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第12课卖油翁
- 格式:ppt
- 大小:2.16 MB
- 文档页数:18
卖油翁全文翻译注释《卖油翁》是北宋欧阳修所著的一则写事明理的寓言故事。
作者是北宋文学家欧阳修。
出自《欧阳文忠公文集·归田录》。
本文记述了陈尧咨射箭和卖油翁酌油的事,形象地说明了"熟能生巧"、"实践出真知"、"人外有人"的道理。
寓意是所有技能都能透过长期反复苦练而达至熟能生巧之境。
【作品原文】《卖油翁》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jīn)。
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nì)之,久而不去。
见其发矢(shǐ)十中八九,但微颔(hàn)之。
康肃问曰:“汝(rǔ)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shú)尔。
”康肃忿(fèn)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zhuó)油知之。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sháo)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shú)尔。
”康肃笑而遣(qiǎn)之。
【注释】陈康肃公:陈尧咨,谥号康肃,北宋人。
公,旧时对男子的尊称。
善射:擅长射箭善:擅长,善于。
当:在当世:在当时。
双:两个。
亦:也。
以:凭借。
自矜(jīn):自夸。
矜:夸耀。
尝:曾经。
家圃:家里(射箭的)场地。
圃,园子,这里指场地。
释:放。
而:承接关系,然后立:站立。
睨(nì)之:斜着眼看,形容不在意的样子,这里指斜着眼看陈尧咨射箭。
去:离开。
其:代词,指代陈尧咨。
发:把箭射出去。
矢(shǐ):箭。
中:正中目标。
但:只,不过。
微:微微。
颔(hàn):点头之:代陈尧咨射箭这件事。
不亦……乎:(难道)不……吗?熟:熟练。
忿然:气愤的样子。
知:懂得。
射:射箭。
精:精湛,奥妙。
无他:没有别的(奥妙)。
尔:同“耳”,相当于“罢了”。
尔:你。
安:怎么。
轻:作动词用,看轻,轻视。
以:凭借、依靠。
酌(zhuó):斟油,这里指倒油。
12 卖油翁”述“大道理”的独特艺术手法。
法。
养成谦虚谨慎的文选自《归田录》卷一(中华书局:擅长,善于。
以此:类段这段文字从冲突的发展过程来看,可以分成几个回合自傲。
而卖油翁沉着招架,淡淡回答:“无他,但手熟尔。
”轻描淡写却底气十足。
第二个回合:卖油翁轻描淡写的话更有损陈尧咨的自信自矜心理,于是引出问与答的第二个回合。
陈尧咨忿然作色:“尔安敢轻吾射!”火冒三丈,出语狂傲。
而卖油翁心平气和,用自己数十年练就的绝技来说明熟能生巧的道理。
从“我亦”二字中可以看出,卖油翁并未因自己的绝技而自满自夸。
第三个回合:陈尧咨在事实面前服输了。
由“忿”到“笑”,说明他对自己的缺点已经有所认识。
2.如何看待课文中“卖油翁酌油”这个情节?“卖油翁酌油”这个情节写得曲折有致,人物形象也非常鲜明,究其原因,是因为作者抓住了人物最富有个性的神态、言行来描写。
陈尧咨的轻狂自傲,卖油翁的从容稳重就跃然纸上了。
【分析主体形象】在这个故事的两个人物当中,你最喜欢谁?为什么?示例1:我喜欢卖油翁。
他虽然身怀绝技,却心态平和,不骄傲自满。
示例2:我喜欢陈尧咨。
他不是一个完人,他因射技高超而沾沾自喜,认识到骄傲自满的错误后又能虚心接受卖油翁的批评。
示例3:我喜欢卖油翁。
他是一位深明世故的老人,对于陈尧咨的责难,他没有分辩,只是用行动说明一切。
【把握文章主旨】本文写了怎样一件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记述了卖油翁自钱孔沥油这件事,说明了熟能生巧的道理。
课后达标检测布置作业:教师引导学生课后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并预习下一课时内容。
课后教学反思《卖油翁》这篇文章篇幅短小,比较适合学生自主学习。
教案的设计方向定为:文言词句知识积累——整体感知——结构梳理——形象分析——感悟文意。
每个环节之中,教师只是巧妙地引导学生学习,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们在轻快愉悦的氛围中体悟文章主旨,享受学习的乐趣。
素材积累:欧阳修借阅典籍北宋大文学家欧阳修,自幼天资过人,但是,他四岁时父亲就去世了。
《卖油翁》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卖油翁》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三单元欧阳修所写的一篇文言文。
