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复发性腮腺炎
- 格式:doc
- 大小:25.00 KB
- 文档页数:1
慢性复发性腮腺炎的诊断和治疗进展
王松灵;王蒋怡
【期刊名称】《口腔疾病防治》
【年(卷),期】2016(024)011
【摘要】慢性复发性腮腺炎是一类非阻塞性的腮腺炎性疾病,常表现为腮腺间断性的反复肿胀,可发生在儿童或成人,但以儿童复发性腮腺炎最为常见。
这类疾病病因不明确,临床表现与其他疾病类似,目前缺乏有效的防治办法。
本文回顾近年来慢性复发性腮腺炎的病因研究进展,阐述并比较了腮腺造影、超声及内镜分别在本病的诊断与治疗过程中的作用,总结儿童及成人复发性腮腺炎的诊断、鉴别诊断的要点,并分析了慢性复发性腮腺炎与临床上较易混淆的舍格伦综合征两类疾病的关系与鉴别方法。
【总页数】6页(P621-626)
【作者】王松灵;王蒋怡
【作者单位】[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口腔医院唾液腺疾病中心,北京100010【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81.7
【相关文献】
1.慢性复发性腮腺炎的诊断和治疗进展 [J], 王松灵;王蒋怡
2.慢性阻塞性腮腺炎和慢性复发性腮腺炎的鉴别诊断 [J], 翟梅;郭燕
3.声辐射力脉冲成像对慢性复发性腮腺炎的诊断价值探讨 [J], 陈瑞芹; 张文涛
4.用声辐射力脉冲成像技术诊断慢性复发性腮腺炎的价值分析 [J], 杨雅林;刘俊
5.慢性复发性炎性视神经病变的鉴别诊断及治疗进展 [J], 廖良;韦企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慢性复发性腮腺炎是怎么回事
腮腺炎的疾病是一种我们在平时有的时候会出现的疾病,一般主要是腮腺发炎的情况,患者在得病后,不但会有脸部肿大的情况,同时还会有特别疼痛的感觉,在得病后,对患者的影响也是特别严重的,而且对身体更是一种严重的危害,得病后一定要注意进行积极的治疗,那么,慢性复发性腮腺炎是怎么回事?我们来进行一下了解。
症状
慢性复发性腮腺炎的常见症状是阻塞症状。
进食或看见食物时,尤其是酸性食物,唾液分泌量增加,由于唾液排出受阻,腮腺肿大疼痛;停食后,因唾液逐渐排出,肿胀又逐渐消失。
检查可见导管口轻微发红,压迫腺体可从管口流出混浊的“雪花样”唾液,或粘稠蛋清样唾液,甚至为粘液栓子,腮腺轻微肿胀或正常,病程较久者扪诊腺体有硬韧感,腮腺导管呈粗硬索条状。
值得注意的是,儿童复发性腮腺炎有自愈倾向,不少人认为本病是由于先天发育不全所致。
疾病病因
1、先天性发育异常
2、遗传性
3、免疫功能异常
4、细菌逆行感染
儿童复发性腮腺炎的病因较复杂。
腮腺先天性结构异常或免疫缺陷,成为潜在的发病因素。
儿童期免疫系统发育不成熟,免疫功能低下,容易发生逆行性感染。
上呼吸道感染及口腔内炎性病灶,细菌通过腮腺导管口逆行感染。
成人复发性腮腺炎为儿童复发性腮腺炎延期愈合而来。
通过上述的介绍,我们现在知道了慢性复发性腮腺炎是怎么回事,在得病后,我们一定要注意到正规的医院进行检查和治疗,治疗的时候也要注意平时生活当中的调理,特别是在饮食当中要注意清淡,不能吃辛辣或是刺激性的食物。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慢性腮腺炎表现
导语:腮腺炎是很常见的一种疾病,对这样疾病有很多人不陌生,但也有人对它并不是很熟悉,家里人在患有这样疾病后,需要先对这样疾病进行更多认识
腮腺炎是很常见的一种疾病,对这样疾病有很多人不陌生,但也有人对它并不是很熟悉,家里人在患有这样疾病后,需要先对这样疾病进行更多认识,使得患者治疗的时候,家属也都知道该如何做,腮腺炎拥有多种类型,常见就是慢性腮腺炎,这类疾病表现有很多,常见就是以肿胀为主,下面就对这样疾病进行介绍。
慢性腮腺炎表现:
1.慢性复发性腮腺炎(1)腮腺反复肿胀、不适;(2)导管口轻度红肿,挤压腺体可见导管口有脓液或胶冻状液体溢出;(3)周期性发作、年龄小、发作次数多;
2.慢性阻塞性腮腺炎(1)多为单侧腮腺反复肿胀,与进食有关;(2)晨间感腮腺区胀,有“碱味”液体自导管口流出,随之有轻快感;(3)导管口有混浊垂液流出。
病程久者,可扪及粗硬,呈索条状导管;(4)腮腺稍肿大、质中、轻压痛;
慢性腮腺炎为最常见的涎腺炎症,本病以前称为慢性化脓性腮腺炎,现在分为复发性和阻塞性两类。
