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聊斋志异》之悍妇形象 毕业论文
- 格式:doc
- 大小:64.50 KB
- 文档页数:14
姹紫嫣红满凡间聊斋志异中的女性形象分析——毕业论文摘要《聊斋志异》是一部反映社会众生相和作者独特审美情结的作品,其中的女性形象体现了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值得我们去阅读和研究。
本文试图借助作者创作心态以及艺术手法的联合研究,对《聊斋》中的女性形象进行系统而整体的剖析。
本文分为五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对本选题的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等作出阐述,第二个方面是对《聊斋》中的女性形象进行分类梳理,第三个方面是对女性形象的塑造手法作出探究,第四个方面是对作者的创作心态进行分析,最后是对上述几部分作出综合总结。
关键词聊斋志异;女性形象;塑造方法;创作心理目录绪论 (1)一、女性形象分类 (1)(一)正面形象 (2)1.追求真爱 (2)2.侠骨柔肠 (3)(二)负面形象 (4)二、女性形象的塑造方法 (6)(一)运用想想艺术塑造女性形象 (6)(二)以丰富的语言突出人物个性 (7)三、作者创作心态 (9)(一)搜罗新奇的心态 (9)(二)愤慨心态 (10)(三)排解心态 (11)结论 (12)参考文献 (14)姹紫嫣红满凡间——《聊斋志异》中的女性形象分析绪论《聊斋志异》是我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是我国文化的瑰宝,自诞生以来便备受关注。
纵观全书,《聊斋》中涉及的狐鬼花妖不计其数,人物形象不胜枚举,而其中的女性形象更是千姿百态,引人注目。
本文将目光聚焦于《聊斋》中的女性形象,对其进行研究。
针对《聊斋》的研究从古至今从未间断。
清代既有王士禛的题赠,又有何守奇、但明伦等人的评点,如今蒲学、聊学的研究状况更是十分兴盛,马瑞芳的《狐鬼与人间》、杨义的《<聊斋志异>选评》等著作都对《聊斋》做出了综合性的探析,庞美琪的《浅析<聊斋志异>中的女性形象》、朱艺仙的《浅谈<聊斋志异>中的花妖》等,更是专门针对《聊斋》中的女性形象进行了剖析。
虽然各类研究对于《聊斋》中的女性形象或作浅要涉及或作专门分析并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却鲜有结合作者创作心态进行探究的,而笔者认为结合这一方面对《聊斋》中的女性形象进行分析是十分有必要的、也是非常有价值的。
---文档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 要清代著名作家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借描写花妖狐媚以及封建社会中具有象征特性的女性形象,向我们反映当时封建社会女性的生活状态。
在蒲松龄的私塾幕僚生涯中,他看到当时的女性社会地位低下,她们所受的苦难也是数不胜数的,这些女性的悲惨遭遇都让他联想起自己时运不济时所受的磨难。
他假借现实中少有的完美的女性形象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将女性的真善美通过自己的笔表现出来,体现出了丰沛饱满的人情与人性。
《聊斋志异》中的女性人物勇敢果断,追求爱情,追求自由,是封建社会的一股清流,在现代社会中也有探索的价值和意味。
关键词:《聊斋志异》;性格特点;独立自主;追求幸福AbstractThe Strange Tales of Liao Zhai is written by a famous writer, Pu songling who lives in Qing dynasty, which depicts ghost to reflect female's living condition in feudal society of the time. During he went to private school, Pu witnessed female's less status and much suffered , all of that remind his torture of unfair fate. He created virtual person to express his central theme that female is the good and beauty. it well present the quality of innocent.The female in The Strange Tales of Liao Zhai is brave, they pusue love and freedom, it is a fresh spring of the feudal society, and also deserve us to explorate its value and meanings in modern society.Keywords: Strange Tales from Liaozhai ;Character;feet;the pursuit of happiness目录毕业论文原创性声明I毕业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I摘要IIAbstract III1 绪论51. 