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祝福》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 格式:doc
- 大小:25.50 KB
- 文档页数:1
7 祝福(时间:45分钟满分:60分)积累与运用1.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 )(3分) A.悚.然(sǒnɡ)负疚.(jiù)窈.陷(yōu)祭祀.(sì)B.新正.(zhènɡ) 倔强.(jiànɡ) 炮烙.(luò)蹒.跚(pán)C.草窠.(kē)歆.享(xīn) 荸荠.(qí) 银镯.(zhuó)D.踝.骨(luǒ)谬.种(miù)朱拓.(tà) 门槛.(kǎn)解析A.“窈” yǎo;B。
“正” zhēnɡ;D。
“踝” huái。
答案 C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A.寻死觅活宽宏大量磨拳擦掌少不更事B.百无聊赖瘦削不堪芒刺在背沸反盈天C.咀嚼赏鉴清敦鱼翅阴谋鬼计价廉物美D.相形见拙原形毕露毫不介意间或一轮解析A.“磨"应为“摩”;C。
“敦”应为“炖",“鬼”应为“诡”;D。
“拙”应为“绌”。
答案B3.选出对加点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3分)A.寒暄.(太阳的温暖) 形骸.(身体)收敛.(收拢聚集)B.蹙.缩(紧迫)间.或一轮(偶尔)歆享..(喜爱、羡慕)C.沸反盈.天(满)窈.陷(幽远) 安逸.(安闲)D.鄙薄..(轻蔑)折.罪(抵作)素.不相识(向来)解析B.歆享:这里指神享用祭品。
答案 B4.填入横线处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她仍然头上扎着白头绳,________,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
①顺着眼②乌裙③月白背心④脸色青黄⑤眼角上带些泪痕⑥蓝夹袄⑦只是两颊上已经消失了血色A.⑥③②①⑤④⑦ B.⑥⑤④⑦②③①C.②⑥③④⑦①⑤ D.②③⑥①④⑦⑤解析注意描写的顺序和归类。
答案 C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全美航空公司一架A320客机15日15时26分从纽约长岛起飞,5分钟后出现引擎故障,怀疑原因是由飞鸟卷入客机两侧引擎所致。
鲁迅《祝福》阅读练习及答案三、简答题(本题有3小题,共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
然而我的惊惶却不过暂时的事,随着就觉得要来的事,已经过去,并不必仰仗我自己的“说不清”和他之所谓“穷死的”的宽慰,心地已经渐渐轻松;不过偶然之间,还似乎有些负疚。
晚饭摆出来了,四叔俨然的陪着。
我也还想打听些关于祥林嫂的消息,但知道他虽然读过“鬼神者二气之良能也”,而忌讳仍然极多,当临近祝福时候,是万不可提起死亡疾病之类的话的;倘不得已,就该用一种替代的隐语,可惜我又不知道,因此屡次想问,而终于中止了。
我从他俨然的脸色上,又忽而疑他正以为我不早不迟,偏要在这时候来打搅他,也是一个谬种,便立刻告诉他明天要离开鲁镇,进城去,趁早放宽了他的心。
他也不很留。
这样闷闷的吃完了一餐饭。
冬季日短,又是雪天,夜色早已笼罩了全市镇。
人们都在灯下匆忙,但窗外很寂静。
雪花落在积得厚厚的雪褥上面,听去似乎瑟瑟有声,使人更加感得沉寂。
我独坐在发出黄光的莱油灯下,想,这百无聊赖的祥林嫂,被人们弃在尘芥堆中的,看得厌倦了的陈旧的玩物,先前还将形骸露在尘芥里,从活得有趣的人们看来,恐怕要怪讶她何以还要存在,现在总算被无常打扫得干干净净了。
魂灵的有无,我不知道;然而在现世,则无聊生者不生,即使厌见者不见,为人为己,也还都不错。
我静听着窗外似乎瑟瑟作响的雪花声,一面想,反而渐渐的舒畅起来。
然而先前所见所闻的她的半生事迹的断片,至此也联成一片了。
(节选自鲁迅《祝福》)21. 理解第一段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22. 第二段中反复提到“瑟瑟”的雪声,有什么作用?23. 请概括文中“我” 形象和作用。
【答案】21. (1)这里指摆出庄重的样子。
(2)表达了对鲁四老爷的嘲讽与批判。
22. (1)以瑟瑟的雪声反衬(衬托)冬夜的沉寂。
(2)渲染悲凉的气氛。
(3)表现了“我”的无奈和无法言说的愤懑之情。
(4)衬托出祥林嫂的悲惨命运,烘托主题。
23. 形象:“我”是一个善良、有正义感但又软弱无能,疏于行动的知识分子的形象。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祝福(节选)鲁迅“阿呀,米呢?祥林嫂不是去淘米的么?……”好一会,四婶这才惊叫起来。
