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进贾府环境的特点、作用和典型人物
- 格式:ppt
- 大小:3.02 MB
- 文档页数:30
《林黛玉进贾府》课文赏析《林黛玉进贾府》是《红楼梦》中的著名章节,通过对林黛玉的视角,展示了贾府的繁华与复杂的人物关系。
本文将从人物形象塑造、场景描绘与环境设定、语言风格与表达技巧、主题思想与情感内涵、情节结构与布局、社会背景与文化内涵、人物性格与命运分析等七个方面进行赏析。
一、人物形象塑造在《林黛玉进贾府》中,人物形象塑造丰满且具有深度。
林黛玉的敏感、聪慧、机智和自尊,贾宝玉的叛逆、深情,王熙凤的精明能干,贾母的慈祥和权威,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和言行举止的刻画,展现了人物的多面性,使得人物形象栩栩如生。
二、场景描绘与环境设定在这篇课文中,场景描绘和环境设定极为出色。
贾府的繁华与气派,以及各种细致入微的摆设和装饰,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种环境设定不仅为故事情节的发展提供了背景,同时也反映了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和礼仪规范。
三、语言风格与表达技巧《红楼梦》的语言风格独特,运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和文学技巧。
在《林黛玉进贾府》中,语言优美、含蓄、典雅,同时又充满了生活气息。
通过对话、叙述、描写等多种表达方式,展现了人物的情感和内心世界,使得整篇课文充满了诗意和哲理。
四、主题思想与情感内涵《林黛玉进贾府》的主题思想主要围绕着封建家庭的衰落和人性的沉沦展开。
通过对贾府中人物关系的描写,反映了封建社会的腐朽和人性的扭曲。
同时,通过林黛玉的视角,表达了对纯真爱情的渴望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整篇课文情感丰富,悲喜交织,给人留下了深刻的思考。
五、情节结构与布局本篇课文情节结构紧凑,布局合理。
作者巧妙地运用了“倒叙”手法,通过林黛玉的视角逐渐展开情节。
同时,通过穿插叙述和回忆的方式,使得情节更加丰富和有层次感。
这种情节结构使得整篇课文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
六、社会背景与文化内涵《红楼梦》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其中包含了丰富的社会背景和文化内涵。
《林黛玉进贾府》通过对贾府的描写,反映了封建社会的伦理道德观念、等级制度以及当时的社会风貌。
《林黛玉进贾府》中环境描写及作用教案课文《林黛玉进贾府》节选自《红楼梦》第三回,是小说第一次正面描写贾府的豪华和富丽,集中介绍了贾府的生活环境,为小说的展开提供了一个具体的场景,成为整部小说的背景,小说的人物故事就是在这样一个大宅院里轰轰烈烈热热闹闹地展开,因此,课文的环境描写具有非同一般的意义。
一、环境描写的内容小说的环境描写主要突现了贾府的“与别家不同”,展现贾府豪华的生活场景。
1、建筑黛玉初来乍到,首先看见的是贾府外观,“蹲着两个石狮子,三间兽头大门”,“正门有一匾,匾上大书‘敕造宁国府’五个大字”,这是宁国府的外观,再“往西行,不多远,照样也是三间大门,方是荣国府了”,宁荣二府在黛玉眼里仅外观就气势宏伟,气魄非凡。
“进了垂花门,两边是抄手游廊,当中是厅堂”,“转过插屏,小小的三间厅,厅后是后面的正房大院,正面五间上房,皆雕梁画栋,两边穿山游廊厢房”,这是贾母所住的正房大院,既庄严肃穆,又有豪门气派。
“出了西角门,往东过荣府正门,便入一黑油大门中,至仪门前方下来”,“进入三层仪门,果见正房厢庑游廊,悉皆小巧别致,不似方才那边轩峻壮丽,且院中之树木山石皆在”,这是贾赦的住处,虽然不及贾母正房的气派,但却别有洞天。
“黛玉进了贾府,……上面五间大正房,两边厢房鹿顶耳房钻山,四通八达”,这是轩昂壮丽的“荣禧堂”。
从文中描写看来,贾府建筑的外观宏伟壮丽,气势非凡,内部布局讲究,各种建筑相映相衬,铺展出贵族气派。
2、陈设对贾府豪华陈设的描写集中在“荣禧堂”。
“黛玉进入堂屋,抬头迎面首先看见一个赤金九龙青地大匾,匾上写着斗大的三个大字,是‘荣禧堂’,后有一行小字:‘某年日月,书赐荣国公贾源’,又有‘万几宸翰之宝’。
