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荷间相互作用能

  • 格式:ppt
  • 大小:463.00 KB
  • 文档页数:5

下载文档原格式

  / 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W = ∫∫ σϕdS 2S
静电场的能量
3. 静电场的能量
平板电容器的能量
1 1 2 1 2 2 W = CU AB = εE Sd = εE V 2 2 2
电能贮藏在电场中,静电场能量的体密度为 电能贮藏在电场中,
W 1 2 1 we = = εE = DE V 2 2
任一带电体系的总能量
1 W = ∫∫∫ we dV = ∫∫∫ DEdV V V 2
静电场的能量
( 3) 铜板未抽出时 , 电容器被充电到 ) 铜板未抽出时, 电容器被充电到U=300V, 此 , 时所带电荷量Q=C’ U,电容器中所储静电能为 时所带电荷量 ,
1 Q W′= ′ 2 C1
2
当电容器与电源切断后再抽出铜板, 当电容器与电源切断后再抽出铜板,电容器所储的静 电能增为 1 Q2 W = 2 C 能量的增量W-W’ 应等于外力所需作的功,即 应等于外力所需作的功, 能量的增量
静电场的能量
Q2 1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1 Q 2 d ′ ε 0 S d ′U 2 A= ∆W= W - W ′ = = - = 2 C C ′ 2 ε 0 S 2 (d − d ′ )2
代入已知数据, 代入已知数据,可算得
A = 2 . 99 × 10 − 6 J
+σ σ
−σ
C1
C2
d1
d′ ′ d
d2
B
C =
ε0S
d
静电场的能量
设平行板电容器两板极上带有电荷± 设平行板电容器两板极上带有电荷±q, 铜板平行地 两表面上将分别产生感应电荷,面密度也为± 两表面上将分别产生感应电荷,面密度也为± σ , 如图所示,此时空气中场强不变,铜板中场强为零。 如图所示,此时空气中场强不变,铜板中场强为零。 两极板A、 的电势差为 两极板 、B的电势差为
电荷连续分布时的静电能
2. 电荷连续分布时的静电能
以体电荷分布为例, 以体电荷分布为例,设想不断把体电荷元ρdV从 从 无穷远处迁移到物体上, 无穷远处迁移到物体上,系统的静电能为
1 W = ∫∫∫ ρϕdV 2V
ϕ是体电荷元处的电势。 是体电荷元处的电势。
同理,面分布电荷系统的静电能为: 同理,面分布电荷系统的静电能为:
V1是q2和q3在q1 所在处产生的电势,余类推。 所在处产生的电势,余类推。
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能
1.3 多个点电荷
推广至由n个点电荷组成的系统, 推广至由 个点电荷组成的系统,其相互作用能 个点电荷组成的系统 电势能) (电势能)为
1 n W = ∑ qiVi 2 i =1
Vi是除 i外的其它所有电荷在 i 所在处产生的电势。 是除q 外的其它所有电荷在q 所在处产生的电势。
2 Q 3Q ε0 ∞ 2 + ∫R 4πr dr = 2 2 4πε0r 20 0R πε 2
1 Qr E= , 3 4πε 0 r
2
(r ≥ R)
静电场的能量
解二: 解二:计算带电体系的静电能 球体是一层层电荷逐渐聚集而成, 球体是一层层电荷逐渐聚集而成,某一层内已聚集电荷
假设q 从相距无穷远移至相距为r。 假设 1、q2从相距无穷远移至相距为 。 先把q 从无限远移至A点 先把 1从无限远移至 点,因q2与A点相距仍然为无 点相距仍然为无 外力做功等于零。 限,外力做功等于零。
q1
A q1
q2
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能
再把q 从无限远移至B点 外力要克服q 再把 2从无限远移至 点,外力要克服 1的电场力 做功,其大小等于系统电势能的增量。 做功,其大小等于系统电势能的增量。
e2 4πε 0 2 d
;立方体对角线长度为
3d ,

4对对角顶点负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能量是 4 对对角顶点负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能量是
e2 4πε 0 3 d
立方体中心到每一个顶点的距离是 3d / 2,故中心正电荷
