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上)课内阅读(1、快乐的杉树林)
- 格式:doc
- 大小:59.00 KB
- 文档页数:4
五年级(上)语文课内阅读练习卷班级姓名家长签名教师评价第一课快乐的杉树林熟读课文,完成以下练习:1、联系课文内容理解词语的意思。
牙牙学语:酷暑难挡:粉妆玉砌:2、课文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请按正确格式摘抄在下面的方格内。
3、理解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这时,杉树林可是一个极好的避暑‘胜地..’”。
(出自本文第3小节中)胜地的意思是,我们都知道的杭州西湖、北京颐和园、桂林山水等是我国著名的胜地。
课文中这句话的“胜地”加引号,是因为这个词语在文中有的特殊含义。
4、课文第2—5小节是按顺序来写的,其中每一小节都是先写,再写,从两个方面来写杉树林给“我”的童年带来的无穷快乐。
5、积累词语和句子(1)描写春天的四字词语:如,春回大地、、、、、(2)描写夏天的四字词语:如,酷暑难挡、、、、、(3)描写秋天的四字词语:如,秋高气爽、、、、、(4)描写冬天的四字词语:如,粉妆玉砌、、、、、(5)描写颜色的词语:如:像火一样红——红红绿绿蓝蓝灰白白黑黄黄如:火红火红,、、、、、、(6)摘抄描写春天的句子:(7)摘抄描写夏天的句子:(8)摘抄描写秋天的句子:(9)摘抄描写冬天的句子:(10) 摘抄描写杉树叶子的比喻句:6、阅读课文片断,完成练习片断一我和小伙伴一放学,就到杉树林里做游戏。
玩累了,就用一个草绳系在两棵树的枝干上荡秋千。
因为顽皮,我们常受大人的责骂。
但我们毫不在意,还是自顾自地荡秋千玩。
大人们见多了也就不管了,有时还带着牙牙学语的娃娃来观看。
这时,我们的劲头更大了。
当然,我们也吃过苦头。
大伙儿轮流荡秋千,有时会把草绳磨断。
于是,我们不是摔个仰面朝天,就是来个“小狗吃屎”。
……摔一下,屁股就会疼上两三天,但过后还是照样荡秋千,毫不在乎。
1、“我和小伙伴一放学,就到杉树林里做游戏。
”句中关联词语“一……就”说明2、这一节中重点写了这一活动。
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作者和他的小伙伴无比喜欢这种活动?请用直线划出这些句子,并写出你这样认为的理由。
上海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学期课文内容提要----a991de88-6ea6-11ec-8a79-7cb59b590d7d1、快乐的杉树林以《快乐的冷杉林》为标题,包括作者对冷杉林的热爱和对童年幸福生活的怀念。
2、捅马蜂窝《捅马蜂窝》摘自冯继才的作品和作者对童年的回忆。
文中描述了一个淘气的“我”,鲁莽地捅了大黄蜂的窝,被大黄蜂蜇了一下,生动、真实地展现了一个好奇、爱冒险的少年的形象。
3、瑞恩的井这是一个感人的故事:6岁的加拿大男孩瑞安在课堂上得知,非洲儿童正遭受饥饿和疾病的折磨,因为他们没有足够的食物和饮用水。
他通过自己的努力赚了70美元,并将其捐赠给乌干达北部一所小学的孩子们。
瑞安的爱也影响了他周围的人。
人们向非洲的贫困儿童捐款。
4、坐在最后一排乔小叶是文本的主人公。
因为他孤独自卑,同学们不喜欢他,所以他坐在教室的最后一排。
有爱心、有责任心的年轻女教师白明的出现,让乔小叶重拾自信,正式克服缺点,爱上学习,最终取得了好成绩,赢得了同学们的赞誉。
在白先生的教育下,班上所有的学生都明白一个真理:世界上最后一排有座位,但不会有人总是坐在最后一排。