大紫檀雕螭案上,设着三尺来高青绿古铜鼎,悬着待漏随朝墨龙大画,一边是金帷彝,一边是玻璃盒,地下两溜十六张楠木交椅,又有一副对联,乃乌木联牌,镶着錾银的字迹”,这写陈设均显示了贾府的豪华和非同一般。
人物描写与环境描写交插进行,配合自然,相得益彰小说中的典型环境——贾府,是通过林黛玉的眼睛来描写的:1、宏伟的外观:处于繁华街市、阜盛人烟之中的贾府建筑,在林黛玉的眼中,仅就外观,就突出地感觉到它“大”:门前蹲着两个大石狮子;门是三间兽头大门;正门之上有一匾,匾上写着五个大字。
几个“大”字不但表现了贾府建筑的宏伟富丽,而且也暗示了贾府显赫高贵的社会地位。
2、讲究的布局:贾府建筑的布局十分讲究,比如贾母所住的正房大院,就设置了一个垂花门、两边抄手游廊和一个安放着大理石插屏的空堂做掩映,既庄严肃穆,又表现出豪门贵族气派。
就是贾赦的住处,虽不似贾母正房那样,却也有仪门和厢庑游廊作映衬。
至于“荣禧堂”的五间大正房,被仪门、耳房、穿堂、甬道簇拥着,更是轩昂壮丽。
3、华贵的陈设:对贾府华贵陈设的描写,主要以“荣禧堂”为重点:先以特写镜头详细介绍了堂屋中的匾额。
无论是匾的质地花纹,匾上大字的规格,还是匾上的题字与印玺,都显示着主人的社会地位;室内陈设的大紫檀雕螭案、青绿古铜鼎、待漏随朝墨龙大画、金屏彝、玻璃盒、楠木交椅以及镶着錾银字迹的乌木对联,都说明了主人的富贵豪华。
就是耳房内的陈设和器物也颇为华贵:洋罽、靠背、引枕、条褥,都饰以龙蟒,小几、香盒、酒觚、茗碗乃至痰盒都各具特色。
吃穿用度,的确“与别家不同”。
课文中环境描写的特点和作用:1、课文中对贾府的环境都是通过林黛玉的一双眼睛而描绘的。
黛玉虽然对贾府的情况有些耳闻,但并未亲见。
所以在描写中带有黛玉初次观察的惊奇。
恰当的描写角度,更突出了贾府与众不同的特点。
2、作者通过环境描写揭示了贾府荣华富贵的来源和社会地位。
宁、荣二府都是奉皇帝之命“敕造”;“荣禧堂”的匾额又是皇帝御笔书赐;室内陈设的物品(如“待漏随朝墨龙大画”)显示着对君王的忠诚与尊敬;来往的宾客也都是“座上珠玑昭日月,堂前黼黻焕烟霞”的豪门贵族。
林黛玉进贾府-环境描写的作用林黛玉进贾府,这可是个大事件啊!话说那时候,林黛玉还小呢,才十三四岁,可是已经名声在外了。
为啥?因为她可是个才女,诗词歌赋样样精通,而且长得还特别漂亮。
这不,她爹娘去世了,她就被亲戚们送到了贾府里。
一进贾府,林黛玉就被这里的环境给吸引住了。
这里的房子可真大啊,有好多院子,每个院子里都有好几间屋子。
而且这里的人也特别多,有老有少,有男有女,还有好多丫鬟什么的。
林黛玉觉得这里真是个热闹的地方,跟自己家里可不一样。
不过,林黛玉也觉得有点儿不适应。
毕竟她是个娇生惯养的大小姐,哪里受得了这种生活呢?可是她又不好意思说,只好忍着。
不过,她也很快地适应了这里的生活。
毕竟她是个聪明伶俐的女孩儿,很快就学会了很多东西。
比如说,她学会了怎么跟丫鬟们打交道。
原来在贾府里,丫鬟们的地位可不低呢!她们要是把主子哄高兴了,那可是功不可没的。
所以林黛玉也开始学着怎么跟丫鬟们搞好关系。
她会给她们送一些小礼物,还会跟她们聊聊天什么的。
这样一来,丫鬟们对她也就越来越好了。
还有呢,林黛玉还学会了怎么跟贾母、王夫人等人相处。
这些大人可都是很有地位的人哦!要是能得到他们的宠爱,那可是一辈子的荣耀呢!所以林黛玉也开始学着怎么讨好他们。
她会给他们写诗、画画儿什么的,还会帮他们做些家务事。
这样一来,这些人对她也就越来越满意了。
当然啦,林黛玉也不是一味地讨好别人。
她还是有自己的个性的。
比如说,她可不喜欢那些虚伪的人。
她觉得这些人都是装出来的,没有真心。
所以她就尽量保持自己的真实性格,不愿意去迎合别人。
这样一来,虽然有些人不喜欢她,但是也有很多人喜欢她的真诚和坦率。
总之呢,林黛玉进了贾府之后,就像是一个小鸟儿进入了一个大家庭。
虽然刚开始有点儿不适应,但是很快她就适应了这里的生活。
而且呢,她还学会了很多东西,比如说怎么跟丫鬟们打交道、怎么跟大人相处等等。
这些都让她在这里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了。
哎呀,说到这儿我都不知道该怎么说了!反正呢,林黛玉进贾府这件事儿可真是太精彩了!我觉得要是你们有机会去看看的话,一定也会被这里的环境给吸引住的。
林黛玉进贾府的环境描写
《红楼梦》中,林黛玉是一个重要的人物。
她出身于一个文化世家,被誉为才女。
在小说中,林黛玉进入贾府的场景是非常重要的。
那么,林黛玉进贾府时的环境是怎样的呢?
