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材料科学基础》教学教案

《材料科学基础》教学教案

《材料科学基础》教学教案
《材料科学基础》教学教案

《材料科学基础》教学教案

导论

一、材料科学的重要地位

生产力发展水平,时代发展的标志

二、各种材料概况

金属材料

陶瓷材料

高分子材料

电子材料、光电子材料和超导材料

三、材料性能与内部结构的关系

原子结构、结合键、原子的排列方式、显微组织

四、材料的制备与加工工艺对性能的影响

五、材料科学的意义

第一章材料结构的基本知识

§1-1 原子结构

一、原子的电子排列

泡利不相容原理

最低能量原理

二、元素周期表及性能的周期性变化

§1-2 原子结合键

一、一次键

1.离子键

2.共价键

3.金属键

二、二次键

1.范德瓦尔斯键

2.氢键

三、混合键

四、结合键的本质及原子间距

双原子模型

五、结合键与性能

§1-3 原子排列方式

一、晶体与非晶体

二、原子排列的研究方法

§1-4 晶体材料的组织

一、组织的显示与观察

二、单相组织

等轴晶、柱状晶

三、多相组织

§1-5 材料的稳态结构与亚稳态结构稳态结构

亚稳态结构

阿累尼乌斯方程

第二章材料中的晶体结构

§2-1 晶体学基础

一、空间点阵和晶胞

空间点阵,阵点(结点)

晶格、晶胞

坐标系

二、晶系和布拉菲点阵

7个晶系

14个布拉菲点阵

表2-1

三、晶向指数和晶面指数

1.晶向指数

确定方法,指数含义,负方向,晶向族2.晶面指数

确定方法,指数含义,负方向,晶向族3.六方晶系的晶向指数和晶面指数

确定方法,换算

4.晶面间距

密排面间距大

5.晶带

相交和平行于某一晶向直线的所有晶面的组合

晶带定律:hu+kv+lw=0

●晶向指数和晶面指数确定练习,例题

§2-2 纯金属的晶体结构

一、典型金属晶体结构

体心立方bcc

面心立方fcc

密排六方hcp

1.原子的堆垛方式

面心立方:ABCABCABC——

密排六方:ABABAB——

2.点阵常数

3.晶胞中的原子数

4.配位数和致密度

晶体结构中任一原子周围最邻近且等距离的原子数晶体结构中原子体积占总体积的百分数

5.晶体结构中的间隙

四面体间隙,八面体间隙

二、多晶型性

α-Fe, γ-Fe, δ-Fe

例:

碳在γ-Fe 中比在α-Fe中溶解度大

三、晶体结构中的原子半径

1.温度与压力的影响

2.结合键的影响

3.配位数的影响

§2-3 离子晶体的结构

一、离子晶体的主要特点

正、负离子

二、离子半径、配位数和离子的堆积

1.离子半径

2.配位数

表2-6

3.离子的堆积

三、离子晶体的结构规则

1.负离子配位多面体规则—鲍林第一规则

配位多面体是离子晶体的真正结构基元

2.电价规则—鲍林第二规则

3.负离子多面体共用点、棱与面的规则—鲍林第三规则四、典型离子晶体的结构

6种

§2-4 共价晶体的结构

一、共价晶体的主要特点

原子晶体

二、典型共价晶体的结构

第三章 晶体缺陷

点缺陷、线缺陷、面缺陷

§3-1 点缺陷

一、点缺陷的类型

空位、间隙原子

Schottky, Frenkel 缺陷

晶个畸变

二、点缺陷的产生

1.平衡点缺陷及其浓度 kT

u A C N n e e -==exp 2.过饱和点缺陷的产生

高温淬火、辐照、冷加工

3.点缺陷与材料行为

扩散

物理性能:电阻,密度减小体积增加

力学性能:蠕变,强度,脆性

§3-2 位错的基本概念

一、位错与塑性变形

实际屈服强度远低于刚性滑移模型得到的G/30.

50年代中期证实位错的存在

二、晶体中位错模型及位错易动性

1.刃型位错

2.螺型位错

3.混合型位错

4.位错的易动性

图4-12

三、柏氏矢量

1.确定方法

2.柏氏矢量的意义

原子畸变程度

已滑移区与未滑移区的边界

滑移矢量

位错线的性质

3.柏氏矢量的表示方法

练习

四、位错的运动

1.位错的滑移

外加切应力方向、晶体滑移方向、位错线运动方向与柏氏矢量之间关系

图4-18、4-19、4-20,表4-1

2.位错的攀移

通过扩散实现

割阶的产生

正应力影响

3.作用在位错上的力

F d=τb F d=σb

五、位错密度

ρ=S/V

ρ=n/A

六、位错的观察

图4-24,4-25

§3-3 位错的能量及交互作用

一、位错的应变能

U=αGb2

二、位错的线张力

图4-30

τ=Gb/(2R)

三、位错的应力场及与其它缺陷的交互作用

1.位错的应力场

螺位错:纯剪切

刃位错:正应力为主

2.位错与点缺陷的交互作用

溶质原子形成的应力场与位错应力场可发生交互作用。比溶剂原

《材料科学基础》经典习题及答案全解

材料科学与基础习题集和答案 第七章回复再结晶,还有相图的内容。 第一章 1.作图表示立方晶体的()()()421,210,123晶面及[][][]346,112,021晶向。 2.在六方晶体中,绘出以下常见晶向[][][][][]0121,0211,0110,0112,0001 等。 3.写出立方晶体中晶面族{100},{110},{111},{112}等所包括的等价晶面。 4.镁的原子堆积密度和所有hcp 金属一样,为0.74。试求镁单位晶胞的体积。已知Mg 的密度3 Mg/m 74.1=m g ρ,相对原子质量为24.31,原子半径r=0.161nm 。 5.当CN=6时+Na 离子半径为0.097nm ,试问: 1) 当CN=4时,其半径为多少?2) 当CN=8时,其半径为多少? 6. 试问:在铜(fcc,a=0.361nm )的<100>方向及铁(bcc,a=0.286nm)的<100>方向,原子的线密度为多少? 7.镍为面心立方结构,其原子半径为nm 1246.0=Ni r 。试确定在镍的 (100),(110)及(111)平面上12mm 中各有多少个原子。 8. 石英()2SiO 的密度为2.653Mg/m 。试问: 1) 13 m 中有多少个硅原子(与氧原子)? 2) 当硅与氧的半径分别为0.038nm 与0.114nm 时,其堆积密度为多少(假设原子是球形的)? 9.在800℃时1010个原子中有一个原子具有足够能量可在固体内移 动,而在900℃时910个原子中则只有一个原子,试求其激活能(J/ 原子)。 10.若将一块铁加热至850℃,然后快速冷却到20℃。试计算处理前后空位数应增加多少倍(设铁中形成一摩尔空位所需要的能量为104600J )。

