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风安全学.
- 格式:ppt
- 大小:1.02 MB
- 文档页数:3
通风安全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通风是为了保证室内空气的____。
a) 清新b) 温度c)洁净d)健康2. 以下哪项不是通风的常见方式?a) 自然通风b) 机械通风c) 重力通风d) 隔音通风3. 下列哪种场所通常需要加强通风?a) 办公室b) 婴儿房间c) 车库d) 浴室4. 通风的主要目的是____。
a) 控制室内湿度b) 降低能耗c) 加强空气净化d) 换气和排毒5. 通风开窗时应注意的原则是_____。
a) 尽量开大窗户b) 最好通风时间是傍晚c) 尽量保持窗户闭合状态d) 避免对流风引起疾病6. 下列哪种情况下应特别注意通风?a) 雾霾天气b) 干燥天气c) 冬季d) 夏季7. 以下哪种通风方式可以更有效地改善空气质量?a) 定时通风b) 遮光窗帘c) 空气净化器d) 安装通风设备8. 通风过程中如果出现异味、烟雾等情况,应____。
a) 继续通风直到异味消失b) 关闭窗户避免污染c) 脱离现场寻找安全出口d) 戴上口罩保护自身9. 以下哪个因素不会影响通风效果?a) 室内家具布局b) 季节因素c) 室内污染源d) 空气湿度10. 室外空气质量差时,应避免长时间停留在室外,并通过____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a) 空调b) 通风c) 加湿器d) 净化器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判断题:正确(√)错误(×)1. 通风可以有效减少室内湿度,防止霉菌滋生。
2. 隔音通风主要适用于需要保持隐私的场所。
3. 室内污染源会对室内空气质量产生不利影响。
4. 冬季通风时间应尽可能地缩短。
5. 空气净化器是通风的替代品。
三、问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通风的好处及其对人体的影响。
2. 说明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的区别,并分别列举一个适用的场所。
3. 如何正确进行通风换气,以达到良好的通风效果?4. 阐述室内空气质量测量标准及其重要性。
5. 列举三种改善室内空气质量的措施。
实验一 通风阻力测定一、实验目的1.学习测算通风阻力及摩擦阻力系数的方法,加深对矿井通风阻力的理解。
2.掌握测定通风阻力、求算风阻、等积孔和绘制风阻特性曲线的方法。
3.掌握在通风管道中测算摩擦阻力系数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原理:根据能量方程可知,当管道水平放置时,两测点之间管道断面相等,没有局部阻力,且空气密度近似相等时,则两点之间的摩擦阻力就是通风阻力,它等于两点之间的绝对静压差(2121p p h h -==-阻摩)。
根据第三章内容可知,管道的摩擦阻力可用下式计算:,摩23Q S LU h α=Pa风阻为2Q h R 摩=,82m /Ns等积孔为R A 19.1=, 2m摩擦阻力系数为 ,摩测23ULQ S h =α 2Ns /m4换算为标准状态的标α为,测测标ραα2.1=2Ns /m 4矿井空气的密度为0.3780.003484(1)sat P PT Pϕρ=-测断面平均风速为 v =均管道风量为sm S v Q /3,均=三、实验仪器和设备干湿球温度计、空盒气压计、通风管道、皮托管、单管倾斜压差计。
四、实验内容及步骤1.依据空盒气压计和干湿温度计的测定结果计算空气的密度。
2. 测定风道的断面平均风速;测点布置:为了准确测得断面风速分布,必积平分线上布置测点,如图1所示为三等面积环的测点布置。
如速度场纵横对称,也可以只在纵向(或横向)上布置测点。
记入实验报告书中。