贾府是一个大宅院。
它有着精美的建筑和广阔的院落。
贾府的建筑风格是中国传统的园林式建筑,有着精美的雕刻和细节处理。
进入贾府,可以看到院墙高大厚实,门楼宏伟,门前有着两个石狮子,显得十分气派。
门口的照壁上挂着一个大红灯笼,上面写着“贾府”两个大字,显得十分醒目。
进入贾府后可以看到宽敞的院落和精美的花园。
院落中种着各种树木,有梅花、杏花、桃花等等,花团锦簇,十分美丽。
院落的中央是一个大花坛,坛中有着各种花卉和盆景,让人赏心悦目。
在花园的边缘,有着一些小亭子和长廊,显得十分雅致。
这些小亭子和长廊中,有着各种装饰和摆设,如花瓶、屏风等等,让人感到十分舒适和惬意。
进入贾府后可以看到一些仆人和家丁。
这些人都穿着整齐干净的衣服,站在门口迎接客人。
他们面带微笑,非常热情地向来访者问好。
在贾府的大堂中,还可以看到一些家丁正在忙碌着。
他们在打扫地面、擦拭家具、烧水等等,显得非常勤劳和敬业。
这些家丁都非常有礼貌,对来访者非常尊敬和客气。
总的来说,林黛玉进贾府的环境是非常优美和舒适的。
她所看到的花园、亭子、长廊等等都让她感到十分惬意和舒适。
同时,贾府的家丁也让她感到非常尊重和受到关注。
这些都让林黛玉感到非常满意,也为她后来在贾府中的生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林黛玉进贾府》中环境描写的作用
《林黛玉进贾府》中环境描写的作用
作为封建社会末世百科全书的《红楼梦》,并不仅以悬念迭起、精彩激烈的故事情节取胜,其环境、人物等细节描写的深邃寓意,也使其具有独特魅力。
课文节选的第三回,尽管有几个主要人物登台亮相,主要故事情节初露端倪,但从整个小说来说,它只是前五回“大序”中的一部分,主要作用还是为展示以后人物活动和情节展开的典型环境。
因此,以环境描写及其作用为重点进行教学,以此来带动对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的分析欣赏,无疑更切合这篇课文的实际。
那么,课文《林黛玉进贾府》中的环境描写,究竟具有哪些作用呢?