她大约有些饿,记得午饭了。
于是大家分头寻淘箩。
她先到厨下,次到堂前,后到卧房,全不见淘箩的影子。
四叔踱出门外,也不见,直到河边,才见平平正正的放在岸上,旁边还有一株菜。
看见的人报告说,河里面上午就泊了一只白篷船,篷是全盖起来的,不知道什么人在里面,但事前也没有人去理会他。
待到祥林嫂出来淘米,刚刚要跪下去,那船里便突然跳出两个男人来,像是山里人,一个抱住她,一个帮着,拖进船去了。
祥林嫂还哭喊了几声,此后便再没有什么声息,大约给用什么堵住了罢。
接着就走上两个女人来,一个不认识,一个就是卫老婆子。
窥探舱里,不很分明,她像是捆了躺在船板上。
“可恶!然而……。
”四叔说。
这一天是四婶自己煮午饭;他们的儿子阿牛烧火。
午饭之后,卫老婆子又来了。
“可恶!”四叔说。
“你是什么意思?亏你还会再来见我们。
”四婶洗着碗,一见面就愤愤的说,“你自己荐她来,又合伙劫她去,闹得沸反盈天的,大家看了成个什么样子?你拿我们家里开玩笑么?”“阿呀阿呀,我真上当。
我这回,就是为此特地来说说清楚的。
她来求我荐地方,我那里料得到是瞒着她的婆婆的呢。
对不起,四老爷,四太太。
总是我老发昏不小心,对不起主顾。
幸而府上是向来宽宏大量,不肯和小人计较的。
这回我一定荐一个好的来折罪……。
”“然而……。
”四叔说。
于是祥林嫂事件便告终结,不久也就忘却了。
只有四婶,因为后来雇用的女工,大抵非懒即馋,或者馋而且懒,左右不如意,所以也还提起祥林嫂。
每当这些时候,她往往自言自语的说:“她现在不知道怎么样了?”意思是希望她再来。
但到第二年的新正,她也就绝了望。
新正将尽,卫老婆子来拜年了,已经喝得醉醺醺的,自说因为回了一趟卫家山的娘家,住下几天,所以来得迟了。
她们问答之间,自然就谈到祥林嫂。
“她么?”卫老婆子高兴的说,“现在是交了好运了。
鲁迅《祝福》(节选)阅读理解阅读《祝福》(节选),完成各题。
旧历的年底毕竟最像年底,村镇上不必说,就在天空中也显出将到新年的气象来。
灰白色的沉重的晚云中间时时发出闪光,接着一声钝响,是送灶的爆竹;近处燃放的可就更强烈了,震耳的大音还没有息,空气里已经散满了幽微的火药香。
我是正在这一夜回到我的故乡鲁镇的。
虽说故乡,然而已没有家,所以只得暂寓在鲁四老爷的宅子里。
他是我的本家,比我长一辈,应该称之日“四叔”,是一个讲理学的老监生。
他比先前并没有什么大改变,单是老了些,但也还未留胡子,一见面是寒暄,寒暄之后说我“胖了”,说我“胖了”之后即大骂其新党。
但我知道,这并非借题在骂我:因为他所骂的还是康有为。
但是,谈话是总不投机的了,于是不多久,我便一个人剩在书房里。
无论如何、我明天决计要走了。
况且,一直到昨天遇见祥林嫂的事,也就使我不能安住。
那是下午,我到镇的东头访过一个朋友,走出来,就在河边遇见她;而且见她瞪着的眼睛的视线,就知道明明是向我走来的。
我这回在鲁镇所见的人们中,改变之大,可以说无过于她的了:五年前的花白的头发,即今已经全白,全不像四十上下的人: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
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
我就站住,豫备她来讨钱。
“你回来了?”她先这样问。
“是的。
”“这正好。
你是识字的,又是出门人,见识得多。
我正要问你一件事——”她那没有精采的眼睛忽然发光了。
我万料不到她却说出这样的话来,诧异的站着。
“就是——” 她走近两步,放低了声音,极秘密似的切切的说,“一个人死了之后,究竟有没有魂灵的?”我很悚然,一见她的眼盯着我的,背上也就遭了芒刺一般,比在学校里遇到不及豫防的临时考,教师又偏是站在身旁的时候,惶急得多了。
对于魂灵的有无,我自己是向来毫不介意的;但在此刻,怎样回答她好呢?我在极短期的踌躇中,想,这里的人照例相信鬼,然而她,却疑惑了,——或者不如说希望:希望其有,又希望其无……人何必增添末路的人的苦恼,一为她起见,不如说有罢。
《祝福》阅读练习及答案《祝福》阅读练习及答案「篇一」三、简答题(本题有3小题,共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然而我的惊惶却不过暂时的事,随着就觉得要来的事,已经过去,并不必仰仗我自己的“说不清”和他之所谓“穷死的”的宽慰,心地已经渐渐轻松;不过偶然之间,还似乎有些负疚。
晚饭摆出来了,四叔俨然的陪着。
我也还想打听些关于祥林嫂的消息,但知道他虽然读过“鬼神者二气之良能也”,而忌讳仍然极多,当临近祝福时候,是万不可提起死亡疾病之类的话的;倘不得已,就该用一种替代的隐语,可惜我又不知道,因此屡次想问,而终于中止了。
我从他俨然的脸色上,又忽而疑他正以为我不早不迟,偏要在这时候来打搅他,也是一个谬种,便立刻告诉他明天要离开鲁镇,进城去,趁早放宽了他的心。
