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冯氏喜剧电影经典对白的语用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23.08 KB
- 文档页数:5
《非诚勿扰》幽默语言分析作者:周丽颖来源:《电影评介》2009年第14期摘要冯小刚的贺岁片赢得观众的重要法宝之一是片中压倒性的冯氏幽默语言,《非诚勿扰》延续了冯氏语言的一贯风格,喜感十足。
两个看似无关情景的偶然联系是幽默产生的关键,从这一策略上看,《非诚勿扰》在幽默创造上表现出两个突出的特点:通过隐喻的认知机制创造看似无关的联系。
通过设置一定的场合,使看似无关的情景产生联系。
关键词幽默隐喻语境一、“冯氏语言”冯小刚可以说是中国贺岁喜剧片肇始者,其影片凭着“冯氏幽默”,成为中国大陆影坛一道难得的轻松愉悦的风景线,赢得了观众。
赢得了市场,从而也奠定了冯小刚不可动摇乃至很难取代的导演地位。
“冯氏幽默”的重要法宝之一是片中压倒性的“冯氏语言”,台词绝对是冯小刚贺岁剧的最大看点。
看片子的时候,你在被台词逗得忍俊不禁的同时,也会赞叹它的经典,寻常的言谈举止干不经意间爆出笑料,极似相声中的抖包袱,从不大轰大闹,自然朴素,令人回味,给人留下了很多“经典语录”《非诚勿扰》是冯小刚的第一部原创作品,语言特色延续了冯氏幽默的一贯风格,又不乏深沉锤炼的人生箴言,喜感十足,但绝不流于肤浅,我们不得不佩服他在创造幽默语言上的睿智。
幽默的构成机制就是一套策略思想和手段,它不直说,而是机智的、拐弯抹角的设置各种圈套。
言语含蓄,话里含哲理,存机智,他是一种诉诸理智的“可笑性”的精神现象。
是语言使用者的思想、学识、经验、智慧的结晶。
Koestler在讨论幽默的创造性时认为:“如果叙述这一语义管道包含恰当的情感张力,含有两个通常不可融合方面的某一思想或事件的突然关联。
则产生滑稽效果:如果管道被切断,我们的期待被愚弄,冗余的张力便以大笑的形式喷发出来或以更温和的形式泼洒出来”两个看似无关情景的偶然联系是幽默产生的关键。
当读者意识到这一双重性、不和谐性和两个情景之间的张力时便会感到好笑。
如何在两个看似无关的情景之间建立偶然的联系,《非诚勿扰》表现出两个显著特点:通过隐喻的认知机制创造看似无关的联系,我们可称之为隐喻幽默。
试论冯小刚贺岁电影台词里的零度与偏离作者:顾琼来源:《现代语文(语言研究)》2011年第02期摘要:“零度”和“偏离”是修辞学中两个重要的概念,本文以四个世界为出发点,拟在四个世界范畴内对冯小刚贺岁电影里的台词作初步研究。
关键词:零度偏离四个世界冯氏贺岁电影台词冯氏幽默一、引言(一)冯氏贺岁片与幽默从1998年的《甲方乙方》开始,冯小刚推出《不见不散》《没完没了》《大腕》《一声叹息》《手机》《天下无贼》《非诚勿扰》《非诚勿扰Ⅱ》等十余部成功的贺岁电影,不仅赚得了可观的票房,而且也成了每年贺岁电影的一个招牌,赢得了“冯氏幽默”的美誉。
不可否认,演员的精湛演技,导演高超的拍摄技法,场景的选取等一系列因素成就了“冯氏幽默”,但“冯氏影片是动口不动手的,是重台词不重画面的。
冯小刚电影中的语言密度非常大,需要语言支撑的镜头占70﹪以上,而且他影片中最出彩的也是台词”。
台词使“冯氏幽默”形成了无法复制的特点,因此,台词在“冯氏幽默”里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二)零度偏离理论零度偏离理论作为语言学、修辞学最基本的概念范畴,是由王希杰先生在其《修辞学通论》中首先提出并作系统阐释的。
