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法律文书概述
- 格式:pptx
- 大小:189.31 KB
- 文档页数:39
现代远程教育《法律文书》课程学习指导书作者:高辉2008 年 10 月第一章法律文书概述一、章节学习目标1、理解法律文书的含义与性质,法律文书的作用。
2、熟练掌握法律文书的概念、特点以及法律文书的分类。
3、能运用本章所学知识对实践中一些常用的法律文书进行分析,包括其特点、作用、类别。
二、章节重点、要点重点:法律文书的概念,法律文书的性质,法律文书的特点,法律文书的分类。
要点:第一节法律文书的概念与性质一、法律文书的概念,包括广义与狭义(制作主体适用范围法律效力或者意义)。
二、法律文书的性质:法律属性与写作属性。
第二节法律文书的特点一、法律性二、规范性(格式统一、要素齐全、用语程式化)三、强制性第三节法律文书的作用一、法律文书是实施法律的载体二、法律文书如实反映诉讼活动和非诉讼活动的全过程三、法律文书是扩大法制宣传的重要教材四、法律文书是考察法律工作者政治业务素质的重要尺度第四节法律文书的分类一、按制作的繁简、难易程度分类(表格类、填空类、叙议类)二、按性质和用途分类(诉讼文书和非诉讼文书)三、按制作和使用的主体分类三、章节练习1、名词解释:法律文书。
2、法律文书具有什么特征?3、简述法律文书的作用。
4、法律文书的种类有哪些?5、怎样理解法律文书的规范性?6、论述:法律文书的法律属性与写作属性的关系。
第二章法律文书的历史沿革一、章节学习目标1、理解法律文书产生的基本条件。
2、熟练掌握我国法律文书在不同历史时期发展的基本特点。
3、能运用本章所学知识分析我国现行法律文书的特点、成因及其发展方向。
二、章节重点、要点重点:不同时期法律文书的特点。
要点:第一节概述法律文书产生的条件:比较完整的文字体系和比较健全的司法体系第二节唐宋以前的法律文书第三节明清时期的法律文书第四节新中国成立以前的法律文书第五节新中国的法律文书三、章节练习1、法律文书产生的基本条件是什么?2、我国唐朝、宋朝、明清时期判词的特点分别是什么?3、结合我国法律文书的发展历史,谈一谈你对我国法律文书现状的了解。
法律文书范文1学习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掌握法律文书的概念、特点、作用;掌握起诉状、上诉状、申诉状、答辩状、反诉状的概念、文种之间的区别、写作格式和写作要求。
重点掌握:起诉状、上诉状、申诉状、答辩状、反诉状的写作。
一、重、难点内容提示(一)法律文书概述1.法律文书的概念、特点法律文书是指公民、法人、国家机关及其它组织在处理各种法律事务中,为实现法律赋予的权利和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而依法制作的、具有法律效力和法律意义的一系列文书的总称。
法律文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上的法律文书,泛指一切法律上有效的文件、文书。
狭义的法律文书,指公安部门、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所使用的司法文书和当事人在诉讼活动中所使用的诉讼状。
法律文书的特点:(1)适用法律的严肃性适用法律的严肃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法律文书的制作,必须严格依法办事,事实必须真实、清楚,证据必须确凿、充分,论证必须严密、理由充足,结论必须正确、符合法律要求,语言必须严谨、明确,切忌模棱两可、含糊其辞。
另一方面法律文书的制作,必须严格依照法定程序进行。
程序法是确保各种实体法得以贯彻实施的保障,也是确保法律文书具有法律效力和法律意义的必要条件。
(2)事实认定的客观性认定事实的客观性包括下面三个方面:第一、准确地揭示案件的本来面貌;第二、全面阐述案件的各个侧面;第三、准确表达案件关键部分的事实。
(3)生效执行的权威性法律文书由法律保证其生效执行的权威性,这种权威性具体表现在法律文书制作的合法性、执行的强制性和解释的单一性三个方面:第一、制作法律文书的主体必须具有相应的合法资格;第二、法律是依靠国家的强制力保证实施的,法律文书的许多文种都具有法律强制执行的效力,以此来保证法律实施的权威性;第三、法律文书的解释必须是单一性的,不能有任何词语的歧义和模棱两可的提法。
(4)体裁格式的规范性法律文书在长期的法律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了相对稳定的体裁和格式,依照法律的规定,按照一定的格式,把特定的内容和项目简明扼要、条清理晰地表达出来,不仅是形式上的需要,便于制作、查阅、管理和执行,而且还是法律文书管理的规范化和科学化的需要,唯有规范的法律文书,才能保证其完整、准确和有效。