他也不很留。
这样闷闷的吃完了一餐饭。
冬季日短,又是雪天,夜色早已笼罩了全市镇。
人们都在灯下匆忙,但窗外很寂静。
雪花落在积得厚厚的'雪褥上面,听去似乎瑟瑟有声,使人更加感得沉寂。
我独坐在发出黄光的莱油灯下,想,这百无聊赖的祥林嫂,被人们弃在尘芥堆中的,看得厌倦了的陈旧的玩物,先前还将形骸露在尘芥里,从活得有趣的人们看来,恐怕要怪讶她何以还要存在,现在总算被无常打扫得干干净净了。
魂灵的有无,我不知道;然而在现世,则无聊生者不生,即使厌见者不见,为人为己,也还都不错。
我静听着窗外似乎瑟瑟作响的雪花声,一面想,反而渐渐的舒畅起来。
然而先前所见所闻的她的半生事迹的断片,至此也联成一片了。
(节选自鲁迅《祝福》)21.理解第一段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22.第二段中反复提到“瑟瑟”的雪声,有什么作用?23.请概括文中“我”形象和作用。
【答案】21.(1)这里指摆出庄重的样子。
(2)表达了对鲁四老爷的嘲讽与批判。
22.(1)以瑟瑟的雪声反衬(衬托)冬夜的沉寂。
(2)渲染悲凉的气氛。
(3)表现了“我”的无奈和无法言说的愤懑之情。
(4)衬托出祥林嫂的悲惨命运,烘托主题。
《祝福》阅读练习及答案编者序该文档是本知识店铺精心收集编制而成,希望同学下载后,能够帮助同学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前言下载提示:为您提供阅读答案!阅读理解的意思是说先阅读一段文字,然后理解它的含义,并且总结出来。
本文档主要对《祝福》进行阅读训练及参考答案解析。
Download tips: To provide you with reading answers! Reading comprehension means to read a paragraph first, then understand its meaning, and summarize it. This document mainly analyzes reading training and reference answers.阅读《祝福》选段,完成6-7题。
我因为常见些但愿不如所料,以为未毕竟如所料的事,却每每恰如所料的起来,所以很恐怕这事也一律。
果然,特别的情形开始了。
傍晚,我竟听到有些人聚在内室里谈话,仿佛议论什么事似的,但不一会,说话声也就止了,只有四叔且走而且高声的说:“不早不迟,偏偏要在这时候,——这就可见是一个谬种①”我先是诧异,接着是很不安,似乎这话于我有关系。
试望门外,谁也没有。
好容易待到晚饭前他们的短工来冲茶,我才得了打听消息的机会。
“刚才,四老爷和谁生气呢?”我问。
“还不是和样林嫂?”那短工简捷的说。
“祥林嫂?怎么了?”我又赶紧的问。
“老了。
”“死了②”我的心突然紧缩,几乎跳起来,脸上大约也变了色,但他始终没有抬头,所以全不觉。
我也就镇定了自己,接着问:“什么时候死的?”“什么时候?——昨天夜里,或者就是今天罢。
——我说不清。
”“怎么死的?”“怎么死的?——还不是穷死的③”他淡然的回答,仍然没有抬头向我看,出去了。
6. 下列关于文中划线句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我”对许多事情比较敏感,每次都能准确预料事情的结局。
《祝福》《品质》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练习及答案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19小题。
甲我先是诧异,接着是很不安,似乎这话于我有关系。
试望门外,谁也没有。
好容易待到晚饭前他们的短工来冲茶,我才得了打听消息的机会。
“刚才,四老爷和谁生气呢?”我问。
“还不是和祥林嫂?”那短工简捷的说。
“祥林嫂?怎么了?”我又赶紧的问。
“老了。
”“死了?”我的心突然紧缩,几乎跳起来,脸上大约也变了色。
(1)但他始终没有抬头,所以全不觉,我也就镇定了自己,接着问:“什么时候死的?”“什么时候?——昨天夜里,或者就是今天罢。
——我说不清。
”“怎么死的?”“怎么死的?——还不是穷死的?”他淡然的回答,仍然没有抬头向我看,出去了。
(节选自《祝福》)乙我走了进去,心里很不舒服。
在那两间门面的店堂里——现在两间门面又合而为一了——只有一个长着英国人面貌的年轻人。
“格斯拉先生在店里吗?”我问道。
他诧异地同时讨好地看了我一眼。
“不在,先生,”他说,“不在。
但是我们可以很乐意地为你服务。
我们已经把这个店铺过户过来了。
毫无疑问,你已经看到隔壁门上的名字了吧。
我们替上等人做靴子。
”“是的,是的,”我说,“但是格斯拉先生呢?”“啊!”他回答说,“死掉了!”“死掉了?但是上星期三我才收到他给我做的靴子呀!”“啊!”他说,“真是怪事。
