碘仿糊剂配制与临床应用精品
- 格式:docx
- 大小:53.92 KB
- 文档页数:3
碘仿在根管治疗中的临床应用研究摘要】目的对碘仿在根管治疗中的临床应用进行研究。
方法临床复诊的254例作根管治疗的患者均采用碘仿+FC(甲醛甲酚合剂)棉捻消毒根管一周后,将碘仿+根管糊剂调合成糊状导入根管作根管充填。
结果经三年多的连续观察,有效率为96. 32%。
结论碘仿在根管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满意,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碘仿根管治疗碘仿是有机化合物,分子式CHI3,黄色有光泽的结晶,有特殊气味和味道,医药上用作消毒剂。
根管治疗是开始于18世纪的牙科临床应用广泛的保存牙齿的方法,是治疗牙髓病及根尖周病首选的方法,它是彻底清理根管内炎症牙髓和坏死物质,扩大成形根管,并对根管进行适当消毒,最后严密充填根管,以去除根管内感染性内容物对根尖周组织的不良刺激,防止根尖周病的发生或促进根尖病变的愈合。
我科七年来,将碘仿应用于根管消毒及根管充填治疗中,对复诊的254例患者进行研究总结,以探讨碘仿在根管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1 材料和方法1.临床资料:临床复诊254例计272个牙;男性134例,女性120例;年龄最小3岁,最大76岁;其中乳牙52例,桓牙202例;其部位:上、下颌前牙161个,上、下颌双尖牙58个,上、下颌磨牙53个。
2.材料:碘仿,为中国医药(集团)上海化学试剂公司生产;根管糊剂,为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医药材料厂出品。
3.方法3.1 常规开髓、拔髓、扩通根管。
3.2 根管预备:清理根管,用3%过氧化氢液和生理盐水冲洗、吸干。
对于急性炎症期应开放根管CP(樟脑酚合剂)引流l—3次;有牙槽脓肿形成者应作脓肿切开引流术;有窦道形成者应作窦道搔刮术或瘘管通过术。
3.3 根管封药消毒:待急性炎症消除后进行根管消毒,以FC(甲醛甲酚合剂)浸湿棉捻粘碘仿,置人根管,氧化锌丁香油粘固粉暂封一周。
3.4 根管充填:一周后复诊,达到符合根管充填指征,去除暂封材料并清洁干燥根管,以碘仿+根管糊剂调合成糊状,用1号或2号扩大针将糊剂导入根管(对于牙根发育完成的恒牙可同时充填牙胶尖于根管内),髓室内留糊剂约2mm,最后用棉球轻压,使糊剂下方密合;多余糊剂擦净,磷酸锌水门汀暂时充填,一月后复诊,无症状者,去除部分磷酸锌水门汀,银汞合金永久充填(对于残冠、残根,则行全冠或桩冠修复)。
氢氧化钙甲硝唑碘仿糊剂在根管治疗中的临床应用目的观察氢氧化钙甲硝唑碘仿糊剂在对有瘘管根管封药治疗期间的疗效。
方法选择有瘘管的死髓牙,有保留价值的残根,残冠136颗。
试验组68颗,应用氢氧化钙甲硝唑碘仿糊剂封药;对比组68颗,用樟脑酚或丁香油开放,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
结果试验组瘘管消除或减小率97.1%,对比组67.6%;差异比较明显。
结论对有瘘管发生的慢性根尖周炎,氢氧化钙甲硝唑碘仿糊剂有明显治愈作用。
标签:氢氧化钙糊剂;甲硝唑;碘仿;瘘管选择临床上碰到的有瘘管的死髓牙,有保留价值的残根,残冠136颗,应用氢氧化钙甲硝唑碘仿糊剂封药效果显著,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从口腔门诊恒牙有瘘管的死髓牙或慢性根尖周炎患者中选择:经常规开、拔髓,根管预备,樟脑酚(CP)多次开放或甲醛甲酚(FC)封药治疗后,患牙颊或唇侧瘘管没有消失或减小不明显的病例120例,患牙136颗。
男68例,女52例。
年龄15~65岁。
