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数学竞赛活动方案

数学竞赛活动方案

数学竞赛活动方案
数学竞赛活动方案

浞水完小2016年春季学期数学竞赛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趣味数学是数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学生学习数学的拓展,也是学生基本技能的发展。拓展思维能力的高低,对学生基本的运算能力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计算速度,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及思维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竞争能力。小学数学组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特举办全校趣味数学比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二、活动宗旨:

通过这种方式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发展学生的拓展思维,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数学学科老师要更加清醒地认识到,培养学生发散的思维能力与灵活敏捷的思维习惯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必须持之以恒地开展。

三、组织机构:

组长:覃波

副组长:覃伟周伟吕兴容

成员:全体数学教师

后勤:何鑫廖天忠李永生李英雷琴

摄影:周伟

三、试卷命题安排

一年级-六年级

六年级-五年级

五年级-四年级

四年级-三年级

三年级-二年级

二年级-一年级

各年级出题完成以后请将题目于5月20日以前发到甘红霞老师的qq里。

四、活动方式:

1、参赛对象:1-3年级每班10人;4-6年级每班8人。

2、活动方式:纸质试卷,不得使用其他计算工具。

3、活动地点:本校一、二年级教室。

4、活动时间:2016年5月24日(周二)下午2:55-3:35

5、监考、阅卷安排:每个年级由一名数学教师监考,剩下的数学教师负责阅卷和获奖学生名单的填写并发送到甘红霞处。具体安排:一年级杨再孝监考六年级;二年级王敏老师负责监考一年级并协助李宏老师阅卷;三年级杨梅老师负责监考

二年级;四年级唐喜老师负责监考三年级;五年级李海初老师负责监考四年级;六年级李琼银老师负责监考五年级。

五、比赛规则及要求:

1、学生听统一信号,宣布比赛“开始”和“结束”。

2、学生在规定时间内进行答题,结束信号响起应停止答题。

六、奖项设置

各年级分别设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优秀奖若干。

七、经费预算:1200元左右,主要用于学生奖品的发放。

2016全国高中数学联赛试题及评分标准

2016全国高中数学联赛试题及评分标准 9月将至,开学的同时,每年一年一度的全国高中数学联赛也即将来了,同学们可知道高中联赛的前世今生吗?从1956年起,在华罗庚、苏步青等老一辈数学家的倡导下,开始举办中学数学竞赛,在北京、上海、福建、天津、南京、武汉、成都等省市都开展了数学竞赛,并举办了由京、津、沪、粤、川、辽、皖合办的高中数学联赛。1979年,我国大陆上的29个省、市、自治区都举办了中学数学竞赛。1980年,在大连召开的第一届全国数学普及工作会议上,确定将数学竞赛作为中国数学会及各省、市、自治区数学会的一项经常性工作,每年9月第二个星期日举行“全国高中数学联合竞赛”。竞赛分为一试和二试,在这项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全国约200名学生有资格参加由中国数学会奥林匹克委员会主办的“中国数学奥林匹克(CMO)暨全国中学生数学冬令营”(每年元月)。各省的参赛名额由3人到8人不等,视该省当年的联赛考试成绩而定,且对于承办方省份有一定额外的优惠。在CMO中成绩优异的60名左右的学生可以进入国家集训队。经过集训队的选拔,将有6名表现最顶尖的选手进入中国国家代表队,参加国际数学奥林匹克(IMO)。为了促进拔尖人才的尽快成长,教育部规定:在高中阶段获得全国数学联赛省、市、自治区赛区一等奖者便获得保送重点大学

的资格,对于没有保送者在高考中加分,加分情况根据各省市政策而定,有些省、市、自治区保留了竞赛获奖者高考加5分到20分不等,而部分省级行政区已经取消了竞赛加分。对二、三等奖获得者,各省、市、自治区又出台了不同的政策,其中包括自主招生资格等优惠录取政策。为严格标准,中国数学会每年限定一等奖名额1000名左右,并划分到各省、市、自治区。各省、市、自治区在上报一等奖候选人名单的同时,还要交上他们的试卷,最终由中国数学会对其试卷审核后确定获奖名单。☆ 试题模式自2010年起,全国高中数学联赛试题新规则如下:联赛分为一试、加试(即俗称的“二试”)。各个省份自己组织的“初赛”、“初试”、“复赛”等等,都不是正式的全国联赛名称及程序。一试和加试均在每年10月中旬的第一个周日举行。一试考试时间为上午8:00-9:20,共80分钟。试题分填空题和解答题两部分,满分120分。其中填空题8道,每题8分;解答题3道,分别为16分、20分、20分。加试(二试)考试时间为9:40-12:10,共150分钟。试题为四道解答题,前两道每题40分,后两道每题50分,满分180分。试题内容涵盖平面几何、代数、数论、组合数学等。依据考试结果评选出各省级赛区级一、二、三等奖。其中一等奖由各省负责阅卷评分,然后将一等奖的考卷寄送到主办方(当年的主办方),由主办方复评,最终由主管单位(中国科协)负责最终的评定并