5、寻找幸运花瓣通过描述一个小学生坚持不懈地寻找一片幸运的花瓣——五片花瓣,最终实现了自己的愿望,揭示了幸运来自新的发现和新的想法过程,幸运也许只是一种心灵的感受的哲理。
五瓣丁香真能给人带来幸运吗?我们不得而知,但专心致志寻找的过程,确实让人感到幸运而快乐。
6.中国孩子的声音《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是中国的一位中学生雷利写给当时的联合国秘书长加利的一封信。
信中悼念了在联合国维和行动中不幸牺牲的爸爸,同时,发生了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救救孩子们,要和平不要战争!让每一个家庭都不再因战争失去亲人,让世界成为充满阳光、鲜花和爱的人类共同的家园7.妈妈,我们想活下去这篇课文主要讲了洛迪在洪水袭来时候保护妈妈的故事。
这既是一曲生命的凯歌,也是自强不息和热爱亲人的凯歌。
8.海峡两岸的生命桥这是一篇通讯,记叙了一件特殊的有关骨髓移植手术的故事。
四年级语文阅读训练(一)快乐的杉树林(共15分)冬天来了,西北风hūxiùo ér lǎi (),吹起地上的落叶,吹动了树枝上还悬挂着的残叶。
有时天空还飞舞着雪花,被杉树叶铺盖着的地面上,树干上,远处近处的屋顶上,都蒙上一层白雪,大地变成了fěn zhuāng yùqì( )的世界。
我们和往常一样来到杉树林,高兴地玩了起来,有的堆雪人,有的掷雪球,空中回荡着喊叫声、打闹声┅┅1、在选文的括号中根据拼音写词语:(2分)2、给文中的多音字注音并组词:(3分)铺()盖,它的另一个音是(),组词()树干(),它的另一个音是(),组词()3、缩句:树干上和远处近处的屋顶上都蒙上一层白雪 ( 2分)4、照样子写由两个意思相近的字组成的词例:悬挂、(2分)4、按要求写你课外积累词句:①描写雪景的四字词、(6分)②描写雪景的句子:第一句第二句(二) 郑板桥爱子(共18分)郑板桥不仅是清朝有名的画家、诗人、书法家,而且是深深懂得家教的教育家。
他非常讲究“爱子之道”。
郑板桥在外任职时,曾将他6岁的儿子小宝留在乡下,由他的弟弟郑默代为抚养,郑默对小宝十分宠爱。
小宝常炫耀道:“我爹在外面做大官!”有时小宝还欺侮人家的孩子,这些事(使、替、让)郑板桥知道了,心里非常焦急,就给弟弟写信道:“(我52岁才生一个儿子,哪有不爱的道理?)但教更重于养。
”他要求弟弟对孩子严加管教。
当郑板桥病危(后、时、了),他把儿子叫到床前,突然提出要吃儿子做的馒头,待儿子将馒头送到父亲病床前时,父亲已经断了气。
小宝悲痛地大哭,忽然发现旁边有张纸条,上面写道:“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情自己干,靠天靠人靠祖宗,不算是好汉。
”郑板桥临终前给儿子上了“自立”的一课。
1、划去文中括号里不正确的字。
(2分)2、“炫耀”中的“耀”字,用音序法应查字母,用部首查应查用数笔画法查应查画。
这个词语中“耀”应取第几种解释“耀”的解释①光荣②夸耀③光线强烈地照射。
《快乐的杉树林》五年级语文教案第1篇:《快乐的杉树林》五年级语文教案学习目标:1、知道课文是按概括到具体的顺序写的。
第2—5节是按春夏秋冬的时间顺序写的,先写杉树林的景*,再写孩子们的活动。
2、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体会作者喜爱杉树林的感情,感受杉树林给作者童年带来的快乐。
3、在感受作者思想感情的同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自己喜欢的小节。
4、学习课文的写作方法,选择校园中给自己留下美好印象的地方,有顺序地写下来,能够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1、出示杉树林,简介杉树。
