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 遗传实验设计题练习
- 格式:doc
- 大小:47.00 KB
- 文档页数:8
高三生物遗传实验设计强化练习1大部分普通果蝇身体呈褐色(YY),具有纯合隐性基因的个体呈黄色(yy)。
但是,即使是纯合的YY品系,如果用含有银盐的食物饲养,长成的成体也为黄色,这就称为“表型模拟”,是由环境造成的类似于某种基因型所产生的表现型。
(1)从变异的类型分析这种“表型模拟”属于,理由是。
(2)现有一只黄色果蝇,你如何判断它是属于纯合yy还是“表型模拟”?①方法步骤: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
②结果预测及结论:ⅠⅡ(3)已知果蝇白眼为伴X隐性遗传,显性性状为红眼(A)。
现有一对亲本杂交,其子代中雄性全部白眼,则这对亲本的基因型是。
2.某生物兴趣小组以纯合长翅果蝇幼虫为实验材料,进行了以下生物学实验:将长翅果蝇幼虫培养在正常温度为25℃的环境中,经过12天时间发育为长翅成虫果蝇;如果将孵化后4~7天的长翅果蝇幼虫放在35~37℃环境下处理6~24小时,结果培养出的成虫中出现了一定数量的残翅果蝇(有雌有雄)。
(1)上述实验说明,基因与性状之间的关系是(2)本实验过程中出现了残翅果蝇。
请做出假设并设计一个实验,验证你关于本实验过程中残翅果蝇形成原因的推测,简要写出实验设计思路,并对可能出现的结果进行分析。
实验假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设计思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可能出现的结果及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正常情况下,果蝇的长翅和残翅是一对相对性状,但残翅果蝇数量不到长翅的5%。
遗传类实验设计题型1、某科学兴趣小组偶然发现一突变雄性植株.其突变性状是其一条染色体上的某个基因发生突变的结果,假设突变性状和野生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
为了进一步了解突变基因的显隐性和在染色体上的位置,设计了杂交实验,让该株突变雄株与多株野生纯合雌株杂交,观察记录子代雌雄植株中野生性状和突变性状的数量,如表所示。
下列有关实验结果和结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如果突变基因位于Y染色体上,则Q和P的值分别为1、B.如果突变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且为显性,则Q 和P的值分别为0、1C.如果突变基因位于X和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且为显性,则Q和P值分别为1/2、1/2D.如果突变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为显性,则Q 和P的值分别为1/2、1/22、用纯合子果蝇作为亲本研究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结果如下︰下列推断错误的是( )A.果蝇的灰身、红眼是显性性状B.由组合②可判断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X 染色体上C.若组合①的F1 随机交配,则F2雄蝇中灰身白眼的概率为3/16D.若组合②的F1随机交配,则F2 中黑身白眼的概率为1/83、为探究等位基因D(高茎)/d(矮茎)、R(种子圆粒)/r(种子皱粒)、Y(子叶黄色)/y(子叶绿色)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关系,某兴趣小组用纯种豌豆植株进行了如下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实验一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根据实验二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综合三组实验的结果,能否得出“三对等位基因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结论?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理由是__________。
2.为进一步探究“三对等位基因是否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请在实验一、二的基础上,利用纯种高茎绿色皱粒豌豆植株和纯种矮茎绿色圆粒豌豆植株设计实验(不考虑突变和交叉互换)。
实验思路︰__________;预期结果和结论︰__________。
4、已知某雌雄异株植物为XY型性别决定,其叶形宽叶和窄叶受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 抗病和不抗病受另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
