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086系统结构
- 格式:ppt
- 大小:1.83 MB
- 文档页数:10
第二章8086/8088微处理器及其系统结构内容提要:1.8086微处理器结构:CPU内部结构:总线接口部件BIU,执行部件EU;CPU寄存器结构:通用寄存器,段寄存器,标志寄存器,指令指针寄存器;CPU引脚及其功能:公用引脚,最小模式控制信号引脚,最大模式控制信号引脚。
2.8086微机系统存储器结构:存储器地址空间与数据存储格式;存储器组成;存储器分段。
3.8086微机系统I/O结构4.8086最小/最大模式系统总线的形成5.8086CPU时序6.最小模式系统中8086CPU的读/写总线周期7.微处理器的发展学习目标1.掌握CPU寄存器结构、作用、CPU引脚功能、存储器分段与物理地址形成、最小/最大模式的概念和系统组建、系统总线形成;2.理解存储器读/写时序;3.了解微处理器的发展。
难点:1.引脚功能,最小/最大模式系统形成;2.存储器读/写时序。
学时:8问题:为什么选择8088/8086?•简单、容易理解掌握•与目前流行的P3、P4向下兼容,形成x86体系•16位CPU目前仍在大量应用思考题1、比较8086CPU与8086CPU的异同之处。
2、8086CPU从功能上分为几部分?各部分由什么组成?各部分的功能是什么?3、CPU的运算功能是由ALU实现的,8086CPU中有几个ALU?是多少位的ALU?起什么作用?4、8086CPU有哪些寄存器?各有什么用途?标志寄存器的各标志位在什么情况下置位?5、8086CPU内哪些寄存器可以和I/O端口打交道,它们各有什么作用?6、8086系统中的物理地址是如何得到的?假如CS=2400H,IP=2l00H,其物理地址是多少?思考题1.从时序的观点分析8088完成一次存储器读操作的过程?2.什么是8088的最大、最小模式?3.在最小模式中,8088如何产生其三总线?4.在最大模式中,为什么要使用总线控制器?思考题1.试述最小模式下读/写总线周期的主要区别。
第2章8086系统结构2.1 8086 CPU内部结构2.2 8086 内部寄存器结构2.3 8086 系统存储器组织2.4 8086 CPU外部特性2.5 8086 CPU操作时序2.1 8086 CPU内部结构8086 CPU概况8086CPU 主频最大为8MHz,具有16位数据总线,20位地址总线,内存寻址能力为1MB采用双列直插封装的8086 CPU有40根管脚在中断管理方面,8086 CPU 可处理内部软件中断和外部中断,中断源可达256个8086 CPU 内部有14个16位寄存器,包括4个段地址寄存器,8个通用寄存器,1个标志寄存器,1个指令指针寄存器支持x86指令集的汇编程序运行模式2.1 8086 CPU 内部结构✓算术逻辑运算单元(ALU)、✓标志寄存器FR 、✓通用寄存器组✓EU 控制器指令执行部件(EU)组成指令执行部件(EU) 总线接口部件(BIU)8086CPU 由两部分组成✓指令译码✓执行指令-在ALU 中完成✓暂存中间运算结果-通用R✓保存运算结果特征-FLAG指令执行部件(EU)功能CPU 部件-总线接口单元总线接口单元(BIU)组成:✓地址加法器✓专用寄存器组✓指令队列✓总线控制电路总线接口单元(BIU)功能:✓形成访问存储器的物理地址,取出指令,暂存到指令队列中等待执行✓访问存储器或I/O端口-读取操作数✓执行转移指令,并取新指令CPU内指令执行过程取指令:CPU的控制器从内存读取一条指令并放入指令寄存器指令译码:指令寄存器中的指令经过译码,决定该指令应进行何种操作(就是指令里的操作码)、操作数在哪里(操作数的地址)。
执行指令,分两个阶段:取操作数和运算。
修改指令计数器,决定下一条指令的地址。
程序指令执行过程 1 控制单元将指令计数器里的指令地址送到地址总线2 在内存中读取指令,CPU将读到的指令进行译码-指令寄存器3 对于执行指令过程中所需要用到的数据,CPU将数据地址也送到地址总线4 CPU把数据读到CPU的内部寄存器暂存,命令运算单元对数据进行加工处理1+修改指令计数器地址,执行下一条指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