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史第三章构造与机能
- 格式:ppt
- 大小:6.64 MB
- 文档页数:120
构造主义与机能主义心理学比较哲学1001 班徐昕20100224心理学是一门有点别扭的科学。
——威廉.詹姆士20世纪初,被称为“美国第一个科学取向和最后一个哲学取向的心理学家”的威廉.詹姆士做出了如上论断。
100多年后回顾该评价,不得不承认,心理学因其特殊性和“先天不足”,直到今日仍没能跨过“潜科学”的门槛。
1879年以来,整个心理学界出现了过去从未有过的热烈的学术研讨的繁荣局面。
在冯特的内容心理学以后,又接二连三相继出现了或反对或继承冯特的理论,或另辟蹊径、独树一帜。
各种各样、大大小小的心理学派上百个。
这些学派分布广泛,遍布世界各地。
今天我们来具体进行两大心理学流派——构造主义与机能主义心理学比较。
构造主义心理学是19世纪末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实验科学以后,出现于欧美的第一个心理学派,它与相继出现构造主义的机能心理学相对立。
其主要代表是冯特和铁钦纳。
这个学派受英国经验主义和德国实验生理学的影响,认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意识经验,主张心理学应该采用实验内省法分析意识的内容或构造,并找出意识的组成部分以及它们如何连结成各种复杂心理过程的规律。
构造心理学是心理学史上第一个从哲学中独立出来的心理学派,它为新兴的心理学提供了一些符合实际的实验资料。
但是这个学派的主要代表把一切科学的研究对象都归结为经验,并且坚持心身平行论,他们实质上不承认意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本段内容来自百度百科)机能主义心理学是与构造主义相对立的一个流派,它没有明确的起始标志和终点,是构造主义与行为主义之间的一个过渡。
作为美国的第一个心理学流派,机能主义心理学集中在很实际的、功利主义探讨有机体适应环境或心理过程完成什么。
创始人为詹姆斯。
机能心理学是在反对构造心理学的过程中产生的,它反对把意识分析为感觉、感情等元素,主张意识是一个连续的整体;反对把心理看作一种不起作用的副现象,强调心理的适应功能;反对把心理学只看作一门纯科学,重视心理学的实际应用;反对把心理学局限于正常人的一般心理规律,主张把心理学的研究范围扩大到动物心理、儿童心理、教育心理、变态心理、差异心理等领域。
述评构造主义和机能主义2007141057 周超锋构造主义与机能主义作为两个互相对立的心理学派别,是铁钦纳1898年在《构造心理学的公设》一文中提出来的。
两者的对立可以说是以冯特为代表的内容心理学和以布伦塔诺为代表的意动心理学之争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的继续.构造主义和机能主义是心理学史上两个重要的学派,它们在许多方面都是相对立的,代表着两种不同的研究取向。
那么,构造主义心理学派和机能主义心理学派到底有哪些不同之处呢?首先,二者的哲学基础不同。
构造主义是以经验主义、联想主义和实证主义为基础的,他们不仅给构造心理学提供了认识论基础,同时也确定了构造心理学的方法论和发展方向。
机能主义的哲学和科学基础是詹姆士的实用主义和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
实用主义与当时的美国社会现实和美国人的精神气质相吻合,进化论则从科学的角度论证了人的身心机能发生发展的过程。
二者蕴涵了机能主义思想的脉络。
其次,二者的内部结构不同。
构造主义有比较明显的起始和终结标志,并且有铁钦纳这样的领袖人物领导着,内部结构比较完善。
机能主义却没有明确的起始标志和终结点,只是构造主义和行为主义之间的一个过渡,它也没有主要的代言人和领袖,内部结构比较松散。
第三,二者对心理学的学科性质的描述不同。
构造主义强调心理学属于自然科学,而且是一门“纯科学”,它把人的心理视为一个可以绝缘于外界的,独立自主的经验世界。