慢性复发性腮腺炎,以儿童多见,发病年龄多在5岁左右,男性发病率高,为周期性发作,年龄越小,间歇时间较短,易复发,随着年龄增长,发作次数减少且症状减轻,青春期后一般逐渐自愈。
半数以上患者首次发病有流行性腮腺炎接触史。
临床主要表现为腮腺反复肿胀不适,有脓性分泌物自导管口溢出。
慢性阻塞性腮腺炎又称腮腺管炎,大多数为局部原因所致,中年人发病率高,多为单侧受累,临床主要表现为阻塞症状和腮腺反复肿胀。
本病预防的关键是消除病因,减少感染。
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慢性阻塞性腮腺炎和慢性复发性腮腺炎的鉴别诊断【摘要】目的对临床上常见的由慢性阻塞性腮腺炎和慢性复发性腮腺炎引起的腮腺肿大进行鉴别,以便采取正确的治疗方法。
方法通过对慢性阻塞性腮腺炎和慢性复发性腮腺炎在病因,临床表现,腮腺造影的不同的比较,总结出相应的治疗方法。
结果39例患者,儿童16例中14例是慢复腮,随年龄增长逐渐减轻或好转,2例转化为成复腮,腮腺良性不可逆肥大。
慢阻腮的11例中治愈9例,其余2例有明显好转。
2例腮腺结核的患者随结核病情的治愈而好转。
2例舍格伦综合征患者经对症治疗症状明显减轻。
结论慢性复发性腮腺炎常有自愈性,随年龄增长逐渐缓解,以保守对症治疗为主。
慢性阻塞性腮腺炎多是导管问题,常疏扩导管,甚至结扎导管,摘除腮腺。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腮腺炎;慢性;复发性腮腺炎;导管;造影;舍格伦综合征腮腺的慢性炎症在临床上很常见,成人和儿童均可发病,以慢性复发性腮腺炎(慢复腮)和慢性阻塞性腮腺炎(慢阻腮)多见,偶可见腮腺区淋巴结核和舍格伦综合征伴发的腮腺肿大。
其中慢阻腮和慢复腮均表现为腮腺的肿大和疼痛,但二者的病因不同,治疗方法和转归很不相同,临床上要加以鉴别诊断以免误诊,酿成大错。
我们总结了临床39例病历,现做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从1997~2010年间我科共接诊腮腺肿大患者39例,其中成人23例,儿童16例。
其中慢复腮24例,慢阻腮11例,腮腺结核2例,舍格伦综合征2例。
11例慢复腮除急性期给予适量抗生素外,以保守治疗为主。
2例腮腺结核的患者随结核病情的治愈而好转。
2例舍格伦综合征患者经对症治疗症状明显减轻。
2 结果39例患者,儿童16例中14例是慢复腮,随年龄增长逐渐减轻或好转,2例转化为成复腮,腮腺良性不可逆肥大。
慢阻腮的11例中治愈9例,其余2例有明显好转。
2例腮腺结核的患者随结核病情的治愈而好转。
2例舍格伦综合征患者经对症治疗症状明显减轻。
3 讨论3.1 慢阻腮和慢复腮由于病因不同,治疗方法迥异,转归也不同。
口腔执业医师第四单元A2型题专项强化真题试卷4(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1.患儿,男.6岁。
双侧腮腺反复肿大2年,临床检查怀疑为儿童复发性性腺炎。
关于儿童复发性腮腺炎的唾液腺造影表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多数主导管无改变B.病变可累及下颌下腺C.副腺体末梢导管扩张D.临床痊愈后仍可有末梢导管扩张E.主导管可有扩张正确答案:B解析:复发性腮腺炎的发病部位在腮腺区域,而下颌下腺位于颌下区.两者没有相互的联系。
2.一患者颏部被钝器打击后,出现双侧后牙早接触,前牙开黯,双侧颞下颌关节区肿胀疼痛,最合适的诊断应是( )A.双侧颞下颌关节急性前脱位B.双侧翼外肌痉挛C.双侧髁突颈骨折D.双侧升颌肌群痉挛E.双侧关节盘穿孔破裂正确答案:C解析:双侧髁突颈骨折后由于骨折断端被翼外肌向前内牵拉,下段向上移位,故后牙早接触。
前牙开颌。
3.某男性患者,30岁。
上颌第一双尖牙因邻面深大龋坏,导致慢性牙髓炎,现需开髓进行牙髓治疗,在探查根管的过程中,说法正确的是( ) A.上颌第一双尖牙其根管多为近远中径窄,颊舌径宽的单根管,少数为两根管B.上颌第一双尖牙的根管多数情况下为颊舌侧两根管,仅少数为单根管C.上颌第一双尖牙的舌侧根管,较颊侧根管细小D.上颌第一双尖牙的根管为颊侧两根管,舌侧单根管,且很细小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B4.患者,女。
36岁。
