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3d建模实验报告
- 格式:doc
- 大小:15.50 KB
- 文档页数:6
BIM实习报告范文引言本文是基于BIM实习经历的报告范文,通过“逐步思考”方法,将实习过程中的各个步骤进行详细描述和分析。
在实习期间,我参与了一个BIM项目,通过这次实习,我深入了解了BIM技术在建筑设计和施工中的应用,并从中获得了宝贵的经验。
实习背景实习项目是一个高层建筑的设计和施工项目,该项目使用了BIM技术进行建模和协调。
BIM(建筑信息模型)是一种数字化的建筑设计和管理方法,通过将建筑项目的各个方面整合到一个统一的模型中,实现设计、施工和维护的协同工作。
实习目标我的实习目标是学习和应用BIM技术,了解其在建筑项目中的应用,并通过实践提高自己的技能。
在实习期间,我希望能够熟悉BIM软件的操作和建模流程,并能够参与项目的协调工作。
实习步骤步骤1:学习BIM基础知识在开始实习之前,我先自学了BIM的基础知识。
我通过阅读相关的文献和教程,了解了BIM的概念、原理和应用场景。
我还参加了一些BIM培训课程,学习了BIM软件的操作技巧和建模方法。
步骤2:实践BIM建模在掌握了BIM基础知识后,我开始实践BIM建模。
我使用BIM软件创建了项目的三维模型,并添加了建筑元素、构件和系统。
我还使用BIM软件进行了建筑结构和设备的模拟和分析,以确保设计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步骤3:参与项目协调工作除了建模工作,我还参与了项目的协调工作。
在这个项目中,有多个设计团队和施工团队参与,他们分别负责不同的专业领域。
作为BIM实习生,我的任务是协调各个团队的工作,并确保他们的设计和施工方案能够无缝衔接。
步骤4:解决问题和改进在实习过程中,我遇到了一些问题和挑战。
例如,有时候建模软件出现了错误,导致模型无法正常显示或分析。
我通过与团队成员和导师的讨论,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及时进行了改进。
实习总结通过这次BIM实习,我学到了很多关于BIM技术和建筑项目管理的知识。
我了解了BIM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使用BIM软件进行建模和协调工作。
《BIM实训》报告经过三周的BIM实训,运用了鲁班土建和鲁班钢筋软件对建筑的建模配置钢筋,使我进一步了解建筑的深刻内涵,从书面的理论水平攀升到与实际结合的新高度,同时,对建模流程和配置钢筋都有了更深层的体会,概念也逐渐明晰,对未来有了新的定位,相信这段实训经历在我未来的工作中将发挥不可代替的作用。
BIM实训目的及任务BIM技术正在推动着建筑工程设计、建造、运维管理等多方面的变革,将在CAD技术基础上广泛推广应用。
BIM技术作为一种新的技能,有着越来越大的社会需求,正在成为我国就业中的新亮点。
学生是BIM技术的后备军、未来的生力军,是BIM技术应用和发展的希望所在。
通过对BIM模型的翻建,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BIM相关软件的建模流程,锻炼学生对专业图纸的识读能力以及自觉学习的综合能力,为毕业设计打下基础。
BIM实训中遇到的问题悬挑梁归类悬挑梁不是两端都有支撑的,一端埋在或者浇筑在支撑物上,另一端伸出挑出支撑物的梁,可为固定、简支或自由段。
长跨面筋在下,短跨面筋在上。
框架梁伸出来的放在框架梁,连系梁伸出来的放在连系梁,从构件上直接挑出随便放不影响钢筋用量,只要设置好支座及端部的下弯方式就可以。
而本次BIM实训中在电梯部分伸出的悬挑梁XL1、XL2设置为次梁,次梁在主梁的上部,主要起传递荷载的作用,而主梁是承重且传递荷载。
简单的说就是次梁以主梁为支座,主梁以柱子为支座,次梁的力传给主梁。
在框架梁结构里,主梁是搁置在框架柱子上,次梁是搁置在主梁上。
1、从梁的位置和直观来说,凡是与同框架柱相连,并作为其它梁的支点的梁为主梁;凡两端均与主梁连接的其它梁为次梁;2、从受力角度来说,传力路径总是次梁传至主梁;承担竖向力又承担水平力的梁为主梁,只承担竖向力的梁为次梁;3、从刚度来说,刚度相对较大的梁为主梁,刚度相对较小的梁为次梁。
4、主梁需考虑抗震,次梁不需考虑抗震。
反映在梁的刚度、延性、强度上的要求不同。
主梁承担次梁,一般情况下,主梁高度大于或等于次梁高度,主梁支于柱或墙上,次梁支于主梁上。
3d建模,实习报告篇一:3D max建模实习报告3D max建模实习报告一.实习目的:1、使我们更加深入了解VI设计的本质、价值、手段;2、培养我们对各企业标志及整体形象的分析能力;3、提高独立为某企业进行视觉形象设计的能力;4、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能力。
5、掌握三维建模、材质、灯光、镜头等基本方法和理论,对于基本操作建模、模型修改、材质赋予、灯光相机等各方面有一个系统而全面的认识和了解,能够熟练掌握常用的基本操作,并具备相应的自学能力。
二.实习内容:1、软件的了解:3ds Max(3D Studio Max)是目前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三维建模、动画、渲染软件,广泛应用于影视动画、建筑设计、广告、游戏、科研等领域。
3ds Max 在中国十分流行,是使用最普遍的软件。
