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式细胞基本知识
- 格式:doc
- 大小:24.28 KB
- 文档页数:7
流式细胞术的基本原理流式细胞术是一种广泛使用的细胞分析技术,可以用于分离、鉴定和计数单个细胞,同时可以对细胞的形态、大小、表面分子、细胞器和细胞活性等方面进行分析。
这项技术已经成为生物医学研究和临床诊断的重要工具之一。
流式细胞术的基本原理是将细胞悬浮液通过一根细长的玻璃管,使细胞单个地通过一束激光束,利用光学和电子学技术分析细胞的特性。
这个过程可以分为样本制备、细胞计数和细胞分析三个步骤。
样本制备在进行流式细胞术之前,需要对样品进行一系列的处理,以便得到单个、均匀分布的细胞悬浮液。
样品处理的方法包括细胞分离、细胞培养和细胞染色等。
通常使用的染色剂有荧光素、荧光素同工异构体、荧光素酯和荧光素类核酸探针等。
这些染色剂能够与细胞特定的分子结合,从而标记细胞并使其在流式细胞术中被检测到。
细胞计数细胞计数是流式细胞术的重要步骤之一。
在流式细胞术中,使用一种称为细胞计数器的设备,可以精确地计算细胞的数量。
细胞计数器通常由一个光源、一个流式细胞术仪和一个计算机组成。
在进行细胞计数时,将细胞悬浮液置于流式细胞术仪中,通过一束激光束照射细胞,从而产生荧光信号。
计算机会根据荧光信号的数量和强度来确定细胞的数量。
细胞分析在细胞计数后,可以对细胞进行分析。
流式细胞术中常用的分析方法包括细胞分类、细胞分选和细胞表面分析等。
细胞分类是将细胞根据其形态、大小和荧光特性分为不同的亚群。
细胞分选是将目标细胞从混合的细胞群中分离出来。
细胞表面分析是通过标记细胞表面分子,然后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这些标记物,以确定细胞的特殊表面分子。
总结流式细胞术作为一种高效的细胞分析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研究和临床诊断。
其基本原理是利用激光束对单个细胞进行分析,以确定细胞的特殊特性。
在进行流式细胞术前需要进行样品制备和细胞计数,然后可以对细胞进行分类、分选和表面分析等分析方法。
流式细胞术的应用范围广泛,可以用于癌症诊断、药物筛选和免疫学研究等领域。
流式细胞法原理
流式细胞法原理介绍如下:
流式细胞法是一种生物学技术,用于对悬浮于流体中的微小颗粒进行计数和分选。
这种技术可以用来对流过光学或电子检测器的一个个细胞进行连续的多种参数分析。
流式细胞法的工作原理是在细胞分子水平上,通过单克隆抗体对单个细胞或其他生物粒子进行多参数、快速的定量分析。
这种方法利用标记有荧光染料的特异性单克隆抗体对细胞表面的抗原进行染色,使每个细胞都带有特定的荧光信号。
这些荧光信号可以反映出细胞的各种特性,如细胞表面抗原的表达量、细胞大小、颗粒度等。
通过高速流动的液流系统,这些细胞被逐一送入检测区域,被光电倍增管等检测器检测到。
根据这些参数,可以将不同性质的细胞分离开,以获得供生物学和医学研究用的纯细胞群体。
此外,流式细胞仪通常以激光作为发光源。
经过聚焦整形后的光束,垂直照射在样品流上,被荧光染色的细胞在激光束的照射下,产生散射光和激发荧光。
这两种信号同时被前向光电二极管和90°方向的光电倍增管接收。
通过对这些信号的测量和分析,可以获取细胞的多种参数,进而对细胞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总的来说,流式细胞法是一种高效、快速、准确的生物学技术,广泛应用于免疫学、肿瘤学、血液学、药理学等领域的研究和临床诊断。
流式细胞技术原理
流式细胞技术是一种高效的细胞分析方法,它可以对单个细胞进行快速、准确的分析。
该技术主要基于细胞在流动状态下通过激光束时所
产生的散射和荧光信号,通过对这些信号的测量和分析,可以获得有
关细胞形态、大小、表面标记物、内部结构和功能等方面的信息。
流式细胞技术基本原理如下:
1. 细胞样品制备:将待检测的细胞样品进行处理,如离心、洗涤等操作,使其达到单个细胞状态,并加入荧光染料或抗体等标记物,以便
在流式仪中进行检测。
2. 细胞在流式仪中流动:将制备好的样品注入到流式仪中,在高速液
体流动中被逐个单独地通过激光束。
3. 激光束照射:当细胞通过激光束时,会发生散射和荧光现象。
散射
现象包括前向散射(FSC)和侧向散射(SSC),前者与细胞大小相关,后者与细胞复杂程度和内部结构相关。
荧光现象则是标记物受激发后
发出的荧光信号,可以用于检测细胞表面标记物或内部结构。
4. 信号检测:流式仪会收集细胞产生的散射和荧光信号,并将其转化
为电信号,通过光电倍增管等装置进行放大和转换。
同时,流式仪还
会记录细胞通过激光束的时间和位置信息。
