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考实验专题复习——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

中考实验专题复习——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

中考实验专题复习——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
中考实验专题复习——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

中考实验专题复习——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2

1、在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实验中:

⑴如图甲,用手按压强计的橡皮模,U型管内水面出现高度差;将橡皮膜放入酒精中,U型管内水面也出现高度差,这说明;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是法;

⑵若在使用压强计前,发现U型管内水面已有高度差,通过方法可以进行调节。

①从U型管内向外倒出适量水;②拆除软管重新安装;③向U型管内加适量水;

⑶比较乙、丙实验可知,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的有关;

比较丙、丁实验可知,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的有关。

2、在“研究液体的压强”的实验中,进行了如图中各图所示的操怍。

(1)为了顺利地完成该实验,除了图中画出的各种器材外,还需要用到__________。

(2)比较图中代号为__________的三个图,可以得到的结论是: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3)比较代号为__________的两个图,可以知道:在深度相同的情况下,不同液体的压强还跟它的密度有关。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越__________。

(4)比较代号为__________的三个图,可以知道: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3、在研究液体压强的实验中,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操作:

(1)实验前应调整U形管压强计,使左右两边玻璃管中的液面______.

(2)乙、丙两图是探究液体压强与______关系.

(3)要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深度的关系,应选用______两个图进行对比.

(4)在图乙中,使金属盒处于同一深度并向上、下、左、右等方位,这是为了探究同一深度处,液体向______的压强大小关系.

(5)以上实验中用的探究方法是______.

4、在研究液体压强的实验中,老师出示了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并向装置中加入一定量的水,此时你观察到的现象,这说明液体对容器底有压强.稍后老师拿出如图乙的压强计准备探究液体内部是否存在压强,而小明认为没必要,利用图甲的装置即可.若要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你认为哪个装置更适合,。使用压强计还可以比较不同液体的密度,请你设计一种方案还比校甲乙两液体的密

度.

小刚同学认为液体内的压强与压强计的金属盒到容器底的距离有关,请你设计一种探究方案,可画出简图.

5、在“研究液体压强”的实验中,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操作.

(1)比较图中代号为的三个图,可以得到的结论是: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2)比较代号为的两个图,可以知道:在深度相同的情况下,不同液体的压强还跟液体的密度有关.(3)比较代号为的两个图,可以知道:液体内部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6、在研究液体压强的实验中.

(Ⅰ)当压强计的金属盒在空气中时,U形管两边的液面应当相平,而小明同学却观察到如图(a)所示的情景.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U形管左支管液面上方的气压大气压(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调节的方法是(选填以下字母)

A.将此时右边支管中高出的液体倒出 B.取下软管重新安装

(Ⅱ)小明再作图(b)所示的检查.当用手指按压(不论轻压还是重压)橡皮膜时,发现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几乎不变化.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Ⅲ)如图所示是将压强计的金属盒放人同种液体中所观察到的三个现象:

(1)要观察到这三个实验现象,必须控制的实验条件有:

①同一种液体.②(选填以下字母)

A.金属盒在液体中的深度相等 B.操作时间相等 C.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2)比较这三个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有:在同一液体,(写出一个)

7、为了探究液体的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小红同学提出了一些猜想与假设,并进行一些相关实验进行验证。

①下列A.B.C是小红同学提出的三个猜想,题中已经写出一个,请写出另外两个。

猜想A:液体的压强可能与液体的面积有关;

猜想B:液体的压强可能与液体的有关;

猜想C:液体的压强可能与液体的有关。

②如果影响液体的压强的因素有多个,要研究液体的压强与某个因素的关系,需要先控制其他几个因素不变,这在科学探究中被称作控制变量法。

下面是小红同学设计的用U型管压强计研究影响液体压强因素的实验:

请你在认真观察每个实验的基础上,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一是想验证相同时,液体的压强与的关系;实验二是想验证相同时,液体的压强与的关系;实验三是想验证相同时,液体的压强都相同。

③根据你学过的知识与生活经验,你认为液体的压强与猜想A有关吗?答:(填“有关”或“无关”)

8、在“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明同学在塑料管上离管底等高的不同位置A、B、C处扎了三个小孔,并将其放入水槽中,如图所示.

①水通过三个小孔流入塑料管中,说明水内部向各个都有压强.

②若小明改变塑料管在水中的深度,他想探究水内部的压强与的关系.

③若小明还想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液体种类的关系,还需要用进行多次实验.

9、为了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小华同学将一根两端开口的玻璃管的一端扎上橡皮膜,将其浸入盛有水的烧杯中,并不断增加玻璃管浸入水中的深度,实验操作过程及实验现象如图(a)、(b)和(c)所示.他继续实验,在玻璃管中分别注入酒精、盐水,使之与烧杯中水面相平,实验操作过程及实验现象如图(d)、(e)所示.(已知ρ盐水>ρ水>ρ酒精)

(1)观察比较图(a)、(b)与(c)可归纳出的初步结论是:.(2)观察比较图(d)与(e)可归纳出的初步结论是:.

答案:

1、(1)液体内部有压强等效替代(2)②(3)密度深度

2、(1)刻度尺(2)ABC(3)EF(4)BDE

3、(1)相平;(2)液体密度;(3)甲、乙;(4)各个方向;(5)控制变量法.

4、(1)橡皮膜向外凸;(2)乙装置;(3)将压强计的金属盒放在不同液体的相同深度,观察U形管两边的高度差,高度差大的液体在该处产生的压强大、液体的密度大;(4)在两个容器里装同种液体,但液面深度不同,使金属盒到容器底的距离相同,观察U形管两边的高度差,虽然金属盒到容器底的距离相等,但高度差不同、液体产生的压强不同,说明液体产生的压强与金属盒到容器底的距离无关.

