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交通新技术3-1
- 格式:pptx
- 大小:2.29 MB
- 文档页数:10
西南交通大学智慧树知到“交通运输”《城市轨道交通新技术》网课测试题答案(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第1卷一.综合考核(共10题)1.开发AIP主要解决的是()。
A.通信网络的AIPB.车辆的AIPC.装置的AIPD.现场设备的AIP2.工业控制网络经常采用的通信模式有三种。
()A.正确B.错误3.MTBF值的计算方法,目前最通用的权威性标准是MIL-HDBK-217F、GJB/Z299B和Bellcore,分别用于军工产品和民用产品。
()A.正确B.错误4.地铁和轻轨的自动化系统的主要功能是通过(),利用数字通信信号,监控管理车辆运行,电力运行、机车设备运行的。
A.通信网络B.车辆段C.继电器D.牵引供电系统5.控制系统集成商是一个独立的(),它主要为工业控制系统、制造系统和工厂自动化的销售、设计、实施、安装、试车和技术支持做应用知识服务和技术专家支持。
A.集成工程组织B.增值工程组织C.商业工程组织D.公益工程组织6.工厂测试的内容的先后顺序是协议顺序、点对点测试、集成测试。
()A.正确B.错误7.信息共享平台的要求是()。
A.信息平台是高可靠性系统B.信息平台是开放系统C.信息平台具有良好的扩展性D.使用全数字信息8.系统联动分为全自动、半自动和()联动三种。
A.紧急B.正常C.手动D.信号9.计算机工业自动化系统主要有()。
A.中心控制系统B.SCADA系统C.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及由PLC组成的工业自动化系统D.DCS分散型控制系统10.城市轨道交通自动化系统是一个多专业关联的大型监控系统。
()A.正确B.错误第1卷参考答案一.综合考核1.参考答案:ACD2.参考答案:A3.参考答案:A4.参考答案:A5.参考答案:B6.参考答案:A7.参考答案:ABCD8.参考答案:C9.参考答案:BCD10.参考答案:A。
工程技术115城市轨道交通施工新技术林海峰(廊坊市城乡规划设计院,河北 廊坊 065000)摘要:随着国家改革开放步伐的不断加快,社会经济得以实现跨越式的发展,而社会经济的跨越式发展所带来的直观影响就是国人衣食住行的改变,当下,这些国民生活最重要的保障与新中国成立之初相比,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越来越多的城市进行了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而城市轨道交通也以其独特的便捷性受到越来越多国人的喜爱,成为出行的第一选择,本文基于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意义,对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进程进行深层次的剖析和全方位的阐述,力求能为城市轨道交通施工的新技术进行普及,从而便于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能够得到进一步的推进。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施工新技术;发展进程和重要意义城市轨道交通,顾名思义,就是城市采用轨道结构进行承重和导向的车辆运输系统,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必须遵守城市交通的总体规划要求,设立专用的全封闭或半封闭的轨道线路,以列车或其他形式,运送具有规模量旅客的公共交通出行方式,根据定义可以得知,城市轨道交通具有便捷性、专用性和客流量大的特性,而这些特性决定了城市轨道交通的施工技术必须时刻充分考虑城市居民的出行需要,及时调整建设施工的工艺,不断提升建设工程的质量标准,如此,才是城市轨道交通施工技术发展的新方向[1]。
回望新中国成立之初的时期,是一个物资条件极其匮乏的积贫羸弱年代,那时的国人受限于经济条件的客观因素,对于出行并没有太高的要求,普通群众的出行大多采用步行、牲畜拉车、自行车等方式,小汽车、火车、飞机那是只有少数人才能选择的出行工具,是普通人可望而不可及的,而当时,受限于国家工业基础薄弱的现实原因,公共交通工具的大量制造更是属于“天方夜谭”式的幻想,国人的温饱问题都不能得到有效保证,又何谈出行的奢望;后来,随着国家的不断进步,工业基础得到有效的恢复和发展,新中国逐步有能力自主制造第一辆公共汽车、第一架民用客机、第一艘客运轮船,随着这些公共交通的自主制造,国人的出行方式出现第一次重大的变革;而在改革开放以后国人的出行方式出现第二次重大的变革,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社会经济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小型汽车也随着国人财富的增长走进了千家万户,公共交通也不再成为国人出行的第一选择。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中的新技术应用与挑战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日益严重,城市轨道交通作为一种高效、便捷、大运量的公共交通方式,在缓解城市交通压力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为了提高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质量和运营效率,新技术不断涌现并得到应用,但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挑战。
一、新技术的应用1、自动化驾驶技术自动化驾驶技术是城市轨道交通领域的一项重要创新。
通过先进的传感器、通信技术和计算机算法,列车能够实现自动驾驶、自动调度和自动故障诊断。
这不仅提高了列车运行的安全性和准确性,还减少了人为操作失误,提升了运营效率。
例如,一些城市的地铁线路已经开始采用无人驾驶技术,列车在没有司机的情况下能够平稳运行,为乘客提供更加舒适的出行体验。
2、智能监控与安防系统借助高清摄像头、智能分析软件和物联网技术,城市轨道交通的监控与安防系统实现了智能化升级。
这些系统能够实时监测车站和列车内的人员流动、行为异常和设备状态,及时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并发出警报。
同时,人脸识别技术的应用也提高了安检的效率和准确性,为乘客的出行安全提供了更有力的保障。
3、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在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设计和施工阶段,BIM 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通过创建三维数字模型,整合了工程项目的各种信息,包括建筑结构、设备布置、施工进度等。
这使得设计人员能够更加直观地进行方案优化,施工人员能够提前了解施工难点和要点,从而减少施工中的变更和返工,提高工程质量和进度。
4、绿色能源技术为了减少城市轨道交通对环境的影响,绿色能源技术逐渐得到应用。
例如,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可以为车站和车辆提供部分电力,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储能技术的发展也使得列车在制动过程中产生的能量能够得到回收和再利用,降低了能源消耗。
二、新技术带来的挑战1、技术复杂性和高成本新技术的应用往往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和技术研发。
例如,自动化驾驶技术需要先进的传感器和通信设备,以及复杂的软件系统,这导致了项目建设成本的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