可怜的老头儿是饿死的。
”……“但是饿死——”“这样说,也许有点儿夸张——但是我自己知道,他从早到晚坐在那里做靴子,一直做到最后的时刻,你知道,我往往在旁边看着他。
他从不让自己有吃饭的时间;店里从来不存一个便士。
所有的钱都用在房租和皮革上了。
他怎么能活得这么久,我也莫名其妙。
他经常断炊。
他是个怪人。
但是他做了顶好的靴子。
”“是的,”我说,“他做了顶好的靴子。
”(2)(节选自《品质》)18.甲乙选文画线的文字,分别表现“我”怎样的心理?(4分)(1)“死了?”我的心突然紧缩,几乎跳起来,脸上大约也变了色。
(2)“是的,”我说,“他做了顶好的靴子。
统编版2023-2024学年语文必修下册《祝福》课后练习一、小阅读-课内1.下列选项中,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窦娥、鲁侍萍与哈姆莱特三者家庭背景、人生经历、当下处境不同,性格、想法与选择也不一样,但都淋漓尽致地展现了悲剧人物身上“有价值的东西”的毁灭过程。
B.《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一文中,马克思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及成因,透彻剖析了当时的社会问题,文章善用比喻和典故,语言表达鲜活生动。
C.《祝福》体现了鲁迅小说“为人生”的宗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
与《呐喊》时期的作品相比,《祝福》中的“我”对思想文化启蒙和社会改革的前景更加坚定。
D.《鸿门宴》叙事详备而扣人心弦,不仅备述宴会的前因,更精细地描写了宴会上各人的表现,使其跃然纸上。
相比于叙事简洁的《左传》,《史记》内容更为丰富,细节更多。
【答案】C【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C.“《祝福》中的‘我’对思想文化启蒙和社会改革的前景更加坚定”错误。
与《呐喊》时期的作品相比,小说中的“我”对思想文化启蒙和社会改革的前景更加犹疑,思想与行动也更加软弱。
故选C。
2.下列对《祝福》内容和艺术特色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小说起于“祝福”结于“祝福”。
“祝福”中的劳作显示了祥林嫂的品质,“祝福”中,祥林嫂被排斥,而导致其心灵崩溃,走上末路,展示了悲剧性。
小说以《祝福》为题很是恰切。
B.“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一句中“空的”“下端开了裂”定语倒装,表示强调,突出了祥林嫂忍饥挨饿的凄惨和沿街乞讨的艰辛。
C.《祝福》写祥林嫂整体上采取了插叙的写法。
在情节上,把祥林嫂悲惨的结局放在开头,设置悬念,有吸引力;在主题上,祝福景象和祥林嫂的死形成强烈的对比,突出反封建的主题。
D.祥林嫂是旧中国劳动妇女的典型代表。
勤劳、善良、质朴、顽强,命运悲惨但不甘心屈从,虽然对封建礼教的迫害摧残进行了抗争,但终究未能摆脱封建思想的桎梏,被社会无情吞噬。
《祝福》同步练习(含答案)一、文学类阅读-单文本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也是冬天,也是春天迟子建(1)二零一七年岁尾,《收获》杂志六十周年庆典,在太热闹的时刻,很想独自出去走走,有天上午得空,我吃过早饭,叫了一辆的士,奔向四川北路。
(2)我先去拜谒原虹口公园的鲁迅先生墓。
天气晴好,又逢周末,园里晨练的人极多。
入园处有个水果摊,苹果橘子草莓等钩织的芳香流苏,连缀着世界文豪广场。
红男绿女穿梭其间,踏着热烈的节拍。
跳整齐划一的舞。
我努力避让舞者,走进广场。
可怜的托尔斯泰,他右手所持的手杖,挂着一个健身者的挎包,一副苍凉出走的模样,可惜我不吸烟,不然在他左手托着的烟斗上,献一缕烟丝,安抚一下他。
与他一样不幸的,是手握鹅毛笔的莎士比亚和狄更斯。
鹅毛笔成了天然挂钩,挂着色彩艳丽的超轻羽绒衣。
最幸运当属巴尔扎克,他袖着手,深藏不露,难以附着。
(3)出了世界文豪广场,再向前是个卖早点的食肆,等候的人,从屋里一直排到门外。
想着多年前萧红在这一带,有天买早点,发现包油条的纸,居然是鲁迅先生一篇译作的原稿。
萧红愕然告知鲁迅。
先生却淡然,复信调侃道:“我是满足的,居然还可以包油条,可见还有一些用处。
”也不知这里的早点铺,如今用什么包油条?还能包裹出这乌云见日般的绮丽文事么?(4)在公园的西北角。
就是鲁迅先生的墓地了。
(5)墓前广场比较开阔,最先看到的是长方形草坪上矗立着的鲁迅塑像,他坐在藤椅上,左手握书,右手搭着扶手,默然望着往来的人。