法律文书规范第一章总论第一节法律文书概述一、法律文书概念广义的法律文书是指一切涉及法律内容的文书,它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范性法律文件,具体指各种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及规章等;二是不具有普遍约束力的非规范性法律文件即狭义的法律文书,是指国家司法机关、律师及律师事务所、仲裁机关、公证机关和案件当事人依法制作的处理种类诉讼案件以及非诉讼案件的具有法律效力或法律意义的非规范性文件的总称。
本文所称法律文书是指狭义的法律文书。
二、法律文书类别(1)依制作主体可分为公安机关的刑事法律文书、人民法院的诉讼文书、人民检察院的检察文书、公证机关的公证文书、仲裁机构的仲裁文书和律师实务文书。
(2)依写作和表达方式的不同,可分为文字叙述式文书、填空式文书、表格式文书和笔录式文书。
(3)依文种的不同可分为报告类文书、通知文书、判决类文书、裁定类文书、决定类文书。
(4)从文书体例上划分大致可分为信函式、致送式、宣告式、表格式和实录式。
三、特点:1(1)制作的合法性,各类法律文书都必须依法制作,这是前提。
(2)形式的程式性,法律文书格式化的特点十分明显和突出,它的程式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为:①结构固定化②用语成文化。
(3)内容的法定性,各种法律文书的写作内容都是由法律规定的具有法定性。
(4)语言的准确性,法律文书对语言运用有很高的要求,这是因为文书往往涉及国家、集体、个人利益,具有现实的法律意义,因此,语言运用必须高度精确。
(5)使用的实效性,法律文书的制作都是为解决法律问题而制作的,因此必须讲究实效,换句话也就是为达到预期目标而制作。
四、作用(1)具体实施法律的重要手段。
(2)进行法制宣传的生动教材。
(3)有关法律活动的真实反映。
(4)考核法律干部的重要尺度。
五、写作基本要求(1)遵循格式、写全事项(2)主旨鲜明、阐述精当(3)叙事清楚、材料真实(4)依法说理、折服有力六、叙述事实语言应用的要求1、表意精确、解释单一2法律文书一部分是体现和贯彻国家法律的文字形式,另一部分是当事人向国家司法机关提出的诉讼请求或某项法律上请求义务的文书,因而它的文字必须做到表意精确、解释单一,以避免在理解和执行中发生歧义。
法律文书考试资料整理《法律应用文写作》复习资料整理第一章法律文书基础理论一、法律文书的定义法律文书是参与法律活动的主体--国家机关、法人、公民在处理各项法律事务中,为实现其法定的权利或履行法定的义务而制作的具有法律效力或者法律意义的文书。
理解:1.制作主体:法律活动的主体2.适用范围:处理各种法律事务,包括诉讼案件和非诉讼案件3.文书内容:法律行为和有关实体、程序问题4.制作依据:实体:处理;要素程序:阶段;文种;手续5.效力特征:法律效力或法律意义二、法律文书的属性和特征(一)属性1.法律属性(实质和灵魂)2、写作属性(指导)(二)特征1.内容的法律性:实施法律的工具。
依法著文、以文过法。
2.客观性:事实、证据、理由要真实、全面3.体式的规范性:格式规范要素完备用语规范4.实施的强制性:法律效力和法律意义三、法律文书的作用(一)执行法律的重要工具。
法律文书的根本作用,在于保障法律的具体实施。
(四)执法活动的完整记录(三)法制宣传的重要形式。
宣传作用、警戒作用和预防作用(二)维护合法权益的武器(五)考核干部的重要尺度四、法律文书的分类(一)整体分:专属性法律文书一般性法律文书(二)阶段:立案、侦查、起诉、审判、执行、非讼(公证、合同、法律意见书)(三)作用:卷面类、笔录类、证票类、强制措施类、裁判文书类等。
(四)制作方式:文字叙议类、填空表格类、笔录类。
五、法律文书的历史沿革最早的法律文书叫“书”、“鞫”1、秦汉及其以前:周,李悝《法经》六篇秦,《云梦秦简》,其中《封诊式》是我国最早的法律文书样式的汇编。
汉,董仲舒《春秋决狱》,所收判词是现存最早的拟判。
2、唐代:《白居易甲乙判》、《龙筋凤髓判》3、宋代:《明公书判清明集》4、明清:凌濛初、冯梦龙的《三言二拍》,后人结集为《古代奇案选》即凌濛初的《一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冯梦龙的《喻世名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补充:民国时期,沿袭清朝末年,“主文—事实—理由”,判案理由突出新中国,借鉴苏联,“事实—理由—主文”第四节法律文书的写作要求(写作规律)文章要素在法律文书中的应用(书P53)一、主旨:法律文书表达出来的主张、结论或态度特点和要求:1.准确 2.鲜明 3.集中(单一)二、材料:案件事实、证据和法律法规。
