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最新-将进酒1 精品
- 格式:doc
- 大小:22.00 KB
- 文档页数:3
李白《将进酒》课文(人教版选修)李白《将进酒》课文(人教版选修)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对古诗都再熟悉不过了吧,古诗有固定的诗行,也会有固定的体式。
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经典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李白《将进酒》课文选修,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原文: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君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译文:看啊!黄河之水汹涌澎湃从天上倾泄而来,一去不回头直奔向烟波浩渺的东海;看啊!头上的青丝转眼间成了雪一样的白发,高堂上对着镜子只能是慨叹、悲哀!得意的时候,且自纵情欢乐吧,莫使金杯空流月色,徒唤年华不再重来。
胸有雄才大略的人,必定能干出一番事业,失而可得的黄金,抛撒千两又何足惜哉!杀羊呵,宰牛呵!我们要玩它一个痛快,为这相聚,也该一起喝它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干杯干杯!不要停。
嗨,我要唱歌啦,你们仔细听:那些荣华富贵,有什么值得苦苦追求?我但愿自由自在地沉醉,悠悠然不再清醒。
自古来,睿智彻悟之人总会感到灵魂的寂寞,唯有那寄情诗酒者,好歹留下个名声。
曹植当年,大摆筵席在平乐观中,痛饮名酒,恣意笑闹藉以忘忧;主人说什么,没有这么多的金钱用来花费?快快去买回酒来,让我们喝它个够!噫,这五花的宝马,千金的狐裘,把这些玩意儿拿去,给我换来酒,酒,酒!噢──让我们在这杯中的烈焰里熔化无穷无尽的愤懑与忧愁!赏析:李白咏酒的诗篇极能表现他的个性,这类诗固然数长安放还以后所作思想内容更为深沉,艺术表现更为成熟。
《将进酒》即其代表作。
《将进酒》原是汉乐府短箫铙歌的曲调,题目意绎即“劝酒歌”,故古词有“将进酒,乘大白”云。
统编版高中语文《将进酒》优质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第二册《古诗文鉴赏》单元中的《将进酒》。
这首诗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豪放派诗歌,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豁达态度和饮酒的狂放不羁。
我们将详细学习诗中的字词、句式、韵律以及背后的寓意。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将进酒》的字词、句式、韵律等基础知识。
2. 领悟诗人李白狂放不羁的人生态度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3.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古诗文鉴赏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诗中的寓意和诗人的情感表达。
教学重点:掌握诗的字词、句式、韵律,并学会鉴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教材、《将进酒》诗句注释、古诗文鉴赏词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多媒体展示李白的画像和简介,引导学生了解李白及其诗歌特点。
2. 诗句解析:详细讲解《将进酒》的字词、句式、韵律,让学生对诗歌有初步的认识。
3. 实践情景引入:分组让学生扮演李白和他的朋友,朗读诗歌,感受诗人的豪放情感。
4. 例题讲解:分析诗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讲解其寓意和修辞手法。
5. 随堂练习:让学生翻译诗句,并解释其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
6. 课堂讨论:讨论李白的人生态度和诗歌特点,引导学生领悟诗人的情感表达。
六、板书设计1. 《将进酒》2. 诗句解析:列出诗句,注明字词、句式、韵律等要点。
3. 例题:展示讲解的诗句,标明修辞手法和寓意。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翻译《将进酒》全诗,并分析其修辞手法。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李白的其他诗歌,了解诗人的生平事迹,提高古诗文鉴赏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诗句解析中的字词、句式、韵律。
2. 实践情景引入中的角色扮演和情感体验。
3. 例题讲解中的诗句寓意和修辞手法分析。
4. 作业设计中的翻译和修辞手法分析要求。