这篇文章篇幅不长,但故事生动,通过记叙卖油翁与陈尧咨的对话和卖油翁酌油的事例,说明了熟能生巧的道理。
由于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因此上好这篇课文,对培养学生戒骄戒躁,保持谦虚谨慎的生活作风,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有着积极的意义。
【学情分析】这篇文章文字浅显,较易理解,但面对七年级的学生,他们接触文言文不多,对文言文还较陌生,加上本班学生学习基础较为薄弱,学生容易产生自卑心理,上课不敢发言,思想往往分散,不能集中注意学习,因此要用一个课时讲完这篇课文,仍需匠心独运。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积累文言词汇,理解词义、句义。
(二)过程与方法:根据自己的理解复述课文。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课文,懂得熟能生巧的道理。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理解课文,懂得熟能生巧的道理。
教学难点:理解词义、句义,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与传神。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流程】一、新课导入(一)激情导入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这句话常用来称赞各行各业的能工巧匠。
在过去的几千年当中,各行各业的能工巧匠多得无法统计。
在欧阳修笔下也有一位貌似平常,却身怀绝技的老人——卖油翁。
[设计意图]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引导学生快速进入课文情境。
(二)知识预览1.作者简介: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
吉州永丰(今属江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为“千古文章四大家”。
欧阳修是在宋代文学史上最早开创一代文风的文坛领袖。
他领导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继承并发展了韩愈的古文理论。
他的散文创作的高度成就与其正确的古文理论相辅相成,从而开创了一代文风。
欧阳修在变革文风的同时,也对诗风、词风进行了革新。
在史学方面,也有较高成就。
12、卖油翁——重点字词句翻译(有答案)第十二课《卖油翁》XXX是XXX射的人,当时无人能及,他也因此而自豪。
有一次他在一个花园里射箭,看到一个卖油的老人放下油桶站在一旁,盯着他看了很久,始终不肯离开。
XXX看到他的箭十中八九都命中了靶子,但老人微微点了点头。
XXX问道:“你也会射箭吗?难道我的射箭不够精湛吗?”老人回答:“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只是我比较熟练。
” XXX非常生气地说:“你怎么敢轻视我的射箭技术!”老人说:“让我用卖油的方式来证明我的能力。
”老人拿起一个葫芦放在地上,用钱覆盖住口,然后慢慢地用勺子舀油,油从钱的孔洞中流出,但钱却没有湿。
老人说:“我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技能,只是手比较熟练而已。
”XXX听后笑了笑,然后让老人离开了。
本文选自《世说新语》,作者是南朝宋的XXX,他字叔弼,号梅溪词人,晚号XXX,谥号XXX。
XXX射,是当时无人能比的,他也因此而自夸。
有个卖油的老翁放下担子站着,斜着眼看他射箭,很久也不离开。
老翁见XXX射箭十中八九,只微微点头表示认同。
XXX问道:“你也懂得射箭吗?我射箭的技艺不是很精湛吗?”老翁回答:“没有别的奥妙,只是手法技艺熟练罢了。
”XXX气愤地说:“你怎么敢轻视我的射箭本领!”老翁回答:“凭我倒油的经验知道射箭是凭手熟这个道理。
”于是老翁取了一个葫芦放在地上,用钱覆盖住葫芦口,慢慢地用勺子倒油,从钱孔入,但钱却不湿。
老翁因此说:“我也没有别的奥妙,只是手法技艺熟练罢了。
”XXX笑了笑,打发老翁离开了。
于是老翁取来一个葫芦放在地上,用一枚铜钱盖住葫芦的口,然后用勺子舀起油,慢慢滴入葫芦。
油从钱孔注入,而铜钱没有被沾湿。
看见XXX射十箭能中八九箭,老翁微微点头表示赞许。
填空:暂无上下文,无法填空。