对零度偏离的概念,我们概括如下:零度是一般的常规的规范的形式,中性得不带任何修辞色彩,是相对稳定的,是整个语言社会所公认的;而偏离则与零度对立,是规范形式的对立物,也可以称之为变异。
偏离又可以分为正偏离和负偏离,正偏离是零度以上的偏离,它虽然超出了这个世界的常规,却有较强的表达效果,是积极的、正面的;负偏离是零度以下的偏离,这种偏离对提高表达效果不利。
王希杰先生提出的零度与偏离存在于四个世界当中,同时也存在于人们交际活动的一切因素当中,因此,我们研究零度与偏离必须以四个世界为出发点。
本文试图在四个世界范畴内,对冯小刚贺岁电影台词里的零度与偏离作初步探索。
二、冯氏贺岁电影台词里的零度与偏离(一)语言世界里的零度与偏离语言世界的零度形式,通俗地说就是语言规范包括语音的规范、语义的规范、词汇的规范、语法的规范,是一个多层次多等级的规范系统,它是历史地形成的,是一定社会文化的产物,是整个社会集体共同选择的结果,是民族文化和心理对语言的一种评价。
2013.10学教育92冯小刚电影台词语言研究李一博(绥化学院,黑龙江绥化152000)[摘要]通过对冯小刚影片中独特的幽默风格分析,发现影片中运用了不少修辞手法。
从修辞的角度来讨论电影的合理性,使用修辞手段运用在电影上,并进一步解释了这些修辞手法的成功运用,指出冯小刚电影中的修辞与精度,可在和谐与上下文和符合观众的审美要求等,所以这部电影可以发挥积极的修辞效果,创造出具有中国式风格的幽默。
总结出电影修辞的成功运用对电影风格的形成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冯小刚;喜剧电影;电影修辞冯小刚的电影所使用的台词,创造出了调侃的冷幽默的这种形势,从而创造出了令人骄傲的票房成绩。
那么冯小刚独具一格的幽默其魅力展现在哪里呢?可以很准确的说冯小刚的电影魅力就是其中的语言。
独具一格的冯小刚幽默正正就是通过对于台词的加工,从而来形成了独特的冯氏特点的幽默。
然而,这些台词之所以能够显得精彩无比,也是离不开冯小刚对于语言修辞手法的合理灵活运用。
调侃式的冷幽默。
冯小刚电影中表现出来的是一种极具中国味道的幽默,这种冷幽默所透露出来的是一种相对比较具有平民化现象的幽默,所拥有的是一种调侃、消遣的幽默。
它所使用方式是一种比较语言形式的世俗化,在一个看起来玩世不恭的语气隐含的智慧以及宽容、谦逊的态度,创造出来一个相对比较轻松、和谐的幽默气氛,从而来掉缓解矛盾以及强烈的冲突。
嘲笑类型基调,透露他的悲剧讽刺以及普遍存在的拜金主义在现代社会中,人们是唯物主义的悲剧。
[1]冯小刚电影中的那种幽默,所具有的那种睿智的、善意的调侃形式,可以让观众在这种笑声当中,得到一些启发。
这种语言的运用,最主要的就是这背后对于台词的各种修辞,能够使得观众笑出声来。
成功的运用电影的修辞手法。
由画面以及声音中间的流程,通过组合而成的一种视听语言就是电影语言。
如何加工台词,成为了语言是否可以成为电影亮点的关键之所在。
在电影修辞使用的手段最为明显的地方就是突出了影片的台词语言,成功合理的使用这些修辞,可以把握好修辞的适度原则。
探析冯小刚电影的台词语言探析冯小刚电影的台词语言摘要:冯小刚的电影已成为了群众所热捧的的潮流,而其幽默的台词语言正是冯氏电影的关键所在,本文以台词本身语言层面和社会原因了两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冯小刚;冯氏电影;语言一、冯小刚电影概述冯小刚是一位中国享誉盛名的导演,他的作品通常是以喜剧为主。