主诉:近一年来,咀嚼硬物或刷牙时牙龈出血,若诊断为慢性龈炎.应该不会出现下列哪一种临床表现( )A.牙龈炎症一般局限于游离龈和龈乳头B.严重时波及附着龈C.炎症以前牙区为主,也可丁波及全口牙D.牙龈炎症以上前牙区最为显著E.牙龈松软光亮正确答案:D解析:患慢性龈炎时牙龈的炎症一般局限于游离龈和龈乳头,严重时也可波及附着龈。
牙龈的炎症一般以前牙区为主,尤其以下前牙区最为显著。
5.男性,22岁。
上前牙冷水刷牙时酸痛明显1个月余,无自发痛。
口腔检查:左下2近中邻面深龋洞,冷刺激疼痛明显,刺激去除后疼痛即刻消失。
腮腺炎的治疗方案第1篇腮腺炎的治疗方案一、背景腮腺炎是由腮腺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
临床表现为发热、腮腺肿大、疼痛等症状。
为规范腮腺炎的治疗,确保患者得到有效、安全的治疗,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和医疗实践,制定本治疗方案。
二、治疗原则1. 早期诊断、早期隔离、早期治疗。
2. 对症治疗与支持治疗相结合,重视并发症的防治。
3. 遵循医学伦理原则,尊重患者意愿,确保患者利益最大化。
三、治疗方案1. 一般治疗- 确诊为腮腺炎的患者应立即隔离,避免与其他患者密切接触。
- 卧床休息,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注意保持口腔卫生。
- 保证充足的液体摄入,以减轻腮腺肿大和疼痛。
2. 对症治疗- 控制疼痛:可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缓解腮腺肿大引起的疼痛。
- 抗病毒治疗:可选用抗病毒药物(如阿昔洛韦等),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3. 支持治疗- 保持水电解质平衡,纠正酸碱失衡。
- 注意营养支持,提高患者免疫力。
4. 并发症治疗- 并发睾丸炎:局部冷敷,必要时使用抗生素。
- 并发脑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采取降颅压、抗病毒、抗感染等措施。
5. 中医治疗- 可根据患者病情,采用中医辨证施治,如针灸、中药等。
四、预防措施1. 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2. 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避免用不洁手触摸眼、鼻、口等部位。
3. 避免与患者密切接触,减少公共场所活动。
4. 接种腮腺炎疫苗,提高群体免疫水平。
五、注意事项1. 患者在治疗期间应严格遵守医嘱,不得擅自更改治疗方案。
2. 医务人员在诊疗过程中应遵循相关法律法规,确保医疗安全。
3. 加强对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教育,提高防病意识。
六、总结本治疗方案旨在为腮腺炎患者提供全面、规范、有效的治疗措施,以提高治愈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灵活调整治疗方案,确保患者得到最佳治疗效果。
同时,加强预防措施,降低腮腺炎的发病率,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口腔颌面外科(医学高级):涎腺疾病知识学习五1、多选患者男性,43岁。
双侧腮腺反复肿大4年,与进食有明显关系,有时按摩腺体自觉有咸味分泌物。
临床及腮腺造影检查诊断为慢性阻塞性腮腺炎。
关于慢性阻塞性腮腺炎的造影(江南博哥)表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早期可见少数末梢导管扩张,逐渐增多B.有主导管分层状改变,并有末梢导管扩张C.可有造影剂外逸D.晚期有萎缩状改变E.可有肿瘤样型表现正确答案:B, D2、多选涎石多发于下颌下腺,与下列因素有关()A.下颌下腺为混合性腺体,分泌的唾液富含黏蛋白,较腮腺分泌液黏滞B.下颌下腺为混合性腺体,分泌的唾液钙的含量高,钙盐容易沉积C.下颌下腺导管自下向上走行,腺体分泌液逆重力方向流动D.下颌下腺导管长,在口底后部有一弯曲部,导管全程较曲折E.下颌下腺为纯黏液腺,分泌的唾液富含黏蛋白,较腮腺分泌液黏滞正确答案:A, B, C, D3、多选急性化脓性腮腺炎穿破腮腺包膜后,可引起以下间隙的蜂窝织炎或脓肿()A.