5. 数据分析:通过对上述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分析,可以得到有关样品
中细胞数量、大小、形态、表面标记物、内部结构和功能等方面的信息。
这些数据可以用于研究细胞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等领域。
总之,流式细胞技术利用了细胞在流动状态下产生的散射和荧光信号,通过对这些信号的测量和分析,实现了对单个细胞的快速、准确分析。
该技术在生命科学研究中有着广泛应用,在临床诊断、药物筛选等方
面也有着重要作用。
流式细胞术基本原理与实用技术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是一种常用的细胞分析技术,它基于光学、电子和计算机技术,能够对单个细胞进行快速、准确的多参数分析。
本文将介绍流式细胞术的基本原理和实用技术。
一、基本原理流式细胞术的基本原理是利用细胞在液体中悬浮的特性,在流动状态下通过一个细胞计数器,同时对细胞进行多参数的检测和分析。
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细胞样品的制备:将待检测的细胞样品进行预处理,如离心、洗涤等,以获得单细胞悬浮液。
2. 细胞的进样:将细胞悬浮液通过微细管道进入流式细胞仪的流动系统中,形成单细胞的液体流。
3. 细胞的定位和聚焦:利用激光束对细胞进行定位和聚焦,使其逐个通过探测区域。
4. 细胞的激发和发射:通过激光束的照射,激发细胞中的荧光染料或标记物,使其发射特定波长的荧光信号。
5. 光信号的收集和处理:收集细胞发射的荧光信号,并经过光学系统进行分光、分束、分光和聚焦,最后通过光电倍增管或光电二极管转换为电信号。
6. 数据的获取和分析:将电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并通过计算机系统进行数据采集、存储和分析,得到细胞的各项参数及相关统计学分析。
二、实用技术1. 细胞标记技术:为了能够准确地检测和分析细胞的特定性质,常常需要对细胞进行特异性的染色或标记。
常用的标记方法包括荧光染料、抗体标记和基因表达标记等。
2. 多参数分析技术:流式细胞术可以同时检测多个参数,如细胞大小、形态、表面标记物的表达、细胞周期等。
通过合理选择和配置荧光染料和滤光片组合,可以实现多重标记和多参数分析。
3. 数据分析软件:流式细胞术产生的数据量庞大,需要借助计算机软件进行数据的分析和解读。
常用的数据分析软件有FlowJo、CellQuest、ModFit等,它们可以对细胞的分布、比例、相关性等进行统计学分析和图形展示。
4. 高通量流式技术:随着科学研究的深入和技术的发展,高通量流式技术逐渐兴起。
它通过提高仪器的样品处理速度和自动化程度,实现对大量样品的快速检测和分析,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研究和临床诊断。
流式细胞术简介一、流式细胞术发展简史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 FCM)是一种可以对细胞或亚细胞结构进行快速测量的新型分析技术和分选技术。
其特点是:①测量速度快,最快可在1秒钟内计测数万个细胞;②可进行多参数测量,可以对同一个细胞做有关物理、化学特性的多参数测量,并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③是一门综合性的高科技方法,它综合了激光技术、计算机技术、流体力学、细胞化学、图像技术等从多领域的知识和成果;④既是细胞分析技术,又是精确的分选技术。
概要说来,流式细胞术主要包括了样品的液流技术、细胞的分选和计数技术,以及数据的采集和分析技术等。
FCM目前发展的水平凝聚了半个世纪以来人们在这方面的心血和成果。
1934年,Moldavan1首次提出了使悬浮的单个血红细胞等流过玻璃毛细管,在亮视野下用显微镜进行计数,并用光电记录装置计测的设想,在此之前,人们还习惯于测量静止的细胞,因为要使单个细胞顺次流过狭窄管道容易造成较大的细胞和细胞团块的淤阻。
1953年Crosland -Taylor根据雷诺对牛顿流体在圆形管中流动规律的研究认识到:管中轴线流过的鞘液流速越快,载物通过的能力越强,并具有较强的流体动力聚集作用。
于是设计了一个流动室,使待分析的细胞悬浮液都集聚在圆管轴线附近流过,外层包围着鞘液;细胞悬浮液和鞘液都在作层液。
这就奠定了现代流式细胞术中的液流技术基础。
1956年,Coulter在多年研究的基础上利用Coulter效应生产了Coulter 计数器。