从? ?到?私人订制?,冯小刚给中国喜剧市场带来了新的时代。
无论其电影主题思想能否给观众带来深思,但是都能给观众带了一片片笑声。
从他的电影票房中就可以充分展示这一点。
因此,在中国迈开了冯氏电影的一个新时代。
冯氏电影的新时代,毫无疑问的这是冯小刚导演执导的电影的时代。
但却不单单指的是全部作品都是由他所创作的,而指的是以围绕冯氏幽默的特点,在特定档期发布贺岁片,主要内容是围绕着时髦和流行,其目的是以游戏和娱乐为主的具有品牌效应的电影。
例如:? ??让子弹飞??非诚勿扰?和?私人订制?等等的,而像?集结号??唐山大地震?和?一九四二?那么不是幽默层面的。
而冯氏电影深入民心的主要原因是不仅仅在电影中参加了幽默生动的语言成份。
而且冯小刚让原本以多动作喜剧为主的中国电影市场,他仅用语言就深刻的表达其幽默的效果,让越来越多的人热捧于这种电影,使冯氏电影中的台词成为新一代的流行语。
此文以台词语言本身层面以及社会原因两方面进行论述。
二、台词语言本身层面分析京话以及其他方言给观众带来的诙谐幽默冯氏电影中诙谐幽默的喜剧台词,给电影中所阐述的故事和演员们如虎添翼。
电影角色对话之间的调侃,挖苦,给观众一次又一次的视觉冲击,让观众心里产生了前所未有的痛快感。
而方言本身就是一种语言的变体,一样的语句,不同地方的人说又有不同的地方特色。
而冯氏电影中的诙谐幽默喜剧正表达了这些方言的特色,这也是冯小刚喜剧电影中核心魅力的所在。
1.北京话北京话属于地方特色的方言中最具代表性的语言。
在冯氏电影中大量运用了其语言,也是当代冯氏电影中最大的特点。
在近期冯小刚的影片里,他塑造了人物之间鲜明的性格特点,同时也构造了在社会中的复杂以及危险,反映了人物的社会地位。
浅析冯小刚电影的语言艺术秀山电大分校2013春汉语言文学专业熊燕【内容摘要】:随着电影类型多样化的世界浪潮,华语电影势头强劲,其中不能不提到冯小刚的贺岁电影,其贺岁作品虽不特意安排宏大的场面,不刻意运用绚丽的色彩,不注重苦大仇深曲折的情节,但却历来被观众所称道。
冯氏电影深受观众的喜爱有着多方面的原因,而其中最主要的就是电影中那些生动幽默的台词。
本篇文章将从语言形态层面上讨论冯小刚电影的语言艺术,从冯氏电影的台词语言来分析其电影魅力所在。
【关键词】:冯小刚语言艺术叙事方言修辞作为中国当代的著名导演之一的冯小刚,作品风格以喜剧见长。
从《甲方乙方》到《非诚勿扰》,冯小刚给沉寂已久的中国喜剧电影带来了新的气象。
不谈思想主题是否深刻,但观众们的笑声是实实在在的,每一部影片的票房可以为证。
于是这就诞生了具有标签性质的“冯氏电影”。
所谓“冯氏电影”,顾名思义,指的是冯小刚所导演的电影。
但又不是冯小刚导演的所有电影,而是指他那些以“‘冯氏幽默’为主要特征,以贺岁片为特定档期,以时髦和流行为主要内容,以游戏和娱乐为目的的‘品牌效应’”的电影。
比如:《甲方乙方》、《不见不散》、《大腕》以及即将上映的《非诚勿扰2》等。
在这一层面上,《一声叹息》、《夜宴》、《集结号》和《唐山大地震》不属于这个范畴。
冯小刚电影受观众喜爱,究其原因莫过于电影中幽默生动的台词。
他打破了当时中国喜剧市场多动作喜剧的局面,而仅用语言达到幽默效果。
而他的电影台词也成为当下最时髦的流行语。
本文从语言本体层面和社会原因两方面进行探讨。
一、语言本体层面(一)北京话与其他方言带来的喜剧效果冯氏喜剧是台词的出色带来故事和演员的精彩。
人物对话充满调侃、反讽,给人一种一针见血、一语道破的痛快感。
方言是一种语言的变体,这里所定义的北京话也是方言,而不是汉民族的标准音。