4.当水柱计稳定时,同时读取h阻1-25.用皮尺量出测点1、2之间的距离,根据管道直径,计算出管道面积和周长,记入实验报告书中。
6.根据上述数据计算风阻、等积孔、摩擦阻力系数,记入实验报告书中。
五、实验数据记录本实验共测了4组数据,同学们有选择性的抄其中一组即可,第1组数据:表2 管道参数与压差计读数记录表表3 平均风速测量参数表表4 管道摩擦风阻与摩擦阻力计算结果表第二组数据:表2 管道参数与压差计读数记录表表4 管道摩擦风阻与摩擦阻力计算结果表第三组数据:表2 管道参数与压差计读数记录表表4 管道摩擦风阻与摩擦阻力计算结果表第四组数据:表2 管道参数与压差计读数记录表表4 管道摩擦风阻与摩擦阻力计算结果表实验二 扇风机特性测定一、 实验目的1. 掌握扇风机特性测定方法。
通风安全学课程设计一、引言通风安全学是一门研究通风原理和安全措施的学科,旨在提高人们对通风安全的认识和应对能力。
本课程设计旨在通过系统性的学习和实践,使学生全面掌握通风安全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为未来工作和生活中的通风安全问题提供解决方案。
二、课程目标1. 理解通风原理:学生应能够理解通风的基本原理,包括气流运动规律、气压差驱动力、气体扩散等,从而能够分析和解决通风系统中的问题。
2. 掌握通风设备与系统:学生应熟悉通风设备和系统的种类、结构和工作原理,能够选择适当的通风设备和设计合理的通风系统。
3. 学习通风安全知识:学生应了解通风系统与安全的关系,掌握通风安全的基本概念、标准和规范,能够评估通风系统的安全性。
4. 掌握通风安全管理:学生应学习通风系统的安全管理方法和控制措施,能够制定通风安全管理计划和应急预案,提高通风系统的安全性。
5. 提高通风安全意识:通过案例分析和实践操作,培养学生对通风安全的重视和责任感,增强他们的安全意识和应对能力。
三、课程内容1. 通风原理与气流运动:介绍通风原理的基本概念和气流运动的规律,包括气压差驱动力、气体扩散、气流速度和方向的测量等。
2. 通风设备与系统:学习通风设备的分类、结构和工作原理,包括风机、排风扇、风管和空调系统等,了解它们在通风系统中的应用和选择方法。
3. 通风与安全:探讨通风系统与安全的关系,介绍通风安全的基本概念、标准和规范,以及通风系统对危险物质扩散和火灾扑救的影响。
4. 通风安全管理:学习通风系统的安全管理方法和控制措施,包括通风设备的维护保养、通风系统的检查和测试、通风安全管理计划和应急预案的制定等。
5. 通风安全案例分析:通过实际案例分析,探讨通风系统在工业、建筑和航空等领域中的应用和安全问题,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 实践操作和安全演练:组织学生进行通风设备的安装调试、通风系统的检查测试和安全演练,加强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应对能力。
通风安全学课后习题答案通风安全学课后习题答案通风安全学是一门关于通风系统设计、操作和维护的学科,它涉及到人类生活和工作环境中的空气质量和安全问题。
在这门课程中,学生需要学习如何评估和改善室内空气质量,以及如何设计和维护通风系统,以确保人们的健康和安全。
以下是一些通风安全学课后习题的答案,希望对学生们的学习有所帮助。
1. 什么是通风系统的主要目的?通风系统的主要目的是提供新鲜空气,排除污染物,控制室内温度和湿度,以保持人们的舒适和健康。
2. 请列举一些常见的室内空气污染源。
常见的室内空气污染源包括烟草烟雾、家具和建筑材料释放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油漆和清洁剂中的化学物质、家用电器和燃气燃烧产生的一氧化碳等。
3. 通风系统中的哪些组件对于保持良好的空气质量至关重要?通风系统中的关键组件包括风扇、过滤器、换气口和排气口。
风扇通过循环空气,过滤器可以去除空气中的颗粒物,而换气口和排气口则用于进出空气的流动。
