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教案第一章绪论(最新编写)
- 格式:pdf
- 大小:79.46 KB
- 文档页数:6
目录第一章绪论一、膳食与营养二、药膳三、中国饮食文化四、开设本课程的目的和意义及教学内容五、营养学方面的一些基本概念第二章食物在体内的过程第一节消化系统的组成第二节消化系统生理第三节营养素的体内运输及代谢第三章能量第一节能量的来源及能值第二节人体能量消耗的构成第三节人体能量消耗的测定方法第四节能量代谢失衡第五节能量的参考摄入量(DRIs)及食物来源第四章膳食中的营养素及其功能第一节碳水化合物第二节脂类第三节蛋白质第四节矿物质和水第五节维生素第六节其他活性物质第五章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第一节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第二节平衡膳食宝塔第六章特定人群的膳食第一节孕妇膳食第二节乳母营养第三节婴幼儿及学龄前儿童膳食第四节儿童青少年膳食第五节老年人膳食第七章各类食物的营养价值第一节食物营养价值的评价与意义第二节谷类食品的营养价值第三节豆类及坚果类的营养价值第四节蔬菜和水果的营养价值第五节肉类、水产品的营养价值第六节乳和乳制品的营养价值第七节蛋类的营养价值第八章营养与健康第一节营养缺乏第二节营养与免疫第三节营养与肿瘤第四节营养与心血管疾病第五节营养与肥胖第九章营养与美容第一节皮肤的结构第二节营养与皮肤的关系第三节拥有美丽皮肤的方法第四节肌肤暗沉的饮食疗法第五节肌肤暗沉的疗法第六节治疗面疱的饮食改善和生活习惯调整第七节居家皮肤保养第八节化妆的方法与顺序第十章药膳与食疗养生第一节药膳与食疗养生概说第二节四季养生食疗法第三节老年人的食疗药膳第四节中、壮年的食疗药膳第五节“冬令进补”食疗药膳第十一章中国饮食文化第一节中国饮食文化的形成与发展第二节中国饮食文化的特点第三节中国烹饪主要菜系第四节中国酒文化和茶文化。
第三节膳食指南与食品安全(第1课时)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性目标:1.理解什么是合理膳食;2.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能力目标:设计一份营养合理的食谱。
情感目标:关心长辈的饮食,体验父母的辛劳,学习表达孝心。
【教学重、难点】
重点:1.理解什么是合理膳食;2.设计一份营养合理的食谱。
难点:设计一份营养合理的食谱
【学习者分析】
初一的学生思维活跃,好奇心强,他们有很强的求知欲望,但是缺乏生活经验,知识有限。
为满足他们的个性特点和发展需要,我设计了开放性的探究活动,鼓励学生大胆实践,使学生能够亲自参与,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在快乐中增长知识,增长能力,培养情感。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总结提升】
“民以食为天”,膳食是人体健康的基础。
这节课我们了解了一日三餐科学的搭配方法,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要将健康意识渗透到日常生活中去。
记住,要“用知识生活,而不要用习惯生活”。
【作业】
通过学习合理膳食,请你和父母设计“一周食谱”。
【板书】
一、膳食指南:民以食为天
1.食物多样,谷类为主,供给充足能量
2.保证鱼、肉、禽、蛋、奶、豆类和蔬菜的摄入
二、平衡膳食宝塔
三、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幼儿一日参考食物量-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的内容可以介绍幼儿膳食指南的背景和作用。
可以按照以下方向进行写作:引言部分可以提到膳食是人类生活的基本需求之一,良好的膳食习惯对幼儿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
然而,随着社会变迁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幼儿的膳食结构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这种变化带来的营养不良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因此制定一份科学合理的幼儿膳食指南成为一项必要的工作。
幼儿膳食指南是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基本原则和需要,针对幼儿群体制定的一份专门的膳食指导。
其目的是提供科学且可操作的膳食建议,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膳食习惯,保证其全面发展所需的营养素摄入。
本篇文章将重点介绍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针对幼儿的相关内容,包括幼儿膳食指南的概述、要点1和要点2等。
通过探讨幼儿膳食指南的重要性和实际应用,本文旨在提高社会对幼儿膳食问题的认识,并为幼儿膳食指导提供参考和借鉴。
此外,文章还将就幼儿膳食指南的实际操作和进一步研究提出建议,以期能够为幼儿的健康成长做出更多的贡献。
通过编写本篇长文,我们旨在深入了解幼儿膳食指南的内容和意义,促进社会关注幼儿膳食问题的重要性,并为幼儿的健康发展提供科学的膳食建议和指导。
1.2文章结构1.2 文章结构本文章主要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并在每个部分下面列出了具体的子标题。
下面将详细介绍每个部分的内容。
引言部分(Introduction)主要包括概述、文章结构和目的三个子标题。
1.1 概述在引言的概述部分,将简要介绍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和其在幼儿膳食中的重要性。
可以提及我国居民膳食指南的出台历史、宗旨和目标等内容,以及针对幼儿膳食的特殊之处。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即本章内容,将详细说明本文的组织结构和各个部分的主要内容。