(杉树是一种绿*的乔木,树冠的形状像塔,叶子长披针形。
许多这样的杉树长在一起就成了杉树林。
)师:多么美丽的杉树林啊!让我们一起走进快乐的杉树林。
2、揭示课题。
3、质疑:读了课题,你想了解哪些内容呢?(学生可能问:杉树林怎样带来了快乐?带来了哪些快乐?……)二、整体感知,直奔中心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要求:(1)读准字音,将课文读通顺。
(2)思考:①课文是围绕哪一句话写的?②课文按什么顺序描写哪几个季节的景*?2、交流。
(1)课文是围绕哪一句话写的?(中心句是“我家门外有一片杉树林,它给我的童年带来了快乐。
”或“我家门外的杉树林给我金*的童年带来无穷的欢乐。
”)(2)课文按什么顺序描写哪几个季节的景*?(按时间顺序描写不同季节的景*特点。
)三、部未完,继续阅读 >第2篇:快乐的杉树林作文300字杉树林给我的童年带来了无穷的欢乐。
在这充满欢声笑语的杉树林中,最令人期待的要数那酷暑难挡的夏天了。
夏天,火辣辣的太阳烤着大地,只有杉树林里是我们小朋友的天地,也是我们在夏天避暑的“最佳人选”。
所以,我和小伙伴们不约而同的搬着小椅子和小板凳一起来杉树林避暑。
我们做完作业,就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比试悠悠球的球技,那一个个悠悠球似乎有灵*,希望给自己的小主人带来一次次的胜利;悠悠球完累了了,比试棋艺,有五子棋、围棋、*棋、象棋、飞行棋……待我们费尽了脑力以后,玩“抓鬼游戏”是最适合不过的了,看着那些追逃的人,老是累得气喘吁吁,这游戏经常闹的不欢而散……迎走了酷暑难挡的夏天,送走了秋高气爽的秋天,银装素裹的冬天来临了。
1 快乐的杉树林(独立备课)教学目标:1.了解杉树林一年四季不同的景色,知道杉树林给我的童年带来了无穷的欢乐,体会“我”喜爱杉树林的思想感情。
2.知道课文是按“总起——分述——总结”的方法组织材料,在“述”部分是按时间的顺序描写不同季节的景色特点的。
3.了解作者是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写出了杉树林的凉爽,通过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写出了树林的红。
4.能够根据例句,运用比喻、叠词等方法把句子写具体。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四节。
教学重点1.了解杉树林春、夏、秋、冬不同的景色,知道杉树林给我的童年带来了无穷的欢乐,体会“我”喜爱杉树林的思想感情。
2.知道课文组织材料的方法。
教学难点学习“抓中心学习课文”的方法。
教学时间: 2课时教具准备:投影教学过程:课时要求:学会生字新词,疏通内容,理清段落,讲读第一、三段。
一、质疑入手,解释课题。
1.出示:快乐的杉树林杉树林2.说说这两个题目有什么不同之处?3.教师小结:前者应着重写清楚杉树林带给我们那些快乐,其重点词应是“快乐”;后者应着重写清楚杉树林的具体内容。
4.听课文录音,思考:本篇课文为什么以“快乐的杉树林”为课题?(小组内进行讨论)5.大组交流,教师小结。
二、抓总起句,理清课文脉络。
1.自由读课文,找出最能体现课题含义的句子是哪一句?2.出示句字:我家门外的一片杉树林,它给我的童年带来了欢乐。
我家门外的杉树林给我金色的童年带来了无穷的欢乐。
1)齐读句子,说说你对句子的理解。
2)说说句子与上下文的关系是什么?3)根据总起句,给课文分段并说说分段的依据。
4)大组交流,教师小结总分总分段的判断方法。
5)有感情的朗读这两句话。