磨牙65颗,双尖牙35颗,前牙36颗。
将患牙随机分为试验组68颗,对比组68颗。
1.2药物应用樟脑酚为武汉朗力生物医药有限公司生产。
氢氧化钙甲硝唑碘仿糊剂:取甲硝唑片(华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碾细成粉末后备用,取适量碘仿(武汉大学)备用,封药时按两者粉剂体积比1∶1与氢氧化钙糊剂(上海二医张江生物材料有限公司)调和成稀糊使用。
1.3方法开髓,拔髓或去除根管内腐质,在X线片指导下彻底扩管(不遗漏根管),避免穿出根尖孔,以双氧水和生理盐水仔细冲洗,干燥根管后,试验组以氧化锌封氢氧化钙甲硝唑碘仿糊剂;对比组以樟脑酚开放,1w~10d后复诊观察效果。
1.4疗效判断瘘管消退是指瘘管完全消失或有明显的减小,X片显示根尖阴影明显缩小,改善不明显是指瘘管没有消失或不明显减小。
症状加重是指瘘管扩大或有大量脓液渗出,更甚至出现疼痛肿胀。
瘘管消退或减小为有效,改善不明显或症状加重为无效。
2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疗效及EIP发生率对比,见表1。
氢氧化钙碘仿糊剂在根管治疗中的运用
临床上行根管治疗时,会遇到根管内封甲醛甲、樟脑酚等药物引起疼痛或过敏的患者,使得一些根尖周炎持续性疼痛,久治不愈,多次封药后,效果仍不是很理想,达不到根管充填的标准。
经过在临床上采用氢氧化钙碘仿糊剂治疗此类患者,发现其疗效显著。
临床治疗方法:行常规开髓,清理根管,冲洗根管,隔湿,用棉捻吸干根管内水分后,置入氢氧化钙碘仿糊剂,或糊剂棉捻,暂封,1 周后复诊。
传统的根管消毒药物,如FC,虽能有效地杀菌,但对人体组织有一定破坏作用,药物一旦溢出根尖孔将引起根尖周组织炎症反应,造成化学性根尖周炎。
氢氧化钙具有强碱性,这种强碱性可中和炎症所产生的酸性物质,有利于消除炎症的减轻疼痛。
氢氧化钙具有抗菌作用,在根管内杀菌作用比樟脑酚强。
氢氧化钙对根尖周组织无刺激,无毒副反应,作用时间长,可促进牙槽骨增生修复破坏的根尖组织。
碘仿本身并无杀菌作用,但遇到细菌产物时可缓慢分解释放游离碘,在杀菌和使细菌产物氧化的同时,不但对组织无刺激,而且还能促进根尖病灶的吸收,减少渗出。
氢氧化钙和碘仿的根管内联合用药后,可以提高抗炎作用,发挥其杀、防腐及协同作用,减少根管内封药后的反应,减轻根管封药的疼痛,缩短疗程。
——与牙共舞。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碘仿的制备原理和方法。
2. 掌握碘仿的制备过程,提高实验操作技能。
3. 通过实验,了解有机化学反应的条件和现象。
二、实验原理碘仿(I2CO)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具有淡黄色晶体,易溶于水、醇、醚等有机溶剂。
碘仿的制备通常采用氯仿(CHCl3)与碘(I2)在碱性条件下反应生成。
反应方程式如下:CHCl3 + 3I2 + 4NaOH → I3CO + 3NaCl + 3H2O三、实验仪器与试剂1. 仪器:烧杯、玻璃棒、碘量瓶、酒精灯、温度计、移液管、锥形瓶、滤纸等。
2. 试剂:氯仿(CHCl3)、碘(I2)、氢氧化钠(NaOH)、蒸馏水、硫酸(H2SO4)、饱和碳酸钠溶液(Na2CO3)。
四、实验步骤1. 准备氯仿:取一定量的氯仿,加入适量氢氧化钠溶液,充分振荡,静置分层。
上层为氯仿,下层为氢氧化钠溶液。
2. 准备碘:取一定量的碘,加入适量蒸馏水,充分振荡,静置分层。
上层为碘溶液,下层为蒸馏水。
3. 混合反应物:将氯仿溶液和碘溶液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加入锥形瓶中。
4. 加热反应:将锥形瓶放入水浴中,加热至50-60℃,反应时间约为30分钟。