同样一句话,不同人用不同的方言可以说出不同的韵味。
冯小刚的一部部贺岁电影正是一次次地证明了方言的魅力。
谁动感情谁完蛋冯氏电影爱语录引导语:《不见不散》《手机》以及近期热播的《非诚勿扰》等系列爱情电影作品将冯小刚几乎创造成了一个情圣导演,他感动了无数人,也令无数人更深刻地认知到当代爱情和婚姻的种种问题和弊端,尤其是他的某些思想和话语更是造就了经典的冯氏电影爱情语录!》爱情:爱与不爱造就的悲剧从爱情的层面讲,《非诚勿扰》是一出不折不扣的悲剧——“我爱的人不爱我!”,和死亡一样,爱情是世上少数几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之事。
从《非1》开始,葛优便在一路狂追一见钟情但并不爱自己的舒淇;这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之事在《非2》里得到继续,尽管笑笑答应和秦奋在一起,秦奋也一如既往甚至加倍对她好,但笑笑还是坦承自己始终无法爱上他。
——跳出了《甲方乙方》、《不见不散》的大团圆结局,冯小刚有些冷静地告诉你,这才是爱情,世界上最难的那场遇见,两个气息相投的人,在对的时间地点遇上了,才能成全。
否则,无论其中一方如何努力,都无济于事。
》没有感觉,一切都是扯淡冯氏电影里这些为数不多的“错爱”,恰恰表达着他对于爱情最纯粹的悲悯。
爱令人魂飞魄散;没有感觉,一切都是扯淡——“求不得”,这才是现实中的爱情常态。
》修行:我用所有报答爱“他折磨你,你又来折磨我,命中注定,孽缘!”《非1》里,秦奋就这么对笑笑说,可还是忍不住要对她好。
爱上一个人,真的会心甘情愿不求回报地为她付出?秦奋的付出里,和千千万万有着同样遭遇和心情的人一样,多多少少掺杂着数不尽的无奈。
可是不然呢?爱上了,如果不能勉强别人,那么只好对得起自己。
为爱付出,无关伟大;倾尽所有,太多时候只是为了报答,报答自己爱过的感觉。
“你爱,或者不爱我,爱就在那里,不增不减。
”李香山的女儿在老爸的人生告别会上念出仓央嘉措的名诗——对于爱情中“求不得”的那些人来讲,这或许就是《非2》想告诉人们的修行之道。
秦奋善意的付出到得最后,始终换来了笑笑的一句:“再也找不到,比你对我好的人了……”在爱中修行,这又何尝不是另一种圆满和幸福。
冯小刚电影中幽默对话的审美价值一、冯氏电影中幽默对话的不谐调性不谐调性是幽默语言首要的,不可或缺的特征。
这种不谐调性来源于文学作品中语言的信息错位。
而这种话语信息错位往往是借助于文学作品中语境的。
在特定的语境中,人物对话之间信息的输出与接受的不平衡与不对等会引发幽默。
这种不平衡与不对等在于合乎常规的内容采取了超常规的形式或者合乎常规的形式负荷了超常规的内容。
有组织,无纪律。
――贼头黎叔在感叹手下四眼不听他的话,擅自打猎。
21世纪什么最贵?人才! ――贼头黎叔高瞻远瞩地告诉副手要注意考察新人。
人心散了,队伍不好带啊。
――贼头黎叔说手下不听话。
这次出来一是锻炼队伍,二是考察新人,在这里我特别要表扬两个同志,小叶和四眼。
他们不仅超越了自己,也超越了前辈。
――葛优扮演的贼头黎叔在教训几个手下。
这些独白似的的对话,可能会让观众颠覆狗嘴里吐不出象牙这句古老谚语。
组织纪律21世纪什么最贵?人才!超越自己超越前辈明月这些只有在革命干部口中,在人民英雄口中,在励志人才口中,在知识分子口中出现的高尚词语,专业术语,主流话语,诗词曲赋竟然在一个心狠手辣,道德沦丧的贼王口中自然流出,让人啼笑皆非。
这种话语形式与所要表达的话语内容的表面上的不谐调性,这些话语形式与说话人身份的不符却得到了内在的平衡。