1、为人物活动,情节展开提供场景:
这是一个常规的认识,在小说中,情节、人物、环境本来就是三位一体,密不可分的。
在本课中,贾府的环境是通过林黛玉眼睛展示出来的,随着林黛玉一路行来而一路写来。
小说以后人物的活动和故事情节发展,也离不开这些环境。
2、展示日常生活情景,显示贵族生活的豪华奢侈:
府第的豪华壮丽、庭院的轩峻,各种排场、礼节的讲究,展示出当时一流贵族世家的日常生活图景。
东耳房王夫人住处的坐具、卧具和各种摆设不同寻常,奶奶、少爷、小姐们在众人簇拥下的出场、就餐时的排场和仪式、就寝时需用物品。
林黛玉进贾府中环境描写的作用林黛玉进贾府中环境描写的作用可以从多个方面来讨论。
首先,环境描写可以让读者更加生动地了解贾府的宏伟和壮丽。
林黛玉从草儿巷进入贾府,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宽阔的大门和高耸的围墙,这些细节让读者感受到了贾府的气派和气势。
而在进入贾府内部后,读者又可以看到庭园的繁花似锦,宝石镂空的栏杆,以及奇花异草点缀着的亭台楼阁。
这些环境描写让读者仿佛置身于贾府,感受到了它的美丽和繁华。
其次,环境描写也可以通过揭示贾府的富裕和奢华来表达对林黛玉的刻画。
贾府内部装饰金碧辉煌,珠光宝气,无论是家具、饰品还是各种摆设都十分奢侈。
这些环境描写暗示着贾府的财富和地位,与林黛玉质朴、内敛的性格形成鲜明对比。
林黛玉的个性与贾府的环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凸显出她与贾府的不协调和不适应。
此外,环境描写还可以通过贾府的人群和活动来展示出贾府内部的社会关系和家族状况。
林黛玉进入贾府后,可以看到贾府中各种各样的人,有仆人、侍婢、书童、女眷等等。
这些人群的分布以及他们的活动可以反映出贾府的社会等级和家族体系。
例如,贾府中高层的丫鬟贾母和史湘云身份尊贵,活动自由,而低层的仆人和侍婢则平时要服从高层的指挥,丝毫不敢失职。
通过这样的环境描写,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贾府内部的复杂社会关系和人际交往情况。
最后,林黛玉进入贾府中的环境描写也可以引导读者对贾府及其中人物命运的思考。
贾府作为一个富贵宅院,充满了繁华和浮华的表象,给人一种欢乐和逍遥的感觉。
然而,随着剧情的发展,读者会发现贾府内部隐藏着许多虚伪、勾心斗角、心机之事。
贾府的富贵气象并不代表人们的幸福和真正的快乐。
林黛玉作为贾府中的一个特殊角色,处处与贾府的环境格格不入,也预示着她未来的悲剧命运。
环境描写通过与主角的对比,引发读者对贾府内部的思考,迫使读者思考社会现象和人际关系中的真实问题。
综上所述,林黛玉进入贾府中环境描写的作用是多方面的。
它不仅可以让读者更加生动地了解贾府的宏伟和壮丽,还可以通过揭示贾府的富裕和奢华来表达对林黛玉的刻画,展示出贾府内部的社会关系和家族状况,引导读者思考贾府及其中人物命运。
略谈《林黛玉进贾府》中环境描写的作用作者:袁高平来源:《语文周刊·高中教研版》2011年第12期环境描写是文学作品中揭示作品主旨、刻画人物形象、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重要手段。
《红楼梦》第三回中的环境描写很有特点。
作者时而大笔如椽,时而细致入微;时而含蓄写意,时而浓妆重抹。
深刻揭示了贾府豪门贵族的气派以及荣华富贵的根源,再现了贾府典型环境中贾母、贾赦、贾政的个性特征以及他们在贾府中的地位,并且为故事情节的发展作了一定的铺垫。
一、黛玉一进贾府,展现在她眼前的是一条繁华的街道:“其街市之繁华,人烟之阜盛,自与别处不同。
”宁国府的建筑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大”字:两个大石狮子,三门兽头大门,匾上大书“敕造宁国府”五个大字。
这样的环境描写,典型地再现了上流社会贵族显赫的社会地位。
宁国府的建筑外观是如此的宏伟壮丽,荣国府室内建筑及其布局更是“轩峻壮丽”。
荣禧堂的五间大正房,作者极尽描写之能事。
