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会计第四版第六章销售过程过程核算2017
- 格式:pdf
- 大小:4.30 MB
- 文档页数:39
《基础会计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基础会计学课程基本情况:1.学分:3 学时:54 (课内学时:54 实验学时0)2.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3.使用专业:管理学适用对象:本科4.先修课程5.首选教材:基础会计学(刘尚林、杨明海主编,对外贸易大学出版社,2006年出版)备选教材:会计学原理(唐国平主编,中国财经出版社,2006年出版)参考书目:企业会计准则(2006年版)6.考试形式:考试(开卷、闭卷)7.教学环境:课堂、多媒体教室课程教学目的及要求《基础会计学》是会计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
基础会计学是一门经济管理的掌握科学,也是会计学科的入门课程,是为后续的专业会计课程的学习打基础的。
该课程主要阐述会计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
本课程在概括阐述会计基本理论和会计工作组织的基础上,主要是阐述会计核算方法的原理和操作技能,重点是借贷记账法的原理和实务,目的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会计学的基本概念和一般原理,要求学生在理解概念和原理的基础上掌握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和基本的操作技能,为以后学习会计核算业务打下坚实的基础。
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第一章概论(6学时)【学习目的】通过学习,使学生重点掌握会计的概念,会计的对象和职能,一般了解会计的任务和会计方法体系;掌握会计的基本假设和从事会计工作的一般原则。
【考核知识点】(一)会计的概念。
(二)会计的对象。
会计对象的一般说明;工业企业的资金运动。
(三)会计的职能。
会计核算职能;会计监督职能。
(四)会计的核算的基本前提。
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货币计量。
(五)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真实可靠性与内容完整性;相关性;清晰明了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及时性。
(六)会计核算的方法。
设置会计科目和账户;复式记账;填制与审核会计凭证;设置与登记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编制会计报表。
(七)会计目标。
【考核要求】(一)会计的概念。
1.了解:会计的含义及会计含义中的各构成要素;2.理解:会计含义与会计特点的关系。
销售过程的核算》说课稿各位老师好!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销售过程的核算》。
我下面从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程序四个方面来阐述我对本课的教学设计:一、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课题选自高教版《基础会计》(第三版)第六章第四节。
在此之前,学生已学习了供应过程以及生产过程的核算,这为过渡到本节的学习起着铺垫作用。
学好本课题是为第五节的学习打下基础,在整个教材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2、教学目标根据上述对教材内容和结构的分析,结合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我把教学目标确定如下:(1)知识目标:① 掌握销售过程中账户的设置。
② 通过实例训练,使学生掌握销售过程经济业务的核算。
(2)能力目标:通过课堂中各个任务的完成,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强调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其在获得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的同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发扬乐于助人的良好品质。
3、重点、难点为实现教学目标并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本节课的重点、关键点及难点确定如下:(1)重点:销售过程经济业务的核算。
(2)难点:结转已售产品或材料的销售成本,计算应交税费的的核算。
二、说教法《会计基础》是会计专业的入门学科,该课的教学对象是中职会计一年的学生,多为女生,对抽象的会计知识理解能力较弱。
针对学生的特点,在“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原则的指导下,本节课我主要采用情景教学法、启发法、问答法、讲解法、课堂讨论法,配合多媒体设备辅助教学来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从而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自信心,使课堂学习气氛更活跃,师生关系更融洽。