通过明确的结构来提供读者对整篇文章的导读,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阅读文章。
同时,也有助于作者在写作过程中有一个清晰的思路。
1.3 目的在引言的目的部分,需要明确本文撰写的目的和意义。
营养师课件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及平衡膳食宝塔详解教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及平衡膳食宝塔详解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以《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为依据,详细解读指南中的原则和食物分类,以及如何应用平衡膳食宝塔来制定健康的饮食计划。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基本原则。
2. 学生能够识别平衡膳食宝塔的各个层级及其代表的食物种类。
3. 学生能够运用平衡膳食宝塔来设计一份个人的健康食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理解《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基本原则和平衡膳食宝塔的概念。
难点:如何根据平衡膳食宝塔来制定个性化的健康食谱。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平衡膳食宝塔图示、食物模型。
学具: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一个小故事,讲述一个孩子因为不健康的饮食而导致身体出现问题,引发学生对健康饮食的思考。
2. 讲解《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基本原则,如多样化的食物选择,适量的摄入量等。
3. 展示平衡膳食宝塔,解释每个层级所代表的食物种类及其重要性。
4. 分组讨论,让学生尝试根据平衡膳食宝塔来设计一份个人的健康食谱。
5. 分享和评估:每组分享自己的设计,其他组进行评估和提出建议。
六、板书设计板书平衡膳食宝塔层级1:谷薯类和全谷物层级2:蔬菜和水果层级3:动物性食物层级4:乳制品和豆类层级5:油脂和盐七、作业设计1. 根据平衡膳食宝塔,设计一份个人的健康食谱,并写下设计思路和目标。
2. 调查家庭成员的饮食习惯,分析是否符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原则,并提出改进建议。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讲解《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和平衡膳食宝塔,让学生了解了如何制定健康的饮食计划。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设计个人食谱,对于培养他们的健康饮食意识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但是,由于时间有限,学生对于每个食物类别的具体食物种类和营养价值还需要更深入的学习和了解。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拓展相关知识,并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应用所学知识。
膳食指南与食品安全教案第一章:膳食指南的重要性1.1 了解膳食指南的概念和作用1.2 掌握膳食指南的基本原则1.3 分析我国膳食指南的主要内容第二章:膳食平衡的原则2.1 了解膳食平衡的概念和意义2.2 掌握膳食平衡的原则和方法2.3 分析如何实现膳食平衡第三章:食物的选购与储存3.1 了解食物选购的基本原则3.2 掌握食物储存的方法和注意事项3.3 分析食品安全问题的原因和预防措施第四章:合理搭配膳食4.1 了解膳食搭配的原则和方法4.2 掌握膳食搭配的技巧和注意事项4.3 分析膳食搭配不当可能导致的疾病第五章:食品安全知识5.1 了解食品安全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5.2 掌握食品安全的鉴别方法和注意事项5.3 分析食品安全问题对人体的危害及预防措施第六章:常见食品的营养价值与误区6.1 分析常见主食、肉类、蔬菜、水果等食品的营养成分及作用6.2 了解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食品误区,如“高低血压食品”、“减肥食品”等6.3 掌握科学食用各类食品的方法和注意事项第七章:膳食调整与特殊人群7.1 了解不同年龄、性别、职业等人群的膳食需求和特点7.2 掌握针对特殊人群(如孕妇、老年人、儿童、病人等)的膳食调整方法7.3 分析膳食调整对特殊人群健康的影响第八章:膳食与疾病预防8.1 了解膳食与心脑血管疾病、癌症、糖尿病等常见疾病的关系8.2 掌握预防这些疾病通过膳食调整的方法8.3 分析膳食与生活习惯、环境等因素在疾病发生中的作用第九章:食品安全事故案例分析9.1 分析国内外食品安全事故的典型案例9.2 了解事故原因、处理过程及预防措施9.3 提高学生对食品安全问题的警惕性和自我保护意识第十章:膳食与食品安全政策法规10.1 了解我国膳食与食品安全的相关政策法规10.2 掌握膳食与食品安全法规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10.3 培养学生遵守政策法规,提高膳食与食品安全意识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一:膳食指南的重要性重点环节二:膳食平衡的原则解析:膳食平衡是保持身体健康的关键。
了解我国居民的饮食习惯就像剥回一层美味,营养丰富的洋葱。
我们
首先从我国典型饮食的全景大全入手,探索了构成其饭菜的谷物,蔬菜,水果,肉类,乳制品等多彩的品种。
等等,还有更多!我们深入到影响他们食物选择的因素,从区域风味和文化传统到社会经济地位
的影响。
这就像通过我国菜肴的多样而充满活力的景观,进行一场野
生的烹饪冒险,同时承认这些饮食习惯在公众整体健康中的重要作用。
准备用我国丰富的饮食结构和指南来表达你的想法!