5. 冷却反应:将锥形瓶取出水浴,冷却至室温。
6. 滤除杂质:将反应后的溶液过滤,滤液即为碘仿溶液。
7. 检验产物:取少量滤液,加入少量硫酸,观察是否产生沉淀。
若产生沉淀,则证明产物为碘仿。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经过上述实验步骤,成功制备出碘仿溶液,且在加入硫酸后产生沉淀。
2. 结果分析:本实验通过氯仿与碘在碱性条件下反应,成功制备出碘仿。
实验过程中,控制反应条件对产物的纯度和收率有重要影响。
加热反应有助于提高反应速率,而冷却反应则有利于产物的析出。
通过过滤可以去除杂质,提高产物的纯度。
六、实验讨论1. 反应条件的控制:在实验过程中,应严格控制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以确保反应充分进行,提高产物的收率。
2. 产物的纯度:实验过程中,应尽量减少杂质的引入,以提高产物的纯度。
因碘仿遇高温即还原而失效,故不能用高压灭菌,必须在无菌的条件下制作。
制作者应按手术常规消毒双手,并戴无菌橡胶皮手套,所用器械均应事先灭菌,最好在手术室内或无菌隔内制作。
将碘仿和蒸馏水放入无菌盆内,再将消毒肥皂(可事先将肥皂泡于75%酒精中一小时)放入盆中研磨,使碘仿与水逐渐混合均匀,至呈糊状为止。
将预先折叠好的消毒纱条绕成小卷,用多层布包好,放高压内烘干,(0.75kg压力,5分钟后即取出),注意不可使压力过高,时间过长,否则碘仿变为黑色灰烬。
制作完毕的纱条,应密封存放在消毒罐内备用。
另一种较简易的制作法是:先用2倍于碘仿的乙醚溶解碘仿,然后倒入与碘仿等量的75%酒精和甘油(甘油应事先消毒好),将纱条放入混悬好的碘仿溶液中搅拌,使纱条完全侵透。
将碘仿纱条卷好,放入玻璃罐内(勿用搪瓷皿),盖口上要用橡皮条封好,放阴暗处保存。
此法较省时间,但需要用乙醚和甘油,全部操作过程仍应严格遵守无菌原则。
奥硝唑地塞米松碘仿糊剂在根管中消毒的疗效张晋玮;薛月红;刘长兰【摘要】目的::观察奥硝唑地塞米松碘仿糊剂在根管消毒中效果。
方法:收集60颗伴有瘘管形成的牙齿,清理根管后封奥硝唑地塞米松碘仿糊剂观察瘘管变化,同时治疗前、后拍摄 X 线片进行影像学比较,根据评判标准观察疗效。
结果:57颗在治疗2周后瘘管消失,其中42颗根尖病变区阴影缩小,15颗根尖病变区阴影静止;余3颗在封药2周后瘘管未见明显消退,但牙片显示根尖病变区阴影无变化或扩大。
结论:奥硝唑地塞米松碘仿糊剂作为一种根管消毒剂,能有效地控制根管感染,对根管治疗效果提供保证。
【期刊名称】《医学理论与实践》【年(卷),期】2015(000)015【总页数】2页(P2046-2047)【关键词】奥硝唑地塞米松碘仿糊剂;瘘管;根管消毒;根管治疗【作者】张晋玮;薛月红;刘长兰【作者单位】天津市第三医院口腔科 300250;天津市第三医院口腔科 300250;天津市第三医院口腔科 30025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82.05+2慢性根尖周炎发生瘘管主要继发于牙髓感染,是感染的细菌及代谢产物不断刺激根尖周组织导致其炎症性的骨吸收的结果[1]。
杀灭感染根管内细菌使之成为无菌状态是根管治疗的目的。
根管是一个特殊的环境,它的低氧、营养缺乏及细菌间的相互作用使根管感染成为以厌氧菌感染为主的混合感染[2],在很多急、慢性根尖周炎患者中,由于细菌毒力及其自身生物学特点,往往治疗后出现疼痛或再次出现根尖周脓肿,因此根充前的根管消毒与治疗效果有一定关系。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依据临床症状和X线牙片诊断为慢性根尖周炎伴瘘管的患牙60颗,其中上颌牙24颗,下颌牙36颗;牙位分布:切牙9颗,尖牙3颗,双尖牙28颗,磨牙20颗。