因为影片《天下无贼》中的贼王黎叔行走江湖多年,表面上道貌岸然,内心却阴险狡诈,他领导的盗窃团伙人数众多,偷盗技术惊人,为了获得更多的肮脏利益,对偷盗人才也就不免发出了求贤若渴的叹息。
在社会经济飞跃发展的同时,出现了像黎叔这样的一群人,他们的道德底线在不断地降低,只要能捞到钱,不惜一切代价。
就像在华美的袍子下,竟然爬满了虱子。
这种对话语交际规则的超越和颠覆,是对社会现实世界的深层颠覆,把严肃的社会问题隐含在妙趣横生的人物话语中,使人们在笑声中体验悲凉,从而产生一定的美学价值。
同样,在冯小刚的另一部电影《没完没了》也出现了话语的信息错位。
作者: 李菡
作者机构: 河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河南郑州450016
出版物刊名: 电影文学
页码: 89-90页
年卷期: 2013年 第2期
主题词: 冯小刚;喜剧电影;人物对白;幽默
摘要:幽默风趣的经典对白已成为冯氏电影获得成功的重要的元素。
娱乐的饺子皮,商业的饺子馅,以幽默调侃的方式抒写着都市人的都市风情,这是冯小刚贺岁片的冯氏秘方。
冯氏喜剧电影的幽默风趣受到越来越多的观众喜爱,特别是电影中的那些经典对白带给观众的感觉是一种久旱逢甘霖,是一种不期而至的审美愉悦。
冯小刚喜剧电影中经典对白的语用分析
郭立建
【期刊名称】《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1(009)011
【摘要】冯小刚是中国内地喜剧电影的领军人物,其喜剧影片具有鲜明的特征。
特别是那些诙谐幽默的人物对白,蕴含着一种特别的冯氏幽默。
笔者以格赖斯的会话合作原则为理论基础,以冯小刚喜剧电影中人物对白为实例,重点分析影片中的人物故意违反会话合作原则所产生的幽默效果。
通过分析表明,谈话者对会话合作原则的适当违反,可以产生意想不到的幽默效果。
【总页数】4页(P132-135)
【作者】郭立建
【作者单位】西南大学文学院,重庆40071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08
【相关文献】
1.冯小刚喜剧电影中经典对白的语用分析
2.礼貌原则视阈下的幽默话语建构--以冯小刚喜剧电影中的人物台词为分析对象
3.冯氏喜剧电影经典对白的语用分析
4.语境魔方与幽默生成之径——论冯小刚喜剧电影中幽默台词建构的语境调控策略
5.语境魔方与幽默生成之径——论冯小刚喜剧电影中幽默台词建构的语境调控策略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让子弹飞》幽默语言的语用分析[摘要]语言的符号在话语中的组合方式,通常有两种:一种是常规的,一种是超常规的。
语言幽默的创造,源于语言符号超常规的组合方式与认识主体的特殊的心理活动过程的结合。
姜文电影《让子弹飞》的台词幽默诙谐且新鲜别致,让人发笑的同时又回味悠长。
本文通过对《让子弹飞》幽默语言的语用分析,将其幽默效果产生的语用规律条分缕析,展现了姜文对“幽默”独特的、深层的领悟与理解。
[关键词]《让子弹飞》;幽默语言;语用;规律冯小刚的电影以其独特韵味的冯氏语言艺术,在N年的贺岁档中一直占据着榜首。
然而,今年一部《让子弹飞》飞过了冯导的《非诚勿扰2》,且创造了目前为止7.3亿的票房神话。
如此佳片之导演,正是17年4部电影的姜文。
冯小刚曾经这么评价过“兄弟”姜文:“如果姜文拍商业片,将是对我最大的威胁。
”看来,冯导没有说错,姜文的首部商业大作就石破天惊,叫好又叫座,兑现了自己“站着就把钱给挣了”的豪言壮语。