高三生物备考---遗传学经典实验设计题1. (2017全国Ⅲ)32.(12分)已知某种昆虫的有眼(A)与无眼(a)、正常刚毛(B)与小刚毛(b)、正常翅(E)与斑翅(e)这三对相对性状各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现有三个纯合品系:①aaBBEE、②AAbbEE和③AABBee。
假定不发生染色体变异和染色体交换,回答下列问题:(1)若A/a、B/b、E/e这三对等位基因都位于常染色体上,请以上述品系为材料,设计实验来确定这三对等位基因是否分别位于三对染色体上。
(要求:写出实验思路、预期实验结果、得出结论)(2)假设A/a、B/b这两对等位基因都位于X染色体上,请以上述品系为材料,设计实验对这一假设进行验证。
(要求:写出实验思路、预期实验结果、得出结论)2. (2015四川卷.9.)白粉菌和条锈菌能分别导致小麦感白粉病和条锈病,引起减产。
采用适宜播种方式可控制感病程度。
下表是株高和株型相近的小麦A、B两品种在不同播种方式下的试验结果。
注:“+”的数目表示感染程度或产量高低;“-”表示未感染。
据表回答:(1)抗白粉病的小麦品种是__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设计Ⅳ、Ⅴ两组试验,可探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Ⅰ、Ⅲ、Ⅳ三组相比,第Ⅲ组产量最高,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麦抗条锈病性状由基因T/t控制。
抗白粉病性状由基因R/r控制,两对等位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
以A、B品种的植株为亲本,取其F2中的甲、乙、丙单株自交,收获籽粒并分别播种于不同处理的实验小区中,统计各区F3中的无病植株比例。
结果如下表。
据表推测,甲的基因型是________,乙的基因型是_,双菌感染后丙的子代中无病植株的比例为________。
3. (2010福建卷)27.(15分)已知桃树中,树体乔化与矮化为一对相对性关(由等位基因D、d控制),蟠桃果形与圆桃果形为一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H、h控制),蟠桃对圆桃为显性。
高三生物《遗传》专题练习1.已知野生果蝇为均为长翅,将雌雄长翅果蝇杂交,产生的受精卵置于25度下发育成长翅果蝇,但若将受精卵置于15摄氏度下发育,后代中有长翅和残翅(雌雄都有)两种性状。
要求:设计实验验证残翅果蝇的形成原因,并对可能的结果进行分析。
实验假设:温度变化影响了发育,但遗传物质没有改变。
2.矮茎玉米幼苗经适宜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可以长成高茎植株。
为了探究该变异性状是否能稳定遗传,生物科技小组设计实验方案如下。
请你写出预期实验结果及相关结论。
实验步骤:①在这株变异高茎玉米雌花、雄花成熟之前,用纸袋分别将雌穗、雄穗套住,防止异株之间传粉。
②待雌花、雄花成熟后,人工授粉,使其自交。
③雌穗上种子成熟后,收藏保管,第二年播种观察。
实验预期结果及相关结论:3.有人发现某种花有红花和白花两种表现型,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探究花色的遗传是细胞质遗传还是细胞核遗传。
用图解和简洁的语言表示。
4.假设残翅果蝇是由于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现有一定数量的长翅和残翅果蝇(长翅为显性),请以最简捷的实验设计思路确定该性状是否为伴性遗传,并对可能出现的结果进行分析。
5.已知果蝇的红眼和白眼是一对相对性状(红眼W显性,白眼w陷性),且雌雄果蝇均有红眼和白眼类型。
现有若干红眼和白眼的雌雄果蝇,若用一交配实验即可证明这对基因位于何种染色体上,6.摩尔根利用白眼果蝇进行的研究,其意义首先在于将基因定位在染色体上,他首先是发现了一只白眼雄果蝇,从而完成了划时代的研究试验。
一个研究小组要通过另外的试验,进一步证明白眼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1)该小组要利用已有的白眼雄果蝇获得白眼雌果蝇,应采用的杂交方式及理由是什么?(2)若你是该小组成员,请你利用上述杂交实验获得的后代设计最佳杂交实验,证明白眼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7.已知果蝇的直毛与非直毛是一对等位基因。
若实验室有纯合的直毛和非直毛雌雄果蝇亲本,你如何通过一代杂交实验确定这对等位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性染色体上?8.实验室现有一批未交配的纯种长翅灰体和残翅黑檀体的果蝇。