患者男27颗,女33颗,平均年龄41岁(19~60岁)。
1.2 药物配制奥硝唑分散片0.125g(研磨呈粉末状)、碘仿0.05g、1ml∶5mg地塞米松注射液2滴。
碘仿的制备实验报告碘仿的制备实验报告引言:碘仿是一种常用的有机化合物,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如医药、化妆品和工业等。
本实验旨在通过合成碘仿的过程,加深对有机合成反应的理解,并掌握一种常用有机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实验原理:碘仿的合成反应是通过碘酸钠和甲醇作为原料,在酸性条件下进行。
碘酸钠在酸性条件下会分解生成碘酸,而甲醇则与碘酸反应生成碘仿。
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器材和试剂,包括碘酸钠、甲醇、硫酸、烧杯、漏斗和冷却器等。
2. 在实验室通风橱下进行实验,戴好实验手套和护目镜。
3. 取一个干净的烧杯,称取适量碘酸钠,并加入适量的硫酸溶液,使其溶解。
4. 在另一个烧杯中,称取适量的甲醇。
5. 将甲醇缓慢加入碘酸钠溶液中,并同时加入适量的硫酸溶液,保持反应体系的酸性。
6. 反应开始后,观察溶液的颜色变化,由无色逐渐变为黄色,最终转变为深蓝色。
7. 反应结束后,将产生的碘仿溶液过滤,去除其中的固体杂质。
8. 将过滤后的溶液放入冷却器中,使其冷却至室温。
9. 将冷却后的溶液转移到干净的容器中,即可得到纯净的碘仿。
实验结果与讨论:通过实验,我们成功合成了碘仿。
反应过程中,碘酸钠与甲醇在酸性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碘仿。
观察到溶液颜色的变化,可以判断反应的进行程度。
最初的无色溶液逐渐变为黄色,最终转变为深蓝色,这是碘仿的典型颜色。
在实验中,我们使用了硫酸作为反应的酸催化剂。
酸性条件有助于加速反应速率,并提高产物的纯度。
此外,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操作的安全性,碘仿具有一定的毒性,应避免直接接触皮肤和吸入其蒸汽。
实验结束后,应正确处置废液和废弃物。
结论:通过本实验,我们成功合成了碘仿。
实验过程中,我们学习了有机合成反应的基本原理,并掌握了一种常用有机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同时,我们也加深了对实验操作的安全性和注意事项的理解。
这一实验为我们今后在有机化学领域的学习和研究打下了基础。
总结:本实验通过合成碘仿的过程,加深了对有机合成反应的理解。
碘仿糊剂配制与临床应用
碘仿又称三碘甲烷,是非水溶性的疏水性固体。
.药理作用:
碘仿遇到醇、醚、脂肪和某些细菌的产物时,缓慢分解产生游离碘,从而产生杀菌作用,并使细菌产物氧化。
化脓创面的渗出物中有大量脂肪类物质,可促使释放出游离碘,故碘仿对创口为良好的消毒剂和除臭剂,消毒作用持久。
碘仿对组织无刺激作用,能减少创面的渗出物,并促进其吸收,使创面干燥。
并可使肉芽组织生长,促进伤口愈合。
碘仿糊剂配制(1)
碘仿3.09,氧化锌3.19,凡士林3.79,丁香油(酚)0.2ml。
配制方法(2)
碘仿氧化锌,木榴油混合成流动状态(主要针对根尖孔大渗出较多的病例)
配制方法(3)
碘仿3.09,氧化锌3.19,甲硝唑粉丁香油(酚)(主要针对根尖孔大根尖炎症,患牙有松动渗出较多的病例)
配制方法(4)
碘仿地米粉(俩种缓和,直接用木榴油棉捻粘上混合药粉封入根管,主要针对一直根尖扣痛和活髓拔髓封药)
临床应用:
棉捻粘上糊剂直接封入根管7~14天,作暂时根管内封约。
用于根尖渗出渗血较多和患牙松动根尖孔大的封药,叩痛久不消失时,应尽可能让药物接触根尖周组织,对减少渗出,促进根尖部炎症消退有明显作用。