小学数学竞赛试题

小学数学创新能力竞赛(预赛)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3分,共60分) 1.20500321000≈()亿37094000=()万 2.甲比乙多20%,乙比甲少()。 3.用2、0、0、6可以组成()个不同的四位数。 4.能被2、3、5、7整除的三位数中,最大的是()。 5.用2、6、8和4个零组成的7位数中,只读出一个零的最大的数是()。 6.同学们排队从学校出发去看电影,队伍全长200米,从排头出校门到排尾进入电影院共用35分钟,如果步行的平均速度是每分钟50米,学校到电影院共()米。 7.找规律填得数:2.5 1.250.625()0.15625。 8.2006年世界杯足球赛分为8个小组,每组4支球队,每组进行循环赛(即:每支球队都与其它球队进行一场比赛),循环赛后每组选2支球队进行淘汰赛(即:每支球队进行一场比赛,赢的进入下一轮,输的淘汰),最后决出冠军。这次世界杯一共举行()场足球赛。 9.在1~2006这2006个自然数中,不能同时被7和13整除的数共 有()个。 10.如图1,大圆内画一个最大的正方形,正方形内画一个最大的 圆……,如此画下去,共画了4个圆,那么最大的圆的面积是最 小圆的()倍。 11.学校门口到公路边有一条100米的路,如果在这条路的两边栽树,离校门口10米处栽一棵,然后每隔10米栽一棵,一共需要栽()棵。 12.在方框里填上适当的数:50.15×[72.05- -17.95)]=2006 13.用88个小正方体表面积之和的比是()。 14.请你用1~9这九个数字,写出五个平方数(某个数的平方),每个数字最多用一次,这五个平方数分别是()。 15.2005年12月8日是星期四,推算一下,2006年5月1日是星期()。16.一个池塘里的睡莲,每天增长一倍,到第5天已长满了整个池塘,第二天长到这个池塘的()。 17.五年级参加植树活动,人数在30与50人之间,如果分3人一组,4人一组,6人一组或8人一组,都恰好分完。五年级参加植树的学生有()人。 图1

初中数学竞赛专题辅导因式分解一

因式分解 多项式的因式分解是代数式恒等变形的基本形式之一,它被广泛地应用于初等数学之中,是我们解决许多数学问题的有力工具.因式分解方法灵活,技巧性强,学习这些方法与技巧,不仅是掌握因式分解内容所必需的,而且对于培养学生的解题技能,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都有着十分独特的作用.初中数学教材中主要介绍了提取公因式法、运用公式法、分组分解法和十字相乘法.本讲及下一讲在中学数学教材基础上,对因式分解的方法、技巧和应用作进一步的介绍. 1.运用公式法 在整式的乘、除中,我们学过若干个乘法公式,现将其反向使用,即为因式分解中常用的公式,例如: (1)a2-b2=(a+b)(a-b); (2)a2±2ab+b2=(a±b)2; (3)a3+b3=(a+b)(a2-ab+b2); (4)a3-b3=(a-b)(a2+ab+b2). 下面再补充几个常用的公式: (5)a2+b2+c2+2ab+2bc+2ca=(a+b+c)2; (6)a3+b3+c3-3abc=(a+b+c)(a2+b2+c2-ab-bc-ca); (7)a n-b n=(a-b)(a n-1+a n-2b+a n-3b2+…+ab n-2+b n-1)其中n为正整数; (8)a n-b n=(a+b)(a n-1-a n-2b+a n-3b2-…+ab n-2-b n-1),其中n为偶数; (9)a n+b n=(a+b)(a n-1-a n-2b+a n-3b2-…-ab n-2+b n-1),其中n为奇数. 运用公式法分解因式时,要根据多项式的特点,根据字母、系数、指数、符号等正确恰当地选择公式.

例1 分解因式: (1)-2x5n-1y n+4x3n-1y n+2-2x n-1y n+4; (2)x3-8y3-z3-6xyz; (3)a2+b2+c2-2bc+2ca-2ab; (4)a7-a5b2+a2b5-b7. 解 (1)原式=-2x n-1y n(x4n-2x2n y2+y4) =-2x n-1y n[(x2n)2-2x2n y2+(y2)2] =-2x n-1y n(x2n-y2)2 =-2x n-1y n(x n-y)2(x n+y)2. (2)原式=x3+(-2y)3+(-z)3-3x(-2y)(-Z) =(x-2y-z)(x2+4y2+z2+2xy+xz-2yz). (3)原式=(a2-2ab+b2)+(-2bc+2ca)+c2 =(a-b)2+2c(a-b)+c2 =(a-b+c)2. 本小题可以稍加变形,直接使用公式(5),解法如下:原式=a2+(-b)2+c2+2(-b)c+2ca+2a(-b) =(a-b+c)2 (4)原式=(a7-a5b2)+(a2b5-b7) =a5(a2-b2)+b5(a2-b2) =(a2-b2)(a5+b5)

小学数学竞赛试题

小学数学竞赛试题 1. 一个成年人平均每分钟呼吸16次,每次吸入500立方厘米空气.问:他在一昼夜里吸人多少立方米空气? 【关键词】应用题部分 归一问题 【难度系数】★☆☆☆☆ 【题型】基础题 【解】 1. 一昼夜即:60×24=1440(分) 2. 一个成年人一昼夜吸入空气量是:500×16×1440=11520000(立方厘米)=11.52(立方米) 答:他在一昼夜里吸入11.52立方米空气。 【老杜点评】考点在于单位换算。 2. 右面是一个乘法算式: 问:当乘积最大时,所填的四个数字的和是多少? 【关键词】数论部分 数字谜 最值问题 【难度系数】★☆☆☆☆ 【题型】基础题 【解】乘积是两位数并且是5的倍数,因而最大是95.95÷5=19,所以题中的算式实际上是 ∴所填四个数字之和便是1+9+9+5=24 答:当乘积最大时,所填的四个数字的和是24. 【老杜点评】倒推的思维。想到何时乘积最大。 3. 某部84集的电视连续剧在某星期日开播,从星期一到星期五以及星期日每天都要播出1集,星期六停播。问:最后一集在星期几播出? 【关键词】应用题部分 周期问题 【难度系数】★★☆☆☆ 【题型】发散题 【解】每星期播6集,84集播 84÷6=14 个星期,第一集在星期日播出,所以最后一集在星期五播出。 答:最后一集在星期五播出。 【老杜点评】一道周期问题,重点掌握周几是一个周期的开始,这点容易出错。 4. 计算:723415 85)6144545(1393)75.0324(÷÷-?+