4. 什么是新风量?如何计算新风量?新风量是指通风系统中进入室内的新鲜空气的流量。
计算新风量的方法通常是根据建筑物的使用类型和人员数量来确定,以确保室内空气的质量符合标准。
5. 通风系统中的风扇如何工作?通风系统中的风扇通过旋转叶片产生气流,将室内的空气吸入风扇,并将新鲜空气推送到室内。
风扇的工作原理类似于家用风扇,但通风系统中的风扇通常更大更强力。
6. 如何评估室内空气质量?评估室内空气质量的方法包括使用空气质量监测仪器测量空气中的污染物浓度,观察室内是否有异味或霉味,以及检查通风系统是否正常运行。
7. 通风系统如何维护?通风系统的维护包括定期更换过滤器,清洁风扇和通风口,检查通风管道是否有堵塞或泄漏,并定期进行系统检查和维修。
8. 什么是负压通风系统?它有什么优点?负压通风系统是指在室内维持一个较低的压力,以确保空气从外部进入室内。
它的优点包括能够有效地控制空气流动和污染物的扩散,减少室内空气污染的风险。
1.矿井通风目的:为提供充足的空气(供人呼吸);稀释、排除有害气体;创造良好的气候条件。
2.矿井通风:利用机械或自然通风为动力,使地面空气进入井下,并在井巷中做定向和定量流动,最后将污浊空气排出全矿井的过程。
3.矿内采掘工作面的进风流中氧含量不得低于20%。
矿内空气中氧浓度降低的主要原因:人员呼吸;煤岩和其他有机物的缓慢氧化;煤炭自燃;瓦斯、煤尘爆炸;煤岩和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有害气体4.矿井空气中氮气主要来源是:井下爆破和生物的腐烂,有些煤岩层中也有氮气涌出。
5.矿井空气中二氧化碳的主要来源是:煤和有机物的氧化;人员呼吸;碳酸性岩石分解;炸药爆破;煤炭自然;瓦斯、煤尘爆炸等。
此外,有的煤层和岩层中也能长期连续地放出二氧化碳,有的甚至能与煤岩粉一起突然大量喷出,给矿井带来极大的危害。
《规程》规定:进风流中二氧化碳不超过0.5%;总回风流中,二氧化碳不超过1%。
6.空气中一氧化碳的主要来源有:井下爆破;矿井火灾;煤炭自然以及煤尘、瓦斯爆炸事故等。
《规程》规定:矿内空气中CO浓度不得超过0.0024%。
7.《规程》规定:空气中二氧化硫含量不得超过0.0005%。
《规程》规定氮氧化合物不得超过0.00025%。
《规程》规定硫化氢的允许浓度为0.00066%。
《规程》氨气允许浓度为0.004%。
8.矿内空气温度的变化规律:冬暖夏凉;井下空气湿度的变化规律:冬干夏湿。
9.矿井气候:矿井空气的温度,湿度和流速这三个参数的综合作用结果。
10.《矿山安全条例》第53条规定,矿井空气最高容许干球温度为28℃。
11.雷诺数:用来判别流体的流动状态的无因次准数称为雷诺数。
12.矿井内所有井巷中的风流均呈紊流状态。
13.14.等积孔:假定在无限的空间有一薄壁,在薄壁上开一面积为A的孔口。
当孔口通过的风量等于矿井风量,而且孔口两侧的风压差等于矿井通风阻力时,则孔口面积A称为该矿井的等积孔。
15.降低井巷摩擦阻力的措施:降低α;扩大巷道断面S;减少周界长U;减少巷道长L;避免巷道内风量过于集中。
一、矿井通风的目的:将源源不断的地面空气输送到井下各个作业点,以供人员呼吸,并稀释和排除井下各种有毒、有害气体和矿尘,创造良好的矿内工作环境,保障井下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和劳动安全。
矿井通风的首要任务就是要保证矿井质量符合要求。
矿井通风:就是利用机械或自然通风为动力,使地面空气进入井下,并在井巷中做定向定量的流动,最后将污浊空气排出矿井的全过程称为矿井通风。
二、矿井空气和地面空气的区别和联系?区别;地面空气进入矿井以后称为矿井空气地面空气:是由干空气和水蒸气组成的混合气体,通常称为湿空气。
联系:地面空气进入矿井以后,由于受到污染,其成分和性质发生一系列的变化。
三、简述造成矿井空气中氧浓度减少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煤矿安全规程》对矿井采掘工作进风流中的氧气浓度有何规定。
