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门式轻钢结构柱底抗剪键设置的探讨-垃圾
- 格式:pdf
- 大小:263.58 KB
- 文档页数:5
浅议钢结构柱脚抗剪键的设计朱 舰 马山积 李卫东(西安体育学院 710068;中国新时代国际工程公司 710054 西安)摘 要:钢结构柱脚抗剪键的设计是困惑钢结构设计人员的一个问题。
本丈提出摩擦力的算法、抗剪键的常用做法及抗剪键漏设后的补救措施。
对设计提出一些建议,供设计参考。
关键词:抗剪键;轴力;措施1.概况钢结构柱脚抗剪键的设计是困惑钢结构设计人员的一个问题,《钢结构设计规范》G B50017—2003第8.4.13条规定,柱脚锚栓不宜用以承受柱脚底部的水平反力,此水平反力由底板与混凝土基础间的摩擦力(摩擦系数可取0.4)或设置抗剪键来承受。
规范中对压力的取值没有明确的规定,一般设计中仅取轴力项,而忽视弯矩的影响,导致设计轻钢结构时均增加抗剪键,施工极其不方便,施工钢柱很难保证规范要求的偏差,本文对压力的取值给出明确的取法。
2.压力的取值对于刚接柱脚,设反力为压力N,剪力V,弯矩M。
按一般的概念,应该是0.4N<V时,则认为柱底摩擦力不足以抵抗水平剪力,此时要加抗剪键(如果不考虑锚栓抗剪)。
但由于有弯矩M的存在,它必将在柱底一部分产生压力,一部分产生拉力,设弯矩产生的压力部分合力为T,弯矩作用产生的拉力直接由锚栓传给基础,在柱底板与基础顶面间其实并不存在拉力区。
压力会产生摩擦力,实际上并不存在的拉力不可能产生与之相反的“负摩擦力”,所以柱底的摩擦力应该是所有压力产生的摩擦力之和,即0.4(N+ T),应该由0.4(N+T)与V来比较以决定是否加抗剪键。
规范V<0.4N(压力),个公式只是个简化公式,也就是由F摩=μN而来,这个N是一般假定过中心,且均匀分布在底板下,此外只有压力N才贡献F摩阻力。
用数学角度来分析,库仑定律(经典的摩擦理论),摩擦力与作用于摩擦面的垂直力成正比例,与外表的接触面积之大小无关。
锚栓可看作混凝土结构中的受拉钢筋,而我们知道在混凝土梁的正截面分析中是不考虑混凝土抗拉的,而钢筋拉力与混凝土受压区的压应力的合力是相等的。
门式刚架柱底锚栓的抗剪分析钢结构门式刚架是厂房仓库中常用结构形式。
钢结构门式刚架结构具有混凝土结构不可比拟的优势,例如造价低施工周期短,可拆卸重复使用等,成了投资方最欢迎的结构形式。
有关研究随国家基础建设一直在进行。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规定柱底部水平剪力单独计算,设抗剪键来处理问题,这种做法趋于保守。
下面通过计算和实验来论证。
柱脚内力计算:首先外露式柱脚的k b为:(1)n t为锚栓个数A e为有效截面面积l a为有效锚固长度e t为形心距e c为截面形心到受压翼缘中心的距离锚栓计算长度l如下式:图 1 计算长度示意图l a为锚固长度,得出柱脚底板反力及锚栓拔力,根据柱脚底板水平力计算底部摩擦力,进而计算抗剪键设计值。
柱脚底板与基础的摩擦力F=u*D(D为柱脚竖向压力,u为柱脚与混凝土柱之间摩擦系数),当不满足V<F(V为柱脚水平压力)时,按现行《抗规》(GB50011-2010)9.2.16条第4款应设抗剪键。
设计柱脚抗剪试验:试验构件按华南某刚架结构厂房柱下端尺寸设计,基础用钢筋混凝土地梁代替,尺寸1.5米长,横截面0.6x0.4m(两端预埋设锚栓)和0.4x0.4m(两端为化学浆锚固锚栓),实验混凝土柱强度C30,锚栓强度Q235B。
计算机对实验构件柱脚弯矩、剪力和轴力进行模拟,荷载为:1.2恒荷载+1.4*0.85(活荷载+风荷载)计算结果:N/kN V/kN M/kNm (M/V)/m T/Kn D/Kn uD/kN 右-0.96 11.42 16.89 1.47 85.39 84.28 33.67左16.69 20.80 24.90 1.20 102.00 120.90 48.23 当柱脚为刚接时,右边弯矩M=42.58kN.m,参考《柱脚嵌固度对山形门式刚架结构分析的影响》提出β=0.55-0.75的范围,本计算比值在允许范围内,符合工程实际要求。
即摩擦力大于剪力,不设抗剪键。
本文拟通过实验验证柱脚底部的摩擦力能否承载水平荷载。