5、(1)A、B、C;(2)E、F;(3)D、E

6、大于、B、装置密封性不好或漏气等、A、同一深度处,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或液体压强的大小与方向无关)

7、①密度深度②液体密度深度;深度液体密度;密度和深度向各个方向③无关

8、(1)方向(2)水的深度(3)不同液体

9、(1)同种液体,深度越深,压强越大.(2)在深度相同时,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物理中考题液体压强篇(沐风教育)

2017年物理中考题系列--- 压强篇 一.选择题(共33小题) 1.在探究实践创新大赛中,小明同学展示了他的“液体压强演示仪”,其主要部件是一根两端开口且用橡皮膜扎紧的玻璃管(如图),将此装置放于水中,通过橡皮膜的凹凸程度变化,探究液体压强规律.如图描述的几种橡皮膜的变化情况,其中正确的是() A.B.C.D. 2.如图所示,打开水坝的闸门时,液体压强使坝底的水奔流而出,则决定坝底 水的压强大小的因素是() A.水的体积B.水的深度C.坝的宽度D.坝的高度 3.如图所示,在探究液体压强特点的过程中,将微小压强计的金属盒放在水中,下列做法能够使压强计U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减小的是() A.将压强计的金属盒向上移动一段距离 B.将压强计的金属盒向下移动一段距离 C.将压强计的金属盒在原位置转动180°

D.将压强计的金属盒放在同样深度的食盐水中 4.如图所示,往量杯中匀速注水直至注满.下列表示此过程中量杯底部受到水的压强P随时间t变化的曲线,其中合理的是() A.B.C.D. 5.如图,甲、乙、丙是三个质量和底面积均相同的容器,若容器中都装入等量的水(水不溢出),三个容器底部都受到水的压强() A.甲最大B.乙最大C.丙最大D.一样大 6.如图所示的装置可能是用来研究() A.液体内部的压强跟液体密度的关系 B.液体内部的压强跟深度的关系 C.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是否相等 D.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是否都有压强 7.装有水的试管玻璃斜放在水平桌面上,玻璃管内水水柱的长度和高度如图所 =1.0×103kg/m3.则此时水对玻璃管底部的压强为()示.取g=10N/kg,ρ 水

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实验(含解析)

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实验 一.选择题(共8小题) 1.使用微小压强计探究液体压强的规律时,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手按橡皮膜,两管出现高度差,说明此时橡皮膜的气密性很差 B.该实验装置中的“U”形管是一个连通器 C.“U”型管形管两管液面的高度稳定后,右管中的液体受到非平衡力的作用 D.橡皮膜伸入液体越深,两管液面高度越大,则液体压强越大 2.在学习《科学探究:液体的压强》这节课时,教师做了这样一个演示实验:有一个玻璃器皿,在其侧面的高、中、底部有三个完全相同的孔,用三张相同的橡皮膜以同样的方法分别将三个孔封住,如图所示.然后往器皿中加入水,使水面高过最上面的孔,观察到三张橡皮膜的变化是不同的,要求大家根据这一现象提出一个科学探究问题.经过全班同学的讨论,提出了以下四个问题,其中最有探究价值且易于探究的是() A.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B.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质量有关 C.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深度有关 D.液体的压强与容器的形状有关 3.如图所示的实验现象说明() A.液体压强的大小跟液体的密度有关 B.液体压强的大小跟深度有关

C.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相等 D.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4.某同学在做“研究液体内部压强规律”实验,图是其中的一次实验和分析.根据图示情况可以知道,该同学这次操作的主要目的是() A.探究在同一深处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关系 B.说明液体内部压强随深度的增大而增大 C.研究液体内部压强与其密度关系 D.验证液体内部压强公式 5.如图的实验中,探究的物理问题是() A.大气压强的测量 B.液体内部压强与方向的关系 C.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深度的关系 D.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

液体的压强中考试题选

1.(2002·北京东城)在研究液体压强的实验中,将压强计的金属盒放在水中,下列做法能够使图中 压强计U形管两边的液面高度差减小的是() A.将压强计的金属盒向下移动一段距离B.将压强计的金属盒向上移动一段距离 C.将压强计的金属盒在原处转动180°D.将压强计的金属盒改放在同样深度的酒精中 2.(2002·福州)容积相同的甲、乙两个圆柱形容器,都装满水,如图所示放置,则甲、 乙两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力F甲和F乙、压强p甲和p乙的关系是() A.F甲=F乙,p甲=p乙B.F甲>F乙,P甲>p乙C.F甲=F乙,p甲ρ乙>ρ丙p甲>p乙>p丙 B.ρ甲<ρ乙<ρ丙P甲ρ乙>ρ丙p甲=p乙=p丙 5.(2001·新疆乌鲁木齐)如图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量筒里分别是 盛有质量相同的水和酒精,M、N两点到量筒底部的距离相等,则这 两点液体的压强p M和p N的大小关系是() A.p M>p N B.p M

ρ乙D.条件不足,无法判定 7.(2004·北京)如图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容器,侧壁上有一开口弯管,弯管内的液面高度危h1=0.8 m;其顶部和底部的面积均为0.1 m2,顶部到底部的高度h2=0.6 m,容器中的液体密度为1.2×103kg /m3,则液体对容器顶部的压力为________N.(g取10 N/kg) 8.(2004·大连)如图所示,是两位同学值日时用的圆柱形桶甲和底小口大的桶乙, 两桶质量相同,上口面积相同,装相同质量的水放在水平地面上.关于水桶对地面 的压强和水桶底受到水的压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水桶对地面压强大B.乙水桶对地面压强大 C.甲水桶底受到水的压力大D.乙水桶底受到水的压力大 9.(2002·盐城)如图所示,三个容器的底面积S a=S bp c C.P a>p c>p b D.p a>p b>p c 1.(2003·呼和浩特)三个质量相同、底面积相同、形状不同的容器放在水平 桌面上,其内分别装有甲、乙、丙三种液体,它们的液面在同一水平面上, 如图所示.若容器对桌面的压强相等,则三种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 A.甲最大B.乙最大C.丙最大D.一样大 2.(2002·吉林)如图所示,有三个完全相同的瓶子,里面分别装有质量相等的酱油、水和 豆油,则它们对瓶底的压强________(填 “相等”、“不相等”). 4.(2001·山东济南)在“研究液体的压 强”的实验中,进行了如图各图所示的操 作.(1)为了顺利的完成该实验,除了图中的各种器材外,还需要 用到________________. (2)比较图中代号为________的三个图,可以得到的结论是:在同 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液体压强中考专题

液体压强中考专题 一.选择题(共6 小题) 1.在“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特点”的实验中,将压强计的探头放入水中,如图所 示,下列操作能使U 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增加的是()A.将探头放在同样深度的酒精中 B.将探头在原位置转动 180° C.将探头向下移动一段距离 D.将探头向上移动一段距离 2.如图所示,将竖直放置的试管倾斜,随着试管的倾斜,试管中的液体对底面 的压强将() A.增大B.减小 B.C.不变D.无法确定 3.如图所示,容器中间用隔板分成左右两部分,隔板下部有一圆孔用薄橡皮膜 封闭,橡皮膜两侧压强不同时其形状发生改变。下图中,在隔板两侧分别装入两种不同的液体,不能比较出左右两侧液体密度大小关系的是() A.B. C.D.

