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剂食用香料和香精
- 格式:ppt
- 大小:850.50 KB
- 文档页数:2
2011年第11期,总第293期行业之窗1927种食品不得添加香料香精卫生部近日公布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0-2011)等4项新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其中《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删除面粉增白剂过氧化苯甲酰以及甲醛等品种,还增加了食品用香料香精和食品工业用加工助剂的使用原则,发酵乳、灭菌乳、生鲜肉等27种食品不得添加食用香料香精。
这意味着,“烤牛肉香精”、“排骨香精”等香料香精不得添加于生鲜牛肉、猪肉。
婴幼儿配方食品也不得添加香料香精。
不得添加食用香料、香精的27种食品名单:巴氏杀菌乳、灭菌乳、发酵乳、稀奶油、植物油脂、动物油脂(猪油、牛油、鱼油和其他动物脂肪)、无水黄油、无水乳脂、新鲜水果、新鲜蔬菜、冷冻蔬菜、新鲜食用菌和藻类、冷冻食用菌和藻类、原粮、大米、小麦粉、杂粮粉、食用淀粉、生、鲜肉、鲜水产、鲜蛋、食糖、蜂蜜、盐及代盐制品、婴幼儿配方食品、饮用天然矿泉水、饮用纯净水、其他饮用水。
(注:较大婴儿和幼儿配方食品中可以使用香兰素、乙基香兰素和香荚兰豆浸膏,最大使用量分别为5mg/100mL 、5mg/100mL 和按照生产需要适量使用,其中100mL 以即食食品计,生产企业应按照冲调比例折算成配方食品中的使用量;婴幼儿谷类辅助食品中可以使用香兰素,最大使用量为7mg/100g ,其中100g 以即食食品计,生产企业应按照冲调比例折算成谷类食品中的使用量;凡使用范围涵盖0至6个月婴幼儿配方食品不得添加任何食用香料。
)近期行业内会议组讯调香师、化妆品配方师职业资格培训教材编写工作协调会议6月14日,调香师、化妆品配方师职业资格培训教材编写工作协调会议在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召开。
会议对《调香师》、《化妆品配方师》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的编写工作中的问题进行梳理,并分组讨论编写方案,制定了编写进程。
中国香化协会同IFRA的会谈9月4日在北京建国饭店,中国香料香精化妆品工业协会理事长陈少军、秘书长张京原与国际日用香精协会(IFRA )主席Pierre Sivac 、全球化学品总监Crisitina Arregui 、亚太区法规事物总监黄国仙等进行了会谈。
风味改良类食品添加剂中风味改良类是侧重于改善食品香气或口味,即调整食品风味为目的的添加物质。
包括有关国家标准中涉及的酸度调节剂、甜味剂、增味剂以及香精香料物质四种类型的添加剂。
按香料(Flavoring agent)、食品调味剂(酸味剂(Acidity regulator)、甜味剂(Sweeteners)、鲜味剂)介绍。
第六章食品香料和香精本章学习目的与要求熟悉食品香料和香精的概念、分类,掌握食品香料和香精的特性及其应用。
香料是具有一定香气,用于调配某香型香精或者增香的物质。
食用香精则是指由各种香料和辅料(包括载体、溶剂、添加剂)调和而成,用于食品调香或增香的物质。
香料可以用来制作、调配不同香型的香精用于食品调香或者直接添加在食品中。
由于大多数香料物质的香气在香型或其稳定性方面有一定局限性。
在实际中,往往利用多种香料通过调配制成各种香型的香精使用。
由于食用香精是由香料经简单的调兑而成的、种类与数量无可圈限的产品。
因此国家标准中仅对食用香料的种类与使用有所规定。
对于允许在食品加工中使用的香料,其分类代码是按照国际上相关组织如FAO/WHO、JECFA、FEMA、COE、IOFI等对食用香料的分类编号制定的。
食用香料和香精,是以改善、增加和模仿食品的香气和香味为主要目的的食品添加剂。
又称香味剂。
食品的香气是食品中挥发性物质的微粒悬浮于空气中,经过鼻孔刺激嗅觉神经,然后传至大脑而引起的感觉。
能用嗅觉辨别出该种物质存在的最低浓度称为香气阈值。
食品的香是嗅觉、口感的综合,是食品应有的很重要的感官品质,对人有强烈的吸引力,控制着人的食欲。
香味物质在食品香气中所起的作用若以数值定量化表示,则称为香气值或发香值,香气值是香味物质的浓度与它的阈值之比,即:香气值=香味物质的浓度÷阈值一般香气值<1时,这种香味物质不会引起人们的感觉。
咀嚼食物时所感知的香味与香气密切相关。
咀嚼食品时,香味物质的微粒进入鼻咽部并与呼出气体一起通过鼻小孔进人鼻腔,甚至当食物进入食道,在呼气时也会带着香味物质微粒的空气由鼻咽向鼻腔移动,这时对食物或饮料的香气感觉最敏锐。
香料香精分类
