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地理学各章复习题
- 格式:pdf
- 大小:198.49 KB
- 文档页数:13
人文地理学各章节习题及答案要点人文地理学各章节习题及答案要点第一章一、选择题(在正确答案上打“√”)1、对人地关系研究与人文地理学之间关系的正确阐述是A.人地关系研究是人文地理学的唯一课题B.人地关系的所有方面都是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C.人地关系研究是人文地理学的重要内容D.人地关系是人文地理学的一个次要部分2、从人文地理学的学科性质分析,人文地理学是一门A.横断科学 B.理论科学C.社会科学 D.应用科学3、首创地理学(Geography)一词的西文学者是A.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 B.古希腊的埃拉托色尼C.古罗马的斯特拉波 D.古希腊的柏拉图4、中国最早的一部具有人文地理学性质的著作士A.山经 B.禹贡 C.史记 D.汉书5、持地理环境论观点的学者有:A.亚里士多德B.李特尔C.洪堡D.梁启超6、对地理学持二元论观点的学者是A.巴朗斯基 B.李希霍芬 C.佩舍尔D.拉采尔7、“人定胜天”、“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是属于()的观点。
A.地理环境决定论B人地相关论 C.二元论 D.生产关系决定论8、“天地与我共生,万物与我为一”的“天人合一”思想具有思想的萌芽。
A.人地协调论 B.人地相关论C.生态论 D.适应论二、填充题1、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地表()空间分布、发展变化及其()。
2、人地关系理论流派中的环境决定论、()决定和()决定论。
3、在我国研究比较成熟的人文地理问题有经济地理问题、人口地理问题、()地理问题和()地理问题。
4、人地关系协调的有序性包括协调各要素比例、()和空间布局。
5地理环境包括()和()。
6、()研究是人文地理学的中心课题,()论是人文地理学的基础理论。
7、()认为自然环境为人类提供了多种可能性,由人类选择利用什么、如何利用,属于人地关系论思想流派中的()论。
8、现代国外人文地理研究的新方法包括“计量革命”和“()革命”。
9、我国建国初期人文地理学是()学一枝独秀阶段。
10、人文地理学具有()性、()性和()性。
人文地理学复习题第一章1、论述人文地理学的学科性质及其意义学科性质:人文地理学是一门探讨各种人文现象的地理分布、扩散和变化以及人类社会活动的地域结构的形成和发展规律的学科,不仅是地理学最可信的科学成分,而且还是可以为人类家园的美好未来作出重要贡献的基础学科之一。
其研究主题是社会的空间组织和人与环境的关系,为地理学者提供了许多机遇和挑战。
意义: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在现实中的应用能够很好的解决生产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人们的生产和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人文地理学应用领域丰富,主要有以下四种:①经济区划及其规划,其中分为经济区划(如经济带划分等)和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五年计划等”)。
②城市与区域规划,其中分为城市与区域研究、城镇体系与城市总体规划、旅游规划与管理。
③社会问题研究与分析,其中包含城市化问题(如城市化越来越集中、人口出生率越来越低)、贫困问题和区域不平衡问题。
④行政区划与地名学,分为行政区划和地名学两类。
2、概述人文地理学思想形成的发展过程人文地理学的发展经历了知识积累、学科形成、理论演变、学科分化以及理论和方法的革新等过程。
按其发展顺序,可以分为古代、近代、现代三个发展阶段。
古代阶段:相关古籍载有许多关于人地关系的论述,《礼记·王制》篇,地理环境决定论思想的论述;《孟子·公孙丑下》,人定胜天思想论述;中国东汉的王充的《论衡·明雩》主张人地各有规律,反对人地关系绝对化的思想。
古罗马,古希腊学者如希罗多德、斯特拉波等都在其著作中对各地的人文地理现象作过论述。
中世纪的西欧人文地理学的发展处于停滞状态,阿拉伯国家的地理学获得了较大的发展,伊德里西等学者在著作中记载了不少人文地理现象。
近代阶段:新航路的开辟对人文地理学的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①德国李特尔研究创立了早期的理论,强调了自然界对人类历史的影响。