氢氧化钙-碘仿糊剂用于根管封药的临床观察李秋萍;罗蓉【摘要】目的观察对比氢氧化钙-碘仿糊剂与Metapex糊剂及甲醛甲酚的根管封药效果.方法选择315例根尖周炎病例经根管预备后随机分为实验组(氢氧化钙-碘仿糊剂)和两组对照组(Metapex糊剂组、甲醛甲酚组),对封药后患牙疗效及封药期间急症疼痛的发生率的比较.结果氢氧化钙-碘仿糊剂组显效率(95.24%)优于甲醛甲酚组(87.62%),二者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和Mctapex糊剂组(97.14%),二者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和Metapex糊剂组、甲醛甲酚组急症疼痛发生率分别为4.76%、3.81%、14.28%,氢氧化钙-碘仿糊剂组与Mempex糊剂组无明显差异,而与甲醛甲酚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氢氧化钙-碘仿糊剂与Metapex糊剂组均能有效的控制感染和预防根管治疗期间疼痛的发生.【期刊名称】《中国医药指南》【年(卷),期】2010(008)014【总页数】2页(P114-115)【关键词】氢氧化钙;Metapex糊剂;甲醛甲酚;根管封药【作者】李秋萍;罗蓉【作者单位】广州市花都区人民医院口腔科,510800;广州市花都区人民医院口腔科,5108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82.3在根管治疗中,根管内的清洗和消毒对后继的根管充填起到很重要的作用,良好的根管消毒药物可以更好的消除根管内的细菌和毒素,减少患者封药后的疼痛和复诊的次数。
目前国外常规根管消毒则选用氢氧化钙制剂,但成品的氢氧化钙制剂(如Metapex)价格较高,该实验在临床中应用自调氢氧化钙-碘仿糊剂代替成品进行根管内封药消毒,经过临床疗效观察,同样能有效的减少封药期间疼痛及对根尖周组织的刺激性。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从临床上随机选择根尖周炎病例315颗牙,年龄18~70岁,其中前牙87颗,磨牙228颗。
按就诊先后随机分为实验组(氢氧化钙-碘仿糊剂组)和对照(Metapex 糊剂组、甲醛甲酚组),各105颗,各组中在性别、年龄、牙位等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两种碘仿根管糊剂在治疗根尖周炎的应用摘要目的:比较替硝唑碘仿糊剂、氢氧化钙碘仿糊剂在治疗各型根尖周炎疗效上的差异。
方法:选择急慢性根尖周炎恒牙150颗,随机分为2组,分别充填替硝唑碘仿糊剂、氢氧化钙碘仿糊剂,随访12~28个月。
结果:治疗有效率替硝唑碘仿糊剂组为92%,氢氧化钙糊剂组为80%。
替硝唑碘仿糊剂组与氢氧化钙碘仿糊剂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
结论:替硝唑碘仿糊剂在治疗根尖周炎时的疗效优于氢氧化钙碘仿糊剂。
关键词替硝唑氢氧化钙碘仿根尖周炎材料与方法选择急慢性根尖周炎患者112例,150颗患牙,男60例,女46例,年龄12~16岁,根据术前X线片根端形态分为根端喇叭型21牙,管壁平行型52牙,管壁内聚型77牙。
临床分型为牙髓炎、牙髓坏死102颗,根尖周炎48颗。
根据临床症状、检查指标及X线片诊断为根尖周炎,根管畅通,根尖病灶直径在1cm 内,根尖片显示有牙根未发育完成者,无严重的全身感染及1周内未服用过抗生素。
应用材料:替硝唑片(0.5g/片)、氢氧化钙碘仿根管糊剂的配制:将替硝唑粉和碘仿按2∶1比例加适量丁香油调成糊剂备用。