【关键词】计算部分 资源共享型 【难度系数】★★☆☆☆ 【题型】发散题 【解】原式72401583)901549085(1348)43324(÷÷-?+=240783901348)1291284(???+=24076 113481265??= 2 132407620=??= 【老杜点评】掌握资源共享型的口诀:小数化分数、带分数化假分数、除号变乘号。 5. 用下面写有数字的四张卡片 排成四位数。问:其中最小的数与最大的数的和是多 少? 【关键词】最值问题 【难度系数】★☆☆☆☆ 【题型】基础题 【解】排成的最大的数是9951,最小的数是1566,因此,所求的和是9951+1566=11517。 【老杜点评】本题关键问题是9是否能当6用,在考试中,为了防止出错,应加以说明。分两种情况:若可以当6用,若不能当6用。 6. 甲、乙两人在河中先后从同一个地方同速同向游进。现在甲位于乙的前方,乙距起点20米;当乙游到甲现在的位置时,甲已离起点98米。问:甲现在离起点多少米? 【关键词】应用题部分 行程问题 【难度系数】★★★☆☆ 【题型】思维题 【解一】当乙游到甲现在的位置时,甲也游了同样的距离,这距离是(98-20)÷2=39(米),所以甲现在离起点39+20=59(米)。 【解二】两人速度相同,距离:(98+20)÷2=59(米) 答:甲现在离起点59米。 【老杜点评】本题一定要抓住速度相同这个条件。说明甲乙之间的距离保持不变。 7. 有面值为1分,2分,5分的硬币各4枚,用它们去支付2角3分。问:有多少种不同的支付方法? 【关键词】图形计数 【难度系数】★★★☆☆ 【题型】思维题 【解】2角3分=23分 1. 当用4个5分时:23-5×4=3(分)=2+1=1+1+1,共2种 2. 当用3个5分时:3+5=8(分)=2+2+2+2=2+2+2+1+1=2+2+1+1+1+1,共3种 3. 当用2个5分时:8+5=13(分)>(1+2)×4=12(分)(1、2分不够) 4. 共:2+3=5(种) 答:有5种不同的支付方法。 【老杜点评】本题很容易重复考虑和漏掉情况。所以必须按照一定规律来进行讨论。 8. 有甲、乙两只圆柱形玻璃杯,其内直径依次是10厘米、20厘米,杯中盛有适量的水。甲杯中沉没着一

初中数学竞赛辅导资料之因式分解附答案

初中数学竞赛辅导资料之因式分解 甲内容提要和例题 我们学过因式分解的四种基本方法:提公因式法,运用公式法,十字相乘法,分组分解法。下面再介紹两种方法 1.添项拆项。是.为了分组后,能运用公式(包括配方)或提公因式 例1因式分解:①x4+x2+1②a3+b3+c3-3abc ①分析:x4+1若添上2x2可配成完全平方公式 解:x4+x2+1=x4+2x2+1-x2=(x2+1)2-x2=(x2+1+x)(x2+1-x) ②分析:a3+b3要配成(a+b)3应添上两项3a2b+3ab2 解:a3+b3+c3-3abc=a3+3a2b+3ab2+b3+c3-3abc-3a2b-3ab2 =(a+b)3+c3-3ab(a+b+c) =(a+b+c)[(a+b)2-(a+b)c+c2]-3 ab(a+b+c) =(a+b+c)(a2+b2+c2-ab-ac-bc) 例2因式分解:①x3-11x+20②a5+a+1 ①分析:把中项-11x拆成-16x+5x 分别与x5,20组成两组,则有公因式可提。(注意这里 16是完全平方数) ②解:x3-11x+20=x3-16x+5x+20=x(x2-16)+5(x+4) =x(x+4)(x-4)+5(x+4) =(x+4)(x2-4x+5) ③分析:添上-a2和a2两项,分别与a5和a+1组成两组,正好可以用立方差公式 解:a5+a+1=a5-a2+a2+a+1=a2(a3-1)+ a2+a+1 =a2(a-1)( a2+a+1)+ a2+a+1= (a2+a+1)(a3-a2+1) 2.运用因式定理和待定系数法 定理:⑴若x=a时,f(x)=0, [即f(a)=0],则多项式f(x)有一次因式x-a ⑵若两个多项式相等,则它们同类项的系数相等。 例3因式分解:①x3-5x2+9x-6②2x3-13x2+3

全国小学生数学奥林匹克竞赛真题及答案收集

全国小学生数学奥林匹克竞赛真题及答案收集 目录 2006年小学数学奥林匹克预赛试卷及答案 (1) 2006年小学数学奥林匹克决赛试题 (4) 2007年全国小学数学奥林匹克预赛试卷 (7) 2008年小学数学奥林匹克决赛试题 (8) 2008年小学数学奥林匹克预赛试卷 (10) 2006年小学数学奥林匹克预赛试卷及答案 1、计算4567-3456+1456-1567=__________。 2、计算5×4+3÷4=__________。 3、计算12345×12346-12344×12343=__________。 4、三个连续奇数的乘积为1287,则这三个数之和为__________。 5、定义新运算a※b=a b+a+b (例如3※4=3×4+3+4=19)。 计算(4※5)※(5※6)=__________。 6、在下图中,第一格内放着一个正方体木块,木块六个面上分别写着A、B、C、D、E、 F六个字母,其中A与D,B与E,C与F相对。将木块沿着图中的方格滚动,当木块滚动到第2006个格时,木块向上的面写的那个字母是__________。 7、如图:在三角形ABC中,BD=BC,AE=ED,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250.75平方 厘米,则三角形ABC面积为__________平方厘米。