“荣禧堂”三字是皇帝御笔亲书,室内的摆设豪华尊贵:大紫檀雕螭案,青绿铜鼎……楠木椅以及镶着錾银字迹的乌木对联。
荣禧堂是贾府朝拜先祖接待来宾的地方,也是贾家的议事厅,该是贾府最豪华最体面的地方,所以更能显示主人尊贵的社会地位以及荣华富贵的来源,也表达了贾家对君王的忠诚(匾是“赤金九龙青地大匾”,耳房休息处都是“金钱蟒”饰品)。
如此贵族豪门气派,奢侈的陈设享用,使我们对这个日渐没落的封建贵族社会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
二、课文节选部分对贾母、贾赦、贾政的住处描写重点突出,详细得当,并且充分体现了他们的身份、地位、个性以及爱好追求。
贾母是荣府的顶尖人物,贾母住处布局十分讲究,既庄严肃穆,又极具贵族气质。
所住的正房大院,设置了一个垂花门,两边抄手游廊和一个安放着大理石插屏的穿堂做掩映,正面五间上房,皆雕梁画栋,两边穿山游廊厢房,挂着各式鹦鹉、画眉等鸟雀。
贾府的“太上老君”所追求的就是人间荣华富贵。
贾政的住处也是作者描写的重点。
《林黛玉进贾府》中的人物描写《林黛玉进贾府》中的人物描写《林黛玉进贾府》选自《红楼梦》第三回,是序幕部分,在这一章中,贾府主要人物就出现了十余人之多,而曹雪芹的变化多端的手法,或虚,或实,或正,或侧,或以环境衬托暗示,或以衣饰精刻细雕,或用比较的手法,或借用人物的自身活动,或取个性化的语言来实现人物性格特征。
在人物描写、性格塑造方面可谓三寸柔毫,鬼斧神工。
下面谈谈《林黛玉进贾府》的人物描写:一、简笔勾勒。
林黛玉初进贾府,见到贾府宏伟的外观以及吃喝用度与众不同的仆妇们。
初次见到贾府三姐妹是集体介绍:“第一个肌肤微丰,合中身材,腮凝新荔,鼻腻鹅脂,温柔,沉默,观之可亲。
第二个削肩细腰,长挑身材,鸭蛋脸面,俊眼修眉,顾盼神飞,文采精华,见之忘俗。
第三个身量丰足,肜容尚小。
”第一个是迎春温柔沉默,第二个是探春顾盼神飞,文采飞扬,第三个是惜春,个个皆美,人物简笔勾勒,各具佳妙。
二、虚笔写意。
林黛玉是曹雪芹心血凝聚而成的主角,本应不惜笔墨详写精绘,但作者却抓伟其最生动典型的气韵神情虚笔写意。
在《林黛玉进贾府》中,黛玉的肖像分二次来完成:一次众人眼中见黛玉,客观地介绍黛玉的不俗气质和病弱身体;二是借助熙凤之目,用对贾母的奉承心理去发现,感受黛玉的自然美;第三次是通过与黛玉“心有灵犀一点通”的宝玉之目道出了黛玉的“清丽高雅,聪慧灵秀”。
不写黛玉衣裙装饰,正是宝玉眼中不屑之物,故不曾看见,写其“弱柳扶风”的身姿就显其脱俗飘逸,“风露清愁”的眉目就显得崇高深刻。
黛玉是集中国三千年文化于一身,她的美不仅在外貌,更在精神气质一一书卷气、灵秀气、孤傲气。
显其神而略其形,虚笔写意正是为免落俗臼,使这一形象更加美好理想,更具浪漫和魅力。
三、浓笔铺陈。
对王熙凤的描写,作者是不惜重墨,淋漓尽致的铺陈,写她出场“未见其人,先闻其声”,一语未了,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这个放诞无礼的出场,表现出她深得贾府老祖宗的宠爱,以及她在贾府中的特殊地位。
林黛玉进贾府的环境描写在《红楼梦》这部旷世之作中,曹雪芹不仅塑造了数百个形形色色的人物形象,还描写了人物活动的典型环境。
在“托内兄如海荐西宾,接外孙贾母惜孤女”一节中,作者借林黛玉的眼睛为我们展现了贾府内外的环境,并用典型的环境来衬托和点染人物的性格,非常巧妙。
下面,笔者就详细谈谈其中的巧妙之处。
一、景随人现《林黛玉进贾府》节选自《红楼梦》的第三回。
在这一章节,作者将林黛玉作为描写的主要对象,以林黛玉的视角带领读者了解贾府的环境。
在具体的描写中,作者采用了“景随人现”的方法。
进入城中,林黛玉“从纱窗向外瞧了一瞧,其街市之繁华,人烟之阜盛,自与别处不同”。
之后,她来到贾府外,“忽见街北蹲着两个大石狮子,三间兽头大门,门前列坐着十来个华冠麗服之人。
正门却不开,只有东西两角门有人出入。
正门之上有一匾,匾上大书‘敕造宁国府’五个大字”。
林黛玉第一次离家,前往贾府。
因此,贾府的一切在她看来都是新奇的。