《材料科学基础》教学教案

《材料科学基础》教学教案导论 一、材料科学的重要地位 生产力发展水平,时代发展的标志 二、各种材料概况 金属材料 陶瓷材料 高分子材料 电子材料、光电子材料和超导材料 三、材料性能与内部结构的关系 原子结构、结合键、原子的排列方式、显微组织 四、材料的制备与加工工艺对性能的影响 五、材料科学的意义

第一章材料结构的基本知识 §1-1 原子结构 一、原子的电子排列 泡利不相容原理 最低能量原理 二、元素周期表及性能的周期性变化§1-2 原子结合键 一、一次键 1.离子键 2.共价键 3.金属键 二、二次键 1.范德瓦尔斯键 2.氢键 三、混合键 四、结合键的本质及原子间距 双原子模型 五、结合键与性能 §1-3 原子排列方式 一、晶体与非晶体 二、原子排列的研究方法 §1-4 晶体材料的组织 一、组织的显示与观察

二、单相组织 等轴晶、柱状晶 三、多相组织 §1-5 材料的稳态结构与亚稳态结构 稳态结构 亚稳态结构阿累尼乌斯方程 第二章材料中的晶体结构§ 2-1 晶体学基础 一、空间点阵和晶胞 空间点阵,阵点(结点)晶格、晶胞 坐标系 二、晶系和布拉菲点阵 7 个晶系 14 个布拉菲点阵 表2-1 三、晶向指数和晶面指数 1.晶向指数 确定方法,指数含义,负方向,晶向族2.晶面指数 确定方法,指数含义,负方向,晶向族3.六方晶系的晶向指数和晶面指数 确定方法,换算 4.晶面间距

密排面间距大 5.晶带 相交和平行于某一晶向直线的所有晶面的组合晶带 定律:hu+kv+lw=0 ? 晶向指数和晶面指数确定练习,例题 §2-2 纯金属的晶体结构 一、典型金属晶体结构 体心立方bcc 面心立方fcc 密排六方hcp 1.原子的堆垛方式 面心立方:ABCABCAB—C— 密排六方:ABABA—B — 2.点阵常数 3.晶胞中的原子数 4.配位数和致密度 晶体结构中任一原子周围最邻近且等距离的原子数 晶体结构中原子体积占总体积的百分数 5.晶体结构中的间隙 四面体间隙,八面体间隙 二、多晶型性 :-Fe, :-Fe, :-Fe 例:

《浪淘沙》教学设计

浪淘沙》教学设计 教学导航 【教学目标】1.通过自学,大体理解诗意。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并能默写。3.使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体会作者对雄伟自然的赞美之情。 4.感受诗句的优美,品味诗人用词的精妙,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语感。 【教学重难点】理解诗句意思,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知诗人,解诗题 (一)直接揭题:浪淘沙 (二)理解诗题,学生结合课前预习自由说说。 1.浪淘沙:唐教坊曲名。创自刘禹锡、白居易,其形式为七言绝句。后又用为词牌名。 2.浪淘:波浪淘洗。 (三)了解诗人。学生交流有关刘禹锡的资料,教师相机引导学生背背积累的刘禹锡的诗,并适时提示学生注意作者与当地的关系,了解当时的创作背景。 刘禹锡(772-842),唐代诗人,字梦得,洛阳(今河南洛阳)人。是柳宗元的好友,人称刘柳,因参加永贞革新而被流放,性格豪迈,决不向恶势力低头。他的诗也写得很有豪气,白居易因而称他

“诗豪” 。他的七律和七绝都有许多名篇,而用民歌体裁来写七绝更是他引人注目的特点,为唐诗中别开生面之作。 二、读通读顺 三、抓字眼,明诗意 (一)初读,理解词义。九曲:自古相传黄河有九道弯。形容弯弯曲曲的地方很多。簸:掀翻。 牵牛织女:银河系的两个星座名。自古相传,织女为天上仙女,下凡到人间,和牛郎结为夫妇。后西王母召回织女,牛郎追上天,西王母罚他们隔河相望,只准每年七月七日的夜晚相会一次。 (二)再读,理解诗意。想一想,为什么这么读?查字典,联系上下文解决。1.理解第一、二句。(事物的形状、状态。)借助简笔 画理解。 2.理解第三、四句。(景物的雄伟壮观,作者的夸张方法。)引 导学生联想进行理解。 3.学生连起来说说诗意万里黄河弯弯曲曲挟带着泥沙,波涛滚滚如巨风掀簸来自天涯。现在可以沿着黄河直上银河去,我们一起去寻访牛郎织女的家。(借用图片理解) (三)品读,深化理解。名句赏析“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这首绝句用淘金者的口吻,表明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是在河边生活,牛郎织女生活的天河恬静而优美,黄河边的淘金者却整天在风浪泥沙中奔波。直上银河,同去牛郎织家,寄托了他们心底对宁静的田园牧歌生活的憧憬。这种浪漫的理想,以豪迈的口语倾吐出来,是一种朴实无华直白的美1.读读诗句,想想意思,是否有

材料科学基础作业

Fundamentals of Materials Science 1. Determine the Miller indices for the planes shown in the following unit cell: A:(2 1 -1) B:(0 2 -1) 2. Show that the atomic packing factor for HCP is 0.74. Solution: This problem calls for a demonstration that the APF for HCP is 0.74. Again, the APF is just the total sphere-unit cell volume ratio. For HCP, there are the equivalent of six spheres per unit cell, and thus Now, the unit cell volume is just the product of the base area times the cell height, c. This base area is just three times the area of the parallelepiped ACDE shown below.

The area of ACDE is just the length of CD times the height BC. But CD is just a or 2R, and 3. For both FCC and BCC crystal structures, the Burgers vector b may be expressed as

24课时古筝演奏入门

前言 本教程是一本适用于儿童的古筝初级入门教程,是教案式的古筝教程。教材中讲授了古筝最基本的演奏技巧和训练曲目,使学习者对古筝及其演奏方法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作者根据教学适用的原则,对每一课的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过程都作了详细的说明,对每一课的要求有明确的规定。在教材后半部分安排了视唱练耳的教学内容,注意从一开始就对儿童进行音乐素质的基础训练,有利于今后进一步的提高和发展。 本教材学习时间为三个月,总课时为二十四个课时,每周一次课,一次课两课时,每课时四十五分钟,两课时共九十分钟。每次的授课内容分为两部分,七十分钟的古筝教学和二十分钟的视唱练耳教学,教师可根据学生的上课进度和还课情况,适当调整教学内容。 本教材图文并茂,深入浅出,生动易懂,无论是对于老师学生,还是家长,都有很好的帮助。