机能主义则把心理学视为应用科学,强调心理和行为对环境和社会的适应性功能以及心理学理论的实用功能,并把心理学理论推广应用到教育、工业、临床医学、司法和社会政治与管理等各个领域,力求把人的心理视为一种生物适应的工具。
第四,二者的研究内容不同。
构造心理学的研究课题主要包括注意、联想以及情绪和情感,他们认为心理是由元素构成的。
机能主义则主要研究一些心理操作方面的内容,他们强调心理的机能作用。
第五,二者的研究方法不同。
构造主义采用内省的方法来研究心理学。
心理课堂:心理学的历史流派:构造主义与机能主义发布时间:2020-09-12自1879年之后,各路心理学流派繁花似锦,绽放得如火如荼,不同的学者都在竭尽全力阐述对自家流派对心理活动的深刻洞见。
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回顾一下心理学发展历史中的主要流派。
01构造主义冯特的众多弟子之一,有一位来自美国的学生铁钦纳,他原本在英国牛津大学学习哲学与生理学,后因仰慕冯特,专程赶赴德国莱比锡大学学习,获得博士学位后,回到美国担任康乃尔大学的教授,并开设了心理学实验室。
实际上,铁钦纳跟随冯特学习的时间只有两年,但他却义无反顾地成了冯特的“脑残粉”,模仿冯特老师的贵族风格、讲课模式等,甚至还学着冯特留了一把大胡子。
(构造主义代表人物:铁钦纳)铁钦纳喜欢抽雪茄,并且说过一句名言:“一个男人若是学不会抽烟,是不会成为心理学家的!”(估计弗洛伊德很想跳出来接一句,对头!)虽然这句话没什么逻辑性,但在铁老师的“言传身教”之下,他的很多学生都开始学习抽烟。
据说,有一次铁钦纳叼着雪茄和一名博士谈话,聊得太投入了,烟已经短得不行了,可那位博士又不敢打断素来威严的铁钦纳。
后来,铁钦纳的络腮胡子着火了,博士才不得不提醒他,这样忘我的结局就是胡须和衬衣都被烧坏了。
除了外在行为方式的模仿,铁钦纳还进一步继承和完善了冯特的理论体系,诞生了心理学历史中的一个理论流派——构造主义。
在理念上,构造主义一方面受到17世界理性哲学主义的影响,这个哲学流派认为人的心智有先天的结构;另一方面,19世纪时,自然科学研究领域取得了巨大的进步,物质的构成被进一步分解和细化,这些研究范式也极大地影响了构造主义者。
例如,冯特就曾经提出过这样一个问题:“什么东西构成了能使人进行思维的大脑?”所以,构造主义最为关注的话题是,意识的构成元素是什么?在方法上,铁钦纳进一步发展了内省法,在他主持的实验中,要求实验对象去观察自己的反应,报告不同的物体或刺激给自己带来的感觉,比如温暖、沉重、红色。
心理学历史上的构造与机能之争作者:张秋萍来源:《资治文摘》2016年第04期【摘要】构造主义与机能主义在西方国家一直以来都是心理学研究的重要论战内容,同时也对心理学的研究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影响。
本文主要对心理学历史上的构造心理学和机能主义心理学二者之间的争论进行了分析,并从两个不同的概念上来对此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关键词】心理学;构造主义;机能主义前言构造主义心理学是由铁钦纳为代表的心理学学派,机能主义心理学则是由詹姆斯、杜威以及安吉尔等为代表的心理学学派,二者之间有着一定的区别。
构造主义与机能主义之间的争论主要是对心理学是研究意识经验构造元素及其复合体还是研究个体适应环境的心理机能之间的争论。
下面将对心理学历史上的而构造与机能之争进行详细的讨论。
一、构造与机能产生的背景1.哲学背景。
从哲学方面来讲,铁钦纳的构造主义主要是以马赫主义作为基础的,从这一点上来看与机能主义之间有着明显的差异,在机能主义当中更加看重的是实用主义。
铁钦纳认为,可以将一切的科学研究对象都看做经验,心理学与自然学之间则是对同一事物所产生的不同观点。
同时,机能主义当中更加看重人对环境适应过程的作用,将人的价值以及行为当做了哲学研究当中的重点所在。
在当时的美国社会发展中,美国资本家从中获取的利益是最大的,这也间接的反映出了美国人比较看重实用主义,也就是说别人对自己所产生的作用,以及应当怎样去适应社会环境。