4.如图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圆台形容器。将 1kg 水倒入甲容器中,水对容器 底的压强是 p 甲;将 1kg 酒精倒入乙容器中,酒精对容器底的压强是 p 乙 ,则 p 甲与p 乙 的关系为() A.p 甲>p 乙 B.p 甲 <p 乙 B.C.p 甲=p 乙 D.无法判断 5.如图所示,形状不同,底面积和重力相等的 A、B、C 三个容器放在水平桌面 上,容器内分别装有质量相等的不同液体。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液体密度关系为:ρ A <ρ B <ρ C B.液体对 A 容器底部的压强最小,对 C 容器底部的压强最大 C.C 容器对桌面的压强最大,A 容器对桌面的压强最小 D.三个容器对桌面的压强相等 6 .下图中,利用连通器的特点来实现自己的功能的是() ①水壶的壶嘴与壶身②液体压强计的 U 形管③排水管的 U 形“反水弯”④地 漏的存水杯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科学探究:液体的压强(基础) 知识讲解

科学探究:液体的压强(基础) 【学习目标】 1、知道液体压强的特点; 2、了解连通器及其原理; 3、能用液体压强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要点梳理】 要点一、液体压强(高清课堂《液体压强》388899) 液体的压强是由液体所受的重力及液体具有流动性而产生的,液体的压强虽然是由液体受的重力产生的,但它的大小却与液体受的重力无关,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不一定等于容器中的液体受到的重力,只有侧壁竖直的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力才等于容器内的液体所受的重力。 要点诠释: 通过实验探究发现,液体压强具有以下特点: ①液体对容器的底部和侧壁都有压强,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②液体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③不同液体的压强还跟它的密度有关系。 要点二、液体压强公式: 1、公式推导:如图所示,设想在密度为的液体中,液面下深度为处有一水平放置的面积为S的小平面,在这个平面上就有一个假想的液柱。液 柱的体积:液 柱的质量:液 柱受到的重力:小 平面受到的压力:小 平面受到的压强: 由于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因此用于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压强的计算。 2、液体压强计算公式:,式中P表示液体自身产生的向各个方向的压强,不包括液体受到的外加压强,单位是Pa,是液体密度,单位是,是常数,,h是液体的深度,单位是m。 要点诠释: 1、由公式知,液体压强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与液体的重力、体积无关。当深度一定时,P与 成正比,当一定时,P与h成正比。 2、液体的深度h指的是液体中被研究点到自由液面的竖直距离,即一定要从液体跟空气的分界面竖直往下测

量,它不是高度,高度由下往上量的,判断出h的大小是计算液体压强的关键。 要点三、液体压强的测量由于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所以我们只要测出液体某一深度某一方向上的压强,就同时知道了液体在这一深度各个方向上的压强。如图所示,液体压强可用压强计来测量,工作原理是:当金属盒上的橡皮膜受到挤压时,U型管两边的液面出现高度差;压强越大,两边的高度差越大,读出高度差即可得出压强计金属盒所处之处的压强。 要点四、连通器及其应用(高清课堂《液体压强》388899)上端开口,底部互相连通的容器叫连通器。要点诠释:1.连通器特点:连通器里如果只有一种液体,在液体不流动的情况下各部分直接与大气接触的液面总保持在同一水平面上。 如图,在连通器内取一很薄的液片AB;AB受到左边液面对它的压力,也受到右边液面对它的压力,AB平衡,根据二力平衡关系有,根据压力与压强的关系有 ,由于AB是薄片,有,所以,又根据,则有 ,所以同种液体不流动时各液面相平,若连通器里装有不同的且不能均匀混合的液体,连通器液面将不再相平。 2.连通器原理的应用 ①茶壶:茶壶口高于茶壶盖的设计。 ②锅炉水位计:利用连通器原理把锅炉中的水位反映到锅炉外的水位计中。 ③自动饮水器:利用连通器原理使饮水部分水面自动升高。 ④船闸:利用连通器原理使轮船通过水库,拦河大坝等。 要点五、帕斯卡定律及其应用 1、帕斯卡定律:加在密闭液体上的压强,能够大小不变地由液体向各个方向传递,这一规律叫做帕斯卡定律。 要点诠释: 1、帕斯卡定律是法国科学家帕斯卡发现的,这一规律同样适用于密闭气体。 2、用于测量液体或气体内部压强的压强计就是利用了帕斯卡定律。 2、帕斯卡定律的应用---液压传动 (1)原理 在液压系统的小活塞上施加较小的力,该力对液体产生的压强,由液体大小不变的向各个方向传递,由于大活塞比小活塞的面积大,于是液体就对大活塞产生较大的压力。(如下图)

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

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 1.(2011年中考·浙江丽水、金华卷)小朱在学习液体压强时,用压强计做了如图实验,获得下表数据: 根据表中信息,判断小朱研究的问题是 ( ) A .液体压强与液体温度的关系 B .液体压强与液体体积的关系 C .液体压强与液体深度的关系 D .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 1.D 解析:两次实验中,保持深度和橡皮膜朝向不变,只改变液体的密度,比较压强的大小,所以小朱研究的问题是“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本题答案为D 。 2.(2011年·山东济宁卷)小明在学习液体压强时,用压强计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获得的数据如下表。据表中信息判断小明研究的问题是( ) A .液体向各个方向压强的大小关系 .液体压强与液体深度的关系 C. 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液体压强与气压的关系 2.B 解析:A 、如果研究液体向各个方向压强的大小关系,必须保证液体的密度和深度相同,改变橡皮膜的方向,不符合题意;B 、液体的密度一定,方向一定,深度不断增加,压强计的液面高度差增大,压强增大.所以此实验利用控制变量法探究液体压强跟液体深度的关系,符合题意;C 、如果研究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保证深度不变,改变液体的种类来改变液体的密度,不符合题意,D 、实验中没有反映气压的大小变化,不能研究液体压强跟气压的关系.不符合题意。故选B . 3.(2011年中考·广西河池卷)张雨同学用压强计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你能从这个实验中总结出哪些结论?请写出其中两个:

(1);(2)。 3.(1)液体内部有压强(2)液体的压强和液体的密度有关(答案不唯一,合理即给分) 解析:本实验中,压强计两管有高度差,说明液体内有压强;压强计两管的高度差越大说明液体的压强越大,比较(a)、(b)两个实验,可知,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有关;比较(b)、(c)两个实验,可知,液体的压强和液体的深度有关。 4.(2011年中考·山东青岛卷)探究液体压强规律: 4.压强计;实验检验;类比;盐水(或其它液体) 解析:利用控制变量法探究液体压强与深度的关系,需要同一种液体水,测量不同深度处的压强大小,即还需要压强计;小雨研究的思维程序是:提出问题(液体的压强与什么因素有关?)→猜想(通过类比法猜想液体压强可能与深度有关)→实验验证(利用控制变量法)→得出结论(同种液体中,深度越大,压强越大)。若要继续研究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需要保持深度不变,改变液体的密度,故需要再增加的器材是盐水(或其他液体)。 5.(2011年中考·重庆卷)有两只相同的烧杯,分别盛有体积相同的水和酒精,但没有标签,小李采用闻气味的方法判断出无气味的是水。小唐则采用压强计进行探究:(1)若压强计的气密性很差,用手指不论轻压还是重压橡皮膜时,发现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变化_______(选填“大”或“小”)。小唐把调节好的压强计放在空气中时,U 形管两边的液面应该________。

2020最新中考物理 压强、浮力专题综合练习题

压强、浮力 1.对下列与压强有关的事例,解释不正确的是( C ) A.用吸管喝饮料利用了大气压强 B.高压锅是利用液体的沸点随气压增大而升高的原理制造的 C.水坝下部比上部建造的宽是因为液体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减小 D.火车进站时旅客不能越过安全黄线,依据的是流体中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 2.下列物理现象中,分析正确的是( B ) A.推土机的推土铲刃做得很锋利,是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的 B.高压锅是利用液体的沸点随着压强的增大而增大 C.在高海拔地区一次性打火机不容易打燃火,其主要原因是空气稀薄,大气压高 D.汽车在行驶过程中车窗打开时,遮阳的窗帘总是往外飘,因为窗外空气流速大,压强大 3.如图所示,将一圆柱体从水中匀速提起直至下表面刚好离开水面,此过程容器底受到水的压强p随时间t 变化的图象大致如下列图中的( D ) 4.下列各图不属于连通器的是( C ) 5.海上舰艇护航编队在距离较近时一般采用“前后”形式,而不采用“并排”形式,图中与其原理相同的是( D ) 6.如图所示,帕斯卡曾经用一个装满水的密闭木桶,在桶盖上插了一根细长的管子,向细管子里灌水,结果只加了几杯水,就把木桶压裂了,这个实验说明了( B ) A.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有关 B.液体压强与液体深度有关 C.液体压强与管子粗细有关 D.液体压强与液体质量有关 7.如图所示,碗可以漂浮在水面上,也可以沉入水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碗沉入水底时比漂浮在水面上时重力变大了 B.碗沉入水底时受到的浮力等于它的重力 C.碗沉入水底时比漂浮时所受的浮力变大了

D.碗沉入水底时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变小了 8.一个未装满水的密闭杯子,先正立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图甲),然后反过来倒立在水平桌面上(如图乙),两次放置时,甲图中水对杯底的压力和压强分别为F甲和p甲,乙图中水对杯底的压力和压强分别为F乙和p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 A.p甲>p乙,F甲<F乙 B.p甲>p乙,F甲=F乙 C.p甲=p乙,F甲<F乙 D.p甲<p乙,F甲>F乙 9.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有甲、乙两个相同的烧杯,分别装有两种不同的液体,将两个相同的小球分别放入两烧杯中,小球静止时,两烧杯液面相平。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C ) A.甲烧杯液体的密度小于乙烧杯液体的密度 B.甲烧杯中小球受到的浮力大于乙烧杯中小球受到的浮力 C.甲烧杯对水平桌面的压强大于乙烧杯对水平桌面的压强 D.甲、乙两烧杯底受到液体的压强相等 10.潜水器从刚好浸没时开始下潜到返回水面合计10 min,显示器上分别显示全过程深度曲线和速度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对潜水器分析正确的是( C ) A.在1~3 min,受到水的压强逐渐减小 B.在1~3 min,受到水的浮力逐渐变大 C.在4~6 min,都是在水下处于静止状态 D.在6~8 min,都是处于受力平衡状态 11.如图所示,木块漂浮于水面上,不可伸长的细线处于松弛状态,装有足够多水的容器底有一阀门K。打开阀门使水缓缓流出,当细线断裂的瞬间关闭阀门,则( B ) A.细线断裂的瞬间,木块受到的拉力大于重力 B.细线断后,容器底受到水的压强比断线的瞬间大 C.细线断裂前,木块受到的拉力的变化量大于浮力变化量 D.细线断后,木块再次漂浮时受到的浮力比断线的瞬间小 12.如图所示,当溢水杯盛满密度为ρ1的液体时,把实心物块放入杯中,物块漂浮,静止后溢出的液体质量为m1;当溢水杯盛满密度为ρ2的液体时,把同一物块放入杯中,物块沉底,静止后溢出的液体质量为m2。则物块的密度为( D )

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

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 一、实验目的 1.通过实验探究知道液体内部处处存在压强。 2.通过实验探究掌握液体压强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 3.通过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经历用分析推导方式得出液体压强公式,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二、实验器材 压强计、大烧杯、水、盐水、刻度尺。 三、实验原理 由于液体有重力,有流动性,所以液体内部处处存在压强。液体内部的压强的大小与液体的深度和液体的密度有关。 四、实验过程 1.准备工作 向玻璃容器中装入普通水(不要太满),将红色水注入压强计的U形管中,到管的一半高度(注入红水时要连续进行,以免在液体中间夹着气柱)。 2.组装仪器 先将微小压强计背面的螺丝上好,并装在方形底座上,然后安装好液体内部压强实验器,检查乳胶薄膜后再将液体内部压强实验器和微小压强计的橡皮管用玻璃管连接好。 3.使压强计的金属盒膜面向上放入水中,观察U形管两遍液面时否出现高度差,水的内部是否存在压强? 4.旋动金属盒支架上的旋钮,改变橡皮膜所对的方向,观察压强计,看水的内部各个方向上是否都有压强? 5.保持压强计金属盒所在的深度不变(9cm),使橡皮膜朝上、朝下或朝任何侧面,分别记下U形管两边液面的位置,并求出液面的高度差,记录数据,填入表格。

