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八年级下学期数学黄金分割的由来

八年级下学期数学黄金分割的由来

八年级下学期数学黄金分割的由来
八年级下学期数学黄金分割的由来

黄金分割的由来

把一条线段AB分为两部分,使得AP:AB=,这个比就叫做黄金分割比,分点叫线段AB的黄金分割点.线段AB的黄金分割点大家已会用尺规作图的方法作出,可是,你知道为什么要把这种分割叫做黄金分割吗?

这事还得从古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创立的学派谈起.两千多年前,这个学派在自己的研究中,掌握了一条线段的这种分割比的几何作图方法,并由此作出了正五边形,进而作出了正五角星形.他们觉得这种图形真美(确实给人以美感),决定把这种图形作为自己学派的标志,做成胸章别在胸前,并以能作出这种图形而自豪.15世纪末,这一分割比被人们神秘化,称它为"神圣比例".16世纪意大利天文学家刻卜勒,将所得的比称为黄金比.人们发现,把一条线段分成两部分,如果它们符合黄金比,看起来就美观.例如,一个矩形的两条邻边的比,如果符合黄金比,这个矩形看起来就很顺眼,否则就很难看.所以,我们读的书、用的笔记本的长和宽,一般都是按黄金比来设计的。家里用的镜框、窗户框等,也大多数是按黄金比制作的。甚至在美术和艺术表演中,黄金分割比(或点)也有大量的应用。例如,二胡演奏中,“千金”只有放在弦的黄金分割点上,音调才最和谐;独唱演员站在舞台的黄金分割点的位置上,给人以最美好的感觉,声音传播情况也比较好。由此看来,把这种分割称之为黄金分割不是没有道理的。

黄金分割比在现今的工农业生产和科学实验中,仍大显身手。科

学工作者根据黄金分割比的近似值0.618,创造了优选法中的一种基本方法——0.618法,或称黄金分割法。我们来看一个例子:某一种产品

的质量由它的温度来决定,这个温度估计在到之间,问温度在一千几百几十几度时,产品质量最好?如果不用黄金分割法做实验,则需从开始做试验,一直做到,共做499次试验,才能确定最适合的温度是多少。若采用黄金分割法,只需做13次试验就可达到同样的效果。我们可以看到黄金分割法委人类创造了大量财富,节省了科学家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人们用“黄金”来给这种分割命名,它确实是当之无愧的!

黄金分割的例子

1.所有让人感到赏心悦目的矩形,包括电视屏幕、写字台面、书籍、门窗等,其短边与长边之比大多为0.618。 2.甚至连火柴盒、国旗的长宽比例,都恪守0.618比值。 3.在音乐会上,报幕员在舞台上的最佳位置,是舞台宽度的0.618之处; 4.二胡要获得最佳音色,其“千斤”则须放在琴弦长度的0.618处。 5.最有趣的是,在消费领域中也可妙用0.618这个“黄金数”,获得“物美价廉”的效果。据专家介绍,在同一商品有多个品种、多种价值情况下,将高档价格减去低档价格再乘以0.618,即为挑选商品的首选价格。对它的各种神奇的作用和魔力,数学上至今还没有明确的解释,只是发现它屡屡在实际中发挥我们意想不到的作用。 7.内含“黄金分割比”的五角星形状也非常耐人寻味,世界上有将近40个国家(如中国、美国、朝鲜、土耳其、古巴等等)的国旗上上的“星”都是五角形的星。 8.希腊雅典的巴特农神庙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9.达·芬奇的《维特鲁威人》符合黄金矩形。 10.《蒙娜丽莎》中蒙娜丽莎的脸也符合黄金矩形, 11.《最后的晚餐》同样也应用了该比例布局 12.法国巴黎圣母院的正面高度和宽度的比例是8∶5,它的每一扇窗户长宽比例也是如此。 13.除了国外著名的巴黎圣母院、胡夫金字塔、雅典帕德嫩神庙、纽约联合国大楼、印度泰姬陵具有黄金分割外,在我国境内远近闻名的

故宫同样具有,最突出表现在故宫“门”的设计上。 14.位于上海黄浦江畔的东方明珠塔,设计师有意将上球体选在295 米之间的位置,这个位置恰好在塔身 5 比8 的地方,这0.618 的比值,使塔身显得非常协调、美观。 15.当今世界最高建筑之一的加拿大多伦多电视塔,举世闻名的法国巴黎埃菲尔铁塔,都是根据黄金分割的原则来建造的。

2019-2020年八年级数学下册 4.2黄金分割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

2019-2020年八年级数学下册 4.2黄金分割教学设计北师大版 ●教学目标 (一)教学知识点 1.知道黄金分割的定义. 2.会找一条线段的黄金分割点. 3.会判断某一点是否为一条线段的黄金分割点. (二)能力训练要求 通过找一条线段的黄金分割点,培养学生的理解与动手能力. (三)情感与价值观要求 理解黄金分割的意义,并能动手找到和制作黄金分割点和图形,让学生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作用. ●教学重点了解黄金分割的意义,并能运用. ●教学难点找黄金分割点和画黄金矩形. ●教学过程 Ⅰ.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 P109中的五角星图案,如何找点C把AB分成两段AC和BC,使得画出的图形匀称美观呢?本节课就研究这个问题. Ⅱ.讲授新课 讨论:在五角星图案中,大家用刻度尺分别度量线段AC、BC的长度,然后计算、,它们的值相等吗?() 1.黄金分割的定义 在线段AB上,点C把线段AB分成两条线段AC和BC,如果,那么称线段AB被点C黄金分割(golden section),点C叫做线段AB的黄金分割点,AC与AB的比叫做黄金比.其中≈0.618. 2.作一条线段的黄金分割点. P110,学生讨论作法和理由根据。 证明:∵AB=1,AC=x,BD=AB=∴AD=x+ 在Rt△ABD中,由勾股定理,得(x+)2=12+()2∴x2+x+=1+ ∴x2=1-x ∴x2=1·(1-x)∴AC2=AB·BC