脓肿经外耳道的软骨与骨交界处,即Santorini裂,进入外耳道B.经翼上颌裂可进入翼腭窝C.穿破腮腺深面的包膜进入咽旁或咽后间隙D.沿着颈部间隙往下扩散到纵隔E.向上可通过颅底扩散到颅内正确答案:A, B, C, D, E4、多选慢性阻塞性腮腺炎临床检查的常见体征有()A.患者有进食肿胀史B.挤压腺体,腮腺导管口流出混浊液体C.有时在颊部可触及索条状导管D.腮腺造影显示主导管、叶间、小叶间导管呈腊肠样改变E.腮腺区压痛非常显著正确答案:A, B, C, D5、单选咬肌间隙感染与急性化脓性腮腺炎的主要鉴别点是()A.有下颌阻生第三磨牙冠周炎B.有牙痛史C.无传染接触史D.一开始即表现为咬肌间隙感染而无牙痛E.肿胀中心及压痛点位于下颌角部,张口受限明显,腮腺导管口无红肿,分泌清亮正确答案:E6、单选与面神经关系最密切的唾液腺是()A.下颌下腺B.舌下腺C.腮腺D.腭腺E.唇腺正确答案:C7、多选大唾液腺临床基本检查应包括()A.两侧对比B.腺体扪诊C.导管扪诊D.叩诊E.导管口分泌情况正确答案:A, B, C, E8、单选患者女性,33岁。
小孩腮腺炎出院后注意什么小孩腮腺炎是一种由腮腺病毒引起的病毒性感染,通常会导致腮腺肿胀和发热。
在小孩腮腺炎出院后,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加强休息:腮腺炎是一种病毒性感染,小孩在恢复期间需要充足的休息来让身体康复。
家长应该让孩子避免剧烈运动,避免过度劳累。
2. 饮食调节:在腮腺炎恢复期间,可以适当调节小孩的饮食。
饮食应该以清淡为主,避免辛辣刺激食物的摄入。
此外,多喝水有助于保持身体的水分平衡。
3. 注意口腔卫生:腮腺炎会导致孩子的唾液分泌增加,容易造成口腔细菌的滋生,因此家长要引导孩子保持口腔卫生。
孩子应该每天刷牙,使用含氟牙膏,用毛巾或纱布擦拭口腔内部。
4. 避免传染:腮腺炎是通过飞沫传播的病毒性感染,因此在孩子出院后需要采取措施避免传染他人。
孩子应该避免与其他儿童亲密接触,如共用餐具、洗脸巾等。
孩子在家中应该独立使用个人物品,并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5. 观察病情:尽管大部分腮腺炎病例都会自行恢复,但家长仍应该密切观察孩子的病情变化。
如果孩子出现高热、严重的腮腺肿胀或其他身体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
6. 接种疫苗:腮腺炎疫苗是预防腮腺炎的有效方法。
在孩子出院后,家长可以向医生咨询是否适合给孩子接种腮腺炎疫苗,以减少再次感染的风险。
7. 彻底恢复:即使孩子的症状已经缓解,也可能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完全恢复。
家长应该遵循医生的指导,按时完成复查,确保孩子的身体完全康复。
8. 注意并发症:腮腺炎有时可能引起其他并发症,如脑炎、睾丸炎、卵巢炎等。
家长在孩子出院后应密切关注孩子的病情演变,发现异常及时就医。
9. 心理关怀:腮腺炎期间,孩子可能会感到不适,甚至对外界产生恐惧心理。
家长应给予孩子足够的关爱和理解,耐心倾听孩子的情绪表达,帮助孩子有效应对情绪变化。
10. 定期复查:在小孩腮腺炎出院后,需要定期带孩子去医院复查。
医生会根据孩子的病情变化给予相应的治疗建议,并进行必要的检查。
总之,小孩腮腺炎出院后,家长需要关注孩子的休息、饮食和口腔卫生,避免传染他人。
口腔颌面外科学习题及答案(A2型题3)一、A2型题:每一道考题是以一个小案例出现的,其下面都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
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
1.患者男性28岁,因右下8智齿冠周炎引起咬肌间隙脓肿需切开引流,下面说法错误的是A.切开引流即可从口内进行,也可从口外进行B.口内引流与口外引流效果相近,口内切口更为隐蔽C.口内切口选择在翼下颌韧带稍外侧D.口外切口选择在下颌支后缘并绕过下颌角,距下颌下缘2cm处E.切开后应注意探查升支骨面是否正常正确答案:B2.患者男性,38岁,因左下颌骨慢性中央性骨髓炎,造成左颌下多个瘘管,现病源牙已拔除,但瘘口未愈,仍有少量脓液溢出偶有小块死骨排出,关于此患者的治疗,下列错误的是A.应行病灶清除及死骨摘除术B.术前应配合抗菌药物治疗C.术前应行X线检查确定骨质破坏程度D.病员体弱者应延期手术E.手术时机应选在死骨分离前以减少去骨量正确答案:E3.患儿,女性,半岁。