答:造成矿井空气中氧浓度减少的主要原因是:人员呼吸;煤岩和其他有机物的缓慢氧化;煤炭自燃;瓦斯、煤尘爆炸。
此外,煤岩和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有害气体,也使空气中的氧浓度相对降低。
(4分) 《煤矿安全规程》对矿井采掘工作进风流中的氧气浓度有如下规定:采掘工作面进风流的氧气浓度不得低于20%,二氧化碳不得超过0.5%。
(1分)四、矿井气候的指标?1.干球温度干球温度是我国现行的评价矿井气候条件的指标之一。
特点: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反映出矿井气候条件的好坏。
指标比较简单,使用方便。
但这个指标只反映了气温对矿井气候条件的影响,而没有反映出气候条件对人体热平衡的综合作用。
2.湿球温度湿球温度这个指标可以反映空气温度和相对湿度对人体热平衡的影响,比干球温度要合理些。
但这个指标仍没有反映风速对人体热平衡的影响。
3.等效温度等效温度定义为湿空气的焓与比热的比值。
它是一个以能量为基础来评价矿井气候条件的指标。
4 .同感温度同感温度(也称有效温度)是1923年由美国采暖工程师协会提出的。
这个指标是通过实验,凭受试者对环境的感觉而得出的同感温度计算图。
五、摩擦阻力和局部阻力怎么样产生?怎么样减小?由于风流在井巷中做沿程流动时,由于流体层间的摩擦和流体与井巷壁面之间的摩擦所形成的阻力称为摩擦阻力。
一、名词解释。
1、矿井瓦斯:矿井瓦斯是煤矿生产过程中,从煤、岩内涌出的各种气体的总称。
2、瓦斯喷出:指大量承压状态的瓦斯从煤、岩裂缝中快速喷出的现象。
3、煤与瓦斯突出:煤矿地下采掘过程中,在极短的时间内,从煤、岩层内以极快的速度向采掘空间内喷出煤和瓦斯,并伴有巨响及气浪等现象,称为煤与瓦斯突出。
4、自然发火:是指有自燃倾向性的煤层被开采破坏后在常温下与空气接触,发生氧化,产生热量使其温度升高,出现发火和冒烟的现象叫自然发火。
5、阻化剂:在化学上,凡是能减少化学反应速度的物质皆称为阻化剂。
6、火风压:火灾时高温烟流流过巷道所在的回路中的自然风压发生变化,这种因火灾而产生的自然风压变化量,在灾变通风中称之为火风压。
7、矿尘:是指在矿山生产和建设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煤、岩微粒的总称。
8、呼吸性粉尘:主要指粒径在5μm以下的微细尘粒。
9、尘肺病:是工人在生产中长期吸入大量微细粉尘而引起的以纤维组织增生为主要特征的肺部疾病。
10、矿山综合防尘:是指采用各种技术手段减少粉尘的产生量,降低空气中的粉尘浓度,以防止粉尘对人体、矿山等产生危害的措施。
11、通风除尘:指通过风流的流动将井下作业点的悬浮矿尘带出,降低作业场所的矿尘浓度。
12、最低排尘风速:能使呼吸性粉尘保持悬浮并随风流运动而排出的最低风速。
13、最优排尘风速:能最大限度排除浮尘而又不致使落尘二次飞扬的风速称最优排尘风速。
14、应急预案:针对具体设备、设施、场所和环境,在安全评价的基础上,为降低事故造成的人身财产与环境损失,就事故发生后的应急救援机构和人员,应急救援的设备、设施、条件和环境,行动的步骤和纲领,控制事故发展的方法和程序等,预先做出的科学而有效的计划和安排。
15、绝对瓦斯涌出量:单位时间涌出的瓦斯体积。
16、相对瓦斯涌出量:平均日产一吨煤同期所涌出的瓦斯量。
二、填空。
1、瓦斯在煤体内存在状态有(吸附)和(游离)两种。
2、煤层中瓦斯垂直分带,从露头垂直向下分为四个带,(CO2~N2带、N2带、N2~CH4带、CH4带)。
通风网络图:是指用直观的单线条有向几何图形所表示的通风网络。
导风板:引风导风板、降阻导风板、汇流导风板。
漏风:未经用风地点而经过采空区、地面塌陷区、通风构筑物和煤柱裂隙等通道直接流入回风巷或排除地表的风量称为漏风。
矿井有效风量:是指送到采掘工作面、硐室和其他用风地点的风量之和。
水灾:不同形式不同水源的水通过某种途径进入矿井,并给矿井建设和生产带来不利影响和灾害的过程和结果。