《让子弹飞》如此成功,亮点很多,最亮的当数其幽默得让人兴奋的经典台词。
这里,我们就从语用的角度来分析这些经典台词的幽默效果构成规律,以便我们更加明了姜氏幽默的魅力所在。
一、岔断律言语的逻辑发展突然中断、心理期待猛地扑空,随之又滑到一个并非预期然而又非毫不相干的终点,便可以造成一种“恍然大悟”式的“笑”。
“顿跌”是其主要表现形式之一。
所谓“顿跌”是指在言语交际(主要是口语表达)中,有意把意思连贯的一句话分开来,先说一半,停“顿”一下,暗示语义将向某个方向发展,使听者产生误会,随后再把后半句说出来,造成恍然大悟的“笑”。
“顿跌”的“顿”可以只是一种语流的临时停顿。
如:师爷:寡妇,不能睡啊!必有大灾!张麻子:她……真的是寡妇吗?我看着不像。
师爷:我亲眼看见她丈夫淹死的。
张麻子:她已经成了寡妇,我不能……让她再守活寡!师爷不甘心自己老婆陪别人睡觉,于是劝张麻子“寡妇不能睡”。
张麻子故意把一句话分成两半,先用“我不能”误导师爷不会和寡妇睡觉,让师爷放下心来,但后半句一出却把意思整个拧了过来,让师爷恼得想拿头撞墙,出乎意料地表达引人发笑。
对冯氏喜剧电影经典对白的语用分析
冯小刚是我国着名的导演,他也是我国喜剧电影的领军人物,他的作品有很多,其中喜剧电影最为独特,冯氏着名的影片主要有《没完没了》《甲方乙方》《天下无贼》《非诚勿扰》等喜剧影片,并且每一部影片都取得很大的成功,特别是在影片中那些幽默风趣的经验对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本文主要以冯氏喜剧电影中人物经典对白为实例重点分析经典对白中的语用分析。
一、冯氏喜剧电影中语言的魅力
(一)思想的魅力
幽默的话语并不是指说话的内容引人发笑,而主要是指说话的内容具有一定的内涵和深度,而人们只有真正领悟谈话的内容,并感悟到社会的错讹或者一些不合理的现象才会展现快慰的笑容,发出灵智空明的笑声。
这种说话方式不仅可以给人带来更多的悟性中的快乐,而且也会表现出说话的深度以及内涵,这种悟性的快乐并具有内涵的话语才真正属于幽默的表现形式,正是由于这种幽默才能使喜剧电影在各种形式中占据最重要的地位。
冯氏喜剧电影的幽默主要是来自将语言的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不协调,其将移接、失重、倒反、婉曲、夸张、对照以及双关等巧妙结合起来,运用到各种电影人物的对话中,能够让观众通过人物形象以及人物对白悟出一些深意、品味出一些风味。
在冯氏喜剧中很多幽默风趣的台词与先进的高科技有很大的;比如在《手机》中,有一段台词说什么农村社会交通通信技术不发达比通信技术发达还要好,很显然这样的台词主要采用错位的手段,与常识有很大的反差。
并且在《不见不散》中通过说中国姓名与外国姓名的顺序不同竟然牵涉到人生态度不同,这很显然姓氏的差别和人生态度是完全不同的两种事物,更别说可比性,而冯氏喜剧中为了体现出语言的独特以及风趣,采用牵强附会的原则,充分体现出语言的风趣幽默,这些思想内涵比较巧妙、含蓄地蕴涵在话语中需要观众体会才能明白蕴涵的真谛。
(二)情感魅力
幽默对于社会生活中一些不合理的现象,对于自身或者别人的缺点带有嘲笑味道,这点与喜剧电影中的讽刺有很大的相似之处,但是幽默不等于讽刺,幽默具有一个显着的特点就是“在同情于所谑之对象。
”幽默在嘲笑中是蕴涵着同情,而讽刺则在嘲笑中不近人情。
在冯氏喜剧电影中无论是嘲笑他人,还是嘲笑自己的语言对白,基本上