企业常用法律文书范本第一章:企业法律文书范本概述在企业运营中,经常需要使用各种法律文书来确保合规性、维护权益和处理纠纷。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企业法律文书范本,包括但不限于合同、通知函、投诉信和解除合同通知书等。
正确使用这些法律文书能够帮助企业有效管理风险,确保运营的顺利进行。
第二章:合同类文书范本1. 销售合同:该合同适用于企业与客户之间的商品或服务销售交易。
其中包括双方的基本信息、产品或服务的详细描述、价格、支付方式、交付条件、保修条款、违约责任等内容。
2. 劳动合同:用于规范企业与员工之间的劳动关系。
合同中应包括劳动双方的身份信息、职位、工资、工作时间、福利待遇、劳动条件、违约责任等条款。
3. 合作协议:适用于企业与其他机构或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
协议中应明确双方的权责、合作内容、分工、合作期限、利益分配、保密条款等。
4. 租赁合同:该合同适用于企业租赁办公场所、设备或车辆等。
合同中应包括双方的基本信息、租赁物的描述、租金、使用期限、维修责任、违约责任等。
第三章:通知函类文书范本1. 终止合同通知书:企业在特定情况下需要解除合同时,应向对方发出终止合同通知书。
通知书中应明确终止的原因、具体条款、解除日期以及违约责任等。
2. 采购通知函:当企业需要采购特定商品或服务时,可以向供应商发出采购通知函。
该函中应包含需求描述、数量、质量要求、价格、交付期限等具体事项。
3. 付款催款函:当企业应付款项逾期未支付时,可以向对方发出付款催款函。
该函应明确欠款金额、逾期时间、支付方式、违约责任等内容。
第四章:投诉信类文书范本1. 产品投诉信:当企业对所购买的产品出现质量问题时,可以向供应商发出产品投诉信。
该信函中应详细描述问题、要求解决方案及时限等。
2. 服务投诉信:当企业对所获得的服务不满意时,可以向服务提供方发出服务投诉信。
信函中应描述问题、期望的解决方式以及对后续服务的要求等。
第五章:解除合同通知书类文书范本1. 解除劳动合同通知书:企业在解雇员工或员工主动离职时,需要向对方发出解除劳动合同通知书。
常用法律文书写作教程目录前言第一编法律文书写作基础理论第一章法律文书的概念和特点第一节法律文书的概念第二节法律文书的特点第二章法律文书的作用和分类第一节法律文书的作用第二节法律文书的分类第三章制作法律文书的基本要求第一节法律文书主旨的正确性和鲜明性第二节法律文书材料的客观性和准确性第三节法律文书结构的统一性和灵活性第四节法律文书表达方式上的明确性和严谨性第五节法律文书的语言第二编律师实务文书第一章概念和分类第一节概念第二节律师实务文书的分类第二章法庭发言第一节辩护词第二节代理词第三章诉讼类文书第一节起诉状第二节上诉状第三节答辩状第四节反诉状第五节刑事、行政申诉书和民事再审申请书第六节申请书第四章非诉讼类法律文书第一节公司业务常用法律文书第二节公司知识产权业务常用法律文书第三节公司涉外业务常用法律文书第四节企业及公民常用合同书第三编公检法三机关的主要法律文书第一章公安机关的主要法律文书第一节提请批准逮捕书第二节起诉意见书第二章人民检察院的主要法律文书第一节批准逮捕决定书、逮捕决定书、不批准逮捕决定书和不予批准逮捕决定书第二节起诉书第三节不起诉决定书第四节刑事抗诉书第五节民事、行政抗诉书第三章人民法院的主要法律文书第一节第一审刑事有罪判决书第二节第二审刑事判决书第三节第一审民事判决书第四节第二审民事判决书第五节第一审行政判决书第六节第二审行政判决书主要参考书目第一编法律文书写作基础理论第一章法律文书的概念和特点第一节法律文书的概念法律文书与司法文书、诉讼文书的概念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在这三个概念中,法律文书的概念最大。
法律文书是指由具体的机关或组织(包括公安机关、检察机关、人民法院、司法行政机关、公证机构、仲裁组织等)制作及案件当事人、律师自书或代书的有针对性的具有法律效力或法律意义的公文。
法律效力是指在法律上生效;法律意义则是指虽不直接发生法律效力,但对法律的执行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如:各种笔录,在诉讼活动中起到证据的作用;起诉状,是起诉程序上的要求。
法律文书写作教程黑高等学历继续教育课程教案课程名称:法律文书写作教师:所属系所:适用专业:法学专业学历层次:函授本科继续教育学院制教学进度计划学时教学容备注2法律文书概论22公安机关的主要法律文书22人民检察院的主要法律文书22人民法院的主要法律文书22国家赔偿文书22监狱的主要法律文书22笔录24诉状及其他文书42仲裁文书、公证文书2授课题目:第一章法律文书概论课时安排2学时课序第1次课教学目的及要求:从总体上了解法律文书的性质、概念、特点、学习的基本容和围。