②德国拉采尔论述了人类作为环境的产物,其活动发展和分布受到了环境的严格限制。
第一部分名校考研真题第1章绪论一、名词解释1.人地相关论[华南师范大学2015年研]答:人地相关论是20世纪20年代法国近代人文地理学的奠基人白兰士所倡导的理论。
在人地关系中,白兰士反对拉采尔的环境决定论思想,他认为,除了环境的直接影响外,还有其他因素在起作用,强调人类对外界环境的适应不是被动的,而是主动的,因而人与自然环境之间是相互作用的,他的理论被称为“人地相关论”。
法国的人地相关论思想使人地关系理论研究有了很大的进步。
2.拉采尔[内蒙古师范大学2005年研][上海师范大学2003年研]答:拉采尔(1844~1904年)德国地理学家,人类学家,近代人文地理学奠基人之一。
他致力于研究人类迁移、文化借鉴和人地关系,对人文地理学有系统论述。
提出国家有机体说,创用生存空间一词,首次说明了文化景观概念。
著有《人类地理学》、《人类史》、《政治地理学》、《地球与生命:比较地理学》等。
他的主要成就在于:①他为人生地理学或他创名的人类地理学的比较系统的研究提供了指导路线;②他被认为是地理环境决定论思想的引入者,在其《人类地理学》、《政治地理学》等著作中,阐述了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国家等的支配作用,是人文地理学理论体系中完整和系统的早期思想。
3.埃拉托色尼[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研]答:埃拉托色尼,古希腊著名的学者,被西方地理学家推崇为“地理学之父”。
他首创了“地理学”(Geographe)这一名词,Geo为地球,graphe为描述,并用它作为《地理学概论》的书名。
他的研究特色是把地球作为人类的家乡来研究,力图说明人类生活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
4.人文地理学[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研]答:人文地理学是以人地关系的理论为基础,探讨各种人文现象的地理分布、扩散和变化,以及人类社会活动的地域结构的形成和发展规律的一门学科,又称人生地理学。
其研究特点既有综合性、地域性和动态性等地理学各分支学科所共有的特征,又有以人文现象作为研究主体的特征;研究对象上注重地域分布特征及人文现象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在研究方法上既采用地理学中传统的方法和现代方法,也引进大量的社会科学方法。
目 录第一部分 名校考研真题第1章 绪 论第2章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主题与基本理论第3章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方法第4章 人口、人种和民族第5章 农业的起源和发展第6章 工业的出现与工业区位第7章 聚落与城市化第8章 语言类型与语言景观第9章 宗教地理与宗教景观第10章 旅游地理第11章 政治与全球政治地理格局第12章 人类行为与行为空间第13章 人文地理学所面临的问题第二部分 课后习题第1章 绪 论第2章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主题与基本理论第3章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方法第4章 人口、人种和民族第5章 农业的起源和发展第6章 工业的出现与工业区位第7章 聚落与城市化第8章 语言类型与语言景观第9章 宗教地理与宗教景观第10章 旅游地理第11章 政治与全球政治地理格局第12章 人类行为与行为空间第13章 人文地理学所面临的问题第三部分 章节题库第1章 绪 论第2章 人文地理究主题与基本理论第3章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方法第4章 人口、人种和民族第5章 农业的起源和发展第6章 工业的出现与工业区位第7章 聚落与城市化第8章 语言类型与语言景观第9章 宗教地理与宗教景观第10章 旅游地理第11章 政治与全球政治地理格局第12章 人类行为与行为空间第13章 人文地理学所面临的问题第四部分 模拟试题赵荣《人文地理学》(第2版)配套模拟试题及详解(一)赵荣《人文地理学》(第2版)配套模拟试题及详解(二)第一部分 名校考研真题第1章 绪 论一、名词解释1.人地相关论[华南师范大学2015年研]答:人地相关论是20世纪20年代法国近代人文地理学的奠基人白兰士所倡导的理论。