出生后1个月发现左颊明显膨隆,渐长大,低头时明显。
对于该患儿目前最不恰当的处理是A.给予激素治疗B.嘱定期复查,继续观察C.作雌二醇检查D.手术切除E.穿刺诊断正确答案:D4.患者,女性,17岁。
左上颈部肿物1年,有反复消长史,特别是感冒时增大。
临床触质软,囊性感明显,穿刺液为透明、淡黄色水样清亮液体。
最有可能的诊断为A.囊性水瘤B.颌下腺囊肿C.舌下腺囊肿口外型D.第二鳃裂囊肿E.甲状舌管囊肿正确答案:A5.患者,男性,25岁。
左面颊、上下眼睑及额头巨大动静脉畸形,可闻及杂音,触及波动感。
对于该患者的最佳治疗方案为A.手术切除B.硬化剂注射C.栓塞治疗E.放射治疗正确答案:D6.患者,女性,18岁。
5年前左下颌角上,升支后缘发现一软性肿物,查见左耳垂后下,下颌升支后缘内后方显膨隆,可触及一鸡蛋大小软性肿物,有波动感,无搏动,余无异常。
最有可能的诊断为A.第一鳃裂囊肿B.腮腺囊肿C.第二鳃裂囊肿D.第三鳃裂囊肿E.腮腺腺淋巴瘤正确答案:A7.患者,男性,12岁。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慢性复发性腮腺炎是怎么回事
导语:腮腺炎的疾病是一种我们在平时有的时候会出现的疾病,一般主要是腮腺发炎的情况,患者在得病后,不但会有脸部肿大的情况,同时还会有特别疼
腮腺炎的疾病是一种我们在平时有的时候会出现的疾病,一般主要是腮腺发炎的情况,患者在得病后,不但会有脸部肿大的情况,同时还会有特别疼痛的感觉,在得病后,对患者的影响也是特别严重的,而且对身体更是一种严重的危害,得病后一定要注意进行积极的治疗,那么,慢性复发性腮腺炎是怎么回事?我们来进行一下了解。
症状
慢性复发性腮腺炎的常见症状是阻塞症状。
进食或看见食物时,尤其是酸性食物,唾液分泌量增加,由于唾液排出受阻,腮腺肿大疼痛;停食后,因唾液逐渐排出,肿胀又逐渐消失。
检查可见导管口轻微发红,压迫腺体可从管口流出混浊的“雪花样”唾液,或粘稠蛋清样唾液,甚至为粘液栓子,腮腺轻微肿胀或正常,病程较久者扪诊腺体有硬韧感,腮腺导管呈粗硬索条状。
值得注意的是,儿童复发性腮腺炎有自愈倾向,不少人认为本病是由于先天发育不全所致。
疾病病因
1、先天性发育异常
2、遗传性
3、免疫功能异常
4、细菌逆行感染
儿童复发性腮腺炎的病因较复杂。
腮腺先天性结构异常或免疫缺陷,成为潜在的发病因素。
儿童期免疫系统发育不成熟,免疫功能低下,容易发生逆行性感染。
上呼吸道感染及口腔内炎性病灶,细菌通过腮。
口腔科xx诊疗规范口腔外科1.口腔颌面部感染(占常见病的21.1%)。
(一)智齿冠周炎1)临床表现:常以急性炎症性是出现,初期自觉患侧磨牙后去肿胀不适,进食咀嚼、吞咽、开口活动时疼痛加重。
病情发展后呈自发性跳痛或沿耳颞神经分布区产生放射性痛。
口腔局部可见智齿萌出不全,智齿周围软组织不同程度的肿胀。
智齿冠周炎可引起邻近组织器官或筋膜间隙感染。
2)临床诊断: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和口腔检查3)处理:在急性期应以消炎、镇痛、切开引流、增强全身抵抗力,局部冠周冲洗。
对于不能萌出的阻生牙应尽早拔出。
(二)眶下间隙感染1)临床表现:肿胀范围波及内眦,眼睑,颧部皮肤。
肿胀去皮肤发红,张力增大眼睑水肿,睑裂变窄,鼻唇沟消失。
脓肿形成后,眶下区可触及波动感,口腔前庭肿胀明显,压痛,扪及波动。
2)临床诊断:根据临床表现不难判断3)处理:于口腔前庭上颌尖牙及前磨牙粘膜转折处切开脓肿充分引流。
(三)颊间隙感染1)临床表现:颊部皮下或粘膜下脓肿,进展缓慢,肿胀及脓肿的范围较为局限。
感染波及颊脂垫时,炎症发展迅速,波及整个颊部,并向其相通的间隙扩散。
2)临床诊断:根据临床表现即可3)处理:脓肿形成后,切开充分引流。
(四)颞间隙感染1)临床表现:肿胀范围可仅局限或同时有腮腺咬肌区,颊部眶部颧部等区广泛肿胀,有凹陷性水肿,压痛咀嚼痛和不同程度的张口受限。
脓肿形成后,颞浅间隙脓肿可触及波动感。
2)临床诊断:颞浅间隙可根据临床表现,聂深间隙脓肿需穿刺抽出脓液才能证明3)处理:手术切开引流(五)咬肌间隙感染1)临床表现:以下颌支及下颌角为中心的咬肌区肿胀,变硬,压痛伴明显张口受限。
2)临床诊断:根据临床表现即可3)处理:咬肌间隙蜂窝织炎全身应用抗生素及局部用物料疗法或外服中药;一旦脓肿应及时切开引流(口外切口从下颌支后缘绕过下颌角,据下颌下缘2cm 处切开,长约3-5cm)。