3ds Max 可以说是游戏开发的老大,其在CS、星际争霸、魔兽争霸、传奇、盟军敢死队、古墓美影、等游戏中都立下了汗马功劳,最新的几版软件对游戏方面的功能也是大大加强。
其它三维相关软件还有:Maya、Softimage、Cinema_4D、Lightwave、Zbrush、Houdini、poser、Motionbuilder、SILO、MODO...,在此不做介绍。
2.实习项目:(此项目是最简单的建模,所以对建筑没有进行贴图) 3D max建模的基本命令。
快捷几何体:可以直接创建球型、柱体、锥体等标准几何体,也可以创建胶囊体等扩展几何体,并可以通过修改参数来改变物体形状;放样:有loft、fit、bevel、lathe等几种放样方法,这几种方法都是跟截面有关的建模方法;nurbs:适合建一些流线型的物体,3ds Max这种建模方式能力较弱,也好久没有更新功能,很少人用;多边形建模方式(Editable Poly):这是3ds Max最强的地方,在几种三维软件中居于绝对优势,适合建人物、生物模型、游戏模型等,也有很多设计师用来建车模等工业模型,是需要认真学习的知识点;面片建模(Patch Grids):适合建车模、人物模型等,跟多边型建模有相似的地方,控制精准,调节复杂一些;其它方法:除上述方法,还有其它一些方法,包括使插件等,不详述。
d建模实践报告3D 建模实践报告在当今数字化的时代,3D 建模已经成为了众多领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从影视娱乐到工业设计,从建筑规划到游戏开发,3D 建模的应用无处不在。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和掌握这一技术,我进行了一系列的实践探索。
一、实践背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3D 建模作为一种数字化的表达手段,其重要性日益凸显。
它不仅能够为设计师提供更加直观、生动的创意表达方式,还能够在虚拟环境中进行各种测试和优化,大大提高了设计的效率和质量。
此外,3D 建模在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新兴领域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二、实践目的本次实践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实际操作,熟悉3D 建模的流程和方法,掌握常用的 3D 建模软件工具,提高自己的建模技能和创意能力,同时培养对细节的关注和整体的把握能力。
三、实践准备1、软件选择在众多的 3D 建模软件中,我选择了软件名称 1 和软件名称 2 作为主要的工具。
软件名称1 功能强大,操作灵活,适合复杂模型的创建;软件名称 2 则易于上手,对于初学者较为友好。
2、学习资源为了更好地掌握 3D 建模技术,我收集了大量的学习资源,包括在线教程、书籍、视频课程等。
其中,教程网站 1 和教程网站 2 提供了丰富的基础教程和案例分析,对我的学习帮助很大。
3、硬件设备为了保证建模过程的流畅性,我配备了一台性能较好的计算机,具备较高的处理器频率、大容量内存和专业的图形显卡。
四、实践过程(一)模型构思在开始建模之前,首先需要进行模型的构思。
这包括确定模型的主题、风格、尺寸和用途等。
例如,我决定创建一个未来风格的城市建筑模型,用于游戏场景的设计。
在构思过程中,我参考了大量的现实建筑和科幻电影中的场景设计,绘制了简单的草图,确定了建筑的大致形状和结构。
(二)基础建模接下来,进入基础建模阶段。
根据之前的构思,我使用软件中的基本几何体(如立方体、球体、圆柱体等)和绘图工具(如线条、曲线等),逐步构建出模型的基本框架。
三维设计实习报告(3篇)三维设计实习报告(通用3篇)三维设计实习报告篇1一、实习目的:由于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三维建模与三维动画制作在广告设计与制作等领域的作用的影响越来越大。
《三维动画制作》课程是网络技术专业的一门扩展能力的课程。
该课程的实习,应该强调动手能力和实战能力。
因此,本次实习将从实战入手,让学生深入掌握三维动画制作软件3D MA_的三维建模、设置材质与贴图、设置灯光与摄像机以及三维动画设计等方法与技术。
二、实习内容:1、三维建模部分(1)室内效果设计(2)甜美三维生日蛋糕3DsMA_制作的生日蛋糕场景中,蛋糕盘上放置着甜美的蛋糕,蛋糕体上插放着摇曳的烛光和可爱的小樱桃。
2、三维动画设计(1)转动的地球仪美丽的地球在支撑杆的怀抱中匀速的转动。
(2)影视片头字幕浮出海面的金属立体字特效。
三、实习过程:1、室内效果设计从房间的顶部开始建造,即建造天花板―― 主墙体的创建―― 门窗的设置―― 地面的制作―― 各种边角的修饰―― 室内物品的建造―― 室内布局。
2、制作地球仪先创建地球仪模型,即创建地球――圆环造型――地球仪的旋转轴和底座――支座――设置材质;最后制作动画。
3、制作生日蛋糕创建蛋糕模型――制作蛋糕的材质――创建蜡烛。
4、制作影视片头字幕场景为白云朵朵的蓝天和波浪涌动的海面,海面使用了光线跟踪贴图材质,具备镜面反射功能;波浪用波浪命令制作,通过修改相位值实现涌动的效果。
四、实习总结:通过本次实习,我发现自己的动手操作能力有很大的提高。
我明白我们这些技术性很强的专业更应该把理论用到实践这来,才能使自己学到真实的技术,才能使理论于实践更趋于完美化。