三、说学法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认知的中心。
学生的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也是一个发挥主体能动性的过程。
在此,我主要指导学生采用课前预习法、自主学习法和实战演练法,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思考、学会发现、找到学习的乐趣,体会成功的喜悦,以便顺利完成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基础会计实训题第3章会计科目和账户一、指出下列资料所属会计科目名称,并对其进行分类。
1、厂房一栋,价值100 000元;2、库存原材料500吨,价值24 800元;3、尚未收回的货款12 000元;4、欠原材料供应单位货款16 800元;5、土地使用权,价值50 000元。
6、投资者甲的投资额200 000元二、列明下列资料中各笔经济业务所涉及的会计科目名称及级次:1、某工厂购入生产用钢材,其中,A型钢材10吨,单价2 450元;B型钢材5吨,单价4 800元。
2、该工厂生产完工的产品中,甲产品100件,单位成本1 500元;乙产品80件,单位成本2 000元。
3、该工厂在采购过程中因资金紧张,货款未付,共欠M公司23 000元,N公司15 000元。
三、计算空格中数字。
某公司3月份部分账户资料单位:元账户名称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期末余额库存现金500200400原材料 4 60028 00052 000应收账款 4 000 1 500 3 800应付帐款 4 580 2 400 2 600应付职工薪酬3 000 3 400 3 100第4章复式计帐1、计算下列账户的期末余额:借方库存商品贷方借方应付帐款贷方期初余额 35 000期初余额 45 000本期发生额30 000本期发生额36 000本期发生额 38000本期发生额12 0002、计算下列账户的本期贷方发生额:借其他应收款贷借资本公积贷期初余额800期初余额 4 000本期发生额 2 600本期发生额本期发生额 62000本期发生额期末余额 1 240期末余额 30 800三、编制每笔经济业务的会计分录,对所涉及的“银行存款”(期初余额11 800元)、“原材料”(期初余额30 000元)会计科目开设T型账户,登记期初余额和本期发生额,并结出期末余额。
1、购入A材料一批,计价6 000元,用银行存款支付。
2、收到红星公司所欠货款4 700元,存入银行。
基础会计教案第三章(第六节销售过程业务核算)基础会计课程旨在为会计专业一年级学生提供入门知识,由于他们对会计概念完全陌生,缺乏有效的研究方法,因此教学中需要注意结合实际情况,特别是中职学生研究能力较差,不喜欢理论讲解。
该课程的研究内容包括初级财务会计、中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等专业课程的基础知识,本节课程主要介绍会计要素。
教学目标分为知识、技能和情感三个方面。
知识目标包括了解并掌握销售收入的确认、账户设置;掌握销售成本的结转和销售税金及附加核算。
技能目标是能正确编制企业销售过程业务基本会计分录。
情感目标则是帮助学生从会计人员的角度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严谨仔细的研究态度。
教学重点和难点在于销售过程经济业务账户设置及账务处理,解决措施是通过举例说明,结合实际业务进行讲授,同时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演示,并给出实际业务让学生练。
在第六节销售过程业务核算中,教师通过导入新课的方式引入销售过程的业务核算,包括销售收入核算、销售成本核算、销售费用核算和销售税金的核算等。
其中,销售收入的确认条件因销售方式不同而有所不同,需要注意账户设置。
教学策略的选择和设计应该注重多媒体课件的运用,同时帮助学生分析数字之间的关系,授课应力求简明易懂、深入浅出。
教学反思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并从简单的例题入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销售过程经济业务账户处理。
该账户为损益类账户,用以核算企业销售产品、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中所产生的主营业务成本。
借方:登记实际发生的主营业务成本;贷方:登记期末将实现的主营业务成本转入“本年利润”账户数额;期末结转后无余额。
该账户应按照主营业务产品类别设置明细账。
2、“其他业务成本”账户该账户属于损益类账户,用以核算企业确认的除主营业务活动以外的其他经营活动实现的成本,包括租赁固定资产、租赁无形资产、租赁包装物和商品、购买材料等。
借方:登记企业实际发生的其他业务成本;贷方:登记期末将实现的其他业务成本转入“本年利润”账户数额;期末结转后,该账户无余额。
教学实施报告《基础会计》本次教学实施的课程是会计专业的基础课程,通过研究,学生可以建立起会计整体工作框架,了解会计工作流程,提升对会计岗位的认知能力。
为了适应当前时代的发展需求,我们结合企业就业要求,对原有内容进行了针对性的提升和扩展。
针对学生的特点,我们在教学目标的制定上,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每节课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到浸入式的思政教育。