(六)化脓性颌骨骨髓炎1)临床表现:多发于强壮年,男性较多,以下颌骨多发。
执业助理医师口腔执业助理医师模拟题2020年(37)(总分25,考试时间120分钟)一、简单单选1. 1.儿童复发性腮腺炎需特别注意鉴别的疾病是A. 急性化脓性腮腺炎B. 流行性腮腺炎C. 慢性阻塞性腮腺炎D. 慢性淋巴结炎E. 舍格伦综合征2. 2.涎瘘最常发生的部位是A. 腮腺B. 下颌下腺C. 舌下腺D. 腭腺E. 唇腺3. 3.多形性腺瘤最常发生于A. 腮腺B. 下颌下腺C. 舌下腺D. 腭腺E. 唇腺4. 4.青春期后有自愈趋势的腮腺疾病是A. 急性化脓性腮腺炎B. 慢性阻塞性腮腺炎C. 慢性复发性腮腺炎D. 流行性腮腺炎E. 腮腺良性肥大5. 5.以下关于下颌下腺涎石多见的原因,哪项是错误的A. 下颌下腺导管弯曲而长,涎液流动缓慢B. 导管口大,位于口底C. 下颌下腺分泌的涎液含黏液量较腮腺为低D. 下颌下腺涎液浓而黏稠E. 下颌下腺涎液较腮腺涎液更偏碱性6. 6.纤维化慢性下颌下腺炎的治疗方法是A. 硬化剂治疗B. 导管结扎术D. 摘除涎石E. 下颌下腺摘除7. 7.对于腮腺区肿物不宜进行的检查是A. 细针吸取细胞学检查B. CT或MRIC. 唾液腺造影D. 切取活检术E. B超8. 8.腮腺咬肌区手术后,应使用的绷带类型是A. 四头带B. 交叉十字绷带C. 头部绷带D. 颅颌弹性绷带E. 石膏绷带二、简单单选9. 9.女孩,15岁。
右口底肿胀2个月,检查:右口底黏膜隆起,呈浅蓝紫色,质软,穿刺为蛋清样液体,最可能的诊断是A. 囊性水瘤B. 舌下腺囊肿C. 下颌下腺囊肿D. 皮样囊肿E. 表皮样囊肿10. 10.女,54岁。
口眼干燥多年。
双侧腮腺弥漫性肿大,Schirmer试验<5mm,不宜采用的治疗方法是A. 0.5%甲基纤维素滴眼B. 经常用液体湿润口腔C. 积极防治龋病D. 中医药治疗E. 切除腮腺,解除自身抗原11. 11.女。
35岁。
左下颌下腺炎长期反复发作,双合诊左口底区可触及一硬结,为明确是否有结石,最正确的检查是A. 拍牙片B. B超检查C. CT检查D. MRI检查E. 拍下颌咬合片12. 12.女,30岁。
正保远程教育旗下品牌网站美国纽交所上市公司(NYSE:DL) 口腔执业医师考试辅导《口腔颌面外科学》第八章讲义1唾液腺疾病第一节急性化脓性腮腺炎(一)概述急性化脓性腮腺炎以前常见于腹部大手术以后,称之为手术后腮腺炎。
属于严重并发症之一。
由于抗生素应用的发展并注意维护正常出入量及水、电解质平衡,目前已少见。
(二)病因急性化脓性腮腺炎的病原菌主要是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及肺炎双球菌较少见。
发生急性化脓性腮腺炎的基本因素是机体严重脱水致唾液分泌减少或停止。
腮腺区的创伤和邻近组织急性炎症的扩展,也可继发腮腺的急性炎症。
(三)临床表现常为单侧受累,双侧同时发生者少见。
发病急,早期症状轻微或不明显,特别是全身疾病及腹部外科手术后者,这些症状常被全身的严重病情所掩盖而被忽视。
肿胀以耳垂为中心,局部皮肤红热现象显著,呈硬性浸润,触痛明显。
有轻度开口困难,腮腺导管口红肿,轻轻按摩腺体可见脓液自导管口溢出,有时甚至可见脓栓堵塞于导管口。
患者全身中毒症状明显,有高热、脉率和呼吸加快、白细胞总数增加、中性粒细胞比例显著上升、核左移,并可出现中毒颗粒。
(四)诊断及鉴别诊断急性化脓性腮腺炎不宜做腮腺造影,因造影剂可通过薄弱的导管壁,进入导管周围组织,使炎症扩散。
一般情况下发生的急性化脓性腮腺炎应注意鉴别的有:①咬肌间隙感染;②腮腺区淋巴结炎;③流行性腮腺炎。
(五)预防本病主要系脱水及逆行感染所致。
故对接受腹部大手术及患严重全身性疾病的患者,应加强护理,保持体液平衡,加强营养及抗感染,同时应加强口腔卫生,食后漱口、刷牙,并可用过氧化氢液或氯己定溶液清洗口腔。
(六)治疗1.维持正确出入量及体液平衡,纠正机体脱水和电解质紊乱。
2.选用有效抗生素及早用广谱、抗革兰阳性球菌抗生素,同时从导管口取脓性分泌物作细菌培养,根据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再予以调整。
3.加强口腔卫生护理。
4.切开引流指征:①局部有明显的凹陷性水肿;②局部有跳痛并有局限性压痛点,穿刺抽出脓液;③腮腺导管口有脓液排出,全身感染中毒症状明显。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慢性腮腺炎的症状