8、一个正整数,它与13的和为5的倍数,与13的差为3的倍数。那么这个正整数最小是 __________。 9、若一个自然数中的某个数字等于其它所有数字之和,则称这样的数为“S数”,(例: 561,6=5+1),则最大的三位数“S数”与最小的三位数“S数”之差为__________。 10、某校原有男女同学325人,新学年男生增加25人,女生减少5%,总人数增加16人, 那么该校现有男同学__________人。 11、小李、小王两人骑车同时从甲地出发,向同一方向行进。小李的速度比小王的速 度每小时快4千米,小李比小王早20分钟通过途中乙地。当小王到达乙地时,小李又前进了8千米,那么甲乙两地相距__________千米。 12、下列算式中,不同的汉字代表不同的数字,则:白+衣的可能值的平均数为 __________。 答案: 1、1000 2、22.3 3、49378 4、33 5、1259 6、E 7、2006 8、 7 9、889 10、170 11、40 12、12.25 1.【解】原式=(4567-1567)-(3456-1456)=3000-2000=1000 2.【解】原式==21.5+0.8=22.3 3.【解】原式=12345×(12345+1)-(12343+1)×12343 =+12345--12343 =(12345+12343)×(12345-12343)+2

八年级数学竞赛因式分解

第1讲:因式分解 一.因式分解的定义: 二.因式分解的方法: 1.提取公因式法:提取所有项的公共的因式,将多项式化成两个多项式的乘积的形式 例1:分解因式4121315242+-+---+-n n n n n n y x y x y x 例2:试说明139792781--能被45整除 例3:已知01234=++++x x x x ,求1200820092010+++++x x x x 2.运用公式法:运用公式法进行因式分解的关键是利用各公式的特点,建立运用公式的模型,以下公式都应该熟记. 例4:分解因式xyz z y x 68333--- 例5:分解因式:abc c b a 3333-++ 例6:分解因式:12131415++++++x x x x x 3.分组分解法:关键是如何分组,原则是:①各组能分解或部分组能分解,②组间能继续分解,从而达到分解的目的.常用的分组思路有,按系数分组,按符号分组,安某一字母一次或二次分组,联想公式分组,按项的次数分组等,对多项式分组的方法往往不唯一,但最终的结果是一致的。 例7:分解因式2105ax ay by bx -+- 例8:分解因式2222428x xy y z ++- 4.十字相乘法:对二次三项式分解的重要方法,即:()()22112c x a c x a c bx ax ++=++,其中a a a =21,c c c =21, b c a c a =+1221。十字相乘法通常借助画“十”字来分解系数。 例9:分解因式(1)2524x x +-;(2)226x xy y +-;(3)222 ()8()12x x x x +-++ 例10:分解因式(1)22y 8x y 6x 5-+;(2)22 5681812x xy y x y +++++ 例11:已知:,,a b c 为三角形的三条边,且222433720a ac c ab bc b ++--+= 求证:2b a c =+ 5.求根公式法:一般适合于对二次三项式的因式分解,如要对c bx ax ++2进行因式分解,可令02=++c bx ax ,若0≥?,则方程有两个实数根,可用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求出,设为21,x x ,则有()()212x x x x a c bx ax --=++ 例12:分解因式: 222(1)616 (2)44x x x xy y +-+- 例13:分解因式:422x +x +2ax+1-a 6.拆项、添项法:因式分解是多项式乘法的逆运算.在多项式乘法运算时,整理、化简常将几个同类项合并为一项,或将两个仅符号相反的同类项相互抵消为零.在对某些多项式分解因式时,需要恢复那些被合并或相互抵消的项,即

高中数学竞赛讲义

高中数学竞赛资料 一、高中数学竞赛大纲 全国高中数学联赛 全国高中数学联赛(一试)所涉及的知识范围不超出教育部2000年《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中所规定的教学要求和内容,但在方法的要求上有所提高。 全国高中数学联赛加试 全国高中数学联赛加试(二试)与国际数学奥林匹克接轨,在知识方面有所扩展;适当增加一些教学大纲之外的内容,所增加的内容是: 1.平面几何 几个重要定理:梅涅劳斯定理、塞瓦定理、托勒密定理、西姆松定理。三角形中的几个特殊点:旁心、费马点,欧拉线。几何不等式。几何极值问题。几何中的变换:对称、平移、旋转。圆的幂和根轴。面积方法,复数方法,向量方法,解析几何方法。 2.代数 周期函数,带绝对值的函数。三角公式,三角恒等式,三角方程,三角不等式,反三角函数。递归,递归数列及其性质,一阶、二阶线性常系数递归数列的通项公式。 第二数学归纳法。平均值不等式,柯西不等式,排序不等式,切比雪夫不等式,一元凸函数。 复数及其指数形式、三角形式,欧拉公式,棣莫弗定理,单位根。多项式的除法定理、因式分解定理,多项式的相等,整系数多项式的有理根*,多项式的插值公式*。 n次多项式根的个数,根与系数的关系,实系数多项式虚根成对定理。 函数迭代,简单的函数方程* 3.初等数论 同余,欧几里得除法,裴蜀定理,完全剩余类,二次剩余,不定方程和方程组,高斯函数[x],费马小定理,格点及其性质,无穷递降法,欧拉定理*,孙子定理*。

4.组合问题 圆排列,有重复元素的排列与组合,组合恒等式。组合计数,组合几何。抽屉原理。容斥原理。极端原理。图论问题。集合的划分。覆盖。平面凸集、凸包及应用*。 注:有*号的内容加试中暂不考,但在冬令营中可能考。 二、初中数学竞赛大纲 1、数 整数及进位制表示法,整除性及其判定;素数和合数,最大公约数与最小公倍数;奇数和偶数,奇偶性分析;带余除法和利用余数分类;完全平方数;因数分解的表示法,约数个数的计算;有理数的概念及表示法,无理数,实数,有理数和实数四则运算的封闭性。 2、代数式 综合除法、余式定理;因式分解;拆项、添项、配方、待定系数法;对称式和轮换对称式;整式、分工、根式的恒等变形;恒等式的证明。 3、方程和不等式 含字母系数的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分布;含绝对值的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含字母系数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含绝对值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简单的多元方程组;简单的不定方程(组)。 4、函数 二次函数在给定区间上的最值,简单分工函数的最值;含字母系数的二次函数。 5、几何 三角形中的边角之间的不等关系;面积及等积变换;三角形中的边角之间的不等关系;面积及等积变换;三角形的心(内心、外心、垂心、重心)及其性质;相似形的概念和性质;圆,四点共圆,圆幂定理;四种命题及其关系。 6、逻辑推理问题 抽屉原理及其简单应用;简单的组合问题简单的逻辑推理问题,反证法;

