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第四单元 走进法治天地 第九课 法律在我们身边 第2框 法律保障生活课时训练(无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144.50 KB
- 文档页数:2
广东省河源市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第九课法律在我们身边第2框法律保障生活(第1课时)教学流程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广东省河源市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第九课法律在我们身边第2框法律保障生活(第1课时)教学流程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广东省河源市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第九课法律在我们身边第2框法律保障生活(第1课时)教学流程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法律保障生活第一课时教学流程环节流程内容与目的教学方法时间分配(分)知识回顾法律的含义提问回顾4´生3´,师1´自主预习导学稿“自主预习”题①3分钟完成;②简单对答案;师点拨.5´生3´,师2´分享交流一探讨:根据以上情境,从产生方式、实施手段、调整对象和范围方面,讨论法律与道德、校纪校规有什么不同?①阅读课本;②中下生表述;优生总结归纳。
7´生5´,师2´分享交流二探讨:根据以上情境,从产生方式、实施手段、调整对象和范围方面,讨论法律与道德、校纪校规有什么不同?①学生感悟生活;②优生谈谈表扬批评;中等生表扬.7´生5´,师2´分享交流三法律的的特征①学生总结对师生交往;②师点评11´生7´,师4´课堂训练完成导学稿课堂训练学生稍作思考,然后老师讲评3´师用小结学生谈2´,生用布置作业老师布置1´,师用合计生25´,师15´。
广东省广州市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第九课法律在我们身边第2框法律保障生活学案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广东省广州市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第九课法律在我们身边第2框法律保障生活学案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广东省广州市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第九课法律在我们身边第2框法律保障生活学案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法律保障生活【学习目标】1。
知道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初步形成自觉按照法律要求规范自己行为的能力。
2。
理解法律的作用,感受法律对生活的保障作用.3。
初步树立尊重法律、敬畏法律、遵守法律的意识。
【教学重点】法律的作用和特征【教学难点】法律的作用和特征一、自学互研合作探究一、法律的特征1.法律和道德的共同点法律、道德等都是人们生活中的________,它们共同约束人们的行为,调整社会关系,维护________。
2.法律的特征(1)法律是由国家________或________的。
经过一定的法律程序制定和认可,是国家创制法律的两种________。
(2)法律是由____________保证实施的(最主要特征)。
(3)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____________。
3.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为什么说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1)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________都没有超越法律的特权。
(2)每个公民都平等地受到法律的________,平等地享有权利和履行________;任何人不论职务高低、功劳大小,只要触犯国家法律,都必须承担相应的________。
第九课:第二框《法律保障生活》课题《法律保障生活》课时安排共( 1 )课时课程标准心中有法,P9,3.1知道法律是由国家指定或认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一种特殊行为规范。
理解我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学习目标1.通过自读课文,说出法律的特征。
2..通过分析材料,用自己的话说出在法律的作用。
教学重点法律的特征、作用教学难点法律的作用教学方法阅读讲解法、讨论归纳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前作业自读教材教学过程教学环节课堂合作交流二次备课(修改人:)环节一探究一:法律与道德等规范的区别学生阅读教材P90探究与分享三个情境,探讨:根据以上情境,从产生方式、实施手段、调整对象和范围方面,讨论法律与道德、校纪校规有什么不同?产生方式实施手段调整对象和范围法律国家制定或认可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全体社会成员道德自发形式靠社会舆论、人们的内心信念、自觉遵守全体社会成员校纪校规学校制定批评教育、学生自觉遵守学校的师生小结: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探究二: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加大反腐败力度,“老虎”“苍蝇”一起打。
近年来,我国开展“天网”行动,抓捕外逃贪官。
以上举措给我们哪些启示?交流点拨: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在法治社会里,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任何人都没有超越法律的特权。
每个公民都平等地受到法律的保护,平等地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任何人不论职务高低,功劳大小,只要触犯国家法律,都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环节二探究三:法律制裁违法行为学生阅读教材P93探究与分享我国《旅游法》及《交通安全法》的有关处罚规定,探讨:有人认为,对上述行为可以说服教育,没必要进行法律处罚。
你的看法是什么?交流点拨:我认为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因为我国是法治国家,必须做到依法办事。
仅靠说服教育不能从根本上纠正人们的行为,只有通过法律的惩戒作用,给人们以警醒作用,让人们懂得社会生活中可以做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应该怎样做,不应该怎么做,对人的行为起到规范作用。
法律在我们身边设计说明本课所依据的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是“成长中的我”中的“心中有法”,对应课程目标中“法治观念”这一核心素养。