其基本原理是:使细胞通过一个小孔,只在细胞与悬浮的介质之间存在着导电性上的差异,便会影响小孔道的电阻特性,从而形成电脉冲信号,测量电脉冲的强度和个数则可获得有关细胞大小和数目方面的信息。
1967年Holm等设计了通过汞弧光灯激发荧光染色的细胞,再由光电检测设备计数的装置。
1973年Steinkamp设计了一种利用激光激发双色荧光色素标记的细胞,既能分析计数,又能进行细胞分选的装置。
流式细胞术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流式细胞术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将携带荧光标记物的细胞单个穿过一个经过纳米级微孔的流动细胞仪中,在仪器静止状态下,用激光束照射细胞,测量细胞散射光强度和荧光素(荧光标记物)发射光强度,并对荧光标记物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
流式细胞术有多个功能模块来实现这些原理,包括样本处理和采集、检测光源、光学系统、示波器、计算机控制和数据分析软件等。
应用方面,流式细胞术在免疫学、细胞生物学和药物研发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几个流式细胞术的应用举例:1.免疫细胞表型分析:可以通过流式细胞术对白细胞表面的特定抗体标记物进行检测和分析,了解免疫细胞的分布、组成和功能状态。
这种技术在临床用于诊断和监测疾病,例如血液肿瘤的分型和监测、感染和免疫疾病的诊断。
2.DNA细胞周期分析:流式细胞术可以通过染色体分析来检测细胞周期的不同阶段,并评估细胞的增殖和DNA损伤。
通过分析细胞周期,可以确定干细胞、肿瘤细胞和其他细胞类型的比例,从而研究生物学和疾病发展过程中的细胞生长和增殖。
3.细胞凋亡分析:流式细胞术可以用荧光标记物来检测和分析细胞凋亡(程序性细胞死亡)的过程。
凋亡是正常生理和病理过程中的重要事件,例如生长发育和肿瘤发生。
通过分析细胞表面和内部标记物的表达和活性变化,可以了解细胞凋亡的诱导和调控机制。
4.细胞分选和分离:流式细胞术可以通过荧光标记物和细胞大小、复杂性等参数来识别和分选特定类型的细胞。
这种细胞分选技术在基因表达、单细胞转录组学、干细胞研究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可以帮助研究者对细胞进行单个细胞水平的分析。
5.离子指示染料测定:通过使用与细胞膜融合的离子指示染料,流式细胞术可以测定细胞内离子浓度和动态变化。
例如,钙离子(Ca2+)作为重要的细胞信号分子,流式细胞术可以实时监测细胞内钙浓度的变化,并研究其与细胞功能和相应生理过程的关联。
总之,流式细胞术作为一种高通量、高灵敏度和多参数的细胞分析技术,在免疫学、细胞生物学和疾病研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仅可以提供定量的细胞信息,还可以为深入理解细胞生命活动和机制提供有效的实验手段。
基础知识考核试卷姓名:部门:分数:日期:一、不定项选择题(既有单项选择题,也有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1.CD4-FITC/CD8-PE/CD3-PerCP标记的CD3+、CD3+CD4+、CD3+CD8+细胞均为( A )A.T淋巴细胞B.单核细胞C.粒细胞D.B淋巴细胞2.QB细胞因子试剂的有效期为( D )A.8个月B.10个月C.12个月D.18个月3.BKM流式细胞仪特有的荧光素是( C )A、FITCB、PEC、ECDD、PE-Cy54.QB多因子检测试剂的检测方法为( A )A. 双抗体夹心法B.竞争法C.间接法5.QB多因子检测试剂推荐的样本类型是( B )A.血浆B.血清C.外周血D.骨髓血6. QB多因子检测试剂所用的微球大小有(CD )A.2μmB.3μmC.4μmD.5μm7. QB多因子检测试剂所用的微球的荧光强度共有(D )种A.6B.8C.10D.128.Th2分泌的代表性细胞因子为(B )A.IL-2B.IL-4C.IL-12D. INF-γ9.HIV病毒攻击的对象为(A )A.CD4细胞B.CD8细胞C.B细胞D. NK细胞10.某带通滤光片标识为BP 500/50,则其限定接收的波长范围为(B )A.450-550B.475-525C.400-600D. 450-50011.QBCD3/CD8/CD45/CD4淋巴亚群试剂适用于下列哪种流式细胞仪(ABD)A. CaliburB.CANTO IIC.FC500D.Navios12. 正常人细胞亚群CD3 +CD19 +CD16/CD56 =(A )A. 100±5%B. 100+5%C. 100-5%D. 100±3%13.