初中数学竞赛专题辅导因式分解(一)

初中数学竞赛专题辅导因式分解(一) 多项式的因式分解是代数式恒等变形的基本形式之一,它被广泛地应用于初等数学之中,是我们解决许多数学问题的有力工具.因式分解方法灵活,技巧性强,学习这些方法与技巧,不仅是掌握因式分解内容所必需的,而且对于培养学生的解题技能,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都有着十分独特的作用.初中数学教材中主要介绍了提取公因式法、运用公式法、分组分解法和十字相乘法.本讲及下一讲在中学数学教材基础上,对因式分解的方法、技巧和应用作进一步的介绍. 1.运用公式法 在整式的乘、除中,我们学过若干个乘法公式,现将其反向使用,即为因式分解中常用的公式,例如: (1)a2-b2=(a+b)(a-b); (2)a2±2ab+b2=(a±b)2; (3)a3+b3=(a+b)(a2-ab+b2); (4)a3-b3=(a-b)(a2+ab+b2). 下面再补充几个常用的公式: (5)a2+b2+c2+2ab+2bc+2ca=(a+b+c)2; (6)a3+b3+c3-3abc=(a+b+c)(a2+b2+c2-ab-bc-ca); (7)a n-b n=(a-b)(a n-1+a n-2b+a n-3b2+…+ab n-2+b n-1)其中n为正整数; (8)a n-b n=(a+b)(a n-1-a n-2b+a n-3b2-…+ab n-2-b n-1),其中n为偶数; (9)a n+b n=(a+b)(a n-1-a n-2b+a n-3b2-…-ab n-2+b n-1),其中n为奇数. 运用公式法分解因式时,要根据多项式的特点,根据字母、系数、指数、符号等正确恰当地选择公式.

滑铁卢大学欧几里得数学竞赛

该考试是学生申请滑铁卢大学数学学院本科专业的重要参考。众所周知滑铁卢大学数学学院 是全球最大的数学、统计学、计算机科学等学科教学中心比尔?盖茨曾于 2005 年、 2008 年 两度造访该大学是比尔?盖茨大学巡回讲座的北美5 所大学之一也是唯一的一所加拿大大学。考试范围:大部分的题目基于高三或者12年级数学课学习的内容。我们的竞赛题目主要包 括以下的数学内容: ? 欧几里德几何和解析几何 ? 三角函数,包括函数、图像、性质、正弦余弦定理 ? 指数和对数函数 ? 函数符号 ? 方程组 ? 多项式,包括二次三次方程根的关系、余数定理 ? 数列、数列求和 ? 简单的计算问题 ? 数字的性质 考试时间为 2.5 个小时, 10 道题。每题 10 分,共计 100 分。考试题有两种,一种只需要给 出答案,另一种则需要写出整个解题过程,这种题的最终得分不仅取决于结果正确与否,还 与解题思路有关。 ? 笔试 ? 10道题:大部分要求写出完整的解题步骤; ? 根据解题的方法和步骤获得相应的分数; ? 步骤不完整的解题无法得到全部的分数; ? 竞赛时长为2.5小时; ? 共100分; ? 可以使用无编程无绘图功能的计算器; ? 不可以使用任何可接入互联网的设备,如手机、平板电脑等均不能携带 如何准备: ? CEMC官网可以免费下载历年的竞赛原题以及标准答案; ? CEMC官网提供各种免费的数学资源; ? www.cemc.uwaterloo.ca; 如何参加: ? 学校可以申请注册为考点,安排组织欧几里德数学竞赛; ? 学生需要通过自己所在的学校报名参加欧几里德数学竞赛; ? 如果学生所在学校未注册考点,学生可以报名在我们北京或者上海的考点参加欧几里德数 学竞赛; ? 竞赛结束之后,学校需要将全部的试卷寄回滑铁卢大学; ? 改卷结束之后,滑铁卢大学会在CEMC官网录入学生的成绩。学校可以用学校注册号以及 密码登录系统查询成绩并且下载电子版获奖证书; ? 欧几里德竞赛没有纸质成绩单,只发放电子版或者纸质的前25%的证书;每个考点的第一 名的学生会有竞赛的奖牌。 ? 欧几里德竞赛成绩一般在竞赛结束之后3个星期左右公布。 为何参加: ? 喜欢数学、对数学解题感兴趣;

小学数学竞赛题及答案

1.三个不同的三位数相加的和是2993,那么这三个加数是______. 2.小明在计算有余数的除法时,把被除数472错看成427,结果商比原来小5,但余数恰巧相同.则该题的余数是______.3.在自然数中恰有4个约数的所有两位数的个数是______.4.如图,已知每个小正方形格的面积是1平方厘米,则不规则图形的面积是______. 5.现有2克、3克、6克砝码各一个,那么在天平秤上能称出______种不同重量的物体. 6.有一个算式: 五入的近似值,则算式□中的数依次分别是______. 7.某项工作先由甲单独做45天,再由乙单独做18天可以完成,如果甲乙两人合作可30天完成。现由甲先单独做20天,然后再由乙来单独完成,还需要______天. 8.某厂车队有3辆汽车给A、B、C、D、E五个车间组织循环运输。如图所示,标出的数是各车间所需装卸工人数.为了节省人力,让一部分装卸工跟车走,最少安排______名装卸工保证各车间的需要. 9.甲容器中有纯酒精340克,乙容器有水400克,第一次将甲容器中的一部分纯酒精倒入乙容器,使酒精与水混合;第二次将乙容器中的一部分混合液倒入甲容器,这时甲容器