2.科学背景。
构造主义是在英国联想主义以及德国的实验生理学影响下所产生非的。
当中主要以心理学应研究应力的结构为主要目的额,逐渐的想构造注意的生物学方向转变。
在机能主义当中则主要以达尔文进化论为基础,可以说进化论对技能主义心理学产生了直接性的影响。
3.心理学背景。
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当时冯特心理学内容与布伦塔诺的心理学之前出现了对立性,同时美国的构造心理学与机能心理学之间也产生了不休的争论。
在当时的这种环境中,铁钦纳构造主义学继承了冯特心理学内容,并且形成了独立学派。
《心理学史》自学考试复习参考资料绪论1、普通心理学是对心理学研究范围和内容的横向展开,那么心理学史则是从纵向探讨心理学思想或理论形成、发展的历史与规律问题。
2、以1879年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为标志,心理学的历史被划分为两大时期:实验心理学建立之前的漫长前科学心理学时期和实验心理学建立之后的科学心理学时期。
3、学习心理学史的意义:(1)学习心理学史有助于理解心理学的现在和未来(2)心理学史为心理学提高了一种整合力量(3)学习心理学史有助于提高理论素养(4)学习心理学史有助于培养健康怀疑与批判精神第一章西方心理学的历史渊源1、古希腊早期哲学的心理学思想:米利都学派;毕达哥拉斯学派;爱菲索学派;爱利亚学派;原子论学派2、古希腊最著名的哲学家、思想爱亚里士多德的心理学思想:灵魂论;四因论;感觉论;3、近代西方哲学奠基者的心理学思想弗兰西斯.培根: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鼻祖。
他提出“知识就是力量”,主张用科学的知识来探求世界万物的本原和规律,用科学的知识来冲破宗教的藩篱,用科学的知识来化解人类的愚昧。
4、笛卡尔:笛卡尔把理性作为判断一切的标准。
提出了自己的心理学观点。
第一,天赋观念论。
第二,内省法。
5、经验主义表现为两种学术型态:一是联想主义心理学;二是感觉主义心理学。
6、联想主义心理学代表人:洛克题、提出了著名的“白板说”。
贝克莱认为意识是第一性的,物质是第二性的。
休谟是不可知论的著名代表7、理性主义心理学思想家斯宾诺莎认为,世界是由实体构成的,心灵和肉体是同一实体不可分割的两个部分。
他将认识分为三阶段:第一阶段是感觉,第二阶段是理性,第三阶段是直观。
8、莱布尼茨的单子说是其哲学思想的核心9、复合实验:贝塞尔认为,星体印象加在“眼耳”感觉之上的一刹那,人们不及时进行比较,是造成时间延误的原因10、德国著名生理学家的韦伯定律中设定差别阈限的计算机公式为K=△I/I,并在后续的所有感觉的实验中得到了验证。
构造心理学派和机能心理学派的比较(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职业道德、时事政治、政治理论、专业基础、说课稿集、教资面试、综合素质、教案模板、考试题库、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professional ethics, current affairs and politics, political theory, professional foundation, lecture collections, teaching interviews, comprehensive qualities, lesson plan templates, exam question banks, other materials, etc.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so stay tuned!构造心理学派和机能心理学派的比较构造心理学派和机能心理学派的比较1.构造心理学派构造心理学派又称“元素心理学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