氢氧化钙碘仿糊剂:将氢氧化钙和碘仿按2∶1比例混合,取适量加无菌蒸馏水调成糊状。
方法:术前摄X线根尖片,了解牙根发育程度及牙根吸收情况,测量根管长度。
常规备洞,常规根管预备以除去感染根髓及坏死组织,进行根管预备时尽量不损伤牙乳头。
操作长度小于患牙长度2mm;拔除坏死残髓,扩大针清理管壁病变组织,生理盐水冲洗根管。
对急性根尖周炎建立引流,症状缓解后,再做进一步治疗,根管内封药消毒根管。
开髓清理髓腔时扩大根管至35~40号扩孔钻。
并用3%过氧化氢、生理盐水反复清洗根管,吹干,封替硝唑棉捻,1周后复诊,根管内无异味。
将替硝唑碘仿糊剂牙胶尖按常规[LL]充填根管,磷酸锌水门汀作基,银贡合金永久充填。
另一组同样用3%过氧化氢,生理盐水冲洗根管,消毒根管3~5天,1周后复诊。
碘仿糊剂根管一次法治疗42例疗效观察摘要目的:探索根管治疗一次法在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提高治疗效率。
方法:选择牙髓炎和慢性根尖周炎符合根管治疗适应症的患牙85颗,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一次法进行根管治疗,用碘仿糊剂充填根管。
对照组采用传统根管治疗多次法进行治疗,用氧化锌丁香油糊剂充填根管。
结果:观察充填后1周内反应及随访1年后效果,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无差异显著性(P>0.05)。
结论:碘仿糊剂根管治疗一次法在临床应用具有可行性。
关键词碘仿糊剂根管治疗一次法疗效观察牙髓病牙髓病是指牙髓组织的疾病,包括牙髓炎症、牙髓坏死和牙髓退变。
急性期,疼痛剧烈难忍。
其特点是自发痛、阵发痛、夜间加重。
到了晚期,可出现持续性跳痛、放散痛,可放散至耳颞部与偏头痛相似。
疾病发作患者坐卧不安。
牙髓炎明显影响睡眠、工作和学习。
其发病不分年龄、性别、种族、地点和时间,多见对温度、化学、机械压力的刺激,可激发牙痛发作。
急性牙髓炎得到引流或治疗后,可转为慢性,病程可持续数月至数年,最后导致牙髓坏死。
治疗不彻底或机体抵抗力降低时,原来慢性又可以急性发作,或形成牙髓变性、坏死。
急性牙髓炎是一种疼痛难忍的急性病。
发病时疼痛可放散到同侧头、面、颞部,往往误为偏头痛或三叉神经痛、面肌抽搐等病症,需与之鉴别。
病之早期,温水缓解,冷水则加重;晚期冷水缓解,热水加重,掌握病程变化特点,即使未去医院治疗,也可使疼痛减轻。
由于牙痛不定位,若不认真检查,常常会误诊误治,甚至同时误治鄰牙或同侧下颌牙,造成患者不应有的损失,这种病例,临床并不少见。
为了防止误诊、误治,检查应该反复、仔细,病史应该详细询问,采用多种方法检查,使误诊、误治大大减少。
根管治疗是治疗牙髓病及根尖周病的首选方法,它是彻底清理根管内炎症牙髓和坏死物质,扩大成形根管,并对根管进行适当消毒,最后严密充填根管,以祛除根管内感染性内容物对根尖周组织的不良刺激,防止根尖周病的发生或促进根尖周病愈合[1]。
大黄粉/碘仿糊剂治疗口腔溃疡临床观察作者:程鹭华来源:《健康必读·下旬刊》2011年第03期【中图分类号】R246.83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672-3873(2011)03-0078-01【摘要】目的:观察大黄粉碘仿糊剂应用于复发性口腔溃疡治疗的疗效。
方法:156例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病人采用进行常规治疗,实验组病人在溃疡局部应用大黄粉/碘仿糊剂。
记录从用药至溃疡愈合的时间。
结果:实验组病人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且疼痛减轻迅速。
结论:大黄粉/碘仿糊剂可缩短复发性口腔溃疡的愈合时间,且具有良好的镇痛效果。