一、诗句解析中的字词、句式、韵律1. 字词:详细解释生僻字、难字,如“裘”、“马”、“催”等,并分析这些字在诗中的作用。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一《将进酒》课件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一《将进酒》课件《将进酒》是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的作品之一,被称为中国古代诗歌的瑰宝。
本课件将从文本赏析、诗歌结构、意境与主题等多个角度,全面介绍《将进酒》这首诗的魅力。
一、文本赏析1. 题目解读《将进酒》这个题目引人瞩目,诗人将“将进酒”这个生活场景作为开端,实则是通过吟咏饮酒,表达了对人生的积极态度。
2. 引子分析首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运用自然景观来引发对时间流转的思考,暗示了诗人对短暂人生的感慨。
3. 表达情感诗中“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一句,通过对蜀道的艰险描绘,表达出诗人豪情壮志、不畏艰难的精神。
二、诗歌结构《将进酒》是一首六言古诗,共有九个平行结构的段落,每个段落都以“将进酒,杯莫停”的形式作为开头,形式简洁鲜明。
1. 交互形式每个段落之间存在明显的呼应和转折关系,交替表达了诗人的豪情、豪饮和对人生的思考。
2. 结构互文诗中多次出现“女儿笑,男儿歌,黄金尊前舞翩跹”,形成了重复的韵律,强化了整首诗的感染力和表现力。
三、意境与主题1. 情感投射《将进酒》通过对豪饮、豪情的描绘,寄托了诗人对短暂人生的追求和抒发。
2. 人生哲理诗中“青春作伴好还乡,红酥手,黄踏鞋。
坐听春风吹”表达了人生短暂,应珍惜青春,奋发向前的主题。
3. 对抗命运诗中“盛唐天子,宴平乐,骑骢马,轻裘肥马”,通过描绘盛唐时期的人物景象,表达了对逆境自强不息的追求。
四、课堂互动1. 音韵欣赏教师播放《将进酒》的朗诵录音,让学生体验诗歌的节奏和韵律,提升对诗意的感知。
2. 诗词才艺展示鼓励学生根据《将进酒》的内容和意境,设计表演、配乐或绘画等形式的才艺展示,展现对诗歌的理解和创造力。
五、课后拓展1. 作文写作要求学生以《将进酒》为题材,写一篇议论文或写景文,展开对人生、豪情、逆境等主题的思考和发挥。
2. 比较赏析引导学生阅读其他著名豪放诗人的作品,如苏轼的《赤壁赋》、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等,开展诗歌比较赏析,拓宽学生的文学视野。
统编版高中语文《将进酒》优质课件1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第三册第五单元,诗歌《将进酒》。
本诗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豪放派诗歌,表达了诗人畅饮酒、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以及对英雄短暂一生的感慨。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诗歌的字词理解、句意解析、意象分析、情感把握以及诗歌手法技巧的鉴赏。
教学目标:1. 能够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把握诗中的意象和情感;2. 能够分析诗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3. 能够通过诗歌学习,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
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诗歌的字词理解、句意解析、意象分析、情感把握。
难点:诗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的鉴赏。
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以李白生平介绍引入,展示李白的豪放诗风,激发学生对《将进酒》的兴趣。
二、诗歌字词解析(10分钟)1. 学生自读,注意字词的读音和意义;2. 教师讲解重点字词的含义和用法;3. 学生跟读,巩固字词学习。
三、句意解析(10分钟)1. 学生分组讨论,理解诗句的意思;2. 教师选取重点句子进行讲解;3. 学生复述诗句意思,检查理解程度。
四、意象分析(10分钟)1. 学生观察诗句中的意象;2.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意象的特点和作用;3. 学生举例说明其他诗中的意象,进行对比分析。
五、情感把握(10分钟)1. 学生感受诗歌的情感氛围;2.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中的情感变化;3. 学生分享自己的情感体验,进行情感交流。
六、手法技巧鉴赏(10分钟)1. 学生观察诗中的修辞手法;2. 教师讲解修辞手法的意义和效果;3. 学生分析诗中的表达技巧,进行手法技巧的鉴赏。