正是这次实习,我发现自己还有很多缺陷,例如:对于灯光的设置和地球的旋转,没有做出良好的效果。
当然,我每做出一部自己满意的作品,心里的自豪不言而喻。
我最终明白了,学习是一个相互交流的过程。
五、对实习的建议:为了实习的顺利进行,老师们的功劳不言而喻,同学之间的关怀铭记于心。
bim实训报告总结1000字BIM实训报告总结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是一种基于数字化建模和信息管理的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和建设行业。
本报告旨在总结我在BIM实训过程中的学习和经验,以及对BIM技术的理解和应用。
在实训中,我首先了解了BIM的概念和原理,并熟悉了常用的BIM软件和工具,如Revit、Navisworks等。
通过实际操作,我学会了使用这些软件来创建和修改建筑模型,进行协同设计和构建过程的模拟。
在建模过程中,我学会了使用不同的BIM对象,如墙体、柱子、楼板等,将它们组合成完整的建筑模型。
同时,我也学会了设置材质、贴图和参数,使得建筑模型更加真实和可视化。
另外,在实训中我还学习了BIM协同设计和协同工作的重要性。
通过与团队成员共享设计模型和信息,我们能够更好地进行协同工作,减少冲突和误差,并提高项目的效率和质量。
在BIM实训过程中,我遇到了一些挑战和问题。
例如,建模时需要注意细节和准确性,以确保模型的质量。
同时,BIM软件的学习曲线也相对较陡峭,需要耐心和不断的实践来掌握。
通过这次实训,我深刻认识到BIM技术在建筑行业中的重要性和应用前景。
BIM可以提供更高效、精确和可靠的设计和施工过程,并帮助各方在项目周期内更好地协同合作。
总结起来,BIM实训使我对于BIM技术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我掌握了基本的BIM建模技巧和协同工作的方法,并意识到BIM在提高建筑项目效率和质量方面的潜力。
随着BIM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推广,我相信它将在建筑行业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通过本次BIM实训,我不仅增加了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培养了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我期待将来能够在实际项目中应用所学的BIM技术,为建筑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和创新发展做出贡献。
实习报告一、实习背景及目的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三维建模技术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如游戏制作、电影特效、建筑设计等。
为了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对三维建模技术的深入了解,我选择了三维模型设计作为实习方向。
本次实习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实际操作,掌握三维建模的基本技巧,学会使用相关软件,并能够独立完成一定难度的三维模型设计。
二、实习内容与过程1. 实习前的准备在实习开始前,我首先了解并学习了三维建模的基本概念,包括三维空间、坐标系统、模型的创建与编辑等。
同时,我还熟悉了常用的三维建模软件,如AutoCAD、3ds Max、Maya等。
2. 实习内容实习期间,我主要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学习与实践:(1)三维模型创建:学会了使用三维建模软件创建各种基本几何体,如立方体、球体、圆柱体等,并掌握了通过组合与变换创建复杂模型的方法。
(2)材质与贴图:了解了材质的概念,学会了为模型添加材质,并使用贴图来提高模型的真实感。
(3)灯光与摄像机:学习了如何为场景添加灯光,调整灯光参数,以及如何使用摄像机来捕捉模型的效果。
(4)三维动画设计:掌握了三维动画的基本原理,学会了使用动画软件制作简单的动画效果。
3. 实习成果通过实习,我完成了一个个具有挑战性的三维模型设计项目,包括一个现代化的客厅场景、一个精致的珠宝模型和一个动态的跑车动画。
这些项目不仅锻炼了我的建模技巧,还提高了我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实习收获与反思1. 实习收获(1)掌握了三维建模的基本技巧,学会了使用相关软件。
(2)提高了自己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加深了对三维建模技术在各个领域应用的了解。
2. 实习反思虽然我在实习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存在以下不足:(1)建模速度有待提高,需要更加熟练地掌握建模软件。
(2)材质与贴图的应用还需进一步学习和实践,以提高模型的真实感。
(3)动画设计能力有限,需要继续学习动画制作技巧。