1 研究背景和目的51.2 研究现状21.3 研究方法32 《聊斋志异》中的女性形象4 2. 1 追求自由爱情的女性52.2 拥有侠肝义胆的女性72.3 擅长经营理财的女性82.4 性格变态扭曲的女性93 对现代女性的启迪113. 1 内外兼修,现代女性品质之保障123.2 俗而不媚,现代女性生存之利器133.3 独立自主,现代女性立足之根本13结语14参考文献14致谢151 绪论1.1 研究背景及目的《聊斋志异》简称《聊斋》,是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所著的浪漫主义文言短篇小说集。
河北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论文题目浅论《聊斋志异》中的女性形象学生姓名杨翠平学号*********指导教师张玉国年级2008秋分校/学院保定电大提交日期2010年10月22日内容摘要蒲松龄坎坷的一生和特殊的生活经历对他的文学创作有着重大的影响,而科场的失意和生活的贫困,更使他在思想上对科举制度的腐朽、封建政治制度的黑暗有深刻的认识和体会,他常常处于愤懑、无聊之中。
因此,他借创作来抒情,寻求心理慰藉,其中女性形象恰恰充当了他的理想载体,饱含了他在人生失意后被压抑的某些欲望、动机和理想。
他的《聊斋志异》是部一独具特色的文言短篇小说集,作为我国古代文言短篇小说的颠峰之作。
在《聊斋志异》这本书中,塑造的女性形象则不下百人,这些女性形象千姿百态,色彩缤纷,个性鲜明,总体上含概了整个封建时代的妇女形象。
其中对女性的出路进行了种种的透视和解读,他把女性解放的出路定位在“女人自身的独立”上。
从“靠男人”到“反抗”把问题提了出来,而到后来的“靠自己”则提出了一条解决问题的出路。
这一过程看似简单,却经历了几千年才开始出现这样的萌芽。
通观中国蒲松龄之前的文坛,惟独他反映女性自主意识的文章最为血肉丰满。
关键词:蒲松龄《聊斋志异》女性形象目录一、蒲松龄与《聊斋志异》 (1)二、《聊斋志异》中的女性形象 (1)(一)侠女仁妇形象 (2)(二)经济自立的女性形象 (2)(三)追求自由美满的爱情婚姻的女性形象 (4)(四)被侮辱的女性形象 (4)(五)悍妒仁女性形象 (5)浅论《聊斋志异》中的女性形象在我国浩瀚的古典文学海洋中,对女性形象的塑造可谓不计其数,其中的优秀作品却也屈指可数。
然而在封建社会末期出现是这位三家村“不得志”的私塾先生却在刻画女性形象上创造了一个高峰。
渴望民主革命,改良民主社会的思想流露在字里行间。
一、蒲松龄与《聊斋志异》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山东淄川(今淄博)人,他出身于一个久已衰落的世家,其父因科举不显而弃儒从商,却仍不能忘怀于光复门庭。
文艺理论36摘要:悍妻妒妇是文学史上一种“另类”的女性形象,历来受到人们的批评。
本文是对悍妒类女性形象的概念及渊源作界定和追溯外,还探究了其塑造的方式,有:“极化”的塑造手法、正面写实和侧面衬托相结合的塑造手法、行为描写的的塑造手法。
关键词:“极化”;正面写实;侧面衬托;行为描写 一、“悍妒妇”概念的界定在《说文解字》中“悍,勇也。
”“妒,妇嫉夫也”[1],即妻子嫉妒丈夫。
《辞海》中“悍”义为“凶暴蛮横。
”“妒”义为“嫉妒,妒忌”[2]。
而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悍”为“凶狠、蛮横”之意,“妒”为“嫉妒”之意。
[3]班超在《女诫•卑弱》说“谦让恭敬,先人后己,友善莫名,有恶莫辞,忍辱含垢,常若畏惧,是卑弱下人也”[4]。
在封建社会时期,女性地位低下,男性可以随意欺压女性,如果出现蛮妇、毒妇、强横的女性或是有自己主见的女性,是被社会所唾弃和不齿的,这种女性被称为悍妇。
而妒妇则被认为男子可以娶妻纳妾,妻子必须贤惠,同意丈夫纳妾且不能吃醋、不能虐待妾室,否则就会被认为是妒妇。
而在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云萝公主》中说:“悍妾妒妇,遭之者如疽附于骨,死而后已,岂不毒哉”[5]。
这里的“悍妒妇”则意为:为人的悍、妒异常,性情酷虐无比。
所以,本文中的“悍妒妇”义为:为人多善妒、彪悍无比,以虐待他人为乐的妇女,都被认为是“悍妒妇”。