板书设计:板书内容:将进酒1. 字词解析将进酒:鼓励喝酒君不见:提醒注意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河水源头的壮丽景象奔流到海不复回:黄河奔腾而去的气势2. 意象分析黄河:伟大、壮丽、奔腾不息美酒:醇厚、香醇、令人陶醉3. 情感把握豪放:畅饮酒、乐观豁达感慨:英雄短暂、人生无常4. 手法技巧鉴赏比喻: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对偶: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排比: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作业设计:1. 请学生背诵《将进酒》;2. 请学生分析《将进酒》中的修辞手法,举例说明;3. 请学生写一篇关于《将进酒》的鉴赏文章,不少于300字。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一《将进酒》课件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一《将进酒》课件载入中...请等待...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一《将进酒》课件第一部分:导入课件首先以一张简洁而美观的封面展示,封面上印有课件的主题:《将进酒》。
接下来,导入部分通过引入一段相关的背景知识,帮助学生了解李白以及他的诗作。
第二部分:诗歌赏析1. 诗歌背景将进酒是李白的代表作之一,被誉为“醉美之诗”。
课件接着从诗歌创作时期、创作背景等方面对诗歌进行初步解读。
2. 诗歌结构将进酒采用七言律诗的形式,全诗分为四十九句,并由七节构成。
课件通过将每一个节段进行分段展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结构。
3. 诗歌主旨《将进酒》以豪情激昂的笔调,表达了李白对于人生苦难的抗争精神与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课件通过提取诗歌中的关键词、词句等方式,让学生深入理解诗歌的主旨。
第三部分:诗歌鉴赏1. 诗歌语言课件通过提取诗歌中的精彩语言,让学生感受李白雄奇豪放的创作风格,并帮助学生理解其中的修辞手法,如夸张、排比等。
2. 诗歌意象《将进酒》中融入了大量的意象,课件通过选取几个典型的意象,让学生感受到诗歌的艺术之美,并理解其中的象征意义。
3. 诗歌表达课件通过提问、讨论等互动方式,帮助学生思考诗人创作的初衷以及他想要通过诗歌表达的情感和思想。
第四部分:写作拓展1. 仿写练习课件以一个仿写的练习环节,引导学生运用课上所学到的修辞手法和意象,写一篇自己的诗歌。
2. 作文展示课件展示了几篇优秀的学生作文,并对作文中的表达和创意进行点评和赏析,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和创作能力。
第五部分:课堂小结课件在最后一幅幻灯片中,总结了本节课的内容要点,并鼓励学生对李白及其作品保持浓厚的兴趣和学习热情。
加入互动环节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参与到课程中来,课件设计了一些互动环节,如提问、讨论、小组合作等,以促进学生的思维发散和创造力的发展。
结语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一《将进酒》课件以整洁美观的排版和通顺流畅的语句,带领学生深入了解和欣赏这篇经典的诗歌作品。
《将进酒》原文及翻译|高中语文基础知识总结|高中语文基础知识大全-一、《将进酒》原文琉璃钟,琥珀浓,小槽酒滴真珠红。
烹龙炮凤玉脂泣,罗帏绣幕围香风。
吹龙笛,击鼍鼓;皓齿歌,细腰舞。
况是青春日将暮,桃花乱落如红雨。
劝君终日酩酊醉,酒不到刘伶坟上土。
二、《将进酒》原文翻译酒杯用的是琉璃钟,酒是琥珀色的,还有珠红的。
经过烹、炮的马肉(龙)和雄雉(凤)拿到口中吃的时候,还能听到油脂被烧烤时的油爆声,像是在哭泣。
用绫罗锦绣做的帷幕中充满了香气。
罗帏之中,除了食品与酒的香气外,还有白齿的歌伎的吟唱和细腰的舞女和着龙笛的吹奏、鼍鼓的敲击在舞蹈。
宴饮的时间是一个春天的黄昏,他们已欢乐终日了,他们饮掉了青春,玩去了如花的大好时光。
桃花被鼓声震散了,被舞袖拂乱了,落如红雨,他们把如花的青春白白地浪费了。
我奉劝你们要像他们那样,终日喝个酩酊大醉吧,由于酒已被你们喝光,酒鬼刘伶坟上已经无酒可洒了!三、《将进酒》作者介绍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
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
有《雁门太守行》、《李凭箜篌引》等名篇。
著有《昌谷集》。
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
是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期的一个代表者。
他所写的诗大多是慨叹生不逢时和内心苦闷,抒发对理想、抱负的追求;对当时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和人民所受的残酷剥削都有所反映。