在教学策略的选择上,我们采用了情境教学法、模拟教学法、任务驱动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理解课程中较为抽象的内容。
在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我们采用了课堂活动的形式,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完成课程目标。
学生则采用自主研究法、实践研究法完成课程内容的研究。
同时,我们还提供了网络研究空间、互动教学平台、系列教学资源和智能研究终端等环境资源,让学生可以更加便捷地完成研究任务。
通过教学评价和实施成效的考察,我们发现学生的研究兴趣得到了提高,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得到了有效的提升。
在教学反思与诊改中,我们总结了本次教学的特色亮点和诊断改进,为今后的教学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在具体的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我们采用了智慧课堂“8+8流程”的教学结构模型进行课堂实施。
以第六章第一节《企业筹集资金的核算》为例,我们按照以下流程进行教学:1.引入课程,激发学生研究兴趣。
2.讲解课程内容,帮助学生理解筹集资金的概念和方法。
3.设计互动环节,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筹集资金的核算方法。
4.总结课程内容,强调财务工作的重要性。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让学生具备诚实守信、细心规范、认真做事的品质。
在第六章第二节《供应过程的核算》教学中,我们针对学生对原材料购入时四种不同业务类型的判断与核算难以理解的情况,采用了情境教学法和游戏教学法相结合的方式,通过拼图游戏和思维导图的方式,让学生轻松掌握四种不同业务类型的判断与核算方法。
同时,我们也在教学中渗透会计工作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细心规范、认真做事的品质。
基础会计课程标准1.课程名称基础会计2.适用专业中等职业学校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3.课程性质与任务本课程是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的专业技能课程。
本课程的任务是讲解会计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培养学生从事酒店行业会计工作应具备的基本理论知识、基本技能和操作能力。
4.课程目标:本课程教学要求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和掌握会计活动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能熟练掌握工业企业有关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同时在实验技能方面要熟练地掌握会计业务的处理方法,对会计凭证填制、账簿登记、报表编制等业务做到会自己动手做,达到能独立处理企业一般业务的能力。
5、课程内容和要求:第一章总论[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会计方法体系,会计学科分类,理解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与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掌握会计的职能、会计对象和会计要素。
[本章主要内容]:1.1 会计对象1.2 会计核算方法1.3 会计法规[本章重点]:1.会计的定义、职能,会计对象与会计要素2.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与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本章难点]:1.会计基本前提;2.会计要素第二章会计科目与复式记账[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会计科目和复式记账的种类,理解总分类账、明细分类账、账户的对应关系,掌握会计恒等式和会计分录。
[本章主要内容]:2.1 会计恒等式2.2 会计科目2.3 复式记账[本章重点]:1.会计恒等式、会计科目2.复式记账、会计分录[本章难点]:1.会计科目2.会计分录第三章会计科目和复式记账的应用[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掌握会计处理基础、成本计算概述、供产销及财务成果的核算,了解其他经济业务核算。
[本章主要内容]:3.1 资金筹集核算3.2 供应过程和生产过程核算3.3 销售过程和利润的核算[本章重点]:供产销及财务成果的核算[本章难点]:主要生产经营过程的核算第四章会计账户分类[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掌握建立账户体系的意义、按经济内容、账户的用途与结构、账表关系建立的账户体系及其分类。
第六节销售过程业务核算导入新课:企业完成了生产过程,实现了从储备资金向成品资金的转变。
产品生产出来后,还要通过销售过程,将企业生产出来的产品销售出去,实现销售收入,使成品资金转化为货币资金,从而完成资金的一次循环。
这里,来看销售过程的业务核算。
新课讲授:销售过程核算的主要内容包括:销售收入核算、销售成本核算、销售费用核算和销售税金的核算等。