二、“悍妒妇”类女性形象的渊源先秦时期的秦简《日书》中曰:“心,不可祠及行,凶……取妻,妻悍。
”[6]已提到“悍妻”。
在《山海经》中有记载:有一种兽类,住在亶爰山上,自为牝牡,吃这种兽类的人不会有妒忌之心。
无独有偶,又有记载:太室山上有一种木叶,吃了它也会让人不嫉妒。
可见那时已有了治疗妒的药方。
直到汉代《汉书•谷永传》中提到:朝中有一些骄傲狂妄的臣子,纳一彪悍、厉害的妾室,悍妾酒醉后,行狂妄之事……”[8]。
而《后汉书•冯衍传下》中也提到冯衍娶了北地任氏的女子为妻,其妻异常凶悍、嫉妒,不许冯衍蓄养纳妾[9]。
浅析《聊斋志异》中的悍妇形象摘要: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塑造了很多令人印象深刻的人物形象,其中包括一系列的悍妇形象。
本文着重分析了这些悍妇残忍凶猛,骄悍无礼的人物形象,以及她们不同的悲惨结局。
本文还从自身、社会、作者这三方面分析了这些悍妇们悲惨结局的原因。
关键词:《聊斋志异》;悍妇;悲剧结局;原因蒲松龄用了大半生的时间,创作了我国古代文言小说的巅峰之作《聊斋志异》。
在《聊斋志异》里,作者用清逸而幽深的笔致书写了很多人与人,人与鬼怪,人与花妖狐媚的故事。
在这些故事里,作者塑造了很多令人印象深刻的人物形象,特别是一大批女性人物的形象。
作者塑造了像青梅、珊瑚那样的贤妻,像《田七郎》中的七郎之母、细柳这样的良母。
这些女性都是在家孝顺父母,出嫁服侍公婆,辛勤持家,甚至还给主动给自己的丈夫纳妾。
这些符合社会伦常的女性都受到了蒲松龄的大力赞扬。
当然,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也塑造了一些不讨男人欢喜的悍妇形象。
作者极力用夸张的手法刻画了这些悍妇的丑态,对这些女性持不赞同的态度。
本文着重分析《聊斋志异》中的悍妇形象以及她们的形成原因。
一、悍妇形象分析《聊斋志异》总共收录了四百九十多个短篇小说,其中有二十多篇小说有对悍妇的描写。
如《吕无病》中的王氏,《马介甫》中的尹氏,《锦瑟》中的兰氏,《珊瑚》中的臧姑,《阎王》中的李家嫂子等等。
以下主要是对《聊斋志异》中的典型悍妇进行分析:在《聊斋志异》的《江城》这篇小说中,主人公江城就是一个十足的悍妇。
江城的丈夫姓高名蕃,是个秀才。
小时候,江城家里很穷,她家曾租赁过高秀才家的房子。
江城与高秀才就从小一起长大,青梅竹马,两小无猜。
在江城和家人离去几年后,高秀才又与江城重逢了,最终,高秀才把江城娶回了家。
江城的悍妇之旅从此开始。
江城本是个“善怒,反眼若不相识;词舌嘲啁,常聒于耳”的人,还对自己的丈夫非常的严厉,稍有不如意,就把高秀才赶出房门,让他再屋檐下过夜。
甚至把高秀才当做自己的敌人,连跪地求饶都不原谅自己的丈夫。
论《聊斋志异》中的女性-毕业论文论《聊斋志异》中的女性 - 毕业论文摘要蒲松龄坎坷的1生和特殊的生活经历对他的文学创作有着重大的影响,而科场的失意和生活的贫困,更使他在思想上对科举制度的腐朽、封建政治制度的黑暗有深刻的认识和体会,他常常处于愤懑、无聊之中。
因此,他借创作来抒情,寻求心理慰藉,其中女性形象恰恰充当了他的理想载体,饱含了他在人生失意后被压抑的某些欲望、动机和理想。
他的《聊斋志异》是1部独具特色的文言短篇小说集,作为我国古代文言短篇小说的颠峰之作。
《聊斋志异》为我们塑造了1大批光彩照人的女性形象。
为了进1步了解古代女性的生活,我把这些命运不同,形态各异的女性分为4类:1类是往返于幽冥仙界的花妖狐魅,精灵鬼怪;1类是平凡现实生活中的世俗女子;1类是挣脱封建礼教的叛逆者;另1类则是超拔须眉之上的伟大女性。
蒲松龄妇女形象的描述反映出她们的爱情、婚姻、友谊和幸福生活,同时也揭示了封建社会妇女爱情道路的坎坷、地位的低下。
因此,作者对她们寄予深深的同情,并赞扬了她们敢于反抗封建、勇于斗争的精神。
关键词:蒲松龄;聊斋志异;妇女形象;反封建礼教;分析研究ABSTRACTAs one of the most famous novelists in Chinese classica litrature, Pu Songling lived a life of trepidations and dashed hopes. His frustrations influenced his writing a great deal.In his lifetime,nothing but liteary creation could console his disgruntled soul.Reading his short stories,we can easily find the female images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re-establishing his ideal life as well as relieving his stress and