在人地关系中,白兰士反对拉采尔的环境决定论思想,他认为,除了环境的直接影响外,还有其他因素在起作用,强调人类对外界环境的适应不是被动的,而是主动的,因而人与自然环境之间是相互作用的,他的理论被称为“人地相关论”。
法国的人地相关论思想使人地关系理论研究有了很大的进步。
《人文地理学》复习思考题2021-6《人文地理学》期末考试题型一、名词解释:(总分20分,共5题,每题4分)二、填空题:(总分20分,每空1分)三、判断改错题:(总分10分,共5题,每题2分。
首先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然后将错误的说法改正过来。
)四、简述题:(总分30分,共3题,每题10分) 五、分析论述题:(总分20分,共1题)《人文地理学》复习思考题第1章绪论1. 名词解释:人文地理学2. 简述西方人文地理学的发展过程。
第2章人文地理学的研究主题与基本理论1. 名词解释:文化区、文化生态学、文化景观、地理环境决定论。
2. “地理环境决定论”的代表人物和核心思想是什么?3. 简述人文地理学的研究主题。
4. 简述汤因比的“挑战与应战”学说。
第3章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方法1. 名词解释:经验主义方法论、实证主义方法论、人本主义方法论、结构主义方法论。
2. 人文地理学的发展主要与四个哲学方法流派有关,它们是什么?3. 人文地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有哪些?第4章人口、人种和民族1. 什么是人口转变?简述几种具有代表性的人口转变模式。
2. 人口分布的影响因素有哪些?简述世界及中国人口分布的特点。
3. 历史以来,世界范围内民族的迁移与集聚主要有哪些?4. 结合人口转变理论,谈谈你对中国人口转变模式的特点,以及人口政策的看法。
第5章农业的起源与发展1. 名词解释:现代农业、观光农业。
2. 分析农业形成与发展对社会的影响。
3. 农业在漫长的历史演进中,共经历了哪些阶段,各有什么特点?4. 简述世界主要农业生产的布局。
第6章工业的出现与工业区位1. 名词解释:工业革命、第二次产业革命12. 世界上主要的工业地带有哪些?当前全球工业分布发生了哪些新变化?3. 影响工业分布的因素有哪些?第7章聚落与城市化1. 名词解释:城市地域结构、城市体系、等级规模法则、首位城市法则。
2. 以你熟悉的城市为例,分析城市的形成发展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
人文地理学各章节常考题汇总及答案要点第一章一、名词解释1.现代地理学2.二元论3.人地关系适应论4.人文地理学5.人地关系6.人地相关论7.人文地理学的社会性8.人地关系的动态变化性9.人地关系的多样性10.现代人文地理学中新的科学理论和方法论二、问答题1、详述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内容及主要特征。
2、什么是生产关系决定论?分析其产生的时代背景。
3、试对人地相关论与人地协调论进行分析比较。
4、试举出具有代表性的地理环境决定论的观点,并对其进行分析和评价。
5、什么是现代人文地理学的主要特征?6、正确阐述人地协调的基本观点。
7、建国以来,我国人文地理学发展的阶段特征是什么?8、如何理解广义的地理环境?9、试述人文地理综合研究的主要内容。
10、正确分析人地关系研究与人文地理研究之间的关系。
三、分析题1、为什么说人地关系论是人类地理学的基本理论?人地关系有何特征?2、试析地理环境决定论与生产关系决定论的异同。
3、什么是人地相关论?详细阐述人地相关论的代表性观点,并加以分析和评价。
第二章一、名词解释1、文化景观2、文化地理学3、形态文化区4、功能文化区5、文化6、物质文化7、制度文化8、精神文化9、文化整合二、问答题1、什么是文化景观?详述文化景观的主要组成成份。
2、文化地理学研究的主要课题是什么?3、文化景观与自然景观有何联系?4、简述文化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5、阐述文化扩散的主要形式。
6、任意写出我国4个综合文化圈及其风俗文化特点。
三、分析题1、以我国三个地区的民居建筑为例,说明环境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
2、举例说明形式文化区与功能文化区有什么区别。
3、什么是环境感知?举例说明环境感知在人类活动中的具体表现。
4、举例说明文化的迁移扩散与扩展扩散有何不同。
第三章一、名词解释题1、人口分布2、人口迁移3、胡焕庸线4、人口算术密度5、比较密度6、国际人口迁移二、问答题1、影响人口空间分布的因素是什么?2、世界人口分布特征及一般规律是什么?3、中国人口分布有什么特点?4、人口的空间移动有什么社会经济意义?5、现代国际人口迁移有什么特点?6、现代国内人口迁移的主要特点是什么?7、人口迁移的主要机制是什么?三、分析题1、从中国自然环境特征分析出发,谈谈其对人口空间分布的影响。