四、总结通过本次实习,我对三维建模技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在实际操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bim实训报告日记BIM实训报告日记12月1日今天开始进行BIM实训,首先老师给我们介绍了BIM的概念和应用领域。
BIM是建筑信息模型的缩写,通过数字化建模和信息管理的方式,将建筑设计、施工和运营的全过程进行集成管理。
BIM技术在建筑行业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可以提高设计效率、减少施工错误、优化运营管理等。
12月2日今天老师带领我们进行了BIM软件的操作实践。
我们使用的BIM 软件有Revit、Archicad等,这些软件可以帮助建筑师进行建筑模型的设计和分析。
在实践中,我学会了如何创建建筑元素、添加材质、进行空间布置等操作。
通过实际操作,我更加深入地理解了BIM技术的优势和应用方法。
12月3日今天我们进行了BIM模型的参数化建模实践。
参数化建模是BIM 的核心功能之一,它可以通过调整参数的数值来自动改变建筑模型的形状和尺寸。
在实践中,我学会了如何设置参数、进行建模和调整模型尺寸等操作。
通过参数化建模,我们可以快速生成不同尺寸和形状的建筑模型,提高设计效率。
12月4日今天我们进行了BIM模型的协同设计实践。
BIM的协同设计功能可以实现多个设计人员同时对同一个模型进行编辑和修改,实现设计团队的协同工作。
在实践中,我学会了如何设置模型的权限、进行模型的同步和冲突检测等操作。
通过协同设计,设计团队可以更好地协作,减少设计冲突,提高设计质量。
12月5日今天我们进行了BIM模型的可视化展示实践。
BIM模型可以通过渲染和动画等技术,实现真实感和交互性的展示效果。
在实践中,我学会了如何设置光照、添加材质、进行渲染和漫游等操作。
通过可视化展示,我们可以直观地展示设计方案,提高与用户和决策者的沟通效果。
12月6日今天我们进行了BIM模型的施工模拟实践。
BIM模型可以与施工进度计划进行集成,实现施工过程的模拟和优化。
在实践中,我学会了如何设置施工序列、进行施工冲突检测和优化等操作。
通过施工模拟,我们可以预测施工过程中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
bim实训总结在BIM实训的过程中,我学到了很多关于BIM建模和项目管理的知识和技能,通过实际操作和团队合作,我深入了解了BIM在建筑设计和施工中的作用和应用。
以下是我对这次实训的总结:首先,在实训中我掌握了BIM软件的使用方法和技巧。
我们学习了Revit和Navisworks这两个主流的BIM软件,通过实际操作,我熟悉了它们的界面布局、基本功能和工作流程。
我学会了利用Revit进行建筑模型的创建和编辑、图纸的制作和修订,以及施工图的生成。
同时,我还学会了如何使用Navisworks进行模型的协调与冲突检测、场景的漫游和可视化效果的展示。
这些技能对于我将来从事建筑设计和项目管理工作具有很大的帮助。
其次,我通过实训深入了解了BIM建模的原理和方法。
BIM建模是一种全新的建筑设计方法,相对于传统的CAD软件,它能够更加真实地呈现建筑模型,并且具有更多的功能和数据。
在实训中,我学习了BIM建模的基本原理和构造,掌握了BIM建模的基本流程和方法。
我了解到,BIM建模是通过构建一个包含建筑物各种信息的虚拟模型,实现设计、施工和运营的一体化管理。
通过BIM建模,可以提高项目的效率和质量,减少错误和变更,提升建筑业的整体水平。
最后,在实训中我参与了一个团队项目,学会了团队合作和沟通的重要性。
我们小组的任务是根据一份设计图纸,利用BIM软件进行建筑模型的创建和图纸的绘制。
在项目过程中,我们每个人负责一个模块的建模和绘图工作,并且要进行协调和沟通,确保各个模块之间的一致性和协调性。
通过这个项目,我学会了如何与他人合作,如何分工合作,如何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调。
这些团队合作的技能对于我将来的工作也非常重要,因为在实际的项目中,没有良好的团队合作和沟通,很难实现项目的成功。
总之,通过这次BIM实训,我不仅掌握了BIM软件的使用方法和技巧,还深入了解了BIM建模的原理和方法,并且学会了团队合作和沟通的重要性。
这次实训为我将来从事建筑设计和项目管理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我相信这些知识和技能将帮助我在未来的工作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一、实验名称Revit综合建模实验二、实验目的综合使用各类Revit建模方法三、实验内容使用Revit软件对一个完整的建筑物进行三维建模四、实验设备计算机、Revit软件1套五、实验步骤新建项目点击软件左上角图标,依次点击“新建—项目”,出现以下图1-1对话框,选择样板文件,点击“浏览”,找到DFD工业建筑样板2013文件,确定并在新建栏目下选择项目,确定,完成项目的新建。
图1-1绘制标高标高主要用来确定建筑本身在高度方向的信息,如层高、室内外高差等。
此建筑为单层建筑,主体梁底标高6.0m,辅房为两层,层高3m,室内外高差0.15m。
01. 双击项目浏览器中“南立面”,进入项目的正立面,将在此立面上绘制标高,如下图2-1所示,2-102. 项目样板中已经有了±0.000的标高及上部楼层标高,下面继续创建室外地面标高。