接下来我们要在课中涵盖的是"我国饮食指南"。
这些准则最早于1989年出版,此后经过几次更新。
它们基本上给我们一些如何健康地吃东
西的提示,比如确保我们有很好的不同食物的混合,控制我们的部分大小,减少脂肪和糖类食物,并确保我们喝足够的水。
我们还会谈
谈这个酷美的食物金字塔,它向我们展示我们每个食物组中应该吃多
少食物来平衡饮食。
一旦你们了解到这些方针,你们就可以在自己的
生活中运用这些方针,对你们吃的东西做出明智的选择。
在教学蓝图的最后阶段,必须把旨在加强对我国居民饮食框架和饮食
戒律的理解的务实行动结合起来。
此类活动可以审查我国传统再生食
物的营养成分,按照饮食准则制定适当比例的饮食计划,并进行烹饪
示范,以展示如何利用我国传统责任人来准备健康可口的票价。
通过
积极参与这些企业,学者将能够以实际的方式运用其理论,培养与选
择健康食物有关的实用能力。
简言之,通过对我国居民的饮食结构和
饮食准则进行详尽的评估,这一教学计划力求培养健康饮食的倾向性,使学者有能力对其营养和总体福祉作出开明的决定。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教案第一章绪论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新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07版)课程是一门普及性的校级选修课,目的是让学生全面理解和掌握平衡膳食宝塔理论基础知识,掌握不同人群的营养需求特点与膳食原则;认识各类食品的营养价值,选择平衡膳食、注意食品卫生、进行适当的身体活动、保持健康体重,摄取合理营养,避免由不合理的膳食带来疾病。
任务是以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为理论基础,运用所学知识对日常生活进行指导,能进行相关的膳食编制。
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深刻理解《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基本理论,掌握不同人群对食品的营养要求,我国膳食结构及原则;以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为理论基础,掌握基本膳食平衡基本理论和重要知识点,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日常生活进行指导,能进行相关的膳食编制。
学时分配章节主要内容学时第一章绪论 2第二章膳食宝塔 2第三章水与谷薯类食物 4第四章果蔬类食物 6第五章动物类食物 4第六章植物蛋白类食物 2第七章纯能量食物 2第八章特定人群膳食 4第九章膳食与运动 2第十章膳食与四季 2第十一章食品ABC 2讨论与考试 4第一节平衡膳食一.什么是平衡膳食从营养科学来讲,能使营养需要与膳食供给之间保持平衡状态,热能及各种营养素满足人体生长发育、生理及体力活动的需要,且各种营养素之间保持适宜比例的膳食,叫平衡膳食。
1.平衡膳食两个特点:(1)膳食中应该有多样化的食物。
人体需要各种营养素,不是几种食物就能包含人体所需的全部营养素。
如果只吃一两种或少数几种比较单调的食物,就不能满足人体对多种营养素的需要,长期吃较单调的膳食对生长发育和身体健康是不利的。
因各种食物中所含的营养素不尽相同,只有吃各类食物,才能满足人体对各种营养素的要求。
(2)膳食中各种食物的比例要合适。
人的身体需要各种营养素,而各种营养素在人体内发挥作用又是互相依赖、互相影响、互相制约的。