导语:慢性腮腺炎以前也叫做是慢性化脓性腮腺炎,而现在我们将慢性腮腺炎分为两类,一类是慢性复发性腮腺炎另外一类就是慢性阻塞性腮腺炎,慢性腮
慢性腮腺炎以前也叫做是慢性化脓性腮腺炎,而现在我们将慢性腮腺炎分为两类,一类是慢性复发性腮腺炎另外一类就是慢性阻塞性腮腺炎,慢性腮腺炎既然分为两种,那么慢性腮腺炎的症状我们也应该区别看待,只要我们懂得了慢性腮腺炎的症状就能判断是患上哪种慢性腮腺炎。
慢性腮腺炎要及时治疗才行,我们有很多可以治疗慢性腮腺炎的方法,我们可以采用因病治疗的方法,也可以采用一些抗生素来治疗。
慢性腮腺炎为最常见的涎腺炎症,本病以前称为慢性化脓性腮腺炎,现在分为复发性和阻塞性两类。
慢性复发性腮腺炎,以儿童多见,发病年龄多在5岁左右,男性发病率高,为周期性发作,年龄越小,间歇时间较短,易复发,随着年龄增长,发作次数减少且症状减轻,青春期后一般逐渐自愈。
半数以上患者首次发病有流行性腮腺炎接触史。
临床主要表现为腮腺反复肿胀不适,有脓性分泌物自导管口溢出。
慢性阻塞性腮腺炎又称腮腺管炎,大多数为局部原因所致,中年人发病率高,多为单侧受累,临床主要表现为阻塞症状和腮腺反复肿胀。
本病预防的关键是消除病因,减少感染。
1.慢性复发性腮腺炎
(1)腮腺反复肿胀、不适;
(2)导管口轻度红肿,挤压腺体可见导管口有脓液或胶冻状液体溢出;
(3)周期性发作、年龄小、发作次数多;
2.慢性阻塞性腮腺炎
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儿童腮腺炎的治疗方法
儿童腮腺炎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根据患者的症状进行对症治疗。
例如,给予非处方药物以减轻发热、疼痛和不适感。
常用的药物包括退烧药物如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以及止痛药物如布洛芬和吗啡等。
此外,还可以用保温措施(如使用热敷)来缓解局部疼痛。
2. 注意休息。
儿童腮腺炎通常会导致体力消耗增加,因此儿童应多休息以帮助身体恢复。
3. 给予足够的水分和营养。
患儿应多饮水以保持水分平衡,可以采用小口小量频繁进食的方式,保证营养需求。
4. 预防传染。
腮腺炎病毒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因此要注意妥善的个人卫生,如勤洗手、使用纸巾或袖口遮掩咳嗽和打喷嚏。
5. 必要时使用抗生素。
腮腺炎病毒引起的腮腺炎没有特效的抗病毒药物,一般情况下不需要使用抗生素。
但如果出现继发感染,如腮腺炎合并细菌感染,可根据医生的判断使用抗生素治疗。
需要注意的是,儿童腮腺炎一般是自限性疾病,会在数天到数周内自行恢复,一般不会导致严重并发症。
但在治疗期间,应密切观察患儿的病情变化,如出现高
热、剧烈头痛、呕吐、颈部僵硬等异常症状,应及时就医。
以便有效、科学的维护手术室洁净系统,保证空气质量,预防手术感染。
参考文献[1]鲁飞,崔树玉.层流洁净手术室环境医院感染控制措施[J ].中国消毒学志,2016;5(15):79-82[2]GB50333-2002: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S ].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2002[3]刘蕊,张良,杨瑾茹,等.口腔专科洁净手术部的感染控制及管理[J ].中国医院建筑与装备,2011;5(15):72-74[4]黄登会,杨晓莹.层流手术室空气中浮游菌超标原因的调查分析[J ].泸州医学院学报,2014;37(4):330-432[5]WS /T367-2012: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S ].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12[6]刘如如,王欣,庞松涛,等.西安市部分手术室尘埃粒子数与浮游菌监测报告[J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16;5(28):51-53[7]陈贵秋,陈培厚.循环风空气净化消毒技术研究与应用[J ].中国消毒学杂志,2015;4(29):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62-64作者简介:袁奋义(1965-),男,鄂尔多斯中医疗养医院副主任医师。