6)思考:这样的开头和结尾有什么特点?7)教师小结:文章运用首尾呼应的方法来点明中心,结构清晰,有助于学习课问。
3.师生共读课文的第二段,思考:课文的第二段又是从几方面来把“快乐”写具体的?三、朗读课文,初步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
1.自由朗读课文。
1 快乐的杉树林教学目标:1 知道本文的中心句,认识总起句和总结句,了解本文的写作特点:首尾呼应。
2 了解文章的写作结构和写作顺序。
3 思考围绕中心,作者写了哪些内容?重点写了哪些内容,从哪里可以感受到小朋友们在杉树林下玩得很快乐?3 比较2345节的写法,找相同点。
教学过程:1 今天我们来学习第1课,板书课题:1 快乐的杉树林比较衬衫2 杉树林又不是人,怎么会用快乐来形容呢?你是怎么理解课题的?3 理解:杉树林给我们带来了无穷的快乐。
4 那作者写这篇文章,想表达一种怎样的情感呢?请你快色默读课文,用横线划出本文的中心句。
5 学生交流:认识总起句+总结句。
6 比较句子:我家门外的杉树林给我金色的童年带来无穷的欢乐。
我家门外的杉树林给我的童年带来了欢乐。
这样改,可以么?可以!好么?不好!为什么?有了金色,非常形象地写出了童年时光的美好,作者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童年的美好,像金子一般熠熠生辉。
无穷,写出了欢乐多的程度数也数不清,更加凸显了杉树林给我带来的欢乐之多,印象之美好!表达出了作者对美好童年的回忆,对杉树林的喜爱之情!7 这样的开头和结尾,叫做首尾呼应,直抒胸臆地表达了作者的情感。
8 那这篇课文围绕这个中心,写了哪些内容,重点又写了什么内容,请你默读课文的中间4小节,试着用自己的话概括。
9 作者主要写了杉树林一年四季的美丽景色,以及我们在杉树林下快乐游玩的情景。
10 这几小节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时间顺序,季节顺序,春夏秋冬的顺序。
11 作者很会写,下面我们重点就一起来学习课文的第2节。
看看作者先写了什么,再写了什么。
字里行间,你从哪里感受到了杉树林给我们带来了欢乐?①生个别读。
②数句子,分层。
概括每层的意思。
③从哪些句子感受到杉树林给我们带来的欢乐。
④总结这一节的写法:先写杉树林春天的景色:杉树生长的情景+荡秋千颜色的变化;形状。
1、快乐的杉树林[教学目标]1、了解杉树林一年四季不同的景色,知道杉树林给我的童年带来了无穷的欢乐,体会“我”喜爱杉树林的思想感情。
2、知道课文是按“总起——分述——总结”的方法组织材料的;在“分述”部分又是按时间顺序描写不同季节的景色特点。
3、学习“抓中心句学课文”的方法。
4、学习本课生字新词,能用“毫不在意”造句。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四节。
[教学重点]了解杉树林一年四季不同的景色,体会作者喜爱杉树林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知道课文整体及分述部分的写作顺序。
[教学过程]一、导入1.板书:快乐的杉树林2.指名读题。
3.审题。
找出课题中反映文章中心的词语。
(快乐)二.初读课文,理解词义1、讨论并出示。
生机——生,具有生命力的;生机,活力。
课文指孩子们的笑声给杉树林带来活力。
呼啸而来——呼啸,自然界发出的声音;课文指西北风发出高而长的声音吹过来。
粉妆玉砌——妆,装饰;白粉装饰的,白玉砌成的,形容雪景十分漂亮。
毫不在意——毫,一点儿;一点儿也不放在心上。
不约而同——同,一致;大家事先没有约定,但说的或做的却完全一致。