矿井突水:凡是井巷掘进及工作面回采过程中,接近或沟通含水层、被淹巷道、地表水体、含水断裂带、溶洞、陷落柱而突然产生的突水事故。
瓦斯电闭锁:指当工作地点的瓦斯浓度低于规定浓度时能正常供电,但超过规定浓度时,瓦斯传感器控制断电。
瓦斯爆炸:一定浓度的甲烷和空气中氧气在高温热源的作用下发生激烈氧化反应的过程瓦斯涌出的不均衡系数:正常生产过程中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其数值是经常变化的,但在一段时间内只在一个平均值附近上下波动,其峰值与平均值的比值称为不均衡系数。
瓦斯涌出量预测方法:分源法和统计法。
瓦斯喷出:指大量承压状态的瓦斯从煤体或岩体裂隙中快速喷出的现象。
局部防突措施:松动爆破钻孔排放瓦斯水力冲击金属骨架超前钻孔超前支架卸压槽震动爆破。
矿井通风网络:是一种由点、线及其属性(分支风阻、风量、压能等)组成的复杂网络系统。
矿井通风系统:是向矿井各作业地点供给新鲜空气、排除污浊空气的通风网路、通风动力和通风控制设施的总称。
CO性质: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相对密度为0.97微溶于水,能与空气均匀混合,能燃烧,当浓度在13%-75%时有爆炸危险,它进入人体后首先与血液中的血红素相结合,因而减少了血红素与氧结合的机会,使血红素失去输氧的功能从而造成人体血液窒息。
来源:井下爆破,矿井火灾,煤炭自燃以及煤尘瓦斯爆炸事故等。
防止有害气体的措施:加强通风冲淡瓦斯坚持检察争取主动喷雾洒水减少生成进入危险区避免窒息及时抢救减少死亡抽放瓦斯变坏为宝。
通风安全学
通风安全学是一个涉及研究和实践通风和空气质量管理的学科。
通风安全学主要关注如何保证室内空气的质量和流通,以避免空气污染和有害物质的积累,从而保障室内环境的健康和安全。
通风安全学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 空气质量监测和评估:通过测量和分析室内空气中的污染物,判断空气质量的好坏,评估其对人体健康和环境的影响。
2. 通风系统设计与运行:设计和运行适当的通风系统,以确保室内空气的流通和质量。
这包括通风设备的选择、布置和控制,以及通风系统的维护和管理。
3. 气流模拟和风场分析:通过数学模型和计算机模拟,研究和分析气流在室内的分布和传递,优化通风系统的设计和效果。
4. 空气污染控制和净化技术:研究和开发各种空气污染控制和净化技术,包括过滤、吸附、化学处理等,以降低室内空气的污染水平。
5. 室内环境健康和安全管理:制定和执行相关的室内环境健康和安全管理措施,包括建立室内空气质量标准、开展室内环境调查、培训和宣传等。
通风安全学的研究和实践对于保障室内环境的健康和安全至关重要,尤其在公共场所、工厂和医疗机构等需要高质量空气的场所。
同时,通风安全学也在建筑设计、能源管理和环境保护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风安全学》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掌握通风安全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通风系统的组成;2. 了解通风系统在不同环境下的应用及其重要性;3. 掌握通风系统设计、施工和维护的基本要求;4. 理解通风系统在预防灾害、保障生命安全方面的作用。