一、销售收入的核算(一)销售收入的确认收入的确认是指收入在什么时间入账,并在利润表上反映。
工业企业销售产品采用的销售方式不同,销售收入的确认条件也不同。
1、采用现销方式:发出商品并收到销货款时确认为销售收入;2、采用赊销方式:企业已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货方,并根据有关资料判断销售商品的货款能够收回时确认收入;3、采用预收款方式:销售时,在发出商品时确认收入,预收的货款应确认为负债。
(二)账户设置1、“主营业务收入”账户该账户为损益类账户,用以核算企业销售产品、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中所产生的主营业务收入。
贷方:登记取得的主营业务收入;借方:登记发生销货退回和期末将实现的主营业务收入转入“本年利润”账户数额;期末结转后无余额。
该账户应按照主营业务产品类别设置明细账。
借主营业务收入贷期末转入本年利润本期实现的主营账户的收入业务收入2、“其他业务收入”账户该账户属于损益类账户,用以核算企业确认的除主营业务活动以外的其他经营活动实现的收入,包括出租固定资产、出租无形资产、出租包装物和商品、销售材料等。
贷方:登记企业实现的其他业务收入,即其他业务收入的增加额;借方:登记期末转入“本年利润”账户的其他业务收入;期末结转后,该账户无余额。
该账户可按其他业务的种类设置明细账户,进行明细分类核算。
借其他业务收入贷期末转入本年利润本期实现的其他账户的其他业务收入业务收入3、“应收账款”账户该账户为资产类账户,用来核算企业因销售产品、材料、提供劳务等业务,应向购货单位收取的款项。
《基础会计》教材目录第一章绪论11 会计的产生与发展12 会计的含义和特点13 会计的职能和作用14 会计的目标和任务第二章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21 会计对象22 会计要素221 资产222 负债223 所有者权益224 收入225 费用226 利润23 会计等式231 基本会计等式232 经济业务对会计等式的影响第三章会计核算基础31 会计假设311 会计主体假设312 持续经营假设313 会计分期假设314 货币计量假设32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321 可靠性322 相关性323 可理解性324 可比性325 实质重于形式326 重要性327 谨慎性328 及时性33 会计核算方法331 设置会计科目和账户332 复式记账333 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334 登记账簿335 成本计算336 财产清查337 编制财务会计报告第四章账户与复式记账41 会计科目411 会计科目的概念和分类412 会计科目的设置原则42 账户421 账户的概念和结构422 账户的分类43 复式记账原理431 复式记账法的概念和特点432 借贷记账法的基本内容44 借贷记账法的应用441 资金筹集业务的核算442 供应过程业务的核算443 生产过程业务的核算444 销售过程业务的核算445 利润形成与分配业务的核算第五章会计凭证51 会计凭证的概念和种类511 会计凭证的概念512 会计凭证的种类52 原始凭证521 原始凭证的基本内容522 原始凭证的填制要求523 原始凭证的审核53 记账凭证531 记账凭证的基本内容532 记账凭证的填制要求533 记账凭证的审核54 会计凭证的传递和保管第六章会计账簿61 会计账簿的概念和种类611 会计账簿的概念612 会计账簿的种类62 账簿的设置与登记621 日记账的设置与登记622 总分类账的设置与登记623 明细分类账的设置与登记63 账簿的登记规则64 错账更正方法641 划线更正法642 红字更正法643 补充登记法65 对账和结账651 对账652 结账第七章财产清查71 财产清查的意义和种类711 财产清查的意义712 财产清查的种类72 财产清查的方法721 货币资金的清查方法722 实物资产的清查方法723 往来款项的清查方法73 财产清查结果的处理731 财产清查结果处理的要求732 财产清查结果的账务处理第八章财务会计报告81 财务会计报告的概述811 财务会计报告的概念和作用812 财务会计报告的构成813 财务会计报告的编制要求82 资产负债表821 资产负债表的概念和作用822 资产负债表的格式和内容823 资产负债表的编制方法83 利润表831 利润表的概念和作用832 利润表的格式和内容833 利润表的编制方法84 现金流量表841 现金流量表的概念和作用842 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基础843 现金流量表的格式和内容85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851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的概念和作用852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的格式和内容86 财务报表附注第九章会计核算组织程序91 会计核算组织程序的意义和种类911 会计核算组织程序的意义912 会计核算组织程序的种类92 记账凭证核算组织程序921 记账凭证核算组织程序的特点922 记账凭证核算组织程序的步骤923 记账凭证核算组织程序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93 科目汇总表核算组织程序931 科目汇总表核算组织程序的特点932 科目汇总表的编制方法933 科目汇总表核算组织程序的步骤934 科目汇总表核算组织程序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94 