6.改变金属盒的深度,上移至6cm,再移至3cm处,分别求出压强计的液面高度差,并记录实验数据,填入下表中。 7.比较深度相同,但密度不同的液体的压强,把记录的数据填入下表中。 五、实验结论 1.液体对容器底和容器壁都有压强,液体内部各个方向上都有压强。 2.在同一深度处,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液体的深度增大,压强也增大。 3.液体的压强还与液体的密度有关系,在深度相同时,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六、注意事项 1.压强计放入液体前,要先检查装置的各连接处是否漏气。用手轻按金属盒上的乳胶薄膜,若微小压强计显示出高度差且维持一些时间不变,说明该套装置密封不漏气,否则要检查原因,重新连接或者更换元件。 2.在测试同一深度、不同方向的压强时,要改变金属盒上橡皮膜的方向,这时应注意保持金属和中心位置的深度不变。 3.观察U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时,视线应与液面相平,并以液面凹处为准。

(物理)中考物理压强练习题及答案及解析

(物理)中考物理压强练习题及答案及解析 一、压强 1.连通器在生活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图所示的事例中,没有利用连通器原理的是 A.过路涵洞 B.拦河大坝 C.下水管中“存水弯” D.船闸 【答案】B 【解析】 【分析】 连通器的特点:上端开口下端连通的容器.连通器里只有一种液体,在液体不流动的情况下,连通器各容器中液面的高度总是相平的. 【详解】 A.壶嘴和壶身构成了连通器; B.拦河大坝是根据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的特点修建成上窄下宽的形状,不属于连通器; C.下水管成U形,水不流动时,U形管里的水相平,可以防止下水道里的气味散发出来,属于连通器; D.船闸上端开口,底部相连,构成了一个连通器; 2.两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静止放在水平桌面上,其中分别装有质量相等的水和酒精,液面高度如图所示。甲容器中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和压力分别为p1和F1,乙容器中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和压力分别为p2和F2;甲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和压力分别为p1′和F1′,乙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和压力分别为p2′和F2′,已知水的密度大于酒精的密度,则下列判断中

正确的是() A.p1<p2、F1<F2 B. p1<p2、F1=F2 C.p1′>p2′,F1′>F2′ D. p1′=p2′,F1′=F2′ 【答案】D 【解析】 【详解】 AB.分别装有质量相等的水和酒精,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等于液体的重力,根据 G=mg 得到水和酒精的重力相等,故 F1=F2 因两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故液体的受力面积S相同,根据p=F S 可知液体对容器底 的压强p1=p2,故AB错误; CD.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等于容器和液体的重力,故两容器对桌面的压力相等,即 F1′=F2′ 两个容器的底面积相等,根据p=F S 得到两容器对桌面的压强相等,即p1′=p2′ 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3.对下列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A.蚊子尖尖的口器,可以增大压力 B.液体从容器侧壁的孔喷出,说明液体对容器底有压强C.用吸管吸饮料,利用大气压把饮料“吸”入口中

2019年中考物理实验专题复习——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特点的实验

2019年中考物理实验专题复习—— 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特点的实验 命题点 1.实验前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用手轻压金属盒上的橡皮膜,观察U形管中的液柱是否变化,若漏气,两液柱的两个液面差几乎没有变化) 2. U形管中的液面的调平(不平的原因是橡皮管中有气体,应拆开橡皮管,重新安装) 3.判断压强的大小(观察U形管两液柱的两个液面差) 4.控制变量法的应用 (1 )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与方向的关系(控制金属盒在同种液体,相同的深度处,改变金属盒的方向) (2)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与深度的关系(控制金属盒在同种液体,金属盒方向不变,变化金属盒的深度) (3)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控制金属盒在相同的深度,金属盒的方向不变,变化液体的种类) 5.液体压强大小计算 6.实验结论:在液体内部的同一深度,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深度越深,压强越大.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还跟液体的密度有关,在深度相同时,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典题欣赏: 1.(2018?沈阳)为研究液体内部压强恃点,如图甲所示,小华将透明塑料瓶底部剪去,蒙上橡皮膜并扎紧。 (1)将瓶压入水中,橡皮膜向内凹,如乙图所示,说明水对橡皮膜有压强:将瓶向下压,橡皮膜内凹的程度变大,说明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的有关; (2)接着将某液体缓慢倒入瓶中,当内外液面相平时,橡皮膜仍向内凹,如丙图所示,说明倒入液体的密度(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水的密度。 (3)将甲图中装置倒置,然后在瓶口紧密连接一根无色通明胶管,并灌注红墨水,如丁图所示。使胶管内液面高于橡皮膜,将塑料瓶橡皮膜的一端朝各个方向放置,橡皮膜都向外凸,说明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 (4)使装置保持丁图所示位置不变,在橡皮膜上戳个洞,会有部分液体从洞口流出,最后

液体压强中考专题

液体压强中考专题 一.选择题(共 6 小题) 1.在“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特点”的实验中,将压强计的探头放入水中,如图所 示,下列操作能使U 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增加的是()A.将探头放在同样深度的酒精中 B.将探头在原位置转动 180° C.将探头向下移动一段距离 D.将探头向上移动一段距离 2.如图所示,将竖直放置的试管倾斜,随着试管的倾斜,试管中的液体对底面 的压强将() A.增大B.减小 B.C.不变D.无法确定 3.如图所示,容器中间用隔板分成左右两部分,隔板下部有一圆孔用薄橡皮膜 封闭,橡皮膜两侧压强不同时其形状发生改变。下图中,在隔板两侧分别装入两种不同的液体,不能比较出左右两侧液体密度大小关系的是() A.B. C.D.

