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物名录
- 格式:doc
- 大小:901.00 KB
- 文档页数:23
宁夏贺兰山东麓产区的介绍
宁夏贺兰山东麓产区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中部,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地区。
这里的气候温和,土地肥沃,是种植各种农作物的理想之地。
同时,这里还是葡萄、苹果等水果的主要产区之一。
在宁夏贺兰山东麓产区,农民们种植的主要作物包括小麦、玉米、大豆、花生等。
这些作物不仅可以满足当地居民的食物需求,还可以出口到其他地区。
此外,这里还有大片的果园,种植着各种水果,如葡萄、苹果、梨子等。
这些水果不仅品质优良,而且产量也很高,是当地农民的重要收入来源。
除了农作物和水果,宁夏贺兰山东麓产区还以畜牧业为主要产业之一。
这里的草原广阔,适合放牧各种家畜,如牛、羊、马等。
这些家畜不仅可以提供肉类和奶制品,还可以用于农业生产,如耕田、运输等。
宁夏贺兰山东麓产区的农产品以其品质优良、绿色健康而闻名。
这里的农民们注重生态环境保护,采用有机种植、无公害种植等方式,保证了农产品的品质和安全。
同时,这里的农产品还得到了国家的认证和保护,如“宁夏贺兰山东麓苹果”、“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等。
宁夏贺兰山东麓产区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地区,拥有丰富的农产品资源。
这里的农民们注重生态环境保护,采用有机种植、无公害种植等方式,保证了农产品的品质和安全。
这些农产品不仅可以满足
当地居民的需求,还可以出口到其他地区,为当地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宁夏回族自治区六盘山、贺兰山、罗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条例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宁夏回族自治区人大及其常委会•【公布日期】2006.03.31•【字号】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27号•【施行日期】2006.05.01•【效力等级】省级地方性法规•【时效性】已被修订•【主题分类】森林资源正文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27号)《宁夏回族自治区六盘山、贺兰山、罗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条例》已由宁夏回族自治区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于2006年3月31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06年5月1日起施行。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2006年3月31日宁夏回族自治区六盘山、贺兰山、罗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条例(2006年3月31日宁夏回族自治区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通过)第一条为了加强六盘山、贺兰山、罗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维护生态环境,促进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等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结合自然保护区的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在自然保护区内从事与自然保护区建设、保护和管理活动有关的单位和个人,应当遵守本条例。
第三条自治区人民政府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是自然保护区的主管部门,负责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和管理工作。
自治区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自然保护区的综合管理。
公安、农牧、地质矿产、水利、文物、旅游等行政主管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依法做好自然保护区的保护管理工作。
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负责自然保护区的具体保护管理工作。