都属于绵里藏针,这些语言中包含着理解、同情,并显得比较含蓄、委婉: “IC、IP、IQ卡,统统告诉我密码。
”
“报告,我的IQ你用不了。
”
在《天下无贼》中嘲笑毛贼的愚蠢和无知,他居然把IQ和IC、IP卡混为一谈。
这些幽默诙谐嘲笑的语言中都具有含蓄委婉、“谑而不虐”,并且给观众的感觉也是温暖的,富有极大的同情心。
冯氏喜剧电影中含蓄委婉的表达方式以及人物台词充满了情感的魅力。
(三)人格的魅力
对于幽默的理解:幽默既是一种语言表达艺术,更加体现出一种乐观积
极的人生态度,在生活中我们或多或少会遇到一些不如意的事情,但是对于这些
事情的反应可以采用快乐、超然的态度进行面对。
幽默有一般喜剧缺少的一种高尚以及庄严的内在物质。
冯氏喜剧中主要的人物一般都是平平常常的一般人物,比如在《没完没了》中出租车司机,《不见不散》中的漂泊者刘元等,他们都是普通人,并且他们也有许多缺点以及不足之处,但是他们还有善良、有爱心以及乐于助人等优点。
对于这些普通人,冯氏喜剧给予他们一种平民的性格,这种性格就是他们具有积极乐观的心态对待生活中一切事物,这种幽默是用语言无法表述的。
在冯氏喜剧中这种人格的魅力,不仅从他们的心理上战胜了一些不平凡不如意的事情,他们不但没有采用悲观的情绪进行怨恨,抱怨,而且采用积极乐观的心理对待,反而给人们带来更多的快乐,因此这样的人物形象以及人格魅力必
然会受到人们的喜爱。
二、冯氏喜剧电影中的经典对白
与会话合作原则的违反会话合作原则主要是指交际双方为了会话、合作顺利进行,以达到共同沟通的目的而必须相互配合,共同遵循的某些原则。
会话合作原则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点。
1.质的准则(Quality Maxim)主要是指谈话内容具有真实性、可靠性并具有一定的证据,保证谈话内容的准确性。
2.量的准则(Quantity Maxim)主要是指谈话的内容都是需要的信息,信息不能超出谈话内容。
3.关系准则(Relevant Maxim)主要是指说话的内容应该简单明了,清楚明白;并且还应该具有条理,避免出现啰嗦、含蓄的话语。
4.方式准则(Manner Maxim)主要是指所说的具体内容应该与话题相关。
如果在实际的交谈中遵循这些原则,可以极大程度提高语言交际的效率。
但是在语言交际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违反会话合作原则的情况,在冯氏喜剧电影中很多经典的对白,故意采用违反会话合作原则,从而使喜剧产生出人意料的幽
默效果。
(一)违反质的准则
质的准则主要是保证会话内容的真实性,但是在实际的语言交流中,往往人们故意违反质的准则,如果在特定的某种情境,故意违反质的准则,则会产生幽默的效果,比如在冯氏喜剧电影中常常会出现这种情况,如在喜剧《没完没了》中幽默风趣的话语不仅为电影平添了几分感情色彩,而且也让人们感觉到语言的独特性。
比如在一段台词中人物甲和人物乙在门前聊天时的对白,在甲方夸完乙方这人不错后,而乙方对甲方夸奖时,观众会认为乙方面对自己喜欢的人,一定会夸甲方漂亮、善良、关心人、会照顾人等一些赞扬的话语,但是出乎意料的是乙方竟然把甲方夸成为女流氓恐怖组织,在平常的说话中如果这样说话别人肯定会说你是神经病,但是在冯氏喜剧中运用这样的台词却得到观众的赞赏,从这段对白中可以看出这种对白明显是故意违反会话合作原则中质的准则,但是却产生极大的幽默感,得到观众的赞扬。
(二)违反量的准则