4.如图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圆台形容器。将 1kg 水倒入甲容器中,水对容器 底的压强是 p 甲;将 1kg 酒精倒入乙容器中,酒精对容器底的压强是 p 乙,则 p 甲与p 乙的关系为() A.p 甲>p 乙B.p 甲<p 乙 B.C.p 甲=p 乙D.无法判断 5.如图所示,形状不同,底面积和重力相等的 A、B、C 三个容器放在水平桌面 上,容器内分别装有质量相等的不同液体。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液体密度关系为:ρA<ρB<ρC B.液体对 A 容器底部的压强最小,对 C 容器底部的压强最大 C.C 容器对桌面的压强最大,A 容器对桌面的压强最小 D.三个容器对桌面的压强相等 6 .下图中,利用连通器的特点来实现自己的功能的是() ①水壶的壶嘴与壶身②液体压强计的 U 形管③排水管的 U 形“反水弯”④地 漏的存水杯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液体内部压强的探究

液体内部压强的探究 【内容提要】探究式教学是一种比较流行的教学方式,它体现出以人为本的思想,与现代教育观念向吻合,但有些课堂打着探究的旗号,实质与填鸭式教学相差不大,更可怕的是部分教师按照探究式教学的几个步骤墨守成规,把探究式教学变成一种新的教条主义。本文结合液体内部压强的探究,不在于提出批评和批判,在于和同行讨论和交流如何实施探究式教学,如何一起为教育这门艺术添砖加瓦。 【关键字】探究液体压强 苏科版第十章第二节《液体的压强》,主要内容概括为两个活动,即“体验液体压强的存在”和“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的因素”,所以学生活动在这节内容的实施中占较大比重,探究式教学是常用的教学方法。探究式教学有它独有的步骤,有些教师往往按步骤行事,为了实现探究步骤而进行所谓的探究活动,使探究式教学这种新方法称为新教条。在活动过程中引导学生去发现新现象、提出新问题、解决新问题,顺其自然地让学生乐于探究才是真探究。结合本人的上课,把这一节内容的教学过程作简单介绍。 活动10.4 体验液体内部压强的存在 实验:指导学生采用底部和侧壁都有开口的玻璃管,在开口处蒙上橡皮膜,往管内倒适量水,观察橡皮膜的形状,并用手指触压橡皮膜。 师:从力学上讲,你的手指有什么样的感觉? 生:有被挤压的感觉。 师:由此可见,若水装在容器中,水对容器的底部和侧壁都有压强。现在老师提出一个问题,在水的内部有没有压强呢?如果有的话可以怎样去验证?请同学们讨论。 生:(讨论后回答)用下部蒙有橡皮膜的空玻璃管插入水中,若橡皮膜形变,则能表示水的内部也是有压强的。 师:回答得非常好,请同学们用蒙有橡皮膜的玻璃管来验证水的内部是否有压强。 实验:指导学生把玻璃管插入水中,观察橡皮膜的变化,讨论发言。 生:可以看到橡皮膜向上凸起,表明液体内部有向上的压强。 师:很好,通过这位同学的发言,老师还想知道一些其他的问题,例如液体内部向其他方向有没有压强呢?如果想要验证的话,又应该如何操作呢? 生:(讨论后回答)液体内部向其他方向应该也有压强,可以把橡皮膜朝向各个方向,看它有没有形变。为了解决水进入玻璃管的问题,可以在两头都蒙上橡皮膜。 师:看来同学们很懂得思考,其实要研究液体内部各个方向是否都有压强,不仅可以采用刚才那位同学的工具,而且我们有新的工具要隆重登场——压强计。 活动10.5 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的因素 师:现在每组同学桌上都有一个压强计,请大家观察它的结构(介绍金属盒、橡皮管、U形管、刻度板等),并用手指轻压压强计上金属盒上的橡皮膜,并告诉老师压橡皮膜后你看到了什么现象? 生:(操作后回答)手指压橡皮膜后U形管两边液面高度发生了变化。 师:有没有进一步的发现? 生:手压得重一些,U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就大一些。 师:U形管两边液面高度发生变化,说明金属盒的橡皮膜发生了形变,也就是橡皮膜受到了压强;手指压得重些,U形管两边液面高度差就大些,说明了液面高度差的大小表示了橡皮膜受到压强的大小。只要把金属盒放入水中,改变金属盒的朝向,就可以检验一下液体内部是不是各个方向都有压强了。 师:我想,同学们已经迫不及待想动手了吧,但动手实验之前要先知道自己应该怎

2020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液体压强

2020中考试题汇编 液体压强 1.(2020年阜新)在装修房屋时,工人师傅常用一根足 够长的透明塑料软管,里面灌入适量的水(水中无气泡), 两人各持管的一端靠在墙面的不同地方,当水静止时,在与水面相平的位置做出标记。这样做利用了 原理,目的是保证两点在 。 2.(11莆田)人们根据_____ 的原理修建了三峡大坝船 闸。干旱期间大坝开闸放水,水位降到145m 时,坝底所受水的压强是_____Pa (g 取10N/kg ,ρ水=1.0×103kg/m 3 )。水是生命之源!保护水资源,除了修建 水库外,你还有什么合理的建议?请说出两点:_ 、 _ 3.(2020大连)水平桌面上的甲、乙两圆柱形容器, 装有质量相同的水,如图4所示。水对甲、乙两容 器底的压力和压强的大小关系分别是:F 甲____F 乙; p 甲____p 乙。 (都选填“>”、“<” 或“=”) 4.(11泸州)4、2020年4月20日,美国墨西哥 的一座深海油井爆炸起火,原油在深海井口处泄 漏,造成了生态污染。为堵住漏油井口,石油公司派出了多个水下机器人潜入到 海底作业。机器人在下潜过程中,受到水的压强不断 (选填“增大”、 “不变”或“减小”),机器人下潜到1500m 深的漏油井口处时,受到海水的压 强为 Pa ,如果漏油井口的面积为0.2m 2,则海水在这块面积上 产生的压力为 N 。(取ρ海水=1×103kg/m 3, g=10N/Kg ) 5.(11株洲)26.如图所示,是某栋房子供水的水路示意图, 放水时水龙头与水塔构成了一个 。若将水龙头(相