不过基座过高了,感觉鲁迅是坐在一个逼仄的楼台看戏,让人担忧着他的安危。
(6)墓地两侧的石板路旁,种植着樟树、广玉兰和松柏,树高枝稠,长青的叶片在阳光下如翻飞的翠鸟,绿意荡漾。
鲁迅墓由上好的花岗石对接镶嵌,其形态很像一册灰白的旧书,半是掩埋半是出土的样子。
因为是园中独墓,看上去显赫,却也孤独。
其实无论是鲁迅的原配夫人、为他寂寞空守了四十年的朱安,还是无比崇敬鲁迅的萧红,都曾在遗言中表达了想葬在鲁迅身旁的想法,可惜都未如愿——怎么可能如愿。
一篇《祝福》训练文学类所有题型:文学类(小说散文)第一部分:关于选择题:高考文学类五选二或四选一的客观试题,分值5分。
从选项的设置来看,小说散文的设置是一样的。
2015年主要从情节、细节、描写方面表现出来的人物性格特征,共设计了两个选项,其余三个选项主要是从小说的思想内容、主旨、社会意义三方面设置。
与此相关的还通过创作手法方面设置一个选项。
2016年增加了关于环境描写的鉴赏选项。
因此,阅读和鉴赏文学作品,要在这些方面进行思考,品评,不断提升判断能力。
小说《祝福》提供了关于文学类阅读的所有考点题型,经过学习,同学们要学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就能达到又快又准的效果。
以《祝福》为例,文学类选择题的设置应该是这样的:(2015/2016/2017题型)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A.“拜的却只限于男人”、“年年如此、家家如此……今年也自然如此”。
这些描写充分说明了在“祝福”中充斥着封建礼教、“三纲五常”的内容,还点明了封建迷信在农村的流毒之久,影响之深,以至于在辛亥革命成功多年之后,还“家家如此”。
(细节、环境选项)B.许多人对祥林嫂额上的伤疤都发生了新趣味,又来逗她说话了,这说明了众人对祥林嫂的关心,同时也表现了众人的无聊、自私与冷漠。
(情节内容选项)C.面对众人的嘲笑,祥林嫂不说一句话,后来连头也不回了,这表现了她胆小怕事、性格懦弱的特点。
(情节内容选项)D.“夹着烟霭和忙碌的气色,将鲁镇乱成一团糟”。
这寥寥几笔的环境描写,既渲染了浓烈的“祝福”气氛,也和下文中祥林嫂凄凉悲惨的死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反衬了祥林嫂的悲剧命运。
(自然环境描写选项)E.这篇小说通过祥林嫂一生的悲惨遭遇,反映了辛亥革命以后中国的社会矛盾,深刻地揭露了地主阶级对劳动妇女的摧残与迫害,揭示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指出彻底反对封建的必要性。
(主题内容鉴赏选项)正确答案:(B/C)2、下列对这篇小说相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A.不管祥林嫂的境遇多么悲惨,鲁镇永远是过新年,二者形成鲜明的对照,突出了祥林嫂处境的悲凉。
第12课《祝福》课后练习一、文学类阅读-单文本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题目。
第二天我起得很迟,午饭之后,出去看了几个本家和朋友;第三天也照样。
他们也都没有什么大改变,单是老了些;家中却一律忙,都在准备着“祝福”。
这是鲁镇年终的大典,致敬尽礼,迎接福神,拜求来年一年中的好运气的。
杀鸡,宰鹅,买猪肉,用心细细的洗,女人的臂膊都在水里浸得通红,有的还带着绞丝银镯子。
煮熟之后,横七竖八的插些筷子在这类东西上,可就称为“福礼”了,五更天陈列起来,并且点上香烛,恭请福神们来享用,拜的却只限于男人,拜完自然仍然是放爆竹。
年年如此,家家如此,——只要买得起福礼和爆竹之类的——今年自然也如此。
天色愈阴暗了,下午竟下起雪来,雪花大的有梅花那么大,满天飞舞,夹着烟霭和忙碌的气色,将鲁镇乱成一团糟。
我回到四叔的书房里时,瓦楞上已经雪白,房里也映得较光明,极分明的显出壁上挂着的朱拓的大“寿”字,陈抟老祖写的,一边的对联已经脱落,松松的卷了放在长桌上,一边的还在,道是“事理通达心气和平”。
我又无聊赖的到窗下的案头去一翻,只见一堆似乎未必完全的《康熙字典》,一部《近思录集注》和一部《四书衬》。
无论如何,我明天决计要走了。
况且,一想到昨天遇见祥林嫂的事,也就使我不能安住。
那是下午,我到镇的东头访过一个朋友,走出来,就在河边遇见她;而且见她瞪着的眼睛的视线,就知道明明是向我走来的。
我这回在鲁镇所见的人们中,改变之大,可以说无过于她的了:五年前的花白的头发,即今已经全白,会不像四十上下的人;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
她一手提着竹篮。
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
我就站住,豫备她来讨钱。
