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工程师第四章防火防爆精品PPT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730.00 KB
- 文档页数:26
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技术基础》第四章第二节讲义课件全考点第二节防火防爆技术一、火灾爆炸预防基本原则(1)防止和限制可燃可爆系统的形成。
(2)当燃烧爆炸物质不可避免地出现时,要尽可能消除或隔离各类点火源。
(3)阻止和限制火灾爆炸的蔓延扩展,尽量降低火灾爆炸事故造成的损失。
二、点火源及其控制消除点火源是防火和防爆的最基本措施,控制点火源对防止火灾和爆炸事故的发生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明火1.加热用火的控制(1)加热易燃物料时,要尽量避免采用明火设备,而宜采用热水或其他介质间接加热。
(2)明火加热的设备应布置在易燃气体上风向或侧风向。
(3)对于有飞溅火花的加热装置,应布置在上述设备的侧风向。
(4)存在一个以上的明火设备,应集中于装置的边缘。
(5)如必须采用明火,设备应密闭且附近不得存放可燃物质。
(6)熬炼物料时,不得装盛过满,应留出一定的空间。
2.维修焊割用火的控制焊接切割时,飞散火花及金属熔融碎粒的温度高达1500~2000o C,高空作业飞散距离可达20m o 在焊割时必须注意以下几点:(1)在输送、盛装易燃物料的设备、管道上,或在可燃可爆区域内动火,应将系统和环境进行彻底的清洗或清理;与其他系统连通的,应将连接管道拆下断开或加堵金属盲板隔绝,再进行清洗。
清洗后,采用惰性气体吹扫置换,气体分析合格后方可作业。
可燃气体应符合:1)爆炸下限大于4%的可燃气体或蒸气,浓度应小于0.5%。
2)爆炸下限小于4%的可燃气体或蒸气,浓度应小于0.2%。
(2)动火现场应配备的消防器材,并将可燃物品清理干净。
可能积存可燃气体的沟、坑、下水道及其附近,惰性气体吹扫,并用非燃材料遮盖(石棉板)。
(3)气焊作业时,应将乙焕发生器放置在安全地点,以防回火爆炸伤人或将易燃物引燃。
(4)电焊线破残应及时更换或修理,不得利用与易燃易爆生产设备有联系的金属构件作为电焊地线。
(二)摩擦和撞击例如:轴承摩擦发热、铁器撞击、砂轮摩擦、铁桶开裂等都可以引起可燃气体或蒸气着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