“林黛玉扶着婆子的手,进了垂花门,两边是抄手游廊,当中是穿堂……皆雕梁画栋,两边穿山游廓厢房,挂着各色鹦鹉、画眉等鸟雀。
”林黛玉第一次进入贾府,怀着好奇,她看得清,也看得细。
随着人物的走动,贾府的样子也慢慢呈现出来了。
府邸庞大,极尽奢华。
随着林黛玉的移动,作者描写的对象也在不断地转换,一会儿是荣国府的正堂,一会儿是宁国府,一会儿是王夫人的居处,一会儿是王熙凤的院子,一忽儿再回到贾母的起居所。
对林黛玉沿途所见的景象,作者都做了细致的描写。
这种“景随人现”的方法,使得原本分散在各处的景一一出现在了读者的眼前,像电影镜头一般,读来丝毫不觉困倦。
二、粗笔点染在描写贾府的环境时,作者还非常擅长从大处着眼,寥寥几笔便绘出一幅宏丽的画卷。
“自上了轿,进入城中,从纱窗向外瞧了一瞧,其街市之繁华,人烟之阜盛,自与别处不同”,这是林黛玉初入金陵城时的感受。
在描写时,作者并没有着眼于细部,去描写街道两旁林立的房舍,也没有集中笔墨描写路上的行人,仅仅以“街市之繁华,人烟之阜盛”十个字来概括,细节全凭读者自己去想象。
课⽂《林黛⽟进贾府》环境描写赏析 课⽂《林黛⽟进贾府》节选⾃《红楼梦》第三回,是⼩说第⼀次正⾯描写贾府的豪华和富丽,集中介绍了贾府的环境,为⼩说的展开提供了⼀个具体的场景,成为整部⼩说的背景,⼩说的⼈物故事就是在这样⼀个⼤宅院⾥轰轰烈烈热热闹闹地展开,因此,课⽂的环境描写具有⾮同⼀般的意义。
⼀、环境描写的内容 ⼩说的环境描写主要突现了贾府的“与别家不同”,展现贾府豪华的⽣活场景。
1、建筑 黛⽟初来乍到,⾸先看见的是贾府外观,“蹲着两个⽯狮⼦,三间兽头⼤门”,“正门有⼀匾,匾上⼤书‘敕造宁国府’五个⼤字”,这是宁国府的外观,再“往西⾏,不多远,照样也是三间⼤门,⽅是荣国府了”,宁荣⼆府在黛⽟眼⾥仅外观就⽓势宏伟,⽓魄⾮凡。
“进了垂花门,两边是抄⼿游廊,当中是厅堂”,“转过插屏,⼩⼩的三间厅,厅后是后⾯的正房⼤院,正⾯五间上房,皆雕梁画栋,两边穿⼭游廊厢房”,这是贾母所住的正房⼤院,既庄严肃穆,⼜有豪门⽓派。
“出了西⾓门,往东过荣府正门,便⼊⼀⿊油⼤门中,⾄仪门前⽅下来”,“进⼊三层仪门,果见正房厢庑游廊,悉皆⼩巧别致,不似⽅才那边轩峻壮丽,且院中之树⽊⼭⽯皆在”,这是贾赦的住处,虽然不及贾母正房的⽓派,但却别有洞天。
“黛⽟进了贾府,上⾯五间⼤正房,两边厢房⿅顶⽿房钻⼭,四通⼋达”,这是轩昂壮丽的“荣禧堂”。
从⽂中描写看来,贾府建筑的外观宏伟壮丽,⽓势⾮凡,内部布局讲究,各种建筑相映相衬,铺展出贵族⽓派。
2、陈设 对贾府豪华陈设的描写集中在“荣禧堂”。
“黛⽟进⼊堂屋,抬头迎⾯⾸先看见⼀个⾚⾦九龙青地⼤匾,匾上写着⽃⼤的三个⼤字,是‘荣禧堂’,后有⼀⾏⼩字:‘某年⽇⽉,书赐荣国公贾源’,⼜有‘万⼏宸翰之宝’。
⼤紫檀雕螭案上,设着三尺来⾼青绿古铜⿍,悬着待漏随朝墨龙⼤画,⼀边是⾦帷彝,⼀边是玻璃盒,地下两溜⼗六张楠⽊交椅,⼜有⼀副对联,乃乌⽊联牌,镶着錾银的字迹”,这写陈设均显⽰了贾府的豪华和⾮同⼀般。
《林黛玉进贾府》赏析《林黛玉进贾府》一文以黛玉之眼概览贾府,人物众多而个性鲜明,头绪纷繁而线索清晰,手法运用炉火纯青,给读者以极高的艺术享受。
首先谈谈文中恰到好处的环境描写。
作为一部小说,环境必然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文先是以金陵城“街市之繁华,人烟之阜盛,自与别处不同”的昌盛之景来衬托出贾府荣华富贵的气概神韵,令人震撼。
随后,宁国府“两个大石狮子,三间兽头大门”和“敕造”大匾映入眼帘,可想贾氏荣宁二府之气势恢宏,烘托出贾家地位显赫、与皇亲权贵之关系密切,确实是名门望族。
再借黛玉拜见贾母与母舅之机,以移步换景之所见,自然流畅地展现了贾府建筑布局及其风格之讲究,无一不显示出豪门世族之作派气场。
尤其是“荣禧堂”和耳房内匾额摆设之独特,充分表明了贾府与皇室的非凡关系和尊贵奢侈。
但东廊小正房内坐具的“半旧”却别有用心,透露出贾府颓势已显,为后文情节发展埋下了必然的伏笔。
这些环境是林黛玉之后生活的大背景,也是她时刻谨慎的原因所在。
其次简析贾府主要人物的形象塑造。