“你回来了?”她先这样问。
“是的。
”“这正好。
你是识字的,又是出门人,见识得多。
我正要问你一件事——”她那没有精采的眼睛忽然发光了。
鲁迅《祝福》(节选)阅读理解(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看见的人报告说,河里面上午就泊了一只白篷船,篷是全盖起来的,不知道什么人在里面,但事前也没有人去理会他。
待到祥林嫂出来淘米,刚刚要跪下去,那船里便突然跳出两个男人来,像是山里人,一个抱住她,一个帮着,拖进船去了。
祥林嫂还哭喊了几声,此后便再没有什么声息,大约给用什么堵住了罢。
接着就走上两个女人来,一个不认识,一个就是卫婆子。
窥探舱里,不很分明,她像是捆了躺在船板上。
①“可恶!然而……。
”四叔说。
这一天是四婶自己煮午饭;他们的儿子阿牛烧火。
午饭之后,卫老婆子又来了。
②“可恶!”四叔说。
“你是什么意思?亏你还会再来见我们。
”四婶洗着碗,一见面就愤愤的说,“你自己荐她来,又合伙劫她去,闹得沸反盈天的,大家看了成个什么样子?你拿我们家里开玩笑么?”“阿呀阿呀,我真上当。
我这回,就是为此特地来说说清楚的。
她来求我荐地方,我那里料得到是瞒着她的婆婆的呢。
对不起,四老爷,四太太。
总是我老发昏不小心,对不起主顾。
幸而府上是向来宽洪大量,不肯和小人计较的。
这回我一定荐一个好的来折罪……。
”“然而……。
”四叔说。
于是祥林嫂事件便告终结,不久也就忘却了。
(节选自鲁迅《祝福》)1.对文中两处划线句中鲁四老爷的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第①处“可恶”是指卫老婆子结伙劫走了祥林嫂却无人阻拦;“然而”是指婆婆劫回逃走的媳妇也无可厚非。
B.第①处“可恶”是指祥林嫂被劫走,有损鲁四老爷家的体面;“然而”是指祥林嫂从家里逃出来也情有可原。
C.第①处“可恶”是指卫老婆子不该自己荐她来,又合伙劫她去,这已使鲁家颜面受损,现在竟然还有脸上门。
D.第①处“可恶”是指卫老婆子合伙劫走了祥林嫂,使鲁家从此少了一个得力的女佣,给鲁家的生活带来不便。
2.鲁四老爷有什么性格特征?结合文中相关描写简要分析。
【答案】1.C2.①保守:虽然卫老婆子合伙劫走了祥林嫂,但他还是认为婆婆劫回逃走的媳妇合乎情理,可见其保守。
《祝福》阅读练习及答案(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教学教案、阅读试题、诗歌鉴赏、教学随笔、日记散文、语录句子、报告总结、故事大全、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teaching lesson plans, reading questions, poetry appreciation, teaching essays, diary essays, quotations sentences, report summaries, stories, essays, other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祝福》阅读练习及答案《祝福》阅读练习及答案《祝福》阅读练习及答案1阅读《祝福》选段,完成6—7题。
七、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一冬季日短,又是雪天,夜色早已笼罩了全市镇。
人们都在灯下匆忙,但窗外很寂静。
雪花落在积得厚厚的雪褥上面,听去似乎瑟瑟有声,使人更加感得沉寂。
我独坐在发出黄光的菜油灯下,想,这百无聊赖的祥林嫂,被人们弃在尘芥堆中的,看得厌倦了的陈旧的玩物,先前还将形骸露在尘芥里,从活得有趣的人们看来,恐怕要怪讶她何以还要存在,现在总算被无常打扫得干干净净了。
魂灵的有无,我不知道;然而在现世,则无聊生者不生,即使厌见者不见,为人为己,也还都不错。
我静听着窗外二当她初到的时候,四叔虽然照例皱过眉,但鉴于向来雇用女工之难,也就并不大反对,只是暗暗告诫四婶说,这种人虽然似乎很可怜,但是败坏风俗的,用她帮忙还可以,祭祀的时候可用不着她沾手,一切饭菜,只好自己做,否则,不干不净,祖宗是不吃的。
三“祥林嫂,你实在不合算。
”柳妈诡秘的说,“再一强,或者索性撞一个死,就好了。
现在呢,你和你的第二个男人过活不到两年,倒落了一件大罪名。
你想,你将来到阴司去,那两个死鬼的男人还要争,你给了谁好呢?阎罗大王只好把你锯开来,分给他们。
我想,这真是……”她脸上就显出恐怖的神色来,这是在山村里所未曾知道的。
“我想,你不如及早抵当。
你到土地庙里去捐一条门槛,当作你的替身,给千人踏,万人跨,赎了这一世的罪名,免得死了去受苦。
”(节选自鲁迅《祝福》)12.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无聊:________13.请概括选文二中的四叔的形象。