技能目标:1. 能够分析不同场景下通风系统的需求,提出合理的设计方案;2. 学会使用通风安全学相关软件和工具,进行通风系统的模拟与优化;3. 能够对通风系统进行简单的施工和维护,解决实际问题;4. 具备对通风系统安全性能进行评估和改进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通风安全学领域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2. 树立安全意识,认识到通风安全在生活中的重要性;3. 增强团队合作精神,学会与他人共同解决问题;4. 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关注通风安全领域的发展。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学生,结合学科特点,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旨在提高学生在通风安全学领域的综合素质。
课程目标具体、可衡量,有助于学生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明确预期成果,为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依据。
二、教学内容1. 通风安全学基本概念:空气流动原理、通风类型及通风方式;2. 通风系统组成:风机、风管、风口、控制系统等;3. 通风系统在不同场景的应用:民用建筑、工业厂房、地下车库等;4. 通风系统设计原则:空气流量计算、风管尺寸确定、系统布局设计;5. 通风系统施工与维护:施工工艺、施工规范、系统调试、日常维护;6. 通风安全学案例分析:典型事故案例分析,总结经验教训;7. 通风安全学相关软件应用:通风系统模拟、性能评估及优化。
教学内容按照以下进度安排:第一周:通风安全学基本概念、原理及通风系统组成;第二周:通风系统在不同场景的应用及通风设计原则;第三周:通风系统施工与维护,案例分析;第四周:通风安全学相关软件应用及实践操作。
教学内容与教材紧密关联,涵盖通风安全学领域的核心知识,注重科学性和系统性。
通风平安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第一章矿井空气矿井通风:利用机械或自然通风动力,使地面空气进入井下,并在井巷中作定向和定量地流动,最后排出矿井的全过程称为矿井通风。
矿井通风目的〔作用〕:〔1〕以供应人员的呼吸,〔2〕稀释和排除井下有毒有害气体和粉尘,〔3〕创造适宜的井下气候条件。
地面空气进入矿井以后即称为矿井空气。
新鲜空气:井巷中用风地点以前、受污染程度较轻的进风巷道内的空气。
污浊空气:通过用风地点以后、受污染程度较重的回风巷道内的空气。
矿井空气中常见有害气体:一氧化碳、硫化氢、二氧化氮、二氧化硫、氨气、氢气。
矿井气候:矿井空气的温度、湿度和流速三个参数的综合作用。
这三个参数也称为矿井气候条件的三要素。
人体散热主要是通过人体皮肤外表与外界的对流、辐射和汗液蒸发这三种根本形式进展的。
对流散热取决于周围空气的温度和流速;辐射散热主要取决于环境温度;蒸发散热取决于周围空气的相对湿度和流速。
干球温度是我国现行的评价矿井气候条件的指标之一。
矿井空气最高容许干球温度为28℃。
矿井下氧气的浓度必须在20%以上。
第二章矿井空气流动根本理论空气比容:是指单位质量空气所占有的体积,是密度的倒数。
当流体层间发生相对运动时,在流体内部两个流体层的接触面上,便产生粘性阻力以阻止相对运动,流体具有的这一性质,称作流体的黏性。
其大小主要取决于温度。
表示空气湿度的方法:绝对湿度、相对温度和含湿量三种。
每立方米空气中所含水蒸汽的质量叫空气的绝对湿度。
含有极限值水蒸汽的湿空气中所含的水蒸汽量叫饱和湿度。
单位体积空气中实际含有的水蒸汽量与其同温度下的饱和水蒸汽含量之比称为空气的相对湿度。
不饱和空气随温度的下降其相对湿度逐渐增大,冷却到φ=1时的温度称为露点。
干、湿温度差愈大,空气的相对湿度愈小。
含有1kg 干空气的湿空气中所含水蒸汽的质量称为空气的含湿量。
风流能量的三种形式:〔1〕静压能,〔2〕位能,〔3〕动能。
静压特点:a.无论静止的空气还是流动的空气都具有静压力;b.风流中任一点的静压各向同值,且垂直于作用面;c.风流静压的大小〔可以用仪表测量〕反映了单位体积风流所具有的能够对外作功的静压能的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