人文地理学试题(正文)一、简答题1.什么是人文地理学?人文地理学是研究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它旨在探讨人类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和适应,以及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影响。
2.人文地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有哪些?人文地理学主要研究以下内容:- 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包括城市化、产业布局、农业发展等;- 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与文化的影响:包括气候、地形、资源分布等;- 地理空间中的人类行为:包括人口迁移、城市发展、交通网络等;- 城市规划与管理:包括城市设计、土地利用、环境保护等;3.请简要解释人文地理学与自然地理学之间的区别。
人文地理学关注人类与地理环境的相互作用,研究的是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以及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文化的影响;而自然地理学主要研究地理环境的形成、演变和自然过程。
两者相互关联,但侧重点不同,人文地理学更强调人类的角色与影响。
4.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方法有哪些?人文地理学采用了多种研究方法,包括:- 实地考察:通过实地考察和观察,了解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资料研究:收集、整理和分析相关数据和文献,探讨人类活动的模式和变化;- 问卷调查:通过问卷调查来了解人类行为和态度,揭示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统计分析:利用统计方法分析数据,研究地理现象的规律性;- 地理信息系统(GIS):利用计算机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分析和展示地理数据。
5.请简述人文地理学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
人文地理学在城市规划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城市人口和社会结构:通过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方法,了解城市人口和社会结构的特点,为城市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土地利用与城市发展:研究土地利用的空间模式和城市发展的趋势,为城市规划和土地资源管理提供指导;- 城市设计与环境保护:考虑地理环境对城市设计的影响,提出合理的城市布局和环境保护措施;- 交通规划与城市交通:研究人类行为与交通网络之间的联系,为城市交通规划和交通管理提供支持。
《人文地理学》各章复习思考题第一章绪论1、名词解释:人文地理学、洪堡、李特尔、拉采尔、白兰士、胡焕庸线、竺可桢2、人文地理学在地理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3、简述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涵。
4、简述人文地理学的学科特性。
5、为什么说人文地理学是地理科学中的社会科学?人文地理学的社会特性体现在哪些方面?6、西方人文地理学的发展分为哪几个时期?分别阐述各个时期人文地理学的主要特征。
7、简答近代西方人文地理学主要流派、代表人物及理论思想。
8、简述现代(当代)西方人文地理学的主要特征。
9、认识建国以来中国人地理学的发展历程,思考如何建立中国特色的人文地理学。
10、21世纪人文地理学的发展动向。
第二章人文地理学的研究主题与基本理论1、名词解释: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文化区、形式文化区、功能文化区、乡土文化区、文化扩散、文化整合、文化景观、人地相关论、文化决定论、环境决定论。