第一课 教学内容: 1. 古筝基本构造介绍 2. 学戴古筝指甲(义甲) 3. 古筝坐姿、基本指法“勾”“托” 教学目的: 通过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课堂练习,使学生掌握古筝的相关知识,并初步掌握古筝演奏的基本要求及指法“勾”与“托”。 教学准备:节拍器一个,音箱一对 教学过程: 一. 入门知识讲解 1 古筝基本构造和各部位名称 (1)琴弦:现多用尼龙缠弦,以不同型号的钢丝外面缠以尼龙丝制成的。 (2)琴码(又称:雁柱):支撑琴弦,琴码的右侧为演奏区域,左侧为左手补韵的装饰音区域。 (3)岳山:分为前岳山,后岳山,分别镶嵌在琴面板的首部和尾部。 (4)面板:琴面略有弧度的木板。 (5)调弦盒:内有弦轴,用于调音;琴盒内可以放指甲,琴扳手等物件。 2. 学戴义甲 (1)大指:将义甲戴在指肚上,向指尖左上方斜出45度佩戴 食指、中指:将义甲戴在指肚上,顺指甲生长方向直戴 (2)学生练习佩戴义甲,教师和家长指导学生佩戴 注意:佩戴时义甲不要挡住手指的关节;胶布的一半应覆盖在自己本身的指甲上。 3. 演奏姿势 (1)座位和琴的高矮比例要合适,第一个琴码的高度与自己的腰部平行。

《材料科学基础》教学教案

《材料科学基础》教学教案 导论 一、材料科学的重要地位 生产力发展水平,时代发展的标志 二、各种材料概况 金属材料 陶瓷材料 高分子材料 电子材料、光电子材料和超导材料 三、材料性能与内部结构的关系 原子结构、结合键、原子的排列方式、显微组织 四、材料的制备与加工工艺对性能的影响 五、材料科学的意义

第一章材料结构的基本知识 §1-1 原子结构 一、原子的电子排列 泡利不相容原理 最低能量原理 二、元素周期表及性能的周期性变化 §1-2 原子结合键 一、一次键 1.离子键 2.共价键 3.金属键 二、二次键 1.范德瓦尔斯键 2.氢键 三、混合键 四、结合键的本质及原子间距 双原子模型 五、结合键与性能 §1-3 原子排列方式

一、晶体与非晶体 二、原子排列的研究方法 §1-4 晶体材料的组织 一、组织的显示与观察 二、单相组织 等轴晶、柱状晶 三、多相组织 §1-5 材料的稳态结构与亚稳态结构稳态结构 亚稳态结构 阿累尼乌斯方程

第二章材料中的晶体结构 §2-1 晶体学基础 一、空间点阵和晶胞 空间点阵,阵点(结点) 晶格、晶胞 坐标系 二、晶系和布拉菲点阵 7个晶系 14个布拉菲点阵 表2-1 三、晶向指数和晶面指数 1.晶向指数 确定方法,指数含义,负方向,晶向族2.晶面指数 确定方法,指数含义,负方向,晶向族3.六方晶系的晶向指数和晶面指数 确定方法,换算 4.晶面间距 密排面间距大 5.晶带 相交和平行于某一晶向直线的所有晶面的组合 晶带定律:hu+kv+lw=0

●晶向指数和晶面指数确定练习,例题 §2-2 纯金属的晶体结构 一、典型金属晶体结构 体心立方bcc 面心立方fcc 密排六方hcp 1.原子的堆垛方式 面心立方:ABCABCABC—— 密排六方:ABABAB—— 2.点阵常数 3.晶胞中的原子数 4.配位数和致密度 晶体结构中任一原子周围最邻近且等距离的原子数晶体结构中原子体积占总体积的百分数 5.晶体结构中的间隙 四面体间隙,八面体间隙 二、多晶型性 α-Fe, γ-Fe, δ-Fe 例: 碳在γ-Fe 中比在α-Fe中溶解度大

浪淘沙教学设计

《浪淘沙》教学设计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昨天,我们学习了一首有关黄河的古诗,谁能来给大家背诵? 2、你知道了学习古诗的一方法吗? 3、今天,我们继续用这样的方法学习另一首有关黄河的古诗,它的题目是《浪淘沙》。 二、理解诗题,初介诗人 1、谁收集到了有关这首诗题目的资料? *浪淘沙:唐教坊曲名,刘禹锡、白居易把它改创为诗题,后又用为词牌。 *刘禹锡写的《浪淘沙》有九首,本诗是第一首。 2、谁能来介绍诗人?简单地说说。 *刘禹锡:唐代诗人,哲学家,文学家,他性格豪迈,他的很多诗也写得很有豪气,被白居易称为“诗豪”。那么,今天我们就看看他诗歌的豪气豪情体现在哪。 三、初读诗歌,读通读顺 1、首先请大家自由读诗,注意读正确、读通顺。 2、指名读,正音。 3、同桌互读,看看同桌读的是否正确。 4、齐读。 四、抓住字词,理解诗意 1、学好一首诗,从弄懂它的意思开始。通过预习,你觉得自己可能解决哪个字、词的意思。 (学生交流,教师点拨) 2、如果你还有不理解的,可提出让大家帮忙。 3、理解了词语,相信大家对这首诗一家有了新的感觉,带着你的新理解,放声自由读吧。 (一)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1、现在,请大家看着这前两句诗,请大家好好读,仔细读,用心读,读着读着,你感觉眼前仿佛出现了什么景象?诗中的哪个字或词一下子跳在了你的眼前? 2、此时,你想用什么词来形容你头脑当中的这幅景象? (雄伟、壮丽) 3、用你们的声音展现黄河的雄伟壮丽吧。(指导朗读) (二)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1、如果是你面对着如此雄伟壮丽的黄河景象,你会想些什么呢?我们的诗人,