汇总记账凭证核算组织程序941 汇总记账凭证核算组织程序的特点942 汇总记账凭证的编制方法943 汇总记账凭证核算组织程序的步骤944 汇总记账凭证核算组织程序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第十章会计工作组织101 会计工作组织的意义和要求102 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1021 会计机构的设置1022 会计人员的职责和权限1023 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103 会计法规制度1031 会计法律1032 会计行政法规1033 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104 会计档案1041 会计档案的概念和内容1042 会计档案的归档和保管1043 会计档案的查阅和销毁。
《基础会计》授课计划(教学日历)课程名称:基础会计英文名称:Electronic Technique课程代码:043125B1学分/学时:4/72(理论教学59学时+课堂实训学时+机动2学时)课程性质:必修适用专业:会计学、财务管理、金融学等专业先修课程:管理学原理后续课程:财务会计学、成本会计、财务管理、审计学开课院系:商学院教材:1.《基础会计》(第4版),李占国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02,978-7-04-046673-7 ,“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2.《基础会计项目实训与习题集》(第4版),李占国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02,978-7-04-047037-6 ,“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配套用书3. 《基础会计综合模拟实训》(第4版),李占国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08,978-7-04-046305-7 ,“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一、课程学习目标《基础会计》课程是会计学、财务管理等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❶熟悉企业会计交易或事项的基本内容、形象地认识会计并理解会计信息的加工处理过程、了解并熟悉会计确认企业经济活动的原始载体;❷掌握会计要素的概念和具体分类,掌握会计等式及其各要素之间的关系、掌握借贷记账法基本原理及主要内容,了解记账凭证的作用及购车要素;❸能够运用借贷记账方法,分析并掌握制造业企业的主要会计交易或事项的核算;❹掌握会计的基本操作技能与方法运用;❺从感性到理性,从具体到抽象,理解会计的内涵及会计基本准则的作用。
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和从事与本专业有关的工作奠定基础。
二、课程学习内容和基本要求《基础会计》课程教学由以下五大模块组成:1、会计信息系统与会计事项原始载体模块的基本要求和内容(8学时)(1)❶了解企业的分类;❷熟悉企业注册登记的手续。
(2)❶理解会计交易或事项的界定;❷熟悉企业经济活动的内容及分类;❸把握企业“利害关系人”的关注点。
第六章主要经济业务的核算客观题:一、判断正误题1. “短期借款”账户不核算应支付的借款利息。
()2. 银行借款不论期限长短都必须按期偿还,并按规定支付利息。
()3.企业计提固定资产折旧时,应借记“累计折旧”账户,贷记“固定资产”账户。
()4.采购人员的差旅费不计入材料采购成本。
()5.产品销售成本=产品销售数量×单位售价。
( )6 .产品销售成本就是已销产品的生产成本。
()7.“制造费用”账户的贷方登记期末转入“本年利润”账户的费用。
( ) 8.只有摊销期在一年以内的费用才通过“待摊费用”账户核算。
( ) 9.“在途物资”账户期末一定没有余额。
()10.“本年利润”账户如果有借方余额,表示发生的亏损。
()11.“主营业务成本”借方的对应账户是“库存商品”。
( )12.“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账户属于负债类账户。
( )13.费用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种耗费。
( )14.向投资者分配利润,应借记“应付股利”账户。
()15.职工报销差旅费退回余款时应贷记“其他应收款”账户。
( )16.盈余公积是按利润总额的一定比率计算提取的。
( )二、单项选择题1.企业收到投资人投入的资本时,应贷记 ()账户。
A.投资收益C.资本公积B.实收资本D.盈余公积2.企业接受捐赠的资产,应贷记 ()账户。
A.实收资本C.营业外收入B.资本公积D.其他业务收入3.采购员出差预借差旅费时,应借记 ()账户。
A.其他应收款C.在途物资B.管理费用D.制造费用4.企业预付下一年度财产保险费时,应借记 ()账户。
A.管理费用C.待摊费用B.制造费用D.预提费用5.企业预提应收本月负担的短期借款利息时,应借记 ()账户。
A.预提费用C.短期借款B.管理费用D.财务费用6.计提本月固定资产折旧时,应贷记 ()账户。
A. 固定资产B.累计折旧C.预提费用D.制造费用7.支付产品广告费时,应借记 ()账户。
A.管理费用B.营业费用C.营业外支出D.其他业务支出8.“生产成本”账户的贷方登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