《卖油翁》的教学设计卖油翁教材解析:《卖油翁》是人教版社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第12课。
《卖油翁》一文故事性强,形象鲜明,哲理深刻,集趣味性、文学性、思想性于一体.课文主要通过卖油翁与陈尧咨的对话及卖油翁酌油的事例,说明了熟能生巧的道理。
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熟能生巧”的道理。
2、复述课文,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与传神.3、掌握实词“矜"、“圃”、“睨”、“颔"、“释”、“忿”、“徐”、“缱”和虚词“尔”、“以"、“但"。
4、背诵全文。
教学重点:1、理解掌握“善、自矜、释、睨、颔、安、沥”等词语的意义2、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体会人物的形象性格,领悟“熟能生巧、谦虚、人外有人”的道理.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勤奋学习、热爱学习的情感,及敢于发表独立见解的勇气。
教学方法:1、朗读法:不同形式的多次朗读;2、讨论法:引导联系课文和现代生活的,围绕“熟能生巧”话题的课堂讨论。
教学媒介:多媒体、PPT课件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大家听说过百步穿杨的故事吗?春秋战国时期,楚国有个著名的射箭手名叫养由基,他能射中百步外杨柳树上指定的一片杨柳叶的中心,而且箭箭都能命中,令人口服心服。
“射"是古人非常推崇的一种技能。
这就难怪康肃公陈尧咨因善射而自我炫耀了.但卖油翁却不以为然,这是为什么呢?学习了古代大学问家欧阳修的《卖油翁》,同学们就会明白。
(设计意图:有故事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很自然的把学生引入新课.)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1。
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自矜.(jīn)家圃.(pǔ) 睨.(nì)矢.(shǐ)颔.(hàn)忿.然(fèn)酌.(zhuó)杓.(sháo)沥.(lì)遣.(qiǎn)2。
作者及作品简介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谥号文忠,吉州(今属江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导语】《卖油翁》是宋代⽂学家欧阳修创作的⼀则写事明理的寓⾔故事,记述了陈尧咨射箭和卖油翁酌油的事,通过卖油翁⾃钱孔滴油技能的描写及其对技能获得途径的议论,说明了熟能⽣巧的道理。
以下是为⼤家精⼼整理的内容,欢迎⼤家阅读。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第12课《卖油翁》课⽂原⽂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双,公亦以此⾃矜。
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睨之久⽽不去。
见其发⽮⼗中⼋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他,但⼿熟尔。
”康肃忿然⽈:”尔安敢轻吾射!”翁⽈:”以我酌油知之。
”乃取⼀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徐以杓酌油沥之,⾃钱孔⼊,⽽钱不湿。
因⽈:”我亦⽆他,惟⼿熟尔。
”康肃笑⽽遣之。
此与庄⽣所谓解⽜斫轮者何异?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第12课《卖油翁》知识点 ⼀、作者简介 欧阳修(1007—1072),北宋⽂学家、史学家。
字永叔,号醉翁、六⼀居⼠,吉州吉⽔(今属江西)⼈。
他是北宋古⽂运动的领袖,唐宋⼋⼤家之⼀,著有《欧阳修全集》。
⼆、⽂⾔知识积累 (⼀)古今异义 1.尝射于家圃 古义:曾经。
今义:吃⼀点试试;辨别滋味 2.尔安敢轻吾射 古义:怎么。
今义:平安;安全 3.但⼿熟尔 古义:只;不过。
今义:转折连词,但是 (⼆)⼀词多义 1.射:尝射于家圃 射箭,动词 尔安敢轻吾射 射技,名词 2.尔:尔安敢轻吾射 你,⼈称代词 但⼿熟尔 罢了,语⽓词 (三)词类活⽤ 1.但微颔之 名词⽤作动词,原指下巴颏,这⾥是“点头”的意思 2.吾射不亦精乎 动词⽤作名词,射技 3.尔安敢轻吾射 形容词⽤作动词,轻视 (四)⽂⾔句式 1.倒装句 尝射于家圃。