14.赏析第文中划线的句子(1)反而渐渐的舒畅起来。
________(2)两眼上便都围着大黑圆。
________12.无聊:没有依靠。
13.道貌岸然的封建礼教的维护者。
14.运用反语,表明对封建礼教笼罩下的黑暗现实的愤激和无奈。
运用外貌(细节)描写,突出柳妈所说的礼教思想对祥林嫂打击之大与伤害之深。
《祝福》阅读答案祝福阅读答案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她脸上就显出恐怖的神色来,这是在山村里所未曾知道的。
“我想,你不如及早抵当。
你到土地庙里去捐一条门槛,当作你的替身,给千人踏,万人跨,赎了这一世的罪名,免得死了去受苦。
” 她当时并不回答什么话,但大约非常苦闷了,第二天早上起来的时候,两眼上便都围着大黑圈。
早饭之后,她便到镇的西头的土地庙里去求捐门槛,庙祝起初执意不允许,直到她急得流泪,才勉强答应了。
价目是大钱十二千。
她久已不和人们交口,因为阿毛的故事是早被大家厌弃了的;但自从和柳妈谈了天,似乎又即传扬开去,许多人都发生了新趣味,又来逗她说话了。
至于题目,那自然是换了一个新样,专在她额上的伤疤。
“祥林嫂,我问你:你那时怎么竟肯了?”一个说。
“唉,可惜,白撞了这-下。
”一个看着她的疤,应和道。
她大约从他们的笑容和声调上,也知道是在嘲笑她,所以总是瞪着眼睛,不说一句话,后来连头也不回了。
她整日紧闭了嘴唇,头上带着大家以为耻辱的记号的那伤痕,默默的跑街,扫地,洗莱,淘米。
快够一年,她才从四婶手里支取了历来积存的工钱,换算了十二元鹰洋,请假到镇的西头去。
但不到一顿饭时候,她便回来,神气很舒畅,眼光也分外有神,高兴似的对四婶说,自己已经在土地庙捐了门槛了。
冬至的祭祖时节,她做得更出力,看四婶装好祭品,和阿牛将桌子抬到堂屋中央,她便坦然的去拿酒杯和筷子。
“你放着罢,祥林嫂!”四婶慌忙大声说。
她像是受了炮烙似的缩手,脸色同时变作灰黑,也不再去取烛台,只是失神的站着。
直到四叔上香的时候,教她走开,她才走开。
这一回她的变化非常大,第二天,不但眼睛窈陷下去,连精神也更不济了。
而且很胆怯,不独怕暗夜,怕黑影,即使看见人,虽是自己的主人,也总惴惴的,有如在白天出穴游行的小鼠,否则呆坐着,直是一个木偶人。
不半年,头发也花白起来了,记性尤其坏,甚而至于常常忘却了去掏米。
“祥林嫂怎么这样了?倒不如那时不留她。
”四婶有时当面就这样说,似乎是警告她。
7 祝福(时间:45分钟满分:60分)积累与运用1.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 )(3分) A.悚.然(sǒnɡ)负疚.(jiù)窈.陷(yōu)祭祀.(sì)B.新正.(zhènɡ) 倔强.(jiànɡ) 炮烙.(luò) 蹒.跚(pán)C.草窠.(kē) 歆.享(xīn) 荸荠.(qí) 银镯.(zhuó)D.踝.骨(luǒ) 谬.种(miù) 朱拓.(tà) 门槛.(kǎn)解析A.“窈” yǎo;B. “正” zhēnɡ;D.“踝” huái。
答案 C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3分)A.寻死觅活宽宏大量磨拳擦掌少不更事B.百无聊赖瘦削不堪芒刺在背沸反盈天C.咀嚼赏鉴清敦鱼翅阴谋鬼计价廉物美D.相形见拙原形毕露毫不介意间或一轮解析A.“磨”应为“摩”;C.“敦”应为“炖”,“鬼”应为“诡”;D.“拙”应为“绌”。
答案B3.选出对加点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 )(3分) A.寒暄.(太阳的温暖) 形骸.(身体) 收敛.(收拢聚集)B.蹙.缩(紧迫) 间.或一轮(偶尔) 歆享..(喜爱、羡慕)C.沸反盈.天(满) 窈.陷(幽远) 安逸.(安闲)D.鄙薄..(轻蔑) 折.罪(抵作) 素.不相识(向来)解析B.歆享:这里指神享用祭品。
答案 B4.填入横线处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她仍然头上扎着白头绳,________,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
①顺着眼②乌裙③月白背心④脸色青黄⑤眼角上带些泪痕⑥蓝夹袄⑦只是两颊上已经消失了血色A.⑥③②①⑤④⑦ B.⑥⑤④⑦②③①C.②⑥③④⑦①⑤ D.②③⑥①④⑦⑤解析注意描写的顺序和归类。
答案 C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全美航空公司一架A320客机15日15时26分从纽约长岛起飞,5分钟后出现引擎故障,怀疑原因是由飞鸟卷入客机两侧引擎所致。
语文阅读《祝福》的习题及答案语文阅读《祝福》的习题及答案炸果子的这个女人有点儿瘸。