他站在黄河边,面对着这风流滔滔、奔腾万里的黄河,他想到的是什么?把他的想象找出来。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2、你能用自己的话来说说作者的想象吗?试试看。 练习说话:他想…… 转换角色:我想…… 师小结:作者想啊:我要迎着这从天涯而来的黄河浪潮,溯流直上,到达银河,和银河一同到牵牛织女家中做客。 3、补充资料 古人以为,黄河是和银河相通的,关于“直上银河”,这里还有一个典故。据说,汉武帝指令张骞穷溯河源,张骞乘槎而去,经月至一处,风城廓如官府,室内有一女织布,还送了他一机,又见一丈夫牵牛饮河,张骞后来返还蜀中,方知已至牛郎织女二星座。 4、你觉得作者的想象怎样,也用一个词来说说。 (美好、浪漫、诗意、夸张、奇丽、豪迈) 5、你会怎么来读这两句呢? 前:高昂、气势 后:宁静、轻缓 6、指名读、男生读、女生读、齐读 7、分析想象 我们一起看看,诗人是如何展开想象的,诗人巧妙地运用了上下联的开合关系:第一联由上而下,顺黄河奔流之势着墨;第二联以“直上”为转折,把人们的视线从“奔流到海不复回”的顺视中拉回,从地上引到了天上,从现实世界进入神话世界。 8、朗读。让我们跟着诗人徜徉吧。 五、联系背景,品悟诗情 1、诗学到这里,你是否有什么疑问,我们还有什么问题没解决?(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思想感情?) 2、引导释疑 作者想象着,要直上银河,同去牵牛女家,感受那样的宁静美好。可此时的诗人,他的处境遭遇是怎样的,你知道吗? 3、介绍背景 贞元二十一年(公元805年),刘禹锡因参与王叔文永贞革新而被贬为连州刺史,

材料科学基础习题

查看文本 习题 一、名词解释 金属键; 结构起伏; 固溶体; 枝晶偏析; 奥氏体; 加工硬化; 离异共晶; 成分过冷; 热加工; 反应扩散 二、画图 1在简单立方晶胞中绘出()、(210)晶面及[、[210]晶向。 2结合Fe-Fe3C相图,分别画出纯铁经930℃和800℃渗碳后,试棒的成分-距离曲线示意图。 3如下图所示,将一锲形铜片置于间距恒定的两轧辊间轧制。试画出轧制后铜片经再结晶后晶粒大小沿片长方向变化的示意图。 4画出简单立方晶体中(100)面上柏氏矢量为[010]的刃型位错与(001)面上柏氏矢量为[010]的刃型位错交割前后的示意图。 5画图说明成分过冷的形成。 三、Fe-Fe3C相图分析 1用组织组成物填写相图。 2指出在ECF和PSK水平线上发生何种反应并写出反应式。 3计算相图中二次渗碳体和三次渗碳体可能的最大含量。 四、简答题 1已知某铁碳合金,其组成相为铁素体和渗碳体,铁素体占82%,试求该合金的含碳量和组织组成物的相对量。 2什么是单滑移、多滑移、交滑移?三者的滑移线各有什么特征,如何解释?。 3设原子为刚球,在原子直径不变的情况下,试计算g-Fe转变为a-Fe时的体积膨胀率;如果测得910℃时g-Fe和a-Fe的点阵常数分别为0.3633nm和0.2892nm,试计算g-Fe转变为a-Fe的真实膨胀率。 4间隙固溶体与间隙化合物有何异同? 5可否说扩散定律实际上只有一个?为什么? 五、论述题 τC 结合右图所示的τC(晶体强度)—ρ位错密度 关系曲线,分析强化金属材料的方法及其机制。 晶须 冷塑变 六、拓展题 1 画出一个刃型位错环及其与柏士矢量的关系。 2用金相方法如何鉴别滑移和孪生变形? 3 固态相变为何易于在晶体缺陷处形核? 4 画出面心立方晶体中(225)晶面上的原子排列图。 综合题一:材料的结构 1 谈谈你对材料学科和材料科学的认识。 2 金属键与其它结合键有何不同,如何解释金属的某些特性? 3 说明空间点阵、晶体结构、晶胞三者之间的关系。 4 晶向指数和晶面指数的标定有何不同?其中有何须注意的问题? 5 画出三种典型晶胞结构示意图,其表示符号、原子数、配位数、致密度各是什么? 6 碳原子易进入a-铁,还是b-铁,如何解释? 7 研究晶体缺陷有何意义? 8 点缺陷主要有几种?为何说点缺陷是热力学平衡的缺陷?

古筝教案

古筝教案

第一章古筝基本知识 一、导入 1、说明本课程的设置、教学目的和要求。 2、了解学生对古筝掌握的情况 二、讲授新内容 (一)、知道古筝的基本结构及流派 1、筝是我国最古老、最富有特色的民族乐器之一, 它既擅长表现优美抒情的曲调,又能抒发气贯长虹的豪 情,古人曾用“弹筝奋逸响,新生妙人神”、“坐客满莛 都不语、一行哀雁十三声”的生动诗句来描绘筝艺术所 达到的令人神驰的境界。 2、流派:只要有河南筝、山东筝、潮州筝、客家 筝、浙江筝、陕西筝等。 (二)、掌握拇指托与勾的弹奏法,第2页的例1-3的练习。 1、托符号为“∪”与勾符号为“⌒”是古筝最常见的两 种指法。 2、托指法是用大拇指从里往外弹弦。 3、勾就是用中指从外往里弹弦。

第二章勾、托、抹与颤音练习 一、导入 1、复习上节课内容。 2、检查上节课布置的作业,学生弹奏的勾和托指法是否准确。 3、提问:古筝的流派有那些? 二、讲授新内容 (一)、掌握勾、托、抹与颤音练习。 1、勾与托演奏要领 当拇指弹托时,其他手指放松,自然弯曲成半握拳状,可以轻放在靠近前岳山的弦上,虎口呈圆形。演奏时指甲与弦的角度为45度,弹弦时拇指不要向上挑,应该向前或向下,弹出弦后拇指指甲可以轻贴在下行邻近的弦上。 2、抹的符号为“\”是拇指往里弹弦。 3、掌握左手颤音 当右手演奏时,左手通常跟随右手拇指所弹之弦,在马子的左侧做上下颤动,称为颤音,用www表示。 左手颤弦时,手指并拢、自然弯曲、松肩虚腋,平手腕,以食、中两指指尖为支点放在离马子约10-16厘米处,然后

上下轻轻颤动,起到延长美化乐音的作用,颤音时注意用力 不能过大,且不要左右摆动,以免改变音高,影响音乐表现。 (二)、乐曲简介 《十杯酒》是潮州小曲,运用潮州筝的基本运指,曲调简单、优美、流畅,但不失潮州筝的韵味。 《千声佛》本乐曲系佛教赞颂之音声,意境柔和淡雅,清净肃穆。 三、作业布置 第6-7页的练习《十杯酒》、《千声佛》 四、小结 演奏时指甲与弦的角度为45度,弹弦时拇指不要向上挑,应该向前或向下,弹出弦后拇指指甲可以轻贴在下行邻近的弦上。 在演奏颤音时要注意颤动的时间必须充分,不宜过短,当然要根据音符的长短而定。