下列的单克隆抗体属于QB拥有的为( B )A.UCHT1B.HIT3aC.MEM-57D.SK314.下列的荧光素属于QB自有的为( B )A.PE-Cy7B.QB500C.APCD.APC-Cy715.革兰氏阴性菌感染中可明显升高10倍以上的细胞因子包括(CD )A.IL-2B. IL-4C. IL-6D. IL-1016.下列CD4+T中主导细胞免疫反应的为( A )A.TH1B. TH2C. TH17D. Treg17.应用TS-SPOT.TB产品时,感染下列哪种环境分枝杆菌时有可能出现假阳性(ABCD )A. 堪萨斯分枝杆菌(M.kansasii)B. 戈登分枝杆菌(M.gordonae)C. 海分枝杆菌(M.marinum)D. 苏尔加分枝杆菌(M. szulgai)18. TS-SPOT.TB可否用于卡介苗接种人群的结核病检测( A )A. 可以B. 不可以C. 仅适用于儿童D. 仅适用于成人19. 下列公司的产品中基于ELISPOT方法学的有(CD )A. WT TB-IGRAB. KJ QuantiFERONC. NJ T-SPOT.TBD. TS TS-SPOT.TB20.TS-SPOT.TB出现阳性结果表明样本中存在针对结核分枝杆菌特异的效应T淋巴细胞。
流式细胞术基本原理与应用实验报告一、引言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对于细胞的研究是生命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流式细胞术是一种高效、快速、准确的细胞分析技术,可以对单个细胞进行分析和排序,广泛应用于生命科学、医学、生物工程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流式细胞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实验。
二、流式细胞术基本原理流式细胞术是一种基于细胞荧光标记的技术,其基本原理是将细胞悬浮液通过细胞分离器,使细胞单个通过激光束,激光束照射到细胞上,激发荧光标记物,荧光信号被收集并转化为电信号,通过计算机进行分析和排序。
流式细胞术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细胞分离器、激光器、荧光探测器和计算机。
细胞分离器通过压力和速度的调节,使细胞单个通过激光束。
激光器产生激光束,激光束照射到细胞上,激发荧光标记物。
荧光探测器收集荧光信号,并将其转化为电信号。
计算机对电信号进行分析和排序,得到细胞的荧光信号和数量信息。
三、流式细胞术应用实验1.细胞表面标记物检测细胞表面标记物是细胞表面的蛋白质、糖类等分子,可以用于细胞的鉴定和分类。
流式细胞术可以通过荧光标记物检测细胞表面标记物,从而对细胞进行分类和分析。
实验步骤:(1)制备细胞悬浮液。
(2)加入荧光标记物,使细胞表面标记物与荧光标记物结合。
(3)将细胞悬浮液通过流式细胞术仪器,收集荧光信号。
(4)通过计算机对荧光信号进行分析和排序,得到细胞表面标记物的信息。
2.细胞周期分析细胞周期是细胞从一个细胞分裂到下一个细胞分裂的过程,包括G1期、S期、G2期和M期。
流式细胞术可以通过荧光标记物检测细胞DNA含量,从而对细胞周期进行分析。
实验步骤:(1)制备细胞悬浮液。
(2)加入荧光标记物,使细胞DNA与荧光标记物结合。
(3)将细胞悬浮液通过流式细胞术仪器,收集荧光信号。
(4)通过计算机对荧光信号进行分析和排序,得到细胞DNA含量的信息。
3.细胞凋亡检测细胞凋亡是细胞自我死亡的过程,是细胞生命周期的重要组成部分。
流式细胞术可以通过荧光标记物检测细胞凋亡,从而对细胞生命周期进行分析。
流式细胞术基本原理与应用实验报告一、引言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生物学、医学和临床诊断领域的高通量技术。
它可以快速地分析细胞群体的形态、数量、大小、表面分子表达和内部结构等信息,从而为科学家们提供了许多有价值的数据和见解。
本文将介绍流式细胞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实验,以期为读者提供更深入的了解。
二、流式细胞术基本原理1. 光学系统流式细胞仪主要由光源、透镜系统、光谱仪和检测器等组成。
光源可以是氩离子激光器或其他激光器,它们会发射出不同波长的激光束。
透镜系统会对激光束进行聚焦和扩散,使其能够穿过样品中的单个细胞。
光谱仪则会将激光束分成不同波长的色带,并通过探测器来检测样品中各个荧光染料或标记物的信号。
2. 样品处理在进行流式细胞术之前,需要对样品进行处理。
一般来说,样品需要进行单细胞悬浮处理,以便于在流式细胞仪中进行分析。