她没有丈夫,丈夫三年前出车祸死了。
她有一个女孩,七岁,今年上了小学。
她原是一家阀门厂的工人,后来工厂放假,她就摆摊炸果子。
一张桌,几把椅子,一张案板,十斤面。
她和面很有规律,一天十斤面。
用刀把面划开,用啤酒瓶子滚滚压压,再用刀切成小长条,两条一拉一捏,放进油锅里用大筷子翻动几下,眼见着果子就黄黄地酥酥地膨起来。
“浆子、果子、豆腐脑儿哎——”她喊一声,尾音拖得长长的。
她知道,她喊过一声之后,她的第一个顾客就该到了。
果然,朦胧中那个终年一身蓝衣裤的哑男人拖着扫帚走过来了。
哑男人是市保洁大队红卫中队的工人,负责扫这条街。
他四十几岁的年纪,没家没业,白天扫街,晚上回中队打更,无烟酒嗜好,爱吹口琴,却不识谱,死记硬背了两支歌,一支《洪湖赤卫队》,一支《铁道游击队》。
心情好就吹“赤卫队”,心情郁闷就吹“游击队”,他的口琴和他形影不离。
他到女人的摊上吃早点,一碗豆腐脑儿,三根果子,最后喝一碗豆浆。
女人说:“你很会生活。
”他抬头笑笑,从口袋里掏出半截白毛巾在嘴上擦了又擦。
他是一个干净人,一条毛巾截成两半,两半毛巾像两个爱脸面的女孩子,一个赛一个白。
他自己洗衣服,那套不下身的衣服已经由蓝变白,领口袖头都起了毛边。
同事都逗他:“搞套西服穿上,攒那些钱干啥?”他把六个衣袋都从里往外翻出来,意思是说他没有钱。
同事就佯装去解他的铺盖卷。
他竖竖眼睛,有力地伸出四个手指头。
四大碰不得,东北有四大碰不得,其中之一就有光棍儿汉的行李。
见他脸红脖子粗的样子,同事们开心地散了。
他的那些同事,都是些半大岁数的老娘儿们,平日泼辣惯了。
她们和他在一起,还多了一些女人的爱护和体贴。
“一个光棍儿不易呀。
”她们总这么说。
家里有好吃的,就多带出一口。
他的嘴上并不亏。
大家说:“给哑巴介绍个对象。
”他听了,就嘿嘿地笑。
他总去那摊上吃早点,认识了女人的孩子。
孩子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金铃。
(一)阅读下面这个语段,完成下列小题。
这是鲁镇年终的大典,致敬尽礼,迎接福神,拜求来年一年中的好运气的。
杀鸡,宰鹅,买猪肉,用心细细的洗,女人的臂膊都在水里浸得通红,有的还带着绞丝银镯子。
煮熟之后,横七竖八的插些筷子在这类东西上,可就称为“福礼”了,五更天陈列起来,并且点上香烛,恭请福神们来享用,拜的却只限于男人,拜完自然仍然是放爆竹。
年年如此,家家如此,——只要买得起福礼和爆竹之类的——今年自然也如此。
天色愈阴暗了,下午竟下起雪来,雪花大的有梅花那么大,满天飞舞,夹着烟霭和忙碌的气色,将鲁镇乱成一团糟。
我回到四叔的书房里时,瓦楞上已经雪白,房里也映得较光明,极分明的显出壁上挂着的朱拓的大“寿”字,陈抟老祖写的,一边的对联已经脱落,松松的卷了放在长桌上,一边的还在,道是“事理通达心气和平”。
我又无聊赖的到窗下的案头去一翻,只见一堆似乎未必完全的《康熙字典》,一部《近思录集注》和一部《四书衬》。
无论如何、我明天决计要走了。
况且,一直到昨天遇见祥林嫂的事,也就使我不能安住。
那是下午,我到镇的东头访过一个朋友,走出来,就在河边遇见她;而且见她瞪着的眼睛的视线,就知道明明是向我走来的。
我这回在鲁镇所见的人们中,改变之大,可以说无过于她的了:五年前的花白的头发,即今已经全白,全不像四十上下的人;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
她一手提着竹篮。
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
(节选自《祝福》)
7. 选文第一段中连用三个“如此”,其含义是什么?
8. 从对祥林嫂的描写中,作者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起到了什么表达效果?
9. 有人说作者在设置人物的时候,“四叔”是“有‘四书’之名,亦有‘反四书’之实”,结合语段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
7. 含义是:强调鲁镇环境的闭塞、守旧,点明了封建迷信在农村的流毒之久,影响之深;封建礼教、封建等级观念十分严重。
8. 运用了肖像描写、神态描写以及细节描写。
效果:表明祥林嫂已到了流落街头,沦为乞丐的地步了。
暗示她在无数次的严重打击和折磨下,已陷入极度悲哀之中,失去了对生活的希望,精神已完全麻木了。
9. 我认为“四叔”是“有‘四书’之名,亦有‘反四书’之实”。
他其实是一个道貌岸然的伪君子。
他表面上信奉孔孟之道,受理学影响很深,实际上在对待祥林嫂的问题上冷酷无情,最后剥夺了她劳动和生存的权力,迫使祥林嫂走上绝路。
总之,“四叔”是一个地主阶级知识分子,却又守旧、反动、冷酷、自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