材料科学基础考研经典题目doc资料

材料科学基础考研经 典题目

16.简述金属固态扩散的条件。 答:⑴扩散要有驱动力——热力学条件,化学势梯度、温度、应力、电场等。 ⑵扩散原子与基体有固溶性——前提条件;⑶足够高温度——动力学条件;⑷足够长的时间——宏观迁移的动力学条件 17. 何为成分过冷?它对固溶体合金凝固时的生长形貌有何影响? 答:成分过冷:在合金的凝固过程中,虽然实际温度分布一定,但由于液相中溶质分布发生了变化,改变了液相的凝固点,此时过冷由成分变化与实际温度分布这两个因素共同决定,这种过冷称为成分过冷。成分过冷区的形成在液固界面前沿产生了类似负温度梯度的区域,使液固界面变得不稳定。当成分过冷区较窄时,液固界面的不稳定程度较小,界面上偶然突出部分只能稍微超前生长,使固溶体的生长形态为不规则胞状、伸长胞状或规则胞状;当成分过冷区较宽时,液固界面的不稳定程度较大,界面上偶然突出部分较快超前生长,使固溶体的生长形态为胞状树枝或树枝状。所以成分过冷是造成固溶体合金在非平衡凝固时按胞状或树枝状生长的主要原因。 18.为什么间隙固溶体只能是有限固溶体,而置换固溶体可能是无限固溶体? 答:这是因为当溶质原子溶入溶剂后,会使溶剂产生点阵畸变,引起点阵畸变能增加,体系能量升高。间隙固溶体中,溶质原子位于点阵的间隙中,产生的点阵畸变大,体系能量升高得多;随着溶质溶入量的增加,体系能量升高到一定程度后,溶剂点阵就会变得不稳定,于是溶质原子便不能再继续溶解,所以间隙固溶体只能是有限固溶体。而置换固溶体中,溶质原子位于溶剂点阵的阵点上,产生的点阵畸变较小;溶质和溶剂原子尺寸差别越小,点阵畸变越小,固溶度就越大;如果溶质与溶剂原子尺寸接近,同时晶体结构相同,电子浓度和电负性都有利的情况下,就有可能形成无限固溶体。 19.在液固相界面前沿液体处于正温度梯度条件下,纯金属凝固时界面形貌如何?同样 条件下,单相固溶体合金凝固的形貌又如何?分析原因

《浪淘沙》教学设计优质教案

《浪淘沙》教学设计优质教案 《浪淘沙》教学设计优质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认识2个生字,能借助注释和插图等感知古诗的大意,想象诗歌描绘的壮丽景色,感受黄河磅礴的气势和作者丰富的想象。 过程与方法: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能背诵、默写古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诗的意境,品味诗人用词的精妙,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 教学重点:借助注释知道古诗的大意,想象诗歌描绘的景色。 教学难点: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尝试法。 教学用具:多媒体。 教学课时:一课时。 学生课前一分钟演讲(黄河——母亲河)。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古往今来,无数人赞美她、歌颂她。这节课我们共同学习刘禹锡借黄河之势抒发自己情感的诗——《浪淘沙》(板书)齐读。 二、检查预习 1.介绍作者; 2.汉武帝派张骞寻找黄河源头典故; 3.牵牛、织女。 师:《浪淘沙》是唐代一种曲子的名称,后用为词牌名。《浪淘沙》为一组诗,共九首,这是其中一首。这是一首七言诗。 回顾以前学习古诗的方法:

初读先感知——朗读晓诗韵——研读解诗意——美读悟诗情——品读拓诗境 三、出示学习目标 1.我能借助注释、插图和小组合作学习,感知古诗的大意;能够想象诗歌描绘的壮丽景色,体会诗人的情感。 2.我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吟诵古诗,并能背诵、默写古诗。 四、自主学习 出示导读纲要: 1.自由读诗,借助注释、插图读准字音,把诗句读通顺。 2.同桌互读,纠正读音,读出诗的韵律。 3.朗读古诗,体会古诗的韵律和节奏感。(画出诗的节奏。) 学生汇报: 1.指名读。(指导读:曲、簸)你觉得他读得怎么样? 2.男、女分读。 3.齐读。 五、小组合作学习古诗 出示小组合作学习要点: 1.借助注释、插图,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①九曲②簸③天涯④银河 2.先说每句诗的意思,再说全诗的意思。 3.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4.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你是从哪里体会到的? 5.诗人是怎样展开想象的? 小组汇报。

材料科学基础习题与答案

第二章思考题与例题 1. 离子键、共价键、分子键和金属键的特点,并解释金属键结合的固体材料的密度比离子键或共价键固体高的原因 2. 从结构、性能等方面描述晶体与非晶体的区别。 3. 何谓理想晶体何谓单晶、多晶、晶粒及亚晶为什么单晶体成各向异性而多晶体一般情况下不显示各向异性何谓空间点阵、晶体结构及晶胞晶胞有哪些重要的特征参数 4. 比较三种典型晶体结构的特征。(Al、α-Fe、Mg三种材料属何种晶体结构描述它们的晶体结构特征并比较它们塑性的好坏并解释。)何谓配位数何谓致密度金属中常见的三种晶体结构从原子排列紧密程度等方面比较有何异同 5. 固溶体和中间相的类型、特点和性能。何谓间隙固溶体它与间隙相、间隙化合物之间有何区别(以金属为基的)固溶体与中间相的主要差异(如结构、键性、性能)是什么 6. 已知Cu的原子直径为A,求Cu的晶格常数,并计算1mm3Cu的原子数。 7. 已知Al相对原子质量Ar(Al)=,原子半径γ=,求Al晶体的密度。 8 bcc铁的单位晶胞体积,在912℃时是;fcc铁在相同温度时其单位晶胞体积是。当铁由bcc转变为fcc时,其密度改变的百分比为多少 9. 何谓金属化合物常见金属化合物有几类影响它们形成和结构的主要因素是什么其性能如何

10. 在面心立方晶胞中画出[012]和[123]晶向。在面心立方晶胞中画出(012)和(123)晶面。 11. 设晶面(152)和(034)属六方晶系的正交坐标表述,试给出其四轴坐标的表示。反之,求(3121)及(2112)的正交坐标的表示。(练习),上题中均改为相应晶向指数,求相互转换后结果。 12.在一个立方晶胞中确定6个表面面心位置的坐标,6个面心构成一个正八面体,指出这个八面体各个表面的晶面指数,各个棱边和对角线的晶向指数。 13. 写出立方晶系的{110}、{100}、{111}、{112}晶面族包括的等价晶面,请分别画出。 14. 在立方晶系中的一个晶胞内画出(111)和(112)晶面,并写出两晶面交线的晶向指数。 15 在六方晶系晶胞中画出[1120],[1101]晶向和(1012)晶面,并确定(1012)晶面与六方晶胞交线的晶向指数。 16.在立方晶系的一个晶胞内同时画出位于(101),(011)和(112)晶面上的[111]晶向。 17. 在1000℃,有W C为%的碳溶于fcc铁的固溶体,求100个单位晶胞中有多少个碳原子(已知:Ar(Fe)=,Ar(C)=) 18. r-Fe在略高于912℃时点阵常数a=,α-Fe在略低于912℃时a=,求:(1)上述温度时γ-Fe和α-Fe的原子半径R;(2)γ-Fe→α-Fe转变时的体积变化率;(3)设γ-Fe→α-Fe转变时原子半径不发生变化,求此转变时的体积变