2.省略句 ⾃钱孔⼊。
三、翻译课⽂ 原⽂: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双,公亦以此⾃矜。
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睨之,久⽽不去。
见其发⽮⼗中⼋九,但微颔之。
译⽂:康肃公陈尧咨擅长射箭,当时世上没有⼈能和他相⽐,他也凭着这⼀点⾃夸。
(他)曾在⾃家的菜园⾥射箭,有⼀个卖油⽼翁放下担⼦,站在⼀旁,斜着眼看他射箭,久久不离开。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12课《卖油翁》课文原文、知识点及教案。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12课《卖油翁》课文原文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
”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康肃笑而遣之。
此与庄生所谓解牛斫轮者何异?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12课《卖油翁》知识点欧阳修(1007—1072),北宋文学家、史学家。
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
他是北宋古文运动的领袖,唐宋八大家之一,著有《欧阳修全集》。
二、文言知识积累(一)古今异义1。
尝射于家圃古义:曾经。
今义:吃一点试试;辨别滋味2。
尔安敢轻吾射古义:怎么。
今义:平安;安全3。
但手熟尔古义:只;不过。
今义:转折连词,但是(二)一词多义1。
射:尝射于家圃射箭,动词尔安敢轻吾射射技,名词2。
尔:尔安敢轻吾射你,人称代词但手熟尔罢了,语气词(三)词类活用1。
但微颔之名词用作动词,原指下巴颏,这里是“点头”的意思2。
吾射不亦精乎动词用作名词,射技3。
尔安敢轻吾射形容词用作动词,轻视(四)文言句式1。
倒装句尝射于家圃。
2。
省略句自钱孔入。
三、翻译课文原文: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译文:康肃公陈尧咨擅长射箭,当时世上没有人能和他相比,他也凭着这一点自夸。
(他)曾在自家的菜园里射箭,有一个卖油老翁放下担子,站在一旁,斜着眼看他射箭,久久不离开。
(老翁)看到陈尧咨射出的箭十支能中八九支,只是微微地点点头。
原文: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
”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
”译文:康肃公问道:“你也懂得射技吗?我射箭的本领难道不精湛吗?”老翁说:“(这)没有什么别的(奥秘),不过手法熟练罢了。
《卖油翁》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掌握实词、虚词,翻译全文;学习详略得当的写法。
2、培养运用所学过的知识、方法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培养学生质疑探究的能力。
3、感受作品中的文学形象,体会“熟能生巧”的道理,培养谦虚的品质。
教学重、难点:
1、学习本文通过讲故事阐明道理的写法。
2、理解“熟能生巧”的道理。
教学方法:
诵读教学法及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趣味导入:由学生模拟卖油翁倒油的活动导入新课
二、自主预习案(小组展示活动)
1、我眼中的欧阳修(PPT展示)
2、基础知识我归纳(PPT展示)
学生展示预习成果,教师总结归纳。
(虚词、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等)
三、合作探究,理解课文内容。
1、故事情节我梳理(PPT展示)
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内讨论共同完成课文翻译,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归纳本文的故事情节。
由小组成员展示讨论结果。
2、小故事大哲理(PPT展示)
学生深入感知课文内容后,复述故事情节,总结故事道理。
教师精讲点拨
3、各执一词齐争鸣(课堂辩论)
手熟尔?VS非手熟尔?
学生辩论后,教师总结。
四、拓展延伸
1、身边奇人随处是(PPT展示)
学生列举自身或身边人的经历,谈谈“熟能生巧”的意义。
2、谈谈经验共勉励
结合自身经验,谈谈如何做到“熟能生巧”?