单击“建筑”选项卡“基准”面板中的“标高”工具,如下图2-2所示。
鼠标移动到一层平面标高以上对应位置,出现竖直虚线时单击左键,拉至对侧,双击标高标头可对标高高度值进行修改,双击标高名称可修改标高名称,即对应的平面视图名称。
依次创建各参照标高。
图2-203. 至此标高创建完成,单击左侧项目浏览器中的一层平面图,进行底层平面的绘制。
绘制轴网01. 移动鼠标光标确定标高后,可以开始绘制轴网,单击“建筑”选项卡“基准”面板中的“轴网”工具。
02. 移动鼠标光标至视图区域,单击鼠标确定轴线起点,垂直向上移动鼠标光标,单击鼠标确定终点,Revit Architecture 将在起点和终点间绘制轴线,完成轴线绘制并自动为该轴线标号。
Revit Architecture将按照现有的轴线编码的最后一个数值按顺序继续创建轴号编码,自动编的轴号可能会不符合要求,对于不符合要求的轴号,双击轴号圈中的文字即可进行修改,结果如下图3-1所示。
图3-103. 至此轴号对象绘制完成,下面将继续在此平面上放置柱子。
大学BIM实训总结1. 引言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是建筑信息模拟的缩写,是一种通过数字化建筑设计和施工过程的方法。
在大学期间,我有幸参加了BIM实训课程,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与实践,我对BIM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本文将对我在大学BIM实训中的学习和体验进行总结和反思。
2. 实训内容BIM实训课程主要分为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两个部分。
在理论学习中,我们学习了BIM的基本概念、原理以及BIM在建筑设计与施工中的应用。
我们了解了BIM软件的基本操作和功能,并学习了如何将二维图纸转换为三维模型。
在实践操作中,我们分组进行了一个完整的BIM项目的设计和模拟施工过程。
3. 学习收获在BIM实训中,我获得了以下几方面的收获:3.1 对BIM的理解深入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我对BIM的概念和应用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我了解到BIM可以有效地解决建筑设计与施工中的协调问题,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同时,BIM还可以帮助设计师进行可视化的设计和模拟,减少错误和风险。
3.2 掌握BIM软件的基本操作在实践操作中,我熟练掌握了BIM软件的基本操作。
我能够使用软件进行二维图纸的转换和三维模型的创建。
我学会了使用软件进行模型的编辑和修改,并能够生成工程量清单和施工图纸。
3.3 学会团队合作与沟通在BIM实训中,我们需要分组进行实践项目的设计和模拟施工。
通过和团队成员的合作,我学会了团队合作和沟通的重要性。
我们需要共同讨论和决策,分工合作,解决问题和纠正错误。
4. 经验总结在BIM实训中,我积累了一些宝贵的经验,以下是我总结的几点:4.1 不断学习和尝试新的功能BIM软件的功能非常丰富,我们应该不断学习和尝试新的功能。
这样可以提高我们的操作效率和设计质量。
同时,我们还可以关注BIM领域的最新发展,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
4.2 多与他人交流和分享经验BIM实训是一个团队合作的过程,我们应该多与他人交流和分享经验。
bim报告《BIM实训》报告经过三周的BIM实训,运用了鲁班土建和鲁班钢筋软件对建筑的建模配置钢筋,使我进一步了解建筑的深刻内涵,从书面的理论水平攀升到与实际结合的新高度,同时,对建模流程和配置钢筋都有了更深层的体会,概念也逐渐明晰,对未来有了新的定位,相信这段实训经历在我未来的工作中将发挥不可代替的作用。
BIM实训目的及任务BIM技术正在推动着建筑工程设计、建造、运维管理等多方面的变革,将在CAD技术基础上广泛推广应用。
BIM技术作为一种新的技能,有着越来越大的社会需求,正在成为我国就业中的新亮点。
学生是BIM技术的后备军、未来的生力军,是BIM技术应用和发展的希望所在。
通过对BIM模型的翻建,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BIM相关软件的建模流程,锻炼学生对专业图纸的识读能力以及自觉学习的综合能力,为毕业设计打下基础。
BIM实训中遇到的问题悬挑梁归类悬挑梁不是两端都有支撑的,一端埋在或者浇筑在支撑物上,另一端伸出挑出支撑物的梁,可为固定、简支或自由段。
长跨面筋在下,短跨面筋在上。
框架梁伸出来的放在框架梁,连系梁伸出来的放在连系梁,从构件上直接挑出随便放不影响钢筋用量,只要设置好支座及端部的下弯方式就可以。
而本次BIM实训中在电梯部分伸出的悬挑梁XL1、XL2设置为次梁,次梁在主梁的上部,主要起传递荷载的作用,而主梁是承重且传递荷载。
简单的说就是次梁以主梁为支座,主梁以柱子为支座,次梁的力传给主梁。
在框架梁结构里,主梁是搁置在框架柱子上,次梁是搁置在主梁上。
1、从梁的位置和直观来说,凡是与同框架柱相连,并作为其它梁的支点的梁为主梁;凡两端均与主梁连接的其它梁为次梁;2、从受力角度来说,传力路径总是次梁传至主梁;承担竖向力又承担水平力的梁为主梁,只承担竖向力的梁为次梁;3、从刚度来说,刚度相对较大的梁为主梁,刚度相对较小的梁为次梁。