无机材料科学基础教案

《无机材料科学基础》 绪论 1、材料的发展动向及本课程的重要地位; 2、本课程的特色及基本要求。 3、无机材料物理化学的科学内涵 4、无机材料物理化学的研究方法 5、参考文献 第一章结晶学基础 §1-1—§1-6内容在结晶学课程中讲授 §1-7 晶体化学基本原理 一、结晶化学定律(Goldschmidt——哥希密特定律) 1、数量关系 2、大小关系 3、极化性能 二、决定晶体结构的基本因素 (一)原子半径和离子半径 (二)球体紧密堆积原理 1、等径球的最紧密堆积及其空隙 (1)六方最紧密堆积 1)六方最紧密堆积方式 2)六方最紧密堆积特点 (2)面心立方最紧密堆积 1)立方最紧密堆积方法 2)立方最紧密堆积特点 (a)最紧密堆积的堆积系数 (b)紧密堆积中的空隙类型与数目 2、不等径球的堆积 一、配位数与配位多面体 1、配位数(CN) 2、配位多面体 二、离子极化 三、电负性(X) 四、鲍林规则(L.Pauling) (一)第一规则——配位多面体规则 1、第一规则的意义 2、配位数与临界半径比(极限半径比) (二)第二规则——电价规则(最重要的规则) 1、电价规则的意义——可确定负离子的CN或电价 2、可分析晶体结构是否稳定并分析结构中配位多面体的连接方式(三)第三规则—共顶、共面、共棱规则 (四)第四规则——岛式规则 (五)第五规则——节约规则

作业:P37 1-10 四面体键角109.28; 思考题: P37 1-7; 1-9; 第二章 晶体结构与结构缺陷 §2-1 典型结构类型 一、金刚石结构与石墨结构 (一)描述晶体结构的方法 1.点坐标法—描述结构基元的位置 2.投影法—也叫标高法。 3、球体紧密堆积法—反映质点的堆积特点和充填情况; 4.多面体的连接方式——对复杂的晶体结构,其质点数目多,用其他方法表示不易找出特点,而用此法则简单明了地描述其结构特点。 (二)金刚石结构 (三)石墨结构 金刚石是目前硬度最大的材料,石墨则是最软的材料。性质差异的原因是结构上的差异。 二、NaCl 型结构 NaCl 从化学式上说是属于AX 型化合物: (一)NaCl 型结构分析 NaC 晶体的空间群:Fm3m F ——表示布拉格点阵类型(面心立方) m ——表示对称面[在(001)面上有一对称面]; 3——对称轴[在(111)面上有一个三次轴; m ——表示倒转轴[在垂直于(110)方向有对称面) [2- =m] 1、从堆积方式上分析 2、Na +、Cl -在晶体中的位置分布规律 (二)具有NaCl 型结构的物质有32种 氧化物:MgO 、CaO 、SrO 、BaO 、MnO 、FeO 、CoO 、NiO 氮化物:TiN 、LaN 、TiC 、ScN 、CrN 、ZrN 这些物质其晶系、堆积方式、正负离子配位数、点阵类型均相同,仅晶格常数不同。 三、闪锌矿型结构——(ZnS -β) 1、立方型ZnS 结构分析 2、具有闪锌矿结构的晶体——有27种 四、纤锌矿型结构——(ZnS -α) 1、六方ZnS 结构分析 2、具有六方ZnS 结构的晶体——有23种如: BeO 、ZnO 、AlN 五、萤石型(CaF 2)结构 (一)萤石结构 1、萤石结构分析 2、结构特点 (1)内部空隙较大——1/2有立方体空隙是空的 (2)可看作是正离子作面心立方堆积,F-离子充填在四面体中;

李煜 浪淘沙 教学设计

《浪淘沙》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能通过李煜词的鉴赏,初步了解南唐词的艺术特色。 2、了解李煜词在词发展史上的地位。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品读、体会,鉴赏《浪淘沙》,体会作者虚实对比的手法诉说内心的极度痛苦,表达亡国后的凄凉心境的惊人的艺术魅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通过对李煜词的鉴赏,体会王国维《人间词话》:“词至李后主而境界始在,感慨遂深。”充分认识李后主在中国词坛上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珍惜美好的事物。 [教学重难点] 1、通过意象抒发情感的方法及有关的艺术手法的运用。 2、能根据收集的相关资料,写一篇对李后主词的鉴赏文章。 [教学安排]一教时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与步骤] 一、导入新课 1、课前播放《虞美人》 2、同学交流:谈谈你听了这首歌后的感受。 3、请同学谈谈你印象中的李煜……(要关注其生活的两个阶段) 4、教师多媒体: 李煜(937-978)字重光,初名从嘉,徐州人。宋建隆二年(961)李璟去世,李煜嗣位于金陵(南京)。开宝八年(975 )宋灭南唐,煜被俘至汴京(开封),太平兴国三年(978)被毒死,时年四十二。史称南唐后主。李煜聪颖过人,多才多艺,工书画,精音律,以词的成就最高,今存三十多首,大体上以南唐亡国为分界线,分为前后两期。前期词多写宫廷宴乐生活、写艳情、写闲愁,皆风情绮丽,婉转缠绵。后期由于国破家亡,内容尽是伤往事,怀故国,风格沉郁凄怆。李煜词不但语言自然精练,概括性强,且扩大了词的题材范围,使词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有人对李煜的为文与为政作了一个评价……“做个词人真绝代,可怜薄命作君王!”(板书)(投影:今天,让我们再次走近李煜,去聆听这位词中帝充满哀怨的浅唱低吟,去感受这位亡国君声声血泪所写成的作品。 二、朗读《浪淘沙》,体会情感 1、学生反复诵读作品(教师作朗读指导),理解字句,体会作品中所蕴含的情感。由篇到段,由段到句,由句到字,以字领篇,以读悟情。(重点讨论“寒”字的“词眼”作用) “阑珊”——将尽,哀落。 “凭阑”——凭栏 贪欢:指贪恋梦境中的欢乐。 《浪淘沙令》中,就词的因果关系来看,为什么而“寒”? 冷雨敲窗,春意将尽——天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心寒。 以什么意象来写“寒”? 潺潺冷雨,阑珊春意,无限江山,流水落花。 潺潺冷雨,阑珊春意,烘托了词人落寞的心境;江山多娇,无限美好,可惜已沦落在北宋的