同型号)单独打开并将开关旋至最大,则 (填“甲”或“乙")水龙头出水速度大。 6. (11. 山东日照)碧霞湖某处的水深6m,该处的小鱼受到水的压强为_______ Pa;在小鱼上浮的过程中受到的水的压强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g=10N/kg) 7.(11盐城)今年4月,水下考古队员从“南澳Ⅰ号”沉船上将明代瓷碗打捞出水面.碗在海里上升的过程中() A.水只对碗的外壁有压强 B.水只对碗的内壁有压强 C.水对碗的压强逐渐变大 D.水对碗的压强逐渐变小 8.(11上海)如图2所示,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A和B分别盛有甲、乙两种液体,两液面相平且甲的质量大于乙的质量。若在两容器中分别加入原有液体后,液面仍保持相平.则此时液体对各自容器底部的压强 P A 、P B 的压力F A 、F B 的关系是( ) A.P A <P B F A =F B B.P A <P B F A >F B C.P A >P B F A =F B D.P A >P B F A >F B 9.(2020济宁)小明在学习液体压强时,用压强计做了如图7所示的实验,获得的数据如下表。据表中信息判断小明研究的问题是() A.液体向各个方向压强的大小关系B.液体压强与液体深度的关系 C.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 D.液体压强与气压的关系 10.(11成都)3. 如图2所示,液体压强使坝底的水喷射而出, 那么决定坝底水的压强大小的是() A.坝的宽度 B.水的体积 C.水的深度 D.坝的高度 图2

8.2《研究液体的压强》参考教案

第二节研究液体的压强 一、教学设计思路 本节课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出为什么深海潜水服比浅海潜水服要厚重一些?由此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然后利用课件展示帕斯卡裂桶实验,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接着利用身边的器材:底部扎有橡皮膜的瓶子;空饮料瓶和锥子;塑料袋;盛有水的水槽,设计实验让学生感受液体压强的存在;分析学生所做的实验,探究出液体向各个方向都存在压强,液体压强有大小之分;并根据学生实验的现象为依据,猜想液体压强大小的影响因素,组织学生利用控制变量法设计好实验,U型管中液面高度差的读数,金属盒所在深度的读数等,进行实验,获取数据后分析论证,探究出液体压强的特点;再理论推导出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最后利用体压强的特点,进行解释实际现象,解决实际问题,体现出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形社会的设计理念。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道液体内部存在压强;了解液体压强的特点;知道液体压强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 认识连通器,了解生活和生产中常见的连通器。 2、过程与方法 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探究等亲身体验的学习活动,认识液体压强的特点,感悟转换法、控制变量法、模型法的应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探究性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学生设计实验,探究出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 (2)教学难点:理解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影响因素。 四、教学资源 老师准备:压强计、塑料袋、底部扎有橡皮膜的瓶子,空饮料瓶和锥子、盛有水的水槽

学生自备:底部扎有橡皮膜的瓶子;空饮料瓶和锥子;塑料袋;盛有水的水槽、盐水、压强计、刻度尺。 五、教学流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哪些同学有过游泳的经历呢?同学们积极发言,都说游到深处比浅处胸口更闷。再用课件展示浅海潜水服、深海潜水服,并问:为什么深海潜水服要比浅海潜水服更厚重些?要揭开这层神秘的面纱,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液体的压强。 (二)师生互动、探求新知 1、先用课件展示帕斯卡实验,感受液体压强的存在 2、再学生做实验,感受液体压强的存在并分析液体压强存在的原因。 桌子上的器材:底部扎有橡皮膜的瓶子;空饮料瓶和锥子;塑料袋;盛有水的水槽。设计一个实验具体感受一下液体压强的存在,并注意观察液体压强有哪些特点。 师:请大家展示一下你们的实验:你们怎么做的?观察到什么现象?得到液体压强有哪些特点? 师:下面谁能给大家总结一下,刚才我们得出的结论,液体在什么地方有压强?分析论证:液体对容器底和侧壁都有压强。 师:为什么液体对容器底有压强?为什么液体对容器侧壁有压强? 学生总结:液体由于受到重力,所以对容器底有压强。液体由于具有流动性,所以对容器侧壁有压强。 师:液体对容器底和侧壁都有压强,那么液体内部有压强吗? 3、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 师:既然液体内部存在压强,那么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呢?用什么器材探究呢? 为了方便大家探究,介绍一种专用仪器---压强计。主要介绍:名称、作用、使用方法。要练习U型管中液面高度差的读数,向学生灌输一种方法——转换法。 (1)猜想:

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液体压强.doc

2019-2020 年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 液体压强 1.( 2011 年阜新)在装修房屋时,工人师傅常用一根足够长的透明塑料软管,里面灌入 适量的水 ( 水中无气泡 ) ,两人各持管的一端靠在墙面的不同地方, 当水静止时,在与水面相平的位置做出标记。这样做利用了 原理,目的是保证两点在。 2.( 11 莆田)人们根据 _____ 的原理修建了三峡大坝船闸。干旱 期间大坝开闸放水,水位降到145m时,坝底所受水的压强是 _____Pa(g 取 10N/kg ,ρ水 =1.0 × 103kg/m3 )。水是生命之源!保护水资源,除了修建水库外,你还有什么合理的建议?请说出两点:_ 、_ 3.( 2011 大连)水平桌面上的甲、乙两圆柱形容器,装有 质量相同的水,如图 4 所示。水对甲、乙两容器底的压力 和压强的大小关系分别是: F 甲____F 乙;p 甲____p 乙。(都 选填“>”、“<”或“=” ) 4.( 11 泸州) 4、 2010 年 4 月 20 日,美国墨西哥的一座 深海油井爆炸起火,原油在深海井口处泄漏,造成了生态 污染。为堵住漏油井口,石油公司派出了多个水下机器人潜入到海底作业。机器人在下潜过程中,受到水的压强不断(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机器人下潜 到 1500m深的漏油井口处时,受到海水的压强为Pa ,如果漏油井口的面积为0.2m2,则海水在这块面积上产生的压力为N 。(取ρ海水 =1×103kg/m3, g=10N/Kg) 5.(11株洲)26.如图所示,是某栋房子供水的水路示意图,放水时 水龙头与水塔构成了一个。若将水龙头(相同型号)单独 打开并将开关旋至最大,则(填“甲”或“乙")水龙头出 水速度大。 6.( 11. 山东日照)碧霞湖某处的水深6m,该处的小鱼受到水的 压强为 _______ Pa;在小鱼上浮的过程中受到的水的压强_______。 (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 (g=10N/kg)