钢结构柱脚抗剪键设计方法研究钢结构柱脚抗剪键设计方法研究【摘要】本文主要围绕着钢结构柱脚的抗剪键展开论述,分析了钢结构柱脚的抗剪键设计的主要方法,提出了设计的一些有效的对策和措施,希望能够有效提高钢结构柱脚的抗剪键设计效果。
【关键词】钢结构;柱脚;抗剪键;设计一、前言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钢结构建筑数量不断增多,钢结构建筑中,柱脚抗剪键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须要重视钢结构柱脚的抗剪键的设计工作。
二、柱脚水平反力的传递方法和机理1、利用柱脚底板与基础}昆凝土问的摩擦力。
这种方法简单直观,易于理解,其前提条件是柱脚压力必须足够大以便能够提供足够的摩擦力来传递柱脚水平反力至基础。
但在某些情况下柱脚出现拉力的时候,例如柱问支撑位置处的柱脚,由于通常会同时存在比较大的拉力和水平力,单纯依靠这种方法是不可行的。
无论摩擦系数如何取值,问题的关键都是不能过高地估算柱脚的垂直反力。
国外有文献建议,为安全起见,在计算垂直反力时,永久荷载所贡献的部分要折减25%。
2、设置剪力键。
当柱脚垂直反力引起的摩擦力不足以抵抗柱脚底板水平反力的时候,常用的办法是在柱脚底板底面焊接剪力键,剪力键可以采用钢板或者型钢。
这时剪力键承担的是扣除摩擦力以后的柱脚水平反力部分,但由于剪力键的刚度很大,并且为计算方便起见,一般都假定柱脚水平反力全部由剪力键传递。
这种方法需要在基础中设置预留坑或孔,大型柱脚底板还要开设灌浆孔,施工相对困难,二次灌浆不容易密实。
3、利用地脚螺栓的承压、抗剪。
利用锚栓传递水平反力。
通常有两个途径:(一)锚栓与柱脚底板问的摩擦力,其大小取决于锚栓与柱脚底板间夹紧力大小;(二)锚栓承压、受剪,这时锚栓处于类似于高强螺栓承压型连接中螺栓的受力状态。
在拧紧螺母的时候锚栓可能会获得一定的预拉力(即使锚栓没有被拧紧,由于锚栓在柱脚水平反力作用下向外剪切外围混凝土的时候,此部分混凝土趋于上翘从而顶紧底板,相当于提供了预拉力),但在实际工程中,这种夹紧力在大多数情况下不是一直存在的。
轻钢结构门式钢架中钢梁设计相关问题探讨摘要:轻钢结构门式钢架在工业建筑与民用建筑中的应用日趋广泛。
讨论了门式钢架设计时荷载取值、屋盖铰接问题、节点构造及屋面构造,并主要讨论了钢梁设计计算时应注意的细节问题。
关键词:门式钢架、钢梁、设计所谓轻钢结构门式钢架通常是指由冷弯薄壁型钢结构、热轧轻型钢结构、焊接或高频焊接轻型钢结构、轻型钢管结构、板壁较薄的焊接组合梁及焊接组合柱而构成的结构。
具有施工周期短、抗震性能好、宜于拆卸搬迁、综合经济效益好等优点。
正是由于门式钢架轻型房屋的诸多优点,而且随着近年来防火防腐新产品的不断出现,已较好地解决了轻钢结构抗腐蚀性差的缺点,使得它在工业厂房以及民用设施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门式钢架轻型房屋的基本计算理论和普通钢结构基本相同,设计的主要依据为《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GB 50018-2002)和《门式钢架轻型房屋钢结构技术规程》(CECS102:202),以下仅对门市钢架中钢梁设计的若干问题进行探讨。
1、截面形式钢架梁、柱按截面类型可分为实腹式钢架及格构式钢架,前者梁、柱一般采用U 型实腹截面,其刚度较强,但其用钢量稍多;后者一般采用小截面角钢、钢管等构件组合的格构式梁、柱截面,其加工制作较为复杂,但用钢量较省,适用于大跨度钢架。
此外,钢架梁柱截面亦可采用蜂窝梁、蜂窝柱等空腹结构,但实际应用尚不多。
2、屋面活荷载的取值对于屋面结构荷载及荷载组合中的永久荷载,包括结构构件的自重和悬挂在结构上的非结构构件的重力荷载,如屋面、檩条、支撑、吊顶等;可变荷载则包括屋面活荷载(设计屋面板和檩条时应考虑施工和检修集中荷载,其标准值为1kN)、屋面雪荷载和积灰荷载、风荷载等。
荷载组合一般应遵从《建筑结构荷载设计规范》(GB50009-2012)的规定,针对门式钢架的特点,规范给出下列组合原则:不上人的屋面均布活荷载可不与雪荷载和风荷载同时组合;积灰荷载应与雪荷载或不上人的屋面均布活荷载两者中的较大值同时考虑;多台吊车的组合应符合《建筑结构荷载设计规范》的规定;当需要考虑地震作用时,风荷载不与地震作用同时考虑。