即:即点C是线段AB的一个黄金分割点, 在x2=1-x中整理,得x2+x-1=0∴x= ∵AC为线段长,只能取正∴AC=≈0.618 ∴≈0.618 ∴黄金比约为0.618. 3.想一想 图4-8 古希腊时期的巴台农神庙(Parthenom Temple).把它的正面放在一个矩形ABCD中,以矩形ABCD的宽AD为边在其内部作正方形AEFD,那么我们可以惊奇地发现,,点E是AB的黄金分割点吗?矩形ABCD的宽与长的比是黄金比吗? Ⅲ.随堂练习 P111 Ⅳ.课时小结 1.黄金分割点的定义及黄金比. 2.如何找一条线段的黄金分割点,以及会画黄金矩形. 3.能根据定义判断某一点是否为一条线段的黄金分割点. Ⅴ.课后作业习题4.3

黄金分割资料

黄金分割是一个古老的数学方法。对它的各种神奇的作用和魔力,数学上至今还没有明确的解释,只是发现它屡屡在实际中发挥我们意想不到的作用。 什么叫黄金分割 把线段AB分成两条线段AC和CB(AC>CB),且CB比AC的比值等于AC比AB 的比值时,(比值约等于0.618),那么,线段AB被点C分割成黄金比。点C叫做线段AB的黄金分割点。“0.618”叫做黄金分割数。 一、形形色色的黄金分割 【建筑】早在公元前五世纪,希腊建筑家就知道0.618的比值是协调,平衡的结构。文明古国埃及的金字塔,形似方锥,大小各异。但这些金字塔底面的边长与高之比都接近于0.618。古时候的一些神庙,在建筑时高和宽也是按黄金数的比来建立,他们认为这样的长方形看来是较美观。黄金律是建筑艺术必须遵循的规律。在建筑造型上,人们在高塔的黄金分割点处建楼阁或设计平台,便能使平直单调的塔身变得丰富多彩。古希腊帕提依神庙由于高和宽的比是0.618,成了举世闻名的完美建筑。建筑师们发现,按这样的比例来设计殿堂,殿堂更加雄伟、壮丽;去设计别墅,别墅将更加舒适、美丽。连一扇门窗若设计为黄金矩形都会显得更加协调和令人赏心悦目。高雅的艺术殿堂里,自然也留下了黄金数的足迹。 【艺术】1483年左右,达芬奇画的一副未完成的油画,包围着圣杰罗姆躯体的黑线,就是一个黄金分割的矩形,当时达芬奇似乎有意利用这一黄金分割的比值。“检阅”是法国印象派画家舍勒特的一副油画,它的画杠结构比例也正是0.618的比值。英国在画家斐拉克曼的名著《希腊的神话和传说》一书中,工绘有96幅美人图。每一幅画上的美人都妩媚无比婀娜多姿。如果仔细量一下她们的比例也都也雅典娜相似。画家们发现,按0.618∶1来设计腿长与身高的比例,画出的人体身材最优美,而现今的女性,腰身以下的长度平均只占身高的0.58,因此古希腊维纳斯女塑像及太阳神阿波罗的形象都通过故意延长双腿,使之与身高的比值为0.618,从而创造艺术美。 [人体]美学中的黄金分割如果一个人肚脐到脚足是人总长的0.618。肚脐到头部应该是人总长的0.382,这是一个黄金分割,这样的人是标准均称的身材。

大自然中的黄金分割

初中数学综合实践课题设计—— 大自然中的黄金分割 龙翔学校 周福兰 ◆ 黄金分割的由来 一天,毕达哥拉斯从一家铁匠铺路过,被铺子中那有节奏的叮叮当当的打铁声所吸引,他走进作坊,拿出一把尺量了一下铁锤和铁砧的寸,发现它们之间存在着一种十分和谐的关系。回到家里,毕达哥拉斯拿出一根线,想将它分为两段。经过反复比较,他最后确定了 0.618:1的比例截断最优美。后来古希腊美学家柏拉图将这比例称为黄金分割律。中世纪的数学家开普勒对黄金分割作了很高的评价。他说:几何学有两大宝藏:一个是勾股定理,另一个是黄金分割。 那么,什么是黄金分割? ◆ 黄金分割自述 点C 把线段AB 分成两条线段AC 和CB ,如果AB AC AC CB =,那么称线段AB 被点C 黄金分割,点C 叫做线段AB 的黄金分割点,AC 与AB 的比叫做黄金比。 那么,黄金比又是多少呢?如何计算呢? 分析:设线段AB 的长度为1个单位,AC 的长度为x 个单位,则CB 为 ()x -1个单位,根据题意列出方程: 11x x x =- 由比例的基本性质得: 21x x =- 即 012=-+x x 解这个方程求得:AC= 21 5- 所以,求出黄金比为 ≈-=215AB AC 618.0

◆你知道为什么女性爱穿高跟鞋吗? 中世纪意大利的数学家菲波那契测定了大量的人体后得知,人体肚脐以下的长度与身高之比接近0.618,其中少数人的比值等于0.618的被称为:“标准美人”。因此,艺术家们在创作艺术人体时,都以黄金比为标准进行创作。 周老师的身高为162cm,肚脐眼以上的长度为70cm,你能帮周老师挑一双最适合她身高的鞋子吗?试试吧! ◆趣味问答 (问题一):报幕员应站在舞台的什么地方报幕最佳? (问题二):人的正常体温是37℃,对大多数人来说,体感最舒适的温度是22 ℃~23 ℃。你能解释吗? ◆动动脑,画一画 你能利用黄金分割的数学知识设计一幅图案,送给老师吗?动动脑,画一画