五、布置作业:
结合本文人物描写的方法,请运用神态、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手法,写一个人物片断。
字数200左右。
《卖油翁》原文及翻译《卖油翁》原文及翻译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肯定对各类诗都很熟悉吧,诗按内容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怀古诗(咏史诗)、咏物诗等。
你所见过的古诗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卖油翁》课文及翻译,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卖油翁》原文及翻译【原文】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
”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康肃笑而遣之。
词句注释1、陈康肃公:即陈尧咨,谥号康肃,北宋人。
公,旧时对男子的尊称。
善射:擅长射箭。
本句一作“陈康肃公善射”。
2、以:凭借。
自矜(jīn):自夸。
3、家圃(pǔ):家里(射箭的)场地。
圃,园子,这里指场地。
4、释担:放下担子。
释,放。
而:表承接。
5、睨(nì):斜着眼看,形容不在意的样子。
6、去:离开。
7、发:射,射箭。
8、但微颔(hàn)之:只是微微对此点头,意思是略微表示赞许。
但,只、不过。
颔之,就是“对之颔”。
颔,点头。
之,指陈尧咨射箭十中八九这一情况。
9、无他:没有别的(奥妙)。
10、但手熟尔:不过手熟罢了。
但,只,不过。
熟,熟练。
尔,同“耳”,相当于“罢了”。
11、忿(fèn)然:气愤的样子。
然,作形容词或者副词的词尾,相当于“的”或“地”。
12、安:怎么。
轻吾射:看轻我射箭(的本领)。
轻,作动词用。
13、以我酌(zhuó)油知之:凭我倒油(的经验)知道这个(道理)。
以,凭、靠。
酌,斟酒,这里指倒油。
之,指射箭也是凭手熟的道理。
14、覆:盖。
15、徐:慢慢地。
16、沥之:注入葫芦。
沥,注。
卖油翁【宋】欧阳修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
”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康肃笑而遣之。
【注释】陈康肃公:陈尧咨,谥号康肃,北宋人。
公,旧时对男子的尊称。
善射:擅长射箭。
以:凭借。
自矜(jīn):自夸。
家圃(pǔ):家里(射箭的)场地。
圃,园子,这里指场地。
释担:放下担子。
释,放。
而:表承接。
睨(nì):斜着眼看,形容不在意的样子。
去:离开。
发:射,射箭。
但微颔(hàn)之:只是微微对此点头,意思是略微表示赞许。
但,只、不过。
颔之,就是”对之颔”。
颔,点头。
之,指陈尧咨射箭十中八九这一情况。
无他:没有别的(奥妙)。
但手熟尔:不过手熟罢了。
但,只,不过。
熟,熟练。
尔,同“耳”,相当于”罢了。
忿然:气愤的样子。
然,........的样子。
安:怎么。
轻吾射:看轻我射箭(的本领)。
轻,作动词用。
以我酌(zhuó)油知之:凭我倒油(的经验)知道这个(道理)。
以,凭、靠。
酌,斟酒,这里指倒油。
之,指射箭也是凭手熟的道理。
覆:盖。
徐:慢慢地。
杓:同“勺”。
沥之:注入葫芦。
沥,注。
之,指葫芦。
惟:只,不过。
遣之:让他走,打发。
【译文】康肃公陈尧咨擅长射箭,世上没有第二个人能跟他相媲美,他也就凭着这种本领而自夸。
曾经有一次,他在家里场地射箭,有个卖油的老翁放下担子,站在那里不在意的看着他,许久都不离开。
卖油的老翁看他射十箭中了八九成,只是微微点点头。
陈尧咨问卖油翁:“你也懂得射箭吗?我的箭法不很高明吗?”卖油的老翁说:“没有别的奥妙,不过是手法熟练罢了。
”陈尧咨听后气愤地说:“你怎么敢轻视我射箭的本领!”老翁说:“凭我倒油的经验就可以懂得这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