香料和香精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化学物质,它们可以用于美食烹饪,香水制造,以及各种工业领域。
这些物质大概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 天然香料
天然香料是从天然植物中提取的,例如从香草、豆蔻、柠檬或橙皮、香料鼠尾草等植物提取。
它们的制作过程相对比较简单,经常使用在厨房中。
2. 香料混合物
香料混合物是一种将不同的香料混合在一起,形成更强烈和独特的味道的方法。
每个混合物都具有自己独特的香味,例如印度咖喱粉、五香粉等,都是广受欢迎的香料混合物。
3. 合成香料
合成香料是从化学品中制成的,通常被称为人造香料。
它们经常被用于制造香水和化妆品,它们可以模仿天然香料,但成本更低廉。
大多数香水都是使用合成香料制成的。
4. 天然香精
天然香精是从天然物质中提取的精华,例如从天然香料中提取。
这些香精通常较为昂贵,但比合成香精更加纯净和天然,因此很受欢迎。
5. 合成香精
合成香精是从化学品中制成的,通常使用在工业制造领域。
这些香精的成本比天然香精低廉得多,因此它们被广泛使用在各种商品中。
6. 食品添加剂
香料和香精通常被添加到食品中,以提高口感和风味。
食品添加剂通常是天然的香料、合成香料或天然香精,它们是经过监管机构批准才可以使用的。
总之,香料和香精有各种不同的类型和用途,无论是在食品、化妆品还是其他领域,它们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食用香精香料是什么食品添加剂食用香精香料是什么食品添加剂随着现代人们对于美食口感的不断追求,“香味”成为了美食中不可或缺的一个元素。
而在那些饱含浓郁香味的美食之中,一个名词也就不可避免地展现在了人们的视野里:食用香精香料。
那么,食用香精香料到底是什么,它们属于什么食品添加剂呢?一、食用香精香料的定义食用香精香料是一种常见的食品添加剂,又称食用香料、香料、调味料。
它是指用于增强食品香味和调味的物质,可以是天然的或者是人工合成的。
二、食用香精香料的分类根据不同的生产工艺以及原材料来源,食用香精香料可以大致分为以下几类:1、天然香料天然香料是指来自于天然植物、动物等的提取物质,如大蒜、胡椒、花草等。
天然香料通常不含化学合成香料的成分,自然香味清新。
但是,天然香料的提取成本较高,且产量有限,因此价格也比较昂贵。
2、化学合成香料化学合成香料是指通过人工合成分子获得的人造香味,它们的香气原料以及成分普遍比天然香料要便宜。
化学合成香料按照源起可分为煤、石油、天然气和植物等,以及按照香气气味可以分为芳香族和脂肪族等,可以广泛用于各类食品中。
3、增香剂增香剂是指用于调节或强化食品的原有香味的物质,它们能够改善食品香气,增加人们的食欲。
增香剂通常是合成品中添加一部分天然香料,或通过人工合成的方法获得。
三、食用香精香料的作用香精香料在食品中的作用包括:1、增加食品口感及滋味食用香精香料能给食品增加一种独特的香气和口感,从而增加人们的食欲动力。
有些香精香料还可以使得食品更加柔软和美味。
2、改善食品质量和保鲜食用香精香料不仅可以增加食品的香味和口感,也有助于提高食品质量,例如控制食品变质,有助于保鲜,预防腐败。
3、应付不同的食欲需求由于人们的口味习惯、饮食文化和食材原材料不一样,因此针对不同的人群,食品制造商可以根据需要添加特色的香精香料,以便满足不同的食欲需求与口味变化。
综上所述,食用香精香料是食品制作过程中非常重要,开发新品、增加口感、增加人们的食欲,甚至是改善食品质量等多方面都有所贡献。
食用香料和香精食用香料和香精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们能够为食物提供独特的香味和口感,让我们的饮食更加美味。
然而,对于香料和香精的正确使用以及它们对我们健康的影响,我们也需要有一定的了解。
本文将介绍食用香料和香精的定义、分类、制作方法,以及它们可能带来的健康风险和安全用法。
一、食用香料和香精的定义和分类1. 香料的定义和分类:香料是指一类可以用于增添食品香味的植物或植物部分。
它们通常是烹饪中常用的调味料。
根据来源和用途的不同,香料可以分为干燥香料、新鲜香料和草本香料等几个大类。
比如,干燥香料包括胡椒粉、肉桂粉、五香粉等;新鲜香料包括大蒜、洋葱、生姜等;草本香料包括罗勒、迷迭香、薄荷等。
2. 香精的定义和分类:香精是一种人造食品添加剂,用于增强和调整食品的香味。
根据精制工艺和成分的不同,香精可以分为天然香精和人造香精。
天然香精是从天然植物提取的香气物质,如橙子皮、柠檬和草本植物。
而人造香精则是由化学合成物质制成,如苹果味、巧克力味等。
二、食用香料和香精的制作方法1. 香料的制作方法:香料的制作方法可以根据不同的食材和用途而异。