中考试题汇编压强

2017年中考试题汇编——压强 一、选择题 1.(2017长沙,27,3分)在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中分别倒入甲和乙两种不同的液体,如果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若甲和乙的质量相等,则甲的密度小于乙的密度 B.若甲和乙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则甲的密度小于乙的密度 C.若甲和乙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则甲的质量小于乙的质量 D.若甲和乙的质量相等,则甲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小于乙对容器底部的压强2.(2017邵阳,10)“低碳出行,骑行天下”.自行车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青睐.下列有关自行车的结构及使用说法中正确的是() A.自行车轮胎做得凹凸不平是为了增大摩擦 B.自行车的坐垫很宽是为了增大压强 C.上坡前加紧用力蹬车是为了增大惯性 D.人对自行车的压力与地面对自行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3.(2017邵阳,16)邵阳火车站站台上,标有一条安全线.乘客必须站在安全线之外候车.是为了避免乘客被“吸”向列车的事故发生.这是因为列车进站时车体附近() A.空气流速大,压强小B.空气流速大,压强大 C.空气流速小,压强大D.空气流速小,压强小

4.(2017怀化,8,3分)下列做法中属于增大压强的是() A.站在滑板上滑雪,B.骆驼被称为“沙漠之舟”, 脚不会陷入雪地是由于它具有宽大的脚掌 C.蚊子尖尖的口器可以D.为了防止载重汽车压坏路面, 插入皮肤吸吮血液装有多个宽大的车轮 5.(2017衡阳,5,2分)下列用矿泉水瓶所做的实验中,能验证大气压存在的是 6.(2017郴州,17,2分)下列关于压强的说法正确的是() A.飞机升力是由于机翼上下表面的空气流速不同造成压强差所引起的 B.拦河坝设计成下宽上窄,利用了液体压强大小随深度增加而减小 C.菜刀的刀刃薄,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 D.马德堡半球实验首次测出大气压强值 7.(2017北京,15,2分)为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小明将电子秤放在水平桌面上并调零,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9.2液体的压强【中考真题】

中考真题】 9.2 液体的压强 一、选择题1.水平桌面上有一个薄壁硬塑料瓶瓶中装有水和空气,瓶口敞开,盖上并拧紧瓶盖后,在瓶壁开一个很小的孔,水从孔中流出,水面高度下降了h1 时水停止流出,此时水面到出水孔的 距离为h2,如图所示,已知水的密度为ρ,与流水前比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瓶底上表面受到的压强不变B.瓶底上表面受到的压强减小了ρgh1 C.瓶内气压减小了ρgh2D.瓶对桌面的压强减小了ρg( h1+h2 ) 2.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中分别盛有两种不同的液体A、B,液体对两个容器底的压强相等.现将两个质量相等的物体分别放入两个容器中,静止时个漂浮、一个悬浮(液体均无溢出),则液体密度ρA、ρB和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 甲、p 乙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A.ρA<ρB p 甲

ρB p 甲>p 乙 C.ρA>ρB p 甲

p 乙 3.一个空药瓶,瓶口扎上橡皮膜竖直地浸入水中,一次瓶口朝上,一次瓶口朝下,两次药瓶在水里的位置相同(如图所示),下列关于橡皮膜的说法正确的是() A.瓶口朝上时向内凹,瓶口朝下时向外凸,形变程度相同 B.瓶口朝上时向内凹,瓶口朝下时向外凸,朝下时形变更多 C.两次都向内凹,形变程度相同 D.两次都向内凹,瓶口朝下时形变更多 4.1648 年,法国物理学家帕斯卡用一个装满水的密闭木桶,在桶盖上插了一根细长的管子,向细管子里灌水,结果只加了几杯水,就把木桶压裂了(如图).这个实验说明了 A.液体压强与水的深度有关B.液体压强与管的粗细有关 C.液体压强与水的密度有关D.液体压强与水的质量有关 5.连通器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应用广泛,如图所示的实例中不是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是 A.茶壶 .锅炉水位计 . 船闸 .

2018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 液体的压强

2018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液体的压强 一.选择题(共7小题) 1.(2018?临沂)对下列四幅图的说法正确的就是() A.如图中针头做得很尖目的就是增大压力 B.如图中的水壶利用了连通器原理 C.如图中钢笔吸墨水利用了帕斯卡定律 D.如图中简易喷雾器说明流体在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大 【分析】(1)根据压强的定义式P=知,当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从而增大压强; (2)上端开口下部连通的容器称为连通器,若内部装有同种液体,在液体不流动时液面总就是保持相平的; (3)手挤压橡皮囊,排出里面的空气,松手后,橡皮囊恢复原状,体积增大,压强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墨水被压入笔胆里面; (4)根据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可判断M管中水面上升的原因; 【解答】解:A、由公式P=知,注射器的针头做得很尖,就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的,故A错误; B、茶壶的壶嘴与壶身连通,构成一个连通器。故B正确; C、钢笔吸墨水利用了大气压的原理,故C错误;

D、管上方空气流速快、压强小,简易喷雾器说明流体在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故D 错误。 故选:B。 2.(2018?邵阳)如图所示,向两支同样的试管中注入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液体,发现液面在同一水平线上,比较甲、乙两种液体对试管底部的压强() A.甲大 B.乙大 C.一样大 D.无法确定 【分析】先根据图判断两液体的体积关系,再根据ρ=,判断两液体的密度关系,再根据p=ρgh判断出液体对试管底部的压强大小。 【解答】解:由示意图知,两支完全相同的试管液面相平时,乙试管中液体的体积较大,甲试管中液体的体积较小, 已知两种液体质量相等,由公式ρ=可知:甲液体的密度较大; 由图可知两液体的深度相同,根据p=ρgh可知,甲液体对试管底部的压强较大。故选:A。 3.(2018?北京)如图所示,盛有水的杯子静止在水平桌面上。杯子重1N,高9cm,底面积30cm2;杯内水重2N,水深6cm,水的密度为1、0×103kg/m3,g取10N/kg。下列选项中正确的就是() A.水对杯底的压强为900Pa B.水对杯底的压力为2N C.水杯对桌面的压强为1000Pa D.水杯对桌面的压力为2、8N 【分析】(1)知道杯内水深与水的密度,利用液体压强公式求水对杯底的压强;又知道杯底的底面积,利用压强定义式求水对杯底的压力;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