八年级下学期数学黄金分割的由来

黄金分割的由来 把一条线段AB分为两部分,使得AP:AB=,这个比就叫做黄金分割比,分点叫线段AB的黄金分割点.线段AB的黄金分割点大家已会用尺规作图的方法作出,可是,你知道为什么要把这种分割叫做黄金分割吗? 这事还得从古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创立的学派谈起.两千多年前,这个学派在自己的研究中,掌握了一条线段的这种分割比的几何作图方法,并由此作出了正五边形,进而作出了正五角星形.他们觉得这种图形真美(确实给人以美感),决定把这种图形作为自己学派的标志,做成胸章别在胸前,并以能作出这种图形而自豪.15世纪末,这一分割比被人们神秘化,称它为"神圣比例".16世纪意大利天文学家刻卜勒,将所得的比称为黄金比.人们发现,把一条线段分成两部分,如果它们符合黄金比,看起来就美观.例如,一个矩形的两条邻边的比,如果符合黄金比,这个矩形看起来就很顺眼,否则就很难看.所以,我们读的书、用的笔记本的长和宽,一般都是按黄金比来设计的。家里用的镜框、窗户框等,也大多数是按黄金比制作的。甚至在美术和艺术表演中,黄金分割比(或点)也有大量的应用。例如,二胡演奏中,“千金”只有放在弦的黄金分割点上,音调才最和谐;独唱演员站在舞台的黄金分割点的位置上,给人以最美好的感觉,声音传播情况也比较好。由此看来,把这种分割称之为黄金分割不是没有道理的。 黄金分割比在现今的工农业生产和科学实验中,仍大显身手。科

学工作者根据黄金分割比的近似值0.618,创造了优选法中的一种基本方法——0.618法,或称黄金分割法。我们来看一个例子:某一种产品 的质量由它的温度来决定,这个温度估计在到之间,问温度在一千几百几十几度时,产品质量最好?如果不用黄金分割法做实验,则需从开始做试验,一直做到,共做499次试验,才能确定最适合的温度是多少。若采用黄金分割法,只需做13次试验就可达到同样的效果。我们可以看到黄金分割法委人类创造了大量财富,节省了科学家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人们用“黄金”来给这种分割命名,它确实是当之无愧的!

黄金分割构图法(新)

黄金分割构图法 让我们从最基本的介绍开始这个话题——“黄金分割”是一种由古希腊人发明的几何学公式,遵循这一规则的构图形式被认为是“和谐”的,在欣赏一件形象作品时这一规则的意义在于提供了一条被合理分割的几何线段,对许多画家/艺术家来说“黄金分割”是他们在现时的创作中必须深入领会的一种指导方针,摄影师也不例外。 原理1 如图A:“黄金分割”公式可以从一个正方形来推导,将正方形底边分成二等分,取中点X,以X为圆心,线段XY为半径作圆,其与底边直线的交点为Z点,这样将正方形延伸为一个比率为5︰8的矩形,(Y’点即为“黄金分割点”), A︰C = B ︰A = 5︰8。幸运的是,35MM胶片幅面的比率正好非常接近这种5︰8的比率(24︰36 = 5︰7.5) 图A 原理2 如图B:通过上述推导我们得到了一个被认为很完美的矩形,连接该矩形左上角和右下角作对角线,然后从右上角向Y’点(黄金分割点,见图A)作一线段交于对角线,这样就把矩形分成了三个不同的部分。现在,在理论上已经完成了黄金分割,下一步就可以将你所要拍摄的景物大致按照这三个区域去安排,也可以将示意图翻转180度或旋转90度来进行对照。

图B 图B-1 三分法则 “三分法则”实际上仅仅是“黄金分割”的简化版,其基本目的就是避免对称式构图,对称式构图通常把被摄物置于画面中央,这往往令人生厌。在图C1和C2中,可以看到与“黄金分割”相关的有四个点,用“十”字线标示。用“三分法则”来避免对

称在使用中有两种基本方法,第一种:我们可以把画面划分成分别占1/3和2/3面积的两个区域。 图C1 图C1-1 天然画框 有时在我们看到的场景中有一个引人注目的被摄主体,但往往由于主体周围杂乱的环境分散了观众的注意力而削弱了主体的吸引力,使照片最终的效果令人很失望。试试寻找一个能够排除杂乱环境干扰的天然画框使观众注意力集中于被摄主体,如图D利用主体周围的树枝形成一个天然画框从而使中间的山岩更为突出。 图D

八年级数学知识点:黄金分割数

八年级数学知识点:黄金分割数www.5y https://www.doczj.com/doc/131308141.html, 黄金分割数: 把一条线段分割为两部分,使其中一部分与全长之比等于另一部分与这部分之比。其比值是一个无理数,取其前三位数字的近似值是0.618。由于按此比例设计的造型十分美丽,因此称为黄金分割,也称为中外比。 黄金分割: 黄金分割又称黄金律,是指事物各部分间一定的数学比例关系,即将整体一分为二,较大部分与较小部分之比等于整体与较大部分之比,其比值约为1∶0.618或1.618∶1,即长段为全段的0.618。0.618被公认为最具有审美意义的比例数字。上述比例是最能引起人的美感的比例,因此被称为黄金分割。 黄金分割线: 黄金分割线是一种古老的数学方法。黄金分割的创始人是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他在当时十分有限的科学条件下大胆断言: 一条线段的某一部分与另一部分之比,如果正好等于另一部分同整个线段的比即0.618,那么,这样比例会给人一种美感。 后来,这一神奇的比例关系被古希腊著名哲学家、美学

家柏拉图誉为“黄金分割律”。黄金分割线的神奇和魔力,在数学界上还没有明确定论,但它屡屡在实际中发挥着意想不到的作用。 黄金分割线的最基本公式,是将1分割为0.618和0.382,它们有如下一些特点: (1)数列中任一数字都是由前两个数字之和构成。 (2)前一数字与后一数字之比例,趋近于一固定常数,即0.618。 (3)后一数字与前一数字之比例,趋近于1.618。 (4)1.618与0.618互为倒数,其乘积则约等于1。 (5)任一数字如与前面第二个数字相比,其值趋近于2.618;如与后面第二个数字相比,其值则趋近于0.382。 理顺下来,上列奇异数字组合除能反映黄金分割的两个基本比值0.618和0.382以外,尚存在下列两组神秘比值。 即:(1)0.191、0.382、0.5、0.618、0.809(2)1、1.382、1.5、1.618、2、2.382、2.618 黄金分割点: 把一条线段分割为两部分,使其中一部分与全长之比等于另一部分与这部分之比。其比值是一个无理数,用分数表示为/2,取其前三位数字的近似值是0.618。由于按此比例设计的造型十分美丽,因此称为黄金分割,也称为中外比。这个分割点就叫做黄金分割点(goldensectionratio通常用