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安机构负责自然保护区的社会治安、森林防火,依法查处破坏自然保护区自然资源和自然生态系统的违法犯罪行为。
第四条保护区所在地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保护自然保护区内自然资源和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组织协调自然保护区与当地居民的关系,采取宣传教育、科技扶持、发展替代能源等措施,帮助和指导自然保护区内及其周边居民逐步改变原有的资源利用方式。
贺兰山国家自然保护区贺兰山国家自然保护区位于中国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平原西侧。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82年自治区政府批准建立,1988年晋升为国家级贺兰山自然保护区地处贺兰山的中段东侧,并以山脊为界与西侧内蒙古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毗邻。
区内自然环境复杂多样,生物多样性比较丰富,植被垂直分带明显,是我国中温带半干旱—干旱地区山地生态系统的典型代表。
高等植物有655种,其中国家保护植物有沙冬青等6种;陆栖脊椎动物有135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动物有林麝、兰马鸡等16种。
该保护区的建立对研究半旱地区植被发展、演替及恢复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具有重要意义。
面积6.1万公顷。
1982年建立自然保护区。
主要保护对象为干旱风沙区水源林及生态系统、地质剖面等。
贺兰山为一南北向山地,最高峰3556米。
山地植被垂直分异明显,海拔1900~2900米分布密集的青海云杉林,生长发育良好,是干旱地区的森林基地。
保护区坐落在北温带草原向荒漠过渡地带,山势呈西南东北走向,中部峰峦重叠,沟谷狭窄,地形险要,两端坡缓而干旱,海拔在1400~3500米之间,主峰位于苏峪口北部的俄勃疙瘩,海拔3556米。
它阻隔了腾格里沙漠东移和西伯利亚寒流的侵袭,成为北疆的屏障(图1)平均温-0.9℃,年降水量420毫米,并随海拔上升而递增。
无霜期129天。
土壤垂直分布明显:山麓~2000米为山地灰钙土;2000~2600米为普通山地灰褐土;2600~3100米为中性山地灰褐土,3100米以上为山地草甸土。
贺兰山位于银川平原和阿拉善高原之间,呈北北东-南南西走向,南北长约250公里,东西宽约20-40公里,海拔一般为2000-3000米,主峰俄博疙瘩位于主分水岭西侧的内蒙古境内,海拔3556.1米。
习惯上把贺兰山分作南、中、北三段,三关口以南为南段,三关口至大武口间为中段,大武口以北为北段。
这次植物考察的范围约当北纬38度21分-39度22分,东经105度44分-106度42分,介于三关口至柳条沟之间,即包括贺兰山的中段和北段,长约140余公里,东西两侧包括山前洪积扇平原在内,平均宽约40公里,面积接近6000平方公里。
宁夏野生动物保护名录宁夏是我国西北地区的一个省,是一个多山地区。
这里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生物资源,其中野生动物也是不少。
然而,由于人类的不断扩张和开发,越来越多的野生动物受到了威胁,甚至有些濒临灭绝。
保护野生动物已经变得越来越重要。
为了保护宁夏的野生动物,命名下面一些宁夏野生动物保护名录。
一、国家一级保护动物1. 雪豹雪豹是一种生活在高寒山地的珍贵野生动物,其皮毛珍贵,被誉为金钱豹。
雪豹的数量非常少,是一种濒临灭绝的物种。
在宁夏,主要分布在兴安、青铜峡和贺兰山等地。
2. 亚洲象亚洲象是一种广泛分布在亚洲的大型哺乳动物,也是一种珍贵的野生动物。
其体型较大,擅长用长鼻子来觅食、斗争和拿取东西。
在宁夏,亚洲象主要分布在银川市和吴忠市。
3. 野生马野生马是我国传统珍贵的野生动物之一,被称为“百济疆马”。
野生马主要分布在四周山区和银川市沙湖沿岸等地。
1. 海狮海狮是一种珍贵的洋生动物,主要栖息在北极海域和北太平洋。
在宁夏,海狮主要在石嘴山市中卫市的海域。
2. 黑麂黑麂是一种珍稀野生动物,被广泛分布在我国的各个地区。
其皮毛非常柔软细腻,是珍贵的商业皮毛。
在宁夏,黑麂主要分布在贺兰山和银川市的小河和石峁沟等地。
3. 牛鬣狗牛鬣狗身形独特,肌肉发达,被称为“荒原之狼”,是猎人们最爱狩猎的大型猎犬。
在宁夏,牛鬣狗主要分布在吴忠市的黄羊沟和青铜峡市的南河沟等地。
三、省级重点保护动物1. 大熊猫大熊猫是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因其极具观赏价值和历史价值而常常成为国际外宾来华访问的焦点。
在宁夏,因为气候不适合大熊猫的生存,所以人们在动物园中观赏它们。
2. 果子狸果子狸是一种极具特色的小型哺乳动物,体型小巧可爱,行动敏捷,是宁夏比较常见的小型哺乳动物之一。
在宁夏,果子狸主要分布在宁东、宁南、银川市和吴忠市等地。
3. 黄羊黄羊是我国特有的草原动物,体型健壮,并且又非常灵活,是一种生存能力很强的野生动物。