burden.As the most famous collection of short stories in Chinese classical literature,the book present us varions radiant female characters.The paper tends to presont four types of femaleimages from the book.The first type is the images with superpower spirits,travelling to an fro detween netherworld and earthlyworld. The secong type is the common females in ordainary life.And the third one is the against the feudal ethical codes.The last type is about those great women who surpass the males in their wits and wisdoms.Key words: Pu Songling; Ghost Stories; female imge; antifeudal ethics; Analytical research。
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浅谈《聊斋志异》中的妇女形象毕业设计(论文)课题名称:浅谈《聊斋志异》中的妇女形象学生姓名:系别:中文系专业:汉语言文学指导教师:年月日一、综述国内外对本课题的研究动态,说明选题的依据和意义:有关《聊斋志异》中女性的研究,有的是研究具体的某个人物,剖析她的人物性格以及该人物形象的塑造及意义。
例如:王林书教授的《聊斋·婴宁》赏析,就是从婴宁这个人物入手,以她的“笑”为切入点来分析这个人物,从而可以看到她的天真与狡黠。
有的是从整体来研究,把这群女性放在一个特定的环境中,也就是放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来看的。
如:李志孝教授写的《男权社会的女性生命本相—论〈聊斋志异〉的妇女形象》。
有的是总体的把她们分几类进行研究,例如:巾帼奇美类、大家闺秀类、小家碧玉类等等。
马瑞芳教授在她的《聊斋志异中的女性》一文中把《聊斋》中的女性形象做了很好的分析,文中从外表美的阿绣写到外表丑的乔女,不管外表怎样,内心世界都是美的。
文中还写了生活在社会下层的妓女形象、复仇女神的形象、才女的形象还有类似近代女经营者的形象等等,所有这些都能体现出《聊斋》中女性形象的真、善、美。
我之所以选择这个题目是因为小时候看电视里面演过《聊斋》,对其中的女性人物留有一些印象,给我感觉她们所做的事情不亚于男人,有些佩服。
《聊斋》中的女性形象很丰富,那么我主要是把她们的性格分类,从她们的性格来分析她们的形象及意义。
《聊斋》中所描写的社会还是一个男权社会,那么在这个男权意识强烈的时代,妇女们又是怎样的呢?她们是怎样与人交往的呢?我想通过对她们不同的性格分析来揭示出对我们今天人们的启示意义,看她们有的活泼开朗、有的沉默寡言,那都能体现她们为人处事的原则,从中学习做人的道理。
二、研究的基本内容,拟解决的主要问题:内容:《聊斋志异》中的妇女形象主要解决的问题:一、把作品中的女性分类二、找出每一类的代表进行分析三、总结这些妇女形象的意义三、研究的步骤、方法、措施及进度安排:步骤:按老师的要求方法:查阅前人的书籍,整理资料,写自己的主张想法。
从《聊斋志异》中的悍妇妒妇形象透视中国封建社会的妇女地位在中国封建社会,妇女要遵循“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所谓的“三从”,这是贤妇必须遵守的。
有人曾经把这“三从”比喻为中国古代妇女的三座大山。
可见,封建社会的妇女在当时是完全没有独立的地位的,是完全附属于男性的。
但因此,有人也会提出古代妇女中的悍妒现象作为反例,认为悍妇妒妇是不必也没有遵循“三从”的,她们在当时的男权社会还是有一定的社会地位的。
然而,事实果然如这些人所说的吗?下面笔者就从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出发,分析悍妇妒妇在中国封建社会中的地位。
悍妒现像是封建社会一夫多妻制的产物。
在古代典籍中,关于悍妒的故事比比皆是。
早在《山海经》中就有了治疗妒的药方,“坛爰之山有兽曰类,自为牝牡,食者不妒。
”“太室山有木叶,如黎而赤理,服之不妒。
”这是关于悍妒的最早记载,也是古人受时代的局限,无法认清悍妒产生的根本原因的产物。
《韩非子》里也有一个关于妒妇的故事。
卫人有夫妇祷者祝曰:“使我无故得百束布。
”其夫曰:“何少也?”对曰:“溢是,子将以买妾。
”到了南朝还出现了一本佚事小说集《妒妇记》。