数学之美——黄金分割(图形相似)汇总

数学之美——黄金分割 前 言 数学可以说是各学科的灵魂,数学中蕴涵着文化价值、美学价值、以及经济价值,而这些价值究竟是如何体现的?随着我国教育水平的逐步提高,我们对数学这门科学的学习更加透彻,我们就以数学中的两大宝藏之一“黄金分割”为例,黄金分割是我们最常见的一种和谐比例关系,即是毕达哥拉斯学派提出的“黄金分割”又称“黄金段”或“黄金率”。在初中教学中对黄金分割的了解还不是很深,只是对黄金分割的定义做了简单的说明和简单的练习。随着我们数学能力水平的提升,我们了解到了许多重要的与黄金分割相关联的数学知识,本节主要解决杨辉三角形等数学量与黄金分割的关系,以及与黄金分割有关的一些概念,最后,将进一步阐述黄金分割的实际应用,可见黄金分割用途之广泛,影响之深远。 另外,我真诚的希望通过本节学习,能够让学生更多的了解黄金分割的实质和内涵,对以后的学习有进一步的帮助。 一、黄金分割的起源与发展 1.1 黄金分割的定义 古希腊雅典学派的第三大数学家欧道克萨斯首先提出黄金分割。所谓黄金分割,指的是把长为L 的线段分为两部分,使其中一部分对于全部之比,等于另一部分对于该部分之比。证明方法为: 设有一根长为1的线段AB 在靠近B 端的地方取点C ,)(CB AC >使AC AB CB AC ::= 则点C 为AB 的黄金分割点。 设x AC =,则x BC -=1 代入定义式AC AB CB AC ::= 可得 x x x :1)1(:=- 即 012 =-+x x 解该二次方程:2151--= x 2 152-=x 其中1x 为负值舍掉。 所以 2 15-=AC 约为618.0.

黄金分割又称黄金律,是指事物各部分间一定的数学比例关系,即将整体一分为二,较大部分与较小部分之比等于整体与较大部分之比,其比值为1∶0.618或1.618∶1,即长段为全段的0.618。0.618被公认为最具有审美意义的比例数字。上述比例是最能引起人的美感的比例,因此被称为黄金分割。 有趣的是,这个数字在自然界和人们生活中到处可见:人们的肚脐是人体总长的黄金分割点,人的膝盖是肚脐到脚跟的黄金分割点。大多数门窗的宽长之比也是0.618;有些植茎上,两张相邻叶柄的夹角是137度28',这恰好是把圆周分成1:0.618的两条半径的夹角。据研究发现,这种角度对植物通风和采光效果最佳。 建筑师们对数学0.618特别偏爱,无论是古埃及的金字塔,还是巴黎的圣母院,或者是近世纪的法国埃菲尔铁塔,都有与0.618有关的数据。人们还发现,一些名画、雕塑、摄影作品的主题,大多在画面的0.618处。艺术家们认为弦乐器的琴马放在琴弦的0.618处,能使琴声更加柔和甜美。 1.2黄金分割的发展史 据记载黄金分割是在文艺复兴前后,经过阿拉伯人传入欧洲,受到了欧洲人的欢迎,他们称之为“金法”,17世纪欧洲的一位数学家,甚至称它为“各种算法中最宝贵的算法”。这种算法在印度称之为“三率法”或“三数法则”,也就是我们现在常说的比例方法。 其实有关“黄金分割”,我国也有记载。虽然没有古希腊的早,但它是我国古代数学家独立创造的,后来传入了印度。经考证。欧洲的比例算法是源于我国而经过印度由阿拉伯传入欧洲的,而不是直接从古希腊传入的。 由于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学派研究过正五边形和正十边 形的作图,因此现代数学家们推断当时毕达哥拉斯学派已经触及甚至掌握了黄金分割。 公元前4世纪,古希腊数学家欧多克索斯第一个系统研究了这一问题,并建立起比例理论。 公元前300年前后欧几里得撰写《帕乔利》时吸收了欧多克索斯的研究成果,进一步系统论述了黄金分割,成为最早的有关黄金分割的论著。 中世纪后,黄金分割被披上神秘的外衣,意大利数学家帕乔利称中末比为神圣比例,并专门为此著书立说。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称黄金分割为神圣分割。 到19世纪黄金分割这一名称才逐渐通行。黄金分割数有许多有趣的性质,人类对它的实际应用也很广泛。最著名的例子是优选学中的黄金分割法或0.618法,是由美国数学家基弗于1953年首先提出的,70年代在中国推广。 其实,黄金分割比在未发现之前,在客观世界中就存在的,只是当人们揭示了这一奥秘之后,才对它有了明确的认识。当人们根据这个法则再来观察自然界时,就惊奇的发现原来在自然界的许多优美的事物中的能看到它,如植物的叶片、花朵,雪花,五角星……许多

最新八年级数学上册 黄金分割2学案 人教新课标版

八年级数学上册黄金分割2学案人教新 课标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 B A §10.2黄金分割 1.了解黄金分割、黄金矩形、黄金三角形的意义。 2.会找一条线段的黄金分割点。 【基础训练】 1、如图,点C 把线段AB 分成两条线段AC 和BC,如果AC BC AB AC , ( ) A 、线段A B 被点 C 黄金分割 B 、点C 叫做线段AB 的黄金分割点 C 、AB 与AC 的比叫做黄金比 D 、AC 与AB 的比叫做黄金比 2、据有关实验测定,当气温处于人体正常体温(37o C )的黄金比值时,人体感到最舒适。这个气温约为_______ o C (精确到1 o C)。 3、如图,点C 是AB 的黄金分割点,AB=4,则AC 2=________.(结果保留根号) 4、我们知道古希腊时期的巴台农神庙(Parthenom Temple )的正面是一个黄金矩形。若已知黄金矩形的长等学习目 学习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于6,则这个黄金矩形的宽等于_________.(结果保留根号) 5、如图的五角星中,AC AB 与BC AC 的关系是( ) A 、相等 B 、A C AB >BC AC C 、AC AB