4、主梁需考虑抗震,次梁不需考虑抗震。
反映在梁的刚度、延性、强度上的要求不同。
BIM实训报告一、实习目的:基于BIM的招标文件编制毕业设计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本专业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提升专业素质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本专业课程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继续深化及检验。
通过BIM毕业设计使学生充分利用所学专业知识、理论联系实际,完成设计任务书所规定的任务、独立开展工作、增强动手能力。
毕业设计的目的主要为培养学生以下能力:⒈复习和巩固所学专业知识,培养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的解决工程实践问题的能力⒉培养学生基于BIM的招标文件编制能力;⒊培养学生调查研究与信息收集、整理的能力;⒋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运用计算机辅助解决项目管理相关问题的能力;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应用技能;⒍培养和锻炼学生的沟通能力、团队协作的能力。
二、实习任务与要求(1)基于BIM的土建工程模型建立:Revit土建建模(2)基于BIM的安装工程模型建立:Magicad机电建模(3)基于BIM的土建招标控制价文件编制:广联达BIM钢筋算量GGJ2013广联达BIM土建算量GCL2013广联达计价软件GBQ4.0(4)基于BIM的安装招标控制价文件编制:广联达BIM安装算量软件GQI2015广联达计价软件GBQ4.0(5)基于BIM的招标文件编制广联达工程招投标沙盘模拟执行评测系统广联达电子招标文件编制工具V6.0三、实习工程概况历经选图纸的的纠结后,最终敲定图纸为湖南省株洲市马鞍养护应急中心1#楼工程。
工程概况如下:1.建设单位:株洲市公路管理局2.建筑名称:株洲市马鞍养护应急中心3.建设地点:株洲市云龙示范区4.占地面积:594.77平方米5.本栋建筑面积:7039.48平方米6.建筑层数和高度:多层公共建筑,地上7层,含架空层一层。
建筑高度23.75米。
7.建筑分类:二类办公楼;防火分类:耐火等级为二级;防水分类:连廊及种植屋面防水等级均为一级;抗震设防烈度<6度;8.结构类型:框架结构;建筑设计使用年限:50年。
bim毕业实习报告BIM 毕业实习报告一、实习单位概况我的实习单位是一家建筑设计事务所,主要从事建筑设计和施工管理。
该公司拥有一支专业的建筑设计团队和项目管理团队,致力于为客户提供高质量的建筑设计和项目执行服务。
在这个实习单位,我主要参与了几个BIM项目的设计和管理工作。
二、实习目标和任务我的实习目标是提升我的BIM技术和项目管理能力,并了解实际工作环境中的BIM实施情况。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我参与了以下任务:1. 参与了多个BIM项目的设计工作,包括建筑模型的建立、参数设置和模型检查等;2. 协助项目经理进行BIM协调会议,解决BIM模型中的冲突和碰撞问题;3. 参与了部分建筑施工图的绘制和审查工作,了解实际施工过程中BIM的应用情况;4. 参与了一个BIM项目的数据管理和信息交流工作,包括协助建立项目数据库和参与BIM模型的更新和共享。
三、实习过程和成果在实习期间,我参与了多个BIM项目的设计和协调工作,学到了很多BIM技术和项目管理的知识。
我主要负责了一个办公楼项目的BIM设计工作,在项目开始阶段,我与其他设计师一起建立了项目的BIM模型,并进行了模型的参数设置和模型检查。
在模型建立的过程中,我遇到了一些挑战,比如模型中的冲突和碰撞问题,但是通过与其他设计师的合作和项目经理的指导,我成功解决了这些问题。
在办公楼项目的施工图阶段,我协助了施工图的绘制和审查工作,了解了BIM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的应用情况。
我发现,BIM可以帮助设计师更好地与施工方进行沟通和协调,减少施工图的错误和遗漏。
此外,BIM还可以提供更多的信息给施工方,比如材料数量、尺寸和构件位置等,为施工方提供了更多的便利和参考。
最后,我参与了一个BIM项目的数据管理和信息交流工作。
我协助建立了项目的数据库,并参与了BIM模型的更新和共享工作。
通过这个工作,我了解了BIM数据管理的重要性和挑战,比如数据的维护和更新,数据的共享和保密等。
我学会了如何使用BIM软件进行数据管理和信息交流,并与团队成员进行有效的合作和沟通。
实习报告实习单位:XX科技有限公司实习岗位:三维模型设计师实习时间:2021年6月1日至2021年8月31日一、实习背景及目的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三维建模技术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为了提高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和专业技能,我选择了三维模型设计作为实习方向。