三、再读课文,指导学法(一)学习第二节出示:1.课文是围绕哪句话写的?2、默读第二节,思:作者从哪几方面写了春天的杉树林?板书:春天:景色活动3.轻读,春天杉树林的景色是如何的呢?板书:长出绿叶(生长过程:“长出——幼芽——长出——叶子——成了——针似的叶子”;用比喻的方法写出了叶子的形状。
)4.春天,孩子们在杉树林里活动,杉树林给孩子们带来了哪些快乐呢?默读第二节,用“——”划出有关的句子。
出示:我和小伙伴们一放学,就到杉树林里做游戏。
(“一……就……”能看出孩子们急切的心情,体现小伙伴们十分喜爱杉树林)(1)他们做什么游戏?(2)抓住“受大人责骂——毫不在意——大人们带娃娃来观赏——劲头可大了——摔疼毫不在乎”这些词,体会小伙伴们在杉树林玩得很愉快,喜爱杉树林的感情。
5.朗读这一节,语调轻快。
1.快乐的杉树林教学目标:1.了解杉树林一年四季不同的景色,知道杉树林给我的童年带来了无穷的欢乐,体会“我”喜爱杉树林的思想感情。
2.知道课文是按“总起——分述——总结”的写作方法;在“分述”部分又是按时间顺序描写不同季节的景色特点。
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能照样子把句子写具体。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四节。
教学过程:一. 揭示课题二. 简介杉树:杉树是一种绿色的乔木,属松科。
树高可达30米,胸径3米,树冠的形状像塔,树干端直,树形整齐。
叶子长披针形。
杉树常绿乔木杉木的品种较多,如:油杉,又名黄杉、铁杉;灰杉,又名糠杉、芒杉、泡杉……许多这样的杉树生长在一起就成了杉树林。
板书:杉树林1.填空:()的杉树林(学生交流)2.补齐课题:快乐的杉树林(齐读课题)3.质疑:读了课题,你想了解哪些内容呢?(——杉树林怎样带来了快乐?带来了哪些快乐?……)二.整体感知课文1.出示自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是围绕哪一句话写的?课文是按什么顺序描写哪些季节的景色?2.交流出示中心句:我家门外有一片山树林,它给我的童年带来了快乐。
或我家门外的杉树林给我金色的童年带来无穷的欢乐。
交流:按时间顺序写了不同季节的景色特点。
三.细读课文1.题目通常是一篇文章的题眼,既然叫“快乐的杉树林”,那么我们看看杉树林究竟给我的金色童年带来了哪些无穷的快乐呢?文章是怎样具体生动描述的呢?我们一起深入探讨学习。
2.杉树林在春夏秋冬一年四季中呈现不同的景色,你最喜欢那个季节的杉树林呢?读读文中有关段落,找找句子,说说理由。
提示:从“杉树林的美丽景色”和“孩子们在山树林里的愉快活动”着手体会。
交流:从大多数学生的兴趣点入手。
3.以第4节“秋天的杉树林”为例:(1)请你仔细默读课文,找出描写秋天杉树林美丽景色的语句,体会感情。
交流:树叶颜色变化的词语:绿色——半黄半绿——全变成红色——红得那样鲜艳——好似一团团燃烧的火焰——像红色的地毯。
快乐的杉树林(沪教版五年级教案设计)1快乐的杉树林【学习目标】1了解杉树林一年四季不同的景色,知道杉树林给“我”的童年生活带来了无穷的欢乐,体会“我”喜爱杉树林的思想感情。
2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粉妆玉砌”、“毫不在意”、“避暑胜地”、“不约而同”等词语的意思,能正确使用。
3能学习课文中的句式,照样子把句子写具体。
4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最喜欢的一节。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理解杉树林给“我”的童年带来了无穷的乐趣,体会“我”喜爱杉树林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一出示课题,激发兴趣。