e2 与8个负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能量是 − 8 个负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能量是 4πε 0 3 d / 2
C q3 r23 r13 A B r12 q1 q2
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能
可改写为
1 q2 q3 q1 q3 W = [q1 ( ) + q2 ( ) + + 2 4πε0r12 4πε0r13 4πε0r12 4πε0r23 q1 q2 )] + q3 ( + 4πε 0 r13 4πε 0r23 1 3 1 = (q1V1 + q2V2 + q3V3 ) = ∑ qiVi 2 i =1 2
C1 = ε 0
d
,
C2 = ε0
2d
板极上带电± 时所储的电能为 板极上带电± Q时所储的电能为
1 Q2 1 Q 2d W1 = = 2 ε 0C 1 2 ε0S 1 Q 2 ⋅ 2d ,W2 = 2 ε0S
静电场的能量
故两极板的间距拉开到2d后电容器中电场能量的 故两极板的间距拉开到 后电容器中电场能量的 增量为 1 Q 2d ∆W= W 2 W1 = - 2 ε0S (2)设两极板之间的相互吸引力为 ,拉开两极板 )设两极板之间的相互吸引力为F 时所加外力应等于F 外力所作的功A=Fd ,所以 时所加外力应等于 ,外力所作的功
静电场的能量
例题9-8 如图所示,在一边长为d的立方体的每个 例题 如图所示,在一边长为 的立方体的每个 顶点上放有一个点电荷-e, 顶点上放有一个点电荷 ,立方体中心放有一个点 电荷+2e。求此带电系统的相互作用能量。 电荷 。求此带电系统的相互作用能量。
−e −e +2e −e −e −e −e −e −e
A Q F = = d 2ε 0 S
2
静电场的能量
例 9-11 平行板空气电容器每极 板的面积S= × 板的面积 3×10-2m2 ,板极间 的距离d 的距离 = 3×10-3m 。今以厚度 × 为d’ = 1×10-3m的铜板平行地插 × 的铜板平行地插 入电容器内。 入电容器内 。 ( 1) 计算此时电 ) 容器的电容; 容器的电容 ; ( 2) 铜板离板极 ) 的距离对上述结果是否有影响? 的距离对上述结果是否有影响 ? ( 3) 使电容器充电到两极板的 ) 电势差为300V后与电源断开 , A 后与电源断开, 电势差为 后与电源断开 再把铜板从电容器中抽出, 再把铜板从电容器中抽出 , 外 界需作功多少功? 界需作功多少功? 解: (1)铜板未插入前的电容为 )
q2
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能
可改写为
1 1 1 q2 1 1 q1 1 = q1V1 + q2V2 W = q1 + q2 2 2 4πε 0 r 2 4πε 0 r 2
1 2 = ∑ qiVi 2 i =1
两个点电荷组成的系统的相互作用能(电势能) 两个点电荷组成的系统的相互作用能(电势能) 等于每个电荷在另外的电荷所产生的电场中的电势 能的代数和的一半。 能的代数和的一半。
A = q2 (V2 − V∞ )
V2是q1在B点产生的电势,V∞是q1在无限远处的电势。 点产生的电势, 在无限远处的电势。 点产生的电势
1 q1 V1 = 4πε 0 r
所以
V∞ = 0
q1
1 q1q2 A = q2V2 = 4πε 0 r B A r q1 q2
q2
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能
同理,先把 从无限远移B点 再把q 移到点, 同理,先把q2从无限远移 点,再把 1移到点, 外力做功为
)
2e 4πε
0
4πε
0
3d
静电场的能量
−e 在体心处的电势为 V 0 = 8 3 d 4πε 0 2
按式可得这个点电荷系的总相互作用能为
1 1 W = 8 ⋅ (− e )V i + (+ 2 e )V 0 2 2 1 12 e 2 12 e 2 28 e 2 = d + 2d − 3d 4πε 0
1 q1q2 A = q1V1= 4πε 0 r
V1是q2在A点产生的电势。 点产生的电势。 点产生的电势 两种不同的迁移过程,外力做功相等。 两种不同的迁移过程,外力做功相等。 根据功能原理,外力做功等于系统的相互作用能 。 根据功能原理,外力做功等于系统的相互作用能W。
1 q1q2 W = A= 4πε 0 r B A r q1 q1 q2