通讯作者:苗慧荣,副主任护师,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老年病科,010050儿童复发性腮腺炎的中医治疗袁奋义1,苗慧荣2(1.鄂尔多斯中医疗养医院,内蒙古鄂尔多斯017000;2.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摘要:儿童复发性腮腺炎是一种发生于儿童的常见疾病,但是目前对本病的病因尚未明了,对本病的治疗方法有很多但都疗效不理想。
中医对本病的治疗效果很好,本文以临床病例对中医治疗儿童复发性腮腺炎进行阐述。
关键词:腮腺炎;儿童;复发中图分类号:R24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512X (2016)S1-0181-02儿童复发性腮腺炎在基层并不常见,临床表现为受累的一侧腮腺反复肿胀不适,伴同侧腮腺口红肿,有时伴有发热。
您的孩子可能是儿童复发性腮腺炎。
1.儿童复发性腮腺炎发生于青春期以前,以反复腮腺区肿胀为特点。
2.病因病理
儿童复发性腮腺炎的病因尚未明了,有不少学者提出各种病因学说,一般认为与以下因素有关:
(1) 先天性发育异常
(2) 自身免疫功能异常。
患儿常有变态反应病史,并与腮腺肿胀同时发生。
有的患者伴有免疫学指标异常。
儿童期免疫系统发育不成熟,免疫功能低下,容易发生逆行性感染。
患儿免疫系统发育成熟后可以痊愈。
(3) 病毒感染流行性腮腺炎可能是诱因。
部分患儿发病前有流行性腮腺炎病史,在该病急性发病期,流行性腮腺炎病毒抗体滴度升高。
(4)其他因素有些学者认为该病是反复细菌逆行感染引起。
诊断诊断主要根据临床表现和腮腺造影
(1)临床表现在5岁左右最常见;腮腺反复肿胀,伴不适,仅有轻度水肿,皮肤可潮红;挤压单侧或双侧腺体可见导管口有脓液或胶冻状液体溢出,少数有脓肿形成;大多持续一周左右;静止期多无不适,检查腮腺分泌液偶见混浊;间隔数周或数月发作一次不等,年龄越小间隔时间越短,越易复发。
随着年龄增长,发作次数减少,间隔时间延长,并有自愈倾向。
(2)常规检查常规行腮腺造影检查。
采用40%碘化油,按0.1ml/岁,至12岁给1.2ml,拍腮腺侧位片和全景片,30分钟后拍排空片。
腮腺造影表现为腺体部呈斑点状,即末梢导管呈点状扩张,直径一般在2mm左右;主导管大多正常,偶见轻度扩张(图4-6-2)。
(3)鉴别诊断
主要是和流行性腮腺炎鉴别。
流行性腮腺炎有季节流行性,好发于冬春季节,常双侧同时发生,发病前有上感样症状,并出现高热,腮腺肿痛明显,肿胀更明显,导管口无明显异常及异常分泌物,无反复肿胀史。
治疗措施
儿童复发性腮腺炎是一种有自愈性倾向的疾患,多数在青春期后停止发作,因此主张保守治疗。
以增强抵抗力,防止继发感染,减少发作为原则。
1.保持口腔卫生,发作期用含漱剂漱口。
2.每日按摩腺体,促使唾液排出,也可行局部理疗。
3.急性期全身给予抗生素,可用抗生素液行腮腺导管冲洗,尽早控制炎症。
4.适当给予免疫调节剂,如左旋眯吵,每日12.5—25mg,每周连服3天,连服2周,可调节患儿的免疫功能。
在间歇期进行胸腺五肽治疗
5. 导管灌注治疗在间歇期采用患侧40%碘化油腮腺导管灌注治疗儿童复发性腮腺炎收到了很好的治疗效果,经临床验证是一种很好的治疗方法。
由于碘化油具有扩张导管系统及较强的杀菌作用,而且碘化油是粘稠度很高的液体,流动性差,又不溶于水,注人导管后,不被吸收,排出较慢,可以较长时间停留在导管内逐渐分解,缓慢释放碘离子起到持续杀菌作用。
导管灌注疗法能在腮腺区局部以最大的药液浓度,达到最佳的机械冲洗和有效的抑菌作用,是治疗儿童复发性腮腺炎的有效方法。
6.中医学认为,小儿复发性腮腺炎为外感风热邪毒,蕴阻少阳经络,郁而不散,结于腮部所致。
而慢性期为元气素虚,邪毒留恋不散,体虚不复,表卫不固,感受外邪而致。
而生脉饮中的党参具有益气祛风、养元、健脾利湿、扶正祛邪、养阴生津之功效;黄芪有托毒排脓之效。
可口服生脉饮和黄芪液治疗小儿复发性腮腺炎。
有人选用玉屏风散(生黄芪、夏枯草、白术、荆芥、防风、僵蚕、郁金、赤芍、贝母、太子参、桔梗、生甘草)。
每日1剂,水煎服, 20天为1个疗程,中药芙蓉膏外敷,取得较好的疗效。
预后评价
儿童复发性腮腺炎是具有自愈性倾向,一般在青春期后停止发作。
但有部分患者迁延未愈而成成人复发性腮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