2、概念辨析:(1)物质文化、精神文化与制度文化(2)形式文化区、功能文化区与乡土文化区(3)地理环境决定论、文化决定论与可能论(4)文化景观与文化区(5)文化区与文化整合3、简述文化结构的层次内容?4、请举例说明形式文化区。
5、试举一典型事例,说明文化(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三位一体”的统一性。
6、文化扩散有哪些类型?结合实例分析文化扩散的特征。
7、举例说明文化的迁移扩散与扩展扩散有何不同。
8、简述文化景观的概念、特征。
9、地理环境如何影响地域文化?试举例说明。
10、讨论为什么人地关系理论是人文地理学的基本理论?探讨人在人地关系中的作用。
11、列表比较主要人地关系理论名称、代表人物、理论要点和简要评价。
12、比较“地理环境决定论”与“或然论”。
13、试简述人地关系协调发展的基本内涵。
14、简述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化历程。
为什么说协调论比过去的人地关系理论都要完善和科学?15、和谐论是人地关系理论中较完善和科学的理论,试简要说明该理论产生的背景、理论要点,并加以简要评价。
人文地理习题集习题一第一章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及任务1、地理学有那两种分类体系?你意下如何?原因何在?2、人文地理学的狭义与广义内涵?3、如何理解人文地理与地理学其他分支学科间的关系?4、人文地理的研究对象是什么?研究对象内核如何,如何理解?5、人文地理的三大特性,如何理解?6、人文地理学的概念?第二章文化地理与人文地理学1、文化的探源(中外)。
2、如何理解泰勒的文化概念?3、如何理解克罗伯和克鲁克洪的文化概念?4、你对文化的内涵与外延如何理解?试举例说明。
5、物质文化的内涵与特点如何?6、制度文化的内涵与作用如何?7、精神文化的内涵与作用如何?具体可划分为哪些层面?8、文化的结构如何?如何理解文化上的“三位一体”?第三章人口的分布与迁移1、什么是人口分布。
2、人口分布的类型?3、人口密度的含义?4、世界人口分布的特征是什么?5、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有哪些??第四章人口与发展1、在农业革命以前的人口有什么特征?2、人口发展与农业的关系怎样?3、工业化对人口增长的影响如何?4、经济因素对人口增长的影响怎样。
5.简要回答莱宾斯坦-成本—效益理论。
第五章农业的起源与发展1.关于农业起源的理论分为哪二类?你倾向与哪种?2.索尔的推论从思维角度而言,给予怎样的启示?3.关于农业发展有哪几种趋势?4.索尔的推论从思维角度而言,给予怎样的启示?第六章工业的出现与发展1、工业出现的科学前提与基础是什么?2、英国出现工业革命的条件是什么?3、简述工来扩散的过程?4、工业是如何继续发展的?5、论述工业革命产生和初期发展的过程?第七章种族、民族民俗1、民族的概念与特征。
2、简述世界主要民族的分布。
3、简述中国主要民族的分布。
4、简述世界主要民族迁移的基本路径。
5、讨论:民族的变化与整合。
6、民俗的概念与特点。
7、民俗的基本分类。
8、讨论:流行文化与民俗变迁。
第八章语言地理1、简述语言的本质特征。
2、英语的形成。
3、国外美国英语概况。
人文地理学复习题第一章1、论述人文地理学的学科性质及其意义学科性质:人文地理学是一门探讨各种人文现象的地理分布、扩散和变化以及人类社会活动的地域结构的形成和发展规律的学科,不仅是地理学最可信的科学成分,而且还是可以为人类家园的美好未来作出重要贡献的基础学科之一。
其研究主题是社会的空间组织和人与环境的关系,为地理学者提供了许多机遇和挑战。
意义: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在现实中的应用能够很好的解决生产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人们的生产和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人文地理学应用领域丰富,主要有以下四种:①经济区划及其规划,其中分为经济区划(如经济带划分等)和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五年计划等”)。
②城市与区域规划,其中分为城市与区域研究、城镇体系与城市总体规划、旅游规划与管理。
③社会问题研究与分析,其中包含城市化问题(如城市化越来越集中、人口出生率越来越低)、贫困问题和区域不平衡问题。
④行政区划与地名学,分为行政区划和地名学两类。
2、概述人文地理学思想形成的发展过程人文地理学的发展经历了知识积累、学科形成、理论演变、学科分化以及理论和方法的革新等过程。
