇范围内的新建、改建公路桥梁上部结构的后张法简支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汽车荷载等级为城—A级,人群荷载按相应规范取值,结构混凝土耐久性设计环境类别为Ⅰ类。
二、技术标准与设计规范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2、《工程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GB 50153-20083、《城市桥梁设计规范》CJJ 11-20114、《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155、《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3362-20186、《城市桥梁抗震设计规范》CJJ166-20117、《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JTG/T B02-01-20088、《桥梁用结构钢》GB/T714-20089、《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GB/T 50476-200810、《公路工程混凝土结构防腐蚀技术规范》JTG/T B07-01-200611、《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JTG D81-201712、《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细则》JTG/T D81-201713、《城市道路交通设施设计规范》GB 50688-201114、《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15、《城市桥梁桥面防水工程技术规程》CJJ 139-201016、《公路交通安全设施施工技术规范》JTG/T F71-200617、《城市桥梁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 2-200818、《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第一册土建工程》JTG F80/1-2017三、主要技术标准1、空心板参数:主要技术指标表跨径梁长(m)计算跨径(m)梁高(m)支座吨位(kN)最大吊装重量(t) 10m 9.96 9.26 0.60 4×300 边板:159 中板:123 13m 12.96 12.26 0.70 4×300 边板:220 中板:171 16m 15.96 15.26 0.80 4×300 边板:347 中板:273 18m 17.96 17.26 0.95 4×350 边板:437 中板:336 20m 19.96 19.26 0.95 4×350 边板:380 中板:3202、斜交角:0°~40°。
0斜交30°35米B型中梁预制砼方量计算单斜交30°35米B型中梁构造图如下(参见第三册(二)SVD-15)35mT梁构造图(1/2内梁立面图)单片T梁预制砼方量计算如下:一、横隔板砼方量:如“35mT梁构造图(Ⅷ-Ⅷ)”图,横隔板1和横隔板2一样,1、计算横隔板1、横隔板2体积,因横隔板的顶边厚度为20cm底边厚度为18cm,计算时采用横隔板平均厚度19cm。
横隔板面积计算如“跨中横隔板断面图”(参见第三册(二)SVD-17)可将其分为S1、S2、S3、S4、S5五个部分:S1=(19+19+36.6)÷2×6.54÷cos30°=281.69(cm2)S2=(19+36.6+19+36.6+19.4)÷2×23.16÷cos30°=1746.36(cm2)S3=(60+15)×131.3÷cos30°=11371.25(cm2)S4=(60+15+60) ÷2×15÷cos30°=1169.17(cm2)跨中横隔板断面图S5计算如下图:S5=〔80÷360(3.1415926×23.5×23.5)-30.21×18÷2〕÷cos30°=131.24(cm2)故横隔板1的体积为:V横隔板1=(S1+S2+S3+S4+S5)×19=14699.71×19=279294.49(cm3)2、计算横隔板3体积,横隔板的厚度亦可采用横隔板平均厚度19cm。
横隔板面积计算如“D-D处横隔板断面图”(参见第三册(二)SVD-17),可将其分为S1、S2、S3、S4、S5五个部分D-D处横隔板断面图S1=(19+19+24.1)÷2×4.3÷cos30°=154.17(cm2)S2=(19+24.1+55+7.5)÷2×23.16÷cos30°=1412.06(cm2)S3=(55+7.5)×141.04÷cos30°=10178.98(cm2)S4=(55+7.5+55) ÷2×7.5÷cos30°=508.80(cm2)S5=131.24(注:计算与横隔板1体积计算时一样)V横隔板3=(S1+S2+S3+S4+S5)×19=12385.25×19=235319.75(cm3)故B型中梁横隔板体积为:V横隔板=V横隔板1×4×2+V横隔板3×2×2=279294.46×4×2+235319.75×2×2=3175634.68(cm3)=3.18(m3)二、梁体砼方量计算:由“35mT梁构造图Ⅷ-Ⅷ”可将T梁分为A-A至H-H(V1)、H-H至D-D(V2)、D-D 至E-E(V3)、E-E至F-F(V4)、F-F至G-G(V5)五部分:1、A-A1000cm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