1.下列有关孟德尔遗传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A .孟德尔做实验发现问题时运用的实验方法依次是杂交和测交B .孟德尔根据亲本中不同个体表现型来判断亲本是否纯合C .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F 1出现的性状是显性性状D .孟德尔的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F 2出现的重组性状类型占582.右图为鼠的毛色(黑色和白色)的遗传图解。
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 .黑色为显性性状 B .4号为杂合子概率为12C .F 1的结果表明发生了性状分离D .7号与4号的基因型不一定相同3.山羊胡子的出现由B 基因决定,等位基因B b 、B +分别决定有胡子和无胡子,但是B b 在雄性中为显性基因,在雌性中为隐性基因。
有胡子雌山羊与无胡子雄山羊的纯合亲本杂交产生F 1,F 1中的2个个体交配产生F 2(如图)。
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 .F 1中雌性表现为有胡子B .F 1中雄性50%表现为有胡子C .F 2纯合子中两种表现型均有D .控制山羊胡子的基因的遗传为伴性遗传4. 两株高茎豌豆杂交,后代既有高茎又有矮茎,让高茎豌豆全部自交,则自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 A .3:1B.8:1 C .9:6D .5:15. 两株高茎豌豆杂交,后代既有高茎又有矮茎,让高茎豌豆自由交配,则自由交配后代性状分离比为 A .3:1B.5:1 C .9:6 D .8:16.基因型为Aa 的亲本连续自交,若aa 不能适应环境而被淘汰,则子二代AA 、Aa 所占的比例分别是 A .7/8 1/8B .1/2 1/3C .3/5 2/5D .7/9 2/97.基因型为Aa 的亲本连续自交,若aa 不能产生正常配子而没有自己的后代,则子二代AA 、Aa 所占的比例分别是 A .7/8 1/8 B .1/2 1/3 C .3/5 2/5D .7/9 2/98.无尾猫是一种观赏猫。
猫的无尾、有尾是一对相对性状,按基因的分离定律遗传。
为了选育纯种的无尾猫,让无尾猫自交多代,但发现每一代中总会出现约1/3的有尾猫,其余均为无尾猫。
高考遗传学实验题型专练1. 黑腹果蝇是常用的遗传研究材料,其性别决定类型为XY型。
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 下图为雄果蝇体细胞的染色体组成示意图,则雄果蝇的一个染色体组可以表示为_______________ ,雄果蝇正常减数分裂的过程中,有2条Y染色体的细胞是(2) _____ 果蝇U号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h(正常翅)可以突变为显性基因H(毛翅),川号染色体上存在一对基因R r,r基因纯合时会抑制H基因的表达。
则一个种群中正常翅果蝇的基因型有中。
现有一对基因型相同的毛翅雌雄果蝇交配,产生的子代中毛翅与正常翅的比例为3 :1,那么这对果蝇的基因型可能是 __ 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⑶果蝇的X染色体和Y染色体上有同源区段和非同源区段(如图)。
已知果蝇的灰身(A)和黄身(a)是一对相对性状。
现有偶然发现一只黄身雌果蝇,为确定控制A、a在染色体上的位置,科学家进行了如下实验:将这只雌果蝇和纯合的灰身雄果蝇杂交,得到子一代(F i)。
如果F i的表现型为_________ ,则说明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非同源区段。
如果F i不能判断,则将F i雌雄相互交配得到子二代(F2)。
若F2的表现型是:① _________________ ,则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则基因位于X、Y染色体上的同源非同鹤K段区段。
2. 果蝇的X染色体和Y染色体是一对同源染色体,但其形态、大小却不完全相同。
如图为果蝇X 丫染色体同源和非同源区段的比较图解,其中A与C为同源区段。
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 已知在果蝇的X染色体上有一对基因H、h,分别控制的性状是腿部有斑纹和腿部无斑纹。
现有纯种果蝇若干,请通过一次杂交实验,确定H h基因在X染色体上的位置是&DA区段还是B区段。
实验步骤: ____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选用纯种果蝇作为亲本,雌性亲本表现型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雄性亲本表现型为 A c____________ ②用亲本果蝇进行杂交。