【关键词】口腔溃疡;大黄粉;碘仿糊剂一、材料和方法:1. 病例选择:选择2007年-2009年在我科就诊的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共156人,纳入标准为①复发性口腔溃疡,病史>1年;②成人患者;③临床表现为轻型口疮及腺周口疮。
2. 实验分组:随机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8人,其中实验组男31人,女47人;对照组男29人,女49人。
3. 药物:硝酸银、地卡因、冰硼散、锡类散、肾上腺皮质类固醇、生大黄粉、碘仿、碘甘油。
4. 给药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溃疡面局部使用10%硝酸银,为了止痛还可用1%地卡因表面局部麻醉。
外敷冰硼散或锡类散。
症状较重者可口服肾上腺皮质类固醇,如强的松5mg/片,每次一片,每日三次;实验组用30%的双氧水棉球和生理盐水棉球交替对溃疡面进行擦洗,去除溃疡面的假膜,再将大黄粉、碘仿按质量比5:1用适量的碘甘油调成糊剂。
敷在溃疡面上,每日三次。
5. 记录方法:设计表格,让患者记录自就诊后开始用药至溃疡愈合的时间及用药后疼痛消失的情况。
应用大黄粉/碘仿糊剂后,实验组患者感到溃疡处疼痛明显减轻,局部无明显刺痛感,实验组疼痛缓解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三、讨论1、大黄的药用价值大黄是一种中药,其性能为止血、消肿、味辛、破瘀生新。
复方碘仿糊剂治疗干槽症的疗效观察发表时间:2015-11-18T14:44:41.727Z 来源:《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15年9月第9期供稿作者:钱晔李晶[导读] 辽宁省本溪市中心医院,辽宁,本溪干槽症多见于下颌后牙,占58%-92%,发生率依次是下颌第3磨牙、第1磨牙、第2磨牙,其他牙少见,前牙发生率低[2]。
钱晔李晶(辽宁省本溪市中心医院,辽宁,本溪,117000)【摘要】目的:观察复方碘仿糊剂治疗干槽症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拔牙术后干槽症患者54例,根据病人的治疗方案的选择,分为参与组(28例)和对照组(26例),两组患者均局麻下,局部彻底清创,对照组局部填塞碘仿纱布,参与组局部填塞复方碘仿糊剂,分别观察效果。
结果:对照组有效率92.30%,参与组有效率100%,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复方碘仿糊剂治疗干槽症疗效确切。
【关键词】拔牙后:干槽症:复方碘仿糊剂:疗效【中图分类号】R782.1 【文献标识码】A干槽症是以疼痛和拔牙创面愈合障碍为主要特征的拔牙术后并发症[1]。
干槽症多见于下颌后牙,占58%-92%,发生率依次是下颌第3磨牙、第1磨牙、第2磨牙,其他牙少见,前牙发生率低[2]。
常反复迁延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
我科采用复方碘仿糊剂治疗干槽症,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我科门诊拔牙术后并发干槽症患者54例。
根据病人对治疗方案的选择分为参与组和对照组,其中:参与组患者28例,男18例、女10例,年龄18—55岁,中位年龄32岁,因拔出下颌阻生第3磨牙所致25例,占89.85%其他牙位3例,占10.71%;对照组26例,男6例、女20例,年龄20—57岁,中位年龄31岁,因拔出下颌阻生第3磨牙所致23例,占88.46%,其他牙位3例,占11.53%。