这个过程可以通过机械分离、酶消化或超声波破碎等方法实现。
3. 荧光标记为了使细胞的某些结构或分子能够被检测到,需要将它们标记上荧光染料或其他标记物。
这些标记物可以是抗体、蛋白质、DNA探针等。
当激光束照射到样品中时,荧光染料会发出特定波长的荧光信号,从而被检测器捕捉到。
4. 数据分析流式细胞术所得到的数据通常是一个多维度的数据集合,其中包括了每个单个细胞的大小、形态、荧光强度等信息。
为了对这些数据进行更深入的分析和解释,需要使用专业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可视化。
三、应用实验1. 细胞表面抗原检测流式细胞术可以用于检测细胞表面的抗原表达情况。
通过将适当的荧光标记物与抗体结合起来,可以快速地对细胞表面的抗原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
这种方法在肿瘤学、免疫学和感染病学等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2. 细胞周期分析流式细胞术也可以用于细胞周期分析。
通过将DNA染料与样品中的单个细胞结合,可以对不同阶段的细胞进行分类和计数。
这种方法可以用于评估细胞增殖速率、治疗药物的效果等方面。
写在课前的话流式细胞术融合了流体动力学、激光技术、电子工程、计算机技术和单克隆抗体染色技术等多学科的知识,成为一个专门的领域。
它不仅应用于细胞生物学、植物学、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等理论科学的研究,以及血液学、免疫学、病理学、肿瘤学、遗传学等临床医学的疾病诊断和治疗,而且可以应用于农林畜牧养殖业及环境、食品、药品等检测等,因此学习其原理极其重要。
一、流式细胞术概念(一) 概念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FCM):是上世纪70年代的一项高新技术,是利用流式细胞仪对处在快速、直线、流动状态中的单细胞或生物颗粒进行多参数、快速定量分析,同时对特定群体加以分选的现代细胞分析技术。
其研究对象为生物颗粒,包括各种动物植物细胞、微生物及人工合成微球等。
研究的微粒特性包括多种物理及生物学特征,并同时进行定量的一项技术。
目前这项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生物学和医学的各个领域,已成为细胞学分析领域中不可替代的重要工具。
(二) 流式细胞术的特点1. 快极短时间内可分析大量细胞,只要标本中的细胞数量足够,流式细胞仪(Flow cytometer)可以每秒钟数十、数百、数千个细胞的速率进行测量,测量的细胞总数可达数千、数万乃至数百万个。
2. 准可同时分析单个细胞的多种特征,当同时用多种分子探针,如用不同荧光素标记的不同单克隆抗体进行多色荧光染色,通过流式细胞分析,即可获得单细胞的多种信息,使细胞亚群的识别、计数更为准确。
3. 精通过荧光染色对单细胞的某些成分如DNA含量、抗原或受体表达量、Ca2+浓度、酶活性以及细胞的功能等均可进行单细胞水平的定性与定量分析。
(三)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 ,FCM )操作流程流式细胞术的操作流程简单概括为:培养细胞、新鲜组织、石蜡包埋组织、骨髓、外周血、脱落细胞等不同类型的样品。
首先制备成单细胞悬液后,再经过荧光染色就可以上机进行检测。
如果需要分选,可以通过细胞分选把感兴趣的细胞分选出来进行进一步培养或者进行其他生物学行为的研究。
流式细胞术基本原理与实用技术
流式细胞术(FACS)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生命科学领域的高通量细胞分析和分选技术。
其基本原理和实用技术如下:
一、样品准备
在进行FACS之前,需要将细胞悬浮液或组织细胞碎片通过过滤器过滤,以得到单个细胞的悬浮液。
随后将悬浮液加入到含有一定细胞标记物的荧光染料中,使得细胞表面有区分不同群体的标记,例如细胞表面抗原。
荧光染料可以是分子量小的化合物、抗体标记分子、蛋白质标记分子等。
二、设备设置
FACS设备由荧光激发器、荧光检测器、样品流动池和高压流速控制系统等部件组成。
通过设置荧光染料所需要的激发波长和收集的荧光波长,将荧光激发器和荧光检测器调整至适当的位置。
对于每个荧光染料,需要设定收集的波长范围和门控系统。
三、样品检测
将样品导入样品流动池,以产生细胞流动并通过荧光激发器。
在每一个单独的荧光染料发射峰之前,设立门道,用于筛选荧光信号并选择相应的背景噪音水平。
样品流过荧光激发器时,所产生的荧光信号将被荧光检测器收集。
四、数据分析