孟德尔的遗传实验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68分)1.豌豆在自然状态下为纯种的原因是( ) A .豌豆品种间性状差异大 B .豌豆先开花后受粉C .豌豆是闭花自花受粉的植物D .豌豆是自花传粉的植物2.下列各组中不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A .水稻的糯性与粳性 B .豌豆的紫花和红花 C .果蝇的长翅和残翅 D .绵羊的长毛和细毛3.用纯种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作杂交实验时,需要( )A .以高茎作母本,矮茎作父本B .以矮茎作母本,高茎作父本C .对母本去雄,授以父本花粉D .对父本去雄,授以母本花粉 4.隐性性状是指( )A .杂交后代表现出来的性状B .自交后代未表现出来的性状C .生物体不能表现出来的性状D .杂种后代未表现出来的那个亲本的性状 5.关于杂合子与纯合子的正确叙述是( ) A .两纯合子杂交后代都是纯合子 B .两杂合子杂交后代都是杂合子 C .杂合子自交的后代都是杂合子 D .纯合子自交的后代都是纯合子6.基因型为Aa 的植物产生的雌、雄配子间的数量比是( )A .雌配子:雄配子=1:1B .雌配子:雄配子=3:1C .A 雌配子:a 雄配子=1:1D .雄配子较多,雌配子较少7.孟德尔在对一对相对性状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发现了基因的分离定律。
下列有关基因分离定律的几组比例,能说明基因分离定律实质的是( )A .F 2表现型的比为3:1B .F 1产生配子的比为1:1C .F 2基因型的比为1:2:1D .测交后代比为1:18.下列几组植物杂交实验中,其实验结果可以用分离定律解释的是( )A .抗病×早熟―→F 1――→⊗F 2B .杂高×纯矮―→F 1――→⊗F 2C .高秆×抗病―→F 1――→⊗F 2D .纯高×纯高―→F 1――→⊗F 29.孟德尔在豌豆杂交实验中设计了测交实验,其根本目的是为了验证( )A .当时孟德尔假设的遗传因子的传递规律B .F 1的遗传因子组成C .测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D .杂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10.下列关于杂合子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杂合子的成对遗传因子中,至少有一对是杂合状态B .两个杂合子杂交,产生的后代仍是杂合子C .杂合子遗传因子组成不能稳定遗传,后代性状会发生分离D .杂合子至少能产生两种类型的配子11.纯种甜玉米和纯种非甜玉米间行种植,收获时发现甜玉米果穗上有非甜玉米籽粒,而非甜玉米果穗上全部为非甜玉米籽粒。
遗传类实验设计专题复习(一)典例精析类型1:质遗传和核遗传确定的实验设计例题1、有人发现某种花卉雌雄同株,有红花和白花两种表现型,现有纯种红花和白花植株若干。
(1)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探究花色的遗传是细胞质遗传还是细胞核遗传。
用图解和简洁语言回答。
(2)如果花色的遗传是细胞核遗传,请写出F2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
类型2:核遗传类型确定的实验设计例题2、猪蹄的形状有正常蹄和骡状蹄之分。
该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现有多头猪,其中有纯合、有杂合,有雌性、有雄性,且雌、雄猪中都有正常蹄和骡状蹄(从表现型上不能区别纯合体和杂合体)。
(1)如何由所给条件确定这对性状的显性和隐性?(2)如果正常蹄是显性性状,那么如何确定这对基因是在X染色体上,还是在常染色体上?类型3:环境和遗传因素对生物性状影响的实验设计例题3、已知家鸡的突变类型无尾(M)对普通类型有尾(m)是显性。
现用普通有尾鸡自交产的受精卵来孵小鸡,在孵化早期向卵内注射一点点胰岛素,孵化出的小鸡就表现出无尾性状。
(1)普通有尾鸡自交产的受精卵的基因型是,如果不在孵化早期向卵内注射胰岛素,正常情况下表现型应是。
(2)胰岛素的作用是诱导基因m突变为M还是影响胚胎的正常发育,请设计实验探究,写出实验步骤、实验结果和结论。
强化练习强化1、(06年北京卷)为丰富植物育种的种质资源材料,利用钴 60 的γ射线辐射植物种子筛选出不同性状的突变植株,从突变材料中选出高产植株,为培育高产、优质、抗盐新品种,利用该植株进行的部分杂交实验如下:①控制高产、优质性状的基因位于对染色体上.在减数分裂联会期(能、不能)配对。
②抗盐性状属于遗传。
强化2、(06年全国理综卷)从一个自然果蝇种群中选出一部分未交配过的灰色和黄色两种体色的果蝇,这两种体色的果蝇数量相等,每种体色的果蝇雌雄各半。
已知灰色和黄色这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所有果蝇均能正常生活,性状的分离符合遗传的基本定律。
现用两个杂交组合:灰色雌蝇×黄色雄蝇、黄色雌蝇×灰色雄蝇,只做一代杂交试验,每个杂交组合选用多对果蝇。
二轮复习资料遗传专题训练题1.某果蝇种群中偶然出现了一只突变型的雌性个体,为确定该突变型与野生型的显隐性及基因位置的情况。
研究人员将该果蝇与纯合野生型雄蝇杂交,F1只有一种表现型,F2雄蝇全为野生型,雌蝇有野生型和突变型。