小学生兴趣小组古筝教案

第一章古筝基本知识 一、导入 1、说明本课程的设置、教学目的和要求。 2、了解学生对古筝掌握的情况 二、讲授新内容 (一)、知道古筝的基本结构及流派 1、筝是我国最古老、最富有特色的民族乐器之一,它既擅 长表现优美抒情的曲调,又能抒发气贯长虹的豪情,古人曾用“弹筝奋逸响,新生妙人神”、“坐客满莛都不语、一行哀雁十三声”的生动诗句来描绘筝艺术所达到的令人神驰的境界。 2、流派:只要有河南筝、山东筝、潮州筝、客家筝、浙江筝、陕西筝等。 (二)、掌握拇指托与勾的弹奏法,教材中的练习。 1、托符号为“∪”与勾符号为“⌒”是古筝最常见的两种指法。 2、托指法是用大拇指从里往外弹弦。 3、勾就是用中指从外往里弹弦。 三、布置作业 课本练习

四、小结 初学弹古筝者首必须熟练地掌握勾托的演奏技术,使大拇指和中指习惯于勾和托之间的空间距离,在中指弹勾之后,很自然地就能弹奏出托的配合音来,这就是本课要达到的目标。 第二章勾、托、抹与颤音练习 一、导入 1、复习上节课内容。 2、检查上节课布置的作业,学生弹奏的勾和托指法是否准确。 3、提问:古筝的流派有那些? 二、讲授新内容 (一)、掌握勾、托、抹与颤音练习。 1、勾与托演奏要领 当拇指弹托时,其他手指放松,自然弯曲成半握拳状,可以轻放在靠近前岳山的弦上,虎口呈圆形。演奏时指甲与弦的角度为45度,弹弦时拇指不要向上挑,应该向前或向下,弹出弦后拇指指甲可以轻贴在下行邻近的弦上。 2、抹的符号为“\”是拇指往里弹弦。 3、掌握左手颤音 当右手演奏时,左手通常跟随右手拇指所弹之弦,在马子的左侧做上下颤动,称为颤音,用www表示。

左手颤弦时,手指并拢、自然弯曲、松肩虚腋,平手腕,以食、中两指指尖为支点放在离马子约10-16厘米处,然后上下轻轻颤动,起到延长美化乐音的作用,颤音时注意用力不能过大,且不要左右摆动,以免改变音高,影响音乐表现。 (二)、乐曲简介 《十杯酒》是潮州小曲,运用潮州筝的基本运指,曲调简单、优美、流畅,但不失潮州筝的韵味。 《千声佛》本乐曲系佛教赞颂之音声,意境柔和淡雅,清净肃穆。 三、作业布置 教材练习 四、小结 演奏时指甲与弦的角度为45度,弹弦时拇指不要向上挑,应该向前或向下,弹出弦后拇指指甲可以轻贴在下行邻近的弦上。 在演奏颤音时要注意颤动的时间必须充分,不宜过短,当然要根据音符的长短而定。

材料科学基础考研经典题目教学内容

16.简述金属固态扩散的条件。 答:⑴扩散要有驱动力——热力学条件,化学势梯度、温度、应力、电场等。 ⑵扩散原子与基体有固溶性——前提条件;⑶足够高温度——动力学条件;⑷足够长的时间——宏观迁移的动力学条件 17. 何为成分过冷?它对固溶体合金凝固时的生长形貌有何影响? 答:成分过冷:在合金的凝固过程中,虽然实际温度分布一定,但由于液相中溶质分布发生了变化,改变了液相的凝固点,此时过冷由成分变化与实际温度分布这两个因素共同决定,这种过冷称为成分过冷。成分过冷区的形成在液固界面前沿产生了类似负温度梯度的区域,使液固界面变得不稳定。当成分过冷区较窄时,液固界面的不稳定程度较小,界面上偶然突出部分只能稍微超前生长,使固溶体的生长形态为不规则胞状、伸长胞状或规则胞状;当成分过冷区较宽时,液固界面的不稳定程度较大,界面上偶然突出部分较快超前生长,使固溶体的生长形态为胞状树枝或树枝状。所以成分过冷是造成固溶体合金在非平衡凝固时按胞状或树枝状生长的主要原因。 18. 为什么间隙固溶体只能是有限固溶体,而置换固溶体可能是无限固溶体? 答:这是因为当溶质原子溶入溶剂后,会使溶剂产生点阵畸变,引起点阵畸变能增加,体系能量升高。间隙固溶体中,溶质原子位于点阵的间隙中,产生的点阵畸变大,体系能量升高得多;随着溶质溶入量的增加,体系能量升高到一定程度后,溶剂点阵就会变得不稳定,于是溶质原子便不能再继续溶解,所以间隙固溶体只能是有限固溶体。而置换固溶体中,溶质原子位于溶剂点阵的阵点上,产生的点阵畸变较小;溶质和溶剂原子尺寸差别越小,点阵畸变越小,固溶度就越大;如果溶质与溶剂原子尺寸接近,同时晶体结构相同,电子浓度和电负性都有利的情况下,就有可能形成无限固溶体。 19. 在液固相界面前沿液体处于正温度梯度条件下,纯金属凝固时界面形貌如何?同样条件下,单相 固溶体合金凝固的形貌又如何?分析原因 答:正的温度梯度指的是随着离开液—固界面的距离Z 的增大,液相温度T 随之升高的情况,即0>dZ dT 。在这种条件下,纯金属晶体的生长以接近平面状向前推移,这是由于温度梯度是正的,当界面上偶尔有凸起部分而伸入温度较高的液体中时,它的生长速度就会减慢甚至停止,周围部分的过冷度较凸起部分大,从而赶上来,使凸起部分消失,这种过程使液—固界面保持稳定的平面形状。固溶体合金凝固时会产生成分过冷,在液体处于正的温度梯度下,相界面前沿的成分过冷区呈现月牙形,其大小与很多因素有关。此时,成分过冷区的特性与纯金属在负的温度梯度下的热过冷非常相似。可以按液固相界面前沿过冷区的大小分三种情况讨论:⑴当无成分过冷区或成分过冷区较小时,界面不可能出现较大的凸起,此时平界面是稳定的,合金以平面状生长,形成平面晶。⑵当成分过冷区稍大时,这时界面上凸起的尖部将获得一定的过冷度,从而促进了凸起进一步向液体深处生长,考虑到界面的力学平衡关系,平界面变得不稳定,合金以胞状生长,形成胞状晶或胞状组织。⑶当成分过冷区较大时,平界面变得更加不稳定,界面上的凸起将以较快速度向液体深处生长,形成一次轴,同时在一次轴的侧向形成二次轴,以此类推,因此合金以树枝状生长,最终形成树枝晶。 20. 纯金属晶体中主要的点缺陷类型是什么?试述它们可能产生的途径? 答:纯金属晶体中,点缺陷的主要类型是空位、间隙原子、空位对及空位与间隙原子对等。产生的途径:⑴依靠热振动使原子脱离正常点阵位置而产生。空位、间隙原子或空位与间隙原子对都可由热激活而形成。这种缺陷受热的控制,它的浓度依赖于温度,随温度升高,其平衡态的浓度亦增高。⑵冷加工时由于位错间有交互作用。在适当条件下,位错交互作用的结果能产生点缺陷,如带割阶的位错运动会放出空位。⑶辐照。高能粒子(中子、α粒子、高速电子)轰击金属晶体时,点阵中的原子由于粒子轰击而离开原来位置,产生空位或间隙原子。 21. 简述一次再结晶与二次再结晶的驱动力,并如何区分冷热加工?动态再结晶与静态再结晶后的组 织结构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答:一次再结晶的驱动力是基体的弹性畸变能,而二次再结晶的驱动力是来自界面能的降低。再结晶温