除了文学作品,史书中也不乏悍妒故事的记载,如《史记·吕后本纪》中有“太后遂断戚夫人手足,去眼,辉耳,饮瘖药,使居厕中,命曰人彘。
”《晋书》三十一列传》晋惠帝的皇后贾南风也是一位厉害的角色,其悍妒的程度也不下吕后,“妃性酷虐,尝手杀数人,或以戟掷孕妾,子随刃堕地。
”《聊斋志异》中关于悍妒的记载更是多达二十一篇:《张诚》、《夜叉国》、《妾击贼》、《阎王》、《马介甫》、《雷公》、《邵女》《江诚》、《孙生》、《二商》、《鬼妻》、《崔猛》、《邵临淄》《云萝公主》、《珊瑚》、《段氏》、《王大》、《杜小雷》、《大男》、《李八缸》、《锦瑟》。
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篇目要数《江城》和《马介甫》了。
《江城》中的江城对其夫“词舌嘲啁”、“挞逐出户”打得其夫“奔避父所”,“横梃追入”,当着翁姑的面“挞至数十,始悻悻以去。
聊斋志异中悍妇形象的解读
聊斋志异是清代作家蒲松龄创作的一部以鬼怪传说为题材的小
说集。
其中,描写了许多不同类型的女性形象,其中悍妇形象是一个引人注目的主题。
悍妇形象在聊斋志异中常常被描绘为具有坚强意志和勇气的女性角色。
她们通常来自贫苦的家庭,面对各种困难和不公正的待遇,却能毅然决然地反抗。
她们不畏艰难,勇敢地保护自己和家人,甚至不惜冒险与妖魔鬼怪作斗争。
这些悍妇形象的塑造一方面展示了女性在封建社会中的边缘化和压迫,另一方面又呈现了她们追求自由和正义的渴望。
这些角色通常被描写为聪明过人,有时甚至能利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来解决问题。
她们以自己的努力和智慧,打破了传统的束缚,成为了自己命运的主宰。
此外,悍妇形象还展示了女性的爱和母爱的力量。
她们对家庭和儿女的关爱是她们坚持不懈的动力。
这种母爱的力量使得她们在面对危险和对抗邪恶的时候变得无所畏惧。
她们的勇敢和顽强为读者树立了积极的形象,强调了女性在家庭和社会中的重要性。
总的来说,聊斋志异中的悍妇形象是对封建社会中女性地位的反思和呼唤。
通过这些形象的刻画,蒲松龄试图传达一个重要的信息,即女
性同样具备智慧、勇气和坚韧不拔的品质,她们应该被赋予更多的机会和尊重。
这些形象不仅给予女性力量和勇气,也激励着读者对社会不平等和性别歧视进行反思和改变。
摘要本文论述《聊斋志异》的悍妇形象,主要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是《聊斋志异》悍妇形象的类型,从冒犯长辈的悍妇、殴打丈夫的悍妇、刁难婢妾的悍妇和残害继子的悍妇四个角度来叙述。
第二部分写《聊斋志异》悍妇现象形成的主要原因,分别是婚姻制度、社会观念、生活环境和丈夫性格等因素。
第三部分是《聊斋志异》悍妇形象的文学价值,论述了悍妇作为形象的意义,以及这些悍妇形象对后世文学的价值。
关键词:《聊斋志异》悍妇文学价值Abstract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image of the shrew in “strange tales from a studio”, which is mainly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 The first part is the type of shrew image in “strange tales from a studio”, which is narrated from four perspectives: the shrew who offends her elders, the shrew who beats her husband, the shrew who creates difficulties for her maidservant and the shrew who mutilates her stepson. The second part is about the main reasons for the formation of the shrew phenomenon in “strange stories from a studio”. The third part is about the literary value of the images of shrews in “strange tales from a studio”.Key words:strange tales from a studio; shrew;literary value目录引言.................................................................................................. 错误!未定义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