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综合指数法在评价医院医疗质量的运用
- 格式:pdf
- 大小:227.65 KB
- 文档页数:1
利用综合指数法评价临床科室医疗质量李凌雯陈辉(云南省开远市解放军第59医院信息科661600)【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指数法在医院对临床科室进行科学管理及统筹决策中的运用。
方法利用综合指数法对我院16个临床科室的共10项医疗主要指标进行评价分析。
结果五官科的综合指数最高,排名第一,妇儿科第二,肾脏内科排名最后。
结论利用综合指数法对各项医疗指标进行综合评价分析,可为医院在对科室的阶段总结、合理设置、科学评先、统筹决策中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综合指数评价医疗质量影响医疗整体水平的因素较复杂和多样,单纯地依靠病床使用率、治愈好转率、病床周转次数等某一统计指标反映医疗工作质量,已不能客观、综合地体现医院各临床科室的整体医疗水平。
因此,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和使用简易的综合评价方法对医院的现代化管理显得十分重要。
综合指数法是指以各指标的实际值和计划值为基础,通过计算两者比率,将各指标值的综合值作为评价的尺度,进行衡量评价的一种方法〔1〕。
本文利用这一方法对某院2008年16个临床科室的主要核心指标进行计算与分析,为医院今后对各临床科室的规范管理和统筹决策提供一个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
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资料来源于某院统计室2008年各临床科室医疗工作统计年报表,数据真实可靠。
1.2 方法1.2.1 指标体系的建立从资料中选取与医疗相关的且具代表性的四类10项指标,建立医疗工作评价体系:①劳动强度指标:门诊人次、出院人次;②工作效率指标:实际病床使用率、平均病床工作日、出院者平均住院日、病床周转次数;③诊疗质量指标:入出院诊断符合率、治愈好转率、抢救成功率;④经济效益指标:药品占总费用的比例。
详见表1。
表1 某院各临床科室2008年医疗工作主要指标科室名称劳动强度指标工作效率指标诊疗质量指标效益指标门诊人次出院人次实际病床使用率平均病床工作日出院者平均住院日病床周转次数入出院诊断符合率治愈好转率抢救成功率药品比心血管中心13412 2133 93.31 336.97 12.48 27.67 99.46 97.80 93.46 42.43 肾脏内3328 462 83.05 283.48 24.54 13.40 99.32 98.20 94.37 31.79 消化内15476 2501 95.58 353.57 13.29 27.20 99.88 99.38 90.96 58.48 神经内6236 1479 90.29 325.62 12.11 28.73 99.51 98.49 89.85 59.98 创伤显微外4985 989 91.04 331.54 17.43 20.61 99.69 99.87 97.87 30.26 脊柱外3615 1370 94.93 349.30 15.30 23.17 99.92 99.53 85.71 36.61 骨关节外4743 1111 92.25 323.40 15.43 21.97 98.13 99.63 94.00 30.53 肝胆外3045 1195 87.49 323.00 9.73 36.61 98.61 97.91 89.18 43.79 普外6549 1824 93.99 341.28 10.67 32.77 98.00 99.32 97.25 42.60 脑外6071 1207 94.32 337.43 14.26 23.41 98.84 98.54 95.48 41.39 泌尿外6250 1461 92.06 335.62 12.63 27.39 99.71 100.00 100.00 29.00 烧伤整形1749 531 76.01 266.85 17.09 20.06 99.81 99.21 91.67 30.00 五官38355 4619 97.29 355.68 12.32 29.59 99.37 99.93 76.92 53.50 妇儿13911 3157 96.67 349.88 10.20 34.69 99.68 100.00 100.00 34.25 中医12379 826 82.42 300.53 14.55 24.42 99.00 98.07 84.00 39.21 感染3488 919 86.34 309.52 14.15 23.73 96.39 98.34 91.27 56.941.2.2 指数相对化处理对于以上10项性质不同、计量单位不同的数据,需进行相对化处理,以消除量纲的影响。