《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教案.doc

川大学教案【理、工科】

掌握疲劳 强度的概 念 4.1.8.3疲劳极限和疲劳强度

图 4-49 难点 了解并理 解疲劳断 裂机理 高分了材料宏观疲劳断裂过程:

2()

DTA ——差热分析 Fig 17.2 图 4-51 难点 (2)与温度T 相关 T —Tg Cp 发生突变 DSC ——示差扫描量热仪 测 试原 理示意图。 比热容与温度 比热容与相变 一级相变,二级相变 3. 比热容(C P )或Cv 定义:IKg 质量的固体(或液体)升高(或降低)PC 时,所增加 (或减 少)的(振动能量)热量。固体多用Cp 。单位: J - mol'1 - K 」。 Cp 〉 Cv 。 比热=热容/原子量,单位J ?Kg-I ?K 1 比热容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化学结构 等容热容 内能对温度的曲线上的斜率等压热容:嬉对温度的曲线 上的斜率 同体热容理论 经典理论 量了理论 原子的振动---晶格的振动 谐振了 随机振动 德拜模型 金属C P <1, 容易加热、容易冷却。单原子 晶体24.9;银24.3;铝 25.1。 银 C P =0.25 Fe C P =0.50 热容小,很快冷 要点 区分:热 容和比热 Fig 17.1 高分子 C P 1.0?2.0 例 / HDPE LDPE PS 天然橡胶 PVC 环氧树脂 热容大 2.31 1.90 1.20 1.92 1.05 1.05 影响高分了比热容Cp 的因素 (1)分了链柔顺性 温度的升高是由于分子过 其间内摩擦引起的,柔性 链,运动单元小内摩擦小, 反上升慢,热高量大,热 能动能 难点:理解 热容的宏 观效应,及 影响因素

浪淘沙·北戴河 优秀教案

浪淘沙·北戴河 【教学目标】 1.了解写作背景,整体把握内容,背诵全词。 2.学习借景抒情的写法,体会诗人的豪迈情怀和雄伟气魄。 3.培养热爱祖国新时代的思想感情 【学情分析】 1.初中学生对新中国那段历史及毛泽东的诗词比较陌生。要介绍相关的历史背景。 2.作为初中学生仍是激情澎湃,积累主席诗词名句加以熏陶。 【教学重难点】 1.学习借景抒情的写法,体会诗人的豪迈情怀和雄伟气魄。 2.培养热爱祖国新时代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导语 一、导入新课 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诗人年轻时走出家乡,充满豪情。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1925年革命热情高涨,群众运动风起云涌,诗人意气风发。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1936年诗人登临塬上,目睹北国壮丽风光,追古思今,留下慷慨激昂的诗句。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1949年人民解放军攻占南京,诗人挥笔写下这样诗句。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诗人爱子在抗美援朝战役中牺牲,为勉励志愿军将士奋勇杀敌写下这句诗。你们知道这个人是谁呢? 活动2【讲授】介绍毛泽东 1.关于毛泽东你知道多少? 毛泽东,字润之,笔名子任。1893年12月26日生于湖南湘潭韶山冲一个农民家庭。1976年9月9日在北京逝世。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著有《毛泽东选集》5卷,遗墨辑有《毛泽东书信手迹选》《毛泽东题词墨迹选》。

活动3【导入】指导学生朗读诗词 1.学生齐读诗词 2.放朗读音频对比示范 3.正音:燕、了 活动4【讲授】写作背景 1954年,毛泽东在北戴河,一日时逢海滨风雨大作,浪涛翻涌,他顿起击水之兴,不顾身边警卫人员的劝阻,下海游泳,于风浪搏斗。上岸后意犹未尽,有纵笔挥毫,写下了这不朽名篇《浪淘沙。北戴河》,展示了无产阶级革命家前无古人的雄伟气魄和汪洋浩瀚的博大胸怀,具有比《观沧海》更鲜明的时代感、更深邃的历史感、更辽阔的宇宙感和更丰富的美学容量。 1954年中央正在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社会主义建设如火如荼。 活动5【讲授】介绍此的相关知识 词牌名:浪淘沙,词题:北戴河,词分上阙、下阕,上阕写景,下阕抒情。 活动6【讲授】赏析诗句、领悟意境、探究思考 1.写了哪些景物?重点写的是什么?你有什么感受? 大雨、白浪、打鱼船,幽燕之地汉武帝途经此地,唐太宗东征至此但诗人关注的是小小打鱼船。 壮阔与微小,打鱼船搏击风浪,正是诗人高昂精神的写照。 2.下片抒情,往事指什么?怎样理解换了人间? 建安12年(207)夏五月曹操出征乌桓,九月胜利班师,经过碣石山,立马观海,慷慨赋诗,以大海吞吐日月包蕴宇宙星辰自比抒发了统一中国的伟大气魄。 曹操的时代: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千百年来。人民把自己的命运交给像魏武这样的人。今天人民翻身做主人,社会主义事业蒸蒸日上。豪迈之情溢于言表。 活动7【讲授】教师小结 斯人已去,青史长存。一代伟人心中对祖国和人民的真挚情感将永远奔流在历史的长河中。今天让我们怀着敬意,感受诗人敢教日月换新天的万丈豪情,带着这样的理解再次吟诵这首词。 活动8【作业】作业 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万卷始通神。(宋·苏轼)请同学们课余时间上网下载、阅读刘禹锡的《浪淘沙》、李煜的《浪淘沙》,并同毛泽东的《浪淘沙》比较,看在写作风格上有什么不同。 活动9【导入】积累诗词名句 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清平乐·会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