在实际的生活中经常会出现一些违反会话合作原则中量的原则,这种语言交际方式不仅不会影响正常的语言交际,而且还可以极大产生幽默的效果,而在冯氏喜剧电影中经常运用这种故意违反量的准则,例如《非诚勿扰》中的一段经典对白:
甲:那你先走吧,我再坐会儿。
乙:行,那……再见。
甲:再见。
乙:哦,不对,咱俩不会再见了。
那就……好像说永别了也不合适。
甲:你可真够烦人的。
乙:其实性质是,那就不见了。
这段语言对话中主要采用违法会话合作原则中;量的原则,从上述对话中可以看出他们谈话的内容已经超出会话中需要的信息,并且乙方不耐烦的说“再见”,还通过各种说法解释“再见”,让人感觉到啰嗦重复,但是如果结合当时的情节,乙说这段的前提是在相亲中得知自己被甲方欺骗后说出的愤愤不平的话语,通过这种违反量的准则来表达人物心中的愤怒,看似多余,但是却具有蕴涵着丰富的含义,引人深思,体会此种的韵味和含义,从而可以也体现出幽默的感情色彩。
(三)违反方式的准则
故意违反方式准则也可以使对话产生幽默的效果,比如在《大腕》中的一段对白充分体现出这一点:
甲:境界是什么意思?和尚总是说这个词,我不知道怎么样翻译给他听。
乙:能够达到的程度。
甲:可以说具体一点吗?
乙:这是你,这是我,这是泰勒,这是佛,你能看这么远,我能看这么远,泰勒能看这么远,佛能看无限远,这就是境界的不同。
佛的境界最高,泰勒的境界比我高,我的境界比你高,你的境界最低,成语叫“鼠目寸光”。
在这段对白中主要是甲向乙进行询问“境界”的意思,而乙的回答出乎人们的意料——“能够达到的程度”。
这种回答很明显违反方式的准则,并且这种回答很难让甲方理解,当甲方让乙方具体解释时,乙方却说了一些无关紧要的话题,最后还用“鼠目寸光”讽刺甲方,这种对话方式不仅不会影响语言交际,而且在很大的程度上增加语言的效果,从而产生幽默的效果。
(四)违反关系准则
在会话合作原则中,关系的准则主要规定在说话时,不要说与话题没有关系的话,但是在实际交流中,很多时候某一方提出的话题,对方不愿做出正面回答时,似乎答非所问,但这就是对方问题的回答,在冯氏喜剧电影《非诚勿扰》中有一段经典对白:
秦奋:梁笑笑,真是你啊。
咱们真是冤家路窄。
梁笑笑:请你继续往前走,不要挡住后面的客人。
秦奋对梁笑笑打招呼,而梁笑笑以空姐身份提醒秦奋登机入座,这种回答好像与打招呼没有任何关系,但是却充分体现出梁笑笑对秦奋的调侃的不满。
这种方式不仅使与对话没有任何关系的回答表达出更加深刻的内心感受,而且也充分体现出语言的幽默。
违反关系准则这种方式在本片中还有一段比较经典的对白:
范先生:二位都是风险投资的行家,个人对风险投资有个浅见。
咱们共同探讨啊……我以人格担保,这个产品投资它,太有风险了,特别适合你们这些风投的口味,是高科技板块上市,是划时代的产品……
风险投资人:我就用它跟你猜拳,我要是赢了,麻烦你把它扔到海里去。
在这段对白中风险投资人打断没有具体说买或者不买这个产品,而是与范先生进行猜拳,这不仅违反了方式准则,而且也是为了让对方停止推销,这种拒绝方式更加彻底,而且还极大增加了对白的幽默风趣。
三、结语
冯氏作品喜剧效果主要通过直观简洁而着称,不仅体现在经典台词和语言中,而且简单的几句对白就可以使电影无论是在情节的衔接或者叙述事物中,都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并且在冯氏作品中为了满足观众的要求,迎合观众的口
味,准确把握观众的兴奋点是冯氏作品成功的重点。
在冯氏喜剧作品中幽默风趣对白,不仅充满独特的魅力,而且也极大地释放人们的精神和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