本次实习旨在了解并掌握三维建模的基本流程,提高自己的审美观和创意思维,为以后从事相关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实习内容及过程1. 实习内容(1)三维模型制作:根据项目需求,使用三维建模软件(如3ds Max、Maya等)制作各种三维模型,包括人物、动物、场景、产品等。
(2)材质与贴图:为三维模型添加适当的材质和贴图,使其具有真实感和视觉效果。
(3)动画设计:为三维模型制作简单的动画,如行走、奔跑、跳跃等。
(4)灯光与渲染:设置合适的灯光效果,对模型进行渲染,输出高质量的图片和视频。
2. 实习过程(1)三维模型制作:在导师的指导下,学习并掌握三维建模的基本技巧,如建模、雕刻、拓扑等。
通过实际操作,制作出符合项目需求的三维模型。
(2)材质与贴图:学习材质和贴图的应用原则,了解不同材质的特点和表现力。
在实际操作中,为模型添加合适的材质和贴图,使其具有真实感和视觉效果。
(3)动画设计:学习动画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关键帧动画和动力学模拟等技巧。
在导师的指导下,为模型制作简单的动画,提高其生动性。
(4)灯光与渲染:学习灯光设置和渲染技巧,了解不同灯光效果对模型表现的影响。
在实际操作中,设置合适的灯光效果,对模型进行渲染,输出高质量的图片和视频。
三、实习收获及反思1. 实习收获(1)掌握了三维建模的基本技巧,如建模、雕刻、拓扑等。
(2)学会了材质和贴图的应用原则,能够为模型添加合适的材质和贴图。
(3)了解了动画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能够为模型制作简单的动画。
(4)熟悉了灯光设置和渲染技巧,能够设置合适的灯光效果,输出高质量的图片和视频。
2. 实习反思(1)在实习过程中,我发现自己在建模和雕刻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需要加强练习和理论学习。
d建模实习报告3D 建模实习报告在实习公司名称的 3D 建模实习经历,让我对 3D 建模这个领域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这段实习不仅提升了我的专业技能,还让我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更让我对未来的职业发展有了清晰的规划。
一、实习单位及岗位介绍我实习的单位是实习公司名称,这是一家在 3D 建模领域颇具声誉的公司,涵盖了游戏、影视、建筑等多个行业的 3D 建模项目。
我所在的岗位是 3D 建模实习生,主要负责协助团队完成各种 3D模型的制作和优化工作。
在实习期间,我接触到了不同类型的项目,包括角色建模、场景建模以及道具建模等。
二、实习目的通过这次实习,我希望能够达到以下几个目的:1、深入了解 3D 建模的工作流程和行业标准,掌握专业的建模技术和工具。
2、提高自己的创意和设计能力,能够独立完成简单的 3D 建模项目。
3、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学会与不同背景的人员有效地沟通和协作。
4、积累实际项目经验,为今后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实习内容(一)软件学习与技能提升在实习初期,我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学习和熟悉3D 建模所需的软件,如 3ds Max、Maya、ZBrush 等。
这些软件功能强大,但操作复杂,需要不断地练习和探索才能熟练掌握。
通过观看教程、参加培训课程以及向同事请教,我逐渐掌握了基本的建模工具和技巧,如多边形建模、曲面建模、雕刻建模等。
同时,我还学习了材质、纹理、灯光和渲染等方面的知识,了解如何为模型添加逼真的效果。
在这个过程中,我不断地尝试和实践,通过制作一些简单的模型来巩固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二)项目实践随着技能的提升,我开始参与到实际的项目中。
在一个游戏角色建模项目中,我负责设计和制作一个主要角色的模型。
首先,我通过参考相关的设计资料和概念图,确定了角色的外形和风格。
然后,使用多边形建模技术逐步构建角色的基本框架,包括身体、四肢、头部等。
在建模过程中,我注重细节的刻画,如肌肉线条、服饰褶皱等,以提高角色的真实感。
bim3d建模实验报告
1、实验名称 Revit综合建模实验
二、实验目的综合使用各类Revit建模方法
三、实验内容使用Revit软件对一个完整的建筑物进行三维建模
4、实验设备计算机、Revit软件1套
5、实验步骤新建项目点击软件左上角图标,依次点击“新建门式钢架即完成。
图5-5 绘制墙体 0
1、切换至“室外标高”视图,单击“建筑”选项卡“构建”面板中的“墙”工具,在左侧实例属性栏墙体类型下拉栏选择相应的墙体类型,选择墙体的底部限制条件为“室外标高”,顶部约束为“直到标高:梁底标高”。
如下图6-1所示。
02、在视图区域单击鼠标左键,作为起点,沿墙体所在位置的轴线进行绘制,再次单击鼠标右键作为终点,按下Esc键,结束墙体的绘制。
依次绘制出油化库四周的墙体。