按其发展顺序,可以分为古代、近代、现代三个发展阶段。
古代阶段:相关古籍载有许多关于人地关系的论述,《礼记•王制》篇,地理环境决定论思想的论述;《孟子•公孙丑下》,人定胜天思想论述;中国东汉的王充的《论衡•明雩》主张人地各有规律,反对人地关系绝对化的思想。
古罗马,古希腊学者如希罗多德、斯特拉波等都在其著作中对各地的人文地理现象作过论述。
中世纪的西欧人文地理学的发展处于停滞状态,阿拉伯国家的地理学获得了较大的发展,伊德里西等学者在著作中记载了不少人文地理现象。
近代阶段:新航路的开辟对人文地理学的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①德国李特尔研究创立了早期的理论,强调了自然界对人类历史的影响。
②德国拉采尔论述了人类作为环境的产物,其活动发展和分布受到了环境的严格限制。
③美国森普尔和亨廷顿等人强调地理环境对人类文明的决定性作用,形成系统的环境决定论。
高中地理人文地理专题复习题集2024及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属于我国少数民族分布区的是:A. 黄土高原B. 三江平原C. 青藏高原D. 云贵高原答案:C2.下列哪个文化是我国的传统文化?A. 罗马文化B. 雅典文化C. 伦敦文化D. 中华文化答案:D3.下列地理条件中,最可能影响人类活动的是:A. 水资源丰富B. 高山地质条件C. 富鱼资源D. 亚热带气候答案:B4.下列哪个国家与我国的自然环境相似?A. 澳大利亚B. 巴西C. 印度D. 俄罗斯答案:A5.下列哪个城市是我国的首都?A. 上海B. 北京C. 广州D. 成都答案:B二、填空题1.我国最大的河流是__长江__。
2.我国的四大火炉是__华北平原、东北平原、江汉平原、珠江三角洲__。
3.我国的最高峰是__珠穆朗玛峰__。
4.我国最长的内河是__长江__。
5.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是__鄱阳湖__。
三、判断题1.长城是我国最长的河流。
(错误)2.人类活动主要分布在陆地上,几乎没有活动发生在海洋上。
(错误)3.气候是指短期的天气状况。
(错误)4.人口迁移是指人口从一地迁移到另一地。
(正确)5.文化是一个民族长期形成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正确)答案:1. 错误 2. 错误 3. 错误 4. 正确 5. 正确四、简答题1.简要介绍一下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人类活动对大气环境产生了影响,如工业生产排放大量的废气和尾气,导致空气污染加重;农业活动中的农药和化肥使用过度也造成了大气环境的污染。
其次,人类活动对水环境产生了影响,如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排放,使得水质下降,水资源的供应受到限制。
再次,人类活动对土地环境产生了影响,如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和农业扩张,导致土地资源的过度利用和破坏,造成了土地的退化和沙化。
最后,人类活动对生物环境产生了影响,如砍伐森林和非法捕捞导致生物多样性的减少,破坏了生物物种的自然栖息地。
⽂化地理学复习题⽂化地理学课后思考题第⼀章1.何为⽂化特质?判断下⾯⼏组名词中那些就是⽂化特质。
P1⽂化特质:⼈类⽂化内涵的核⼼要素或体现⽂化特征的主要内容,组成⽂化的基本单位。
宗教与道教语⾔与汉语收⼊分配制度与按劳分配交通⼯具与⽕车⽂化结构包括哪些?根据⾝边的事物,在不同的⽂化层中列举数种⽂化特质。
P2⽂化结构:所有⽂化要素组成⼀个⽂化系统,⽂化系统各层次间的联系就就是⽂化结构。
包括:⽣计(物质)⽂化-制度⽂化-精神⽂化⽣计(物质)⽂化主要指⽣产、⽣活⽂化。
制度(社会)⽂化包括3⽅⾯:反映社会形态的基本制度(封建制度、资本主义制度)、具体制度(法律制度、政治制度)、⼀般规章制度(⽣产管理条理、奖惩条例)。
精神⽂化就是价值观、思维⽅式、道德情操等。
⽂化地理学研究的两个主要⽅向就是什么?P2(1)纵向研究,研究⽂化与⾃然环境的相互关系,即地理学的根本研究内容。
---⼈地关系研究。
例如,不同地区的民居建筑(2)横向研究,研究地⽅之间的相互关系,就是⼈⽂地理学独有的。
风格炯异的四⼤菜系与⼋⼤菜系4.⽂化地理学概念?⽂化地理学研究课题(内容)有哪些?⽂化地理学:就是研究⼈们在空间与环境中如何组织⾃⾝利⽤与改造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研究这些⽂化现象的空间特点与空间规律。