如:人体需要较多的钙,而钙的消化吸收必须有维生素D参与完成。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教案第一章绪论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新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07版)课程是一门普及性的校级选修课,目的是让学生全面理解和掌握平衡膳食宝塔理论基础知识,掌握不同人群的营养需求特点与膳食原则;认识各类食品的营养价值,选择平衡膳食、注意食品卫生、进行适当的身体活动、保持健康体重,摄取合理营养,避免由不合理的膳食带来疾病。
任务是以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为理论基础,运用所学知识对日常生活进行指导,能进行相关的膳食编制。
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深刻理解《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基本理论,掌握不同人群对食品的营养要求,我国膳食结构及原则;以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为理论基础,掌握基本膳食平衡基本理论和重要知识点,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日常生活进行指导,能进行相关的膳食编制。
学时分配章节主要内容学时第一章绪论 2第二章膳食宝塔 2第三章水与谷薯类食物 4第四章果蔬类食物 6第五章动物类食物 4第六章植物蛋白类食物 2第七章纯能量食物 2第八章特定人群膳食 4第九章膳食与运动 2第十章膳食与四季 2第十一章食品ABC 2讨论与考试 4第一节平衡膳食一.什么是平衡膳食从营养科学来讲,能使营养需要与膳食供给之间保持平衡状态,热能及各种营养素满足人体生长发育、生理及体力活动的需要,且各种营养素之间保持适宜比例的膳食,叫平衡膳食。
1.平衡膳食两个特点:(1)膳食中应该有多样化的食物。
人体需要各种营养素,不是几种食物就能包含人体所需的全部营养素。
如果只吃一两种或少数几种比较单调的食物,就不能满足人体对多种营养素的需要,长期吃较单调的膳食对生长发育和身体健康是不利的。
因各种食物中所含的营养素不尽相同,只有吃各类食物,才能满足人体对各种营养素的要求。
(2)膳食中各种食物的比例要合适。
人的身体需要各种营养素,而各种营养素在人体内发挥作用又是互相依赖、互相影响、互相制约的。
如:人体需要较多的钙,而钙的消化吸收必须有维生素D参与完成。
维生素D是脂溶性维生素,如果肠道里缺少脂肪,它也不能很好地被肠道吸收,只有在吃维生素D的同时,吃一定数量的脂肪,维生素D才能被吸收。
而脂肪的消化吸收,必须要胆汁发挥作用,胆汁是肝脏分泌的。
要使肝脏分泌胆汁,必须保证另一种重要营养素——蛋白质的供给。
做到平衡膳食,要从每人每户餐桌饮食合理搭配做起,也就是要吃多样化食物。
人体必需营养素有近50种,缺一不可,没有一种天然食物能满足人体所需的全部营养素,因此,膳食必须由多种食物组成。
两千年前我国《黄帝内经·素问》中提出"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的配膳原则,体现了食物多样化和平衡膳食的要求。
2.平衡膳食是指四个方面的膳食营养供给与机体生理需要的平衡关系:氨基酸平衡,热量营养素构成平衡,各种营养素摄入量之间平衡及酸碱平衡,要不缺、不偏、不过、不乱,只有这样才有利于营养素的消化、吸收和利用。
假如关系失调,也就是膳食不适应人体生理需要,就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甚至导致某些营养性疾病或慢性病。
(1)氨基酸平衡食物蛋白质营养价值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食物中所含的8种必需氨基酸的数量及比例,只有数量与比例同人体的需要接近时,才能合理的组织蛋白质。