在宁夏,黄羊主要分布在银川市沙湖沿岸等地。
贺兰山:一个动植物的隐秘王国作者:***来源:《宁夏画报》2020年第12期賀兰山,中国一条重要的自然地理分界线,它不但是中国河流外流区与内流区的分水岭,也是季风气候和非季风气候的分界线,同时也是中国200毫米等降水量线,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地理环境塑造了贺兰山独特的生物类群,也使它成为中国西北一个动植物的隐秘王国。
贺兰山植被垂直变化明显,有高山灌丛草甸、落叶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青海云杉林、油松林、山地草原等多种类型。
其中分布于海拔2400~3100米阴坡的青海云杉纯林带郁闭度大、更新良好,是贺兰山区最重要的林带。
植物有青海云杉、山杨、白桦、油松、蒙古扁桃等665种,属于国家级保护植物有沙冬青、野大豆、蒙古扁桃、贺兰山丁香、四合木等。
动物有马鹿、獐、岩羊、金钱豹、石貂、蓝马鸡等野生脊椎动物218种,分属5纲24目56科,属于国家重点保护的动物有40种,其中一级保护动物有黑鹳、金雕等8种。
这其中的一些珍稀动物,过去曾经因为环境问题一度难觅踪迹,但经过政府多年对环境的保护修复,现在已重现身影。
◆岩壁上的精灵岩羊又名石羊、崖羊和青羊,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是贺兰山标志性动物,它们生活在海拔2000~3000米的高山裸岩、高山草甸、山谷之中,因其可以在高山峭壁上自由跳跃,被称为“岩壁上的精灵”。
岩羊是贺兰山的优势物种,世界其他地区的分布通常是每平方公里7~8只,由于保护良好,目前岩羊在贺兰山地区的分布达到每平方公里14~17只,贺兰山是世界上岩羊分布密度较大的地区之一。
贺兰山的岩羊除了数量多以外,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不怕人,因此,这也为全国的动物摄影爱好者们提供了一个绝佳的拍摄机会。
◆宁夏区鸟蓝马鸡属中国特有鸟,被确定为宁夏区鸟。
是珍稀名贵的禽类,羽毛美丽,可作装饰用,头侧绯红,耳羽簇白色、突出于颈部顶上,通体蓝灰色,中央尾羽特长而翘起。
尾羽披散下垂如马尾,故名蓝马鸡。
栖息于海拔2000~3000米的丛密云杉、油松、金露梅等林内及灌丛间。
贺兰山脉贺兰山脉,海拔2000-2500米,地处阿拉善高原之东,银川平原以西,为内蒙古和宁夏界山。
贺兰山自然资源丰富。
山区蕴藏着优质煤炭资源,另外还有磷灰岩、石英砂岩、灰岩、粘土岩等矿产。
有高山灌丛草甸、落叶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青海云杉林、油松林、山地草原等多种类型。
植物有青海云杉、山杨、白桦、油松、蒙古扁桃等665种。
动物有马鹿、獐、盘羊、金钱豹、青羊、石貂、蓝马鸡等180余种。
贺兰山也是我国农耕民族和猎牧民族的交界地带。
他们生息繁衍,创造了灿烂的多民族文化,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存。
具有代表性的是贺兰山岩画。
基本介绍贺兰山脉又称阿拉善山。
贺兰山脉均是蒙古语野骏马的不同谐音。
地处阿拉善高原之东,银川平原以西,为内蒙古和宁夏界山。
以山脊分水岭为界,西坡在阿拉善左旗境内,东坡属宁夏。
南北走向,长约270公里,宽约20~40公里。
主峰在巴彦浩特镇东南达呼洛老山(银陕敖山),海拔3556米,也是内蒙古自治区最高点。
山势略呈新月型,北高南低,‘北部和中部山高谷深,陡峭险要,有头关、大武口、三关口等多处交通口道。
南部山势较低,最后没于宁卫平原。
山的东侧以断层临银川平原,西侧和缓。
西侧自然景观明显差异,东坡属草原和外流区,西坡为荒漠和内流区。
山地中森林资源较为丰富。
属阿拉善盟贺兰山林场范围的森林面积约240平方公里,以云杉、油松为主,其余为山杨、山榆、桦树及多种野生果木和灌木。
山地上部有面积不大的亚高山灌丛与草甸,是良好的夏季牧场。
贺兰山区煤炭蕴藏量大,内蒙古和宁夏均建有许多大中型煤矿。
阿拉善盟古拉本煤矿开采的太西煤,以煤质优良、燃烧无烟而远销海外。
此外还有锰、铁等矿藏。
贺兰山特产贺兰石,质地坚密、细腻、莹润为名贵工艺石之一。
贺兰山脉海拔2000~3000米,主峰敖包圪垯位于银川西北,海拔3556米,是宁夏境内的最高峰。
贺兰山脉贺兰山自然保护区为近南北走向,绵延200多公里,宽约30公里,是中国西北地区的重要地理界线。
贺兰山简介
唐代诗人韦蟾就有“贺兰山下果园成,塞北江南旧有名”的赞美诗句。
贺兰山不仅有无数名胜古迹,而且也是国家级森林自然保护区,人们奉之为“宝山”、“圣山”。
“塞北江南”贺兰山植被广泛,有高山灌丛草甸、落叶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青海云杉林、油松林、山地草原等多种类型。
其中分布于高海拔的青海云杉纯林带郁闭度大,更新良好,是贺兰山区最重要的林带。
动物有马鹿、獐、盘羊、金钱豹、青羊、石貂、蓝马鸡等180余种。
1988年国务院公布贺兰山自然保护区面积达6亿平方米。
贺兰山很早以前就成为我国北方的一座名山,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沿用汉代说法称贺兰山为卑移山。