⽂化地理学的5个研究主题:⽂化⽣态、⽂化源地、⽂化传播、⽂化区与⽂化整合、⽂化景观试论述⽣产⽂化的地域性。
P31农业⽂化具有地域性。
世界农业⽂化⽂化区的存在就就是农业⽂化区域性的充分表现。
根据其鲜明的地域特点,分布上可分为热带⾬林农业⽂化区、草原农业⽂化区、⼲旱沙漠农业区⽂化区、季风农业⽂化区、地中海农业⽂化区、温带农业⽂化区、苔原农业⽂化区、⼭地农业⽂化区8⼤农业⽂化区。
(2)⼯业产业⽂化的地域性。
⼀般遵循⼯业产业分布的特点与区域差异。
由于不同的⼯业⽣产的所要求的各类要素的配置不⼀样,所以⼯业产业就形成了明显的的地区差异。
此外,特定时期的国家政策也会对⼯业⽣产的布局带来影响。
《人文地理学》复习资料人文地理学》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人文地理学:从地域的观点去研究人文现象的空间分布规律,着重说明在什么地方有什么样的人文活动和人文特性,探讨其形成过程,揭示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并预测其发展变化趋势。
广义的人文地理学包括经济地理学,狭义的人文地理学不包括经济地理学。
(二)解析:(三)1.人文地理学的学科性质及研究对象。
学科性质:社会性,区域性,综合性。
研究对象:人文地理学是关于人类活动的空间差异和空间组织及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2.人文地理学在地理学分类体系中的地位。
3.简述西方人文地理学的发展过程。
(1)人文地理学的产生:19世纪中叶之前,是积累地理知识和资料的过程。
荷马史诗《伊里亚特》和《奥赛德》被认为是关于人文地理知识的最早记述性著作。
德国地理学家亚历山大.冯.洪堡创立了自然地理学,卡尔.李特尔是近代人文地理学的开山大师。
(2)人文地理学的发展:(19世纪下半叶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德国是近代地理学的发源地,拉采尔提出环境决定论。
法国人文地理学家维达尔.白兰士竭力反对拉采尔的环境决定论思想,提出“人地相关论”,白吕纳进一步发扬了他的思想。
英国地理学家麦德金提出“心脏地带学说”,将全球作为一个整体来探讨世界政治活动的规律性,开创了政治地理学的先河。
美国形成了文化景观学派。
俄国形成了经济地理学。
(3)现代人文地理学的发展:理论和哲学方法的多元化:实证主义,经验主义,人本主义,结构主义。
研究方法不断革新:计量方法和数学模型广泛应用,引入了心理学的分析方法——行为地理学,遥感技术的应用。
研究内容和方法的社会化,应用化趋向。
4.近代西方人文地理学的流派主要有哪些。
(1)德国是近代地理学的发源地,拉采尔提出环境决定论。
(2)法国人文地理学家维达尔.白兰士竭力反对拉采尔的环境决定论思想,提出“人地相关论”,白吕纳进一步发扬了他的思想。
(3)英国地理学家麦德金提出“心脏地带学说”,将全球作为一个整体来探讨世界政治活动的规律性,开创了政治地理学的先河。
人文地理学复习题一、选择题1. 人文地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以下哪个领域不属于人文地理学的研究范畴?A) 文化地理学B) 经济地理学C) 自然地理学D) 城市地理学2. 以下哪个观点是人文地理学中重要的理论基础?A) 文化相对论B) 环境决定论C) 社会进化论D) 经济理性主义3. 哪个学者提出了“空间—时间压缩”的概念?A) 米尔斯B) 黄荣华C) 伽达默尔D) 马克斯·韦伯4. 以下哪种类型的城市属于早期城市?A) 行政中心城市B) 商业中心城市C) 工业城市D) 港口城市5. 哪个国家是水资源稀缺的典型代表?A) 孟加拉国B) 加拿大C) 沙特阿拉伯D) 澳大利亚二、判断题1. 人文地理学研究的重点是对自然环境的分析和评价。
(判断对错)2. 文化地理学主要研究不同地域的文化差异和文化扩散。
(判断对错)3. 古代都城的选择往往与其地理环境和自然资源相关。
(判断对错)4. 城市化是指人口自农村地区迁移至城市地区的过程。
(判断对错)5. 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通常只局限于当地地域范围。
(判断对错)三、简答题1. 解释什么是“地域适应性”?并举例说明。
2. 解释什么是“人地关系”?它对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有什么重要性?3. 解释什么是“文化景观”?提供一个具体的文化景观的例子。
4. 解释什么是“城市扩张”?列举两个城市扩张的影响。