中纯酒精含量70%,乙容器中纯酒精含量为20%,则第二次从乙容器倒入甲容器的混合液是______克. 二、解答题: 1.有红黄两种玻璃球一堆,其中红球个数是黄球个数的1.5倍,如果从这堆球中每次同时取出红球5个,黄球4个,那么取了多少次后红球剩9个,黄球剩2个? 2.小明一家四口人的年龄之和是147岁,爷爷比爸爸大38岁,妈妈比小明大27岁,爷爷的年龄是小明与妈妈年龄之和的2倍,问小明一家四口人的年龄各是多少岁?3.A、B、C、D、E五人在一次满分为100分的考试中,A 得94分,B是第一名,C得分是A与D的平均分,D得分是五人的平均分,E比C多2分,是第二名,则B得了多少分? 4.甲乙两人以匀速绕圆形跑道相向跑步,出发点在圆直径的两端.如果他们同时出发,并在甲跑完60米时第一次相遇,乙跑一圈还差80米时俩人第二次相遇,求跑道的长是多少米?答案: 一、填空题: 1.648 原式=7.2×61.3+(61.3+12.5)×2.8=(7.2+2.8)×61.3+12.5×2.8

初中数学竞赛因式分解

初中数学竞赛专题辅导因式分解( 一) 多项式的因式分解是代数式恒等变形的基本形式之一,它被广泛地应用于初等数学之中,是我们解决许多数学问题的有力工具.因式分解方法灵活,技巧性强,学习这些方法与技巧,不仅是掌握因式分解内容所必需的,而且对于培养学生的解题技能,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都有着十分独特的作用.初中数学教材中主要介绍了提取公因式法、运用公式法、分组分解法和十字相乘法.本讲及下一讲在中学数学教材基础上,对因式分解的方法、技巧和应用作进一步的介绍. 1.运用公式法 在整式的乘、除中,我们学过若干个乘法公式,现将其反向使用,即为因式分解中常用的公式,例如: (1) a 2-b2=(a+b)(a -b) ; (2) a 2±2ab+b2=(a±b) 2; (3) a 3+b3=(a+b)(a 2-ab+b2) ; (4) a 3-b3=(a-b)(a 2+ab+b2) . 下面再补充几个常用的公式: (5) a 2+b2+c2+2ab+2bc+2ca=(a+b+c)2; (6) a +b +c -3abc=(a+b+c)(a +b+c-ab-bc-ca) ; (7) a n-b n=(a-b)(a n-1+a n-2b+aT3b2+…+ab n-2+b n-1)其中n 为正整数; (8) a n-b n=(a+b)(a n-1-a n-2b+a n-3b2-…+ab n-2-b n-1),其中n 为偶数; (9) a n+b n=(a+b)(a n-1-a n-2b+a n-3b2-?--ab n-2+b n-1),其中n 为奇数. 运用公式法分解因式时,要根据多项式的特点,根据字母、系数、指数、符号等正确恰当地选择公式. 例1 分解因式:

数学竞赛题精讲复杂的因式分解问题

数学竞赛题精讲复杂的因 式分解问题 Prepared on 21 November 2021

轮换对称式的因式分解问题 林达 多元高次轮换对称式的因式分解问题往往是因式分解中的难点,很多初中学生感到棘手。但笔者却认为,这类问题往往是有迹可循的。我们今天就通过几个例子讲一讲把“求根”和“待定系数”相结合进行因式分解的方法。 例1分解因式: 【分析与解答】首先观察发现,当时,原式的值为0。即,如果将原式看作a的函数,将b看作常数,则是函数的一个根。故是原式的因式,同理及也是原式的因式。 故是原式的因式,观察发现原式是的三次式,也是三次式,故两式必然只差一个常数。 用待定系数法,设 代入,得到,故原式的因式分解结果是 例2分解因式: 【分析与解答】和例1类似,首先观察发现,当时,原式的值为0。故是原式的因式,同理及也是原式的因式。 故是原式的因式,观察发现原式是的五次式,是三次式。两者都是的轮换对称式,故原式一定可以表示成如下结果: 代入,得到 代入,得到 解得故原式的因式分解结果是 例3化简: 【分析与解答】这里虽然是化简而非因式分解,但我们发现分别展开以上四个式子太过复杂,耗时且易错,所以我们仿照例1和例2的方法首先用观察法“求根”以发现因式。 观察发现,当时,原式为 故,是原式的一个因式,同理也是原式的因式。 故是原式的因式。观察发现原式是的三次式,也是三次式,两式必然只差一个常数。 用待定系数法,设 代入,得到,故原式的化简结果是 配方法及其应用 林达 复杂的因式分解不仅可以是轮换对称式的因式分解,很多难以直接提出因式的高次多项式也难以分解。对于这类多项式,配方法往往能出奇效。相对于更一般的待定系数法,配方法的计算要简单很多。 配方法,顾名思义,就是将多项式或其中的某些项配成平方式或更高次方式(一般配成平方式,有时也可能直接配成三次方式,但更高次的配方很少出现)。下面我们看几道例题。 例1 分解因式:

高中数学竞赛大纲(修订稿)