综观全文,王熙凤、贾宝玉和初来乍到的林黛玉是重点刻画的对象。
王熙凤的出场颇具特色,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与他人不同。
凤姐出场是“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在满室都恭听老祖宗说话之际,一语未了,王熙凤肆无忌惮地笑谑登场,连邢夫人、王夫人等长辈都不敢开口的肃静场合中的凤姐却敢如此放肆,贾母竟还开起玩笑来,再加上王熙凤身上华丽的装束,可贾宝玉这一少年公子哥儿,并非直接登场,而是以王夫人的嘱咐和黛玉从母亲那儿听说的大致印象入笔,先抑后扬,进行了充分的铺垫。
从服饰和容貌来看,贾宝玉英俊多情却又生得有几分女子相貌,其装束也极其艳丽,以红色为主,图案纹饰秀美而偏向女性化,映衬出“转盼多情”和“万种情思”,令人眼前一亮,表现出他柔美温和的气质和温柔多情的性格,率真而又给人以亲切感,也显示其特殊地位。
他一见黛玉之面,就奇言怪行,说“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又给林妹妹送字,又指责杜撰的东西太多,当他得知林妹妹没有玉时,大怒众姐妹都没有玉,偏他有这劳什子,“登时发作起痴狂病来”,摘下佩玉狠命摔去。
林黛玉进贾府-环境描写的作用《林黛玉进贾府——环境描写的作用》《红楼梦》作为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其艺术成就令人叹为观止。
其中,林黛玉进贾府这一章节,通过细腻的环境描写,为读者展现了贾府的奢华与气派,同时也为故事情节的发展和人物性格的塑造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首先,环境描写展现了贾府的富贵与权势。
当林黛玉初进贾府时,作者通过对贾府的建筑、陈设等方面的描写,让读者感受到了这个家族的显赫地位。
“又行了半日,忽见街北蹲着两个大石狮子,三间兽头大门,门前列坐着十来个华冠丽服之人。
正门却不开,只有东西两角门有人出入。
正门之上有一匾,匾上大书‘敕造宁国府’五个大字。
”这段描写让我们看到了贾府的威严和庄重,石狮子、兽头大门以及匾额上的大字,都彰显着贾府的尊贵地位。
而进入府中,“抬头迎面先看见一个赤金九龙青地大匾,匾上写着斗大的三个大字,是‘荣禧堂’,后有一行小字:‘某年月日,书赐荣国公贾源’,又有‘万几宸翰之宝’。
大紫檀雕螭案上,设着三尺来高青绿古铜鼎,悬着待漏随朝墨龙大画,一边是金蜼彝,一边是玻璃。
地下两溜十六张楠木交椅,又有一副对联,乃乌木联牌,镶着錾银的字迹,道是:‘座上珠玑昭日月,堂前黼黻焕烟霞。
’”这些描写更是将贾府的富贵之气展现得淋漓尽致,赤金的匾额、紫檀的雕案、古铜的鼎、楠木的交椅,无一不让人感受到贾府的奢华。
这种环境描写不仅让读者对贾府的富贵有了直观的认识,也为后续情节中人物之间的复杂关系和矛盾冲突埋下了伏笔。
其次,环境描写揭示了贾府的礼教森严。
在林黛玉进贾府的过程中,作者通过对众人的行为举止和府中的规矩礼仪的描写,展现了贾府的礼教之严。
比如,林黛玉在拜见贾母时,“贾母正面榻上独坐,两边四张空椅,熙凤忙拉了黛玉在左边第一张椅上坐了,黛玉十分推让。
贾母笑道:‘你舅母你嫂子们不在这里吃饭。
你是客,原应如此坐的。
’黛玉方告了座,坐了。
”这里的座位安排和贾母的话语,都体现了贾府严格的礼教秩序。
而在吃饭时,“贾母正面榻上独坐,两边四张空椅,熙凤忙拉了黛玉在左边第一张椅上坐了,黛玉十分推让。
林黛玉进贾府贾府的建筑特点环境描写的运用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一、引言林黛玉,是《红楼梦》中的一位女主角,因其性格、命运、身世、爱情等方面的塑造,深受读者喜爱和研究。