高中数学史集黄金分割素材

黄金分割 (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外语实验学校 315200)余满龙 在初中数学的相似形这一章中有“黄金分割”的简单介绍:把一条线段(PQ )分成两条线段,使其 中较大的线段(PC )是原线段(PQ )与较小线段(CQ )的比例中项,这种分法用途广泛,且美观,所以人们把它称为黄金分割也称“中外比”或“中末比”。(如图1) 世界上最早接触黄金分割的是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学派。公元前4世纪(二千多年前),古希腊数学家欧多克斯(约公元前408~公元前355)第一个系统研究了这一问题,并建立起比例理论。他发现: 在这个几何问题里,若CQ 与PC 之比等于PC 与PQ 之比, 那么这一比值就等于…,用式子表示就是: 618.0215=-==PQ PC PC CQ 这个神奇的数字已经让我们着迷了几千年但实际上,这个黄金分割很早就存在了,我们 从 Andros 神庙(公元前10000年)就可以看出,而Kheops (公元前2800年)金字塔(如右图)表现的尤为明显。几何学家,哲学家和建筑师都认为黄金分割是一组非常奇特的比例,是一种空间的和谐,能够组成精确的比例。公元前300年前后欧几里得撰写《几何原本》时吸收了欧多克斯的工作,系统论述了黄金分割,成为最早的有证论着。欧多克斯就是从整个比例论的角度考虑黄金分割,他还把上述的C 点分PQ 所成的比PC:CQ 叫做“中外比”。欧多克斯发现这种线段之间的中外比关系存在于许多图形中。如正五边形中, Kheops (公元前Q C P 图1

莱奥纳多·达·芬奇 相邻顶角的两条对角线互相将对方分成中外比,而较长的一段等于正五边形的边。如果将有理线段分成中外比,那末被分成的两个线段长是无理数。 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由于绘画艺术的发展,促进了对黄金分割的研究。当时,出现了好几个身兼几何学家的画家,着名的有帕奇欧里、丢勒、达芬奇等人。他们反几何学上图形的定量分析用到一般绘画艺术,从而给绘画艺术确立了科学的理论基础。 1228年,意大利数学家斐波那契在《算盘书》的修订本中提出“兔子问题”,导致斐波那契数列:1,1 ,2,3,5,8,13,21,34,55,89,……,它的每一项与后一项比值的极限就是黄金分割数,即黄金分割形成的线段与全线段的比值。(即设F 1 =1,F 2 =1,F n = F n-2 + F n-1,n ≥3,则) 1525年丢勒制定了充分吸收黄金分割几何意义的比例法则,揭示了黄金分割在绘画中的重要地位。丢勒以为,在所有矩形中,黄金分割的矩形,即短边与长边之比为2 15 的矩形最美观。因为这样的矩形,“以短边为边,在这个矩形中分出一个 正方形后,余下的矩形与原来的矩形相似,仍是 一个黄金分割形的矩形”,这使人们产生一种 “和谐”的感觉。 后来意大利伟大画家达·芬奇(1452-1519)(如右图)把欣赏的重点转到使线段构成中外比的分割,而不是中外比本身,提出了“黄金分割”这一名称。这一命名一直延用至今。 欧洲中世纪的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开普勒(J .Kepler1571—1630),曾经说过:“几何学里有二个宝库:一个是毕达哥拉斯定理(我们称为“商

黄金分割比例

黄金分割比例—— 相信学过数学的同学一定对不陌生,自从我们学习了后,就会发现其实这在我们实际生活中有很多的应用。所谓的是指事物各部分间的一定的数学比例关系,即将整体一分为二,较大部分与较小部分之比等于整体与较大部分之比,其比值为1∶或∶1,即长段为全段的。被公认为最具有审美意义的比例数字。上述比例是最能引起人的美感的比例,因此被称为黄金分割。 黄金分割是公元前六世纪古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所发现,后来古希腊美学家柏拉图将此称为黄金分割。后来成为一种重要的审美法则.世界上着名的金字塔之所以能屹立数千年不倒,与其高度和基座长度的比例有很大关系,这个比例就是5:8,与0.618极其相似。,以严格的比例性、艺术性、和谐性,蕴藏着丰富的美学价值。为什么人们对这样的比例,会本能地感到美的存在?其实这与人类的演化和人体正常发育密切相关。人体的好多部位的比例如果达到黄金分割就会给人以非常完美的视觉效果。例如最漂亮的脸庞:眉毛到脖子的距离/头顶到脖子的距离=;最完美的人体:肚脐到脚底的距离/头顶到脚底的距离=,等等。 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医学与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可解释人为什么在环境22至24℃时感觉最舒适。因为人的体温为37℃与的乘积为22.8℃,而且这一温度中肌体的新陈代谢、生理节奏和生理功能均处于最佳状态。科学家们还发现,当外界环境温度为人体温度的倍时,人会感到最舒服。高雅的艺术殿堂里,自然也留下了黄金数的足迹。画家们发现,按:1来设计腿长与身高的比例,画出的人体身材最优美,而现今的女性,腰身以下的长度平均只占身高的,因此古希腊 维纳斯女神塑像及太阳神阿波罗的形象都通过故意延长双腿,使之与 身高的比值为,从而创造艺术美。世界上着名的画像蒙娜丽莎之所以 给人留下难以忘怀的印象与其画像给人的美感分不开。