高中数学竞赛大纲(修订稿) 在“普及的基础上不断提高”的方针指引下,全国数学竞赛活动方兴未艾,特别是连续几年我国选手在国际数学奥林匹克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使广大中小学师生和数学工作者为之振奋,热忱不断高涨,数学竞赛活动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为了使全国数学竞赛活动持久、健康、逐步深入地开展,应广大中学师生和各级数学奥林匹克教练员的要求,特制定《数学竞赛大纲》以适应当前形势的需要。 本大纲是在国家教委制定的全日制中学“数学教学大纲”的精神和基础上制定的。《教学大纲》在教学日的一栏中指出:“要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励学生为实现四个现代化学好数学的积极性”。具体作法是:“对学有余力的学生,要通过课外活动或开设选修课等多种方式,充分发展他们的数学才能”,“要重视能力的培养......,着重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要使学生逐步学会分析、综合、归纳、演绎、概括、抽象、类比等重要的思想方法。同时,要重视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自学的能力”。 《教学大纲》中所列出的内容,是教学的要求,也是竞赛的最低要求。在竞赛中对同样的知识内容的理解程度与灵活运用能力,特别是方法与技巧掌握的熟练程度,有更高的要求。而“课堂教学为主,课外活动为辅”是必须遵循的原则。因此,本大纲所列的课外讲授内容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分阶段、分层次让学生逐步地去掌握,并且要贯彻“少而精”的原则,这样才能加强基础,不断提高。 一试 全国高中数学联赛的一试竞赛大纲,完全按照全日制中学《数学教学大纲》中所规定的教学要求和内容,即高考所规定的知识范围和方法,在方法的要求上略有提高,其中概率和微积分初步不考。 二试 1、平面几何 基本要求:掌握初中数学竞赛大纲所确定的所有内容。 补充要求:面积和面积方法。 几个重要定理:梅涅劳斯定理、塞瓦定理、托勒密定理、西姆松定理。 几个重要的极值:到三角形三顶点距离之和最小的点--费马点。到三角形三顶点距离的平方和最小的点--重心。三角形内到三边距离之积最大的点--重心。 几何不等式。 简单的等周问题。了解下述定理: 在周长一定的n边形的集合中,正n边形的面积最大。

2019年小学数学竞赛试题

2019年小学数学竞赛试题 姓名班级成绩 一、填空题。 1. 甲数是ABC,乙数是DDC,甲、乙两数的和是DCCC。每个字母代表0,1,2,3,4,5,6,7,8,9中的一个数字,且不同的字母代表不同的数字。那么A+B×(C+D)=________。 2. 用一个平底锅煎饼,每次只能煎2只,煎一只饼需要2分钟(正反面各需要1分钟)。如 果要煎7只饼,最少需要分钟。 3. 如图,一块长方形的玻璃,沿着它的长截去5 截去2分米,剩下的是一块正方形,已知截去的面积是59 方分米,那么剩下的正方形面积是________平方分米。 4. 从4名学生中选一个去参加某项活动,结果甲当选了, 数分别相差20、25、28,已知选票共47张,甲得了张选票。 5. 四个大小相同的正方形拼成一个大正方形后,周长比原来的四个正方形周长的和减少了40 厘米,原来每个正方形的周长是________厘米,如果把这四个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则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________。 6. 标有A,B,C,D,E,F,G,H记号的八盏灯,顺次排成一行,每盏灯装有一个开关。 现在B,E,G开着,其余五盏灯是关着的,小明从灯A开始,逐个拉动,XX次后,关着的灯是________。 7. 甲、乙两车同时从A、B两站出发,两车第一次相遇时,甲车行了100千米,两车分别到 达B站和A站后,立即又以原速返回,当两车第二次相遇时,甲车离A站70千米,则A、B两站间的距离是________千米。 8. 有五个连续偶数,已知第三个数比第一个数与第五个数的和的多18,这五个偶数中最大的数 是()。 9. 小华同学做了三道习题,小明、小丽、小刚三人看完后分别说:“小华做对了第一题”,“小 华第二题没有做对”,“小华第一题没有做对”。老师看完三题后发现:小华只做对一道题,且小明、小丽、小刚三人中只有一人说对了,请判断小华做对的是哪道 题?。 10. 有三个连续的自然数,它们都小于XX,其中最小的数能被13整除,中间的数能被15整除, 最大的数能被17整除,这三个连续的自然数是、、。 二.选择题(填序号)。 1.在下列四个算式中,得数最大的是()。 ①(+)×20 ②(+)×30 ③(+)×40 ④(+)×50 2.一副扑克牌,共54张(其中2张王牌),问至少从中抽出()张牌才能保证对于任意的抽法,至少有4张牌花色相同。 ①13 ②14 ③15 ④16 3.满足等式XX=1949×x-25×y的一组自然数是()。 ①x=125,y=9508 ②x=122,y=9506 ③x=124,y=9507 ④x=123 ,y=9509 三.解答题。 1.如图所示,图中是一个按一定规律排列的数表,各列打头的字母分别是A、B、C、D、E、F、G,问1999所在列的打头字母是什么? A B C D E F G 1 3 5 7 9 11 23 21 19 17 15 13 25 27 29 31 33 35 47 45 43 41 39 37 49 …………… 2.学校先后举行数学、作文、自然三科竞赛,某班有25人报名参加。其中14有参加数学竞赛,12人参加作文竞赛,10人参加自然竞赛,并且有4人参加数学作文两科竞赛,有2人参加数学自然两科竞赛;只有1人三科竞赛都参加。问有多少人参加作文自然两科竞赛?3.大雪后的一天,小明和爸爸共同步测一个圆形花园的周长。他俩的起点和走的方向完全相同。 小明的平均步长54厘米,爸爸的平均步长72厘米,由于两人的脚印有重合,并且他们走了一圈后又回到了起点,这时雪地上只留下60个脚印。这个花园的周长为多少米?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1、9999′1111+3333′6667=() A、99990000 B、10000000 C、33330000 D、11110000 2、规定:a※b=(b+a)×b,那么(2※3)※5=()。A、92 B、90 C、120 D、100 3、沈兴早晨起床,要完成这几件事:起床穿衣5分钟,刷牙洗脸6分钟,在火炉上烧水煮面要16分钟,整理房间8分钟,为了尽快做完这些事,最少要()分钟. A、21 B、16 C、24 D、13 4、右图一共有( )个长方形A、64 B、63 C、40 D、58 5、一个箱子里放着一些茶杯,几个小朋友从箱里往外拿茶杯,规则是每次总要拿出箱里的一半,然后又放回一个.按这样规则他拿了597次后,箱里剩2个杯,他原有()个杯. A、2 B、597 C、599 D、无法确定 6、育才小学四(1)班有37名小学生,他们都订阅了《教育快递》、《数学报》、《现代少年报》中的一种或几种,那么其中至少有()名学生订的报刊种类完全相同. A、2 B、4 C、6 D、38 7、将一张边长为12厘米的正方形纸对折,再将对折后的纸沿它的竖直中线(右图虚纸)剪开,得到三个矩形纸片,其中两个较小的矩形的周长之和是()厘米。A、48 B、60 C、36 D、998 8、某年的10月里有5个星期六,4个星期日,问:这年的10月1日是星期()。A、四B、五C、日D、六