利用计算机软件处理和分析获得的荧光信号数据,得到针对不同细胞类型、各种特征和功能的排序和分析。
通过流式细胞仪可以实现单个细胞的荧光测量和分类,将这些数据转化为数值和图像,并对细胞进行进一步的单个细胞功能、结构和组成分析等。
综上所述,流式细胞术已成为现代细胞学、免疫学、生物学等领域中的一种必不可少的技术。
其基本原理和实用技术结合起来,可以让科研工作者更深入地了解细胞的结构、功能、组成以及色素、蛋白
质等分子的表达规律,全面、准确地分析和研究生命体系,推进科学研究和医学进步。
流式细胞术的基本原理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是一种被广泛用于生物学和医学领域的细胞分析和排序技术。
该技术采用激光离子流和散射光学的原理,快速测定单个细胞的生物学和物理特性。
该技术不仅可以进行细胞计数、大小、形态特征、表面结构、细胞周期、代谢活性、细胞分化和生长状态等分析,还可以进行单细胞分选和纯化以及细胞染色体分析等研究。
基本原理流式细胞术的原理是通过射流将单个细胞迅速送入激光束中,该激光束激发细胞中的荧光染料和标记物或散射光学特性,进而检测细胞的光学信号,并进行信号转换和数字化处理,最终得到单个细胞的特异性指标。
流式细胞术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样品处理系统、流式细胞分析系统和数据分析系统。
样品处理系统:将细胞样品经过预处理、染色或标记,使其适用于流式细胞分析。
常用的样品预处理方法包括:细胞分离、染色、去除细胞碎片和去除红细胞等。
对于需要分选的细胞,还需要使用细胞排序技术分离目标细胞。
流式细胞分析系统:该系统包括激光、光电倍增管、光学透镜、光学滤波器、样品输送系统和电子系统等。
通过激光激发样品中的荧光染料或标记物,分析细胞的光学特性。
常用的荧光染料包括:FITC、PE、APC、PerCP、Cy5等。
常用的标记物包括:抗体、细胞因子、小分子荧光探针、DNA荧光探针等。
通过修改流式细胞分析仪的配置,可实现不同荧光染料和标记物的测定。
数据分析系统:流式细胞仪测定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是采用计算机系统完成的。
数据分析的常用指标包括:细胞计数、细胞孔径(大小)、荧光强度(比例和强度)、散射特性等。
一般情况下,在细胞的某个特定荧光标记物上测定的强度与其他群体相比,该指标被用来区分并描述细胞。
流式细胞术的应用流式细胞术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研究和诊断中。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领域:1. 分析细胞表面和胞内蛋白表达:通过荧光共轭的抗体和标记物来测定单个细胞膜和胞内蛋白的表达量和分布,从而确定细胞分化状态和生理状态。
1、流式细胞仪上的FL2-W FL2-A FL2-H 分别是做什么的?FL2-W是只检测荧光的脉冲宽度, FL2-H是指脉冲高度。
通常在做细胞周期分析时应用,用于去除粘连细胞。
2、流式同型对照怎样选择?同型对照(Isotype Control):使用与一抗相同种属来源、相同亚型、相同剂量和相同的免疫球蛋白及亚型的免疫球蛋白,用于消除由于抗体非特异性结合到细胞表面而产生的背景染色。
如果一抗是多抗,可以用an normal serum(与一抗相同的正常血清)(must be the same species as primary antibody)。
This control is easy to achieve and can be used routinely in immunohistochemical staining.这个可以咨询试剂商。
同型对照为免疫荧光标记中的阴性对照。
由于荧光标记单抗的组来源不同,应选用相同来源的未标记单抗作为同型对照来调整背景染色。
举个例子:比如检测一抗为单抗的mouse anti rat CD11b,clone OX-42 purified IgG,那么它的isotype 是mouse IgG2a,所以可以用purified(纯化的) mouse IgG2a来做OX-42的同型对照(Isotype Control)。
一般的的生物技术公司和国内的代理都有出售。
同型对照:是指与 MoAb相同的、未免疫小鼠的免疫球蛋白亚类,若使用直接免疫荧光染色法,同型对照也应标记荧光色素,如IgG1 FITC、IgG2a、PE等。
主要考虑了细胞的自发荧光、FC受体介导的抗体结合和非特异性抗体结合等影响因素。