1出示杉树林图像,板书:杉树林简介杉树2填空:()的杉树林3出示课题:快乐的杉树林针对课题质疑:为什么说杉树林是快乐的呢?二学生小组自学课文,讨论学习。
学习要求:1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用学过的方法理解词语:粉妆玉砌、毫不在意、避暑胜地、不约而同,提出自己在学习过程中不理解的地方。
3完成填空:课文生动地记叙了我家门前杉树林的不同的景色以及的情景,抒发了我的思想感情。
4课文是围绕哪句话写的?是按什么顺序写一年四季的景色的?三小组学习交流。
1指名分节读课文。
2交流填空。
3学习总起句,总结句。
理解“无穷”。
4学生质疑:为什么说杉树林给我童年带来了无穷的乐趣?又带来了哪些乐趣?四小组讨论,学习课文第2~5节。
1默读课文,杉树林一年四季有哪些变化?(1)第二节:春天抓住树叶生长的过程,颜色、形状的变化,突出孩子们欣喜的感情。
板书:长叶指导朗读:春天,杉树长叶了,带着欣喜来朗读。
(2)第三节:夏天抓住“火辣辣地烤着”、“拼命地叫着”是表明天气的炎热程度,说明了盛夏的“酷暑难挡”,理解“极好”、“避暑‘胜地’”,说明杉树遮阴,清风习习,给人带来的阵阵凉爽。
板书:胜地想想该怎样读好这前三句?(欢快)(3)第四节:秋天抓住杉树林“更新换貌”的具体内容:“红得那样鲜艳,火红火红的,远远看去,好似一团团燃烧的火焰。
1.快乐的杉树林学习目标:1.了解杉树林一年四季不同的景色,知道杉树林给“我”的童年生活带来了无穷的欢乐,体会“我”喜爱杉树林的思想感情。
2.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粉状玉砌”、“毫不在意”、“避暑胜地”、“不约而同”等词语的意思,能正确使用。
3.能学习课文中的句式,照样子把句子写具体。
4.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最喜欢的一节。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杉树林给“我”的童年带来了无穷的乐趣,体会“我”喜爱杉树林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一、出示课题,激发兴趣。
初始杉树林图像,板书:杉树林简介杉树填空:()的杉树林出示课题二、自读课文。
思考:课文是围绕那句话写的?是按什么顺序写一年四季的景色的?交流,理解“无穷”三、小组合作,学习课文2~5小节。
1.默读课文,杉树林一年四季有哪些变化?※第二节:春天抓住树叶生长的过程,颜色、形状的变化,突出孩子们欣喜的感情。
板书:长叶指导朗读※第三节:夏天抓住“火辣辣地烤着”、“拼命地叫”,理解“极好”、“避暑胜地”板书:胜地指导朗读※第四节:“红得那样鲜艳,火红火红的,远远看去,好似一团团燃烧的火焰。
秋风扫过,那火焰般的红叶飘落在地上,像红色的地毯”、“夕阳和晚霞增添了它的红,雨后的水塘更映出了它的红”、“秋天,是杉树林最美的时候。
”板书:最美生读句子理解比喻句的美※第五节:抓住“……地面上,……树干上,……屋顶上,……粉状玉砌的世界”表现出杉树林冬天所特有的美。
板书:粉状玉砌指导朗读※小结:杉树林一年四季的美景让“我”喜爱,让“我”陶醉,同时,它还给我的童年生活带来了乐趣。
2.自读课文,课文中哪些语句表现了杉树林给我的童年带来了乐趣?划出有关的语句,小小组讨论交流。
交流:※我和小伙伴一放学,就到杉树林里做游戏。
玩累了,……有的还带着牙牙学语的娃娃来观看。
大伙儿轮流荡秋千……毫不在乎。
※当然这里是我们的天下喽!……有的做游戏。
欢声笑语给整个杉树林带来了生机。