研究人员做了如下两种假设:假设一:相对性状由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突变型雄性果蝇纯合致死;假设二:相对性状由X、Y染色体同源区段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雌、雄果蝇均无致死情况。
(1)若假设一成立,则__________为显性性状,且F2中野生型与突变型果蝇数量之比为____________;若假设二成立,则F2中野生型与突变型果蝇数量之比为_______________。
(2)现已确定假设二成立,请用上述实验中出现的果蝇为实验材料,设计一个杂交实验加以验证。
(要求写出实验过程及实验结果。
)1.参考答案:(1)野生型6∶13∶1(2)实验过程:取突变型雌果蝇与F1中的野生型雄果蝇杂交,观察并比较子代雌、雄果蝇的表现型及比例。
实验结果:子代中雌果蝇全为突变型,雄果蝇全为野生型,且雌、雄果蝇的比例为1∶1。
2.已知果蝇灰身(A)对黑身(a)为显性,刚毛(B)对截毛(b)为显性,且这两对等位基因有一对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X、Y染色体上都具有该基因),另一对位于常染色体上。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这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__________(填“遵循”或“不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
(2)某学生为了确定这两对基因的位置(位于常色体上还是性染色体上)进行了下列两组实验。
①黑身雌蝇(纯合体)×灰身雄蝇(纯合体)→F1,F1中雄蝇×黑身雌蝇→F2②截毛雌蝇(纯合体)×刚毛雄蝇(纯合体)→F1,F1中雄蝇×截毛雌蝇→F2根据F1的结果能否判断?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F2的结果能否判断?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某种鼠的毛色是受A、a和B、b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的。
其中,基因A决定黑色素的形成;基因B决定黑色素在毛皮内的分布,没有黑色素的存在,就谈不上黑色素的分布。
这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育种工作者选用纯合鼠进行了如下图的杂交实验(注:F1灰色雌雄基因型相同)。
请分析下边杂交实验图解,回答下列问题:(1)表现型为灰色鼠中,基因型最多有种,在F2表现型为白色鼠中,与亲本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中,杂合子占。
(2)F1灰色鼠测交后代的表现型及相应的比例为。
(3)F2代中黑色鼠与白色鼠杂交,后代中是黑色鼠概率是。
(4)育种时,常选用某些纯合的黑毛鼠与白毛鼠进行杂交,在其后代中,有时可得到灰毛鼠,有时得不到灰毛鼠,请试用遗传图解说明原因(注意:要写出亲本和杂交后代的基因型和表现型,不要求用文字说明)。
2.杂种优势是指两个遗传组成不同的亲本杂交产生的F1在生活力、抗逆性、产量和品质等方面都优于双亲的现象。
显性假说可以解释杂种优势。
(1)显性假说认为杂种优势是由于双亲的各种显性基因全部聚集在F1引起的互补作用。
如豌豆有两个纯种(P1和P2)的株高均为1.5~1.8米,但其性状不同,亲代P1多节而节短,亲代P2少节而节长,杂交后F1集中双亲显性基因,多节而节长,可达2.1~2.4米,表现杂种优势。
请利用遗传图解和必要文字解释这一现象(多节与节长基因分别用A和B表示)。
(2)假设豌豆高产与低产由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A与a和B与b控制,且A和B控制高产(高产与低产性状遗传支持显性假说)。
现有高产与低产两个纯系杂交的F1,F1自交得F2,F2里出现了高产、中高产、中产、中低产、低产五个品系。
①F2中,中产的基因型为;②F2中,高产、中高产、中产、中低产、低产五个品系性状分离依次比为。
③若对F2的所有中产豌豆进行测交,后代的表现型和比例为。
3.节瓜有全雌株(只有雌花)、全雄株(只有雄花)和正常株(雌花、雄花均有)等不同性别类型的植株,研究人员做了下图所示的实验。
遗传的基本规律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若干只棕色鸟与棕色鸟相交,子代有52只白色,48只褐色,101只棕色。
若让棕色鸟和白色鸟杂交,其后代中棕色个体所占比例大约是________,要想进一步判断白色与褐色的显隐性关系,可以用________色和_____色的鸟相交 ( )A.100% 褐色褐色 B.75% 褐色棕色C.50% 褐色白色 D.25% 棕色白色2.用黄色雄鼠a分别与黑色雌鼠b和c交配。
在几次产仔中,b产仔为7黑6黄,c产仔全为黑色。