留下了“黑云压城城欲摧”,“雄鸡一声天下白”,“天若有情天亦老”等千古佳句。
李贺的诗作想象极为丰富,经常应用神话传说来托古寓今,所以后人常称他为“鬼才”,“诗鬼”,创作的诗文为“鬼仙之辞”。
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
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
李贺因长期的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辞去奉礼郎回昌谷,27岁英年早逝。
将进酒高中课文原文《将进酒》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的代表作之一,广泛流传于中国古代文学之中。
它所展现的豪情壮志和不羁的个性,深受后人喜爱。
这首诗以饮酒为主题,通过对酒的赞美和对人生的思考,表达了对人生的豪迈和对命运的无畏。
下面将对这篇高中课文作一详细的分析。
首先,我们来看《将进酒》的内容。
全诗分为前后两部分,前半部分描绘了饮酒的场景和情境,后半部分则是诗人个人感慨和豪情壮志的展现。
整首诗都围绕着饮酒这一主题展开,诗人以饮酒为引子,表现出他的豪爽情怀和无拘无束的个性。
其次,我们来分析《将进酒》的意境和艺术手法。
整首诗以酒为载体,通过对酒的描绘和赞美,展现了诗人的豪情壮志和对人生的热爱。
诗中所运用的各种形象手法,如对酒的赞美、对场景的描绘,都极富有艺术感染力。
整首诗字里行间流露出的豪情壮志,都禁不住让人感到心潮澎湃。
接着,我们来解读《将进酒》的主题。
整首诗以饮酒为引子,表现了诗人豪爽的个性和对人生的热爱。
通过对酒的赞美和对人生的思考,诗人表达了对命运的无畏和对人生的豪情壮志。
诗人借助酒来表达他对人生的热爱和对命运的无畏,展现出了一种不畏艰难、超然物外的豪情壮志。
最后,我们来分析《将进酒》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将进酒》是李白的代表作之一,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艺术魅力。
它以饮酒为主题,通过对酒的赞美和对人生的思考,表现了诗人的豪情壮志和对命运的无畏。
这种豪情壮志和无畏的个性,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经典之作,也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综上所述,《将进酒》是一首展现了诗人豪情壮志和对命运的无畏的杰作。
通过对酒的赞美和对人生的思考,诗人展现了他的个性和对人生的热爱。
整首诗在文学史上具有极高的地位,对后世文学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高中语文必备古诗词讲解:《将进酒》今日诗词:《将进酒》。
此诗为李白长安放还以后所作,思想内容非常深沉,艺术表现非常成熟。
诗由黄河起兴,感情发展也像黄河之水那样奔腾激荡,不易把握。
而通篇都讲饮酒,字面上诗人是在宣扬纵酒行乐,而且诗中用欣赏肯定的态度,用豪迈的气势来写饮酒,把它写得很壮美,也确实有某种消极作用,不过反映了诗人当时找不到对抗黑暗势力的有效武器。
《将进酒》1原文将进酒唐代:李白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倾耳听一作:侧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不足贵一作:何足贵;不复醒一作:不愿醒/不用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古来一作:自古;惟通:唯)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2.创作背景关于这首诗的写作时间,说法不一。
黄锡珪《李太白编年诗集目录》系于天宝十一载(752)。
一般认为这是李白天宝年间离京后,漫游梁、宋,与友人岑勋、元丹丘相会时所作。
3译文你难道看不见那黄河之水从天上奔腾而来,波涛翻滚直奔东海,从不再往回流。
你难道看不见那年迈的父母,对着明镜悲叹自己的白发,早晨还是满头的黑发,怎么才到傍晚就变成了雪白一片。
(所以)人生得意之时就应当纵情欢乐,不要让这金杯无酒空对明月。
每个人的出生都一定有自己的价值和意义,黄金千两(就算)一挥而尽,它也还是能够再得来。
我们烹羊宰牛姑且作乐,(今天)一次性痛快地饮三百杯也不为多!岑夫子,丹丘生啊!快喝酒吧!不要停下来。
让我来为你们高歌一曲,请你们为我倾耳细听:整天吃山珍海味的豪华生活有何珍贵,只希望醉生梦死而不愿清醒。
自古以来圣贤无不是冷落寂寞的,只有那会喝酒的人才能够留传美名。
[导学新概念]
《将进酒》是一支劝酒歌,大约作于李白以梁园(开封)为中心的十载漫流期间。
诗中记李白与岑勋、元丹丘相聚饮酒之事。
岑勋,李白称他为“相门子”。
元丹丘是当时著名的隐士,主要隐居地在嵩阳。
从李白《酬岑勋见寻就元丹丘对酒相待以诗见招》一诗中可以看出,李、岑、元三人曾一同在元丹丘家聚饮过,这首诗可能就是在这次饮酒宴中写的。