黄金分割中的数学文化

黄金分割中的数学文化 姓名:邱秀林班级:工业工程121 学号:5404312093 摘要:“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中蕴涵的文化价值是客观存在的,数学的本质是一种文化,数学不仅闪烁着理性智慧的光芒,更有艺术审美的享受以及厚重的文化意向。“黄金分割”被誉为数学的两大宝藏之一,它来源于实际生活,并在实际生活中得到应用,只要留心,到处都可发现这位美的“使者”的足迹。黄金分割对我们的审美、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以及世界观等方面将产生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文化价值黄金分割数学美思想方法 黄金分割又称黄金律,是指事物各部分间一定的数学比例关系,即将整体一分为二,较大部分与较小部分之比等于整体与较大部分之比,其比值为1∶0.618或1.618∶1,即长段为全段的0.618。0.618被公认为最具有审美意义的比例数字。上述比例是最能引起人的美感的比例,因此被称为黄金分割。 有趣的是,这个数字在自然界和人们生活中到处可见:人们的肚脐是人体总长的黄金分割点,人的膝盖是肚脐到脚跟的黄金分割点。大多数门窗的宽长之比也是0.618;有些植茎上,两张相邻叶柄的夹角是137度28',这恰好是把圆周分成1:0.618的两条半径的夹角。据研究发现,这种角度对植物通风和采光效果最佳。 建筑师们对数学0.618特别偏爱,无论是古埃及的金字塔,还是巴黎的圣母院,或者是近世纪的法国埃菲尔铁塔,都有与0.618有关的数据。人们还发现,一些名画、雕塑、摄影作品的主题,大多在画面的0.618处。艺术家们认为弦乐器的琴马放在琴弦的0.618处,能使琴声更加柔和甜美。 一、黄金分割的起源 人们认为,黄金分割作图与正五边形、正十边形和五角星形的作图有关——特别是由五角星形作图的需要引起的。五角星形是一种很耐人寻味的图案,世界许多国家国旗上的“星”都画成五角形。现今有将近40个国家(如中国、美国、朝鲜、土耳其、古巴等等)的国旗上有五角星。为什么是五角而不是其他数目的角?也许是古代留下来的习惯。 五角星形的起源甚早,现在发现最早的五角星形图案是在幼发拉底河下游马鲁克地方(现属伊拉克)发现的一块公元前3200年左右制成的泥板上。 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学派用五角星形作为他们的徽章或标志,称之为“健康”。可以认为毕达哥拉斯已熟知五角星形的作法,由此可知他已掌握了黄金分

八年级数学黄金分割同步练习

10.2 黄金分割 同步练习 【目标与方法】 1.知道如何确定线段的黄金分割点,进而认识黄金三角形. 2.通过生活中的具体实例,体会黄金分割在生活中的价值,?感受黄金分割带来的美. 【基础与巩固】 1.已知C 是线段AB 的黄金分割点(AC>BC ),AC 是线段______与线段______?的比例中项,如果AB=10cm ,那么AC ≈_______cm ,BC ≈_________cm . 2.已知M 、N 是线段AB 上的两个黄金分割点.若AB=1cm ,则MN ≈_______cm . 3.如图1,在等腰三角形ABC 中,AB=AC ,∠=36°,BD 为∠ABC 的平分线,CE 是 ∠ACB 的平分线,BD 、CE 相交于点O .图中的黄金三角形有( ). (A )3个 (B )4个 (C )5个 (D )6个 (1) (2) 4.如图2,在“黄金矩形”ABCD (即 BC 宽AB 长≈0.618)中,依次画正方形①、②、③、④. (1)观察矩形⑤,你认为它也是一个黄金矩形吗? (2)设BC=1(单位长度),通过计算,能否验证你的判断? 【拓展与延伸】 5.根据人的审美观点,当人的下肢长与身高之比为0.618时,?能使人看起来感到匀称.某成年女士身高166cm ,下肢长101cm ,持上述观点,她所选的高跟鞋的最佳高度约为多少?(精确到0.1cm ) 6.给定一条线段AB ,如何找到它的黄金分割点C 呢?

(1)作BD⊥AB,且使BD=1 2 AB; (2)连接AD,以D为圆心,BD长为半径画弧交AD于点E; (3)以A为圆心,AE长为半径画弧交AB于点C. 点C就是线段AB的黄金分割点. 如果有兴趣的话,你可以和同学们探索一下,点C为什么是线段AB的黄金分割点? 【后花园】 妙趣角:耐人寻味的黄金分割 古希腊数学家、天文学家欧多克索斯(Eudoxus?)曾提出:能否将一条线段分成不相等的两部分,使较短线段与较长线段的比等于较长线段与原线段的比?这就是黄金分割问 题,这个相等的比就是51 2 =0.618 033 988 749 89….天文学家开普勒(Johannes Kepler) 把这种分割线段的方法称为神圣分割,?并称“几何学有两个宝藏,一个是毕达哥拉斯定理(即勾股定理),一个是黄金分割”. 很长时间里,人们非常崇拜黄金分割.比如,古希腊的许多矩形建筑中,宽与长的比都等于黄金比.有思想的是,优选法中的“0.618?法”与黄金分割紧密相关.20世纪70年代,这种方法经著名数学家华罗庚的倡导,在我国得到大规模推广,并取得了很大的成果. 智力操 你想画1个如下图所示的五角星吗?这首先需要画出1个正五边形,然后连接正五边形的所有对角线,就构成1个五角星了! 如何画正五边形呢?可按下面的方法来画: (1)过圆心O作相互垂直的两条直径AC、BD; (2)以OC的中点E为圆心,EB长为半径画弧,交AO于点F; (3)以BF为半径,从圆周上B点起依次截取,就可得到正五边形的5个顶点. 你也试着画画看! 其实想做一个五五边形,有一张纸条就够了,做法很简单.?取一张边缘平行的纸条,按图示的方法打一个结,拉紧压平,注意不要起皱纹,再裁去多余的部分,?剩下的就是