那么亲本a、b、c中,最可能为纯合子的是A.b和c B.a和c C.a和b D.只有a3.(2009·孝感模拟)在孟德尔进行的一对相对性状的实验中,具有1 1比例的是①杂种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②杂种产生配子类型的比例③杂种测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④杂种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⑤杂种测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A.①②④ B.④⑤ C.②③⑤ D.①③⑤4.果蝇中,直毛对分叉毛为显性(显性基因用A表示,隐性基因用a表示),灰身对黑身为显性(显性基因用B表示,隐性基因用b表示),两只亲代果蝇杂交得到如下表所示的果蝇子代类型及比例。
推测子代灰身直毛雌蝇中,纯合子和杂合子的比例是 ( )A.1:3 B.1:4 C.1:5 D.1:25.(2009·南通质检)女娄菜的叶形有披针形和狭披针形之分,已知其披针叶雌株与狭披针叶雄株杂交,子一代全为披针叶,子一代中的披针叶植株之间杂交,所得子二代雌株全为披针叶,雄株有披针叶、狭披针叶。
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狭披针叶性状属于显性性状B.亲本与F1中的披针叶植株的基因型不同C.子二代的基因型共有3种D.让子二代中的植株随机传粉,理论上讲产生狭披针叶雄株的概率为3/166.(2009·广州质检)下图表示一对夫妇和几个子女的简化DNA指纹,据此图判断,下列选项不正确的是( )Ⅱ--Ⅲ---Ⅳ--Ⅴ--A.基因Ⅰ与基因Ⅱ可能位于同源染色体上B.基因Ⅳ与基因Ⅱ可能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C.基因Ⅲ可能位于X染色体上D.基因Ⅴ可能位于Y染色体上7.(2009·郑州质检)玉米为雌雄同株,两株纯合玉米相互授粉,其中一株玉米所结种子的胚乳基因型为AAaBbb,则该玉米所结种子种皮的基因型与另一株玉米所结胚乳的基因型分别为A.AAbb AaaBBb B.AAbb AaaBbbC.AaBb AaaBBb D.aaBB AAaBbb8.若表示正交,则能表示其反交的是 ( )\9.在引进优良家畜(如牛、羊)时一般引进雄性个体,让其与本地的同种雌性个体杂交,考虑到经济与遗传方面的因素,一般以引进4头雄性家畜为宜,具体做法是:让一头引种雄畜与一头本地同种雌性个体杂交得F1,F1与第二头引种雄畜相交得F2,F2与第三头引种雄畜相交得F3,F3与第四头引种雄畜相交得F4,试问F4个体中,细胞核内和细胞质内的遗传物质属外地种的约有多少( )A.1/8,1 B.1/16,0 C.15/16,0 D.1/2,110.设玉米的果实由一对等位基因(完全显性)控制,用具有相对性状的甲、乙两株纯合子玉米杂交,F1果实的口味与甲的相同时,则甲为 ( )A.显性性状个体 B.隐性性状个体C.母本 D.父本11.(2009·石家庄模拟)假定某致病基因a位于X染色体上,且隐性致死(使受精卵胚胎致死)。
高考遗传学实验题型专练1.黑腹果蝇是常用的遗传研究材料,其性别决定类型为XY型。
请答复以下有关问题:(1)以下图为雄果蝇体细胞的染色体组成示意图,那么雄果蝇的一个染色体组可以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雄果蝇正常减数分裂的过程中,有2条Y染色体的细胞是________________。
(2)果蝇Ⅱ号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h(正常翅)可以突变为显性基因H(毛翅),Ⅲ号染色体上存在一对基因R、r,r基因纯合时会抑制H基因的表达。
那么一个种群中正常翅果蝇的基因型有________种。
现有一对基因型一样的毛翅雌雄果蝇交配,产生的子代中毛翅与正常翅的比例为3∶1,那么这对果蝇的基因型可能是________或________。
(3)果蝇的X染色体和Y染色体上有同源区段和非同源区段(如图)。
果蝇的灰身(A)和黄身(a)是一对相对性状。
现有偶然发现一只黄身雌果蝇,为确定控制A、a在染色体上的位置,科学家进展了如下实验:将这只雌果蝇和纯合的灰身雄果蝇杂交,得到子一代(F1)。
如果F1的表现型为________,那么说明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非同源区段。
如果F1不能判断,那么将F1雌雄相互交配得到子二代(F2)。
假设F2的表现型是:①_________________,那么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那么基因位于X、Y染色体上的同源区段。
2.果蝇的X染色体和Y染色体是一对同源染色体,但其形态、大小却不完全一样。
如图为果蝇X、Y染色体同源和非同源区段的比拟图解,其中A与C为同源区段。
请答复以下有关问题。
(1)在果蝇的X染色体上有一对基因H、h,分别控制的性状是腿部有斑纹和腿部无斑纹。
现有纯种果蝇假设干,请通过一次杂交实验,确定H、h基因在X染色体上的位置是A区段还是B区段。
实验步骤:①选用纯种果蝇作为亲本,雌性亲本表现型为__________,雄性亲本表现型为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