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施工边坡支护监测技术方案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672.84 KB
  • 文档页数:9

下载文档原格式

  / 9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

1项目概况 (1)

2工程周边环境概况 (1)

3质量标准及编制依据 (1)

4监测工作实施细则 (1)

4.1监测目的 (1)

4.2监测项目 (2)

4.3测点布置 (2)

4.3.1水准标点 (2)

4.3.2沉降及水平观测点的布置及埋设要点 (3)

4.4监测方法 (5)

4.4.1 人工巡视 (5)

4.4.2位移和沉降观测 (5)

4.5监测频次及报警值 (5)

4.5.1监测频次 (5)

4.5.2报警值 (6)

4.6监测成果整理 (6)

4.7监测设施保护 (6)

4.8仪器配置 (6)

4.9工序管理及记录制度 (6)

5信息反馈 (7)

6质量安全保证措施 (7)

1项目概况

******小区位于市常浏路东侧,洲坝干休所,2层商业门面及幼儿园,框架结构,拟建地下室为1层,框剪结构;地下车库坑底高程为87.20~88.60m,基坑顶部高程为92.04~95.20m,坑深4.64~7.95m,基坑总周长为646.8m,面积约为13555.5m,拟建基坑支护结构使用年限为1年。边坡支护位于小区北侧及东侧,坡底标高93.4~94m,坡顶标高随地形变化,高程在96.3~102.33m,高2.5~8.4m,边坡长约241.0m,本工程除LN 段为永久性支护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LN段位于******小区的东段,长度为22m,高差为8.8m~11.3m。本段采用的支护结构为临时支护,设计使用年限为1年。

2工程周边环境概况

建筑红线围的建筑物已基本拆除,基坑围线北侧距离道路最近约为6.9m,南侧场地相对开阔,东侧基坑围线距离已建抗滑桩最近距离为4.8m,西侧基坑围线距离道路最近距离约为15.0m,拟建场区工程开挖围无地下管线,场区周边较开阔。

场区无地表水体。场区地下水主要为:层填土中的上层滞水,补给来源主要为大气降水及地表生活用水,排泄方式主要为地面向水力坡度低处渗透流失,水量不丰富。

3质量标准及编制依据

(1)《工程测量规》(GB 50026-2007)

(2)《基坑工程技术规定》(DB42/T159-2012)

(3)《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 120-2012)

(4)《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程》(GB 50330-2002)

(5)《建筑变形测量规》(JGJ 8-2007)

(6)《******东侧边坡支护设计图纸》

4监测工作实施细则

4.1监测目的

基坑监测的目的主要是保证支护结构和周围建筑物的安全。只有对基坑支护结构、基坑周围的土体和相邻的建筑物进行全面、系统的监测,才能对基坑工程的安全性和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程度有全面的了解,以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在出现异常情况时及时反馈,并采取必要的工程应急措施,甚至调整施工工艺或修改设计。

4.2监测项目

根据设计要求基坑边坡等级以综合确定基坑深度及边坡高度大于6.0m的安全等级为二级,基坑深度及边坡高度小于6.0m的安全等级为三级。以此监测项目如下:

(1)边坡土体顶部水平位移;

(2)支护结构顶部水平及垂直位移;

(3)周边临近建筑物沉降观测;

(4)人工巡视及裂缝监测。

4.3测点布置

按《工程测量规》GB50026-2007 第 10.1.4 条及建筑变形观测规程》(JGJ 8-2007)第4.2 节规定要求,水准基点设置尽量靠近观测对象,为了保证基准点的隐固可靠性和观测点的观测精度,根据基坑周边的实际情况,本测区设置3 个基准点。后期如有变动,再根据实际情况增加基准点数。

基准点采用深埋基准点,灌水泥砂浆,地面端钢筋加焊球形钢珠,涂上黄油加盖保护。本基坑监测点布置及数量根据******基坑边坡支护“基坑边坡支护变形监测点平面图”设计图纸埋设,边坡土体顶部水平位移,测点编号为W1~W25;支护结构顶部水平位移,测点编号为C1~C25;支护结构顶部垂直位移,测点编号为Z1~Z25;周边临近建筑物沉降观测,测点编号为A1~A9;测点位置详见图1:基坑边坡支护变形监测点平面图。

4.3.1水准标点

首先确定埋设位置,然后使用冲击钻钻孔,在用锚固剂来固定水准标点,待其凝固后即可使用,本项目拟布设3个基准点,布点形式如图2所示:

图2:水准点布点形式示意图

4.3.2沉降及水平观测点的布置及埋设要点

沉降及水平监测点的布置按照基坑边坡支护变形监测点平面图,将水准基点和监测点用红油漆标记。测点埋设方法与要求如下:

1)、基坑沉降及水平观测点的布置间距为15-20 米。

2)、设在较为明显,便于施测,通视条件好,在全部观测期均可使用的地方。

3)、设在受震区域以外,易于保存点位的地方。

因此结合本工程的特点, 观测点主要布在基坑顶部周边及拐角外,距基坑边约

0.10~0.50m 左右。观测点布设采用带“+”钢筋埋入锚面 10cm,且预留 6cm,然后用水泥砂浆做成四方块便于保护观测点,最综钢筋头露出1cm。水准基点及沉降观测点的埋设由观测单位完成,观测点保护井(网)的制作由委托方委托现场施工单位完成,观测单位派人现场指导。水准基点、观测点的保护、管理工作极为重要,是取得准确观测数据的关键。因此在施工期间不得破坏和损毁,委托单位应责成基坑施工单位负责保管,如需移动观测点,应提前通知观测单位,采取处理措施,以保证沉降观测顺利完成。否则由此产生的一切成果,观测单位将不承担任何责任。

图1:基坑边坡支护变形监测点平面图

4.4 监测方法

4.4.1 人工巡视

巡视检查是边坡监测工作的主要容,它不仅可以及时发现险情,而且能系统地记录、描述边坡施工和周边环境变化过程,及时发现被揭露的不利地质状况。巡视的主要容包括:

(1)边坡地表有无新裂缝、坍塌发生,原有裂缝有无扩大、延伸

(2)地表有无隆起或下陷,滑坡体后缘有无裂缝,前缘有无剪口出现,局部楔形体有无滑动现象

(3)排水沟、截水沟是否畅通、排水孔是否正常

(4)挡墙基础是否出现架空现象,原空隙有无扩大

(5)有无新的地下水露头,原有的渗水量和水质是否正常

4.4.2位移和沉降观测

利用全站仪观测埋设测点的水平位移,观测一般采用后方交会法,通过数据处理分析,分析坡面各点在施工过程中的水平位移变化情况,从而了解边坡支护结构的滑动围和滑动情况,提供预警信息。

全站仪主要参数:

测距精度:1mm + 2ppm

测角精度:1.5″

沉降观测采用徕卡电子水准仪观测,观测等级为二等。

水准仪主要参数:

每公里高差测量中误差:≤±0.7mm/km

视线长度:≥3.0且小于等于50.0m

前后视距差:≤1.5m

前后视距累计差:≤6.0m

4.5监测频次及报警值

4.5.1监测频次

根据《******东侧边坡支护施工图》的要求,监测的预计监测频次如下:(1)监测项目在边坡开挖前测定初始数据,且不宜少于2次,取平均值做为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