反之则会影响食物中蛋白质的利用。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一个人体所需8种必需氨基酸的比例,比例越与之接近,生理价值越高。
生理价值接近100时,即100%被吸收,就称为全部氨基酸平衡。
能达到氨基酸全部平衡的蛋白质,称之为完全蛋白质。
利用这个标准可以对各种食物的蛋白质进行氨基酸评分。
鸡蛋、牛奶的氨基酸比例与人体极为接近,因此可称为氨基酸平衡的食品。
而多数食品均属氨基酸构成不平衡,所以蛋白质的营养价值就受到影响。
如玉米中亮氨酸过高影响了异亮氨酸的利用,小米中精氨酸过高,影响了赖氨酸的利用。
因此以植物性为主的膳食,应注重食物的合理搭配,纠正氨基酸构成比例的不平衡。
如将谷类与豆类混食,制成黄豆玉米粉、黄豆小米粉等,可提高蛋白质的利用率和营养价值。
(2)热量营养素构成平衡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均能给机体提供热量,故称为热量营养素。
平衡膳食的关键不仅取决于这三大营养素的摄入量,也取决于它们之间比例的平衡。
一般认为,人体热能的60-70%来自于碳水化合物,10-15%来自于蛋白质,20-25%来自于脂肪。
按照这种组成比例,并考虑到不同营养素产生能量之区别(1克蛋白质或糖可产热4千卡,1克脂肪可产热9千卡),食物中三大热能营养素摄入量的比例为: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6︰1︰0.7。
当膳食中脂肪热量提供过高时,将引起肥胖、高血脂和心脏病。
蛋白质热量提供过高时,则影响蛋白质正常功能发挥,造成蛋白质消耗,影响体内氮平衡。
相反,当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热量供给不足时,就会削弱对蛋白质的保护作用。
三者之间是互相影响的,一旦出现不平衡,将会影响身体的健康。
此外,要注重一日三餐热量的合理分配,早餐占30%,午餐占40%,晚餐占30%。
(3)各种营养素摄入量间的平衡各种营养素之间存在着错综复杂的关系,并且不同的生理状态、不同的活动,营养素的需要量也有所不同,因此中国营养学会制定了各种营养素的每日供给量。
我们膳食中所摄入的各种营养素在一定的周期内,保持在标准供给量上下误差不超过10%的范围。
这种相互间的比例,即可称为营养素间的基本平衡。
根据“平衡膳食宝塔”,我们知道每人天天应吃(以生食计算)谷物300~500克,蔬菜水果为400~500克和100~200克,鱼、禽、肉、蛋等动物性食物125克(鱼虾类50克、禽肉50~100克、蛋类25~50克),奶类食物100克,豆及豆制品50克,油脂类不超过25克。
(4)酸碱平衡正常情况下人的血液由于自身的缓冲作用,p H值保持在7.3-7.4之间。
人们食用适量的酸性食品和碱性食品,将会维持体液的酸碱平衡,但食品若搭配不当,则会引起生理上的酸碱失调。
现代营养学的研究认为,注意饮用食品的酸碱中和,保持弱碱性体质,是增进人体健康、提高智力的重要途径。
懂一点阴阳平衡、酸碱中和的道理,对于合理调整饮食很有用处的。
常见的成酸食物(碱性食品):蛋黄、大米、鸡肉、鳗鱼、面粉、鲤鱼、猪肉、牛肉、干鱿鱼、啤酒、花生等。
常见的成碱食物(酸性食品):海带、菠菜、西瓜、萝卜、茶叶、香蕉、苹果、草莓、南瓜、四季豆、黄瓜、藕等。
成碱食物及成酸食物可以影响机体的酸碱平衡及尿液酸度。
高蛋白食物一般是成酸食物,因为蛋白质中的含硫氨基酸中的硫在体内氧化之后即成硫酸。
另一方面,柑桔类水果含有柠檬酸、柠檬酸钾等,柠檬酸在体内可以像碳水化合物一样被彻底氧化,留下碱性元素钾,因此很多平常认为带“酸”的食物,实际上是成碱性的。
食物中如含有大量的马铃薯、甘薯、蔬菜与桔子之类的水果等,可以使尿中的酸度降低,甚至使它成为碱性。
食物中的成酸、成碱食物最好有一定的比例,过多的成酸食物可能在某些情况下过度消耗体内的固定碱。