林黛玉进贾府文学短评摘要:一、林黛玉进贾府的背景与原因1.林黛玉的身世2.贾府的情况3.林黛玉进贾府的原因二、林黛玉在贾府的初期表现1.步步留心、时时在意2.不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3.观察贾府的环境与人物三、贾府对林黛玉的态度1.贾母对林黛玉的关爱2.贾府其他成员对林黛玉的态度3.林黛玉在贾府的待遇四、林黛玉在贾府的成长与变化1.林黛玉与贾宝玉的感情2.林黛玉的诗才与文学成就3.林黛玉的性格变化五、结论1.林黛玉在贾府的地位与影响2.林黛玉进贾府的意义正文:林黛玉是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中的女主角之一,她出生于一个破落的书香门第,母亲早逝,父亲身体虚弱,无法照顾她,因此她被送到外祖母家——贾府,开始了她的新生活。
贾府是一个繁华的大家族,家大业大,人口众多,规矩繁琐。
林黛玉刚进贾府时,步步留心、时时在意,生怕做错了什么,被人耻笑。
她细心观察贾府的环境和人物,对贾府的富贵尊荣、威严袭人的气氛十分敏感。
贾府的成员对林黛玉的态度各有不同。
贾母十分疼爱林黛玉,将她视为自己的亲生女儿。
而贾府的其他成员,如贾宝玉、贾琏、王熙凤等人,对林黛玉的态度则各有不同。
尽管有些人对林黛玉心生厌恶,但慑于贾母的权威,他们也不敢对林黛玉太差。
在贾府的日子里,林黛玉逐渐成长和变化。
她与贾宝玉的感情逐渐升温,成为一对互相依赖、互相扶持的恋人。
林黛玉的诗才也在贾府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她的诗词作品受到了贾府众人的赞誉。
同时,林黛玉的性格也发生了变化,她不再那么小心翼翼,开始敢于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情感。
总的来说,林黛玉在贾府的地位逐渐上升,影响也越来越大。
浅谈《林黛玉进贾府》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形象摘要:环境对人物思想性格的形成产生重要的作用。
《林黛玉进贾府》一文中,环境中的建筑、场所、陈设等景物以及民俗民风,都影响着人物的性格特点,对塑造人物形象有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典型环境;典型人物形象引言:《林黛玉进贾府》是高中语文必修3小说单元第一课,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
人物、情节、环境是传统小说的基本要素。
本文我们重点鉴赏典型环境及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形象。
1 本文环境的特点(1)以林黛玉的行踪为依据,用流程图的形式欣赏贾府的整体建筑布局1.1 林黛玉拜见贾母(1段)荣国府东脚门---荣国府正大门---荣国府西角门---二门---垂花门---抄手游廊、穿堂---三间厅---贾母正房大院---五间上房1.2 林黛玉拜见贾赦(7段)原路返回从荣国府西角门出---荣国府正大门---荣国府东南角---二门---仪门1---仪门2---仪门3---正房厢庑游廊---贾赦院---正房(2)以林黛玉的视角为依据,明确贾府众人生活的硬件、软件环境。
1.3 林黛玉来到贾府门前看到了什么情况?“忽见街北蹲着两个大石狮子,三间兽头大门,门前列坐着十来个华冠丽服之人。
正门却不开,只有东西两角门有人出入。
正门之上有一匾,匾上大书“敕造宁国府”五个大字。
”四处都用“大”来形容,足见贾府与别处不同,外观宏伟。
1.4 林黛玉进入贾府到贾母处,她看到了什么?“从西边角门进去。
那轿夫抬进去,走了一射之地,将转弯时,另换了小厮上来抬。
至一垂花门,众小厮退出,众婆子上来扶黛玉下轿。
过穿堂,转过插屏,经三间过厅,到贾母居住的正房大院,才由丫头迎进屋内。
正面五间上房,皆雕梁画栋,两边穿山游廊厢房,挂着各色鹦鹉、画眉等鸟雀。
”这样穿堂过厅一路行来,仆役、婆子、丫环轮番更换,给人一种侯门深似海的感觉,足以见得贾府布局讲究、礼仪繁琐。
2 环境描写的作用2.1典型环境描写直接塑造人物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