黄金分割

《黄金分割》教案 李鹏辉 一、教材分析 《黄金分割》是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下册的一节内容。在以往的教学中,大都将“黄金分割”作为比例线段的应用来处理,学生学过以后,丝毫感受不到“黄金分割”的实用价值,体会不到“黄金分割”所带来的美的享受。因此,本节课除了讲授黄金分割的定义及其作图方法之外,让学生阅读有关资料,从日常生活中找出一些黄金分割的例子,使学生亲身感到数学知识的作用,从而更促进对知识的理解,体会黄金分割的文化价值以及在人类历史上的作用和影响。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黄金分割的有关概念。 (2)在应用中进一步理解线段的比、成比例线段等相关内容。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自主探究学习,体验黄金分割的尺规作图的方法。 (2)通过本课知识的学习,体验问题解决的过程与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发现学习,树立学习的自信心。 (2)通过学习,体会黄金分割的文化价值以及在人类历史上的作用和影响。 三、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1.教学重点:黄金分割的定义以及应用。 2.教学难点:黄金分割的引入以及学生对黄金分割的价值的理解。 四、教学策略选择 主要采用自主学习、自我探究的学习策略。 五、教学过程 1.问题引入,引发思考 教师:利用Flash将有关图片以滚动的形式出现,教师根据图片的内容提出问题: (1)五星红旗为什么做成这种形状,不是正方形或其他形状? (2)为什么翩翩起舞的芭蕾舞演员要踮起脚尖? (3)为什么世界上许多人都对维纳斯着迷? (4)两幅相片中你觉得那幅构图美观? 学生:对问题进行思考、猜想并进行回答。 设计意图:问题的提出,激发学生学习本节课的兴趣,为本节课的内容进行了铺垫。 2.投票选举,激发兴趣 教师:让学生进行投票——在给出的一组矩形选出一个自己心目中觉得漂亮的矩形(如图2)。 学生:进行投票 设计意图:从投票中引入黄金矩形的一个典故,从中引入新课。 3.动手操作,发现新知 教师:布置任务——测量黄金矩形的长与宽,五角星中的对角线所分成的线段的比 (1)学生从操作中归纳概念。 (2)介绍黄金分割的有关概念。 学生:动手操作,并互相交流,发现黄金比,并用自己的语言说出黄金分割的概念。 设计意图: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经历发现黄金比,让学生感受发现知识的乐趣,增强学习的自信心。 4.运用新知,练习训练 设计意图:通过巩固练习加深学生对黄金分割的理解(进行巡视,及时发现问题)。 5.介绍作图,验证作图

初二数学知识点归纳:黄金分割数1

初二数学知识点归纳:黄金分割数1 初二数学知识点归纳:黄金分割数1 黄金分割数: 把一条线段分割为两部分,使其中一部分与全长之比等于另一部分与这部分之比。其比值是一个无理数,取其前三位数字的近似值是0618。由于按此比例设计的造型十分美丽,因此称为黄金分割,也称为中外比。 黄金分割: 黄金分割又称黄金律,是指事物各部分间一定的数学比例关系,即将整体一分为二,较大部分与较小部分之比等于整体与较大部分之比,其比值约为1∶0618或1618∶1,即长段为全段的0618。0618被公认为最具有审美意义的比例数字。上述比例是最能引起人的美感的比例,因此被称为黄金分割。 黄金分割线: 黄金分割线是一种古老的数学方法。黄金分割的创始人是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他在当时十分有限的科学条下大胆断言: 一条线段的某一部分与另一部分之比,如果正好等于另一部分同整个线段的比即0618,那么,这样比例会给人一种美感。

后,这一神奇的比例关系被古希腊著名哲学家、美学家柏拉图誉为“黄金分割律”。黄金分割线的神奇和魔力,在数学界上还没有明确定论,但它屡屡在实际中发挥着意想不到的作用。 黄金分割线的最基本公式,是将1分割为0.618和0.382,它们有如下一些特点: (1)数列中任一数字都是由前两个数字之和构成。 (2)前一数字与后一数字之比例,趋近于一固定常数,即0.618。(3)后一数字与前一数字之比例,趋近于1.618。 (4)1.618与0.618互为倒数,其乘积则约等于1。 ()任一数字如与前面第二个数字相比,其值趋近于2.618;如与后面第二个数字相比,其值则趋近于0.382。 理顺下,上列奇异数字组合除能反映黄金分割的两个基本比值0.618和0.382以外,尚存在下列两组神秘比值。 即:(1)0.191、0.382、0.、0.618、0.809 (2)1、1.382、1.、1.618、2、2.382、2.618 黄金分割点: 把一条线段分割为两部分,使其中一部分与全长之比等于另一部分与这部分之比。其比值是一个无理数,用分数表示为(√-1)/2,取其前三位数字的近似值是0618。由于按此比例设计的造型十分美丽,因此称为黄金分割,也称为中外比。这个分割点就叫做黄金分割点(gldensetinrati通常用φ表示)这是一个十分有趣的数字,我们以0618近似表示,通过简单的计算就可以发现:(1-0618)/0618=06一条线段

黄金分割

黄金分割(黄金比例) 黄金分割是指将整体一分为二,较大部分与整体部分的比值等于较小部分与较大部分的比值,其比值约为0.618。这个比例被公认为是最能引起美感的比例,因此被称为黄金分割。 据说在古希腊,有一天毕达哥拉斯走在街上,在经过铁匠铺前他听到铁匠打铁的声音非常好听,于是驻足倾听。他发现铁匠打铁节奏很有规律,这个声音的比例被毕达哥拉斯用数学的方式表达出来。[2]外文名golden section提出者毕达哥拉斯提出时间公元前5世纪 应用学科数学建筑绘图记载著作《几何原本》 数学定义 把一条线段分割为两部分,使较大部分与全长的比值等于较小部分与较大的比值,则这个比值即为黄金分割。其比值是(√5-1):2,近似值为0.618,通常用希腊字母Ф表示这个值。[1] 附:黄金分割数前面的32位为:0.6180339887 4989484820 458683436565