基于综合指数法在评价医院医疗质量的运用
发表时间:2014-05-26T14:27:39.78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46期供稿作者:李芳王文丽[导读] 当医院医疗质量的综合指数最大,医疗工作质量最佳。
反之,当医院医疗质量的综合指数最小,医院医疗质量最差。
李芳王文丽(广东省江门市妇幼保健院信息科 529000)
【摘要】目的:对我院2007~2011年五年的医疗质量优劣程度进行综合评价分析,为医院管理提供客观、科学的决策依据。
方法:从2007~2011年统计报表中,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医院医疗工作质量10项指标建立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综合指教法,进行综合评价。
结果:2009年至2011年,医院医疗质量综合指数逐年上升,我院的医疗综合质量最佳为2011年。
2008年比2007年医疗质量综合指数略有下降。
结论:综合指数法计算直观、应用方便、实用性强,在评价医院医疗工作质量上具有综合性和可行性。
【关键词】医疗质量指标综合指数法综合评价
【中图分类号】R197.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3)46-0262-02 医院管理的核心是医疗质量管理,如何评价医疗质量是医院管理工作的重要一环。
综合指数法以各项经济效益指标的实际值分别除以各项指标的评价标准值得出各项指标的评价指数,再对各项指标的评价指数进行加权算术平均,得出综合评价值的一种方法。
本文运用综合评价法对我院2007-2011年主要医疗质量指标进行评价,为医院管理者了解工作情况,提高科学管理,提供可靠依据。
1 资料来源
资料来源于我院2007-2011年医疗统计报表,数据真实可靠,从中选出反应医院质量的11项统计指标进行综合评价,见表1。
表1 2007——2011年医院综合质量评价指标
2 方法与结果
2.1 综合指数方法
综合指数法以各项经济效益指标的实际值分别除以各项指标的评价标准值得出各项指标的评价指数,再对各项指标的评价指数进行加权算术平均,得出综合评价值的一种方法。
具体的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y为进行综合评价所计算的综合指数;yi为第i项评价指标的个体指数,xi为第i项评价指标的评价值;xM为第i项评价指标的评价标准值;wi为第i项评价指标在综合评价中的权数。
2.2 结果
当医院医疗质量的综合指数最大,医疗工作质量最佳。
反之,当医院医疗质量的综合指数最小,医院医疗质量最差。
由表3可知,我院2008年医疗质量最差,2011年医院医疗工作质量最好。
3 讨论
综合指数法作为一种简洁有效的多指数的综合评价方法,能够准确合理地评价医院医疗工作质量。
它可以多指标区分为正向指标和负向指标结合在一起,提供了分析效能。
住院和门诊人次呈逐年增长趋势,出院者平均住院日指标5年内变化不明显,而出院人次、手术人次、病床使用率2008年最低,导致综合指数最低,2011年各项指标的增长与医院为打造品牌医院、百姓放心医院,做好“三好一满意”工作等“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的各项措施有诸多直接关系。
如引进高级人才,培养医务人员技能、着力提高诊断质量、治疗质量、吸引更多群众来院就诊,并根据季节变化及患者情况,合理增加病床数。
费用指标有所增长,与物价上涨有关。
近年来,我院大力改善医院环境建设,建设便民措施,开展专业培训,加强医务人员医德医风建设,打造品牌科室、重点专科,积极开展性技术、新项目,以点带面推动了我院整体医疗水平不断提高,从而提供医院综合竞争力,促进医院又好又快发展。
参考文献
[1]徐天和.中国医学统计百科全书:统计管理与健康统计分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
[2]杨梅芬.综合指数法在医院医疗质量综合评价中的应用[J].中国医院统计,2011,18(3):273:274.
[3]赵文云.2004-2008年医院医疗质量综合评价[J].中国医院统计,2010,6(2):165:166.
[4]孙静.采用密切法对我院医疗工作质量进行综合评价[J].中国医院统计,2011,18(1):18:19.
[5]严茂春.应用TOPSIS法综合评价10年住院医疗质量[J].中国医院统计,2010,17(1):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