5. 解释什么是“环境容量”?为什么环境容量在城市规划中很重要?四、论述题人文地理学对于城市规划和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请你以500字说明人文地理学在城市规划和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并举例说明。
【回答结束】。
一、选择题(每题 1.5分,共30分)1.根据研究对象的侧重点不同,地理学被分成自然地理学和两部分。
A、经济地理学B、人文地理学C、文化地理学D、政治地理学2.首创“地理学”(Geographe)这一名词的是希腊学者。
A、希罗多德B、希波革拉第C、柏拉图D、埃拉托色尼3.编著了我国第一批地理教科书。
A、竺可桢B、胡焕庸C、张相文D、李旭旦4.制度文化亦称为文化。
A、社会B、政治C、经济D、法律5.文化扩散可以分为两类,即扩展扩散和。
A、接触扩散B、等级扩散C、刺激扩散D、迁移扩散6.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除历史、政治、社会经济因素外,还有。
A、自然因素B、行为因素C、气候因素D、海拔因素7.人口迁移一般是指人们出于某种目的,移动到一定距离之外,改变其的行为。
A、出生地B、定居地C、迁入地D、迁出地8.1934年,在《人口革命》一书中提出了人口转变理论。
A、寇尔B、布莱克C、兰迪D、诺特斯坦9.人口构成,又称人口结构,指的是内部不同属性之间的比例关系。
A、人地系统B、生态系统C、社会系统D、人口系统10.关于农业起源的理论大体分为两类:一是人口压力说,二是说。
A、食物短缺B、食物过剩C、宴享D、需求11.原始农业是农业起始阶段的农业类型,即农业。
A、狩猎B、采集C、定居D、迁移12.当前全球经济面临的问题是与生产能力过剩。
A、需求不旺B、需求过旺C、需求稳定D、需求波动13.种族是指在特征上具有某些共同遗传特征的人群。
A、文化形态B、社会形态C、自然体质D、心理素质14.一般认为,是语言产生的唯一源泉。
A、思维B、劳动C、行为D、心理15.以下属于宗教传播方式之一的是。
A、交流和转教B、经商与贸易C、武力侵略D、文化侵略16.以下属于影响旅游决策行为的主要因素之一的是。
A、资源价值B、收入水平C、距离远近D、感知环境17.行为空间是指人们活动的界限。
A、移动B、通勤C、地域D、网络18.最基本的政治地理单元是。
人文地理学复习资料总汇第一章:绪论1.人文地理学的概念:以人文现象为研究主体,关于人类活动的空间差异,和空间组织以及人类利用自然环境的科学。
2.世界人文地理学发展中的重量级人物有哪些?其主要的成就是什么?答:亚历山大.冯.洪堡卡尔.李特尔3.人文地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a系统分析与实地调查,b问卷调查座谈会和社会统计学方法,c 描述法和比较法d 地图方法e数学模型和经济分析法f 地理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g 计量模型4.人文地理学研究主要的方法论:a 经验主义方法论b 实证主义方法论c结构主义方法论d 人本主义方法论5.概念:环境决定论:简称决定论,他强调自然环境对社会发展起决定性作用。
6.挑战与应战学说:P41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关于挑战与应战的理论7.或然论:(可能论)他不是强调环境在人地关系中的决定性的作用而是注重人对环境的适应与利用方面的选择能力。
8.人地协调论:a 人类应顺应自然规律,充分合理地利用地理环境。
b 要对已经破坏的不协调的人地关系进行优化调控。
第二章:人文地理学的研究主题与基本理论1.详述文化景观的主要组成成分: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
物质文化景观是物质文化的外在表现,主要是指人造的实物景观,跟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相关。
如装饰品、建筑、雕塑景观等。
帮助人们认识世界的语言、科学思想、哲学、教育等,约束人们社会行为的道德、法律、信仰等内容,体现人们美学感受的文学、美术、音乐、戏剧等,反映社会组织形式的制度、机构、风俗习惯等。
2.文化地理学研究的主要课题:文化区,文化扩散,文化生态学,文化整合,文化景观。
3.文化区的类型:形式文化区,功能文化区,乡土文化区。
综合文化区。
4.文化扩散的类型:扩展扩散(接触扩散,等级扩散,刺激扩散)迁移扩散。
5.对比文化适应和生物适应的异同:6.概念,文化景观:是居住于该地的某文化集团为满足其需要,利用自然界所提供的材料,在自然景观的基础上,叠加上自己所创造的文化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