图6-1创建门窗门和窗的插入方法是很简单的操作,难点在于如何创建项目中特有的门窗。
在此介绍如何插入门窗和调整门窗的位置,对于项目中如何创建各种门窗族的操作在后期将做出详细介绍。
1、在平面视图中,单击“建筑”选项卡中“构建”面板下的“门”工具,在左侧实例属性的下拉列表中选择对应的门类型。
02、移动鼠标光标至墙体上,出现门的平面轮廓时即可在此处单击插入门。
如果门的开启方向不符合要求,在选中门的状态下,可以按空格键调整门的开启方向,或者按下图7-1所示,使用门的“开启方向调节箭头”进行调整。
图7-1 03、调整门的位置。
选择门,在出现的临时标注尺寸中单击标注文字,修改尺寸,门会在尺寸的驱动下改变位置。
04、窗户的插入方法与门相同。
依次完成所有门窗的插入。
创建屋面此建筑为单层建筑,无楼板层,将直接以屋顶命令创建屋顶,虽然Revit提供了专门创建屋顶的工具,但屋顶也可以用楼板命令来完成,需要注意的是,楼板是以绘制标高为基准向下生成的,而屋顶是向上生成的。
1、双击“项目浏览器”中的“梁顶标高”,打开楼层平面视图。
02、单击“建筑”选项卡中“构建”面板下的“屋顶”工具下拉列表中的“迹线屋顶“,用草图线绘制出屋面的边界,如下图8-1所示。
图8-1 03、框选上下两段草图线,如下图8-2所示,勾选的定义坡度,在属性栏输入坡度值,完成后在视图区域单击鼠标,
继续框选左右两段草图线,不勾选定义坡度。
完成后单击确定。
Revit将按照跨度中心将屋面分别坡向两边。
图8-2 注:
视图深度问题在创建屋顶平面视图时,经常会出现视图显示的图形并不满足所需要求,此时需要对视图范围进行调整,单击左侧视图属性范围栏下的视图范围选项后的“编辑”,出现如下图8-3所示对话框,此对话框由四个设置项组成,“顶”、“剖切面”、“底”和“标高”,“顶”和“底”是指视图在竖直方向的所视的范围,“剖切面”是指在所视范围内剖切面的高度。
”视图深度“是指视图范围内视图的底高度。
所有的”偏移量“ 输入都是基于设置标高,以达到所需的任何标高。
一般”视图深度”与”底”保持一致就能达到所需要求。
图8-3创建完主体部分后,即可创建场地、台阶、散水、楼梯、坡道等。
具体的绘制方法将在后期进行介绍。
创建立面视图Revit Architecture 中会随着项目的建立自动生成四个方向的常规立面,如下图9-1所示,分别为南立面和东立面。
图9-1创建剖面视图创建剖面视图前需要绘制剖面符号,步骤如下:
1、在“视图”选项卡中单击“创建”面板下的“剖面”工具,如下图9-1所示,在平面视图中剖切位置绘制出剖面符号,
绘制完成后,在“项目浏览器“中会出现一个剖面视图,双击打开即为所创建的剖面视图。
图10-1标注模型处理完之后,即可进行标注。
Revit Architecture 中的标注主要有尺寸标注、白标高(高程)标注、文字及其他符号标注等,这里主要介绍尺寸标注的方法。
1、单击“注释”选项卡中“尺寸标注”面板下的“对齐”工具,如下图10-1所示。
02、依次单击需要标注的位置,在单击空白位置放置标注尺寸完成所有标注。
图11-1生成详图在施工图设计中,需要绘制楼梯、卫生间大样、墙身大样、门窗大样、作法详图等内容。
使用Revit Architecture 提供的“详图索引”工具,即可完成详图的绘制,还可以导入AutoCAD 中绘制的详图文件作为大样详图的补充,下面主要介绍使用“详图索引”工具绘制卫生间大样详图。
1、打开一层平面视图,单击“视图”选项卡“创建”面板中的“详图索引”工具,如下图12-1所示,在视图区域框选已经绘制好的卫生间平面。
图12-1 02、打开“项目浏览器”中的“详图视图”,或者双击框选区域的标号圈,打开所要绘制的卫生间详图,如下图12-2所示。
图12-2 03、分别使用按类别标注、尺寸标注、高程点标注工具标注该详图,结果如下图12-3所示。
12-3 创建构件轴测图在项目的局部区域或构件很难用平面图形进行表达时,就需要创建一个轴测图用来更为直观的表达复杂的区域或构件。
以下介绍如何创建构件轴测图。
1、打开三维视图,在“项目浏览器”中找到三维视图,点击右键”复制视图“新建”。
如下图16-1所示。
16-1 02、在右侧图纸属性栏中,修改图纸的编号和图纸名称以及其他信息,如下图16-2所示。
将所需视图从项目浏览器中拖至图框中,进行合理的布置,即完成图纸的创建。
16-
26、实验总结
在实验过程中遇到了很多麻烦,通过网上寻找教程过程指导以及老师同学的帮助,这些麻烦也都一点一点解决,通过这些经历我对结构建模有着自己一点心得体会。
一、结构建模前,首先要做好准备工作,收集好建模需要的全部资料。
二、Revit软件本身对电脑的要求配置很高,使用工作集以后能够将已建好的模型根据自己的需要在平、立、剖面视图或者三维视图里面任意的隐蔽,这样能够很大程度地减少电脑内存的占用,从而加速软件的使用速度。
如果不用工作集除了画图过程中
电脑会很卡甚至频繁出现死机以外,而且建出来的模型的结构构件没有系统性,无法拆分,模型的利用率也就大大降低。
三、结构建模创建项目工作集时,工作集的划分尽可能地细化为好,工作集的细化有如下几点好处:1)方便修改,不易混淆;2)方便结构模型的可视化管理,将结构模型逐层逐块分解;3)直接将Project进度计划文件直接导入就可以,从而避免重新定义结构树,提高工作的效率。
4、结构建模时,墙、柱、梁、板等构件的命名要严格按照图纸上面的标注进行命名(构件编号、楼层号、尺寸)。
5、结构建模时,需要另外建族时,尽量的将其建成公用族,方便之后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