4 3 q = ρ ⋅ πr 3
这层电荷dq,需做功: r → r + dr 这层电荷 ,需做功: q 2 dW外 = U 外 dq = ∫ ⋅ ( ρ 4πr dr ) 4πε 0 r 2 1 3Q Q R 而 ρ= 所以 W外 = ∫0 dW外 = 4 3 4πε 0 5 R πR 再聚集
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能
1.2 三个点电荷
依次把q 依次把 1 、q2、 q3从无限远移至所在的位置。 、 从无限远移至所在的位置。 移至A点 把q1 移至 点,外力做功 再把q 移至B点 再把 2 移至 点,外力做功 最后把q 移至C点 最后把 3 移至 点,外力做功
A1 = 0
A2 = q2
C q3 r23 r13 A B r12 q1 q2
静电场的能量
相邻两顶点间的距离为d, 解一 相邻两顶点间的距离为 ,八个顶点上负电荷分别与 相邻负电荷的相互作用能量共有12对 相邻负电荷的相互作用能量共有 对,即 12
4πε 0d
e2
;面
个面上12对对角顶点负电荷间的相互 对角线长度为 2 d 。6个面上 对对角顶点负电荷间的相互 个面上 作用能量是 12
0 . 34 e 2 = ε 0d
结果与解一相同. 结果与解一相同
静电场的能量
求半径为R 带电量为Q 的均匀带电球的静电能。 例9-9 求半径为 带电量为 的均匀带电球的静电能。 解一: 解一:计算定域在电场中的能量
Q r E= , (r<R ) 3 4εR π0
球内 r 处电场
1 2 ε0 R Qr 2 W = ∫ ε0E dV = ∫0 4πr dr + 3 2 2 4πε0R
3
静电场的能量
例题9-10 一平行板空气电容器的板极面积为 ,间 一平行板空气电容器的板极面积为S, 例题 距为d,用电源充电后两极板上带电分别为± 。 距为 ,用电源充电后两极板上带电分别为± Q。断 开电源后再把两极板的距离拉开到2d。 开电源后再把两极板的距离拉开到 。求(1)外力 ) 克服两极板相互吸引力所作的功;( ;(2) 克服两极板相互吸引力所作的功;( )两极板之间 的相互吸引力。(空气的电容率取为ε 。(空气的电容率取为 的相互吸引力。(空气的电容率取为 0)。 解 (1 )两极板的间距为d和2d时,平行板电容器 两极板的间距为 和 时 的电容分别为 S S
U = V A- V B = E 0 d 1 E 0 d 2= E 0 (d − d ′ )V B + q (d − d ′ ) = ε0S
所以铜板插入后的电容C 所以铜板插入后的电容 ’ 为
q ε0S C′ = = V A- V B d − d′
2)由上式可见,C’ 的值与 1和d2无关( d1增大时, )由上式可见, 的值与d 无关( 增大时, d2减小。 d1+ d2=d-d' 不变),所以铜板离极板的距 减小。 不变) 离不影响C 离不影响 ’ 的值
静电场的能量
所以, 所以,这个点电荷系统的总相互作用能量为
W =
1 4πε
0
12 e 2 12 e 2 4e 2 32 e 2 d + 2d + 3d − 3d
解二 任一顶点处的电势为
V i = 3( +(
−e 4πε 0 d −e
) + 3( )+
−e 4πε
0
2d 3 d 2
§9-8 电荷间相互作用能 静电场的能量 电荷之间具有相互作用能(电势能),当电荷间 电荷之间具有相互作用能(电势能),当电荷间 ), 相对位置发生变化或系统电荷量发生变化时, 相对位置发生变化或系统电荷量发生变化时,静电能 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量。 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量。
1. 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能
1.1 两个点电荷
4πε 0 r12 q1 q2 A3 = q3 ( ) + 4πε0r13 4πε0r23
q1
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能
三个点电荷组成的系统的相互作用能量(电势能) 三个点电荷组成的系统的相互作用能量(电势能)
W = A1 + A2 + A3 q1 q1 q2 ) = q2 + q3 ( + 4πε 0 r12 4πε 0 r13 4πε 0 r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