两组比较性别、年龄、疾病种类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自制糊剂局部治疗智齿冠周炎的临床分析关艳红;王永生;矫蕊睿【期刊名称】《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年(卷),期】2010(012)032【摘要】目的:探讨自制的甲硝唑-碘仿-地塞米松糊剂在智齿冠周炎局部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碘仿、甲硝唑片和地塞米松片先碾磨成粉末状,按体积比2:1:1的比例混合,加入适量丁香油调制成稀糊状,在调制过程中尽可能地调匀、压碎,减少固体颗粒的体积.选择200例下颌智齿冠周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00例.两组病例均用3%双氧水和0.9%氯化钠液交替冲洗牙周龈盲袋,吹干后,治疗组将自制的甲硝唑-碘仿-地塞米松糊剂置入龈盲袋内,对照组只用探针蘸取少许碘甘油置入龈盲袋内.1次/日,连续5天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1个疗程后自制的甲硝-碘仿-地塞米松糊剂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结论:自制的甲硝唑-碘仿-地塞米松糊剂用于智齿冠周炎局部治疗,充分发挥3种药物的药性特点及缓释作用,提高疗效,疗程缩短,优于传统的碘甘油治疗方法.【总页数】1页(P84)【作者】关艳红;王永生;矫蕊睿【作者单位】吉林省辽源市中医院口腔科,136200;辽源市龙山区王永生口腔诊所,136200;辽源市中心血站,1362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相关文献】1.局部治疗智齿冠周炎急性发作期66例临床分析 [J], 董瑞杰;毛庆华;岳丽丽;刘忠2.复合抗菌糊剂局部治疗智齿冠周炎的疗效分析 [J], 唐丽君;郭皓;高欢;刘志萍3.甲硝唑强的松糊剂局部应用治疗急性智齿冠周炎疗效观察 [J], 胡青梅4.自制糊剂局部治疗智齿冠周炎的临床分析 [J], 关艳红;王永生;矫蕊睿5.云南白药为主的自制糊剂局部治疗干槽症的临床观察 [J], 王耀东; 朱锋; 李振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碘仿糊剂配制与临床应用
碘仿又称三碘甲烷,是非水溶性的疏水性固体。
.药理作用:
碘仿遇到醇、醚、脂肪和某些细菌的产物时,缓慢分解产生游离碘,从而产生杀菌作用,并使细菌产物氧化。
化脓创面的渗出物中有大量脂肪类物质,可促使释放出游离碘,故碘仿对创口为良好的消毒剂和除臭剂,消毒作用持久。
碘仿对组织无刺激作用,能减少创面的渗出物,并促进其吸收,使创面干燥。
并可使肉芽组织生长,促进伤口愈合。
碘仿糊剂配制(1)
碘仿3.09 ,氧化锌3.19 ,凡士林
3.79 ,丁香油(酚)0.2ml 。
配制方法(2)
碘仿氧化锌,木榴油混合成流动状态(主要针对根尖孔大渗出较多的病例)
配制方法(3)
碘仿3.09 ,氧化锌3.19 ,甲硝唑粉丁香油(酚)(主要针对根尖孔大根尖炎症,患牙有松动渗出较多的病例)
配制方法(4)
碘仿地米粉(俩种缓和,直接用木榴油棉捻粘上混合药粉封入根管,主要针对一直根尖扣痛和活髓拔髓封药)
临床应用:
棉捻粘上糊剂直接封入根管7〜14天, 作暂时根管内封约。
用于根尖渗出渗血较多和患牙松动根尖孔大的封药, 叩痛久不消失时,应尽可能让药物接触根尖周组织,对减少渗出,促进根尖部炎症消退有明显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