初中数学因式分解(含答案)竞赛题精选

初中数学因式分解(二) 1.双十字相乘法 分解二次三项式时,我们常用十字相乘法. 某些二元二次六项式(ax2+bxy+cy2+dx+ey+f),可以用十字相乘法分解因式. 例如,分解因式2x2-7xy-22y2-5x+35y-3.我们将上式按x降幂排列,并把y当作常数,于是上式可变形为 2x2-(5+7y)x-(22y2-35y+3), 可以看作是关于x的二次三项式. 对于常数项而言,它是关于y的二次三项式,也可以用十字相乘法,分解为 即:-22y2+35y-3=(2y-3)(-11y+1). 再利用十字相乘法对关于x的二次三项式分解 所以,原式=[x+(2y-3)][2x+(-11y+1)] =(x+2y-3)(2x-11y+1). 上述因式分解的过程,实施了两次十字相乘法.如果把这两个步骤中的十字相乘图合并在一起,可得到下图:它表示的是下面三个关系式: (x+2y)(2x-11y)=2x2-7xy-22y2; (x-3)(2x+1)=2x2-5x-3; (2y-3)(-11y+1)=-22y2+35y-3. 双十字相乘法因式分解的步骤是: (1)用十字相乘法分解ax2+bxy+cy2,得到一个十字相乘图(有两列); (2)把常数项f分解成两个因式填在第三列上,要求第二、第三列构成的十字交叉之积的和等于原式中的ey,第 一、第三列构成的十字交叉之积的和等于原式中的dx. 例1 分解因式: (1)x2-3xy-10y2+x+9y-2;(2)x2-y2+5x+3y+4; (3)xy+y2+x-y-2; 2.求根法 形如a n x n+a n-1x n-1+…+a1x+a0(n为非负整数)的代数式称为关于x的一元多项式,并用f(x),g(x),…等记号表示,如f(x)=x2-3x+2,g(x)=x5+x2+6,…, 当x=a时,多项式f(x)的值用f(a)表示.如对上面的多项式f(x) f(1)=12-3×1+2=0; f(-2)=(-2)2-3×(-2)+2=12. 若f(a)=0,则称a为多项式f(x)的一个根. 定理1(因式定理) 若a是一元多项式f(x)的根,即f(a)=0成立,则多项式f(x)有一个因式x-a. 根据因式定理,找出一元多项式f(x)的一次因式的关键是求多项式f(x)的根.对于任意多项式f(x),要求出它的根是没有一般方法的,然而当多项式f(x)的系数都是整数时,即整系数多项式时,经常用下面的定理来判定它是否有有理根.

数学竞赛三角形五心讲义

数学竞赛讲义第一节 一.高中数学竞赛介绍 一试 考试时间为上午8:00-9:20,共80分钟。试题分填空题和解答题两部分,满分120分。其中填空题8道,每题8分;解答题3道,分别为16分、20分、20分。 加试(二试) 考试时间为9:40-12:10,共150分钟。试题为四道解答题,前两道每题40分,后两道每题50分,满分180分。试题内容涵盖平面几何、代数、数论、组合数学。 二.答题策略 保证1试所有知识点都练习过的基础上,2试选择平面几何+1题的方式去练习。 三.考试知识点 一试 全国高中数学联赛的一试竞赛大纲,完全按照全日制中学《数学教学大纲》中所规定的教学要求和内容,即高考所规定的知识范围和方法,在方法的要求上略有提高,其中概率和微积分初步不考。 二试 1、平面几何 基本要求:掌握初中数学竞赛大纲所确定的所有内容。 补充要求:面积和面积方法。 几个重要定理:梅涅劳斯定理、塞瓦定理、托勒密定理、西姆松定理。 几个重要的极值:到三角形三顶点距离之和最小的点--费马点。到三角形三顶点距离的平方和最小的点--重心。三角形内到三边距离之积最大的点--重心。 几何不等式。 简单的等周问题。了解下述定理:

在周长一定的n边形的集合中,正n边形的面积最大。 在周长一定的简单闭曲线的集合中,圆的面积最大。 在面积一定的n边形的集合中,正n边形的周长最小。 在面积一定的简单闭曲线的集合中,圆的周长最小。 几何中的运动:反射、平移、旋转。 复数方法、向量方法。 平面凸集、凸包及应用。 2、代数 在一试大纲的基础上另外要求的内容: 周期函数及周期,带绝对值的函数的图像。 三倍角公式,三角形的一些简单的恒等式,三角不等式。 第二数学归纳法。 递归,一阶、二阶递归,特征方程法。 函数迭代,求n次迭代,简单的函数方程。 n个变元的平均不等式,柯西不等式,排序不等式及应用。 复数的指数形式,欧拉公式,棣美弗定理,单位根,单位根的应用。 圆排列,有重复的排列及组合,简单的组合恒等式。 一元n次方程(多项式)根的个数,根及系数的关系,实系数方程虚根成对定理。 简单的初等数论问题,除初中大纲中所包括的内容外,还应包括无穷递降法,同余,欧几里得除法,非负最小完全剩余类,高斯函数,费马小定理,欧拉函数,孙子定理,格点及其性质。 3、立体几何 多面角,多面角的性质。三面角、直三面角的基本性质。 正多面体,欧拉定理。 体积证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