从宏观上了解并掌握法律文书共同的写作基本要求,为今后学习各种法律文书的具体写作知识和要领打下基础。
教学容及重点、难点:主要容:法律文书的概念、类别、法律文书的沿革、法律文书的主要特点、法律文书的作用、法律文书写作的基本要求教学重点和难点:法律文书的特点,法律文书写作的基本要求。
教学过程设计教学方法第一节法律文书概述一、法律文书的概念、类别二、法律文书的沿革三、法律文书的主要特点四、法律文书的作用第二节法律文书的写作要素与基本要求一、法律文书的主旨与写作要求二、法律文书的材料与写作要求三、法律文书的结构与写作要求四、法律文书的表达方式与写作要求五、法律文书的语言写作要求讲授法、讨论法、案例法讨论、作业和思考:1、法律文书写作的基本要求。
2、法律文书的特点。
授课题目:第二章公安机关的主要法律文书课时安排2学时课序第2次课教学目的及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全面了解公安机关侦查文书的容,理解并掌握侦查文书中常用的法律文书的概念、功用和写作方法,并能达到结合司法实践,实际会写的要求。
教学容及重点、难点:主要容:立案、破案文书、强制措施文书、延长羁押期限文书、侦查终结文书、补充侦查、复议复核文书。
教学重点和难点:立案报告书,呈请拘留报告书,提请批准逮捕书,通缉令,起诉意见书,提请复核意见书。
教学过程设计教学方法第一节公安机关的法律文书概述一、侦查文书的概念、功用二、侦查文书的分类三、侦查文书写作的基本要求第二节立案、破案文书一、受理刑事案件登记表二、刑事案件立案报告书三、刑事案件破案报告书第三节强制措施文书一、呈请拘传报告书和拘传证二、取保候审决定书和保证书三、监视居住决定书和委托书四、呈请拘留报告书和拘留证五、提请批准逮捕书和逮捕证六、通缉令第四节延长羁押期限文书一、呈请延长拘留期限报告书二、提请批准延长侦查羁押期限意见书三、呈请批准重新计算侦查羁押期限报告书第五节侦查终结文书一、起诉意见书二、撤销案件通知书第六节补充侦查、复议复核文书讲授法、讨论法、案例法讨论、作业和思考:1、立案报告书功能、结构、写作容和方法。
法律文书教案篇一:《法律文书》电子教案《法律文书》电子教案第一章法律文书概述一、法律文书的概念、特点和作用(一)概念法律文书是指司法机关或法律授权的专门组织、当事人及诉讼参与人在处理各类诉讼和非诉讼法律事务时依照法定程序制作的具有法律效力或法律意义的文书的总称。
如何理解?对这一概念,我们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1、法律文书的制作主体。
根据一概念,法律文书的制作主体包括:(1)司法机关。
包括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检察院、法院、监狱及未成年人管教所等拥有国家司法权的机关。
(2)法律授权的专门组织。
一般是指律师事务所、公证处、仲裁委员会等专门组织。
这类组织虽然不是司法机关,但其业务主要涉及到与法律有关的内容。
(3)当事人。
当事人是指与具体案件(包括诉讼案件和非诉讼案件)有直接利害关系的人,包括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
当事人在进行具体的诉讼或非诉讼案件时,必然会有一些意思表示需要以书面形式向有关部门表达,这种书面的内容,应该按法律文书的要求书写。
(4)诉讼参与人。
诉讼参与人是指依法参加到诉讼活动或非诉讼活动中,但与所参与的诉讼活动或非诉讼活动没有直接的利害关系的人。
如证人、鉴定人、翻译人、代理人等。
2、法律文书的适用范围。
法律文书的适用范围包括各类诉讼或非诉讼法律事务。
如刑事、民事、行政诉讼案件和公证、仲裁、调解及工商、税务等各类登记事项等非诉讼事务所涉及的内容。
3、法律文书的制作依据。
法律文书作为一种实用文书,其制作必须符合法律规定,不得随心所欲,任意制作。
法律文书制作所必须遵循的法律既包括实体法,也包括程序法;既包括法律,也包括法规规章,相关部门有关制作法律文书的格式要求也是法律文书的制作依据。
4、法律文书的法律后果。
法律文书不同于其他文书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法律文书具有法律效力或法律意义,国家以强制力来保障司法机关所制作的法律文书的执行。
其他主体所制作的法律文书虽没有国家强制力作为后盾,但一般都会对具体法律事务产生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