当食品搭配不当,成酸食物在膳食中超过所需的数量时,导致血液偏酸性、血液颜色加深、粘度增加,严重时还会引起酸中毒。
同时还会增加体内钙、镁、钾等离子的消耗,而引起缺钙。
这种现象称为酸性体质,将会影响身体健康。
大部分人对食物酸碱性的认识十分模糊,认为吃起来酸酸的柠檬就是酸性的。
其实,食物的酸碱性不是用简单的味觉来判定的。
所谓食物的酸碱性,是指食物中的无机盐属于酸性还是属于碱性。
食物的酸碱性取决于食物中所含矿物质的种类和含量多少的比率而定:钾、钠、钙、镁、铁进入人体之后呈现的是碱性反应;磷、氯、硫进入人体之后则呈现酸性。
柠檬、柑桔、杨桃等味道虽酸,但它经代谢后,有机酸变成了水和二氧化碳,后者经肺呼出体外,剩下的阳离子占优势,仍属碱性食物;同理,肉、鱼、蛋类和米面虽无酸味,但代谢后产生的阴离子较多,仍属于酸性食物。
因此,不能从食物的味道来区分酸性或碱性食物。
懂点“阴阳平衡”与“酸碱中和”祖国医学认为人的体质有阴阳之分,食品也有阴阳之别。
动物性食品属于“阳性”。
植物性食品分为“阴性”和“阳性”两类。
植物性食品的阴、阳性一般以拒地心的远近来区分的:离开地面的(如核、叶、花、果)为阴性,地面以下的(如根)为阳性。
因此,为了增进人体健康、阴性体质的人应注意增食阳性食物;阳性体质的,应多吃阴性食物。
日本的饭野节夫教授根据我国的这一阴阳用论,归纳成两张“食品阴阳性表”。
食品阴阳性表阴性↓↑阳性牛奶清凉饮料绿茶食品调料咖啡人工甜食、调味料红茶、粗茶醋果实:葡萄、梨、香蕉,橙子、无花果,桔子、柿子,苹果、草莓酒类:西洋酒、啤酒、日本清酒瓜类:西瓜、苦瓜、黄瓜糖、糕点海草:油茶叶类、海带、羊栖菜、嫩芽香辣调味料:胡椒、辣椒、生姜野草:艾蒿、芹菜、荷兰芹、荷兰鸭儿芹辣酱油、蛋黄酱蔬菜:葱、洋葱、藕、牛蒡、胡萝卜、大萝卜、山药、干萝卜片、萝卜干蘑菇类核桃螃蟹、田螺、海蜇、章鱼、乌贼薯类:甘薯、马铃薯、魔芋、慈姑、青芋贝类:海参、螃蟹、田螺、文蛤、蛤仔、牡蛎、鲍鱼、蝾螺豆类谷物:花菜豆、蚕豆、豌豆、芝麻大豆:豆腐、发酵大豆、油豆隔、冻豆腐、炸豆腐,麦、小麦,小豆,糙米,意米,荞麦、小米,玉米、稗子河鱼:蠢鱼、香鱼、鲫鱼、鲤鱼、鳝鱼、泥鳅咸梅、人参、附子(中药)海鱼:小鱼、白身鱼(脊梁青白色的鱼)、红身鱼、鲸鱼肉、鸟肉、干青鱼子、蛋、海胆、咸鲑、鱼子、干酪、腌咸鱼肉、熏鱼肉萝卜鲜菜、酱咸菜猪肉、羊肉、牛肉盐、豆酱、酱油二.营养学作为基础1.根据食物的营养特点,可将其分为五大类:第一类为谷类、薯类、杂豆类,主要提供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B族维生素,也是我国一般膳食主要热能和蛋白质的来源;第二类为动物性食品,包括肉、禽、蛋、奶、鱼等,主要提供蛋白质、脂肪、膳食纤维、矿物质、维生素A和B族维生素;第三类为大豆及豆制品,主要提供蛋白质、脂肪、膳食纤维、矿物质和B族维生素;第四类为蔬菜、水果,主要提供矿物质、维生素C、胡萝卜素和膳食纤维;第五类为纯热能食物,包括动植物油脂、食用糖和白酒、淀粉等,主要提供热能。
同时,保证三大营养素的合理比例,即碳水化合物热能占总量的55%~65%,蛋白质占10%~15%,脂肪占20%~25%。
油脂以2/3植物油、1/3动物油为宜。
2.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RIs, Dietary Reference Intakes)定义:一组每日平均膳食营养素摄入量的参考值。
内容:平均需要量(EAR)、推荐摄入量(RNI)、适宜摄入量(AI)和可耐受最高摄入量(UL)。
?平均需要量(EAR, Estimated Average Requirement)EAR是根据个体需要量的研究资料制订的;是根据某些指标判断可以满足某一特定性别,年龄及生理状况群体中50%个体需要量的摄入水平.这一摄入水平不能满足群体中另外50%个体对该营养素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