贺兰山最早的记载出现在隋代,唐代史籍有这样一段记载:“山有树木青白,望如驳马,北人呼之为‘贺兰’或称之为‘曷拉’。
”。
贺兰山(中国宁夏回族自治区西北山脉)—搜狗百科贺兰山风景贺兰山的物产十分丰富,光是野生植物便有500多种,经济价值高的在100种以上,像青海云杉、油松、青杨、山杨、榆树、丁香、山里红、黄柏树、山葡萄、野玫瑰、黄刺梅等等。
贺兰山还是个天然的动物园,据不完全统计,共有野生脊椎动物179种,其中,中国规定的重点保护动物有16种。
飞禽有草雕、秃鹫、百灵、雀鹰、百灵、斑鸠等几十种;走兽有雪豹、猞猁、赤狐、马鹿、盘羊、獐子,甚至还有青藏高原的牦牛。
在贺兰山深处蕴藏着丰富的地下矿藏。
煤炭蕴藏量大,内蒙古和宁夏均建有许多大中型煤矿。
中国稀有的铬、镁等金属都有许多储量,铁、磷以及享有较高声誉的宁夏“五宝”之一的贺兰石的储量也很可观。
在已列入宁夏矿产平衡表的17种矿产中,产于贺兰山的占10种。
山地上部有面积不大的亚高山灌丛与草甸,是良好的夏季牧场。
贺兰山特产贺兰石,质地坚密、细腻、莹润为名贵工艺石之一。
贺兰山地表水资源不足,有很多沟道常年无水,有些沟道即使有水也集中在狭窄的区域,岩羊饮水比较困难。
食物和水这两大因子已不适应野生动物种群的继续增加。
此外,贺兰山野生动物缺乏天敌控制,基数大,增长率高,生物链已破坏,任其发展,将对贺兰山生态环境造成更大的危胁。
生物资源贺兰山植被垂直带变化明显,有高山灌丛草甸、落叶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青海云杉林、油松林、山地草原等多种类型。
其中分布于海拔2400~3100米的阴坡的青海云杉纯林带郁闭度大,更新良好,是贺兰山区最重要的林带。
植物有青海云杉、山杨、白桦、油松、蒙古扁桃等665种。
动物有马鹿、獐、盘羊、金钱豹、青羊、石貂、蓝马鸡等180余种。
1988年国务院公布贺兰山自然保护区为国家级保护区,面积6.1万公顷。
植被贺兰山植被贺兰山中森林资源较为丰富,属阿拉善盟贺兰山林场范围的森林面积约240平方公里,以云杉、油松为主,其余为山杨、山榆、桦树及多种野生果木和灌木。
山地上部还有面积不大的亚高山灌丛与草甸,是良好的夏季牧场。
贺兰山5种国家级保护植物的花粉形态研究宛涛;蔡萍;伊卫东;张晓明;史雪松【期刊名称】《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06(027)004【摘要】通过扫描电镜(SEM)对贺兰山5种国家级重点保护植物的花粉形态进行了详细的观察描述,结果表明,这5种植物的花粉形态均与其所属科或属的总体性状相一致,而同属豆科(Legumiosae)的沙冬青(Ammopiptanthus mongolicus)和野大豆(Gycine soja),其花粉形态主要在大小和表面纹饰的细微性状存在差别;蒙古扁桃(Prunus mongolicus)的花粉形态符合蔷薇科(Rosaceae),除地榆属(Sanguisorba L.)外的总体特征;贺兰山丁香(Syringa pinnatifoliavar.alashanensis)的花粉形态与木犀科(Oleaceae)丁香属(Syringa L.)其他种的形态大致相同,但纹饰表现非常强烈;四合木(Tetraenamongolicus)在我国是蒺藜科(Zygophyllaceae)的单种属植物,其花粉形态与蒺藜科其他属植物的花粉形态差别较大.【总页数】3页(P354-356)【作者】宛涛;蔡萍;伊卫东;张晓明;史雪松【作者单位】内蒙古农业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18;锡林浩特牧业学校,草地科学教研室,内蒙古,锡林浩特,026000;内蒙古农业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18;呼伦贝尔大学,生命科学与化学学院,内蒙古,海拉尔,021008;内蒙古农业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1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944.42【相关文献】1.新疆主栽核桃品种花粉量及花粉形态研究 [J], 宁万军;廖康;王国安;张强;刘娟;黄闽敏2.甘肃省国家级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和国家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资源 [J], 陈西仓3.贵州佛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重点保护植物优先序列研究 [J], 文伟;杨焱冰;安明态;金勇;代洪莉;周胜伦;叶超4.贺兰山表土花粉与花粉通量对比研究 [J], 张丽艳;许清海;李月从;阳小兰;贾红娟;张振卿;曹现勇;王学丽5.中国木犀科(Oleaceae)植物花粉形态研究及其系统演化的探讨(Ⅱ)—木犀族(Oleeae)和茉莉属(Jasminum)的花粉形态研究 [J], 李润植;毛雪;张定宇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