《将进酒》是汉乐府曲名,李白这首诗虽用了旧题,但跳出了前人的窠臼,自创新意,把饮酒和对黑暗现实的批判结合起来,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赋予这个历来被许多诗人歌唱过
的诗题以积极的内容。
学习这首诗,要在反复吟诵的基础上,领会诗的内容和艺术特色。
要能够熟练地背诵全诗。
要指导学生阅读《语文读本》第五册中李白的诗篇。
[资料显示屏]
不以千里遥,命驾来相招。
中逢元丹丘,登岭宴碧霄。
对酒忽思我,长啸临清飙。
(李白
《酬岑勋见寻就元丹丘对酒相待以诗见招》)
此篇虽似任达放浪,然太白素抱用世之才而不遇合,亦自慰解之词耳。
(萧士贇《分类补
注李太白诗》)
一往豪情,使人不能句字赏摘。
盖他人作诗用笔想,太白但用胸口一喷即是,此其所长。
(《严羽评本李太白诗集》)
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杜甫《饮中
八仙歌》)
不见李生久,佯狂真可哀。
世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
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
匡山
读书处,头白好归来。
(杜甫《不见》)
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拔扈为谁雄?(杜甫《赠李白》)读李诗者于雄快之中,得其深远宕逸之神,才是谪仙人面目。
(清·沈德潜《唐诗别裁》)
[教学设计ABC]
设计A
导语设计:古代许多文人墨客都喜欢饮酒赋诗,自称“酒中仙”的李白一生写下了许多咏酒的诗篇。
李白喝酒时尽管也有愁,但所咏的诗是极其豪放的。
《将进酒》就是其中的
一首。
教学过程
一、导入(见导语设计)
二、简介背景
目的:引导学生初步进入诗境。
三、诵读指导
1教师范读。
2学生练习朗读。
方法:①分层进行,每段分两层,依次是:起兴、入题、举杯劝酒、劝酒辞。
②学生边读边看课本注释,疏通文意。
③找出表现李白狂放的诗句。
④在熟悉内容的基础上归纳各
层大意。
⑤练习背诵。
3提示:这首诗,诗人感情的大起大落是一个显著的特点,这就是豪放的表现。
诵读时应适应着诗人感情的变化来选择不同的声调,要注意诗中节奏的变化。
①起兴:开头用“君不见”领出,要读得从容、亲切。
“黄河”一联用了比兴手法,“天上来”极言黄河源头之高,“不复回”隐含韶光易逝之意,均须重读。
“高堂”一联说及人生,“悲白发”叹意极浓,“悲”字应重读。
这两联把天地人生都说到了,境界极其阔大,应读
得很有声势,有慷慨生悲的韵味。
②入题:节奏要逐渐加快。
“人生”一联,“尽欢”和“空对月”须重读。
“天生”联显示
诗人对未来的信心,应读得掷地有声。
“会须”句要用升调读,读得豪气十足。
③举杯劝酒:应读得亲切,节奏逐渐加快。
④劝酒辞:须读得酣畅淋漓,再现诗人狂放不羁的个性。
“钟鼓”二句是劝酒歌的主题,也是全诗的主旨,应读得从容。
“不足贵”“不复醒”用极强音读。
“古来”两句以抒情方式说明“不复醒”的理由,上句宜轻读,下句宜重读。
“陈王”两句援引古人饮酒情形,用叙述语调读,重音落在“恣欢谑”上。
“主人”两句,前句宜轻读,后句诗人反客为主,
直命沽酒,宜重读。
“五花马”三句当快读,“与尔同销”可两字一顿并放慢速度,“万古愁”
三字要用夸张语调读。
4指导学生有表情地诵读全诗。
设计B
鉴赏指导
一、导入(同设计A)
二、在诵读的基础上,指导学生鉴赏这首诗的内容和艺术特色。
落实课后练习二的要求。
方法:利用课本注释及相关资料开展研究性学习。
可以个人独立钻研,也可以自由组合成小组共同探讨。
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教师要适时归纳要点。
明确:1这首诗的基调是愤激,诗人感情的发展变化极快。
①开头四句写悲。
李白和朋友开怀畅饮的颍阳离黄河不远,因此作者以黄河起兴。
黄河自西而来,如从天而降,一泻千里,直奔东海。
上句写大河之来,上句写大河之去,形成咏叹味。
接着四句向人们喻示时光流逝迅疾,一去不返,人生由青春至衰老不过“朝”“暮”间事。
两个长句,既用比喻——以河水一去不返喻人生易逝,又用反衬——以黄河的伟大永恒衬托生命的渺小脆弱,更从空间和时间两方面夸张。
这个开端可谓悲感已极。
②“人生”以下六句写欢。
“人生”两句由“悲”而翻作“欢”“乐”。
诗人渐趋狂放。
朋友间的聚会是人生中快事,“金樽”“对月”将饮酒诗化了,“莫使”“空”的双重否定句式代替直陈,语气更为强烈。
“天生我材必有用”是令人击节赞叹的句子,相信自己一定能作出一番事业,对区区金钱也毫不在意。
作者写了盛宴,“一饮三百杯”。
③“钟鼓”以下六句写愤激之情。
酒宴开始,诗人的感情由欢乐转为愤激,借以渲泄心中的不平。
“钟鼓馔玉”“不足贵”是出于愤慨。
“古来”两句亦属愤语。
说到“惟有饮者留其名”,便举出“陈王”曹植作代表,因为曹植是他景仰的人。
他为曹植的怀才不遇抱恨终生
而叹惋,兼以自况。
④“主人”句至结尾写狂放之情。
2夸张的写法。
这首诗具有震撼古今的气势和力量,与夸张手法的运用不无关系。
诗中有些夸张是凭数字表现的,有些属于感觉的夸大。
设计C
拓展训练
杜甫不赞成李白饮酒过多,曾写道:“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
”你对李白的“痛饮狂歌”有什么看法,写一段文字表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