一般来说,先将植物材料进行收割,然后进行干燥、研磨等加工工序,最后得到成品香料。
例如,胡椒粉可以通过将胡椒果实晒干后研磨而成,肉桂粉则是将肉桂树的内皮晒干研磨而成。
2. 香精的制作方法:香精的制作方法主要包括溶剂提取法和蒸馏法两种。
溶剂提取法是指将食材用溶剂提取香气,然后通过蒸发溶剂得到香精。
蒸馏法则是通过加热食材,使香气蒸发后通过冷凝得到香精。
制作香精的过程需要仪器设备和专业技术。
三、食用香料和香精的健康风险和安全用法1. 香料的健康风险和安全用法:大多数香料在适量使用时是安全的,但过量使用某些香料可能会对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比如,辣椒粉过多摄入可能导致胃肠不适,肉桂粉过量摄入可能对肝脏产生负荷。
因此,我们在使用香料时应适量,在调配食材时要注意香料的搭配以及使用量。
香精和香料的区别法规
香精和香料是两种常见的食品添加剂,它们在食品加工中起到
增香或调味的作用。
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下它们的区别。
香精是一种化学合成的物质,通常是在实验室中通过化学方法
合成的,其目的是模仿天然香料的味道。
香精通常具有较强的香味,可以用于食品、饮料、香水等产品中。
香精的优点是味道稳定,成
本低廉,而且可以精确地控制香味的浓度和稳定性。
而香料则是指天然植物、动物或矿物提取的具有香味的物质,
比如香草、香薷、胡椒等。
香料通常具有天然的香味,因此在一些
食品加工中,使用香料可以给食物赋予特殊的风味和香气。
至于法规方面,不同国家和地区对香精和香料的使用有着不同
的法规和标准。
一般来说,食品添加剂都必须符合相应的食品安全
法规和标准,包括但不限于添加剂的使用限量、安全性评估、标签
标识等方面。
在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负责监管食品添加
剂的使用,而在欧洲,食品安全局(EFSA)则负责相关监管工作。
这些机构会对香精和香料的使用进行严格的审批和监管,以确保其
对人体健康的安全。
总的来说,香精和香料在食品加工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它们的来源、性质和使用方面有所不同。
在使用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守当地的法规和标准,确保食品的安全和合规性。
食品用香料、香精简介食品用香精香料一般分为两大类,即食品用香料和食品用香精。
两者目前均纳入生产许可证管理。
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办公室香料香精产品生产许可证审查部(设在中国香料香精化妆品工业协会),负责审查组织和管理,目前我省的香精香料生产企业审查由审查部委托我省自行组织。
一、食品用香料定义按照《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2760—2007)中附录E的定义,食品用香料是指用于调配食品用香精,并使食品增香的物质。
二、食品用香料分类按照香料的来源分为三类,即天然香料、天然等同香料和人造香料(GB2760)。
1、天然香料指从香料动物和香科植物(体内含有香成分的动物和植物)的某些生理器官(香囊、香腺、花、叶、根等)以及分泌物中经加工提取的含有香成分的物质,也就是经常说的精油、浸膏、香树脂、酊剂、单离品等。
天然香料大多是混合物,而单离品是化合物。
单离品是从精油分离出的单一物质,如从薄荷油分离出的薄荷醇(即薄荷脑)。
单离品的主要用途是用来合成其他香料,在调香时要注明来源。
2、天然等同香料和人造香料两者都属合成香料,是单一化学物质,有一定的化学结构、化学性质和香气。
两者是用化学方法合成的,再经精制得到具有一定化学结构、香气、香味和理化规格的香料产品。
人造香料与天然等同香料的区别在于人造香料的化学结构至今尚未在自然界中发现。
3、目前批准使用食品用香料(1)GB2760附录B食品用香料目录中的香料;(2)凡列入GB2760附录B中天然等同香料目录的香料,其对应的天然物(其结构完全相同的对应物)视为已批准使用的香料;(3)卫生部食品添加剂增补公告中食品用香料新品种目录中香料。
4、食品用香料使用范围(1)食品用香料仅用于配制食品用香精,不得作为食品原料使用。
依据:a、GB2760附录B.1的规定,“食品用香料指能够调配食品用香精的香料,本附录中的香料仅用于配制食品用香精。
”b、《卫生部办公厅关于精氨酸不能作为普通食品原料的复函》(卫办监督函(2009)221号))复函“GB2760允许使用的食品用香料品种,不是食品,不得作为食品原料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