此外,同型对照与MoAb所标记的荧光色素、浓度、F:P比值(标记的荧光色素与免疫球蛋白分子的比值)应该相同为最佳,这对准确设定阴性与阳性细胞的界标有重要意义,切忌使用与MoAb不相匹配的同型对照,最好为同一实验室、采用相同工艺或方法制备(如同一品牌)的产品。
3、流式细胞技术测定细胞内游离钙浓度为何要使用氯化钙.在文献及其他专业网站中都有测定游离钙的方法,具体如下:(1)钙荧光探针负载;(2)随机测定每管细胞悬液样品(以下简称样品)的单个细胞的荧光强度,记为F值。
(3)加入10%Triton X 100,(破膜用);加入1 mmol/L氯化钙,(问题所在),吹打均匀,孵育1~10min,测定荧光即Fmax值。
(4)加入EGTA,20μl(钙螯合剂),孵育1~10min,激发波长488nm测定荧光,即Fmin 值。
这个过程中的氯化钙的作用如何,请高人指点,谢谢。
因为正常血浆中Ca2+浓度是1mM,细胞外液的Ca2+对细胞内Ca2+有影响。
加0.1%triton 是增加膜通透性,使细胞外Ca2+进入细胞内,作为最大值。
加EGTA是为了螯合Ca2+,作为最小值.生理环境中细胞内钙离子浓度远低于细胞外液(大约1:10000),细胞膜对钙的通透性变化对细胞内钙影响很大。
4、流式与werstern的区别,知道一些,不足之处请大家补充:(1)Western 是检测蛋白表达的金标准,可用于检测细胞多种类型的蛋白;流式细胞术的方法多用于检测细胞膜蛋白,虽然也可通过Triton-X100给细胞打孔的方法来检测胞内蛋白,但对于分泌蛋白却是无能为力的;(2)Western测蛋白含量对抗体的量需要很少,一般1:1000左右,而流式对抗体的需要量很大,一般1:50(很浪费抗体);(3)采用Western方法检测细胞蛋白含量的变化一般要有内参,而流式一般要把每个样品分为两份,同时都做只加二抗(FITC标记的)的对照,这样平均到每个细胞的发光就不用内参了;(4)就个人经验而言,流式用多抗不好,单抗标出来不错。
不过流式的应用原理主要还是抗原和抗体反应和western、免疫组化没有本质差别,但是由于免疫组化和western都有酶催化底物的放大体系,因此,流式不适合检测低表达的蛋白,低表达的还是采用western(尤其是化学发光底物更佳)和免疫组化更好。
当然,流式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可以定量(百分比),如果是高表达的用流式细胞仪非常有优势。
5、FL1, FL2, FL3 的区别是什么? 是指在不同位置测得的荧光?还是不同波长的荧光?这3个参数到底测的是什么?有什么意义?你的理解是正确的,其实FL1, FL2, FL3 是指不同的荧光通道.举个例子来说吧.我们用FITC/PE双标记的细胞,在488nm的激光激发下,这两种荧光染料分别发出波长不同的绿色和橙色荧光,然后这发出的荧光再通过滤光片分开,对应的是不同的波长的滤光片,一般在fl1那的是530nm的滤光片,在FL2那的是575nm的滤光片,这样就可以把在一起的荧光分开了。
6、用于做Western 或ELISA的一抗可否用于流式细胞术?看你说明书上是怎么说的了,如果没有说就不可以做流式,需要另外买了。
7、MFI和GFI的意义?Geo Mean,叫做几何均数(geometric mean),常用于等级资料和对数正态分布资料,和常用的算数均数(mean)的计算方法不同。
“ %total或者%gate的结果”代表的是百分率,即细胞占总体细胞或者是门内细胞的百分比;用百分比作为统计指标,适用于荧光表达较强的指标。
我看到你的流式图上,检测样本的荧光强度不是很强,属于弱表达的指标,若用百分率统计,就是会失去一部分弱阳性的数据。
我建议可以用平均荧光强度(也就是 mean 值)作为统计指标,比较荧光强度的变化。
8、流式技术中的APC,pure 标记是什么意思呢?荧光物质通常是指那些在受到一个波长激发后,处于一个能量不稳定的状态,能发射一个波长比激发波长长的光的一类物质。
当然荧光并不都是受激发后发射的,如一些生物可以发射荧光,如荧火虫,发光细菌等,他们发出的光是通过体内的酶促反应而产生的,这个酶通常被称为荧光素酶.EB是一种荧光物质,它在受到紫外线照射后可以发出一可见光,常用于DNA、RNA电泳中。
APC英文全名:allophycocyanin;中文名:别藻青蛋白;最大吸收峰:650nm,最大发射荧光峰:660nm,适用于双激光流式仪,可被600-640nm波长的激光激发。
PerCP英文全名:peridinin chlorophyll protein,中文名:多甲藻叶绿素蛋白;最大激发波峰490nm,被488nm的氩离子激光激发后,发射光峰值约为677nm,与FITC、PE进行多色荧光染色补偿重叠较少,非特异性结合也较少。
虽然较易使用,但量子产量不高,多用于检测表达较高的抗原。