五年级(上)语文课内阅读练习卷
班级姓名家长签名教师评价
第一课快乐的杉树林
熟读课文,完成以下练习:
1、联系课文内容理解词语的意思。
牙牙学语:
酷暑难挡:
粉妆玉砌:
2、课文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请按正确格式摘抄在下面的方格内。
3、理解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这时,杉树林可是一个极好的避暑‘胜地
..’”。
(出自本文第3小节中)胜地的意思是,我们都知道的杭州西湖、北京颐和园、桂林山水等是我国著名的胜地。
课文中这句话的“胜地”加引号,是因为这个词语在文中有
的特殊含义。
4、课文第2—5小节是按顺序来写的,其中每一小节都是先写
,再写,从两个方面来写杉树林给“我”的童年带来的无穷快乐。
5、积累词语和句子
(1)描写春天的四字词语:如,春回大地、、
、、、
(2)描写夏天的四字词语:如,酷暑难挡、、
、、、
(3)描写秋天的四字词语:如,秋高气爽、、
、、、
(4)描写冬天的四字词语:如,粉妆玉砌、、
、、、
(5)描写颜色的词语:
如:像火一样红——
红红绿绿蓝蓝
灰白白黑黄黄如:火红火红,、、、
、、、
(6)摘抄描写春天的句子:
(7)摘抄描写夏天的句子:
(8)摘抄描写秋天的句子:
(9)摘抄描写冬天的句子:
(10) 摘抄描写杉树叶子的比喻句:
6、阅读课文片断,完成练习
片断一
我和小伙伴一放学,就到杉树林里做游戏。
玩累了,就用一个草绳系在两棵树的枝干上荡秋千。
因为顽皮,我们常受大人的责骂。
但我们毫不在意,还是自顾自地荡秋千玩。
大人们见多了也就不管了,有时还带着牙牙学语的娃娃来观看。
这时,我们的劲头更大了。
当然,我们也吃过苦头。
大伙儿轮流荡秋千,有时会把草绳磨断。
于是,我们不是摔个仰面朝天,就是来个“小狗吃
屎”。
……摔一下,屁股就会疼上两三天,但过后还是照样荡秋千,毫不在乎。
1、“我和小伙伴一放学,就到杉树林里做游戏。
”句中关联词语“一……就”
说明
2、这一节中重点写了这一活动。
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作
者和他的小伙伴无比喜欢这种活动?请用直线划出这些句子,并写出你这样认为的理由。
片断二
一阵阵凉风吹来,赶走了夏天,迎来秋高气爽的季节。
杉树林也更新换貌了。
杉树的叶子开始由绿色变成了半黄半绿的颜色;过不多久,叶子全变成红色。
红得那样鲜艳,火红火红的,远远看去,好似一团团燃烧的火焰。
秋风扫过,那火焰般的红叶飘落在地上像红色的地毯,美丽极了。
夕阳和晚霞增添了它的红,雨后的水塘更映出了它的红。
秋天是杉树林最美丽的时候,我们时常迎着夕阳在这条用红叶铺的路上来回走动,脚下软绵绵的,舒服极了。
1、“更新换貌”的意思是,作者按顺序写了杉树林更换新貌的过程,开始,
,过不多久,,重点写了的变化,由到,再到。
作者说“杉树林也更新换貌了”,这里用上“也”字,是因为。
2、品读这一节中描写秋天的杉树叶子“红”的两句比喻句,体会这样写的妙处。
(1)摘抄比喻句,分别写出把什么比作什么
第一句:
这句话把( )比作( ) 第二句:
这句话把( )比作( ) (2)思考并回答问题:这两个比喻句能否前后颠倒,为什么?
(3)照样子把句子写具体
例:杉树的叶子全变成了红色,红得那样鲜艳,火红火红的,远远看去,好似一团团燃烧的火焰。
下雪了,四周一片白,
春天到了,公园里满眼都是绿的,
3、读句思考,并回答问题。
“夕阳和晚霞增添了它的红,雨后的水塘更映出了它的红。
”这一节中,作者为什么要写夕阳、晚霞和雨后的水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