特殊的数列 设一个数列,它的最前面两个数是1、1,后面的每个数都是它前面的两个数之和。例如:1,1,2,3,5,8,13,21,34,55,89,144·····这个数列为“斐波那契数列”,这些数被称为“斐波那契数”。 经计算发现相邻两个斐波那契数的比值是随序号的增加而逐渐逼近黄金分割比。由于斐波那契数都是整数,两个整数相除之商是有理数,而黄金分割是无理数,所以只是不断逼近黄金分割。[5] 黄金三角形 所谓黄金三角形是一个等腰三角形,其底与腰的长度比为黄金比值,正是因为其腰与边的比为(√5-1)/2而被称为黄金三角形。黄金分割三角形是唯一一种可以用5个而不是4个与其本身全等的三角形来生成与其本身相似的三角形的三角形。由五角形的顶角是36度可得出黄金分割的数值为2sin18度(即2*sin(π/10))。 将一个正五边形的所有对角线连接起来,在五角星中可以找到的所有线段之间的长度关系都是符合黄金分割比的,所产生的五角星里面的所有三角形都是黄金分割三角形。[6] 发展简史 黄金分割最早记录在公元前6世纪,关于黄金分割比例的起源大多认为

初二数学知识点归纳:黄金分割数1

初二数学知识点归纳:黄金分割数1 黄金分割数: 把一条线段分割为两部分,使其中一部分与全长之比等于另一部分与这部分之比。其比值是一个无理数,取其前三位数字的近似值是0618。由于按此比例设计的造型十分美丽,因此称为黄金分割,也称为中外比。 黄金分割: 黄金分割又称黄金律,是指事物各部分间一定的数学比例关系,即将整体一分为二,较大部分与较小部分之比等于整体与较大部分之比,其比值约为1∶0618或1618∶1,即长段为全段的0618。0618被公认为最具有审美意义的比例数字。上述比例是最能引起人的美感的比例,因此被称为黄金分割。 黄金分割线: 黄金分割线是一种古老的数学方法。黄金分割的创始人是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他在当时十分有限的科学条下大胆断言: 一条线段的某一部分与另一部分之比,如果正好等于另一部分同整个线段的比即0618,那么,这样比例会给人一种美感。 后来,这一神奇的比例关系被古希腊著名哲学家、美学家柏拉图誉为“黄金分割律”。黄金分割线的神奇和魔力,

在数学界上还没有明确定论,但它屡屡在实际中发挥着意想不到的作用。 黄金分割线的最基本公式,是将1分割为0.618和0.382,它们有如下一些特点: (1)数列中任一数字都是由前两个数字之和构成。 (2)前一数字与后一数字之比例,趋近于一固定常数,即0.618。 (3)后一数字与前一数字之比例,趋近于1.618。 (4)1.618与0.618互为倒数,其乘积则约等于1。 ()任一数字如与前面第二个数字相比,其值趋近于2.618;如与后面第二个数字相比,其值则趋近于0.382。 理顺下来,上列奇异数字组合除能反映黄金分割的两个基本比值0.618和0.382以外,尚存在下列两组神秘比值。 即:(1)0.191、0.382、0.、0.618、0.809(2)1、1.382、1.、1.618、2、2.382、2.618 黄金分割点: 把一条线段分割为两部分,使其中一部分与全长之比等于另一部分与这部分之比。其比值是一个无理数,用分数表示为/2,取其前三位数字的近似值是0618。由于按此比例设计的造型十分美丽,因此称为黄金分割,也称为中外比。这个分割点就叫做黄金分割点(gldensetinrati通常用φ表示)这是一个十分有趣的数字,我们以0618来近似表示,通过

简论中国古代数学中的“黄金分割率”

简论中国古代数学中的“黄金分割率” 黄金分割,被誉为数学上的“黄金”与“宝石”。 古代希腊毕达哥拉斯学派以及大几何学家欧几里德 等都曾深入研究过黄金分割问题。中世纪时,这一 数学命题又与著名的斐波那契数列联系起来,从而 获得许多新的性质。在西方数学传入中国之前,中 国人不曾直接论述黄金分割问题。但是,中国古代 数学中实际上也蕴含着黄金分割问题,只是其表达 方式有所不同。中国古代数学中的黄金分割率不像 欧几里德几何那样演绎得清楚明白,需要我们去发现。我们无法确证中国古代数学家是否明确意识到“黄金分割率”,但仍可以从许多中国古代数学问题 中推导和演绎出“黄金分割率”,这有助于充分认识 中国古代数学的价值。 1 勾股术与黄金分割率 明末清初西方数学传入中国,中国数学家知道 了黄金分割率,开始有人试图论证黄金分割率在中 国是“古已有之”。例如,清代数学家梅文鼎(公元 1633 - 1721 年) 曾在《几何通解》自序中说:“惟理分中末线(即黄金分割率———引者注) 似与勾股异源,. . . . . . 而仍出于勾股。信古九章之义包举无方。”他是这样推导的:假如一直角三角形的股长是 其勾长的二倍,则这个直角三角形的勾弦之和等于 勾弦之差再加上股,其勾弦之和就被勾弦之差和股 分成中末比。他还说:“《几何原本》理分中末线,但 求作之法而莫知所用。今依法求得十二等面体及二 十等面体之体积,因得其各体中棱线及轴心、对角诸线之比例,又两体互相容及两体与立方、立圆诸体相容各比例, 并以理分中末为法, 乃知此线原非徒设。”〔1〕 按照梅文鼎的观点,中西数学虽然形式上有所 不同,理论上是可以会通的;西方的几何学,无非是 中国的勾股术,中末线也可以从勾股术中导出。应 当说,梅文鼎在中西数学比较中看出了两者的异中 之同,以及黄金分割率与勾股术的联系(现在中学教 科书通常用代数法解作图题,其中运用勾股定理) , 但中国古代数学毕竟没有明确作出“中末线”,梅文 鼎还是夸大了中西数学的异中之同,他没有看到欧 几里德给黄金分割率严格而清晰的证明的独特价 值。欧几里德在其《几何原本》卷Ⅱ第11 题中表述: “分已知线段为两部分,使全线段与一小线段构成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