9、怎样用流式细胞仪来鉴定小鼠BMDC?检测小鼠BMDC主要是从形态学和细胞表面分子两方面来鉴定我做的时候就做了普通光镜下形态、电镜(扫描和透射),另外检测了小鼠BMDC表面的共刺激分子如CD86 、CD11、CD80。
还做了MHC II类分子的检测,还有MHCI类分子的检测,这些分子在DC表面都不是特异存在的,在巨噬细胞、淋巴细胞表面也有表达,所以目前并没有非常特异性的方法检测你的细胞一定就是DC,但是从形态和表面分子的检测结合来看,效果就比较好了.一般在幼稚的DC上述分子表达水平较低,DC成熟过程中,上述分子表达呈上调趋势,你可以在不同的培养时间分别检测。
10、请问流式细胞术单抗直接荧光需要几种对照?首先确认你用的直标抗体的荧光染料是什么,再确定该抗体的来源种属,选择相应的同型对照。
如:你现在想检测小鼠淋巴细胞表面的CD4抗原,荧光染料为FITC,抗体来源为大鼠的IgG1亚型,即Rat anti Mouse CD4-FITC (IgG1),你所需要的同型对照就应该是Rat IgG1-FITC,一般的抗体说明上都会写清。
11、6孔板的细胞量能否做流式呀?对于6孔板而言,每孔的表面积为10 cm2,依细胞种类不同在长满时达到的数量从5*10的5次方到5*10的6次方不等。
6孔板绝对没问题的!甚至24孔板也可以正常做。
不过用于调试仪器参数的正常细胞要多准备一些。
12、血液里的mononuclear cell(除外红细胞,血小板和破碎的细胞碎片),能不能用细胞大小来gating,只看我关心的细胞?(1)红细胞还是小一些,无法100%区分,但还是可用把大部分红细胞gate掉。
(2)溶血也很重要,如果你的红细胞多的话。
(我猜不少,如果用ficol的话)。
可以用氯化铵溶液,如ACK(Lonzo),(3)CD45是所有白细胞都表达的,可以用来区分RBC vs. WBC13、细胞膜蛋白变化是用流氏检测好,还是要做western?膜蛋白的提取,好像很费功夫,提取的不好,western结果也就不可信。
流式需要的抗体很少,流式能够检测阳性表达细胞的比例,western能对总的表达定量,各有有缺点。
14、 FCM检测表达结果到底是用百分比还是MFI。
我作出是单峰,原本我觉得用MFI表示较好。
但我做的2个蛋白很奇怪,一个表达率高,但MFI值低;另一个表达率低,但MFI 值高。
我又作了SYBR GREEN 定量PCR,发现mRNA 的表达基本与百分比相符,而与MFI值不太一致。
个人认为如果有明显阴性细胞群和阳性细胞群,应计算百分比;无明显分群,仅荧光强度发生变化的应该用MFI。
如果是整体峰移(或者叫单峰),那么根本不存在MFI之外的任何合理的指标,不管MFI跟其它指标吻合度如何,这就是客观数据、客观事实。
15、培养细胞的bcl-2及Bax蛋白的检测?首先制成单细胞悬液,PBS洗涤后用胞内染色试剂盒(很多公司都有,其实就是固定剂加增透/打孔剂)进行处理,再进行抗体孵育标记染色,洗涤后上样。
16、流式检测胞内抗原时打孔液的配方?打孔液有很多种,方法也有很多。
与你的实验方法相关。
我用过酒精固定或Triton X-100(我做的都是培养的细胞):(1)70%的酒精固定24小时即可,不再需要再打孔。
如在PI染色测细胞周期或凋亡。
(2)Triton X-100是比较强烈的穿孔剂。
0.1% Triton X-100/PBS(再加0.1%BSA)是比较温和一点。
浓度可适当提高。
作用时间以几分钟为宜。
这个时间必须要自己试。
时间长了细胞易破裂,短了则打孔不够。
如果你要染胞浆,则时间适当短些,如果要染内质网或核内等,由于要对两层膜性结构打孔,时间当然会长一些(3)可以试试0.1% saponin(皂素)17、标本必须在抗体染色后30分内检测吗?SOP是这么说的:(1)Keep samples after staining covered with aluminum foil and at 4 0C (in the refrigerator) until they are run for flow analysis. The samples should be analyzed within 48 hours. Fluorescence loses its brightness if cells are not kept properly:not at 4 0C, or are exposed to light(2)If cells are not fixed with paraformaldehyde, keep the samples on ice and run them immediately after staining is accomplished因此,如果你没有用PBS洗的话,可以用paraformaldehyde固定,放置48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