钢结构柱脚抗剪键设计探讨作者:魏鹏来源:《中国科技纵横》2014年第10期【摘要】柱脚受剪破坏发生在混凝土基础中,不易发现且难以采取加固措施,所以在设计过程中提前做好柱脚的抗剪设计就显得非常重要。
【关键词】钢柱脚抗剪键二次灌浆钢结构设计中,结构上部荷载通过钢柱柱脚传递到基础,因此柱脚的设计能否可靠地传递上部荷载在整个结构的设计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常来说,柱脚的剪力可由以下几种方式来承担:①柱底板与混凝土基础见得摩擦力;②锚栓的栓杆抗剪;③柱脚底板的抗剪键;④柱外包混凝土。
《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第8.4.13条明确规定:柱脚锚栓不宜用以承受柱脚底部的水平反力,此水平反力由底板与混凝土基础间的摩擦力(摩擦系数可取0.4)或设置抗剪键承受。
而柱脚受剪破坏发生在混凝土基础中,不易发现且难以采取加固措施,所以在设计过程中提前做好柱脚的抗剪设计就显得非常重要。
1 柱脚压力的取值通常情况下,对于刚接柱脚,在设计过程中都仅仅考虑了柱脚的竖向力N而没有考虑弯矩M的作用。
其实,由于M的存在,将会使钢柱底一部分产生拉力T拉,一部分产生压力T 压,前者直接通过柱脚锚栓传给基础(锚栓看作为混凝土基础中的受拉钢筋),后者将会和竖向力N形成合力,增大钢柱底板与混凝土接触面上的摩擦力,所以此时公式中的摩擦力0.4N 可以考虑为0.4(N+T压)。
而在混凝土梁的正截面承载力计算分析中是不考虑混凝土抗拉的,所以根据力的平衡,在弯矩M作用下,作为受拉钢筋考虑的锚栓T拉=混凝土受压区的压应力T压,所以最终的结果将是通过比较0.4(N+T拉)与V来判断抗剪键的设置与否。
设计过程中将会有以下几种情况:①M=0,N>0,锚栓拉力T拉=0,接触面间的摩擦力f=0.4N;②M>0,N>0,但底板没有受拉区(小偏心),锚栓拉力T拉=0,接触面间的摩擦力f=0.4N;③M>0,N>0,底板存在受拉区(大偏心),锚栓拉力T拉>0,接触面间的摩擦力f=0.4(N+T拉)。
钢 结 构 论 坛本栏目由中华钢结构论坛w w w okok o rg协办话题:门式刚架设计中的柱脚抗剪键设置整理人:李志锋(asdf zxc)话题id:58885,84422,66506,107275,39951,117690, 118389,15853,21447,66506,15853,49118,8961 问题的提出老虎:用PKPM设计门式刚架,在画施工图时,经常在错误信息中出现需设抗剪键,此时是否应在基础上设抗剪键。
lflgx:设计一悬臂立柱,用STS工具箱中的 混凝土钢框架节点计算工具计算柱脚,选择的柱脚形式为刚接,为何程序计算后仍提示:需要设置抗剪键。
2 柱脚何时需要设置抗剪键qczl_2003:在铰接柱脚设计中,锚栓通常不能用来承受柱脚底部的水平剪力,而应由柱脚底板与其下部的混凝土或水泥砂浆之间的摩擦力来抵抗,但是当柱脚底部的剪力大于0 4倍的轴力时,需设抗剪连接件。
一般用角钢、槽钢、钢板来作抗剪键。
zshua:无论铰接还是刚接,只要剪力大于摩擦力时均需要设计抗剪键(!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以下简称 钢规)不允许地脚锚栓抗剪)。
wangxiantie:当剪力较小时,可通过柱底板与混凝土之间的摩擦力抗剪。
但当剪力较大时,摩擦力不足以抵抗柱底剪力,此时需设抗剪键。
lczhou:!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技术规程∀(CECS102# 2002∀(以下简称 门规)第7 2 20条及 钢规第8 4 13条均规定:柱脚锚栓不宜用于承受柱脚底部的水平剪力,此水平剪力(Q)可由底板与混凝土基础间的摩擦力(F=0 4N)或设置的抗剪键承受。
所以,判断柱脚是否需设置抗剪键是根据其受力情况确定的,与柱脚的型式(铰接或刚接)无关。
通常单层门式轻型钢结构厂房的柱脚不论刚接或铰接均需设计抗剪键,因为厂房的自重较轻,在风荷载作用下可能会在柱脚产生上拔力及水平剪力,此时如柱脚没有抗剪键,柱脚锚栓为拉弯构件,对于由普通钢筋制成的锚栓是相当不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