引导学生理解、接受并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使学生运用理性的思维认识事物、解决问题、规范行为。
“法律保障生活”这一框以七年级学生“我”的见闻作为线索设置情境,让学生在生动的案例情境中思考抽象的法律知识,这样既锻炼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又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教学重难点的突破。
学习目标1.通过搜集相关法律条文,正确认识法律与我们生活的密切关系,初步认识法律规定的权利和义务的重要作用,了解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意义,培养学生法治观念、责任担当意识等核心素养。
2.通过合作探究,感受法律对生活的保障作用,养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习惯,树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认识法律与我们生活的密切关系,知道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
2.教学难点:认识法治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作用,理解法律的作用。
教学方法活动探究、案例教学、情境教学、情感体验。
资源与工具1.资源:法治专栏:《守护明天》《法治中国》等。
2.工具。
(1)数字资源包:学习成果上传和互动的平台。
(2)图书馆资源、网络搜索工具等。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1框生活需要法律一、学习情境播放视频《以人为本——法治中国》,提出问题:视频里的“我”指的是什么?提示学生带着问题观看视频,特别留心最后一句话“我是法律,我保护你所有的生活。
”带着问题,一起走进今天的课题。
二、预习检查1.为什么法律与生活息息相关?2.什么是法律?3.什么是法治?4.法治的重要性是什么?5.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什么?三、学习任务一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引导学生观察教材上的三幅图片,启发学生谈一谈:以上图片分别给你带来哪些信息?让你感受到哪些法律知识?总结:从大家的分析中,我们不难看出:法律在家庭、学校和社会生活中无处不在。
法律保障生活
一、填空题:
1、法律、道德等都是人们生活中的,它们共同人们的行为,
社会关系,社会秩序。
2、法律是由国家和,这是国家创制法律的两种形式。
3、制定是指特定按照法定程序,新法律,或
现有法律。
4、认可是指特定根据实际需要,以一定形式赋予在社会上已经存在的某些
、等以。
5、法律是国家保障实施的,这是区别于道德等行为规范的。
6、国家强制力主要包括、、、。
7、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
8、法律规定我们应该享有的,应该履行的。
二、单项选择题:
9、“徙善不足以为政,徙法不足以自行”。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管理国家需要法律,自我约束需要道德;
②道德、法律都是人们生活中的行为规范;
③道德与法律共同约束人们的行为,调整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
④法律、道德作为行为规范,相辅相成,彼此制约。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0、2020年4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审议并通过《英雄烈士保护法》,该法从今年5月1日起开始实行。
这部法律的通过,意味着英雄烈士的尊严和合法权益有了专门的法律保障。
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每一部法律的产生都是应生活的需要而制定和颁布的
B、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C、科学完备的法律体系是实行法治的前提
D、对于那些侮辱英雄烈士的行为都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11、我国创制法律的特定国家机关是指()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
B、最高人民法院
C、国务院
D、公安机关
12、下列各种行为中属于违法行为的是()
13、日前,袁某夫妇二人因拒不执行法院还款判决,却擅自进入被法院查封的房子进行装修并入住,被营山县人民法院以袁某涉嫌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移送公安机关立案侦查,从而保证了受害人的利益。
这说明()
A、国家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B、法律是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
C、法律是由法院保障实施的
D、法律是由公安机关保障实施的
14、右图这漫画说明了()
A、法律一手打虎,一边拍苍蝇
B、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C、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任何人都没有超越法律的特权
D、任何人不论职位高低、功劳大小,只要触犯国家法律,都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15、法律与道德等其他行为规范最主要特征是()
A、法律是国家制定或认可
B、法律是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
C、法律是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D、违反法律都要受到法律制裁
16、关于法律的作用,说法不正确的是()
A、法律为我们的生活、成长和发展提供安全、健康、有序的社会环境
B、法律为我们评判、预测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提供准绳,指引、教育人向善
C、法律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犯罪,惩恶扬善、伸张正义,保护我们合法权益
D、法律就是通过打击犯罪,保护我们的合法权益
七年学生小云的父亲买了一辆中巴车,从事客运生意。
为了节省开支,小云的父亲一直想让小云辍学,帮他售票,但小云始终不同意。
后来,父亲执意要求下,小云被迫辍学。
学校得知此事后,会同村委会、镇政府工作人员,多次做小云父亲的思想工作……
根据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1)小云父亲让小云辍学帮他售票的做法对吗?为什么?
(2)如果你是小云,你应该怎么办?
(3)你觉得学校会同村委会、镇政府工作人员做小云父亲的思想工作应该从哪些方面来做?(4)小云的父亲现在应该怎么办?为什么?。